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惠河

鎖定
通惠河,屬北運河水系,亦名通濟河,元時為金水河,又稱大通河,明代以後改稱御河(玉河 [1]  ),東西走向。是元代挖建的漕運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開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元世祖將此河命名為通惠河。最早開挖的通惠河自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甕山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門(崇文門)外向東,在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莊(張家灣村)入潞河(北運河故道),全長82公里(元制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 [3]  )。 [2] 
元末明初上段從白浮村神山泉至甕山泊的一段廢棄,又把城內水道改建,只剩下東城外下游一段,因此,現代通惠河發源於崇文區東便門大通橋,流經朝陽區高碑店、雙橋,於八裏橋入通州區境界向東經城關鎮取中莊、永順村在北關閘下600米處入北運河。河道全長21公里,流域面積250平方公里,河道最大排水能力為350立方米/秒。 [2]  主要支流有護城河、城內河系、金河、長河及南旱河。 [21] 
在歷史上,通惠河是北京地區漕運業最發達的水道,對建設北京、繁榮經濟曾發揮了極重要的作用, [21]  曾是北京的一條經濟命脈。這條河道在明朝和清朝一直得到維護,一直沿用到20世紀初葉。漕運停止後,成為北京城區污水排放的主河道,還承擔着農業用水的輸水任務,曾是承擔北京城區排水面積最大的水系。經幾十年的治理,又成為北京市的景觀河道。 [2] 
中文名
通惠河
別    名
通濟河、金水河、大通河、御河(玉河)
所屬水系
海河水系北運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北京市東部
流經地區
北京市崇文區、朝陽區、通州區
發源地
北京市崇文區東便門的大通橋
主要支流
護城河、玉帶河、北長河、二道溝
河    長
21 km [2] 
流域面積
250 km² [2] 
平均流量
210 m³/s
河口位置
北京市通州區北關閘下600米處

通惠河幹流概況

通惠河在北京市的位置 通惠河在北京市的位置
通惠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通惠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通惠河,在元代郭守敬開闢時河道總長為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元制)(一説82公里 [1]  ),其上游起自北京市昌平區白浮村,經積水潭、中南海,向東轉南,出元代之南水門後,自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莊(今張家灣村)再東行直達通州入潞河(今北運河故道)。其中從甕山泊(今昆明湖)至至積水潭這一段河道在元代稱為高梁河。於1293年建成通航,糧船可自通州直抵積水潭。元末以後,白浮河道敗毀,水源短缺;明代又把城內水道改建,通惠河只剩下東城外下游一段,即西起東便門的大通橋(與東護城河相通),經慶豐閘、高碑店閘、普濟閘、八里橋,在通州區(原通縣)城北入北運河,《北京水利志稿》謂全長約20公里, [3]  《通縣水利志》謂21公里 [2]  ,流域面積250平方公里。其中高碑店閘以上長8公里,流域面積197平方公里。流經朝陽區16公里,負擔排水面積63.5平方公里。通惠河接納護城河、內城河系、金河、長河、南旱河排水。朝陽區注入通惠河的排水溝有二道溝、青年路溝、半壁店溝、咸寧侯溝、八里橋溝及7條小支溝,共12條,計長29.7公里。 [20] 
通惠河起點東便門大通橋 通惠河起點東便門大通橋
北京通惠河慶豐閘水域 北京通惠河慶豐閘水域
通惠河高碑店段 通惠河高碑店段
通惠河八里橋段 通惠河八里橋段
通惠河八里橋段2 通惠河八里橋段2
通惠河朝陽區八里橋東段 通惠河朝陽區八里橋東段
通惠河通州區永順段 通惠河通州區永順段
通惠河通州區西海子公園段 通惠河通州區西海子公園段
通惠河通州區河口段 通惠河通州區河口段
通惠河通州區河口段 通惠河通州區河口段
通惠河通州區河口段 通惠河通州區河口段
通惠河在通州區北關匯入北運河(下為通惠河口) 通惠河在通州區北關匯入北運河(下為通惠河口)

通惠河水文特徵

據《北京水利志稿》《通縣水利志》,河道行洪能力在350立方米/秒左右。 [2]  [3]  由於城市建設迅速發展,使城區徑流係數增大,通惠河排水流量明顯增長,1963年8月大雨,通惠河上段出現了243立方米/秒洪峯,1974年8月6日,洪水又達到300立方米/秒;日漸增大的城市污水未經處理也大多排入通惠河輸至北運河,致使河道污染與淤積日益加重。 [3] 
隨着城市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沿河有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通惠河道,河水又黑又臭,水源環境遭到嚴重污染。後來在在御河下水道的南河沿大街南口建截流井,把污水及菖蒲河的水排放到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通惠河水質逐年改善。 [1]  為治理通惠河污染,1960年在高碑店建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3立方米/秒,當污水超過處理能力時,仍溢流入通惠河。1980年污水流量達到4.87立方米/秒,污水溢入河道量逐年增加。 [2] 

通惠河主要支流

通惠河徑流

北京護城河,始建於明代。內城南面的護城河名前三門護城河,東、西、北三面的護城河分別名為東護城河、西護城河、北護城河,外城自西便門經廣安、右安、永定、左安、廣渠諸門的護城河名南護城河。這五條護城河水源來於長河(長河流域面積12.62平方公里),於東便門外匯流入通惠河。建國前,護城河是城內下水溝渠的總彙流河道,同時還是長河、南旱河、蓮花河的下游河道,是通惠河水系中的重要部分。 [4] 
北護城河,建國前的北護城河起自西直門北的三岔河口(上游納進長河),東行過德勝門、安定門至東北城角,與東護城河相接。德勝門西的松林閘和右岸的鐵欞閘組成向內城輸水的樞紐。松林閘上游左岸有較大面積的窪澱,與北護城河僅一堤之隔,它是元大都城內積水潭的一部分。1950年,由市衞生工程局組織,先後疏浚了北護城河與東護城河,共挖土方20餘萬立方米;拆除了古老的松林閘,另在其上游約100米處建成手搖啓閉機式的新松林閘(新閘設3孔,每孔寬1.7米);閘下游150米處建三級跌水一座,總落差2.52米。疏浚後流量可達8立方米/秒。北護城河與東護城河相接處,河東與河北地勢低下,建國前曾發生決口事故,於1950年疏浚河道時在河左岸修建了長1公里的堤防。此後,經不斷加高、增厚和護砌,遂逐漸鞏固,未再發生事故。1957年建東直門灌渠引水閘(造紙廠亦自此引水),於1965年又增孔擴建,引水量由1.5立方米/秒擴大到4立方米/秒。1971年修建環城地下鐵路時,將太平湖填墊做為地鐵車輛段,從而毀掉了一個公園,減少了城市水面,失去了一項河水調蓄的湖泊,於是發生了河道上游段改線、安定門橋改建、向壩河分洪以及東護城河疏浚、東直門橡膠壩興建等一系列問題。 [4] 
東護城河,上游接北護城河,下游於東便門經大通橋入通惠河。建國前,大通橋系橋閘聯建的建築物,計三孔,設有閘槽及閘板,橋下游有陡坡跌水。東便門西城牆下有水關,水關北設閘,使前三門護城河與東護城河相連,這是古代水利漕運上的機動設施。1973年全部改為雙孔混凝土暗渠,下游出口處的大通橋拆除。暗渠出口最大流量為156立方米/秒。工程於1984年完成。 [4] 
西護城河。建國前,西護城河起自西直門北長河終點三岔口,至西便門前三門護城河與南護城河分流處,全長5公里;中間有南旱河支流進入。1956年為使永定河引水渠與西護城河銜接。1965~1971年,第二期地下鐵路工程的興建,分兩次將西護城河全部改為暗渠。第一次1965年先改建復興門以南段,第二次1971年改建復興門以北至三岔口閘段,1973年全部完工。南長河下游改暗溝後,兩暗溝於高梁橋東側相接,設有閘門,可向西護城河暗溝分水5立方米/秒。 [4] 
前三門護城河,建國前,前三門護城河自西便門開始,流經宣武門、正陽門、崇文門至東便門匯入通惠河,全長7.6公里,是一條貫通城市中心的人工河道。1965年為落實“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方針,開始了北京地下鐵路一期工程的修建。一期工程的城區段位於前三口護城河北側、西護城河下段東側,將前三門護城河崇文門以西長5.6公里及西護城河下段改為暗溝,做為“人防”,從而改變了原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中保留前三門護城河作為城市主要河道的市區水系佈局。崇文門以東仍為明河。 [4] 
支流南護城河西便門段 支流南護城河西便門段
南護城河,建國前,南護城河上游起自西便門,繞流外城,經廣渠門向北直入通惠河,全長15.5公里。除有西護城河流入南護城河外,沿途並納入南旱河、蓮花河,是外城雨水、污水的總出路。1950年為解決排水問題,自右安門城角向南開挖了一條排水溝,使蓮花河水排入涼水河。1955年琉浚涼水河時,將1950年開挖的自右安門至涼水河的排水溝,正式開挖成河,名“引河”或“泄洪道”,並在引河口東建三排混凝土管的涵洞一座,控制東下南護城河的流量,以利於城市及時排水,減輕南護城河負擔。1965年在前三門護城河改為暗溝的同時,南護城河的擴建工程也開始了。工程於1966年7月完成,共挖土方250萬立方米,混凝土、砌石2.2萬立方米。挖出的泥土全部填墊康家園、潘家窯、樂家花園、慶豐閘上游左岸等大片窪地,將1985年新挖的東風湖也同時填平。護城河經過20年的改造與治理,改變了原有的系統,至1985年只剩下南、北兩條明河,長度雖減小了近50%,但防洪排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達到了20年標準),險工堤防全部消失;下水道受頂託、倒灌的情況得到緩解,街道嚴重積水的情況減輕;阻水橋樑險情消除。 [4] 
御河,什剎海的泄水河道。建國前起自什剎前海的地安閘(即古代“澄清閘”),經地安橋、東不壓橋南下至東華門的望恩橋入暗溝,全長4.6公里,是元代通惠河的一部分。建國後1951年至1952年曾全線疏浚,共挖土方2.85萬立方米。1956年至1957年全線改為暗溝,暗溝自地安橋下穿過,向西延伸至什剎海岸邊,並建兩孔手動機閘,以控制水位。保留了地安橋,廢除了澄清閘。 [4] 
二道溝,位於朝陽門外,是亮馬河與通惠河間廣大地區的主要排水溝渠,西起東大橋一帶,東至高碑店閘上游流入通惠河。1959年修建北京工人體育館水系時,與二道溝上游聯通,亮馬河可徑此水系向十字坡湖與東大橋湖輸水。1965年東郊熱電廠修建大循環水系,二道溝又成為循環水系的一部分。1970年修建地下鐵路時,需要在該地區建設移民樓羣,於1972~1975年,乃把體育館湖至東大橋湖一段長401米明渠和自東大橋至三環路間長957米明渠皆改為暗渠。1978年至1983年,把體育館以北、三環路以東至金台西路和第三軋鋼廠以南至故宮博物院宿舍的所有明渠改為暗渠,同時沿體育館湖南岸建一條長686米暗溝,使湖渠分隔,解決淤積問題。從1972~1983年,共改建暗渠長達3854米,投資約200萬元。北京市第三軋鋼廠北至亮馬河和金台西路以東仍保留明河。為減少高碑店閘的泄流壓力,1980年至1983年,在朝陽路北建成二道溝泄洪閘(兩孔),一孔向朝陽路方渠分水34立方米/秒,一孔供熱電廠循環水使用。 [4] 
北長河,是玉泉山各泉水的匯流河道,也是向昆明湖輸水和向清河排水的河道。因此,它的輸水屬通惠河水系、排水屬清河水系。北長河上原有重要閘門——青龍閘,節制水流,抬高水位,使玉泉山水得以進入昆明湖。原北長河起自玉泉山的北閘,終於青龍閘,長2公里。建國前夕河底淤高,蘆葦叢生,嚴重阻水。建國後於1950年進行了一次治理,內容有二:其一為疏浚河身,剷除蘆葦,培墊堤岸;其二為建築水閘。疏浚河身工程於1950年10~11月施工,疏浚土方1.1萬立方米;建分水閘兩座,一為玉泉山分水閘,一為頤和園分水閘。頤和園分水閘控制水流流向昆明湖或清河,可以代替古老的青龍閘。1965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後,青龍閘廢除。1975年玉泉山泉水斷流,北長河成了旱河。1977年昆明湖河湖分流工程開工,將北長河一部分河道改為京密引水渠,則北長河的終點改至頤和園分水閘。 [4] 
涼水河,在城區東南,歷史上永定河決溢時,常沿此河東下,現為城近郊區的主要排水河道。涼水河原發源於市區西南後泥窪村,流向東南,經萬泉寺、大紅門、舊宮、馬駒橋、張家灣入北運河。沿途有草橋河、馬草溝、羊房排水溝、肖太后河等較大支流匯入。建國後,蓮花河、南護城河部分水量及鳳河上段(新鳳河)和通惠排乾的雨水也進入涼水河。經初步治理後,涼水河起點為萬泉寺鐵路橋,終點為榆林莊北運河匯合口。涼水河上游的蓮花河位於廣安門西,水源來自蓮花池泉水,曾是金代中都城的內河,原屬涼水河水系,明代建築南城開挖南護城河時,將蓮花河截入南護城河,納入通惠河水系。 [4] 
玉帶河,屬北運河水系。1970年以前為涼水河支流,位於通州鎮南部,又名護城河。北起通惠河,流經土橋,於張家灣鎮入涼水河。1970年以後改道於梁各莊入北運河。河道全長14.1公里,河牀均寬10米,河底均寬4米,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流經通鎮、城關、梨園和張家灣等地區。有村莊13個,防洪除澇面積1.5萬畝,兩岸綠化植樹2萬株,是一條排放城市雨水和下游溉灌的河流。在歷史上,玉帶河為明代所挖的護城河,引通惠河水,自新城西門外南流,經新城西門、南門、舊城南門,與東水關流出的通惠河匯合南流,流經南浦閘,至張家灣與涼水河匯合後入北運河。當時入通州諸倉的漕糧,即循此水道至通州城東的土壩,然後,沿護城河或至舊城南門儲入通州中倉,或到新城南街儲入通州西倉。 [7] 
金河,是元代金水河的上游河道,起自養水湖的三孔閘。養水湖墾為稻田後,金河直接連到玉泉山南閘。元代玉泉水通過金河直接入城。明、清時期下游河道逐漸湮沒,金河便中途改道流入南長河。金河自玉泉山南閘至長河入口長3.24公里。現金河和原“永豐”灌渠相接,起自萬安公墓,長3.6公里,流域面積5.2平方公里。1950年3月,市衞生工程局按過水能力4立方米/秒疏浚了金河,並建閘、橋各一座,投資按當時折價小米6萬斤。1984年至1990年,曾對金河進行過清淤、閘門啓閒機維修;並新建橋和排水口各一座,投資5萬元。 [24] 
南長河,又名“長河”。是向城市輸水供皇家遊覽的河道。最初為金代開挖,元代加以擴建並完善,至明、清兩代無大變化。南長河起點為昆明湖出口的繡漪閘,終點為北護城河的三岔口,中途匯金河和紫竹院泉水,原河上有長春橋、麥鍾橋、廣源閘、白石橋、高梁橋等閘橋。全河長(包括西直門轉河在內)為10.8公里。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後,自雙槐樹村建雙紫支渠,將部分永定河水引入紫竹院湖和南長河,增加了南長河水源。1965年京密引水工程昆明湖至玉淵潭段借用了南長河一段河道,把繡漪橋至長春橋3.1公里的故道擴寬加深,過水流量為30立方米/秒,在長春橋處建8米寬分水閘,名長河閘,可向長河輸水20立方米/秒。自此,南長河的起點改為長河閘。1975~1982年,把高梁橋至三岔口一段長河改為暗渠,廢棄了西直門轉河段,由高梁橋向東直接穿過西直門火車站十股鐵路,建成760米長的矩形暗渠,設計流量48.4立方米/秒,設有向西護城河暗渠和小月河分水的閘門。長河暗渠直接與北護城河上段相聯接。長河由市河湖管理處二所管理。 [24] 
南旱河,是清代乾隆皇帝為保護西郊園林不受洪水威脅,也為了保護香山至玉泉山的輸水石槽,而開挖的,目的是向東南疏導山洪的泄水河道。建國前,南旱河起自西郊四王府,經萬安公墓、小屯村、羅道莊、過玉淵潭,在白雲觀北分兩支,一支東行入西護城河,一支東南行入南護城河,全長17.6公里。南平莊以上為反坡,排洪時北部窪地先被淹沒再南流入玉淵潭。清代在南平莊以北築起左堤以防洪水東下。中游一帶河牀狹窄,橋樑阻水,附近農田常受水災。因有玉淵潭的調洪作用,玉淵潭以下河段過水能力為20立方米/秒。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利用了南旱河雙槐樹以下河段做為引水渠的一部分直達西便門。從此,南旱河即以雙槐樹為終點,南旱河總長度也減至6.6公里。南旱河入永定河引水渠的設計洪水流量為45立方米/秒。自白雲觀入西護城河的支線已填平廢棄。1966年京密引水工程建成後永豐灌渠不再北上,而與金河接通。 [24] 
蓮花河,是涼水河的上游河道,位於廣安門西,是豐台、石景山、海淀三區的界河。水源來自蓮花池泉水,曾是金代中都城的內河,原屬涼水河水系,明代建都南城開挖南護城河時,將蓮花河截入南護城河,納入通惠河水系。另外,在蓮花池以上新開一條8.54公里長的排水渠稱“新開河”,以解決石景山和新市區一帶雨、污水排放問題,設計流量7~13立方米/秒。 [24] 

通惠河湖泊

昆明湖,位於頤和園內,北依萬壽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為東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國初期,總水面面積為204.9萬平方米,其中東湖最大為125.8萬平方米;西北湖(團城湖)水面積最小為35.4萬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積為43.7萬平方米。東湖湖底最深處標高為47.5米,大部分湖底標高為48.5米,其它兩湖湖底標高則在49~49.5米之間。21世紀初時,總面積為212萬平方米。其中,東湖為132.9萬平方米,西北湖(團城湖)為35.4萬平方米,西南湖為43.7萬平方米。 [16-17] 
什剎海,在古代是一片寬闊的水域,古高梁河通過之處。元代發展水路運輸,利用這一帶水域作為停舶之所。當時水中有小島,島上有雞獅石,故稱雞獅潭或雞石潭,又稱積水潭、元武池、海子等。元代的積水潭比現代的什剎海水面大得多,其水源來自西北部山區的白浮泉和其他諸泉,自和義門北入城,出口有二,一是向東南入通惠河,一是向東入壩河。明代將水域一部分割於城外,城內部分仍稱積水潭、或海子、海子套、蓮花池、淨業湖、北湖等,但船隻不再入城。其水源也有變化,白浮引水工程廢棄後,引玉泉山水經西湖(現昆明湖)至德勝門西水關入積水潭;出口除東南流經海子閘(現地安閘以東)排出外,並向南經步梁橋入“三海”。從明代水系圖看,尚另有水渠自積水潭直通步梁橋以北。至清代,這片水域逐漸分為三部:西部仍稱積水潭、中部因明代於北岸建有什剎海廟,故稱什剎海;南部蓮花很多,故稱蓮花泡子。清末民初,則通稱什剎海,並按水域將積水潭、什剎海、蓮花泡子分別稱為什剎西海、什剎後海和什剎前海。在這期間,什剎西海與什剎後海的水路斷開,水流繞經李廣橋明溝入前海,再由前海經銀錠橋入後海(圖3-4)。使得水面面積減少,稻田面積增加,環境衞生有所惡化。 [6] 
紅領巾湖 紅領巾湖
紅領巾湖,在朝陽門外5公里,原是個不規則的窯坑。1959年全市解決積水工作中,朝陽區發動以少年兒童為主的勞動力量,把窯坑疏浚成湖,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為紀念其勞動成果,乃命名為“紅領巾湖”。水源來自東郊熱電廠退水(因灌溉農田時,穿過紅領巾湖)。1965年,熱電廠採取地面循環冷卻水方式,以紅領巾湖做散熱池,對該湖又進行一次整治,水面標高定為33.5米,水深保持在2~2.5米,湖東、湖西均建有閘門,控制湖水水深和二道溝排入的雨水水量;園林部門在此綠化植樹,修建欄杆圍牆、甬道,並備有遊艇,成為東郊紅領巾湖公園,後改稱朝陽公園,但因所取用的通惠河水,水質逐漸惡化,以致紅領巾湖水質污黑奇臭。時至1985年底,這一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東風湖,位於東便門外、東護城河東、通惠河北,原系秀水河尾閭,秀水河湮沒後遂成窪地。1959年全市解決積水工作中,疏挖成湖,名“東風湖”,湖面積3.36萬平方米,湖西側以混凝土管自東護城河引水。該湖於1965年疏浚南護城河時做為挖泥船的排泥塘而被填墊廢除。 [6] 
工人體育場湖,是1959年建工人體育場時利用場旁窪地而開挖的人工湖,全湖水面積約3萬平方米,挖掘土方22萬立方米,並自東直門灌渠開挖引水渠道1287米,導入體育場湖,下游入二道溝。該引水渠道途經十字坡地區,並將渠西窪地挖成十字坡小湖;下游連通二道溝北側馬道口以西(原為一帶窪地)新疏挖的團結湖和東大橋湖;再下游則與紅領巾湖相連通,最後注入通惠河。這些小湖總水面面積達10.86公頃。後因地鐵棄土填墊了十字坡湖和東大橋湖。後來,團結湖建成公園。 [6] 
西海子湖,水面50餘畝。西海子公園,位於通州鎮新華大街北。北鄰通惠河,園中設有排水井口61個,檢查井6個。排水從南、北湖通過排水管線排入葫蘆湖,再通過葫蘆湖西北角的排水閘排向通惠河。
葫蘆湖,位於西海子公園東北。1985年,將漁場大隊的葫蘆湖大坑劃歸西海子公園管理處。1986年9月開始動工修建,於1987年5月29日竣工。完成砌石、修擋土牆近2000多立方米,清淤渣土4000立方米,投資20萬元,建成了28畝水面的葫蘆湖。 [12] 

通惠河治理開發

通惠河航運

元代京杭運河進入大都的三條路線示意圖 元代京杭運河進入大都的三條路線示意圖
通惠河始建於元代,元定都北京後,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已開通的通州至大都的北線運河—壩河,其運輸能力遠不能適應迅猛增長的漕運需要,因此,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都水監郭守敬提出解決大都水源,開發通惠河的宏偉規劃:“大都運糧河不用一畝泉舊源,另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經甕山泊(昆明湖前身),自大都西水門入城,環匯於積水潭;復折而南,出南水門(南河沿大街南口)入舊運糧河”。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春,通惠河工程正式開工,經2萬餘名工匠、士兵的奮鬥,於至元三十年秋竣工。當浩浩蕩蕩的船隊駛入大都城積水潭,展現了“舳艫蔽水”的壯觀景象時,元世祖忽必烈大悦,賜名為通惠河。 [2] 
通惠河漕運,除引昌平縣白浮泉水源外,還要在坡降過陡的河流上保證通航,必須興建大量提高水位的建築物。都水監郭守敬在不到40公里長的通惠河河道上,修建水閘24座,分為11組,每組配合運用,起到了“互為提閼以過舟止水”的作用。元代通惠河入白河(北運河)的地點在李二寺(裏二泗);明朝通惠河入白河的地點移至通州城北。
通惠河的全盛時期並不很長,隨着元朝的滅亡,明初建都南京,通惠河一度曾被廢棄。到明永樂年遷都北京,才又開始對通惠河進行治理。但是,因上源白浮泉斷流,水源枯萎和城區的改建,使通惠河改由東便門外大通橋為起點,所以通惠河又有大通河之稱。 [2] 
明代曾對通惠河進行了幾次較大規模的治理和改造。如,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吳仲疏挖通惠河,將通惠河入白河地點移至通州城北,三月正式開工,同年六月告竣。修慶豐閘、大通橋等六座,修建堤壩碼頭數處,共募用工匠11790個,耗資白銀6090兩,銅錢25000文,耗米3853石,吳仲疏浚通惠河完全依照元朝郭守敬自昌平白浮泉引水路線,廣收北山、西山諸水,截引沙河、榆河,致使通惠河水勢大盛,除漕運船隻不能直接進入積水潭而改泊大通橋下外,其它基本恢復了元朝時期漕運的盛況。 [2] 
通州是京師漕運樞紐,糧船往來十分繁忙。清咸豐、同治時代,清朝衰落,朝廷也非常腐敗。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九月,因漕務空虛,大批靠扛糧過壩為生的通州貧民相繼失業。朝廷恐他們滋事反抗,被募為鄉勇。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為了充實通惠河,清廷令在京師附近尋找新的水源,然而,尚未解決,又令將西山泉水附近稻田,一律改為旱田,使泉水集中東去注入通惠河。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復疏浚大通橋上下河道,但因事後缺乏維護,每逢雨季,堤岸崩塌,兩岸泥沙不斷衝入河中,不久復淤。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二月,鑑於通惠河已經淤壅,淺澀難行,清又動用民工進行挑浚河道,培築堤岸,重修各閘碼頭。 [2]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京津鐵路竣工以後,海運漕糧不再轉運通州,通惠河漕運逐漸衰落。元明時期修建的大批閘壩被拆毀、廢棄,不能再行舟輯,但也沒有淤廢,而一直成為北京城排泄生活污水和雨季排洪的一條主河道。 [2] 
通惠河開挖後,行船漕運可以到達積水潭,因此積水潭,包括現今的什剎海、後海一帶,成為大運河的終點,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熱鬧繁華。在元朝中後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萬石糧食從南方經通惠河運到大都。 [1] 
2020年10月,通惠河高碑店湖段旅遊通航。 [23] 
舊大通橋下在漕運碼頭 舊大通橋下在漕運碼頭
1920年代大通橋段的遊船 1920年代大通橋段的遊船
舊時通惠河通州河口段的貨船 舊時通惠河通州河口段的貨船

通惠河排污

北京市的污水排放系統,其基本出路是:入河,約佔總污水量的77%;進污水處理廠,約佔11%;進農田灌渠,約佔12%。入河污水又分為直接入河與溢流入河兩類,直接入河是經過明溝或泵站抽升,溢流入河是由處理廠溢入。河流中污水量最大者屬通惠河。據市政部門調查,1983年平均入河流量達3.35立方米/秒,入河的下水道口,流量在3升/秒以上者達31處。其次為涼河上游的新開渠,日污水量為2.77立方米/秒,入河下水道口達19處。城近郊區下水道入河口,1983年流量在3升/秒以上者達206個。污水經通惠河、涼水河、清河、壩河在通州區(原通縣)榆林莊匯合入北運河,最後流入天津海河,污染下游水源。1968年決定在北運河榆林莊建閘,將污水導入港溝河,再經龍鳳新河和永定新河,繞過天津市區入海,導污能力為50立方米/秒。這項北京污水總出路工程,於1969年建成後基本上解決了北京污水污染天津水源的問題,同時擴大了污水灌溉範圍。 [5]  [2] 
1958年以後農業發展很快,為解決東南郊缺乏灌溉水源,決定在高碑店建污水處理廠,將西城區白塔寺東街以東、東城區交道口大街以南、崇文區興隆街以北的污水,經東北護城河污水管、前三門截流管、前三門污水管、通惠河截流管以及東郊工業區污水管等匯流入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後供灌溉使用。該廠為半地下室自灌式方形泵房,採用一級處理方式,處理能力為3.0立方米/秒。工程包括191號井、196號井、閘門井、格柵間、機泵房、出水井、沉沙池、沉澱池、污泥泵房等。191號井為溢流井,當污水量過大,超過處理能力時,可自此井溢流入通惠河。196號井為匯流井,1965年化工路污水(東郊化工廠污水)匯入此井。 [5]  [2] 
高碑店處理廠於1960年開工,1961年建成投入使用。但由於污水量增長速度過快,至1980年增加到4.87立方米/秒,大大超過了設計能力,則污水溢入河道量逐年增加。 [5]  [2] 
通惠河為各護城河的匯流河道,再加上沿河兩岸污水入河,污染更為嚴重,水色渾黑,漂浮白沫,奇臭燻人。1980年以後,水源污染的防治工作進一步開展。1984年劃定了官廳、密雲兩大水庫和兩大引渠的水源保護範圍,制定了水源保護法。對長河、永定河官廳山峽段、蓮花河、媯水河、通惠河、涼水河和壩河加強了治理,使水質惡化狀況得到控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 [5]  [2] 

通惠河治理

在歷史上,通惠河是北京地區漕運業最發達的水道,對建設北京、繁榮經濟曾發揮了極重要的作用。 [21] 
元代都水監郭守敬於1293年(至元三十年)引白浮泉水開浚通惠河,歲漕糧百餘萬石,糧船可抵積水潭,元未衰落。明代吳仲在1528年(嘉靖七年)疏浚通惠河水勢大盛,除漕船不能抵達積水潭而泊幹大通橋(東便門)下外,基本恢復了運糧河舊觀。 [21] 
清代基本上完全繼承明代設施加以利用,未進行大規模疏浚,隨着鐵路建設陸路交通的發展,漕運業衰落,無復振興。 [21] 
建國後,通惠河部分河段做了疏浚,部分閘、橋做了改建,未進行全面規劃整治。其行洪能力約350立方米/秒。
通惠河的主要支流有護城河、城內河系、金河、長河及南旱河。建國後,其支流都先後經過了不同標準的疏浚整治,有的已改建為暗溝(前三門護城河、西護城河及東護城河的北段),主河道僅部分河段曾經清挖。 [21] 
1950年2月,以工代賑,動員城市貧民疏浚東便門至慶豐閘(二閘)間河段。長2700餘米,出土5.3萬立方米,付賑糧(小米)13.25萬斤(每立方米土2.5斤),按當年糧價摺合現行人民幣2萬元。 [21] 
1958年於西大望路東、通惠河以北興建東郊熱電廠後,取用河水,需要在高碑店村建閘壅水,決定廢棄古高碑店閘(元代稱平津閘),在其下游另建新閘(北京電力設計院設計),惠於電廠及通惠灌渠。高碑店閘由攔河閘和攔河堤組成。攔河閘設三孔,通流能力210立方米/秒。閘南堤北,堤頂寬10米,特大洪水時可溢流。工程於1959年4月至1960年9月施工建成,市政工程局組織施工,做土方11萬立方米、混凝土及砌石0.8萬立方米。為了適應城市發展、洪流量增大,於1967年降低閘邊溢流堰高程,過洪量提高到270立方米/秒。 [21] 
1965年疏浚南護城河時,市政工程局疏浚展寬東便門至慶豐閘間上段河道:河道底寬由10米拓寬到27米,拆除鐵路橋跌水;展寬慶豐閘口,拆掉北側閘牆,南閘牆上部改為斜坡。 [21] 
因熱電廠供水出現緊張,經市電力公司、市規劃局、市政設計院、區水利局共同協商,提出建設大循環冷卻系統用水方案:電廠退出的熱水經退水渠入紅領巾湖冷卻,再經二道溝回至通惠河高碑店閘前,沿河逆流回熱電廠。工程內容有改建紅領巾湖和朝陽灌渠、疏浚二道溝和通惠河內阻水淺灘及淤島。1965年9月至12月施工建成。 [21] 
1969年至1970年,改建普濟、花園閘橋,市農場管理局投資28萬元。以後市水利局又先後修建了卧虎橋、新八里橋、花園閘、普濟閘和通惠閘。 [21] 
1984年,挖泥船在高碑店閘前湖區疏挖阻水的壩埂,拓寬順理河道,擴大了庫容。此段已達到20年一遇的行洪標準。 [21] 
通惠河下段河道多年失於修治,排水能力較低,逢降大雨洪水排泄不開而漫溢,淹泡農田,影響交通和沿河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上游接納大量城市污水,沿途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水嚴重污染,又黑又臭,有損人身健康。疏浚治污、改善生態環境,亟待治理。 [21] 
北京市規劃局市政規劃處與市水利勘測設計院組成聯合規劃組,已於1979年底提出《通惠河規劃報告》,按20年標準分期整治通惠河。 [21] 
按照規劃,1981年首先開工改建1960年建成的高碑店閘(該閘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上部結構被震裂),廢舊閘建新閘的任務由市水利勘測設計院設計、市第二水利工程處施工。新閘位於舊閘北,設4孔,按20年標準(434立方米/秒)設計,百年洪水(640立方米/秒)校核,1984年建成投入使用。建閘工程及改造通惠灌渠進水閘、1984年閘前挖泥船清淤工程,共投資約800萬元。 [21] 
1970年修建的普濟閘屬臨時建築,結構簡單,阻水嚴重。經市水利勘測設計院設計,在舊閘下游另建新閘及新橋,並改順一段河道。新閘閘前水位迥到高碑店閘下,可代替花園閘的作用,拆除花園閘。建閘工程由市水利工程基礎處理總隊施工,於1985年8月至1987年6月建成,投資約1016.07萬元。 [21] 
1952年, 通縣決定治理城內的通惠河支脈。1953年11月20日工程全面竣工。用拆城舊磚修了直徑約1.5米磚拱下水道1160米,運拆城牆土3.2萬餘立方米,修築了寬30米,長1160米的路面,即現代的新華大街。1958年新建高碑店攔河閘,通惠灌渠由閘上引水灌溉通州區(原通縣)農田。1971年通州區(原通縣)組織民工對八里橋到通惠河入北運河河口5公里河道進行了清淤,拓寬河道,部分裁彎取直,完成土方15萬立方米,投資5萬元,提高了通惠河的行洪能力。 [8] 

通惠河灌區

新河灌區,位於通州區(原通縣)西南部,控制耕地面積38.82萬畝,10個鄉和2個農場受益。灌區地勢低平,地下水埋深約3米,有鹽鹼地8.3萬畝,雨季易澇。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新河灌區由原來的通惠灌區和馬駒橋灌區於1982年合併而成。通惠灌區1958年竣工,馬駒橋灌區1959年竣工。新河灌區設計灌溉面積38.7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36.72萬畝。有乾渠3條,總長34.45公里;支渠15條,總長89.47公里;幹、支渠建築物284座。灌區自通惠河(引水口設在高碑店右岸)和涼水河(引水口設在馬駒橋、高古莊右岸)自流引水。灌區內有6座攔河閘,攔蓄基流調劑使用,一次可攔蓄基流250萬立方米,全年可攔蓄基流2000萬立方米,此外,還引用工業退水4000萬立方米,以及官廳、密雲兩水庫指標水1000~2000萬立方米。另有2257眼機井,每年抽取地下水4000萬立方米。幹、支渠上有436處揚水站,揚水入斗渠。幹、支渠一般均為灌排兩用——旱季引水、蓄水灌溉,雨季排水。1958年及1963年通惠灌區曾兩度被市評為先進單位。 [13] 
雙橋灌區,是雙橋農場水電管理站於1971年設計、經朝陽區農業局審核後修建的揚水灌區。揚水站建在雙橋中學東邊公路北側。安裝四台14吋混流泵,提水量1立方米/秒。水源取自普濟閘上通惠河水。修引水渠1.5公里,向南穿京通鐵路。乾渠長5公里,向南延伸至黑莊户村西。控制灌溉面積:自乾渠以東至場部、北自雙橋中路南至黑莊户,面積為1.8萬餘畝。完成土方2萬餘立方米。揚水設備及建築物投資15萬元。由於引水渠易淤積,以及受京通鐵路管涵高程限制,通惠河水位低時引水渠內無水,平時水量也不足。每年灌溉面積僅0.6至0.8萬畝。1981年改建工程。將揚水站北移至鐵路以北,距通惠河約300米。安裝三台水泵(一台20吋、一台16吋、一台14吋),提水量仍保持/秒1立方米以上;原引水渠1.2公里改建為直徑1.5米的混凝土壓力管道,將水送至原揚水站出水池。改建工程農場投資20萬元。1972年以來,定辛莊、黑莊户因用水不便而改用郎各莊揚水站灌溉。該灌區有效灌溉面積為1.2萬畝。 [19] 
朝陽灌區,最初為水碓湖灌區,中間曾改稱熱電廠灌區(或稱熱電廠引水)。為了解決水碓湖灌區的灌溉水源,1961年初至5月底,在東郊熱電廠退水渠開口引水。自熱電廠南牆向東至慈雲寺、再向北穿京通公路入紅領巾湖,在湖北口接通水碓湖灌區乾渠。1962年冬,在通惠河北岸燻皮廠村修建揚水站,安裝二台20吋離心水泵。修引水渠400米,提引通惠河水進入熱電廠引水渠補水。投資3.34萬元。從此,朝陽灌區自流引水變為揚水灌溉。1972年10月至1973年春,在通惠河高碑店閘下北岸建揚水站,計劃在天旱用水高峯期水量不足時為朝陽灌區補充水量。
高碑店灌區,其前身是水南莊灌區。北京市農林水利局設計。1955年11月開工,翌年6月底建成。該工程在通惠河南岸,水南莊村西建揚水站,提取通惠河水灌溉。揚水站安裝二台20吋離心式水泵,配置二台75馬力鍋駝機為動力,提水能力0.8立方米/秒。1959年,北京市政工程局在高碑店建成污水處理廠,安裝五台20吋污水泵,平均按三台泵運行考慮,提升污水量1.5立方米/秒進行一級處理。由於水南莊灌區水源不足,區人民委員會決定停用水南莊揚水站,改用處理後的污水為水源,對原灌區幹、支渠系進行改建擴建,建成高碑店灌區。改建工程由北京水利水電學校與區農林水利局共同設計。乾渠過水量原設計為4立方米/秒,因污水處理廠的提升量未達到設計標準,改建工程施工中乾渠過流量按2立方米/秒修建。改擴建2條幹渠長11.5公里、支渠2公里,做土方14.6萬立方米。新建建築物28座,擴建15座,灌溉面積2萬畝。投資44萬元。改建工程由區人民委員會組織施工。土方及小型建築物由義務勞動和受益公社修建,主要建築物由北京市建築公司工程隊修建。改建工程自1960年11月開工,1961年5月竣工。當年澆地1.5萬畝。 [19] 

通惠河水利工程

通惠河涵閘

元代通惠河24閘位置推定示意圖 元代通惠河24閘位置推定示意圖
為了節制水流,以便行船,在通惠河的主要幹線上修建了24座水閘。從西向東有11個閘名,依次稱為廣源閘、西城閘、朝宗閘、海子閘、文明閘、魏村閘、籍東閘、郊亭閘、楊尹、通州閘和河門閘。據《元史》記載,其中有些閘在元貞元年被改稱。“其西城閘改名會川,海子閘改名澄清,文明閘仍用舊名,魏村閘改名惠河,籍東閘改名慶豐,郊亭閘改名平津,通州閘改名通流,河門閘改名慶利,楊尹閘改名溥濟。” [1] 
清末大通橋一帶 清末大通橋一帶
建國門南大運河大通閘遺址 建國門南大運河大通閘遺址
大通閘,據《日下舊聞考》記載:“正統三年(1438)五月,造大通橋閘成。”水閘位置就在當年的東便門外,即如今北京市高級法院東邊南側的通惠河上,當年與橋同時建造的還有運送漕糧的大通閘碼頭。 [15] 
慶豐閘遺址 慶豐閘遺址
通惠河上的慶豐閘遺址(1981年) 通惠河上的慶豐閘遺址(1981年)
慶豐閘,北京東便門外通惠河上。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都水監郭守敬主持開鑿了通惠河,次年竣工,作為漕運的通道。二閘即開挖通惠河時所建,原名籍東閘,位於都城東南王家莊。初建時為上下兩座木閘,故俗稱二閘,元貞元年(1295)改名為慶豐閘,至順元年(1330)改為石閘。明代多次重修,嘉靖七年(1528)修復上閘後,下閘逐漸廢棄不用。明初又在東便門外建大通橋閘,大通橋成為通惠河的起點。 [14] 
永通橋又名八里橋 永通橋又名八里橋
永通橋又名八里橋,是橫跨京城大運河的唯一一座古橋,也是北京著名的三大古橋之一,因東距通州8裏而得名。在朝陽區與通州區的交界處,三孔石拱橋,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有三孔,橋樑中間孔高達8.5米,寬6.7米,曾經漕船經這裏可直出直入,因此有“八里橋不落桅”的美譽。 [18] 
通惠閘橋,位於通州內新華北大街所經的通惠河上。1970年通州區(原通縣)水利局對通惠閘、橋進行設計,並組織施工。閘底高程16米,堰頂高程17米,閘門頂高程20米,共6孔,閘門寬5米,高3米。平板鋼筋混凝土閘門,電動啓閉,啓閉力2×8噸,6台,蓄水位20.0米,蓄水量48萬立方米。1971年竣工蓄水。防洪運用指標:設計水位22米,設計流量320立方米/秒,相當於20年一遇行洪標準。校核水位22.5米,校核流量388立方米/秒。警戒水位22米,警戒流量320立方米/秒。保證水位22.5米,保證流量388立方米/秒。閘上設公路橋和機架橋,公路橋長63.5米,寬8米。1986年為了提高車輛通過能力在原橋東側加寬到16米,中間設有1米的隔離帶。限制載重量,西側橋汽—13、拖—60,東側橋汽—20,拖—100。 [9] 
通惠河建通惠閘,閘底高程16米,蓄水高程20米,閘前水深4米,回水至朝陽區境內的普濟閘下,蓄水量48萬立方米,全年蓄引水500萬立方米,灌溉農田2萬畝,受益地區有城關、梨園、張家灣等。 [10] 
平津閘遺址 平津閘遺址
高碑店新閘 高碑店新閘
新高碑店閘(元代叫“平津閘”),由攔河閘及攔河堤兩部分組成。攔河閘設三孔,其中兩孔各寬3米,一孔寬6.4米;另有一孔溢流堰,寬5米。攔河堤為砂粘土築成,建於京通公路和攔河閘之間,堤頂高程32.0米,頂寬10米。特大洪水時,堤頂可溢流。工程於1959年4月開工,1960年9月建成。由市市政工程局組織施工,完成土方11萬立方米、混凝土及砌石8000餘立方米。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上部結構被震裂,過水能力降低。1981年開工改建,此廢舊閘另建新閘的任務由市水利勘測設計院設計、市第二水利工程處施工。新閘位於舊閘之北,共4孔,孔寬7米,按20年標準(434立方米/秒)設計,百年洪水(640立方米/秒)校核,1984年建成投入使用。在改建高碑店閘的同時,也改造了通惠乾渠的進水閘,並由永定河引水管理處疏浚了新閘上游一段河道。全部工程投資約800萬元。 [3] 
高碑店湖 高碑店湖
高碑店閘閘前水面寬闊,閉閘蓄水後形成高碑店湖,庫容35萬立方米,稱高碑店湖(高碑店水庫)。 [22] 
普濟閘 普濟閘
普濟閘。原普濟閘是屬臨時建築,結構簡單,阻水嚴重,若遇較大洪水有被沖毀並阻塞河道的危險。1985年9月開始改建經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在舊閘下游另建新閘及新橋,並改順一段河道。新閘建成後,閘前水位回至高碑店閘下,可代替花園閘作用,花園閘將被拆除。建閘工程由市水利工程基礎處理總隊施工。 [3] 
花園閘橋位於朝陽區高碑店地區 花園閘橋位於朝陽區高碑店地區
花園閘橋,位於朝陽區高碑店地區,橫跨通惠河。該橋樑建於上世紀70年代,全長57.25米,寬6.36米。

通惠河灌渠

通惠河灌渠通州區台湖鎮一段 通惠河灌渠通州區台湖鎮一段
通惠乾渠,建於1958年,引水源為通惠河,引水地點在朝陽區高碑店北,高碑店攔河閘南側。開挖目的:解決通州區(原通縣)西部和南部地區農田灌溉。工程分北乾渠和南乾渠,總長37.1公里。支渠15條,全長113公里。分支渠285條,斗渠946條,全長300公里。總土方520萬立方米。同年建通惠灌區施工處,1959年改稱通惠灌區管理處。 [11] 
其中,北乾渠由朝陽區高碑店攔河閘南側起往東2公里,南折至通州區(原通縣)次渠鄉北堤村西入涼水河,全長17.5公里。渠首高程為27.37米,渠尾高程21.05米。渠底寬8米,上口寬16—20米,深2—4米,土方100萬立方米。原有5條支渠,現保存4條支渠。一支渠因渠底高出乾渠底1.5米,進水困難,1974年廢除(在朝陽區界內)。各支渠首有進水閘和乾渠節制閘。乾渠進水閘位於朝陽區高碑店村北,高碑店攔河閘南側。2孔,單孔寬2米,高2.2米,閘體和閘門為混凝土結構。閘底高程27.37米,閘頂高程32.88米,水位30.7米,流量14立方米/秒。水源主要是北京市工業退水,引水流量一般是2—3立方米/秒,灌溉面積13.3萬畝。其中稻田面積10萬畝。朝陽區面積2.7萬畝。受益鄉主要有通州區(原通縣)的次渠、台湖、張家灣、梨園鄉和朝陽區的高碑店、王四營和雙橋農場等。北乾渠原是自流灌溉,1972年以後,地表水緊張,上下游用水矛盾突出,有的支渠改建地下渠(三支、四支),有的支渠把水放入支渠邊溝,利用揚水灌溉,自流面積逐年減少。1990年北幹自流面積還有1.2萬畝。 [11] 
南乾渠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的涼水河高古莊疊梁式攔河閘,在1958年建成。為南乾渠壅高水位,引水溉灌。1975年新河閘建成後,該閘廢除。南乾渠建於1958年,是在涼水支河河牀的基礎上疏挖的,渠首起於高古莊疊梁閘上南側,往東南,經小杜社東、於家務東、南堤寺西到德仁務村南止,全長19.6公里,沿線地形變化大,有的段是地上渠,有的段是地下渠。建成使用後,由於乾渠的一部和支渠大部是地上渠,有的渠段水面高出地面1米多,還有的渠段是粉沙土質,放水連續時間過長,造成幹、支渠滲漏嚴重,土地次生鹽鹼逐年增加。因此,1960年南乾渠停用。1963年冬,開始對南乾渠進行改造。把地上渠改為地下渠,9支—10支粉沙段,用混凝土襯砌2666米;並對乾渠上的橋、閘進行改建,完成土方25萬立方米,砌石0.66萬立方米,混凝土0.23萬立方米。總用工33.9萬工日。參加施工的單位有市減河工程隊1000人和通州區(原通縣)永樂店、漷縣、牛堡屯、大杜社地區民工6600人,1964年5月竣工。1971年乾旱,南乾渠水源緊張,經常無水可引,永樂店農場在南儀閣村西北,鳳港減河右岸建南儀閣揚水站,並沿鳳港減河右側往西修渠至南乾渠,揚水為南乾渠補水,流量4立方米/秒。1979年,南乾渠及其支渠廢除。 [1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學網:元大都的記憶:通惠河與元大都遺址公園 
  • 2.    北京市通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通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3年9月 :52-53
  • 3.    北京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 北京水利志稿 第一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90-98
  • 4.    北京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 北京水利志稿 第一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99-110
  • 5.    北京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 北京水利志稿 第一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45-148
  • 6.    北京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 北京水利志稿 第一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11-120
  • 7.    北京市通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通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3年9月 :55
  • 8.    北京市通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通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3年9月 :94-97
  • 9.    北京市通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通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3年9月 :109
  • 10.    北京市通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通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3年9月 :126-128
  • 11.    北京市通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通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3年9月 :135-138
  • 12.    北京市通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通縣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3年9月 :167-168
  • 13.    北京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 北京水利志稿 第二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50
  • 14.    [圖文]民國文人筆下的二閘  .知網文化[引用日期2023-03-03]
  • 15.    通惠河畔尋運河遺蹟:“頭閘”大通閘哪兒去了?|北京  .新浪網 作者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3-03-03]
  • 16.    北京市海淀區志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海淀區志:北京出版社,2004年:112
  • 17.    北京市海定區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海定區水利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3年12月 :52-53 .
  • 18.    運河古橋永通橋預計明年重開,修繕用上600年老石條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3-03-04]
  • 19.    北京市朝陽區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朝陽區水利志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 77-89
  • 20.    北京市朝陽區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朝陽區水利志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12-13
  • 21.    北京市朝陽區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朝陽區水利志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2:48-49
  • 22.    馬新浩 . 通惠河停止為一熱電廠供水對防洪調度的影響探討 . 《區域治理》. 2022年第30期:0157-0160
  • 23.    通惠河高碑店湖段通航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3-03-05]
  • 24.    北京市海定區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 海定區水利志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1993:71-7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