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1月6日

(日期)

鎖定
11月6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310天(閏年第311天),離全年結束還有55天。
中文名
11月6日
外文名
November 6th
Nov. 6th

11月6日重大事件

1632年——在三十年戰爭期間,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戰役與神聖羅馬帝國交戰中戰死。
1861年——傑弗遜·漢密爾頓·戴維斯獲選為任期六年的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南北戰爭時期)。
1886年——清學者廖平所著《古今學者》撰成付刊。
1903年——《南華早報》在香港創刊及出版。
1906年——清廷公佈新官制,大權集於滿人。
1911年——馬德羅就任墨西哥總統
1913年——甘地在南非領導一次遊行時被捕。
1917年——在列寧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黨舉行武裝起義,奪取政權。11月6日晚,起義開始。
1918年——波蘭宣佈獨立,是為波蘭第二共和國
1926年——廣州省港罷工委員會辦公處被國民黨右派縱火焚燒,重要文件全部遺失。
1935年——美國工程師阿姆斯特朗在無線電工程學會紐約分部首次發表文章描述調頻廣播
1936年——馬德里保衞戰開始。
1938年——中共號召全國同胞團結一致抗日。
1941年——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在延安舉行。
1941年——毛澤東發表演説論新民主主義政策。
1948年——淮海戰役開始。
1949年 ——中央財經大學成立(當時還是中央税務學院)。
1950年——《人民日報》就美國侵略朝鮮發表社論
196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761號決議,遣責南非政府的種族隔離政策。
1963年——楊靖宇將軍紀念館落成。
1967年——《沿着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闢的道路前進》發表。
1968年——越南和談在巴黎開始。
1970年——中國與意大利共和國建交。
1972年——中國與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建交。
1974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成功地用化學方法合成了脱氧寡聚核苷酸
1975年——中國與薩摩亞獨立國建交。
1977年——蘇伊士運河事件結束。
1981年——九位詩人的詩集《九葉集》出版。
1985年——西歐十八國確定“尤里卡”合作原則
1986年——中共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舉行第十一次全體會議。
1986年——首屆環球火炬接力跑北京地區火炬點燃。
1988年——滇西南瀾滄、耿馬發生7.6級大地震。
1989年——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1991年——科威特油井大火全被撲滅。
1994年——克林頓批准從海地和科威特撤軍計劃。
1995年——王選獲聯合國教科文科學獎。
1995年——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
1995年——江澤民在北京市考察工作。
1996年——中國第一屆全國棉花交易會在河南鄭州舉行。
1997年——三峽工程進行大江截流。
1998年——中國第一所網上大學開學。
2005年——緬甸首都正式從仰光搬遷至彬馬那,其後將彬馬那改名為奈比多
2005年——韓國組合super junior正式成立。
2006年——Wii正式發佈。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第44任總統奧巴馬競選連任。
2017年——巴西加入國際竹藤組織成為第43個成員。
2017年——正式發佈的國內首個基於物聯網的共享單車系統團體標準
2018年——“滬港大學聯盟”在上海成立。
2018年——第三次“1+6”圓桌對話會在北京舉行,就當前世界經濟走勢、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中國經濟和改革開放等議題進行討論。
2019年——在布基納法索東部塔波阿省,一支由軍隊護送的運送礦工的車隊在前往塔波阿省一處金礦的途中遭遇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伏擊,該事故造成至少37人喪生,60多人受傷。-11·6布基納法索礦工車隊遭襲事件
2019年——廣清高速公路北行獅嶺路段發生一宗兩車相撞事故,一輛載有37名學生的粵T997xx號牌大客車碰撞前方粵R387xx號牌大貨車,事故造成大客車駕駛員當場死亡,4人受輕傷。-11·6廣清高速車輛相撞事故

11月6日出生人物

1857年——美國化學家威廉·諾伊斯出生。
1860年——波蘭音樂家、政治家伊格納西·帕德列夫斯基出生。
馮玉祥 馮玉祥
1882年——中國軍事家馮玉祥出生。
1886年——英國化學家依恩·海爾布朗出生。
1901年——毛澤東夫人,楊昌濟之女,中共第二位女性黨員楊開慧出生。
1904年——著名林學家、林業教育馬大浦出生。
1921年——美國小説家詹姆斯·瓊斯出生。
1932年——日本著名導演佐藤純彌出生。
1947年——台灣電影導演楊德昌出生。(逝於2007年)
1952年——美國當代作家麥可·康寧漢出生。
1953年——中國大陸女歌手關牧村出生。
1959年——日本聲優飛田展男出生。
1966年——中國台灣男歌手邰正宵出生。
1966年——日本女性聲優荒木香衣出生。
鄭鈞 鄭鈞
1967年——中國大陸男歌手鄭鈞出生。
1967年——日本女性聲優瀧本富士子出生。
1969年——前中國男足運動員范志毅出生。
1970年——美國男演員伊森·霍克出生。
1973年——曾毅鳳凰傳奇主唱之一。
1978年——中國台灣男歌手宋嶽庭出生。
1978年——韓國男演員延政勳出生。
胡杏兒 胡杏兒
1979年——中國香港女演員胡杏兒出生。
1979年——NBA球員拉瑪爾·奧多姆出生。
1979年——中國大陸男演員張鐸出生。
李棟旭 李棟旭
1981年——韓國男演員李棟旭出生。
1982年——日本女歌手Sowelu出生。
1982年——日本男演員渡邊大輔出生。
謝楠 謝楠
1983年——中國內地節目女主持人、影視演員謝楠出生。
1986年——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歌手楊子姍出生。
1988年——美國女演員艾瑪·斯通出生。
1987年——MBLAQ成員鄭丙熙(G.O)出生。
金亞榮 金亞榮
1992年——韓國女子組合girls Day成員金亞榮(Yura)出生。
張常寧 張常寧
1995年——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張常寧出生。
1995年——中國內地藝人呂昀峯出生。
秋所靜(EXY) 秋所靜(EXY)
1995年——韓國女子組合宇宙少女成員秋所靜(EXY)出生。
1996年——韓國男子組合UP10TION成員善燏出生。
1996年——韓國女子組合CLC成員張丞延出生。
1999年——中國內地女演員李星瑤出生。

11月6日逝世人物

1600年——日本戰國武將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安國寺惠瓊,三者於京都六條河原遭斬首。
1796年——俄羅斯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逝世。
1822年——法國化學家克勞德·路易·貝託雷逝世。
1831年——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逝世。
歐仁·鮑狄埃 歐仁·鮑狄埃
1887年——《國際歌》歌詞的作者歐仁·鮑狄埃逝世。
1893年——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逝世。
1960年——納粹德國海軍元帥埃裏希雷德爾逝世。
1988年——總政治部主任、國防副部長、大將軍事家譚政逝世,享年82歲。
1997年——拉脱維亞政治哲學家伯林逝世。
1997年——中國當代著名國際法學家李浩培逝世。
1999年——國際田聯主席普里奧裏莫·內比奧羅逝世。
2004年——香港恆生銀行創辦人何添逝世。
2005年——日本著名歌手本田美奈子逝世。
2005年——英國作家約翰·福爾斯逝世。
2007年——前AC米蘭巨星兼主帥尼爾斯·利德霍爾姆去世,享年85歲。
2008年——行政法學界泰斗王名揚逝世。
谷牧 谷牧
2009年——國務院原副總理谷牧逝世,享年96歲。
2009年——安徽鳳陽縣小崗村黨委原第一書記沈浩逝世。 [1] 
2010年——朝鮮第三號人物、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趙明錄去世。
於尚清 於尚清
2014年——“拆彈英雄”於尚清去世。享年58歲。
2017年——西班牙傳奇球星費利西亞諾·裏維利亞逝世,享年81歲。
2017年——全國勞模、原上海第一百貨營業員馬桂寧逝世。 [2]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魚類學家和淡水生態學家劉建康逝世。
2018年——鄧起東因病逝世,享年81歲。
2019年——演員程思寒因心梗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8歲。
2020年——查懋聲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詳辭世,享年77歲。
2022年——著名農業氣象學家林而達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5 [3]  ;當代著名倫理學家曾釗新在長沙逝世,享年85歲 [4]  ;四川省軍區涼山軍分區原司令員吉木約打少將在西昌因病逝世,享年87歲 [5] 
2023年——著名半導體器件專家、教育家、2021年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施敏教授辭世,享年87 [6] 

11月6日黨史記錄

1948年11月6日 華東與中原兩大野戰軍進行的淮海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6日 華東與中原兩大野戰軍進行的淮海戰役開始。淮海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自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內進行的。戰役歷時66天,殲滅了國民黨在華東、中原戰場的56個師55萬人,使敵人的長江防線和統治中心京、滬地區,直接暴露在解放軍面前。這為此後的渡江戰役創造了條件。
1967年11月6日 《人民日報》發表《沿着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闢的道路前進》
1967年11月6日 《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發表編輯部文章《沿着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闢的道路前進》,首次把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論點概括成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的六個方面的要點。
1989年11月6日至9日 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1989年11月6日至9日 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全會認為,繼續堅定不移地執行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方針,是克服當前經濟困難,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全會決定,包括1989年在內,用三年或者更長一點時間,基本完成治理整頓任務。全會討論並通過《中國共產黨十三屆五中全會關於同意鄧小平同志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全會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對黨和國家的歷史貢獻,強調他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當之無愧的總設計師”,同意鄧小平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決定江澤民任中央軍委主席。
1995年11月6日至8日 江澤民強調幹部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1995年11月6日至8日 江澤民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指出,在對幹部進行教育時,要強調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