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馬式建築

鎖定
羅馬式建築(英文:Romanesque architecture)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羅馬式建築原意為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又譯作羅馬風建築、羅曼建築、似羅馬建築等。羅馬式建築風格多見於修道院教堂,是10世紀晚期到12世紀初歐洲的建築風格,因採用古羅馬式的券、拱而得名。多見於修道院和教堂,給人以雄渾莊重的印象。對後來的哥特式建築影響很大。
中文名
羅馬式建築
外文名
Romanesque architecture
別    名
羅馬風建築
別    名
羅曼建築
流行地區
歐洲基督教
性    質
建築風格
流行時間
10-12世紀

羅馬式建築羅馬定義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羅曼(romanesque)”一詞意為“出自於羅馬”,最初在英語中用於命名現在被稱為“羅曼語”的事物(最早引用於1715年),而在建築方面則最早在19世紀早期,由法國的諾曼底考古學家查爾斯·德·熱維爾(Charles de Gerville)或他的同事阿爾西斯·德·科蒙(Arcisse de Caumont)用於描述西歐5-13世紀的建築,此時很多符合這一描述的建築仍未明確具體年代[2]。在此之前,法國對西方中世紀宗教建築大都以“哥特”一詞歸類,最多也是少數學者加以區分墨洛温風格、卡洛林風格和哥特風格三個階段,或是早期哥特和晚期哥特亦或重哥特和輕哥特兩個階段。查爾斯·德·熱維爾於1818年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出以法語中的“羅曼(roman)”這一18世紀語言學家用來指代從拉丁語演化而來之語族的稱謂概括西方11-12世紀宗教建築的風格,用意即是以拉丁語和羅曼語族諸語的關係暗道古羅馬藝術與羅曼藝術的關係,即後者是前者的一種變體。在英國,“羅曼(romanesque)”一詞概括這一建築風格則於1819年最先出現;德國學者最初則在teutsch、longobardisch和romantische三詞間猶豫,到19世紀30年代偏向romantishce一詞。
該術語的使用限於10世紀晚期到12世紀,這一單詞被用於描述可識別為中世紀的,並且為哥特式作出預示的一種風格,仍然維持了古羅馬的圓形拱因而看上去像是羅馬傳統建築的一種延續。
“前羅曼式”有時被用於德國在卡洛林王朝和奧托王朝時期,以及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哥特、莫薩拉布和阿斯圖里亞斯在8-10世紀的建築,同時,“第一羅曼式”被用於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一部分法國的建築,它們既有羅曼式的特色同時又先於克呂尼修道院的影響。

羅馬式建築歷史

源頭
羅曼式建築是自羅馬帝國之後第一種遍及歐洲的獨特建築風格。儘管在十九世紀的藝術史學家印象中羅曼式建築是羅馬建築的一種延續,實際上在歐洲的大部分地區,羅馬的磚石建造技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喪失,在更北的地區除了官方建築外從未採用,甚至在斯堪的納維亞聞所未聞。即使在羅馬這樣仍然存留着一些君士坦丁時期的大教堂、可以作為後來建造者的靈感的地方,延續性仍然很小。並非是古羅馬建築,而是6世紀位於拉文納的八邊形拜占庭聖維塔萊大教堂給位於德國亞琛、建造於公元800年左右的查理曼大帝巴拉丁大教堂以啓發,並促成了這一西歐黑暗時代的偉大建築。
聖加倫平面的一份復件 聖加倫平面的一份復件
繼亞琛主教座堂之後不久是一份引人注目的,被稱為聖加倫平面的九世紀瑞士手稿,這份手稿展示了一處修道院建築羣非常詳細的平面,並標示有各種各樣的建築以及它們的功能。最大的一座建築是教堂,它的平面是明顯的德國式,其中兩個盡端均有半圓形壁龕這一佈置方式通常在其他地方罕見。教堂的另一個特色是它規整的比例,交叉部塔樓的方形平面為其他部分提供了一個模數,這兩處特色在最初的羅曼式建築、建於1001-1030年的希爾德斯海姆聖米迦勒教堂上也可以看到。
羅曼式建築也在10世紀的意大利北部、法國的一部分地區以及伊比利亞半島同步發展,並且要先於後來的克呂尼修道院的影響,這種風格有時候也被稱為“第一羅曼式”或“倫巴羅曼式”,其特徵為厚重的牆體,缺乏雕刻以及出現富有節奏的裝飾性拱(被稱為倫巴第帶)。
政治
公元800年的聖誕節,致力於恢復舊西羅馬帝國、併發起了對古羅馬建築的學習的查理曼大帝在聖彼得巴西利卡由教皇加冕。查理曼的繼任者仍統治着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在政治上獨立的國家逐漸顯現並最終熔為一體,通過擁戴或挫敗,從德意志王國中產生了神聖羅馬帝國。1066年諾曼底的威廉公爵對英格蘭的入侵見證了城堡和教堂的建設,它們加強了諾曼風格的出現。在這一時期,一些重要的教堂被統治者作為世俗和宗教權力的所在、或者用於加冕和安葬而創建,包括聖德尼修道院、施派爾主教座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那裏諾曼教堂如今殘存極少)。
當西羅馬帝國遺留下來的建築結構正在陷入衰落,並且其中許多知識和技術已經丟失的時候,在持續更久的拜占庭帝國,磚石穹頂的砌築以及建築裝飾性細節的雕刻仍未有減退,雖然在羅馬滅亡之後其風格發生了較大的演變。君士坦丁堡和東歐的那些穹頂覆蓋的教堂深刻影響了一些城鎮的建築,尤其是通過貿易往來和十字軍東征。可以證實以上結論的最重要的單體建築是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也有很多相比之下不夠知名的例子,尤其是在法國,例如聖弗朗特教堂和昂古萊姆主教座堂。
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受封建制度的影響,在這一制度下,農民從地方封建領主手中獲得土地使用權並以耕種土地作為服兵役的交換。這種制度的結果是,農民可以被號召起來,不僅是為了解決本地區的爭端,也可以在領主的命令下跟隨他們穿越歐洲,參加十字軍運動。這一發生在1095-1270年的運動帶來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隨之亦促使了思想和行業技巧的傳播,尤其是那些涉及城堡的修築、以及因武器供應而需要的金屬加工技巧,亦可適用於建築的組合和裝飾。持續的人口,包括統治者、貴族、主教、修士、工匠和農民的遷移,是能夠創造一種類同的建造方法和可識別的羅曼式風格(儘管會有地域差別)的一個重要因素。
宗教
11世紀末-12世紀見證了遍及歐洲的教堂數目的空前增長 ,其中大部分建築得以存留(規模或大或小),包括很多知名的教堂如羅馬科斯梅丁的聖瑪利亞教堂,佛羅倫薩洗禮堂和維羅納的聖澤諾大教堂。法國著名的卡昂修道院和修女院以及聖·米歇爾山可以追溯到這一時期,也包括在孔波斯特拉的聖地亞哥朝聖之路上的修道院。在英格蘭的27處奠基於古代的主教座堂中,除了修道士從舊塞勒姆遷置的索爾茲伯雷主教座堂(也稱新塞勒姆)外都開始於這一時期,並且一些教堂,如坎特伯裏教堂是在撒克遜人的教堂舊址上重建而成。在西班牙,這一時期最著名的教堂是孔波斯特拉的聖地亞哥教堂。在德國,很多羅曼式修道院分佈在萊茵河及其支流上,著名的有美因茨、沃爾姆斯、施派爾和班貝格等。在科隆這一當時位於阿爾卑斯山脈北側最大的城市,一個很重要的大城市教堂羣大部分完好無損的倖存下來。隨着隱修生活在歐洲的傳播,羅曼式教堂也在蘇格蘭、斯堪的納維亞、波蘭、匈牙利、西西里、塞爾維亞和突尼斯湧現,很多重要的羅曼式教堂建於十字軍王國時期。
隱修生活
隱修生活這一制度由傳教士聖本篤在6世紀確立,這一制度中篤信宗教的人成為修會的成員,他們有着共同的約束和準則,在一個相互依賴的社會中生活,而不是像一羣隱士那樣接近而實質上相互獨立。本篤會士修道院從意大利傳播到整個歐洲,並在英格蘭一直遠遠是數量上的最多者,然後是克呂尼修會熙篤會、嘉爾篤會和奧斯定會。通過與十字軍的聯合建立了醫院騎士團和聖殿騎士團的傳教士修會。
修道院有時也會承擔主教座堂的功能,有世俗教士組織的主教座堂常常設在居住區內,是歐洲的一個主要權力源頭。重要修道院的主教和修士會像貴族一樣生活和作為。修道院是種種學習活動的一個主要所在地,班尼迪克曾經要求所有的藝術都應該在修道院中傳授和練習,書籍均在修道院內手抄,且在修道院外會讀寫的人極少。
在法國,勃艮第是隱修生活的中心。龐大而有權勢的克呂尼修道院對其他修道院的佈局和教堂的設計有持久的影響力。遺憾的是在克呂尼很少有修道院教堂倖存,963年以前重建的“克呂尼修道院二世”已經完全不復存在,但建於1088–1130年間的“克呂尼修道院三世”,這座直到文藝復興時仍然是歐洲最大的建築,我們對它的設計有一個不錯的印象。然而位於圖盧茲,建於1080-1120年的聖塞尼教堂仍然保存完好,並以它模數化的形式、龐大的外觀,以及簡單的拱形窗這一母題的重複表現了羅曼式建築設計的規律性。
朝聖和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意圖從伊斯蘭手中奪取巴勒斯坦聖地的控制權,其影響之一是激發了大量的宗教狂熱,相應的產生了大量的建設計劃。基於穩妥的回報,歐洲的貴族通過新建教堂或擴建舊教堂來感謝上帝。同樣的,對於那些未從這一運動中歸來的人,其家庭也通過這項具體的工作適宜的表以紀念。
十字軍東征導致了大量來自聖人和使徒的聖物混在其他物品中轉移,很多教堂,如佩裏格的聖弗朗特教堂擁有來自本地的聖人,然而其他的一些,最著名的如孔波斯特拉的聖地亞哥,宣稱存有遺骸並供養某位有影響力的聖人,在這裏是十二使徒之一(即聖雅各伯)。這座位於加利西亞(現在的西班牙)西端的城市成為了歐洲一個最重要的朝聖地。朝聖熱潮的興起對教堂的空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朝聖者在聖詹姆士殉道之路(或稱朝聖之路)上徒步旅行,其中很多人視赤足行走為苦修的標誌。他們沿着穿越法國的四條主要線路前進,為了這場旅行在瑞米耶日、巴黎、韋茲萊克呂尼阿爾勒和瑞士的聖加侖集聚,穿過比利牛斯山的兩座關隘後,匯合成一股橫穿西班牙西北的洪流,途中他們會受到歸來的朝聖者的激勵。在每一條線路上的修道院(例如穆瓦薩克、圖盧茲、龍塞斯瓦列斯、孔克、裏摩日布爾戈斯)均為這股人流提供所需,並因經過的貿易而變得更加富有。在貝里省的聖伯努瓦迪索便是一座典型位於朝聖之路上的教堂。

羅馬式建築興起

羅馬式建築 羅馬式建築
羅馬式建築興起於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是歐式基督教教堂的主要建築形式之一。羅馬式建築的特徵是:線條簡單、明快,造型厚重、敦實,其中部分建築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徵,是教會威力的化身。
當東羅馬帝國千年不絕之時,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歐洲本部卻一蹶不振,古羅馬的建築技巧和藝術也失傳了。公元9世紀左右,在經歷了300多年混戰後,西歐終於形成了法蘭西、意大利、德意志、英格蘭、西班牙等十幾個民族國家,在此基礎上,各民族的確文化藝術才逐漸發展起來。
在教徒們看來,教堂是建立在現實世界之上的神聖空間,是神在人間的宅第,對於歐洲的基督教世界國家來説,教堂無疑是一個時代最好的建築。
公元11-12世紀,一些有關意向古羅馬風格靠攏的教堂建築在這些國家陸續出現了。羅馬式的教堂便模仿了古羅馬凱旋門、城堡及城牆等建築式樣,採用了古羅馬式的拱券結構,所以人們稱其為“羅馬式建築”,羅馬建築並不是古羅馬建築的完全再現,除去使用了許多來自古羅馬廢墟建築材料之外,它們只是廣泛採用了古羅馬的半圓形拱券結構,它一般是在門窗和拱廊上採用半圓形拱頂,並以一種拱狀穹頂和交叉拱頂作為內部的支撐.而這些拱頂強有力的外延感往往又被厚實的窗間壁和牆所抑制,厚實的石牆是當時嚴重的封建割據和頻繁的內外戰爭的時代特點在建築上的反映 [1] 

羅馬式建築盛期

圖1羅馬式建築 圖1羅馬式建築
11世紀晚期,羅馬式建築在法國達到了盛期,出現了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創新觀念的建築風格。法國南部圖盧茲的聖賽爾寧教堂(圖1)是一座朝聖路上給香客提供食宿的“朝聖教堂”,它建在通往西班牙聖地亞哥的路線上,規模稍小,保存完好,是“朝聖路”類型的羅馬式教堂的典範。聖賽爾寧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型,在十字型平面交叉點上,矗立一座五層樓高的塔樓,外觀上各種幾何形體有機地組合在連續的圓拱結構中,十分和諧壯觀。教堂內部牆體堅厚,高直的列柱把空間分隔成許多方形小單元。迴廊和圓形小教堂成為朝聖教堂不可缺少的部分,迴廊上有容納朝聖者的走道,迴廊把聖壇與後殿末端的小禮拜堂分開,小教堂內用來存放“聖物”、“聖骸”,並允許朝聖者在此祈禱,瞻仰聖物。
圖2羅馬式建築 圖2羅馬式建築
聖賽爾寧教堂只是羅馬式風格的開始,真正羅馬式風格的形成以英國杜勒姆教堂為標誌。
在意大利羅馬式建築的傑出代表是託斯坎納的比薩教堂建築羣(圖2)。它建於1063~1174年,包括大教堂、洗禮堂、鐘塔和公墓四個部分,是歐洲中世紀最著名的建築羣之一。中世紀的意大利人習慣將教堂、洗禮堂、鐘塔建成獨立的建築物。主教堂建於1063年,它是平面呈“巴西利卡式”長方形會堂,全長95米,縱向有四排柱子,正立面高約32米,有四層連列券柱廊作裝飾。在十字交叉點上有一圓蓋加頂,整個教堂規模宏大,比例勻稱,結構緊湊合理。教堂正面分為五層,上面四層重疊,結構清晰,每一層立面上裝飾有纖細清秀的連券柱,給人一種輕鬆明快的節奏感。教堂的內部裝飾也十分考究,牆面用紅、白兩色的大理石嵌板裝飾,色調明快華麗。洗禮堂位於教堂前面,其正門與教堂正門相對。平面呈圓形,直徑35.4米,總高54米,立面分為三層,上兩層為連列券柱廊,圓頂上矗立着施洗禮者聖約翰銅像。鐘塔即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外觀呈圓形,直徑16米,高55米,分為8層。中間6層圍以連列券柱廊,底層在牆上作連續的券拱,最頂上一層是鐘樓。由於地基原因,鐘塔斜得很厲害,故有“斜塔”之稱。這三座建築的形體各異,形成鮮明的對比和豐富的變化,但它們的構圖手法十分統一,因為都應用了連列券柱廊作裝飾且色彩統一。券柱廊造成的強烈的光影和虛實對比,使建築羣顯得端莊、和諧、寧靜。
羅馬式建築 羅馬式建築
經過11年的整修後,斜塔已於2001年重新對外開放。2012年參觀遊客一次只能以30人為一批,由2位導遊領隊,最多隻停留40分鐘。

羅馬式建築遺產

比薩斜塔意大利中世紀文化遺產。意大利中部比薩城內一組古建築羣的組成部分,比薩大教堂的一座鐘樓。因地基沉陷而偏離垂直中心線4.5 米 ,長時期斜而不傾,被認為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和不朽之作。塔由白色大理石築成,1174年開始興建,1350年完工,為8層圓柱形建築,高 54.5米,塔身牆壁底部厚約4米 ,頂部厚2米多。從下而上,外圍 8重拱形券門,由底15根圓柱,中間6層各31根圓柱 ,頂層12根圓柱 ,建成213個拱形券門而成。 總重達1.42萬噸。造型秀巧而又古拙,為羅馬式建築的範本。頂層為鐘樓,塔內有螺旋狀樓梯294 級,盤旋而上塔頂,可眺望比薩城全景。塔因造基不慎,興建至第三層時發現基礎沉陷不均勻,從而產生傾斜現象。責任工程師B.皮薩諾想在繼續建造時,將下陷一邊的層高加大以資補救,但結果沉陷更甚。在尋求解決辦法過程中,工程曾數次停頓,時間達一個世紀之久,但最後還是繼續施工,並於14世紀落成。初期,塔頂中心點偏離垂直中心線2.1米 。 600 多年內塔身仍繼續而緩慢地向外傾斜,故名斜塔。1918 年以來經測量發現每年平均向南傾斜約1毫米,今塔向南的傾斜度達 5.3度。由於其傾斜度有增無減,從外表看來,已岌岌可危。1972年10月的一次地震,更是對這座古塔的一次衝擊,幸仍巍然屹立,這種斜而不坍狀態,使比薩斜塔更加出名。比薩斜塔對科學實驗曾作出過一次貢獻。據傳1590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實驗,推翻了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體,落地的速度不同的理論。但許多學者對這一傳説不予置信,而比薩斜塔卻因此更加揚名,世界各地遊客紛至沓來,爭相一睹斜塔風采。 羅馬式建築
由於1988年意境內的一個鐘樓的坍塌造成人員死亡,意政府為了確保遊人的安全,並保護這一罕見的古蹟,避免其因過度傾斜而倒塌,1988年馬上取消了比薩斜塔的對外開放,1990年全面封閉,加固和糾偏工程正此開始。2000年2月對斜塔北側進行開始抽土,塔頂中心點偏離垂直中心線的距離比拯救前減少43.8釐米,當時比薩斜塔的塔心已經偏離垂直線超過4.5米,現已基本恢復到18世紀末的水平,足以確保它在300年內不會發生倒塌的危險。經過11年的整修後,斜塔已於2001年重新對外開放。參觀遊客一次只能以30人為一批,由2位導遊領隊,最多隻停留40分鐘。杜勒姆教堂始建於1093年,到1130年才完成,它是英國第一座完全用石頭蓋頂的教堂。雖然它的設計較為簡樸,但中堂體量卻是聖賽爾寧教堂的三倍。中堂頂部每一開間運用了兩個交叉肋拱,分割開間的是橫向的尖拱。肋拱是穩定穹頂的骨架,肋拱間的天花板非常薄,減少了拱頂重量,同時,肋拱還可加強堅固性,這種肋拱的出現以杜勒姆教堂最早。交叉肋拱與尖拱的結合運用已經預示着新的哥特式風格的特點。另外,杜勒姆教堂中殿巨大的圓筒形窗間壁的裝飾很有特色,與歐洲大陸的羅馬式建築顯著不同。

羅馬式建築設計

無論是教會建築還是世俗建築,羅曼式建築普遍給人以堅固而有力的印象。與之前的古羅馬建築和之後的哥特式建築均以柱子、壁柱和拱作為承重構件(或者是看上去如此)相比,羅曼式建築則與拜占庭建築類似,依靠牆、或是被稱為墩柱的牆段承重。
羅曼式建築常常被劃分為“第一羅曼式”和“羅曼式”兩個時期,其區別主要取決於建造時所需要的專業技能。第一羅曼式以粗石砌牆、開更小的窗户並尚未採用拱頂。伴隨着拱頂和有所加工的石塊被增量的使用這些較大的改進標誌着第二羅曼式。
牆壁
羅曼式建築的牆壁通常厚度很大,開口部分極少並相對較小,因此顯得沉重封閉。它們通常為雙層壁體、填以碎石。
在歐洲各處其建造材料差異很大,取決於當地的石材和建造傳統。在意大利、波蘭、德國的大部分以及荷蘭的一部分地區通常會使用磚塊。其他地區可見大量的石灰石,花崗岩燧石。用於砌築的石頭常常相對較小並且呈不規則的塊狀,置於厚厚的灰漿中。平整的方石牆並非是這一風格區別性的特色,特別是在早期,但是會主要出現在那些可以獲得宜於加工的石灰岩的地區。
墩柱
在羅曼式建築中的拱常常使用墩柱(也稱扶垛)作為支撐。它們用磚石砌築,剖面呈正方形或矩形,通常會在拱的起腳處以水平線腳表現柱頭。有時墩柱上會附有垂直的柱身,在底座層上也可能會有水平線腳。
雖然柱墩基本上為矩形,但是常常可以呈現極複雜的形式,如在內壁上設支撐拱的大空心半柱,或由直達拱線腳處的小柱身組成束狀。
出現在兩個大拱相交處的墩柱通常呈十字形,例如在正廳和翼廊(或稱耳堂)的交叉點之下,每個拱由各自的矩形墩柱支撐,並互成垂直的角度。
柱子
柱子是羅曼式建築結構上一個重要的特色,細長柱和附柱也會應用在結構和裝飾上。在意大利經常使用由單塊石料鑿成的整體柱,就像在羅馬和早期基督教建築中那樣。它們也會,特別是在德國,於更巨大的墩柱間交替使用。由多個單塊石料鑿成的拱廊柱也常用於不需要承受較大磚石重量的結構,例如在迴廊中,並有時採用雙柱。
回收的柱子
這一時期在意大利,數量眾多的古羅馬時期的柱子被回收並再利用於教堂的內部和柱廊上。在這些柱子中大理石質地並有橫向基石的最為耐久,但大部分為豎向基石並有時會呈現各式各樣的顏色。它們可能保留了最初的羅馬柱頭,一般來説是科林斯或羅馬混合式。
一些建築可能以大柱頭放在短柱上、小柱頭放在長柱上這種奇怪的柱子搭配來取得高度的均等,例如在羅馬聖克里蒙教堂的中庭。這種建築上的折中會見於材料回收自多座建築的地方,在法國這種回收的柱子也在較小程度上利用。
鼓柱
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羅曼式柱子體形巨大,因為它們支撐着厚實而開窗小的上部牆體,有時會有沉重的拱頂。在結構上最為常見的方法是以稱為鼓柱的圓形石柱建造,就像在施派爾主教座堂的地下室中那樣。
空心柱
在那些需要真正龐大的柱子的地方,如達勒姆座堂中的那些柱子會以大塊的方磚石建造,中空部分填以碎石。這些沒有收分的大柱子有時會點綴有雕刻裝飾。
柱頭形式
帶有葉飾的科林斯風格為很多羅曼式柱頭提供了靈感,它們所雕刻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作範例的取得程度,那些位於意大利和法國南部教堂(如比薩主教座堂)中的柱頭會相對於英格蘭更為接近古典樣式。
科林斯柱頭基本上為置放在圓柱上的底部呈圓形,而支撐牆體或拱券的頂部呈方形。羅曼式柱頭仍然保持了此種柱頭形式常規的比例和輪廓,而實現它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切割立方體並將底部的四角按照某個角度收進,以使其頂部呈方形而底部呈矩形,例如可以在希爾德斯海姆聖米迦勒教堂中見到。
這種形狀為其增添了廣泛的、多樣的粗加工特色,有時加以葉飾以模仿原作,但常常形象化。在北歐,相對於古典的源出處來説,帶有葉飾的柱頭通常與紛繁複雜的手抄本插圖更加相像。在法國的一部分和意大利則與拜占庭建築中雕空的柱頭有着深刻的聯繫。正是在形象化的柱頭上表現出了最佳的獨創性。一些以描繪聖經場景、或是野獸與妖怪的手抄本插圖為依託,而其他生動的場景則與本地聖徒的傳説相關。
在保持圓底方頂形式的同時,這些柱頭常常被壓縮成與膨起的墊狀差不多,其實例尤其見於大型的磚石柱,或者像在達勒姆那樣的大柱子與牆墩交替出現的地方。
柱子的交替
無論是出現在教堂、還是在劃分城堡內部大空間的拱廊中,羅曼式建築的一個普遍的特點是牆墩和柱子的交替出現。
這種交替最為簡單的形式是在每相鄰的牆墩中放置一根柱子,有時也會有兩到三根柱子的組合,在希爾德斯海姆聖米迦勒教堂中,ABBA的交替形式出現在正廳,而ABA則出現在翼廊。
在瑞米耶日地區,高大的鼓柱置於附以半柱支撐拱的墩柱之間,這一主題有多種變化,最為著名的是在達勒姆主教座堂,其墩柱上附有的線腳和柱身格外豐富,巨大的磚石柱上亦有幾何紋樣的透雕
其佈置的更加複雜化往往來自於柱墩本身的複雜,此時交替出現的不是牆墩和柱子,而完全是不同形式的牆墩,例如在米蘭的聖盎博羅削聖殿,由於拱頂的特徵而要求交替的牆墩比中間的牆墩承擔更多的重量,並因此十分龐大。

羅馬式建築特點

羅馬式建築在歐洲幾乎隨處可見,且各有其神采特色與地方情調。如果要從這麼豐富多彩的建築世界中,找出羅馬式建築的一系列明顯特徵,那麼必須先找到它們的共同點:
第一點,羅馬式建築的基本典型是教堂,就像神殿之於古希臘藝術。在那個宗教信仰強烈的時代,教堂會成為主要建築是在自然不過的了,而且教堂還是當時最富有、最有學問、設備最好且無所不在的機構。
第二點則是技術處理方面,羅馬式建築的設計與建造都以拱頂為主,以石頭的曲線結構來覆蓋空間。
第三點,羅馬式建築的美學觀點,就是建築物巨大、繁複,強調明暗對照法(讓光線從寥若晨星的小孔照射進來),但建築的裝飾則簡單粗陋。
第四點,藝術形式有着主次關係:建築居於主導地位,而其他的藝術活動,如繪畫、雕塑、鑲嵌藝術等,則居於附屬地位。
第三點與第四點已經成為認識當時建築的最明顯特徵,而最關鍵、特別的則是建築的屋頂,從屋頂的特點來看,中世紀的匠師與工人們創造出一個建築體系,或者説,他們創造了一種風格。羅馬式半圓形的拱券結構深受基督教宇宙觀的影響,羅馬式教堂在窗户、門、拱廊上都採取了這種結構,甚至屋頂也是低矮的圓屋頂。這樣,整個建築讓我們感到圓拱形的天空一方面與大地緊密地結合為一體,同時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現出它與現實大地分離。
羅馬風建築還常採用扶壁和肋骨拱來平衡拱頂的橫推力,羅馬風建築的另一個創新是鐘樓組合到教堂建築中。從這時起在西方無論是市鎮還是鄉村,鐘塔都是當地最顯著的建築。鐘塔的建立在現實意義上是為了召喚信徒禮拜,但是在戰爭頻繁時期也常兼作瞭望塔用;當悠悠的鐘聲從高高的塔頂上傳出時,人們又何嘗不覺得這是神在召喚呢?
羅馬式建築的窗户很小而且離地面較高,採光少,裏面光線昏暗,使其顯示出神秘與超世的意境。門窗上方均為半圓形。在藝術風格上,羅馬式教堂表現為堂內佔有較大的空間,橫廳寬闊、中殿縱深,在外觀上構成十字架形。

羅馬式建築區別

羅馬式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是一種風格的化石,而當另一種風格在悄悄興起而終於蔚然成風繼而開始蜕變時,建築就成為永恆流韻的音樂了。東西方由於民族風格、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種種差異,造成了建築風格的迥異。如若把東西方比作是隔壁的兩户人家,東方人的客廳是寺廟,而西方人的客廳就好比是教堂了。東方呼吸的是一脈升騰於時間之上的香火,西方卻一直沉浸在幾縷擴散在時間之外的鐘聲裏。在西方,教堂一直是基督教教徒們安撫心靈、寄託精神的場所,是他們信仰的凝聚地,是他們虛擬而成的現世地上的天國,隨着時間的流變,教堂無一不承載着每一個時代的全部信仰、社會情感和審美情趣,並傾注了一代代藝術家的追求、激情和夢想。
羅馬式建築從法國休傑創造的用尖拱為連續穹頂的巴黎聖母院到像雨後春筍般遍佈西方高聳入雲給人崇敬感的哥特式建築,這類政教合一的“人間天堂”天頂高挑,直指蒼穹,象徵着天國無限升騰的景象,充滿着張力。教堂內的天花板猶如天幕一般,當早晨那清亮的陽光透過12片或24片不等的玫瑰花窗照進大堂時,整個大堂上頂由彩色玻璃鑲嵌成的栩栩如生的宗教圖畫熠熠生輝,整座大堂亮得浮華豔麗,高大壯觀,誠如歌德所言:“它們騰空而起,像一棵崇高壯觀、濃蔭廣覆的上帝之樹。”歐洲的教堂隨着時代的變遷而呈現出迥異的格調,不同格調反映了不同時期的宗教理念。羅馬式教堂以粗矮的石柱、厚實的牆壁、半圓拱穹的門和巍峨的樓塔結構為主要特徵。如意大利的比薩主教堂、聖保羅教堂等。羅馬式教堂的窗户小,因此,由小窗透入的光線幽黯,使教堂的氣氛格外神秘、嚴肅,使人感到一種凝重的安寧。羅馬式教堂雖然簡樸,但簡樸中自然得流露出教徒們信仰的無限虔誠。不同的建築風格,漫長的建築歷史,神奇的宗教傳説,精緻的彩繪壁畫,西方的教堂不禁使我歎為觀止。人是需要精神安慰與寄託的,大多數人想從宗教中尋找心靈的慰藉,我想在他們的心中,教堂大概是離天國最近的地方了。
參考資料
  • 1.    黃作偉,邵萃伶.歐洲建築風格之文藝復興建築、古羅馬建築、浪漫主義建築[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