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授時歷

鎖定
《授時歷》,為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實施的歷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賜而得名,原著及史書均稱其為《授時歷經》。其法以365.2425日為一歲,距近代觀測值365.2422僅差25.92秒,精度與公曆(指1582年《格里高利曆》)相當,但比西方早採用了300多年。
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元世祖命許衡“領太史院事”,全面負責這一工作,並以郭守敬王恂為副,共同研訂。
中文名
授時歷
外文名
Shoushi Calendar
編制者
許衡郭守敬王恂
起源時期
公元1281年
施行時間
共364年

授時歷主要內容

《授時歷》,每月為29.530593日,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它正式廢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為曆元,打破了古代制歷的習慣,是我國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明初頒行的《大統歷》基本上就是《授時歷》,如把這兩版曆法看成一版,可以説是我國曆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曆法,達三百六十四年。
《授時歷》為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六月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二月間,許衡王恂郭守敬楊恭懿等在東西六千餘里,南北長一萬一千餘里的廣闊地帶,建立了二十七所測驗站點,進行實測完成(即四海測驗 [1] 
元朝《元朝名臣事略》、《元文類》等史料均記載許衡為《授時歷》主編,特別是許衡遺著《許文正公遺書》卷十二有《授時歷》全文—《授時歷經》。

授時歷修訂經過

元朝初年沿用過去金國的《重修大明曆》。這個曆法是公元1180年(金世宗大定二十年)修正頒行的。行用了幾十年後,誤差積累已經相當嚴重,所以發生了好幾次預推與實際現象不符的事。再一次重新修改是迫切需要的了。
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元軍佔有了南宋都城臨安。就在這一年,元世祖忽必烈遷都大都,並且採納已死大臣劉秉忠的建議,決定修訂曆法,頒行元朝自己的歷法。於是,元朝廷下令在新的京城裏組織歷局,調動了全國各地的天文學者,修訂曆法。
這件工作名義上以張文謙為首腦,但實際負責歷局事務和具體編算工作的是精通天文、數學的王恂。當時,王恂就想到了好友郭守敬。他長於制器和通曉天文。因此,郭守敬就由王恂的推薦,參加修歷,奉命製造儀器,進行實際觀測。從此,在郭守敬的科學活動史上又揭開了新的一章,他在天文學領域裏發揮了高度的才能。
郭守敬首先檢查了大都城裏天文台的儀器裝備。這些儀器都是過去金國的遺物。其中渾儀還是北宋時代的東西,是當年金國佔有北宋的京城汴京以後,從那裏搬運到金國中都來的。當初,一共搬來了三架渾儀。因為汴京的緯度和金中都相差約四度,不能直接使用。金國的天文官曾經改裝了其中的一架。這架改裝的儀器在元初也已經毀壞了。郭守敬就把餘下的另一架加以改造,暫時使用。
另外,天文台所用的圭表也因年深日久而變得歪斜不正。郭守敬立即着手修理,把它扶置到準確的位置。這些儀器終究是太古老了,雖經修整,但在天文觀測必須日益精密的要求面前,仍然顯得不相適應。郭守敬不得不創制一套更精密的儀器,為修歷工作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曆法的制定工作中所必須的天文觀測,主要是兩類。一類是測定二十四節氣,特別是冬至夏至的確切時刻;用的儀器是圭表。一類是測定天體在天球上的位置,應用的主要工具是渾儀。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這種儀器看起來極簡單,用起來卻會遇到幾個重大的困難。
授時歷的主要編制者許衡 授時歷的主要編制者許衡
首先是表影邊緣並不清晰。陰影越靠近邊緣越淡,到底什麼地方才是影子的盡頭,這條界線很難劃分清楚。影子的邊界不清,影長就量不準確。使用圭表時的第二個難題就是測量影長的技術不夠精密。古代量長度的尺一般只能量到分,往下可以估計到釐,即十分之一分。按照千年來的傳統方法,測定冬至時表影的長,如果量錯一分,就足以使按比例推算出來的冬至時刻有半個至一個時辰的出入。(一個時辰等於兩個小時)這是很大的誤差。還有,舊圭表只能觀測日影。星、月的光弱,舊圭表就不能觀測星影和月影。所以為了修訂曆法,元朝廷修建了觀星台,並且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天文學實際測量的工作,最北到達了西伯利亞,最南則到達了南海諸島
通過一系列精準的天文測量,並且在南宋《成天曆》的基礎上,郭守敬等傑出的科學家終於克服了修訂曆法中的種種困難,非常成功的精確制訂完成了《授時歷》這部曆法。
明初宋濂等撰《元史》記載,公元1276年(至元十三年)六月,元世祖命王恂與江南日官置局修歷,以張易董其事,易恂奏宜得許衡明歷理,遂詔命許衡赴京領改歷事,至元十五年詔郭守敬,十六年詔楊恭懿修歷。而且在《歷志》中明確指出許衡為《授時歷》主編,“今衡、恂、守敬等所撰《歷經》及謙《歷議》故存,皆可考據”。在清魏源撰《元史新編·歷志》及其它諸多史書中均有同樣記載。説明在明、清兩朝同樣記載許衡為《授時歷》主編。
郭守敬等人還接受了修訂曆法的任務。
公元1277年左右,郭守敬向朝廷建議,為修訂曆法,組織一次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的天文觀測。元世祖忽必烈接受了建議,派十四名天文學家,到國內二十六處地點進行了幾項重要的天文觀測,歷史上把這項活動稱為“四海測驗”,測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長度和晝、夜時間的長度,為修訂曆法提供了很多精確的數據。
公元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春天,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時”的古語,將修訂完成的歷法取名為《授時歷》。

授時歷歷史意義

這部曆法,反映了當時我國天文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創造,例如,定一回歸年為365.2425日,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實際時間,僅差25.92秒,和現代世界通用的公曆完全相同。在編制過程中,他們所創立的“三差內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傑出成就。按照《授時歷》的推斷,1299年(大德三年)八月己酉朔巳時,應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但到了那一天,“至期不食”。是否《授時歷》錯了?根據現代天文學推算,那天確實有日食發生,是一次路線經過西伯利亞極東部的日環食。只是食分太小,加之時近中午,陽光很亮,肉眼沒能觀察到罷了。《授時歷》經受住了時間考驗。它在我國沿用了三百多年,產生了重大影響朝鮮越南都曾採用過《授時歷》。
英國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下西洋期間曾派遣分隊到達了意大利佛羅倫薩,與教皇尤金四世進行了會面,並向歐洲傳播了大量的中華天文曆法及文化知識,包括明朝的《星曆錶》,元朝的《授時歷》及科技專著《農書》刻印本等。進而形成了《格里高利曆》即公曆。

授時歷修者簡介

授時歷許衡

許衡(1209年-1281年),字仲平,號魯齋,世稱“魯齋先生”。懷慶路河內縣(今河南沁陽)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
許衡自幼勤讀好學,之後為避戰亂,常來往於河、洛之間,從姚樞得宋二程朱熹著作,與姚樞竇默相講習。元憲宗四年(1254年),許衡應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學,授國子祭酒。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與徐世隆定朝儀、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又領太史院事,與郭守敬修成《授時歷》。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歸懷慶休養。至元十八年(1281年),許衡去世,年七十三,贈榮祿大夫、司徒,諡號“文正”,後加贈正學垂憲佐運功臣、太傅、開府儀同三司魏國公皇慶二年(1313年),從祭孔廟。著有《讀易私言》、《魯齋遺書》等。

授時歷郭守敬

郭守敬 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縣(今河北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早年師從劉秉忠張文謙,官至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世稱“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曆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訂新曆法,歷時四年,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為修訂曆法,郭守敬還改制、發明了簡儀、高表等十二種新儀器。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內的古渠,更立閘堰,使當地農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耗時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發展了南北交通和漕運事業。
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以郭守敬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星”。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也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LAMOST望遠鏡命名為“郭守敬天文望遠鏡”。

授時歷王恂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縣(今河北唐縣)人,元代數學家。跟劉秉忠學習數學、天文、後與郭守敬一道從劉秉忠學習數學和天文曆法,精通曆算之學,王恂任太史令期間,分掌天文觀測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曆書四十餘家。他在《授時歷》的編制工作中,其貢獻與郭守敬齊名。
王恂死後,他創造的歷律計算法,由郭守敬等人整理成《推步》七卷、《立成》二卷、《歷議擬稿》三卷、《轉神選擇》二卷、《上中下注釋》十二卷留傳後世。
參考資料
  • 1.    [明]宋濂.元史·天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