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

鎖定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是由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用於特設崗位教師的工資性支出,通過公開招募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兩基”攻堅縣縣以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村教育工作,創新農村學校教師補充機制,逐步解決農村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1] 
2006年,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啓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到西部農村學校任教。2009年,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實施實施“特崗計劃”,實施範圍由12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兩基”攻堅縣擴大到中西部地區22個省區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2] 
2006-2009年,共招聘特崗教師12.4萬多人,其中,初中教師7.8萬人,佔62.9%;小學教師4.6萬人,佔37.1%。覆蓋900多個縣,8000多所學校。 [2] 
中文名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
類    別
計劃
簡    稱
特崗計劃
實施時間
2006年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計劃背景

本世紀初,教師數量不足、質量偏低的問題嚴重製約農村教育的發展。我國城鄉學校教師隊伍差距懸殊。農村中小學教師年齡老化,英語、科學及音體美等學科專業教師嚴重不足。縣級教育管理部門受多種因素制約,教師招聘動力不足,新的補充機制亟待構建。 [3]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切實提高師資特別是農村師資水平”的重要任務,《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進一步提出,“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的力度,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4]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和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精神,針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師資力量薄弱、結構失衡、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等問題,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中編辦在反覆研究、深入論證、多方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方案》,決定組織實施“特崗計劃”。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此高度重視,多次聽取彙報,給予明確指示。這項計劃是創新農村學校教師補充機制,吸引高學歷人才從事農村義務教育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西部邊遠貧困地區就業的實際行動。 [4]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政策內容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總體思路

在中央、地方事權不變的前提下,由中央財政安排專項經費,對中西部農村貧困和邊遠地區予以特殊支持。通過在一些縣農村地區相對集中地設立教師崗位,公開招募高校畢業生到縣以下農村學校任教,引導和支持地方政府加大農村教師補充力度,並與推進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有機結合。 [3]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範圍

2006年,只在西部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納入國家西部開發計劃的湖北、海南省部分“兩基”攻堅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部分團場實施。
2009年,範圍擴大到中西部22個省區國貧縣。
2012年,範圍調整為11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中西部地區國貧縣、西部地區原“兩基”攻堅縣(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部分團場)、納入國家西部開發計劃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以及西部地區一些有特殊困難的邊境縣、少數民族自治縣和少小民族縣等地區。
2015年,重點支持中西部老少邊窮島等貧困地區補充鄉村教師,將連片特困地區以外的省貧縣納入政策覆蓋範圍
2020年,優先滿足“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縣,特別是52個脱貧攻堅掛牌督戰縣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地區縣村小、教學點的教師補充需求。 [3]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2022年6月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2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全國計劃招聘特崗教師67000名。 [7]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師資範圍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招聘規模

十三五”時期,特崗計劃招聘規模不斷擴大,2017—2019年連續3年每年增加招聘計劃1萬人,提前一年實現年招聘10萬人的工作目標,到2020年底中西部地區招聘特崗教師將突破44萬人;中央財政5年來累計安排379億元,落實對特崗教師的工資性補助政策 [5] 
按照《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的通知》(教師〔2006〕2號)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方案》的規定,“計劃”的實施採取先試點,後推開的辦法。“特崗計劃”招聘規模在不斷擴大。從2006年的1.6萬人,逐步擴大到2012年的6萬人、2015年的6.3萬人。從2016年開始,招聘規模以1萬人/年速度遞增,從2016年的7萬人/年,增加到2019年的10萬人/年。2020年又擴大到10.5萬人。 [3] 
2021年,“特崗計劃”擬招聘特崗教師8.43萬人,實施16年來已為中西部地區鄉村學校補充特崗教師103萬人。 [6]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崗位設置

2006年崗位設置“側重初中,兼顧小學”,原則上安排在縣以下農村初中,適當兼顧鄉鎮中心學校。人口較少的邊境縣、少數民族自治縣和少小民族縣可安排在農村生源佔60%左右的縣城學校。
從2012年起,調整為“初中與小學教師隊伍補充協調發展”。
2013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發布《關於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意見》,提出“要優先安排免費師範生和特崗教師到教學點任教”。
2014年開始,明確提出“優先滿足村小、教學點的教師補充需求”,“加強體音美、外語、信息技術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
自2015年起,縣城學校不再列為中央“特崗計劃”設崗學校。 [3]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補助標準

從2006年至2009年,中央財政先後兩次提高特崗教師服務期間工資性補助標準,從最初的人均每年15,000元先提高到18,960元,再提高到20,540元。
2012年,實施中西部地區差別化補助標準,中部地區為24,000元,西部地區為27,000元。此後,每兩年提高一次。從2014年至2018年,中部地區補助標準分次提高到28,000元、31,600元、35,200元,西部地區分次提高到31,000元、34,600元、38,200元。
2013年12月30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經費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將特崗教師納入鄉鎮工作補貼和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發放範圍。 [3]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執行創新

實行省級統籌,加強部門協作。各地建立由省政府領導,省教育廳牽頭,財政、編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共同參與、緊密配合、各司其職的“特崗計劃”組織協調工作機制,明確了相關部門的主要職責分工。省教育廳成立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專門機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擬定實施方案,制定招聘考試與聘用辦法,編制年度實施計劃,實施公開招聘崗前培訓和跟蹤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省財政廳負責統籌協調經費保障,落實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資金和特崗教師招聘專項工作經費。省編辦負責對中小學編制工作的監督、檢查和編制總量管理,保障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特崗教師納入編制管理。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協同做好招聘工作,督促設崗縣市相關部門落實特崗教師享受公辦教師同等待遇。
精心組織安排,確保招聘質量。各地做好廣泛宣傳,提前在網站和各高校發佈招聘預告,回答考生相關政策諮詢。實施網上資格預審工作。精心安排招聘考試,確保特崗教師招聘全程公開、公正、公平。招聘考試包括筆試和麪試。分學科命題,統一組考,按照涉密考試的有關要求進行命題、制卷、組考、評卷等。按照高考的組考標準設置考點並組織考試。筆試內容以專業知識為主,兼顧教材教法和教學技能的考核;面試以上微型課和專家提問的方式進行,考察應聘人員的實際教學水平、教學基本功、基本素養,以及是否具備從事農村教育教學工作所必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開展專業培訓,提升業務能力。組織特崗教師參加各類優秀模範教師巡迴報告會,學習教育法規條例和師德規範,激勵廣大教師熱愛農村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無私奉獻。制定特崗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實施“青藍工程”,建立“以老帶新”“一幫一”幫扶機制,促進特崗教師迅速成長。高度重視入職培訓工作,按照“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助其儘快進入角色。集中開展非師範專業教師培訓,利用假期定期開展教師專業發展集中培訓,加強農村學校薄弱學科培訓,選派參加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安排外出學習進修,通過名師引領、送教下鄉、專項培訓等方式,提升特崗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建立特崗教師成長檔案,開展示範課、彙報課、優質課大賽,鼓勵特崗教師成為教學骨幹力量。
努力改善條件,增加關心愛護。各地強化服務意識,定期走訪慰問,積極迴應他們的訴求,落實待遇保障,維護特崗教師的正當權益。建立領導與青年教師談話制度,及時發現並努力解決他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設立鄉村教師救助基金,及時救助家庭困難特崗教師。生活條件不足的學校為特崗教師提供炊具、用電用水等條件,或者安排教師週轉房、租用民房、補助房租費等,解決他們的住宿困難。通過“寬帶網絡校校通”和教工之家建設,豐富特崗教師業餘生活。舉辦聯誼活動,創造特崗教師與本地優秀青年交流機會,搭建解決特崗教師婚姻問題的平台。
健全考核管理,創設成才平台。各地健全特崗教師考核評價體系,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相關規定,對特崗教師進行綜合考核,並將考核結果登記存檔,作為特崗教師職稱晉升和服務期滿後入編的重要依據。發揮特崗教師的主體作用,支持和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學校管理建言獻策。開展“美麗鄉村教師”“鄉村好教師”等評選活動,在特崗教師中樹典型、立標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建立後備幹部培養體系,把業務能力強,熱心農村教育事業的特崗教師作為後備幹部培養對象,為教改教研活動中有突出貢獻的特崗教師創造破格晉升機會。
增設地方特崗,擴充教師配備。“特崗計劃”在剛開始執行時,就提出鼓勵地方創新教師補充機制,與大力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代課人員問題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關於繼續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的通知》(教師〔2009〕1號)明確指出,中央“特崗計劃”的名額分配與地方“特崗計劃”的實施力度掛鈎,國家計劃的名額將視各地實施國家“特崗計劃”的情況以及是否實施地方“特崗計劃”的情況進行分配。一些地方政府遵循中央“特崗計劃”的政策精神,依照中央“特崗計劃”的實施程序和具體辦法所實施的農村教師招聘程序,積極實施省、市、縣不同層級的地方“特崗計劃”,以補充國家“特崗計劃”無法覆蓋的農村區域。
東部地區一些省份也依照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總體部署,實施地方“特崗計劃”,鼓勵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 [3]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價值意義

“特崗計劃”對我國中西部農村教師轉型換代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我國中西部地區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發展保障機制的重要舉措;通過“特崗計劃”直接或間接補充的教師是建國以來數量最多、學歷最高、待遇保障最為齊全的新一代農村教師。
促進教育公平與公正。“特崗計劃”百分之百地覆蓋了國貧縣、兩基攻堅縣、災區縣和邊境縣,對少數民族自治貧困縣覆蓋率達到78.3%,對革命老區覆蓋率是79.6%。2016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調整資源配置方式,逐步抬高底部,確保到2020年中西部所有地區的教育發展達到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一致的水平。而辦好農村教學點,為中西部教育發展增“供給”、補“短板”,是教育兜底的關鍵。“特崗計劃”直接推進了我國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的教育公平,為教育底子薄弱的西部、中部貧困農村地區補充了一批較高質量的鄉村教師,其社會效應和社會影響力遠遠超出“特崗計劃”本身的效果。
推動教育扶貧鄉村振興。“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中,有着基礎性和持久性的作用。教育精準扶貧必須要讓貧困地區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穩定的有質量的師資是基本保障。這不僅事關農村教育問題,也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切入點。“特崗計劃”始終優先滿足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村小、教學點的教師補充需求,讓教育成為穩固脱貧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金鑰匙”。2006-2019年間全國特崗教師主要分佈在鄉鎮和村屯區域,累計佔比分別為61.4%和32.3%。
廣大特崗教師在從事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之外,還肩負着扶貧攻堅、參與社區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的各種具體任務,以實際行動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
引導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特崗計劃”積極配合國家促進大學生就業相關政策,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緩解就業壓力。“特崗計劃”共解決了約95萬人的就業問題。95%以上的特崗教師在鄉鎮及以下學校任教,其中30%在村小和教學點工作,直接服務於我國邊遠貧困地區義務教育最薄弱的區域和人羣。據教育部相關數據統計,從高校畢業生就業來看,“特崗計劃”已經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是一項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重要政策。
增進民族融合和社會穩定。“特崗計劃”在新疆、兵團、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實施(西藏中小學教師工資已由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承擔,因此沒有實施“特崗計劃”),不僅緩解了這些地區師資不足的問題,對促進民族融合、維護社會穩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崗計劃”政策實施十五年來,鄉村教師短缺問題得以緩解,鄉村教師整體質量得以提升,鄉村教師隊伍結構得以優化,有效的農村教師補充機制得以構建,農村學校教育面貌得以改觀,農村學校和社會的活力正在呈現。“特崗計劃”已經成為支撐中西部農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股強勁動力。 [3]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建設成果

“特崗計劃”實施十五年來,累計招聘95萬名特崗教師,覆蓋中西部地區22個省(市、自治區、兵團)的1000多個縣,為3萬多所農村學校(含村小、教學點)注入了新鮮血液,在數量上極大地緩解了鄉村教師短缺的問題。
質量不斷提升。“特崗計劃”有效改善了中西部農村教師隊伍的學歷狀況、年齡特徵精神面貌,提高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2006年招聘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特崗教師佔比41%,2010年佔比72%,2015佔比達82%,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特崗教師人數和佔比呈明顯逐年增加的趨勢。全國特崗教師中,來源於師範院校的人數佔一半以上。
2006-2019年,全國鄉村小學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從5%提高到49%,“特崗計劃”對大幅提高鄉村教師隊伍學歷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特崗計劃”還集中補充了大量英語、信息技術、音體美等鄉村短缺學科教師,有效緩解了鄉村學校因教師缺乏無法開齊開足課程的難題。2006-2019年,鄉村薄弱學科專任教師的比例從6%提高到17%。
結構趨於合理。“特崗計劃”改變了中西部農村教師隊伍的學歷、年齡和學科結構。全國特崗教師隊伍中,專科及其以下學歷佔比為15.4%,本科學歷佔比為83.6%,研究生學歷佔比為1.1%。全國中央特崗教師的年齡均值為24.8歲。
特崗教師的招聘學科範圍廣泛,涵蓋了23個學科門類,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音體美等學科教師缺乏的結構性問題。2012-2015年的特崗教師中,語文、數學、英語教師數量最多,語文和數學所佔比例均超過20%,英語教師所佔比例為16.2%。其次是體育、音樂、美術三科教師,分別為7.4%、6.7%、6.3%。
隊伍更加穩定。“特崗計劃”輸送了一大批相對穩定的大學畢業生到中西部農村學校任教。在各項保障性政策的支持下,特崗教師在崗率、服務期滿特崗教師的留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留任率都在85%以上。 [3]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歷年招聘

2022年6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2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2022年全國計劃招聘特崗教師67000名,其中河南8400名,在各省份中人數最多。
《通知》明確,2022年中央“特崗計劃”仍面向中西部省份實施,重點向原“三區三州”、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少數民族地區等傾斜;重點為鄉村學校補充特崗教師,持續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體音美、外語、科學、勞動、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特殊教育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 [8] 
2023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3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全國計劃招聘特崗教師52300名。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