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養殖技術

鎖定
養殖技術,包括培育和繁殖(水產動植物)。 養殖技術包括生豬養殖技術,家畜養殖技術,水產動植物養殖技術,特種養殖技術幾大類。
中文名稱
養殖技術
英文名稱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定  義
根據養殖學理論和養殖生產實踐經驗發展的操作方法與技能。
應用學科
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養殖學(二級學科)
中文名
養殖技術
外文名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應用一級學科
水產學
應用二級學科
水產學(一級學科)

養殖技術基本信息

發酵牀就是在養殖過程中給牲畜一個自然生態的原始生存環境,發酵牀過程中主要包括的改善居住環境及餵養兩方面。居住環境就是建造發酵牀,餵養就是飼養純生態的發酵飼料以及飲水改善,在這兩個方面給予牲畜的居住及餵養過程中一個自然生態的生存環境。
發酵牀生態養殖技術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參與墊料和牲畜糞便協同發酵作用,快速轉化生糞、尿等養殖廢棄物,消除惡臭,抑制害蟲、病菌,同時,有益微生物菌羣能將墊料、糞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類、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增強牲畜抗病能力,促進牲畜健康生長。
發酵牀分地下式發酵牀和地上式發酵牀兩種。地下式發酵牀要求向地面以下挖80-100釐米,填滿製成的有機墊料,再將牲畜放入,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長了。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採用地上式發酵牀,地上式發酵牀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經制成的有機墊料即可。 應用發酵牀養殖專用菌劑配套的生態養豬技術,可徹底解決養殖對環境的污染,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牲畜肉品質,變廢為寶,節工省本。是一種無污染、高效益的環保技術。 [1] 

養殖技術技術要求

農村飼養的土雞肉質好、味道鮮,深受消費者喜歡。但由於它生長速度慢(5個月才長大出欄),農户零星散養量不多,因而養殖者的總體經濟效益不高,難增收致富。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開發農村土雞產業,使土雞長得快,肉質又好,户養量多呢?採用“優質高效養殖土雞新技術”養殖土雞,既能達到保持土雞肉味特色,又有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達1.5~2.0公斤)。現將技術要點介紹於下。

養殖技術品種選擇

土雞,即本地雞,有的叫草雞。由於品種間相互雜交,因而雞的羽毛色澤有“黑、紅、黃、白、麻”等,腳的皮膚也有黃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場消費也不一樣。故要選養適宜當地消費市場的品種,就廣東而言,三黃雞、杏花雞、麻雞均是較好的品種。

養殖技術温室育雛

修建“立體式網牀”育雛温室,進行專業化規模育雛,農户養育成雞成活率高、風險小、容易成功(能育雛的則可從育雛開始)。育雛中主要注意幾點:
1.室温:0~1周齡時為35~32℃,2~3周齡時為31~24℃,4周齡為23~20℃,也可在1周齡之後以每天降0.5℃。
2.相對濕度:室內的相對濕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為60%~65%,10天之後為55%~60%;室內保持空氣新鮮,無刺鼻、燻眼的感覺。
3.補充光照:頭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時的光照,以後為17小時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內)。
4.適時飲水和開食。小雞應儘早開食和飲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斷,自由採食。在初次的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連用兩天;第三天在飲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錳酸鉀
5.高密度育雛。在15天之前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雛在5000只(視養殖户對雛雞的需求量來定育雛規模)。
“網、牀、散”結合
養殖户應根據自己飼養的數量來適當改造雞舍,要求室內地面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氣流通和採光充足,並做好網牀或雞籠,且以立體式三層為宜。網牀的多少以養雞的數量來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來計算(前期密度大一點)。
網牀第一層離地面高40釐米,網牀高30釐米,上下層之間的距離20釐米,一二層網牀頂部應擱置承糞板(可用三層板)。網牀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夾竹,網牀四周和底部用1釐米×1釐米網目的塑料網固定好。料桶和飲水器均置於網牀內。將庭院林地用尼龍網圍起來,每隔2~3米遠打一根樁柱,將尼龍網捆在樁柱上,靠地面的網邊用泥土壓實。所圈圍場地的面積,一般以每隻雞不少於1.5平方米計算,越寬越好。
買回的脱温小雞(已經過育雛的小雞)至1公斤體重的階段在網牀內飼養,1公斤後至出欄期間在所圈圍的院林地內放養(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飼餵中,做到料、水不斷,自由採食。網牀內飼養,雞活動範圍小、雞體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雞在圈圍的院林地散養,能捕食野生雜草和生物昆蟲,改變食物結構,肉質品味高(保持土雞肉質的品味)。

養殖技術日糧搭配

選擇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易於消耗的肉雞全價顆粒料,再適當搭配其他的飼料養雞,才能保證雞的正常生長髮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雞肉風味不變,因此要科學地搭配日糧。
育雛期,應選用肉雞全價顆粒料,最初開食時要將飼料稍浸泡轉化一下,並用手搓碎一點。脱温雞至1公斤體重期間,則選用中雞料,更換時應逐步替換,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換,以免造成應激反應。同時,應添加5%~10%的完整穀粒(或小麥),並給予10%~15%的青綠飼料。
在庭院散養期間,選用大雞全價顆粒料,日糧中還要加入10%~15%的完整穀粒(或小麥),添加15%~20%的青綠飼料。若光喂全價飼料,一來飼養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來雞肉的肌間脂肪多,吃起來不爽口;三是無土雞肉的獨特風味,消費者不喜歡。添加適量的青綠飼料,一來可增加維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養殖成本,三可減少雞肉的肌間脂肪含量。

養殖技術消毒免疫

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這是規模養雞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減少雞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對土雞的免疫程序,應結合生產的性質(商品肉仔雞)而定,最好是按肉雞的免疫程序來參照進行,即1日齡的雛雞免疫接種馬立克氏疫苗(無條件時也可不搞,這主要是在孵化場搞);6~7日齡的雞用雞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傳支H120苗等混合飲水免疫;24~28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苗飲水免疫一次;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種一次,以後不再免疫接種
在飼料飲水中添加一些藥物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在2~7日齡添加0.02%的痢特靈和0.01%的土黴素或青黴素、慶大黴素等,13~17日齡又重複用上述藥物。19~90日齡在飼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蟲的藥進行驅蟲、雞舍每天要清掃乾淨,並用生石灰對地面和承糞板上進行消毒。每半月用複合酚兑水將舍外進行噴霧消毒,用百毒殺對雞舍內帶雞消毒。出欄後對場地要徹底清掃、沖洗和消毒;雞舍門口處的消毒池要經常有石灰或消毒液,並注意常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