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端姓

鎖定
端姓在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路史》載,戰國時晉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原晉國遷居於端邑,遂以居處為氏。又據《端氏家譜》載,出自孔子弟子子貢,本姓端木氏,後以省文稱端氏。端姓望居東陽(今浙江省金華市)。
中文名
讀    音
duān
注    音
ㄉㄨㄢ
源    於
姬姓

端姓歷史發展

端姓得姓始祖

姬鑿(晉出公)、端木賜(端木賜)。

端姓姓氏源流

源流一
端姓 端姓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衞國端木賜之後,屬於已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在魯國孔子門下求學而道藝精通的七十二人中,有個人叫端木賜,字子貢。端木賜原是衞國黎邑人(今河南浚縣),善於經商,是孔子所有弟子中最為富裕的。他善於辯論,做事很能幹,後來還當過魯、衞、齊國的宰相,在春秋末期,端木賜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一使而動五國之政。端木賜又精通經濟,善做生意。他每次出使各諸侯國,其車僕之盛擬於王侯,又以孔門高徒的名份與諸侯相抗禮,並一直積極倡導儒學,而且他“富貴而能謙恭守禮”,故而其家族一直很昌盛。孔子曾稱端木賜為“瑚璉之器”。在明朝學者陳士元(陳迪知)所撰著的姓氏學鉅著《萬姓統譜》一書中,指出端木賜之孫以先祖複姓分衍為單姓,分別為端氏和木氏,後來其木氏一族因避仇而添“水”字偏旁,改稱沐氏。在中國姓氏衍變的歷史上,避仇、避難或其他原因的改姓,古人多取求簡原則,如複姓改為單姓,一般是取原姓之中一字,多數取首字。例如,端木氏的第九世的端木肇恰遇秦始皇“焚書坑儒”,便去端姓木,隱蔽於魯國。一直到第十世木庚,才恢復端木氏複姓,遷居回祖籍黎邑。
該支端氏家族與端木氏、貢氏、木氏、沐氏是同源同宗,其端氏史稱正宗。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初期晉國廢君晉出公姬鑿的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戰國晉國“三家分晉”時期,在周貞定王姬介六年(晉出公姬鑿十一年,公元前463年),晉出公被四個上卿家族智氏、趙氏、韓氏、魏氏共同驅逐出境,晉出公出走逃亡到齊國,後又被迫回居於端邑(今山西沁水端氏鎮)。周貞定王十三年(晉出公十九年,公元前456年),晉出公逝世,智氏家族首領智伯瑤立即立姬驕為傀儡國君,是為晉哀公,一時之間智家大權在握,勢傾朝野,並要求韓、趙、魏三家各自割地給他智氏家族。由此,引發趙、韓、魏三家聯合滅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瑤以前侵佔兩家的土地收了回來,連智氏家族的所有土地也平分了。到了其後的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晉烈公姬止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又幹脆把晉國的其他土地徹底瓜分,史稱“三家分晉”,晉王室已無立錐之地,晉烈公由魏家看管起來,成為階下囚。之後,魏文侯魏斯趙烈侯趙籍、韓景侯韓虔三家派遣使者到洛陽周王室去見周威烈王,要求把他們三家正式封為諸侯。周威烈王不承認也沒有用,就做個順水人情把三家封為諸侯。周安王姬驕十三年(晉烈公二十七年,公元前389年),晉烈公鬱郁而逝,雖然魏國又虛立了一個晉孝公姬傾,但那實在只是給世人做個樣子。從此,韓(都今河南禹縣,後遷至河南新鄭)、趙(都今山西晉陽,後遷至河北邯鄲)、魏(都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河南開封)都成為中原大國,與秦、齊、楚、燕四個大國並列,成為歷史上的“戰國七雄”。
晉出公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迫居之地名稱為姓氏者,稱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僕散氏家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僕散氏,是金國時期女真貴族的一個分支,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和金國時期女真僕散氏家族,以姓為氏,在金國時期歷任重臣。女真族漢化的端氏一族,主要出自金國時期的宰相僕散·端。僕散·端,公元?~1217年待考,本名僕散·七斤,中都路火魯虎必剌猛安人(今黑龍江黑河)。金興定元年(公元1217年),朝廷以知臨洮府事承裔為元帥左都監,行元帥府於鳳翔。僕散·端上奏:“隴外十州,介宋、夏之間,與諸番雜處,先於鞏州置元帥府以鎮之。今承裔以隴外萬兵移居鳳翔,臣恐一旦有警,援應不及。乞令承裔行元帥府於鞏州。若以鳳翔密邇宋界,則本路屯兵已多,但令總管攝行帥事,與京兆、鞏相為首尾,足以備緩急矣。”金宣宗從之。當年僕散·端即病逝。訃聞,金宣宗震悼,輟朝三日,追贈延安郡王,諡忠正。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配享宣宗廟廷。金國滅亡之後,僕散氏家族人等一部份融入了漢族,稱蒲氏、僕氏、端氏等,一部分退回遼東地區,明末清初成為滿族,改稱布薩氏,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
而改稱布薩氏的原僕散氏族人,則不再冠稱蒲氏、僕氏、端氏等,而是漢稱林氏。這在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中有記載:布薩氏,滿語為Busa Hala,漢義“很多”,清中葉以後大多改冠漢姓為林氏。
源流四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回族端木氏,原本為漢族,後因信奉伊斯蘭教而融入了回族之中,成為今天回族複姓之一。回族端木氏主要分佈在今安徽省和東南沿海地區,在明朝以後,多有簡化改為單姓端氏者。
回族端木氏名人,早期見於史書記載的有著名清朝書法家端木埰、書畫家端木焯、端木治等。
源流五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託和囉氏,亦稱託科羅氏、託活絡氏、脱闊羅氏、託忒克氏,滿語為Tohoro Hala,漢義“套馬”或“把袋子馱在馬背上”,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松花江兩岸、喀穆(今黑龍江訥河老萊)、奧裏迷(今黑龍江同江)、畢瞻(今俄羅斯境內黑龍江支流比佔河)、黑龍江沿岸等地區。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錫伯族託和囉氏多冠漢姓為陶氏、託氏、妥氏、扈氏、端氏等。該支端氏鼻祖為託和囉·端方,滿洲正白旗人,其人曾標榜維新,因此得任陝西巡撫。英法侵略軍攻入北京時,他又追隨慈禧太后西逃,因追隨之功而得寵,累官至兩江直隸總督。託和囉·端方晚年為督辦鐵路大臣,擅長金石篆刻。其弟為著名的河南知府託和囉·端錦。後兄弟二人一同被湖北新軍所殺。在託和囉·端方、託和囉·端錦的後裔子孫中,於清末民初皆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端氏,世代相傳至今。

端姓各支始祖

端木炅:端氏二世祖,齊國上卿
端木叔:端氏三世祖,“不治世故,放意所好……棄其家事,散其庫藏珍寶……不為子孫留財”,家產破敗。
端木靜:端氏五世祖,魯國下大夫
端木肇:端氏九世祖,遇秦始皇“焚書坑儒”,去端姓木,隱匿於魯國。
端木宏:東魯端木氏六十三世祖、南京溧水端氏十七世祖、南京端氏溧水支系,當塗端氏一世始祖。

端姓遷徙分佈

端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羣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端木氏復興則名列第四百四十四位,而單姓端氏也名列第九百二十二位,皆以東陽、浚縣、河東為郡望。
據史籍《路史》記載,戰國時期晉被韓、趙、衞三家瓜分後,原晉國遷居於端邑,遂以居處為氏。又據《端氏家譜》的記載,端氏出自孔子弟子端木賜本姓端木氏,後以省文稱端氏。
今雲南省的通海縣,江蘇省的南京市凓水縣、宜興市、江寧市、高淳市,河北省的滄州市,河北邢台市、河南省的鶴壁市浚縣、安陽市、新鄉市、濮陽市、新鄭市,安徽省的馬鞍山市當塗縣,廣東省的廣州市、揭陽市、肇慶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越南,朝鮮,韓國,日本等地,均有端氏族人分佈。

端姓傳統文化

端姓郡望堂號

郡望
東陽郡:西漢時期置郡,三國時期孫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會稽郡東陽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華分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金華市一帶。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東、長山之陽得名。金華設立郡府建置自此始。東陽郡屬揚州,領長山(今浙江金華婺城、金東、蘭溪)、烏傷(今浙江義烏)、永康、吳寧(今浙江東陽)、豐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龍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縣)、定陽(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縣,治設長山。南朝梁紹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縉州,陳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東陽郡改名金華郡,郡名金華自此始。隋朝開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區有婺城之稱,後歷為州、路、府治和專署駐地。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東陽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東陽郡置婺州,並於信安縣(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為東陽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婺州,一直沿續到宋、元時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甯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為金華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華府領金華、蘭溪、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湯溪八縣,故有“八婺”之稱。
浚 縣:夏王朝時期,浚地處冀、兗、豫三州之交。商王朝時期稱黎,遷都殷後為畿內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內為邶、鄘、衞,浚地屬邶、衞,後康叔封衞,領浚地。春秋時期,浚地有牽城、雍榆、頓丘,分屬晉、衞。戰國時,屬魏國。秦置郡縣,分屬東郡、河內郡和邯鄲郡。西漢高祖年間(公元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陽縣、頓丘縣。黎陽縣治在今大伾山東北,屬冀州魏郡;頓丘縣治在今屯子鄉蔣村附近,屬兗州東郡。王莽時(公元9~20年),改黎陽曰黎蒸,改頓丘曰順丘。東漢復原,隸屬依舊。三國時期,浚地屬魏國,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頓丘縣屬兗州東郡。西晉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黎陽縣改屬司州魏郡。置頓丘郡,轄頓丘、衞國、臨黃、陰安四縣。東晉時,浚地先後屬晉、後趙、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後燕。東晉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屬司州。東晉朝太元十一年丙戌(公元386年),丁零族翟遼襲據黎陽,東晉朝太元十三年戊子(公元388年)在此稱王,號大魏天王,轄七郡。後遷滑台。東晉朝太元十四年~二十一年(公元389~396年)間,廢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北魏朝太和十八年甲戌(公元494年),廢頓丘郡頓丘縣屬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北魏朝孝昌年間(公元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頓丘二縣,屬司州。北魏朝永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分黎陽縣置東黎縣,縣治在今善堂鄉臨河村南,屬黎陽郡東魏朝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移朝歌縣治於今衞賢集,置汲郡,轄朝歌、獲嘉、汲縣、北修武、南修武、山陰六縣。後郡治移至枋頭城(今新鎮鄉前枋城)。東魏朝太平年間(公元534~537年)罷頓丘縣。北齊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公元550~577年)間,廢黎州,黎陽郡屬司州,廢東黎縣。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改汲郡衞州,仍治枋頭城。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陽郡俱罷,黎陽縣屬衞州。隋朝開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於原東黎縣置臨河縣。隋朝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臨河縣。於枋頭城置清淇縣,屬衞州。隋朝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廢清淇縣。改朝歌縣為衞縣。改衞州為汲郡,移治衞縣。廢黎州,黎陽縣、臨河縣屬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總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轄殷、衞、澶、洹四州,領黎陽、臨河、內黃、湯陰、頓丘、觀城、繁陽、澶水八縣。唐朝武德四年,又置清淇縣,屬衞州。六年,罷黎州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設道,黎州屬河北道,轄黎陽、臨河、澶水、內黃四縣。衞州治由衞縣遷至汲縣,衞縣仍屬衞州。唐朝貞觀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衞州,澶水縣併入臨河縣,臨河、內黃二縣屬相州。清淇縣併入衞縣,屬衞州。唐朝長安三年癸卯(公元703年)復置清淇縣,縣治在枋頭城,唐朝神龍元年乙巳(公元705年)廢,入衞縣。五代後晉天福元年丁酉(公元937年),黎陽縣改屬滑州。後晉天福九年甲辰(公元944年),臨河縣改屬澶州。北宋朝雍熙四年丁亥(公元987年),黎陽縣改屬河北道澶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於黎陽置通利軍,治所在今縣城東大伾與居山之間,轄黎陽縣,縣治仍舊。北宋朝至道三年丁酉(公元997年),改道為路,通利軍屬河北路。北宋朝天聖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通利軍為安利軍,軍治遷至浮丘山西。北宋朝天聖四年丙寅(公元1026年),衞縣屬安利軍。北宋朝天聖七年丁卯(公元1029年),地震,軍城陷為湖,移治浮丘山顛。北宋朝熙寧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廢軍,黎陽、衞縣屬河北路衞州。北宋朝熙寧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廢衞縣為鎮,入黎陽縣,改屬河北西路衞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復置通利軍,分黎陽縣復置衞縣,屬衞州。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軍升為浚州,號浚川軍節度,旋又改平川軍節度,州治在浮丘山顛,轄黎陽縣、衞縣。北宋朝崇寧四年乙酉(公元1105年),臨河縣鎮寧軍,隸河北東路。北宋朝宣和二年庚子(公元1120年),湯陰縣屬浚州,旋復屬相州。金國天會七年己酉(公元1129年),河北路分為東西兩路,浚州屬河北西路。金國皇統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嫌與宗峻音同,改浚州為通州。金國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複名浚州。金國大定二十九年己亥(公元1189年),臨河縣治沒於黃河水患,縣廢。元初,設省轄路,浚州屬中書省(腹裏)真定路,省黎陽縣、衞縣入州。元朝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改屬中書省大名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路為府,浚州屬中書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屬河南行中書省(簡稱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屬直隸(京師)大名府。四月,州降為縣,始稱浚縣,縣治徙浮丘山東北平坡。明朝永樂元年癸未(公元1403年),改屬北直隸(簡稱北直)大名府。清朝順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浚縣屬直隸省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屬河南省衞輝府。中華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三月,廢府設道,浚縣屬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公元1927年)廢道設行署(行政公署),浚縣屬河南省第三行署(駐安陽)。抗日戰爭時期,浚境三權鼎立。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7月,國民黨河南省政府重劃政區,浚縣屬第十三行署(駐輝縣平羅鎮)。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2月,浚縣日偽政府建立,屬日偽河南省豫北道(道尹公署駐新鄉)。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中共浚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冀魯豫邊區行署。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6月,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撤銷第十三行署,國民黨浚縣政府改屬第三行署(駐安陽)。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日偽浚縣政府投降告終。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浚縣民主政府隸屬仍舊。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國民黨浚縣政府改屬第四行署,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浚縣處於“拉鋸”戰爭局面,兩個政府駐地及轄區變動頻繁。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縣全境解放,國民黨浚縣政府不復存在。1949年己丑10月中旬,浚縣民主政府改為人民政府,隸屬平原省安陽行署。1952年壬辰10月撤銷平原省,浚縣改屬河南省安陽行署。1957年丁酉11月,安陽行署併入新鄉行署,浚縣隨之改屬。1962年壬寅12月,復置安陽行署,浚縣復屬安陽行署。1983年癸亥10月,撤銷安陽行署,浚縣改屬安陽市至1986年丙寅1月8日,後劃歸鶴壁至今。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幷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堂號
東陽堂:以望立堂。
畿內堂:以望立堂,亦稱浚州堂、浚縣堂。
河東堂:以望立堂。

端姓家譜文獻

河東沁水端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檔案館。
東魯端木氏小宗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淄博市博興縣檔案館。
浙江東陽端氏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博物館。
山東鄆城林集端木氏宗譜,(現代)端木慶仕撰,1996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鄆城縣檔案館。

端姓字輩排行

端木賜(子貢)一族分衍的端氏與端木氏一樣使用孔子世家字輩:“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士克)言(伯)公(文)彥(朝)承(永)宏(以)聞(質)貞(用)尚(之)衍(茂) (起)毓(鍾)傳(振)繼(體)廣(京)昭(顯)憲(法)慶(澤)繁(羽)祥(瑞)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江蘇溧水端氏字輩:“明德新成,親賢樂利,禮義傳家,和怡佑受,定靜安祥得,修齊治平均”

端姓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聯
縣丞政績;
御史風裁。
——佚名撰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端章甫,任縣丞,行德政。下聯典指明·端宏,官御史,以廉稱。
五言通用聯
翰林昭清節;
御史有風裁。
——佚名撰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溧水人端孝文(又名端木孝文),官翰林待詔。曾奉命出使朝鮮,朝鮮人很看重他的才華,準備隆重地為他賀壽,問他行李放在何處,他回答:“我僅僅手持一節(符節)來這裏,還請允許我手持一節返回吧!(意為任何禮物都不收)”人們都佩服他的清節。下聯典指明代當塗人端宏,字仲仁,景泰年間進士,官御史,有風裁(風紀、法度)。又為湘王府長史,以廉潔著稱。後辭官歸鄉,足跡不至公門。

端姓姓氏名望

端姓端宏

字仲仁,號坦齋,明代直隸當塗(今安徽省當塗)人。天順元年進士。天順四年,授浙江道監察御史,巡視通州、東昌等處。後巡按雲南、河南、廣西。歷任陝西按察司副使、山東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等官職。致仕後,居當塗凌家山下,卒於家。以廉潔著稱。

端姓端孝文

一名端木孝文:明代溧水山(現屬烏山鄉)人。其父端木以善在明興武年間曾任刑部尚書端孝文均極富文采,善於寫作,工書法。明初為史官,永樂年間,端孝文由儒士任翰林院待詔,曾出使朝鮮,朝鮮政府深重其才,欲借替其做壽為名厚贈禮物。但端孝文説:“吾持一節來耳,請以一節返”。人皆敬佩,朝鮮政府為表彰他在朝鮮期間的高風亮節,特設立“雙清館”以永為紀念。

端姓端章甫

明代人,歷官六合、鄱陽縣丞,廣施德政,民多受其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