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駐地
- 向陽街1號
- 電話區號
- 0817
- 郵政編碼
- 637763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
- 川R
- 人 口
- 9442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安化鄉建置沿革
編輯光緒三十四年(1908),安化場劃入通天鄉區域。
1933年10月,紅軍曾於此建鄉蘇維埃。解放前,轄區屬蓼葉、新店鄉所轄。
1951年8月,設安化鄉,為四區(駐新店)轄鄉。
1958年10月,建安化公社,為新店區轄社。
1967年10月,改名向陽公社。
1972年複名安化公社。
1984年3月改為安化鄉。
1992年9月,安化鄉與蓼葉鄉、高碼鄉合併建蓼葉鎮。
安化鄉行政區劃
編輯安化鄉地理環境
編輯安化鄉位置境域
安化鄉地形地貌
安化鄉氣候
安化鄉水文
安化鄉自然災害
安化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雹災、連陰雨、山體滑坡等。1994年4月25日凌晨4點25分,遭遇冰雹,冰雹持續2分多鐘,造成境內11個行政村、72個村民小組出現不同程度的災情,其中牛尾、印心、龍古、燈籠、爬山5個行政村、10個村民小組為重災區。1997年8月份,持續35天的高温乾旱,造成場鎮居民1200人飲水困難,糧食作物面積2000畝受損。
[1]
安化鄉自然資源
安化鄉人口
編輯截至2011年末,安化鄉總人口有10082人。總人口中,男性5533人,佔55%;女性4549人,佔45%;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安化鄉人口出生率8.3‰,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長率0.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5人。
[1]
安化鄉經濟
編輯安化鄉綜述
安化鄉農業
2011年,安化鄉農業總產值2644萬元,比2010年增長16.7%。2011年,安化鄉生產糧食5612噸,其中水稻1789噸,玉米794噸,小麥1528噸,紅苕718噸;生產花生272噸,油菜352噸,雜糧450噸。安化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安化鄉生豬出欄12680頭,年末存欄10590頭;牛出欄480頭,年末存欄1170頭;羊出欄5000只,年末存欄2759只;家禽年末存欄52981羽,上市家禽97444羽。
[1]
安化鄉商貿
截至2011年末,安化鄉有商業網點150個,職工560人。2011年,安化鄉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9000萬元。
[1]
安化鄉場鎮逢1、4、7趕場,安化、新店、蓼葉、通天、安固等鄉民均來趕集,每場約2000餘人,市場流通額每場約2萬餘元。
安化鄉金融業
安化鄉郵電業
安化鄉社會事業
編輯安化鄉教育事業
安化鄉文體事業
安化鄉醫療衞生
安化鄉社會保障
2011年,安化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73户,人數585人,支出49.1萬元;供養農村五保120人,支出21.6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03人次,支出2.3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2萬元。
[1]
安化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安化鄉有郵政所1處;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個;有固定電話用户2000户,比2010年增加50户,電話普及率65%;移動電話用户2500户,比2010年增加105户;光纜線路總長達35千米,主幹電纜2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800個,寬帶接入用户500户,比2010年增加100户。
[1]
安化鄉交通
編輯安化鄉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安化鄉風景名勝
編輯安化鄉場鎮以北300米處的山脊有一似燈籠形狀10多立方米的石頭,人們稱它燈籠石。山巔修有一佛廟燈籠廟,並常年有人燒香拜佛。
-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明全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四川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2787-2788.
- 2. 安化鄉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29]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476.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491.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486.
- 6. 鄉鎮-安化鄉 .四川政務服務網.2023-02-06[引用日期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