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瀋陽市第十中學

鎖定
瀋陽市第十中學,原名沈飛一中,始建於1955年,1978年被命名為省級重點高中,學校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特色鮮明。校園佔地面積24000㎡,現有三棟教學樓,總建築面積23000㎡,各種教育教學生活設施齊全,環境優美。
中文名
瀋陽市第十中學
外文名
No.10 Middle School of Shenyang
簡    稱
瀋陽十中
創辦時間
1955年
辦學性質
公立中學
校    訓
知行合一 至誠至善
地    址
瀋陽市皇姑區梅江街10號
主要獎項
遼寧省重點高中
現任校長
劉風雲
所屬地區
中國瀋陽

瀋陽市第十中學學校位置

學校位於三台子梅江街10號,毗鄰地鐵二號線,並有多條公交線路經過學校,交通便利,學校提供食宿,方便家遠學生求學。校園環境優美,學生學習生活條件完備。周邊雲集瀋陽師範大學瀋陽醫學院瀋陽市第十一中學三台子第一小學、珠江五校分校等名校。
學校地理位置:瀋陽市皇姑區梅江街10號(圖)

瀋陽市第十中學教學設施

學校實現了教學區域網絡的全覆蓋,為所有教室配備了電子白板、電腦和電子班牌,設立大屏幕電視、LED顯示屏、觸控一體機,實現了教育教學的信息化。
學校現有數字化理化生實驗室等21間各類功能教室,並計劃修建22個功能教室,以滿足學生各種學習需要
學校新建建築面積達5100㎡食宿樓,擁有2000㎡的食堂和3100㎡的宿舍,可以同時為全校師生提供三餐,為400名學生提供住宿。
學校擁有1500㎡的體育館和各種户外體育設施,可以充分滿足學生鍛鍊健身需求。

瀋陽市第十中學師資力量

學習現有30個教學班,學生1260人,教職員工153人,其中高級教師62人,一級教師47人,市、區級骨幹教師、名師62人,35歲以下教師44人。教師學歷全部本科以上,研究生及同等學歷74人。學校規模適中,教師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愛崗敬業,為學校成為高質量的育人基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加大人力、物力、資金投入,通過外出學習、參加培訓、教育科研、教學活動、教師論壇、青藍工程等方式為廣大教師提供專業發展平台,不斷提高教師素質。為應對高考改革,成立雙師團隊,進行雙師培訓,為未來的學生生涯規劃課程做好師資準備;成立“心語”心理諮詢志願者團隊,聘請專家進行講座,為學生進行心理諮詢,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瀋陽市第十中學學校榮譽

瀋陽市公辦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全科合格率優秀學校
連續獲“皇姑區高考進步獎(文)”、“皇姑區高考進步獎(理)”
遼寧省百姓心中優質學校
瀋陽市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

瀋陽市第十中學教學改革

自2014年起,經過三年的不斷探索和努力實踐,到2017年,學校建構了具有十中特色的本土化教學策略,即“主題-導學”教學策略。它是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根據《教綱》和《考綱》的要求,對教材進行解構、重組,確立教學主題,並圍繞教學主題進行教學設計,依託導學案,強調教師主導作用,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
它的體系構成概括來説,就是“三四五六”,即“課堂設計三原則、四環式學習策略、五段式授課策略及課堂教學六步驟”。我們以“主題”提煉教材,落實了新高考改革對“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考查的要求,以教師主導性來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零距離培育。歷經三年的打磨,具有十中特色的“主題-導學”教學策略已經成為我校教學體系的核心,“主題式課堂”實現了主題架構課堂、意識引領課堂、智慧照亮課堂、激情活潑課堂的特色課堂模式。
作為市級重點規劃課題,《運用“主題-導學”教學策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瀋陽市高考改革試點校評估驗收中引起關注,我校也被評為瀋陽市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

瀋陽市第十中學辦學方針

基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一育人目標,學校提出了“服務學生、發展學生,相信學生、成就學生”的辦學理念,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全面發展、面向全體、人人成才”。在此基礎上,學校確立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觀和“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教學觀,深入推進教改,建構教學策略,打造高效課堂,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瀋陽市第十中學教學成果

近年來,本科上線率從2014年的69%提升至最高91.39%,一本上線人數從原來的23人增加到45人,連續獲得區高考進步獎;學考全科通過率從最初的49.9%,最高達到99.13%,連續兩年獲得“瀋陽市公辦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全科合格率優秀學校”稱號;中招分數從2014年的644分提高到683分。
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科素養明顯提升,近年來共有284人獲得各級各類競賽獎勵,為今後發展打下基礎。

瀋陽市第十中學辦學特色

聚焦課程體系建設,為學生髮展提供更豐富的選擇。 [1] 
高考改革對學校的課程開發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高考改革,滿足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學校自2014年起就開始着手進行課程體系建設,為高考改革積累經驗。
一是開展能力型分層走班教學。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數學分ABC三層、物理化學分AB兩層進行能力型分層走班,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並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從根本上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
二是開展補弱型分類走班教學。語文采取5+1的補弱型分類走班,在完成大綱既定內容的基礎上,開設了“國學研究”“現代文閲讀”“寫作基礎”“古詩文欣賞”和“語文基礎”等五門校本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比較薄弱的課程進行學習,補上短板提高語文總體水平。其他學科則由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定期開展補弱課程,組織學生進行短平快式的教學,此類課程特點是主題突出、內容具體,以實現補弱為目的。
三是開展興趣型分項走班教學。體育開設了七個興趣型教學模塊,即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毽球花式跳繩健美操,採取按年級分項選課走班的模式,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自主選擇課程,使每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掌握4種體育技能。
四是開展拓展型課程。每天早讀開展“中學生誦讀中華文化經典”活動,在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陶冶學生高雅情趣,培養閲讀習慣和能力,提升語文素養;英語開設了寫作與閲讀課程,由專職教師授課;開設引橋課程,幫助學生完成由初中到高中的過度,儘快適應高中學習生活;開設十中大講堂,由教師提供課題菜單,學生自由選擇,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設一本達標班,為學習程度較高的學生提供菜單式課程;美術開設了刮蠟畫線描畫水彩畫課程。
五是開展實踐型課程。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為學生展示才藝、鍛鍊能力提供舞台,學校共有社團17個,全都由學生自主籌建、自行開展活動;開展心理教育諮詢活動課,學校與瀋陽市“和一心理諮詢團隊”進行長期合作,每週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諮詢,指導我校教師上好心理健康課、定期為學生進行專題團訓;成立雙師團隊,利用班會等時機為學生進行生涯規劃培訓;開展軍訓活動,鍛鍊學生體魄,指引學生樹立國防意識
聚焦教學策略構建,為學生髮展提供更高效的課堂教學
基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一育人目標,學校確立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觀和“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教學觀,建構了具有十中特色的教學策略,即“主題-導學”教學策略。它是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根據《教綱》和《考綱》的要求,對教材進行解構、重組,確立教學主題,並圍繞教學主題進行教學設計,依託導學案,強調教師主導作用,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在此體系下構建的“主題式課堂”實現了主題架構課堂、意識引領課堂、智慧照亮課堂、激情活潑課堂的特色課堂模式。作為市級重點規劃課題,《運用“主題-導學”教學策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瀋陽市高考改革試點校評估驗收中引起關注,我校也被評為瀋陽市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
聚焦德育體系建設,為學生髮展提供更豐富的成長路徑。
學校制定了“三縱三橫”的育人策略。以自主管理為核心的誠信教育、以踐行校訓為根本的善行教育和以年部專人管理督導為手段的行為養成教育一脈相承,將高一價值觀教育、高二人生規劃教育、高三職業引導教育的“三位一體”的立體育人模式貫徹始終。
聚焦生涯指導體系構建,為學生髮展提供最科學的指導。
學校構建了“四位一體”的生涯指導工作體系和“6合一”課程體系。“四位一體”即:成立學生生涯指導中心、設立學生髮展指導手冊、編著生涯規劃教材、建構生涯課程體系。“6合一”課程體系即:生涯課、生涯社團、職業講座、職業訪談、實踐基地參觀、模擬職業招聘。通過豐富的課程設置,使學生學習生涯規劃相關知識,瞭解各種職業的特點和工作模式,儘快完成生涯覺醒,樹立人生目標,為成功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瀋陽市第十中學學校領導

校長:劉風雲。瀋陽市第十中學校長,中共黨員,瀋陽市骨幹校長、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實踐導師、瀋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皇姑區優秀共產黨員,擔任省級課題“高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實踐探索”“研究信息化環境下學校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及市級課題“高中‘主題-導學’教學法的實踐研究”項目主持人。 [2] 
書記:楊軍。中共黨員,現任瀋陽市第十中學黨總支書記。1992年畢業於瀋陽體育學院,歷任瀋陽市第一二〇中學教師、總務主任瀋陽市第四十中學副校長、黨總支副書記等職。先後多次獲皇姑區記功和記大功榮譽稱號 [3] 
副校長:楊波。 瀋陽市第十中學副校長,中共黨員,現主管學校體衞藝工作,高三年部主管校長。 歷任瀋陽市第四十中學、瀋陽市第二十四中學副校長。曾多次獲得區記功、記大功,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4] 
副校長:丁雲巖。瀋陽市第十中學副校長,中共黨員,現任瀋陽市第十中學德育副校長,分管高二年部工作。 [4] 
副校長:陳彥。瀋陽市第十中學副校長,中共黨員,現任瀋陽市第十中學教學副校長,高一年部主管校長。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