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營山縣

鎖定
營山縣,四川省南充市轄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嘉陵江與渠江流域之間,是南充市的東大門,南與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小平故鄉相望,北與開國元勳朱德元帥舊居相依,有着東出達川通湖北,南近廣安達重慶,西至南充進成都,北上巴中到秦川的地理位置。因“縣城周圍山丘起伏如營壘狀”而得名, [1]  建縣已達1400年 [2]  ,有“科第仕宦,甲於蜀都”之譽,從宋至清共產生57名進士 [3]  ,古往今來均系川東北經濟、文化重鎮;全縣幅員面積1635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辦事處、26個鄉鎮 [18]  ,截至2022年末,營山縣常住人口61.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實現GDP26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5%。 [24] 
營山縣是南充、廣安達州巴中四個地級城市經濟輻射的腹心重鎮,是南充確立率先建成大城市的三個縣市之一 [4]  ,一鐵路四高速、一國道四省道、一環線五通道的交通骨架,營山站客流量位居全國縣級站第七位。營山縣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中國生態旅遊百強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四川省文明城市、四川省綠化模範縣、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首批四川省擴權強縣試點縣。2013年12月,成為西南地區首個開行始發動車的縣級城市。2016年12月,成為西部地區首個建成一環路的縣級城市。 [5]  2020年8月,被全國愛衞會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縣城。 [6] 
2019年,營山縣先後舉辦了環四川國際自行車聯賽、營山國際馬拉松賽、全國青年BMX錦標賽和中國BMX自行車聯賽總決賽等賽事。 [7] 
中文名
營山縣
外文名
Yingshan County
別    名
綏山
行政區劃代碼
51132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南充市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東北部
面    積
1635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街道、18個鎮、8個鄉
政府駐地
綏安街道正西街48號
電話區號
0817
郵政編碼
6377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1.5 萬(2022年) [24] 
著名景點
西月湖 [25] 
機    場
南充高坪機場達州金埡機場
火車站
營山站
車牌代碼
川R
地區生產總值
261.1 億元(2022年) [24] 

營山縣歷史沿革

東周時期,今營山縣地屬於巴國(都江州,今重慶市江北區)賨地(古賨城在今達州市渠縣土溪鎮境內)。
秦朝,屬巴郡(治所江州)。
漢朝,為益州巴郡宕渠縣(治所今渠縣土溪鄉)屬地。
晉朝,以宕渠縣劃屬梁州。
南北朝時期,今營山縣境內先後置過安固、綏安、宕渠、朗池縣,及朗池縣更名的營山縣,還建過景陽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伏虞、景陽郡撤郡,其轄縣改屬蓬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分相如縣(縣治今蓬安縣利溪鄉)置,以臨古朗池為名,與相如縣同屬果州(州治今南充市)。大曆五年(770年),朗池縣署因戰火被焚遷歇馬館(今營山縣城)。寶曆元年(825年),朗池縣由果州改屬蓬州。同年,併入相如縣。開成二年(837年),復置朗池縣。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朗池縣更名為營山縣,因縣城周圍山丘起伏如營壘狀,故名。熙寧三年(1070年),降營山縣東北鄰的蓬山縣(今三元)為鎮,併入營山縣。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營山縣北鄰的良山縣(今安固)併入營山縣。
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營山縣合入蓬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營山縣,屬蓬州。
清順治四年(1647年),由於戰爭頻繁,縣城又遭火災,斷壁殘垣,人民稀少,無以守禦,官民棄城奔靈鷲寨寄治靈鷲二十年。康熙六年(1667年),知縣胡印瑞率士民數十家,由靈鷲寨歸城。宜統三年(1911年),大漢蜀北軍政府(駐廣安縣)派民軍於十二月佔領營山,營山縣隸屬大漢蜀北軍政府。
民國二年(1913年),營山縣為川北道(駐今閬中)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改川北道為嘉陵道,營山為其轄縣。後因軍閥混戰,以防區為治,道己名存實亡。民國七年(1918年)十月,四川靖國軍總司令、四川督軍熊克武任命顏德基為靖國軍第七師師長,駐防達縣。其時轄達縣、宣漢、開江、萬源、城口、開縣、雲陽、奉節、巫溪、渠縣、營山、儀隴、蓬安、通江、南江、巴中、閬中、蒼溪、南部、鹽亭、昭化、廣元、劍閣、梓橦24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攻克營山,建立縣蘇維埃政府。蓬安縣的徐家、方廣、茶亭、諸家、黃坪、騎龍、金城、斜溪、西陽、石門、周口、清溪、河舒、柏楊、石孔、金甲、大泥、七星等地,均為營山縣管轄;營山縣的雙河、四方碑、蘭家坪、侍郎壩、普子嶺、中和、柏林、三元、合興、悦來、三星等地,劃屬長勝(今儀隴縣立山)。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營山縣屬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行政專員公署設今南充市。
1950年,營山縣屬川北區行政公署(署設南充市)南充專區專員公署(署先設嶽池縣,1952年設南充市)。
1969年,南充專區專員公署改為南充地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改為南充地區行政公署,營山仍為其轄縣。 [34] 

營山縣行政區劃

營山縣區劃沿革

2019年,營山縣調整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撤銷朗池鎮,設立朗池街道。撤銷城南鎮,設立城南街道。將原朗池鎮部分區域劃歸淥井鎮。撤銷濟川鎮,劃歸東昇鎮。撤銷涼風鄉和茶盤鄉,設立望龍湖鎮。撤銷雙溪鄉,劃歸駱市鎮。撤銷四喜鄉,劃歸小橋鎮。撤銷帶河鄉,劃歸靈鷲鎮。撤銷湧泉鄉和玲瓏鄉,劃歸黃渡鎮。撤銷雙林鄉,劃歸老林鎮。撤銷龍伏鄉,劃歸木埡鎮。撤銷普嶺鄉,劃歸消水鎮。撤銷孔雀鄉,劃歸雙流鎮。撤銷安固鄉,劃歸綠水鎮。撤銷高碼鄉,劃歸蓼葉鎮。撤銷三興鎮和青山鄉,設立青山鎮。撤銷法堂鄉,劃歸新店鎮。撤銷增產鄉和豐產鄉,劃歸回龍鎮。撤銷柏坪鄉,劃歸星火鎮。撤銷七澗鄉,劃歸西橋鎮。撤銷清源鄉,劃歸木頂鄉。撤銷三元鄉,劃歸太蓬鄉。撤銷合興鄉,劃歸柏林鄉。撤銷六合鄉,劃歸悦中鄉。撤銷通天鄉,劃歸大廟鄉。撤銷福源鄉,劃歸清水鄉。調整後,營山縣轄3個街道、18個鎮、8個鄉。 [8] 

營山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營山縣轄3個街道、18個鎮、8個鄉。 [27]  營山縣人民政府駐綏安街道正西街48號。 [23] 
(一)綏安街道(東大街188號)
·東城社區·化育橋社區·白塔社區·中城社區·綏山社區·北觀社區·書院橋社區·西城社區
(二)朗池街道(新城路163號)
·河堰社區·翠屏社區·新生社區·北壩社區·九曲社區·西月湖社區·雲鳳山社區·紅光社區
·石山村·芙蓉村·獅子村
(三)城南街道(碑埡路203號)
·火車站社區·碑埡口社區·景陽社區·興隆社區·三星社區·保真社區
·文峯村·雲霧村·走馬村
(四)淥井鎮(萬壽街94號)
·萬壽社區·新民社區·封竇社區·南橋社區
·雙橋村·安樂村·淥井村·香積村·鳳凰村·興雲村·天平村·觀音村·夕照村
(五)東昇鎮(文昌西路216號)
·東盛社區·濟川社區·黃桷社區·尖山子社區·鹽井社區·道坪社區
·朝陽村·三官村·鎖水村·玉帝村·關帝村·樺樹村·黃嶺村·胡梁村·東林村·川祖村·踏水村·金鳳村
(六)駱市鎮(正街22號)
·雙溪社區·竹林社區·沿碼社區·小蓬社區·和平社區
·楊柳村·崆峒村·建通村·遊樂村·新華村·温祖村·聖水村·花寨村·三溪村·千佛村·仁和村·華光村·望君村·鳳君村
(七)黃渡鎮(政府街21號)
·渡河社區·二龍社區·玲瓏社區
·晨鐘村·坪上村·蘭武村·中合村·將軍村·宗祠村·金山村·文武村·康寨村·馬灘村·舞鳳村·十龍村
(八)小橋鎮(工農路38號)
·萬壽宮社區·向陽社區·四喜社區
·工農村·五里村·垛梁村·白巖村·刺巴村·頂山村·武安村·鐵頂村·子槽村·老街村·龍巖村·茶壪村·祁廟村
(九)靈鷲鎮(文昌街100號)
·文昌社區·會龍社區·小山社區
·庫路村·青巖村·青羊村·染坊村·界興村·大石村·大靈村·平橋村·墩子村·帶河村·河灣村·魯班村·馬包村·青山子村
(十)老林鎮(環林街34號)
·翰林社區·禹王宮社區
·吹角村·七照村·貓頂村·黑馬溝村·麻柳村·靈灘村·小龍村·龍躍村·龍騰村·龍嶺村·雙龍村
(十一)木埡鎮(復興街122號)
·興盛社區·龍伏社區
·銅鼓村·來頂村·梨樹村·雙樹村·月枷村·錫山村·新寨村·金龍村·耳巖村·庫灣村
(十二)消水鎮(白鶴街48號)
·琵琶社區·普嶺社區·永紅社區
·金鏵村·新渡村·白鶴村·老觀村·峯台村·雙石村·思鳳村·灣灘村·頭洞村·固周村·黑馬村·花橋村·酢坊村
(十三)雙流鎮(新街12號)
·木橋社區·金堂社區·孔雀社區·雙河社區
·梅坡村·雙店村·龍鳳村·九龍村·福祠村·猴包村·高橋村·長嶺村·馬鈴村·方寨村·槐花村·火嶺村·虎坪村·合面村·天宮村
(十四)綠水鎮(綠河街1號)
·安固社區·文殊社區·沙橋社區
·合水村·歌揚村·透龍村·龍泉村·猴坪村·鎖口村·石橋村·羣力村·浮山村·川洞村
(十五)蓼葉鎮(天池街179號)
·天池社區·高碼社區
·大佛村·硯台村·白坡村·太公村·太陽村·陽關村·毛官村·二郎村
(十六)新店鎮(新政街47號)
·照珠社區·法堂社區·紅新社區
·老店村·高龍村·蓼葉村·龍頂村·帽合村·鮮魚村·飛龍村·千坵村·梓壩村·羅寬村·大田村·文高村
(十七)回龍鎮(文昌巷1號)
·幸福社區·豐產社區·增產社區·向榮社區
·六方村·石牛村·天台村·鷂巖村·蘿蔔山村·石桅村·團山村·翻身村·龍骨村·三清村·野馬村·金竹村·龍壩村·永興村
(十八)星火鎮(星柏街8號)
·梓橦社區·燎原社區·含寶社區·開科社區·柏坪社區·草街子社區
·彼岸村·寶峯村·騎龍村·自生村·梨木村·聯升村·金盆村·禪林村·永寧村
(十九)西橋鎮(得勝街5號)
·得勝社區·七澗社區
·新河村·太平村·太極村·黃梨村·永角村·四路村
(二十)望龍湖鎮(茶盤社區3號)
·涼風社區·茶盤社區
·張鵬村·灣凼村·雙木村·連山村·罐坪村·道林村·插旗村·青龍村·鳳頭村·古佛村
(二十一)青山鎮(正南街2號)
·青山社區·三興社區
·鋪埡村·順水村·開源村·龍禹村·山北村·雙馬村·馬坪村
(二十二)木頂鄉(旭陽街1號)
·金埡社區·清源社區
·羅安村·興旺村·銀水村·刺門村·蓮台村·紅豆村·石板村
(二十三)明德鄉(涼井街2號)
·愛國社區
·石獅村·明渠村·爛泥村·和天村·幹河村·幹洞村·子丫村
(二十四)太蓬鄉(雙峯街33號)
·三元社區·蓬山社區
·國林村·響水村·大營村·蓬溪村·興福村·轎頂村·紅花村·石筍村
(二十五)柏林鄉(青松社區5號)
·合興社區·青松社區
·龍宮村·玉星村·四合村·長灘村·七里村·屋基村·烽火村·糖房村·松花村·獨立村·馬項村
(二十六)悦中鄉(新星街1號)
·六合社區·三合社區
·鐘山村·天星村·板凳村·田壩村·長壽村·龍潭村
(二十七)大廟鄉(萬通街377號)
·通天社區·南嶽社區
·古樓村·鑼鼓村·木家村·東溝村·雞山村·鍋廠村·白廟村·蘭灣村·高廟村·新光村·全福村·高山村·三元橋村
(二十八)安化鄉(向陽街1號)
·龍古社區
·牛尾村·燈籠村·河口村·黃金村·爬山村
(二十九)清水鄉(東陽街125號)
·清水湖社區·福源社區
·雙井村·銀鴿村·豐收村·土塘村·水磨村·方井村·軍營寨村

營山縣地理環境

營山縣位置境域

營山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南充市東部,地處巴河、嘉陵江之間,介於東經106°25'45"~106°58'10"和北緯30°54'36"~31°24'25"之間。北與儀隴縣相依,東北與平昌縣接壤,東南與渠縣毗鄰,西南與蓬安縣相連,面積1635平方公里。 [29] 

營山縣地形地貌

營山圖志
營山圖志(8張)
營山縣地跨盆北低山和盆中丘陵兩個地貌區。地勢北高南低,略向東南傾斜。山脈縱卧,坡緩谷寬;平壩橫貫,田疇衍沃。境內地層平緩,方山地形顯著。地形以丘陵為主,低山次之,沖積平壩狹小,平均海拔400~500 米,一般相對高度200米左右。東部陳大寨山,主峯高889米,為全境之巔;最低點在四喜鄉於家灘,海拔254.7米。由北而南依次出現低山、丘陵、淺丘平壩地貌,南部邊緣有低山丘陵點綴。 [29] 

營山縣水文

營山縣境內有儀隴河、消水河、營山河、流江河等主要河流,以及眾多溪溝小河。流域面積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儀隴河和消水河,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條,50~100平方千米的溪河6條。主要河流多從西北部入境,斜穿縣城,在東南部出境。以儀隴河為主幹,消水河,營山河分別從東西側在黃渡與儀隴河相匯,黃渡以下始稱流江河,整個水系呈樹枝狀。除西南部的新民河、回龍河、增產河、南溪河屬嘉陵江水系外,其餘皆為渠江水系,統屬嘉陵江流域。境內河流多從西北、東北流向東南,蜿蜒曲折,河網分佈不均,密度差異較大,低山區,降水較多,地面坡度大,多為源短少水的溪流,河網較密。淺丘平壩區降水較少,地面平緩,地表徑流少,水系不太發育,河網較疏。 [33] 

營山縣氣候

營山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春早、夏熱、多秋綿雨、冬暖、霜期短、雲霧多、風速小、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的氣候特點。1981~2010年30年氣候值一年平均氣温17.2℃,最熱月平均氣温27.2℃,最冷月平均氣温6.2℃,極端最高氣温41.0℃,極端最低氣温-4.0℃;年平均降水量1068.0毫米,5~10月降水量857.9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80%;年平均相對濕度83%,最小相對濕度12%;年日照時數1205.4小時,佔可照時數28%;年平均風速1.1米/秒;年平均無霜期255天,年平均燕髮量1002.6毫米,年雷暴日數30.5天。 [29] 

營山縣自然資源

營山縣水資源

營山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0.9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量5.98億立方米,佔54.3%;過境水量4.25億立方米,佔38.8%;天然地下水資源流量7190萬立方米,佔6.57%。全縣流江河、營山河、消水河的水能源理論藴藏量為2萬餘千瓦,可供開發的水能資源為7150千瓦。 [29] 

營山縣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營山縣境內植物資源豐富。境內典型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闊葉林,具有種類多、分佈廣、產量大的特點,可供開發利用的有960多種。有大宗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木本植物中有蠶桑、白蠟、柑桔、油桐。 [29] 
動物資源
營山縣境內現存有與人類關係密切的野生無脊椎動物有:糧經作物害蟲24種、果樹林木害蟲17種、衞生害蟲15種、倉庫害蟲8種、益蟲12種、藥用及食用動物8種。常見野生脊椎動物有:魚類15種、爬行類10種、鳥類37種、獸類18種。飼養的家畜、家禽、魚類、蟲類品種、數量均有增長趨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小靈貓四川山鷓鴣白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水獺、雀鷹、紅腹角雉、灰鶴、長耳鶚、短耳鶚、穿山甲、赤狐、畫眉鳥;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有:白鷺、董雞、家燕、鷹鵑、烏梢蛇、錦蛇、豪豬、雉雞、豬獾、青蛙、火斑鳩、秧雞、八哥、烏龜、鱉。 [29] 

營山縣礦產資源

營山縣礦產資源較為貧乏,礦產種類較少,全縣共發現各類礦產4種,分別為磚瓦用頁岩、建築用砂岩、天然氣和高嶺土;具有查明資源儲量的、正在開發利用的礦種為磚瓦用頁岩和建築用砂岩。 [29] 

營山縣人口

營山縣人口數量

截至2022年末,營山公安户籍總人口87.3萬人,同比下降1.0%。其中,男性46.0萬人,女性41.3萬人;鄉村人口69.9萬人,城鎮人口17.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205人,出生率5.2‰。死亡人口4834人,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長率-2.6‰。年末常住人口61.5萬人,城鎮化率45.2%,比上年上漲0.6個百分點。 [24] 

營山縣民族構成

營山縣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20個民族大雜居的格局。其餘少數民族為土家族、藏族、壯族回族、彝族、布依族、瑤族、朝鮮族等。 [26] 

營山縣經濟

營山縣綜述

2022年,營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2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92.3億元,下降0.3%;第三產業增加值115.6億元,增長3.7%。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8.7%、-4.3%和65.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0.4:35.4:44.2。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2413元,比上年增長3.0%。
2022年,營山縣民營經濟增加值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1.7%,佔GDP的比重為59.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8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73.0億元,下降0.6%;第三產業增加值66.8億元,增長3.7%。民營經濟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0.2:46.9:42.9。 [24] 
2022年,營山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1億元,比上年下降9.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7億元,比上年下降7.8%。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9%。 [24] 
2022年,營山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9元,比上年增長5.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51元,比上年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6元,比上年增長6.8%。 [24] 

營山縣第一產業

2022年,營山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1.9億元,比上年增長4.2%。其中,農業產值50.8億元,林業產值2.6億元,牧業產值36.1億元,漁業產值1.8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7億元。 [24] 
2022年,營山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0073公頃,比上年增加1.4%,其中,水稻播種面積25867公頃,玉米播種面積12762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4356公頃,比上年增長0.6%,其中,油菜籽面積16767公頃,佔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的68.8%。蔬菜播種面積23489公頃,比上年增長4.6%。 [24] 
2022年,營山縣糧食總產量39.6萬噸,比上年減少1.7%。其中,夏糧產量7.4萬噸,比上年增長0.6%;秋糧產量32.2萬噸,比上年減少2.2%。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6.1萬噸,比上年增長3.0%;蔬菜產量43.6萬噸,比上年增長5.3%;園林水果產量4.6萬噸,比上年增長5.4%。 [24] 
2022年,營山縣生豬出欄79.3萬頭,比上年增長3.3%;牛出欄2.4萬頭,比上年增長8.4%;羊出欄39.6萬隻,比上年增長0.8%;家禽出欄947.7萬隻,比上年增長0.5%。豬肉產量5.8萬噸,比上年增長2.3%;牛肉產量0.3萬噸,比上年增長6.2%;羊肉產量0.6萬噸,比上年增長2.0%;禽肉產量1.3萬噸,比上年增長1.0%。禽蛋產量2.3萬噸,比上年增長4.9%。牛奶產量0.02萬噸,比上年下降30.4%。 [24] 

營山縣第二產業

2022年,營山縣實現工業增加值57.3億元,佔GDP比重為21.9%。其中,採礦業增加值0.1億元,製造業增加值55.1億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2.1億元。年末規上工業企業100户,比上年淨增16户。 [24] 
2022年,營山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3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44户。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83.7萬平方米,增加4.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67.5萬平方米,增加3.1%。 [24] 

營山縣第三產業

2022年,營山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8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零售額33.2億元,增長13.8%。按城鄉市場分,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85.1億元,增長2.6%,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44.7億元,增長3.3%。按行業分,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03.4億元,增長4.4%,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6.4億元,下降2.9%。 [24] 
截至2022年末,營山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484.6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住户存款餘額423.9億元,增長13.5%。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70.4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216.3億元,增長12.9%。 [24] 

營山縣交通運輸

營山縣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是南充的東大門和交通次樞紐,起着重要的交通聯絡作用。五條公路連接蓬安縣渠縣儀隴縣,廣安市,達州市。204省道穿過營山,使得營山東可達達州,西可至成都。
截至2022年末,營山縣公路總里程311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裏程105千米。全縣等級公路里程3012千米,其中一級公路35千米。 [24] 
過境鐵路:達成鐵路

營山縣政治

主要領導(僅列黨政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敬健 [31] 
縣委副書記、縣長
孔北川 [30] 
截至2024年5月

營山縣社會事業

營山縣科學技術

截至2022年末,營山縣共有高科技產業企業10户,科技興農引進新品種8項,引進新技術4項,建立示範基地12個。全年重點轉化科技成果4項,技術交易14項。 [24] 

營山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營山縣有各類學校150所(不含村小),招生19198人,在校學生97462人。其中,小學28所,招生5727人,在校生41164人。初中56所,招生8030人,在校生24946人。普通高中7所,招生3768人,在校生11708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招生1651人,在校生3363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招生22人,在校生283人。成人教育學校(含技術培訓)1所。幼兒園56所,在校生1599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高考質量繼續保持歷史較好紀錄,年內參加普通高校考試的人數為4073人,普通高校招生上線人數4063人。職業教育方面,參加各類成人高校考試人數666人,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1737科次。 [24] 
營山縣城區學校共有省級示範高中1所,省藝術特色學校1所,市級示範學校7所。
營山第二中學
營山第二中學(7張)
營山縣城區的主要學校有營山中學、營山二中、營山第三中學(營山職高)、化育中學、鄉鎮主要學校有營山小橋中學、營山雙河中學。

營山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營山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藝術表演場所1個。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個。文化下鄉共演出78場,觀看人數達35萬人。廣播喇叭數4378個,鄉鎮廣播站28個,廣播綜合覆蓋率99.9%。全縣電視總用户8.3萬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9.9%。 [24] 

營山縣體育事業

2022年,營山縣共有體育場館5個,符合“兩場一池一房”要求場地1個,新建全民健身場所1處,建立國民體質監測站1個。體育人才輸送14人,其中,省單項運動學校人才輸送13人,體育大專院校人才輸送1人。 [24] 

營山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末,營山縣醫療衞生機構(含村衞生室)有592個,其中,醫院11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578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3個。醫療衞生機構牀位5627張,衞生技術人員372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511人,註冊護士1634人。全年總診療人次357.5萬人次,其中,醫院診療人次66.2萬人次,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診療人次222.8萬人次。 [24] 

營山縣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營山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36.5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5.0萬人。全年勞務輸出34.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011人,登記失業率3.2%。 [24] 

營山縣歷史文化

  • 縣名由來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朗池縣更名為營山縣,因縣城周圍山丘起伏如營壘狀,故名。 [28] 

營山縣風景名勝

太蓬山
太蓬山(3張)
營山縣自然景觀有省級森林公園望龍湖、翠屏公園、西月湖公園。人文景觀有駱市陵園、紅九軍政治部遺址、回龍塔、舍利塔、龍興寺、有古生物化石遺址“營山劍龍”“小蓬恐龍”、三元硅化木化石羣。尤其是太蓬山,集秀、奇、雄、峻於一體,自隋唐以來,與峨嵋山齊名,有“太蓬仙蹟”之稱。
太蓬山
太蓬山曾為川北佛教聖地,古稱綏山,因山狀若海中蓬萊而得名。海拔731米,方圓40餘里。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昭宗年間,即建有“太蓬寺”三重大殿,氣勢宏偉大,香火鼎盛。譽為“太蓬仙蹟”,列營山縣十景之首。太蓬山有大太蓬和小太蓬之分。共三個遊覽區、60個景點,以朝陽洞、透明巖和天子讀書枱最為有名。 [9] 
朗池濕地公園
位於營山縣城北門河上游,佔地300餘畝,公園以生態、親水為特色,通過“梯級淨化池塘溪流”的組合,形成階梯式濕地。園內擁有竹林30餘畝,生態優美,吸引了6000多隻白鷺長年在此棲息。現營山以朗池濕地公園為核心,擬將北門河生態景觀帶、白塔公園、雲鳳書院、粽子灣老城等景點與其整體包裝,打造具有特色都市休閒風情的國家4A級風景區——朗池白鷺景區。
白塔公園
位於縣城東大門,是兩河整治工程“兩園一帶”中的“一園”,佔地320畝。因園內現存有始建於清道光年間的回龍塔(俗稱白塔)而命名。公園按照兩個景觀軸,牌坊、白塔、晨鐘、廊橋、文風門五個景點,歷史文化區、白塔濱河休閒區等佈局進行規劃設計。
望龍湖
望龍湖
望龍湖(4張)
望龍湖,原名茶盤水庫,因湖面和周圍羣山形狀如龍,故得此名。它坐落在縣城南郊7千米處的茶盤鄉張鵬寨下,面積約4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約1.2-1.5平方千米(汛期和乾旱期),水庫三面環山,最高峯海拔581米。湖水最深處達30米。
西月湖公園
縣城西北隅的西月湖公園,總面積488畝。是縣城集休閒、娛樂、觀光、旅遊為一體的多功能公園。公園內景點眾多,可容納近4萬名遊客,是本縣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雲鳳書院
原為清代中葉以後縣邑最高學府,光緒三十年(1904),清廷推行新學,營山雲鳳、雲龍書院合併為營山縣官立高等小學堂,設在雲鳳書院,首任堂長王殿賓。民國元年(1912),改官立為縣立高等小學堂,王殿賓繼任堂長。書院坐東朝西,建築面積471平方米,四合院佈局。先後成為營山師範附小、雲鳳實驗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後被改作雲鳳實驗小學幼兒園,而後遷出,1987年2月,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山縣結合南北兩河綜合整治工程,對書院進行了修繕,安排專人進行管護。通過“進士之鄉”牌坊、書院廣場、讀書廊、軒、碑亭、影壁、硯池、橋和儀門把區域景觀串聯起來。 [10] 
駱市陵園
駱市鎮有一座規模宏大、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駱市陵園。陵園佔地面積90餘畝,館舍建築面積500餘平方米。英烈陳列室裏展示着駱市、小橋一帶早期有影響的革命先驅大量生平、圖片、資料和遺物,紅軍石刻碑廊裏保存着27塊當年紅軍留下的標語石刻。
紅九軍政治部舊址
位於新店鎮街上,現為新店鎮政府駐地,建於民國初期,為前後院落、長方形四合院佈局,穿鬥結構,建築面積600平方米。1933年紅軍解放新店後,紅九軍政治部設此地,許世友在此指揮營渠大戰。這裏是紅軍取得“營(山)渠(縣)戰役”勝利的決策地,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營山縣地方特產

紅油
興德紅油
興德紅油(2張)
營山的民間傳統小食很多,紅油在這些傳統小食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傳統的手工製作紅油,色香味高度濃縮,香味濃郁,麻味純和,辣味適中,鮮辣爽口,回味悠長,開胃促食,它集辣椒油、花椒油、芝麻油於一體,是家庭首選的優質調味品。
冰糖柚
營山冰糖柚果實成倒卵形,橙黃色,油胞細密,果汁較多,酸甜適度,嫩脆濃郁,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含量豐富,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2003年至2011年,冰糖柚先後5次參加全國柚類果品質量評比,榮獲金獎。
板鴨
營山板鴨在清代名噪天府,民國以後,馳名遠近。營山板鴨的製作有四大獨特之處:一是非時不做。每年立冬以後、立春以前方可製作;二是選鴨挑剔。選鴨有三忌:忌未閹雄鴨;忌越冬老鴨;忌體弱瘦鴨。製成後色澤金黃、臘香四溢;四是選形別緻。
涼麪
營山涼麪是營山縣的傳統名優小吃,因其麪條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色香味俱佳而遠近聞名。色鮮味美,有着悠久的歷史,是當地鼎鼎有名的特色小吃,曾獲得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知名暢銷產品(小吃)”殊榮。
咂酒
營山咂酒,風味獨特,歷史悠久,工藝考究,營養豐富。逢年過節,親友聚會都少不了用咂酒款待客人。自唐宋以來,由民間飲料經過不斷改進,逐步變成商品,成為宴席上獨特高雅的飲料。咂酒的主料是糯性優質高粱。經浸泡、蒸煮、攤涼、下曲、發酵、裝缸密封儲存等生產過程而成。正宗的咂酒,色體晶瑩,酒精度適宜,味道甜美、不酸、不苦、不澀,飲用起來回甜爽口,營養物質易於人體吸收。
油豆腐
營山油炸豆腐,分乾濕兩種,油炸後立即用清水泡透的,人稱“水油豆腐”;乾的易於攜帶、貯存,一月內不致腐爛變質,成為外地客商和旅居異鄉的營山人節日饋贈親友的禮物。據傳已有一、二百年的歷史,在省內外均享有較高的聲譽。原料是黃豆、鹽滷和菜油。生產流程大致分為泡料、粉碎、過濾、看漿、壓胚和油炸等六道工序。油豆腐可燒湯、可煎炒,如以肉餡灌其中加以蒸或紅燒。不論葷食,只要烹調得法,就會味美可口。
通寶牛肉
相傳(唐天寶14年)安祿山叛亂,唐玄宗攜愛妃楊玉環逃至馬嵬坡遭兵變,在高力士及御林軍將領的幫助下楊玉環復甦得以脱險,逃至蜀北名山“太蓬仙山”,隱居寺內。貴妃難嚥寺內食物,山下一李姓香客心生憐憫,採集野生植物香料烹製牛肉送與貴妃食用,貴妃食慾頓增,自此貴妃常食此物,玉體恢復如前。李姓香客烹製牛肉的技藝由此遠近聞名,獨特的配方世襲相傳。今四川省通寶食品有限公司傳承秘方與現代工藝結合,研發出具有千年美味特色的通寶牛肉。

營山縣著名人物

從宋至清,57人中進士,營山縣有“科第士宦,甲於蜀都”之譽。
侯作吾:蜀派古琴名家、我國首個將古琴減字譜譯成五線譜的人。
文蒸蔚:鐵道專家。
楊伯愷:革命烈士。
管相桓:水稻專家、袁隆平之師。
張國櫸:鑿巖工程專家、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龍顯烈:石油化工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李軒:前國家地質總局副局長、地質部副部長。
鄧錫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四川省政府主席。
羅君彤: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軍副軍長、西南軍政公署中將。
張雪巖:川北行署委員兼法院院長、四川省政協常委。
何其宗:中將,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楊世榮:少將,前雲南軍區後勤部政委。
李佈德:少將,前山西省軍區政委。
陳同生:前上海市委統戰部部長、上海市政協副主席。
杜華安:前青海省政協副主席、中共青海省顧問委員會常委。
鄧國軍:原電子工業部對外司司長、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
釋惟覺:台灣佛教禪宗大師、中台禪寺開山法師。
王定國:老紅軍、革命家謝覺哉夫人、北京世界華人文化院名譽院長。
張前東:全國勞動模範、第一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獲得者。
文建明: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
盧加勝:全國道德模範、南京軍區四級士官。
侯方傑:全國優秀鄉村醫生、四川省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
冉新權: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楊潔:楊伯愷之女、86版西遊記總導演、製片人。
高艾:現任中國歌劇院副院長、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副總經理。
郭蓉:文化部優秀專家、現任東方歌舞團副團長、全國青聯委員。
李為民四川省衞生廳學術帶頭人、現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
翟剛:現任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張文衞:現任西南石油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郭建春:現任西南石油大學副校長。 [11] 
陳前斌:現任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
蔣天寶:現任四川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12] 
蔣輔義:現任四川省瀘州市委書記。 [13] 
趙世勇:現任四川省遂寧市委書記。
羅德:現任重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王念東:現任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劉建明:現任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九三學社省委副主席。

營山縣友好城市

2016年4月,與重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墊江縣結為友好區縣。
2017年5月,與重慶市南岸區結為友好區縣。

營山縣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營山縣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縣城。 [14]  9月22日,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糧食生產“豐收杯”。 [15]  9月27日,被表彰為“2020年四川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 [16]  12月,評為: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17] 
2021年8月,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19]  11月,入圍四川省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區。 [20] 
2022年4月,入選四川省第三批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區(市、縣)名單。 [21]  同年,入選2022年四川省服務業強縣(市、區)名單。 [22] 
2023年11月,被確定為2022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3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