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犁

鎖定
鐵犁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和河南輝縣都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鐵犁鏵。鐵犁鏵的發明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它標誌着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也標誌着人類改造自然的鬥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漢代的農具鐵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
中文名
鐵犁
所屬年代
戰國時期
出土地點
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和河南輝縣
應用分類
農業生產中傳統的耕翻農具
構    成
鐵製犁鏵和犁鏡

鐵犁基本資料

鐵犁 鐵犁
鐵犁始於戰國時代,是農業生產中傳統的耕翻農具。
鐵犁裝有鐵製犁鏵犁鏡,以牲畜或人力牽引,日耕地2-3畝,耕翻深度4寸許。在中國兩漢時期使用鐵犁的地域範圍已很廣泛,鐵犁犁身全鐵化,稱為全鐵犁,堅固耐用;犁口鋒利化,角度縮小到90度以下,鋭利適用;規格定型化,犁因不同需要,而有大、中、小型之分,形制亦因需要而有差異;犁頭犁冠化,使用於多沙石地區的犁頭,多加裝鐵犁冠,對犁鏵刃部起保護作用,可隨時更換;犁鏵犁壁化,犁上裝有犁壁,便於翻土、起壟,用力少而見功多。
犁是中國傳統農具中最具代表性生產工具。犁耕技術的發展、進步,與生產力的進步和社會制度的更迭等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

鐵犁發展歷史

圖2-1 秦代鐵犁鏵(陝西臨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
鐵犁歷史上曾有幾百年時間,中國在許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領先,最大的優勢也許就是它的犁。在歷史上,西方落後的較突出的事例是:幾千年來,數百萬人以一種效率極低,消耗體力極大的方式犁地,造成對人的時間與精力的最大浪費。只有中國較早地擺脱了劣犁的束縛。當中國犁最終傳到歐洲後,曾被仿製,同時採用的分行栽培法與種子條播機耬車,這直接引起了歐洲農業革命。一般認為歐洲農業革命導致了工業革命,而且導致西方國家成為世界強國。所以可以説中國在工業革命上有着一份特殊貢獻。
1、犁的始祖
農業勞動中,耕田翻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傳説神農時代就已有了專門的工具——耒耜,《易經·繫辭》即有“斫木為耜,揉木為耒”,可見耒耜全部都是木製的。
2、最基本和通用的犁在新石器時代的出現
最基本和通用的犁稱為阿得犁。它有一個淺犁鏵,僅能開出淺溝,因而有時也用於經常颳風和土壤疏鬆而乾燥的地區。例如,這類犁目前仍在西班牙使用。它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烏魯克。這種農具當時常常全用木料製作,因此沒有保存下來。在中國,早期犁的考古證據是很不充分的。然而,從公元前4世紀以來的古代著作已提供了犁地的證據。中國出土的三角石犁鏵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甚至公元前5000年早期。因此,牛拉的“阿得犁”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使用了。
3、青銅犁鏵的出現
圖3-1 漢代舌形大鏵、小鏵的正視和截面圖
約公元前16世紀真正犁(確切地説是旋轉犁)的青銅犁鏵,在瀕臨北部灣越南境內出土,這個地區當時與中國有貿易往來。但中國大多數犁鏵在那時似乎是木製的,所以也沒有保存下來。
4、鐵犁的出現與發展
公元前6世紀,鐵包木或實心鐵犁已廣泛應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犁,在質量上比西方通用的阿得犁好得多。希臘羅馬的阿得犁通常是用短繩捆在犁的底部,它們分別被稱為“斯坦戈犁”和“袖犁鏵”。同中國犁相比,它們既不堅實又不牢靠,即使是用鐵製作的也是如此。
公元前3世紀,隨着鍊鐵和鑄造技術在中國的提高,導致了稱為“輨”的犁鏵研製。先人們把這個時期發展的更堅固的非脆性可煅鑄鐵用於農業中。從一開始,輨這類犁鏵在設計上就比較先進,呈脊形,以便於犁土,而擋板以平緩坡度向上朝向中心,將土從犁上拋開,從而減少摩擦。大約在這一時期,鐵犁已普及,而弓架式阿得犁開始廢棄(只有土質極疏鬆和風力極大的地區繼續使用),而代之以較重而更有效的方框式旋轉犁。這種犁可以用於粘性較大的土壤,而阿得犁太輕又不結實,對這種土質不適用。這種犁也可以用於阿得犁未能墾過的處女地。
圖3-2 漢代舌形犁鏵
公元前1 世紀時,犁的寬度已超過15 釐米,能夠開溝作壟。而在更寬的壟的兩邊較深地疏通壟溝,至遲在公元前4 世紀,中國朝廷官吏和學者就正式推廣了框架犁。當時全世界沒有一種犁能比得上中國的這種犁,堅固、方框式、重型、結構良好的犁以及新的犁壁都是優於世界其他國家的各種犁的因素。但是,或許更重要的是使用可調節杆,改變犁片與犁梁之間的距離,可精確地調整犁地的深度。這種新的操縱方式對農民來説意味着,犁可以經過改裝而適應各種類型的土壤、各個季節、不同的氣候條件以及不同的作用。犁確實成為具有多種用途的農具,對農民來説,這像是“鳥槍換炮”了。羅馬人只有花大力氣傾斜犁梁才能調節壟溝的深度,這是一種既笨拙又使人極易疲勞的辦法。歐洲在整個中世紀時期大都處於這種情況。
到公元前2 世紀,大量生產鑄鐵農具的私人作坊已遍及中國。公元前100年時,漢代朝廷在許多省份建立了大的官營鑄造廠。鐵器在百姓中已相當普遍地使用,因此鐵犁對普通人來説是很一般的東西。那時並不缺乏這些先進的鐵犁,它們在富家中並非稀罕之物,正像早期歐洲條播機頭200 年間使用時那樣。
圖3-3 漢代鏵冠(五件套合在一起,陝西壠縣出土)
到公元前2 世紀或公元前1 世紀,四種不同的犁壁已廣泛地應用於犁。犁壁對於犁具有極大的作用。它是犁在土層的翻土絞部件,可將犁起的土輕輕地翻到一邊,使土落成整齊的壟坎,而不致造成堵塞。犁壁與犁鏵之間有着良好的配合。由於有不同形狀和角度,因此土壤以不同方式翻動成不同形狀。早在蘇格蘭犁的設計先驅詹姆斯·斯莫爾2200 年,中國古代人民已應用了此原理。中國古代人民也知道,鐵犁鏵與犁壁的額外重量大大減少犁地的摩擦而得到更多的補償。
結構良好的犁壁,可以將土塊翻得恰到好處,順利而又摩擦極少,因此,好犁犁地就像是用刀切黃油,較重的刀就更容易切黃油。所以,如果結構恰當,較重的犁就會開出較細且較深的溝,而不會出現多少麻煩。
到中世紀晚期,歐洲才知道有犁壁這種東西,即使在那時,其結構也是極其粗糙的。這種犁壁是將扁平的木片固定在犁上,提供有角度的表面,翻上來的土就會與之碰撞而分向兩邊。中國首先採用的曲形犁壁,到公元18世紀才出現在歐洲。由於歐洲缺乏這種犁壁,農民在犁地時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停下來,從犁上抓下土和雜草,因為在犁地的尖鏵與把土塊翻向一邊的粗壁之間沒有光滑的聯結表面。增加的摩擦意味着需要有成羣的牛拉犁,而中國的把犁人一般只用一頭牛,很少超過兩頭牛的。歐洲人通常要集資購買六至八頭牛用於犁最普通的地,以致不得不傾家蕩產。這同時還意味着,將要留出更多的土地作牧場,這樣,就勢必會減少為人生產糧的土地。可以毫不誇張地説,中國當時處在今天美國西歐的地位,而歐洲當時卻處在今天摩洛哥這類國家的地位。
帶有壁的中國犁在公元17 世紀時由荷蘭海員帶回荷蘭。這些荷蘭人受僱於英國人,任務是排去當時的東英吉利沼澤和薩姆塞特高沼地的水,他們帶去了中國犁,後來被稱為羅瑟拉姆犁。因此荷蘭人與英國人最先在歐洲受益於高效的中國犁。中國犁還有一個別名,叫做“雜牌荷蘭犁。”這種犁在水田裏特別有效,因而歐洲人很快認識到,它在一般土地上也一定很有效。這種犁從英格蘭傳到蘇格蘭,又從荷蘭傳到美國和法國。到公元18 世紀70 年代,它是最便宜而又最好的犁。西方設計者在其後的幾十年間對這種犁進行了革新:詹姆斯.斯莫爾於公元 1784 年製出的犁比這種犁前進了一步,而J·艾倫·蘭塞姆於公元19 世紀製出的各種犁則又作了進一步的改進。由於採用了鋼框架,產生了近代犁,它是對中國的犁進行多次改進的結果,也是導致歐洲農業革命的極重要因素

鐵犁歷史演變

新石器時代石犁和商周時期青銅犁的出現,標誌着中國古代在農業機械製造方面的飛躍。但是,由於受材料和動力條件的限制,石犁和青銅犁的使用範圍不廣,在生產重作用有限。石犁笨重,需用強大的動力才能拉動,且易損毀。青銅犁雖鋭利,但數量太少。只有到春秋戰國時期,冶鐵技術興起,鐵器出現,個體經濟形成,牛耕鐵犁才得以配套使用。
圖3-4 漢代鐵鏵正面和鐴土背面(長安出土)
1、戰國時期出現鐵犁鏵
犁鏵又稱犁鏟、犁鏡,是安裝在犁牀前端的切土起垡零件,外形有舌形、V形、梯形之分,其夾角有大有小,然其作為等腰三角形的大體輪廓不變。戰國時使用鐵犁鏵的地區分佈於關中及三河地區,多為V形犁鏵冠。這種鏵冠形制小而重量輕。如輝縣出土的“魏犁”,鏵重465克,斜邊長17.9釐米,中央尖部寬6釐米,兩側寬4釐米,鏵刃頂端上下兩面均起脊線,角度有120°,左右兩角的鐵葉近10釐米。將這種鏵冠納入木犁頭,可以鬆土劃溝,不過還不能翻土起壠,作用尚有侷限,但“耒耜耕”效率大有提高。
2、秦代雙翼鏵鐵犁
秦國推行富國強兵政策,措施之一就是改進鐵犁形制,推廣牛耕鐵犁,以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1970年在秦始皇陵園城北門外出土的全鐵犁長25釐米,翅距25釐米,兩翅交叉處有長5釐米,寬約1釐米的脊樑(見圖2-1)。1980年在臨潼縣陳家溝遺址又發現秦國全鐵犁鏵。這兩種犁的鏵都比戰國時期通用的V形鏵冠型號大,稱尖鋒雙翼鏵,翻土比V型鐵冠要深。
圖3-5 漢代鐵鏵及鐴土套合側面
3、漢代鐵犁犁架、犁頭和犁轅的基本定型
漢代,鐵犁的結構與零件已經基本定型,具備犁架、犁頭和犁轅,用牛牽引,不僅能挖土,而且能翻土、成壠。下面將犁頭、犁架、犁式分述如下:
漢代鏵冠(五件套合在一起,陝西壠縣出土) 漢代鏵冠(五件套合在一起,陝西壠縣出土)
(1)犁架
犁架結構由牀、梢、轅、箭、衡五大零件組成,漢代犁架已基本具備這五大零件。
犁牀又稱犁底,是關鍵零件之一。它是平貼地面的長方形木條,犁鏵的導向裝置,前與犁鏵銎同向相接,後與犁梢成鈍角相接。在動力牽引下,推動犁插入土中,連續不斷地破土、翻土。犁梢來源於耒,犁牀即耒部前曲部分的發展。到漢代,犁牀與犁梢多數已明顯分開。
圖3-6 漢代鐵鏵正面及鐴土背面(禮泉出土)
犁箭最初是連接轅牀,以使犁架牢固、不易鬆散的零件,後來發展為兼能控制犁頭入土深淺的零件。西漢武帝末年,趙過推行代田法時,用二牛三人,其中有人專門扶轅,以調節入土深淺。可見那時犁箭只能起穩固犁架作用。最晚到西漢末,犁箭已能調節犁頭入土深淺。
犁轅是前接犁衡(從而連繫動力源—牛體),後接犁梢(從而連繫工作機—犁架)的牽引件。漢代多為單長直轅(二牛),到魏晉後出現雙長直轅(一牛),並出現“柔便”之蔚犁。
(2)犁頭
犁頭指犁鏵和犁壁。西漢初,鐵犁形制與戰國時相仿,犁鏵上口窄,兩側鐵葉短,犁鋒角度大,只能起破土作用。如山東萊蕪出土西漢鐵範所鑄鐵口犁,與戰國輝縣犁形制相似,只是犁頭由鈍變尖。漢武帝時,犁頭髮生較大變化。陝西關中地區出土很多漢代鐵製農具,其中犁具數量很多,並具有全鐵大鏵、小鏵、犁冠、犁壁及巨型犁鏵等不同形制品種(見圖3-1、3-2、3-3)。
現代便攜小鐵犁 現代便攜小鐵犁
圖3-7 漢代鐵鏵和鐴土套合正面圖
陝西省出土的漢代舌形大鏵來看,犁鏵呈舌刃梯形,平均長32釐米,後寬32.5釐米,平均重7.5公斤,鋭角,上面尖起,下面板平,前低後高,中部有微高的凸脊,後邊有裝木犁頭的等腰三角形銎。還有一種形制較大的巨型大鏵,平均長38.3釐米,後寬36.3釐米,一般重9公斤,最重達15公斤。巨鏵古稱“鈴鐩”、“睿鏵”,用作“開田間溝渠及作陸塹”,在漢代已普遍使用(見圖3-4、3-5、3-6、3-7、3-8、3-9)。
與上述兩種鏵同時出土的有V形鏵冠與犁壁。出土時,V形鏵冠有的套合於鏵的尖端,有的單獨存放。犁壁又稱鐴土、犁耳、犁鏡、翻土板等,安裝在犁鏵的上方,與犁鏵後部共同組成一個不連續曲面。由於犁壁旁向的彎曲扭度小,可將土垡向上往前推擠,到一定程度折斷,向右前方翻轉倒下,形成不連續的垡條。其耕深受耕寬的限制少,一般耕深大於耕寬。在低速條件下,還可碎土成壠。
圖3-4 漢代鐵鏵正面和鐴土背面(長安出土) 圖3-4 漢代鐵鏵正面和鐴土背面(長安出土)
圖3-8 漢代鐵鏵和鐴土套合背面圖
鐵犁壁在漢武帝時就已經出現。從陝西省發現的漢代鐵鏵來看,漢代犁壁可分為兩大類:一為菱形、瓦形、方形缺角犁壁,平均長45.8釐米,寬23.1釐米;一為馬鞍形犁壁,平均長18.3釐米,寬20.8釐米。在行進時,菱形、瓦形、方形缺角犁壁只有一側翻土,馬鞍形犁壁兩側都能翻土。
犁壁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整地質量,使耕犁不僅能鬆土,而且能翻土、成壠、除草、滅蟲,從而改善了土壤中氣、水、肥狀況,便於作物吸收和生長。在18世紀以前,歐洲只知用直面木質犁壁,壁與鏵不能緊密結合,常夾帶草土,拖動費力,一直到18世紀初才開始使用曲面鐵犁壁。
上述的舌形大鏵(或巨形犁鏵)與V形鏵冠、犁壁三者配套,組成一件高效能的整地、開溝農具。
圖3-9 漢代鐵鏵和鐴土套合側面圖
圖3-5 漢代鐵鏵及鐴土套合側面 圖3-5 漢代鐵鏵及鐴土套合側面
與舌形鏵、巨鏵同時出土的還有小鏵,三者同時並存,可見其作用有別。小鏵的平均長度為17.3釐米,後寬15.1釐米,前寬6釐米。按其尺寸,顯然不能與出土的鏵冠和犁壁配套使用。無壁小鏵,古稱之為“耩”,又稱之為“劐”、“耠子”,只能破土、鬆土,用於除草、開溝播種,不能翻土。與同時出土的有鐵口鋤,表明小鏵具有拉、蹠兩用功能。
上述西漢時的犁鏵與犁壁,只表明當時關中地區使用的情況。從河南、河北、遼寧、內蒙、山東、山西、江蘇、貴州等省區的出土材料來看,西漢時仍以V型鏵冠為主,V型鏵冠一直沿用到東漢。
(3)犁式
犁式又稱為耕作方式,即牽引方式。前述的犁架、犁頭均屬工作機部分,犁式則包括動力(畜力)與牽引部分(包括犁轅形狀及設置)。使用畜力作為動力,鐵犁成為一套完整的整地機械。
圖3-6 漢代鐵鏵正面及鐴土背面(禮泉出土) 圖3-6 漢代鐵鏵正面及鐴土背面(禮泉出土)
圖5-1 唐代江東犁示意圖
畜力牽引有二牛、一牛牽引兩種方式:
二牛耕田的牽引方式,一般採用“二牛抬槓式”,即犁轅(一長直木槓)後接犁梢,前接犁衡。犁衡是一直木棒,與轅垂直交接,交接處有一三叉戟聯搭,以適當調節挽力不同的二牛在行進中的負擔,使犁平衡,犁衡縛於牛角,稱為角軛,後普遍成為肩軛,從而大大加強了牛的牽引力。二牛抬槓式始見於趙過推行代田法之後,與使用畜力及大型犁鏵相關,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誌。直到現在,在北方地區尚存二牛耕田,少數民族地區則多用二牛耕田。一牛耕田的牽引方式,自西漢開始,就與二牛耕田的牽引方式同時並存。但總的趨勢是二牛牽引日少,一牛牽引日增。
圖5-2 唐三彩胡人執犁陶俑
綜上所述,可見到漢武帝時,犁耕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犁架、犁頭、犁式都已初步定型,實現了從耒耜到犁的根本轉變。而這一轉變,是從趙過施行代田法,推廣耦犁開始的。古人有稱牛耕始於趙過,蓋指此意。
4、魏晉南北朝的蔚犁
魏晉南北朝的耕犁,犁頭和轅發生了一些變化。犁頭形狀從西漢的等腰三角形改為牛舌形,狹長,以適應一牛耕田及耕泥濘田的需要。由於長直轅操作時不方便,特別在山澗丘陵地區,“迴轉至難”,北魏時在山東地區發明了比長直轅犁便利的蔚犁。
圖3-7 漢代鐵鏵和鐴土套合正面圖 圖3-7 漢代鐵鏵和鐴土套合正面圖
5、唐代江東犁的發明
唐代,犁轅有較大的變化,由長直轅改為短曲轅。唐末陸龜蒙的《耒耜經》對當時江東地區(即今江蘇浙江及安徽、江西等地)通用的曲轅犁有較詳細的記載。見圖5-1為按《耒耜經》原文所示尺寸比例所繪示意圖。圖5-2為出土執犁陶俑圖。從這兩幅圖可見,唐代的耕犁在四個方面有改進:使用短曲轅,節省人力和畜力;增設犁盤,犁體迴旋靈活;完善犁評,調節耕深;改善犁頭,保證耕地質量
圖5-3 唐代原造犁
犁頭包括鏵與壁兩部分。
圖3-8 漢代鐵鏵和鐴土套合背面圖 圖3-8 漢代鐵鏵和鐴土套合背面圖
漢代犁鏵,其長寬之比,舌形大鏵為32.0:32.5,巨型大鏵為38.3:36.3,大體上為1:1。魏晉以後,鏵漸變為狹長。江東犁鏡長1尺4寸,寬6寸,寬不及長之半。這從唐代原造犁之圖像可作為佐證(見圖5-3)。
江東犁犁頭的變化,是為了適於南方比較黏重土壤耕作,也適於翻起較窄的耕垡。耕時土垡被犁壁推擠到相當程度,然後折斷,向後方翻轉倒下,因此,耕出的垡條是斷續的。江東犁這種竄垡的作用,一方面可使“耕深”受“耕寬”的限制較少,在多數情況下,耕深可以大於耕寬;另一方面,可以在低速的牛力條件下,達到碎土的要求,保證耕地質量。
圖3-9 漢代鐵鏵和鐴土套合側面圖 圖3-9 漢代鐵鏵和鐴土套合側面圖
江東犁是唐末先進生產工具的代表,因適於土質黏重、田塊較小的江南水田耕作得以迅速推廣,反過來也促進了南方農業生產的發展。實際上,江東犁的意義不止於水田耕作的範圍,其基本結構和原理同樣適用於北方旱區。
當然,江東犁本身仍存在缺點,如犁體偏大,零件較多。結構較複雜。後世曲轅犁發展,多數變得更為小型、輕便,結構也加以簡化。

鐵犁歷史意義

恩格斯指出:“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説,鐵製工具是最後過渡到農業的必要前提,鐵對農業提供了犁,犁完成了重大的變革。”[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圖5-1 唐代江東犁示意圖 圖5-1 唐代江東犁示意圖
鐵犁牛耕使古代松遼地區的農業在其發展史上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別兩漢鐵犁影響了我國古代農業兩千年。
1、使用鐵犁的地域範圍已很廣泛
兩漢時期,統治者都很重視發現農業,亦重視推廣鐵犁和牛耕。從考古發掘來看,自北而南,已發現鐵犁或其部件的省份有遼寧、山西、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寧夏、陝西、四川、甘肅、新疆、江蘇、福建、貴州、雲南等,出土鐵犁鏵或其部件以百數。只有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區在當時,“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尚無使用鐵犁的痕跡,而主要使用鐵口或全鐵?、鏟等。
圖5-2 唐三彩胡人執犁陶俑 圖5-2 唐三彩胡人執犁陶俑
2、鐵犁的進步性和定型化
圖5-3 唐代原造犁 圖5-3 唐代原造犁
兩漢鐵犁的進步性與規格定型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點上:1.犁身全鐵化,稱為全鐵犁,堅固耐用;2.犁口鋒利化,角度縮小到90度以下,鋭利適用;3.規格定型化,犁因不同需要,而有大、中、小型之分,形制亦因需要而有差異;4.犁頭犁冠化,使用於多沙石地區的犁頭,多加裝鐵犁冠,其形制類似戰國時期的“V”形犁,對犁鏵刃部起保護作用,可隨時更換;5.犁鏵犁壁化。犁上裝有犁壁,便於翻土、起壟,用力少而見功多。
上述不同類型的鐵犁和部件,在《中華農器圖譜》中都選有典型圖片著錄。如其中的“遼陽大鐵犁”(第一卷第155頁),是於1955年在遼寧遼陽三道壕出土的,為西漢時期的遺物,其底長40釐米、後寬42釐米、後高13釐米。用複製件在耕後砂壤鬆土中模擬試耕,用福格森165拖拉機牽引,一人扶犁,用彈簧拉力計測拉力,入土深度15.5釐米,平均拉力為60公斤左右,速度為0.5米/秒左右。據此,此大鐵犁如用一頭壯牛(烏犍或黃犍)或用牯牛(未閹公牛)二頭抬扛,可持續(二小時為限)作業。元代王禎農書》所記?鏵,“其制大倍常鏵,?亦稱是。凡開田間溝渠及作陸塹,乃別制箭犁,可用此?斫犁底為胎,鍛鐵為刃,犁轅貫以橫木,二人扶之,可使數牛挽行。插犁既深,一去復回,即成大溝。”鏵及其使用的情況大約與西漢遼陽大鐵犁類似。
兩漢的中犁底長和後寬各約30釐米,小犁底長和後寬各約20釐米。此兩種鐵犁多用於田間作業。上述三種型號的犁一直沿用到近代拖拉機或現代步犁推廣之前。
鐵犁 鐵犁
3、犁架的科學性與二牛抬扛的必要性
耒耜類農具的構造簡單,頭刃部之外,只要有一條合用的木柄即可。可是犁則不同,是以大牲畜如牛馬為牽引力,需要為犁配以較複雜的、合用的犁架。一般犁架必需具備四個主要部件,即扶手(犁梢)、犁牀(犁底)、犁轅、犁箭,兩漢的犁架已四件具備。發現于山西平陸棗園村、甘肅武威磨咀子、江蘇睢寧雙溝、陝西米脂綏德內蒙古和林格爾、山東滕縣宏道院與黃家嶺、廣東佛山瀾石的兩漢壁畫、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及木陶模型等,都具體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情況。至唐代,陸龜蒙著《耒耜經》,説江東用曲轅犁,有十一個部件。研究者對其優點似過分誇大,從現存各種有關資料看,此類轅在唐宋時期使用者極少,只在敦煌壁畫中存有一例,但卻是二牛抬扛;而單長和雙長直轅的使用佔絕大多數。只是到明清時期,曲轅犁才漸見推廣。其時二牛抬扛仍相當普遍地在使用中。
直轅犁與曲轅犁受力分析圖 直轅犁與曲轅犁受力分析圖
二牛抬扛之所以有那麼強的生命力,是因為此種耕作方法是與當時所用牽引力的條件相適應。據今天的科學實驗測定:一頭壯牛平時耕地,正常與持久的牽引力約為80至100公斤,一匹壯馬的正常與持久的牽引力為30至40公斤。兩漢的常用農耕牽引力是以牯牛為主,有時亦用馬,用牯牛和馬,則用二牛抬扛的方法比較適宜。關於此事,除上述壁畫和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已有生動的反映之外,在文獻中亦多有記載。如《漢書·食貨志上》曰:“(代田法)用耦犁,二牛三人。”崔?《政論》曰:“今遼東耕犁,……既用兩牛,兩人牽之,一人將耕。”用一牛耕田的事例也有一些,但都用直轅。如上述武威磨咀子木牛犁模型,廣東佛山陶水田模型,滕縣宏道院畫像石牛耕圖等皆是。此外,文獻記載如《説文解字》“牛部”曰:?,兩壁耕也。”段注曰:“謂一田中兩牛耕,一從東往,一從西來也。”但兩漢時期用一牛耕田的事例畢竟不多。還有一情況應當指出,就是製作直轅,在選材、技術等方面,均較製作曲轅容易。在性能上,曲轅的優點比較直轅並不突出。因此,直到明清,二牛抬扛仍與直轅結合,相當受到重視。
總之,鐵犁的發明、應用和發展,凝聚了中國人和世界其他各位發明家的心血,並顯現了他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