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馬建築風格

鎖定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 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在公元一~三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峯。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 ,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鬥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中文名
羅馬建築風格
外文名
Romanesque Style
説    明
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
極盛時期
公元一~三世紀
舉    例
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
特    點
拱頂為主

羅馬建築風格歷史追溯

古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
在所有古代文明中,古羅馬文化應該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因為當時的羅馬有許多保留下來的文字資料,使後人能夠研究他們豐富的歷史素材。然而一談到藝術,就很難找出它特有的風格,因為古羅馬人將希臘各時期的不同藝術成就都吸收過來,甚至很多羅馬藝術家都來自希臘,這也難怪古羅馬藝術成為古希臘藝術的繼承者。羅馬原本是在西元前八世紀,由拉丁人在意大利半島西部,泰伯河﹝River Tiber﹞下游建立的一個小城邦國家,並在地中海沿岸逐步地發展,從西元前八世紀到西元476 年,書寫了長達近十三個世紀的歷史。若依照其政治組織情形,古羅馬建築的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

羅馬建築風格王政時期

The Kingdom period,西元前八世紀 ~ 西元前 509 年﹞
在這個時期,伊特魯里亞人是統治意大利的主要力量,即使如此,羅馬也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文化。到了西元前 509 年,當伊特魯里亞的最後一個皇帝被推翻,羅馬完全獨立並建立了一個以法律為基礎,實行自由民主的共和政體。
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在石工、陶瓷構件與拱券結構方面有突出成就。古羅馬人受其影響,王政時期與共和初期的建築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

羅馬建築風格共和時期

The Republic period,西元前 509 ~ 西元前 27 年﹞
共和時期,羅馬不斷以戰爭擴張版圖。在西元前三世紀佔領了整個意大利,到了西元前二世紀與迦太基人﹝Carthaginians﹞經過幾次戰爭,制服了北非;三年之後,即西元前 146 年,又征服希臘化時期的希臘。
羅馬在統一意大利半島與對外侵略中經常聚集大量勞動力、財富與自然資源,因此在公路、橋樑、城市街道與輸水道方面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尤其對希臘的征服,又使古羅馬人學會大量的希臘與小亞細亞文化和生活方式。於是除了神廟之外,公共建築,如劇場、競技場、浴場、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躍,並發展了圓形競技場。從古羅馬建築遺蹟來看,希臘建築在建築技藝上的精益求精與古典柱式也強烈地影響著羅馬。

羅馬建築風格帝國時期

The Empire period,西元前 27 ~ 西元 476 年﹞
羅馬將領凱撒﹝Julius Caesar﹞的侄子屋大維﹝Octavius﹞於西元前 27 年結束內戰,成為羅馬的統治者奧古斯都皇帝﹝Augustus﹞之後,將羅馬帶進入了帝國時期,開始長達約兩百年的繁榮時期。當時的版圖東起小亞細亞和敍利亞,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顛的廣闊地區;北面包括高盧﹝相當法國、瑞士的大部以及德國和比利時的一部分﹞,南面包括埃及和北非。在這段時期,帝國各地普遍進行重大的建築活動,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集中在羅馬本城。
在帝國繁榮時期,歌頌權力、炫耀財富、表彰功績成為建築的重要任務,因此不少雄偉壯麗的凱旋門、紀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廣場、神廟都陸續建造。此外,劇場、競技場與浴場等亦趨於規模宏大與豪華富麗。
由於古羅馬公共建築物類型多,型制相當發達,樣式和手法很豐富、結構水準高,而且初步建立了建築的科學理論,所以對後世歐洲的建築,甚至全世界的建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西元三世紀起,古羅馬帝國開始在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逐漸陷入混亂,建築活動也逐漸沒落。以後隨著帝國首都東遷拜占庭,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建築活動仍長期不振,直至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

羅馬建築風格建築簡介

羅馬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 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在公元一~三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峯。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 ,以及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鬥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樂池,後面是化妝樓,化妝樓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兩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雛形,已與現代大型演出性建築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羅馬多層公寓常用標準單元。一些公寓底層設商店,樓上住户有陽台。這種形制同現代公寓也大體相似。從劇場、角鬥場、浴場和公寓等形制來看,當時建築設計這門技術科學已經相當發達。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寫的《建築十書》就是這門科學的總結。
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複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 29.3米。萬神廟穹頂的直徑是43.3米。公元一世紀中葉,出觀了十字拱,它覆蓋方形的建築空間,把拱頂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無需連續的承重牆,空間因此更為開敞。把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組合起來,能夠覆蓋複雜的內部空間。羅馬帝國的皇家浴場就是這種組合的代表作。
古羅馬城中心廣場東邊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中央用三間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個跨度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結構水平很高。劇場和角鬥場的龐大的觀眾席,也架在複雜的拱券體系上。
拱券結構得到推廣,是因為使用了強度高、施工方便、價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約在公元前二世紀,這種混凝土成為獨立的建築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紀,幾乎完全代替石材,用於建築拱券,也用於築牆。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層方錐形石塊或三角形磚保護,再抹一層灰或者貼一層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牆體前再砌一道石牆做面層的作法。
古羅馬建築的木結構技術已有相當水平,能夠區別桁架的拉桿和壓桿。羅馬城圖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達到25米。公元一世紀建造的羅馬大角鬥場,可容 五萬觀眾,只用了5~6年時間就建成了。它建在一個填沒的湖上,但地基竟沒有明顯的沉陷。
公元二世紀中葉建造的巴爾貝克太陽神廟,周圍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徑2米,都是用 整塊花崗石加工而成的。在神廟後牆8米高處,砌有三塊各約500噸的大石塊,可見當時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場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設施。從火房出來的熱煙和熱氣流經各個大廳地板下、牆皮內和拱頂裏的陶管,散發熱量。據維特魯威建築十書》記載,劇場的座位下埋有銅質的共鳴甕,以改善音質。此外,至遲在公元1世紀中葉,已經在窗上安裝幾十釐米見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羅馬城集中了古羅馬建築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國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規模很大的各類建築物。
古羅馬建築藝術成就很高,大型建築物 的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羅馬人開拓了新的建築藝術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新創了拱券覆蓋下的內部空間,有莊嚴的萬神廟的單一空間,有層次多、變化大的皇家浴場的序列式組合空間,還有巴西利卡的單向縱深空間。有些建築物內部空間藝術處理的重要性超過了外部體形。發展了古希臘柱式的構圖,使之更有適應性。最有意義的是創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連續券,既作結構,又作裝飾。帝國各地的凱旋門大多是券柱式構圖。出現了由各種弧線組成的平面、採用拱券結構的集中式建築物。公元2世紀上半葉建於羅馬郊外的哈德良離宮,是成熟的實例。
公元四世紀下半葉起,古羅馬建築潮趨衰落。 十五世紀後,經過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古典復興以及十九世紀初期,法國的“帝國風格”的提倡,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成為學習的範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20~30年代。
古羅馬建築的書籍和圖畫在明代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意大利索來《羅馬古城輿圖》畫冊3卷,存放北京耶穌會圖書館。1672年,意大利傳教士阿萊尼帶兩冊《廣輿圖説》到中國。這些書裏有羅馬角鬥場、浴場、神廟和羅馬街市的圖畫。此外,十七世紀初北京耶穌會圖書館裏有過三冊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但古羅馬建築對中國建築沒有發生實際影響。

羅馬建築風格羅曼建築

羅曼建築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羅曼建築原意為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又譯作羅馬風建築、羅馬式建築、似羅馬建築等。羅曼建築風格多見於修道院和教堂。 羅曼建築承襲初期基督教建築,採用古羅馬建築的一些傳統做法如半圓拱、十字拱等,有時也用簡化的古典柱式和細部裝飾。經過長期的演變,逐漸用拱頂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結構屋頂,對羅馬的拱券技術不斷進行試驗和發展,採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頂的橫椎力,後來又逐漸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頂。平面仍為拉丁十字。出於向聖像、聖物膜拜的需要,在東端增設若干小禮拜室,平面形式漸趨複雜。
羅曼建築的典型特徵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鐘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鐘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佈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聖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
隨着羅曼建築的發展,中廳愈來愈高。為減少和平衡高聳的中廳上拱腳的橫椎力,並使拱頂適應於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後來創造出了哥特式建築。羅曼建築作為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貢獻不僅在於把沉重的結構與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在於它在建築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組織到建築的完整構圖之中。
羅曼建築的著名實例有:意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築羣、德國沃爾姆斯主教堂等。
.

羅馬建築風格建築結構特點

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複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29.3米。萬神廟穹頂的直徑是43.3米。公元1世紀中葉,出現了十字拱,它覆蓋方形的建築空間,把拱頂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無需連續的承重牆,空間因此更為開敞。把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組合起來,能夠覆蓋複雜的內部空間。羅馬帝國的皇家浴場就是這種組合的代表作。古羅馬城中心廣場東邊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310~313)中央用三間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個跨度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結構水平很高。劇場和角鬥場的龐大的觀眾席,也架在複雜的拱券體系上。
拱券結構得到推廣,是因為使用了強度高、施工方便、價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約在公元前2世紀,這種混凝土成為獨立的建築材料,到公元前1世紀,幾乎完全代替石材,用於建築拱券,也用於築牆。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層方錐形石塊或三角形磚保護,再抹一層灰或者貼一層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牆體前再砌一道石牆做面層的作法。
木結構技術已有相當水平,能夠區別桁架的拉桿和壓桿。羅馬城圖拉真巴西利卡(98~112),木桁架的跨度達到25米。公元1世紀建造的羅馬大角鬥場,可容5萬觀眾,只用了5~6年時間就建成。它建在一個填沒的湖上,地基竟沒有明顯的沉陷。公元 2世紀中葉建造的巴爾貝克太陽神廟,周圍45根柱子,每根高 19.6米,底徑2米,都是用獨塊花崗石加工而成的。神廟後牆上8米高處,砌有三塊各重約 500噸的大石塊,可見當時起重能力之大。公共浴場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設施。從火房出來的熱煙和熱氣流經各個大廳地板下、牆皮內和拱頂裏的陶管,散發熱量。據維特魯威《建築十書》記載,劇場的座位下埋有銅質的共鳴甕,以改善音質。此外,至遲在公元1世紀中葉,已經在窗上安裝幾十釐米見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羅馬城集中了古羅馬建築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國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規模很大的各類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