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蝲蛄

鎖定
蝲蛄是十足目鰲蝦亞目河蝦科蝲蛄屬節肢動物, [6]  俗稱淡水鰲蝦。也因形態與生活在海洋中的龍蝦相似,又稱淡水龍蝦。體色淺褐或棗紅色,體型較小,雄體小於15釐米,體重5—20克。軀體分頭胸部和腹部;頭胸部大,外被厚甲殼;頭部呈三角形;胸部步足5對,第1對步足粗大呈蟹螯狀,第2、3對步足細小,前端雙肢近螯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腹部分節明顯,呈圓筒狀。 [7] 
蝲蛄只分佈於中國東北部、日本、韓國,棲息山溪於河流之中。 [6]  喜匿於水深20—30釐米河流岩石縫內;有強趨光性,夜間較白天更為活躍。喜暗光,耐旱性強,河流乾涸時仍能短期生存。食性雜,耐餓力強,腐爛植物、藻類、水生昆蟲和小型甲殼類都可作為其食物,亦嗜食腐爛動物屍體及有機物的碎屑和微生物等。在水中對含氧量敏感,不冬眠,冬季照常活動。 [7]  9—10 月份交配,翌年春季開始產卵,5 月中下旬孵化成為幼體。 [8] 
蝲蛄採集加工於5月中下旬、9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2次蜕皮前10—15 天捕捉。捕後將磨石取出,洗淨,曬乾備用。 [8]  對水質敏感,有“水體污染的哨兵”之稱。 [9]  肉質鮮美,有蒸、炒、煎、鹽醃、酒醉等各種吃法。不能生吃,其體內含有肺吸蟲的幼蟲囊蚴,人吃入囊蚴感染肺吸蟲。 [10] 
中文名
蝲蛄
別    名
大頭蝦
鰲蝦
拉丁學名
Cambaroides dauricu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甲殼亞門
甲殼綱 [1] 
亞    綱
真軟甲亞綱
十足目
亞    目
腹胚亞目
下    目
螯蝦下目
總    科
正螯蝦總科
河蝦科 [1] 
蝲蛄屬

蝲蛄形態特徵

喇蛄
喇蛄(3張)
東北蝲蛄體形最大;朝鮮蝲蛄和東北蝲蛄很相似,不過體形較小,額部較寬而平,腹節的側板圓鈍;許郎蝲蛄體形最小,在頭胸甲頸溝之後,左右各有側刺一枚,額部較隆起,這是它的特點。 [3] 
東北蝲蛄甲殼較厚,體色有紅棕色、深黑褐色、黃褐色、橄欖綠等,大多為偏黃褐色。其頭胸部粗大,呈圓筒型,被堅硬、較光滑的頭胸甲,佔近1/2體長。東北蝲蛄背部中央的頸溝較平直,胸部有2條較頸溝淺的左右對稱的分節痕跡。此外,其胸部末節具側鰓(肋鰓),這是區分於紅螯螯蝦、克氏原螯蝦以及波紋龍蝦錦繡龍蝦等海產龍蝦的顯著特徵。 [2] 
東北蝲蛄第1步足粗大、呈螯狀,雄蝦第1步足末端的螯狀基部圓鈍且膨出,雄蝦螯的粗壯程度較雌蝦明顯。東北蝲蛄腹部寬大,側板末端尖且呈三角形,並向兩側支出。雄蝦的第1、2腹肢部分特化為管狀交接器(生殖肢),雌蝦的第3步足基部有1對生殖孔。東北蝲蛄成體體長在5-13cm,平均體質量為15-20g,最大個體體質量可達25-30g。 [2] 

蝲蛄分類與分佈

全世界淡水螯蝦已發表物種有30個屬、600種以上,其中約73%分佈於南、北美洲,美國約有400種,澳洲約有100種,但只有1.5%的種類分佈於歐洲和亞洲。亞洲已知的現存原產淡水螯蝦僅為蝲蛄屬的4個物種,其中又以東北蝲蛄個體最大,主要分佈於我國的黑龍江流域俄羅斯的額爾古納河濕地保護區及我國與俄羅斯、蒙古的三邊保護區,朝鮮北部也有分佈。我國境內已知東北蝲蛄資源量較多的地區是吉林省長白山-帶,包括敦化、長白、延吉通化等地,其他水域資源量較少。 [2] 
蝲蛄為螯蝦科中唯一原產於亞洲的類羣。螯蝦科蝲蛄屬現存僅4個物種,分別為: [2] 
  1. 東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又稱東北黑螯蝦、東北擬蝲蛄; [2] 
  2. 許郎蝲蛄(C.schrenkii),又稱史氏擬蝲蛄、南京黑螯蝦; [2] 
  3. 朝鮮蝲蛄(C.similis),又稱朝鮮黑螯蝦; [2] 
  4. 日本蝲蛄(C.japonicus),又稱日本黑螯蝦。 [2] 
東北蝲蛄、許郎蝲蛄、朝鮮蝲蛄都生活于山地溪流或山地附近的河川、湖泊中,在沿岸的石塊、砂礫或落葉堆積處,比較易於找到。 [3] 

蝲蛄生活習性

蝲蛄生態特性

東北蝲蛄多棲息於水質清新透明的山地溪流中,喜流水,對水質要求嚴苛,具晝伏夜出、避強光趨弱光的習性,在水草、洞穴、石塊、腐沉木等可遮光躲避的物體間營爬行生活。東北蝲蛄為廣温性動物,其耐受水温為2-31℃,最適水温為16-21℃,養殖水温不宜超過22℃。當水温降至4℃以下時,東北蝲蛄停止攝食併入洞越冬;水温高於27℃時潛入水體深處,30℃以上時則打洞避暑。在維持鰓部濕潤的狀態下,東北蝲蛄可離水較長時間。 [2] 

蝲蛄攝食習性

東北蝲蛄食性廣,屬雜食性動物,偏肉食,夜間主動覓食。它們較少使用視覺來搜尋食物,主要以各類水生植物、水生軟體動物、動物屍體、水生昆蟲、有機碎屑等為食,也食用同類螯蝦個體。野生東北蝲蛄通過人工馴食可適當調整攝食時間,大部分個體經馴化後可在白天出現主動攝食行為 [2] 

蝲蛄蜕殼與生長

東北蝲蛄的蜕殼次數因生存環境不同而變化,且隨着蝦齡的增加逐年減少。此外,蝦體在遭遇環境變化時會出現應激蜕殼現象。蜕殼後的蝦體較柔軟,需要通過吸收水中的鈣離子及調節儲存於蝦體內的鈣質胃石來幫助外殼硬化。在能正常蜕殼的水質條件下,蜕殼後蝦體的硬化時間與蝦的個體大小成正相關,與水中鈣離子的含量呈負相關,甲殼完全硬化通常需2-7d。蜕殼蝦在鈣化過程前期,當殼體有-定硬度後,開始主動攝食及進行其他活動。東北蝲蛄在未蜕殼的狀態下,其體質量持續增長,蜕殼後體長增長,即蜕殼使蝦的體長呈階梯式增長,生長過程中體質量則為連續式增長。 [2] 

蝲蛄繁殖習性

蝲蛄性成熟年齡

野生東北蝲蛄一般需3齡達到性成熟,養殖條件下2齡即可達性成熟。交配和產卵行為在養殖條件下,東北蝲蛄幾乎可常年交配,在自然環境中則主要集中在秋季交配,次年春初產卵孵化。雌蝦無生殖蜕殼。交配前雄蝦需成功抓住雌蝦,與之腹部相對進行交配。交配後,雄蝦的精莢儲存於雌蝦的納精囊內,至第二年春天卵排出時完成授精。東北蝲蛄原生環境水温差異大,因而雄蝦的精胞活力、生命力較其他螯蝦要強。產卵期為1年1次,抱卵量因個體及生長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 [2] 

蝲蛄胚胎髮育

東北蝲蛄成熟卵呈黑褐色、沉性,卵徑為1.0-1.5mm。從正面看,抱卵親蝦腹部明顯寬大,受精卵直徑在1.5-2.8mm,呈葡萄狀附於雌蝦腹肢剛毛上,並在此完成胚胎髮育。東北蝲蛄幼蝦階段卵黃囊外觀黑色,當卵黃消失,外部結構發育完成時,其外形已如成體,可自由活動,但仍常依附於親蝦腹部,7-10d後(此時幼蝦體長約1cm),逐步脱離母體尋求外部營養供給。抱卵期間,東北蝲蛄依靠游泳足的擺動使受精卵獲得充足的氧氣,但抱卵蝦自行清除壞死卵的能力與其他螯蝦相比較弱。東北螯蝦受精卵孵化時間為25-35d,孵化速度與水温、溶解氧等水質因素有關,孵化率為80%-95%。 [2] 

蝲蛄養殖技術

蝲蛄人工養殖

主要有單養和魚、蝲蛄混養兩種模式。單養蝲蛄的池塘,一般投放規格為25-30g的性成熟蝲蛄10-15kg/100m2;水草較多的池塘放養20kg/100m2,左右;有樹木遮蔭的池塘放養25kg/100m2;無水草與樹木覆蓋而精養條件較好的池塘,可增加到30-45kg/100m2。通過其自然繁殖,在人工投飼、輪捕與科學管理條件下,當年可淨產蝲蛄600-900kg/100m2,規格為15-20g。此外,還可直接投放15mm左右的幼蝲蛄9.5x105-1.2x106只/100m2,淨產量為400-700kg/100m2。魚、蝲蛄混養的池塘,若以魚種為主混養蝲蛄,則放養抱卵雌蝲蛄1.2x104-1.3x104只/100m2,雄蝲蛄2500-3000只/100m2,置於池塘內網箱中(網目為4mm),以流水方式育苗,混養30mm左右的4.5x104-5.5x104尾/100m2。若以蝲蛄為主混養食用魚,可放養規格為0.5-1.2g的幼蝲蛄1.5x105-1.8x105只/100m2,混養規格為70-80g的鰱魚種1200-1400尾/100m2,鱅魚種230-280尾/100m2。在東北三江平原地區,這兩種混養模式的魚、蝲蛄淨產量均在450-750kg/100m2左右。 [4] 
2.稻田養殖
在利用稻田飼養之前,稻田中天然分佈的蝲蛄僅作為-種副產品。稻田養殖東北喇站-般有兩種方式,-是稻、蝲蛄雙收制;二是隻收蝲蛄不收稻,水稻只作為蜘蛤的飼料。我國東北地區宜採用雙收制,達到稻穀、蝲蛄雙豐收。在三江平原沼澤區,秧苗返青後-次性放養規格為0.5-2g的幼蝲蛄3.7x104-4.2x104只/100m2(規格儘量整齊),秋後可淨產規格為20-25g的商品蝲蛄250-600kg/100m2經濟效益可比純種稻提高1.7-2.9倍。 [4] 
3.其它養殖方式
除利用池塘、稻田養殖外,還可開發農田排水溝渠、廢舊河道、沼澤、葦塘、草塘等荒廢水域資源,充分利用這些水體中豐富的天然餌料資源,實行混養或單養。根據第二松花江流域和桃兒河水域部分農户的養殖實績,可淨產商品蝲蛄750-1500kg/100m2。第二松花江沿岸的部分農户還利用江漢、江灣水域進行魚、禽、蚌、蝲蛄的立體養殖,收到顯著的經濟與生態效益。此外,利用東北地區豐富的江河、湖泊、水庫等大中型水域資源發展蝲蛄養殖業的潛力巨大。根據澳大利亞的經驗,他們利用水庫、湖泊粗養牙別贅蝦,放養量為1.2x104只/100m2年產量300-400kg/100m2。還利用水槽和水道室內精養馬朗鰲蝦,放養量為5.0x105-1.0x105只/100m2,年產量在10t/100m2 [4] 

蝲蛄資源增殖

東北蝲蛄是黑龍江流域特產的水產珍品之-,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愛,市場價格遠高於食用魚類。由於長期過度採捕,資源量下降。為了恢復其資源量,應開展以下幾方面增殖工作。 [4] 
1.天然增殖
主要措施是控制捕撈強度,以保持其資源再生增殖能力。 [4] 
2.人工增殖
主要措施是放養、移植和放流。烏克蘭每年鰲蝦總產量佔全部水產品產量的5.8%左右,較50年代以前的3.7%左右有了明顯提高。因此,我國也應開展此項工作。此外,在我國大中型水域中,尤其是東北地區可借鑑日本沼蝦的增殖方法,即採用網箱集中繁殖育苗,選用適當規格的網目,再讓幼體自然回到大水域中生長。這也是-種有效的保護和增殖資源,提高東北朔站產量的途徑之一。 [4] 
3.作為餌料增殖
東北蝲蛄既可直接食用,還可作為魚類餌料移植、放養到適宜的水域,
增加經濟魚類產量。資料表明,原蘇聯糠蝦鈎蝦和鰲蝦移植於齊姆良水庫、伏爾加格勒水庫古比雪夫水庫,1975-1990年年均增產魚類3970t,約佔總產量的15%-20%以上。 [4] 

蝲蛄主要價值

蝲蛄食用價值

東北蝲蛄的個體最大,具有外形獨特、適温範圍廣、營養豐富、口味鮮美等特點,養殖和觀賞價值均較高。東北蝲蛄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質量分數分別為18.62%、2.13%,肝臟中粗脂肪的質量分數為24.71%-29.36%,其肉質細嫩、易消化,傳統特色美食蝲蛄豆腐歷史悠久,味道極鮮。 [2] 
東北蝲蛄、許郎蝲蛄、朝鮮蝲蛄常被當地人民捕作食用。但是東北蝲蛄和許郎蝲蛄都是人體寄生蟲—肺蛭—的中間宿主,東北蝲蛄和朝鮮蝲蛄還含有其它寄生蟲,故在食用前必須慎加烹煮,以防感染疾病。 [3] 

蝲蛄經濟價值

東北蝲蛄廣泛分佈於黑龍江流域的河流、湖泊、水庫、溝渠及沼澤地天然泡沼中,資源豐富,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沼澤區每人每天可捕到35-60公斤。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頗具開發價值的水產資源,不僅可與魚類池塘混養,還可稻田養殖 [5] 
加工出口蝦仁:東北蝲蛄作為淡水鰲蝦的-種,除鮮活銷售外,還可加工成鮮蝦仁或凍蝦仁上市,進一步提高其經濟利用價值,並試銷國外。據報載,在美國、瑞典鰲蝦產品已被當做有名的風味水產品,銷量很大,每年都要大量進口鰲蝦產品。因此,贅蝦是很有開發潛力的水產資源。作為出口產品,主要有塊凍熟制蝦仁和單凍熟制蝦仁。 [4] 
提取甲殼素:東北蝲蛄肉可作為風味獨特的高檔食品,其甲殼還是生產可溶性甲殼素的上等原料。據介紹,鰲蝦類的幹甲殼中含有10%-30%的甲殼素(Chitin),這是-種不溶於水的多聚乙酞氨基葡萄糖。經氯乙酸氫氧化鈉的處理脱去了乙酞基後,變成可溶性甲殼素。它具有耐鹼、耐酸、耐熱、耐腐蝕、不潮解、不風化、不蟲蝕等特性,可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 [4] 
其它途徑:東北蜘蛤等贅蝦類的甲殼佔鮮蝦體重的70%以上,幹殼中蛋白質含量高達37.8%,還含有少量脂類和鈣、磷等物質,可直接粉碎餵魚,或加工成粉狀作為配合飼料添加劑;還可提取蝦紅素、蝦味素等物質。利用蝦仁加工業中的下腳料,通過“雙黴低鹽固態發酵”,可釀製成蝦味醬油,既豐富了物質生活,又減少了環境污染。 [4] 

蝲蛄資源現狀

東北蝲蛄資源仍依靠自然環境下的自繁自生,由於過度採捕等因素,東北蝲蛄資源量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急劇下降。20世紀60年代,東北蝲蛄在我國的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流域均有分佈,尤其松花江流域最多,資源較為豐富。近20多年來,因東北蝲蛄棲息地環境遭受破壞,天然生存水域受到污染,而其繁殖條件要求嚴苛,羣體恢復能力差,在多重影響因素疊加下,其自然種羣數量日漸稀少,分佈區域逐年縮減。東北蝲蛄的養殖模式也都是依靠在天然水域環境圍網或就地改造池塘,在不破壞其自然生存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半人工養殖,以及在其自然棲息地進行保種及繁殖。據相關文獻統計報道,1990-1993年,長春光復路市場東北蝲蛄的年均上市量為4290t,1994年上半年松嫩平原沼澤區月亮泡查干湖東北蝲蛄的上市量為5980kg。但近些年,在原產地東北地區的市場上,東北蝲蛄已十分罕見,接近瀕危狀態。 [2] 
作為東亞特有的土著螯蝦,東北蝲蛄是-種珍貴的原生優質水產資源,同時因其獨特的螯形,在觀賞水族市場中也佔有-席之地。東北蝲蛄的市場需求量急劇上升,供不應求,價格自35元/kg上漲至250元/kg,經濟效益顯著。但針對東北蝲蛄的研究和開發利用較少,涉及生態學及人工繁養殖技術研究資料欠缺,國內外尚未見人工繁殖成功的報道,這些情況嚴重製約了東北蝲蛄的發展。 [2] 
就東北蝲蛄的資源現狀及發展情況來看,尚缺乏資源保護措施及相關的保護政策。未來亟需加強東北蝲蛄的資源調查和保護工作,深入開展系統的生物學、增養殖技術、分子遺傳學等方面的研究,突破苗種繁育技術,探索適宜的養殖模式和深加工技術,推動東北蝲蛄資源恢復和品種發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