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曹聚仁

鎖定
曹聚仁(1900年7月7日—1972年7月23日),字挺岫,號聽濤,筆名陳思、阿挺、丁舟、天龍、趙天一等。浙江省浦江縣蔣畈村(現歸蘭溪縣)人。1900年7月7日出生,1916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1921年到上海創辦滄笙公學,並在愛國女中任教,同時為邵力子主編的《民國日報》撰稿。1923年參與發起成立新南社。1927年後,在大學教書,與陳望道等合辦《太白》《芒種》等刊。1935年參加救國會活動,被推選為十常委之一。抗戰爆發後,應聘為中央社前線特派記者,為《申報》《立報》《社會日報》採訪戰地新聞。抗戰勝利後,擔任上海《前線日報》主編、復旦大學等校新聞學教授。
1950年8月應邀到香港星島日報》工作,1956年改任《南洋商報》(新加坡)特派記者,《正午報》主筆。1959年後,主持香港《循環日報》工作。1970年在《晶報》開闢《聽濤室隨筆》專欄,講述中國學術思想。1972年7月23日病逝於澳門,享年72歲。著作有《採訪外記》、《採訪新記》、《我與我的世界》、《萬里行記》、《國學十二講》等。 [1-4] 
中文名
曹聚仁
別    名
聽濤
袁大郎
陳思
彭觀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0年7月7日
逝世日期
1972年7月23日
畢業院校
浙江省第一師範
職    業
作家、學者、記者、愛國人士
出生地
浙江省浦江墩頭鎮蔣畈村(今屬蘭溪
代表作品
《文史討論集》《國學概論》《國學大綱》《我與我的世界》
性    別

曹聚仁人物生平

曹聚仁,字挺岫,號聽濤,常用筆名有陳思、阿挺、尾生、丁舟、趙天一、沁園、姬旦、土老兒、雲亭山人。晚年居香港時,還有兩個常用筆名——橄生和諸家。

曹聚仁早年經歷

蔣畈故居 蔣畈故居 [11]
曹聚仁原籍浙江省浦江縣蔣畈村(現歸蘭溪縣)。1900年7月7日生。 曹父曹夢岐,農家子弟,早年隨父躬耕力田,勉強達到温飽。耕餘勵志讀書,刻苦自學,小有成就。後赴浦江縣童子試,被污為冒籍,逐出考場。憤而負宗譜以祖籍進金華府試,舉秀才,故自稱金華人。繼而趨杭州應舉,不中,卻接觸了革命思想,於是絕意功名,歸而興學。1903年捐家屋為校舍,創辦私立育才、競新兩所學堂,其中以育才最為有名。曹夢岐在地方上放小腳,行西曆,辦實業,做了一些啓蒙工作。半個世紀中,他創辦的育才小學為方圓百里內的農村培養了三千多名學生。
曹聚仁是曹夢岐的次子,四歲唸完《大學》、《中庸》,五歲讀《論語》、《孟子》,六歲動筆寫成四五百字的完整文章,七歲便可背誦全部《詩經》,九歲已能寫出長文。他的早慧使夢岐把他當作自己事業的後繼者,但這並沒有如願。“從我個人的生命根源來説,我永遠是我父親夢岐先生的兒子,卻又永遠是先父的叛徒。”這是曹聚仁後來對自己性格和思想的評斷。 [5] 

曹聚仁求學經歷

曹聚仁十歲那年,育才小學來了一位叫朱芷春的老師,這對他一生的思想,產生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從歷史課中,讀到王船山的《讀通鑑論》,使他大開思想眼界,舊思想的藩籬從此被衝破了。
1912年,曹聚仁從育才小學畢業,次年春,考入金華七中。唸了一年半書,因小故被學校除名,這是他一生中受到的第一次重大打擊。
曹聚仁(左一)與同學在杭州 曹聚仁(左一)與同學在杭州 [11]
1915年夏,他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從師劉大白陳望道夏丏尊單不庵李叔同(弘一法師)、朱自清等人,其中對曹影響最大的是單不庵。單是桐城派的大師,又不受門户之見的束縛。在其引導下,曹一步步走向治文治史的道路。
其間,曹經過“五四”浪潮的激盪,亦被捲入革命的旋渦,被推上學生自治會主席職位,主編《浙江新潮》。

曹聚仁教學寫作

曹聚仁1921年畢業,遂投考南京東南高師和武昌高師均未被錄取。翌年,開始在上海任中學教師,得邵力子推薦,在《民國日報》的副刊《覺悟》經常寫稿,初步開始了教學和寫作生活。
二十年代在上海 二十年代在上海 [11]
1922年,章太炎在上海國學會連續講演,曹以《民國日報》特約記者身份前往筆錄講稿,並在《覺悟》副刊批註發表。其記錄以《國學概論》為題出版。以書為緣,曹聚仁成為章門最年輕的弟子。
1923年,“南社”演變為“新南社””,曹聚仁為“新南社”八個發起人之一。 [6] 
1923年至1935年,他先後在上海藝術專科學校、上海藝術大學、路礦學院、暨南大學復旦大學持志大學光華大學大夏大學中國公學等任講師、教授,講授國文、史學、新聞學等課程,還編著過《國學概論》、《國故學大綱》、《文思》、《筆端》、《文筆散策》等著作。 [9] 
三十年代在上海 三十年代在上海 [11]
1927年曹聚仁認識魯迅,1931年創辦《濤聲》週刊,頗得魯迅讚許,主動用羅憮筆名為《濤聲》多次寫稿。他在《祝<濤聲>》一文中説:“我是愛看《濤聲》的。”為編《守常全集》等,曹聚仁和魯迅的往來增加了。幾年中,互通六七十封信,在《魯迅書信集》中,就收有魯迅給曹聚仁的二十四封信。1933年,《濤聲》被國民黨查禁停刊,曹聚仁又和陳望道徐懋庸等合編《太白》《芒種》,魯迅也都寫了文章。1934年曹聚仁,陳望道等七人提倡“大眾語”,針對當時文壇“讀經復古”運動開展鬥爭。魯迅應曹聚仁的邀請,寫了多篇起主導作用的文章,使“大眾語運動”得以健康地發展。 [7] 
1935年,曹聚仁主編《芒種》,反對以林語堂為代表的“論語派”。同年,他與鄒韜奮沈鈞儒等成為抗日救國會十一名委員之一,併為《申報·自由談》、《立報》等刊物撰寫評論和雜文。 [9] 

曹聚仁戰地記者

初任戰地記者 初任戰地記者 [11]
“九一八”事變後,曹聚仁力主抗戰,任救亡協會理事,和沈鈞儒陶行知等並肩作戰。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他放棄教學職位,從書齋走向戰場,擔任戰地記者,奔走大江南北,報道抗戰實況,並向海外披露皖南事變真相。 [7] 
1937年與珂雲在上海 1937年與珂雲在上海 [11]
1940年初,曹聚仁受蔣經國的邀請前往贛南主持《正氣日報》編務工作。1943年春因陷於贛南的人事糾紛,拂袖而去。 [10] 

曹聚仁編報教書

戎裝像 戎裝像 [11]
抗戰勝利後,曹聚仁回到上海繼續從事教育和新聞工作。具體的身份是:《前線日報》的主筆兼前進中學校長,同時亦兼任上海幾所大學新文學課程的教授。 [7] 
《中國抗戰畫史》一頁 《中國抗戰畫史》一頁 [11]
1946年,他着手編寫《中國抗戰畫史》(由舒宗僑負責圖片部份),1947年正式出版。

曹聚仁定居香港

1959年全家福 1959年全家福 [11]
1950年前往香港,為華僑報紙編報、寫稿,從事愛國工作,任《星島日報》編輯,以《光明中來》為題,如實報道新中國情況。
六十年代在香港 六十年代在香港 [11]
1955年後為新加坡南洋商報》撰稿,並與人創辦《正午報》。1956年起,先後六次回大陸參觀採訪,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其間,積極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奔走、盡力。 [10] 
晚年在書房 晚年在書房 [11]
1970年,曹聚仁開始寫回憶錄——《我與我的世界》。預計寫三卷,約一百萬字。1972年4月病重後,他還仰卧病牀,懸腕而作,直到不能提筆方止。但只寫了全書的一半。等一卷出版之日,已在他逝世後三個月了。
1972年7月23日曹聚仁病逝於澳門鏡湖醫院,享年72歲。逝世前後,得到周恩來的親切關懷照顧。 [8] 

曹聚仁主要作品

《我與我的世界》手跡 《我與我的世界》手跡 [11]
曹聚仁一生著述甚多,積四千餘萬言,彙集成冊出版過的有《中國史學》,《大江南線》、《酒店》、《到新文藝之路》、《中國剪影》、《中國剪影二集》,《亂世哲學》、《中國近百年史話》、《蔣畈六十年》,《北行小語》、《北行二語》、《北行三語》、《採訪外記》、《採訪新記》、《萬里行記》、《魯迅手冊》、《魯迅評傳》、《魯迅年譜》、《蔣百里評傳》、《現代中國通鑑》、《現代中國報告文學選》(分甲編和乙編)、《秦淮感舊錄》(分一集和二集)、《浮過了生命海》、《現代中國劇曲影藝集成》和《國學十二講》等。1970年,曹聚仁開始寫回憶錄——《我與我的世界》。 [8] 

曹聚仁人物評價

曹聚仁自比“燈台守”,為了祖國統一,他放棄自由主義,走向了孤苦伶仃、無怨無悔的愛國道路。他為兩岸和平統一事業,奔走呼號,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秉持民族大義,心繫兩岸,苦盼統一。 [12] 
參考資料
  • 1.    陳喬之主編;《港澳大百科全書》編委會編:《港澳大百科全書》,花城出版社,1993年,第568頁。
  • 2.    鄭乃臧,唐再興主編:《文學理論詞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第567頁。
  • 3.    北京語言學院《中國文學家辭典》編委會:《中國文學家辭典》現代第3分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34頁。
  • 4.    張明觀,張慎行,張世光編著:《南社社友圖像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650頁。
  • 5.    《曹聚仁傳略》,李勇著:《曹聚仁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頁。
  • 6.    《曹聚仁傳略》,李勇著:《曹聚仁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頁。
  • 7.    《曹聚仁傳略》,李勇著:《曹聚仁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頁。
  • 8.    《曹聚仁傳略》,李勇著:《曹聚仁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頁。
  • 9.    楊建新主編:《浙江文化地圖》第3冊(人文化成-浙江名人文化),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年,第71頁。
  • 10.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金華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金華文史資料》第8輯( “三胞”人物專輯),政協浙江省金華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年,第74頁。
  • 11.    曹聚仁:《我與我的世界:曹聚仁回憶錄》,北嶽文藝出版社,2009年,前言頁。
  • 12.    曹聚仁的風雨人生【5】--黨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4-07-31[引用日期2023-10-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