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蘇戰爭

鎖定
蘇德戰爭(俄語: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英譯:Great Patriotic War),蘇聯稱為偉大的衞國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叫“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共550萬人 [1]  ,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三路以閃電戰的方式突襲蘇聯。1941年7月3日,斯大林蘇聯人民發表廣播演説,號召全體蘇聯人民團結起來,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做殊死的鬥爭,蘇德戰爭全面爆發。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衞戰被譽為二戰經典的轉折之戰,自此蘇軍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並於1945年4月30日攻佔德國首都柏林,1945年5月8日夜間,德國舉行了無條件投降儀式,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蘇德戰爭就此結束。
名    稱
蘇德戰爭
發生時間
1941年6月22日 - 1945年5月8日
地    點
蘇聯,東歐
參戰方
蘇聯德國
結    果
蘇聯勝利
參戰方兵力
德國700萬人,蘇聯1750萬人
傷亡情況
納粹德國680萬傷亡,蘇聯2200萬軍民傷亡
主要指揮官
斯大林,朱可夫,曼施坦因
戰    役
莫斯科保衞戰,斯大林格勒戰役
影    響
二戰轉折點

德蘇戰爭簡介

蘇德戰爭(德國方面稱為東方戰線德語:die Ostfront;蘇聯方面稱為偉大的衞國戰爭俄語: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而衞國戰爭早已指1812年的俄法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納粹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開始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為止。

德蘇戰爭戰爭初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2]  ,1941年6月22日,德軍突然入侵蘇聯,蘇聯人民奮起抗擊,經過幾次重大戰役,粉碎了德軍所向無敵的神話,並經過了近四年的戰爭,使德國在1945年5月8日無條件投降。蘇德戰爭又名蘇聯衞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6月,德軍悍然入侵蘇聯,蘇聯人民奮起抵抗,經過浴血奮戰,粉碎了德軍所向無敵的神話,直至蘇聯紅軍攻破柏林。蘇聯與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一起,最終迫使德國在1945年5月8日無條件投降。為了區分1812年~1813年俄國抵抗拿破崙侵略的“衞國戰爭”(俄語: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蘇聯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衞國戰爭
二十世紀30年代,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德國法西斯政權迅速崛起,而等西方國家採取的綏靖政策則更加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氣勢。而此時的蘇聯,最高領袖約瑟夫·斯大林為實現自己的利益和德國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條約》)。該條約中包括了“秘密附屬議定書”,劃分兩國在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芬蘭以及東歐其他國家的勢力範圍。 [2] 
1939年9月納粹德國與蘇聯聯合發動的波蘭戰役之後,納粹德國的軍隊在1940年就很快就佔領了中歐西歐大陸、北歐巴爾幹半島1941年6月初,德國控制了歐洲包括法國波蘭西部、荷蘭挪威等16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資源。而這時的全世界,只有英國在獨自和法西斯德國作戰。而此時,蘇聯在1939年9月蘇德瓜分波蘭之後從波蘭得到了它51%的領土,從羅馬尼亞拿走了南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從芬蘭它拿走了卡累利阿、薩拉、裏巴奇半島等領土,在遠東它與日本帝國分贓,獲得了外蒙古
1930年代末的蘇聯,經過十餘年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工業產值已經躍居歐洲第一,但是生產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則遠不如德意志帝國。另外,蘇全國也剛從瘋狂的肅反大清洗運動中慢慢恢復正常的秩序。在德軍橫掃歐洲之時,斯大林看到如此強大的德意志必然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家安全,便開始着手採取防範德國的系列措施:將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工業有計劃地遷移到烏拉爾山以東;對德意志帝國和談,避免刺激德意志帝國;穩住東方的日本,於1941年4月和日本簽署《蘇日中立條約》;建立“東方戰線”,增加戰略縱深等等。
在蘇聯的系列準備措施中,建立東方戰線是最具爭議的,在建立東方戰線的進程中,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條款佔領了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芬蘭、羅馬尼亞等國迅速地推向自己的對立面,還遭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譴責。且事實上東方戰線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也極其有限。
德國方面,西線戰事的順利進行,只有英國憑藉海洋的優勢在拼死抵抗(海獅計劃),讓希特勒感到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東邊的大國蘇聯了,而德國的情報機構對蘇聯的大大低估的錯誤判斷,也讓希特勒認為蘇聯是非常容易對付的國家,便開始着手製定入侵蘇聯的計劃,計劃代號:“巴巴羅薩作戰”。 [3] 
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300萬德軍),以“閃電戰”從三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佔領蘇聯首都莫斯科、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基輔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巴巴羅薩計劃出台半年後,蘇聯還渾然不覺,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紅場舉行閲兵式紀念國際勞動節,雖然英國等國和蘇聯間諜多次向斯大林彙報,德國將在1941年夏進攻蘇聯,但斯大林認為,英國和德國的戰爭見分曉之前,德國還沒有能力進犯蘇聯。他甚至懷疑,這是英國間諜為了將蘇聯拉入對德作戰的陷阱而捏造的。
但是,斯大林的判斷錯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在1941年6月22日正式打響。
另外,據俄羅斯學者鮑里斯·瓦季莫維奇·索科洛夫(Борис Вадимович Соколов)出版的《二戰秘密檔案》(俄語版於2001年出版,中文翻譯版於2005年出版)(«Разведка. Тайны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2001))一書中披露,斯大林還曾有一個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Операция "Гроза"),該計劃還比巴巴羅薩計劃更早出台,只是由於蘇聯的戰爭準備還沒有達到進攻的要求而被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先行一步。可見斯大林對德國的進攻計劃是完全沒有防備的。

德蘇戰爭戰爭過程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軍兵分三路突入蘇聯(詳見巴巴羅薩計劃 [4]  )。蘇聯在戰前雖然從多個渠道獲得過戰爭可能爆發的情報,但很多情報之間是互相矛盾的,具體入侵時間的情報相差非常大 [2-3]  ,使蘇聯政府不知道德國入侵的具體時間甚至都不知道德國是否會入侵蘇聯。此時,蘇德之間存在《蘇德互不侵犯條件》等多個政治經濟協定,德國即便在最後一刻都按照計劃向蘇聯提供物資,這一切都影響了蘇聯領導人的判斷,導致蘇聯對戰爭準備嚴重不足,絕大部分部隊在人員、裝備、物資方面都存在極大的缺額,因此在戰爭初期遭受嚴重損失,很多部隊陷入混亂或潰散。1941年6月21日,中國共產黨的周恩來同志接到間諜情報説明日(1941.6.22)德國將大舉進攻蘇聯。周恩來同志立即向斯大林發報,但是電報到斯大林手上之後被放在一邊,無人問津。這也是當前所掌握的史料中,最後一次向蘇聯方面警告的電報。在短短10天之內,德軍突進蘇聯600公里。第一天的戰鬥,蘇聯紅軍損失1200架飛機,其中800架還未起飛就被炸燬。希特勒狂言三個月滅亡蘇聯。對於這場戰爭,蘇聯完全沒有做好準備,因此在戰爭初期陷入混亂。西北戰線,兩個星期蘇聯紅軍敗退450公里,放棄波羅的海沿海地區。蘇聯紅軍24個師被徹底擊潰,20個師損失60%的人員和裝備,德軍很快進抵列寧格勒城下。西部戰線是德軍突擊的重點地區,德軍從格羅德諾和佈列斯特要塞方向達成對蘇聯西部軍區(即西方面軍)的合圍,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淪陷,蘇聯紅軍敗退350公里,30個師被殲滅,70個師損失50%以上的人員。德軍相繼在明斯克、斯摩稜斯克、維亞濟馬等地三次實施有效突擊,包圍並殲滅大量蘇聯紅軍部隊。佈列斯特要塞戰役,是蘇德戰爭中的第一仗,在6月22日凌晨,德軍對於佈列斯特要塞進行炮擊和轟炸,但當德軍推進到要塞裏面時遭遇蘇聯軍隊頑強抵抗,傷亡慘重,被迫退出要塞,但是在一波一波的德軍強有力的進攻下,蘇聯最後在7.22日寡不敵眾投降,當時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已經淪陷多日,要塞早就成為德國的大後方。在西南戰線上,德軍的主要目的在於摧毀蘇聯在烏克蘭的農業和工業基地,並獲得黑海港口作為補給站。當面為蘇聯基輔軍區(即西南方面軍)和敖德薩軍區(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是蘇聯實力最強的一個軍區,在戰爭初期,由於蘇聯紅軍不斷實施反擊,德軍在這個方向的進展最為緩慢。但由於德國的軍事實力此時遠在蘇聯之上,因而德軍依然長驅直入抵達第聶伯河。由於西方面軍損失過大,西南方面軍的右翼暴露又未及時轉移,1941年9月15日,德軍在基輔戰役中將蘇聯西南方面軍主力包圍,最高統帥部認為應該放棄基輔轉而將軍隊向首都和烏克蘭南部靠攏,但是此提議未被斯大林同志通過。蘇聯軍隊70個師血戰10天,蘇聯紅軍少數突圍,66萬餘人被殲滅,其中包括6萬名軍官,包括西南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上將,參謀長圖皮科夫中將在內的多位高級將領在突圍戰中陣亡。希特勒將這次圍殲戰稱為“史上最大的圍殲戰”1941年6-9月,蘇聯紅軍一共損失281730人,其中純減員(指陣亡與失蹤)212967人,這其中陣亡23637人,因傷死亡4068人,因病死亡15352人,失蹤169910人;受傷68763人,其中受傷66597人、因病受傷2166人。據不完全統計,裝備損失如下:輕武器41728件,坦克與自行火炮15601輛,各種火炮7057門,作戰飛機7237架。[1]由於在戰爭最初的一星期中,以西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大將為代表的一批將領始終未能有效指揮部隊,加劇了部隊混亂,導致西方面軍部隊遭受極為嚴重的損失。1941年7月,莫斯科軍事法庭判處4名蘇聯將軍死刑並立即執行:西方面軍司令員、大將巴甫洛夫;西方面軍參謀長、少將克里莫夫斯基赫;西方面軍通訊主任、少將格里果裏雅夫;第4集團軍司令、少將科羅布科夫。派朱可夫大將前往列寧格勒對部隊進行重新整理和整編,大量的紅海軍水兵、民兵、居民都加入了列寧格勒的防禦戰中來,終於穩定局勢,德軍進攻勢頭消耗殆盡,再也難以前進一步,雙方陷入僵持。但是,從1941年7月—1944年8月,德軍40個師圍困列寧格勒872天,而這40個師佔德國東線總兵力的五分之一,給德軍造成了被動。在列寧格勒被德軍封鎖期間死亡的居民人數正式報告是64200餘人,而據其他資料的數據顯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超過8萬。而這些死亡人數中只有3%死於空襲和爆炸。戰爭開始後,約有180000人離開列寧格勒最後列寧格勒只有5600000人倖存。為了使德軍得不到佔領區的物資,斯大林採用了當年抗擊的方法。斯大林於1941年11月17日令蘇聯紅軍實行焦土抗戰,用大炮、火箭炮,並出動空軍摧毀前沿陣地道路兩旁40—60公里縱深地區的居民點,組織小分隊,放火燒燬村莊、城市,而這些地方並無德國人。人民流離失所,數十萬人死亡,蘇聯人民又蒙受一次災難。1941年9月30日,德軍集中74個師約100萬人,在1700輛坦克,11000門火炮支援下,發起意在奪取莫斯科的攻勢,即颱風計劃(莫斯科會戰)。戰爭之初德軍推進迅猛,很快地佔領了莫斯科外圍,摧毀了數道蘇聯防線。蘇聯在危急時刻進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工業轉移計劃,轉移的設備、物資超過100萬節車皮,同時從西伯利亞、中亞、遠東地區調來了25萬的精鋭預備隊,以朱可夫大將為核心重組了西方面軍的部隊和防線,組織大量婦女修築防禦工事,並派出大量攜帶炸藥和地雷的工兵分隊(著名的蘇聯英雄卓婭就是其中一員)破壞德軍後勤補給線。此時蘇聯嚴酷的冬季已經降臨,德軍作戰部隊和後勤支援受到了極大限制,蘇聯紅軍對德軍進行了殊死抵抗,湧現出了許許多多英雄人物和名言,比如“俄羅斯雖大,背後就是莫斯科”。1941年11月7日,在德國的包圍中,蘇聯依然按時組織了紅場閲兵,這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閲兵之一,受閲部隊在閲兵結束後直接開赴前線。1941年12月6日,蘇聯發起反擊,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其擊退200-300公里,莫斯科會戰以蘇聯勝利而結束,德軍損失了50多萬人和大量的技術裝備,這也是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第一次受到重大損失,莫斯科局勢得以穩定。1942年5月,蘇聯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發起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但被德軍擊潰。德軍順勢席捲克里木半島,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並在刻赤戰役中將紅軍擊潰。此時蘇聯紅軍在西南方向上已然沒有了預備隊,不得不持續後撤,一直撤到伏爾加河中游。為掩護南下高加索的德軍(為了獲取巴庫油田的石油),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展開了與蘇聯紅軍曠日持久的大會戰(即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在戰役開始前對斯大林格勒展開了大規模轟炸,把城區炸成了一片廢墟,但事實上這是在給自己添麻煩,因為被轟炸後的斯大林格勒是一片廢墟,公路自然也被廢墟堵上,因此德國的坦克很難在滿是廢墟城區裏作戰,甚至連行駛都是問題。戰役主要在斯大林格勒城內和接近地展開,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屋甚至每一堆廢墟都要反覆爭奪,進展往往按米來統計,戰鬥極為殘酷和血腥,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在300萬人以上,蘇聯紅軍在敵強我弱的情形下堅強的抵抗着,使德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此時蘇聯的預備隊已經在兩側聚集,於1942年末在兩側發動進攻幷包圍了德軍33萬的精鋭部隊,於1943年2月2日被全部殲滅。蘇聯紅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德軍第6集團軍全部和第4裝甲集團軍大部,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意大利第8集團軍以及配屬的大量技術分隊和支援部隊被殲滅,雙方損失始終沒有精確統計,一般認為德軍損失在85-100萬人左右,蘇聯損失更大一些。斯大林格勒戰役與同時期發生的阿拉曼戰役、中途島海戰勝利,構成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嚴格的説,阿拉曼戰役和中途島戰役,無論是雙方投入的力量、持續的時間以及損失情況,均遠遠無法與斯大林格勒戰役相比,過去有些歷史學教科書認為,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有一定道理的,這裏綜合東西方的觀點。)。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反擊過程中,蘇德兩軍相繼發動了第二、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互有勝負,最終在庫爾斯克方向上形成一個向西突出的突出部。1943年7月德軍集中50個師90萬人發起庫爾斯克戰役。此時蘇聯經濟已經完全轉入戰時軌道,生產了大量武器裝備和物資,同時根據《租借法案》獲得了來自美英等同盟國大量援助,軍事力量有了很大提高。在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科涅夫瓦杜丁等著名將領的指揮下,蘇聯紅軍完全粉碎了德軍在奧廖爾別爾哥羅德方向的進攻,獲得庫爾斯克戰役勝利,這也意味着德國在戰爭中完全喪失了進攻能力轉入防禦。隨着德國在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德軍被迫後撤,越過了第聶伯河,同時實施“焦土政策”,這使得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村莊變為了廢墟,莊稼也被德軍燒燬。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30分,300萬納粹德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長戰線上分為北方集團軍羣的26個師、中央集團軍羣的49個師、南方集團軍羣的38個師的113個師和40個盟友師的一共153個師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蘇德戰爭的新階段。
德軍德國中央集團軍羣羣的任務是圍殲白俄羅斯的蘇軍,兵力包括盟友達50個師另2個旅,進而進攻蘇聯的心臟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羣的兵力包括盟友是29個師,任務是殲滅波羅的海沿岸的蘇軍,進攻列寧格勒,南方集團軍羣的任務是向基輔和整個烏克蘭總方向進攻,把烏克蘭的蘇軍主力消滅在第聶伯河以西,兵力包括包括盟友達57個師另13個旅。此外,還有直指北方的挪威芬蘭的第20集團軍兩個集團軍,分別向摩爾曼斯克和列寧格勒方向實施突擊。
戰爭剛開始,蘇聯西部66個機場遭到猛烈轟炸,蘇軍半天之內就損失飛機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飛即被毀於機場,蘇聯西部城市、海空軍基地、通訊設施,在德軍航空兵襲擊之下嚴重受損,邊境軍區指揮機構基本陷於癱瘓。德軍在戰爭的第一天就前進了50至60公里。蘇聯國防委員會在戰況不明的情況下,於當晚發佈不切實際的命令,要求邊境軍區實施猛烈反擊,消滅入侵之敵,這種盲目的指揮使前線戰況更加惡化。
在戰爭的頭一週,德軍憑藉突然進攻、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軍隊早已動員和集中並有在西歐作戰積累的豐富經驗等優勢,打得極其順手,中央集團軍羣已推進到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南方集團軍羣的前鋒,已近至通向基輔的接近地,北方集團軍羣,已經渡過西德維納河
面對有備而來的德軍,蘇軍猝不及防,蘇聯政府雖然採取緊急措施,把前沿軍區改為方面軍,成立了蘇軍統帥部,但由於大量工作未能搶在戰爭爆發之前就緒,因而在戰爭開始時嚴重失利,由於蘇軍裝備陳舊,指揮人員素質較差,對敵主攻方向判斷失誤等原因,致使戰爭初期,便有28個師被全殲,70個師人員武器損失過半。據戰後西方公佈的統計資料,在蘇德戰爭的頭18天,蘇聯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30萬紅軍被德國俘虜。
德軍在佔領明斯克後,7月15日,通過激烈戰鬥,攻佔了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門户斯摩稜斯克,合圍了蘇軍十幾個師,切斷了蘇聯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幹線明斯克-莫斯科公路,並將德軍中央集團軍羣的司令部設在此地。而此時德軍離莫斯科僅有380公里之遙了。
此時,德軍分調部分進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羣主力進攻南方的基輔(第2裝甲集團軍),以佔領蘇聯的糧倉——烏克蘭基輔戰役從7月7日打到9月26日,蘇軍在基輔防禦戰中嚴重失利,不僅損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於這個方向上的預備隊也消耗殆盡,部署在基輔地域上的兩個方面軍中,有6個集團軍被合圍,西南方面軍主官全部陣亡,尚有幾個集團軍的司令被俘,據德軍方面宣佈,德軍圍殲蘇軍66萬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至9月8日,北方集團軍羣已經完全佔領立陶宛拉脱維亞愛沙尼亞全部,勉強推進至列寧格勒的涅瓦河近郊,但未能完成對列寧格勒的攻佔,只好聯合芬蘭軍隊完全圍困了列寧格勒,開始了持續達872天的列寧格勒圍城戰。德軍雖然在南方和北方取得重大勝利,但在北路列寧格勒,並未完全得手,而中路的莫斯科戰役也相應推遲。
在1941年,蘇聯損失了70%的工業生產能力,基礎工業產量只有德國及德佔區的1/3;1942年,蘇聯鋼鐵產量為德國1/4,銅產量和鋁產量為德國1/5,煤炭產量為德國1/7,僅石油產量超過德國。

德蘇戰爭後期

後期,蘇聯紅軍相繼發動了10次大型反擊戰役(史稱十次斯大林突擊),將德軍完全趕出了蘇聯國土,並且相繼解放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和斯洛伐克,波蘭等國,1945年4月16日開始瞭解放柏林的戰役,4月21日蘇軍攻入柏林市區,25日完成了對柏林的包圍,27日突入市中心,30日蘇聯紅軍的三名士兵將蘇維埃的紅旗插在了柏林國會大廈的樓頂,同一天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自殺,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蘇聯也獲得了蘇德戰爭的最後勝利。蘇德戰爭的勝利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戰(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歐洲戰場上獲得最終勝利。蘇聯衞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爭期間,蘇軍共殲滅德軍607個師,盟軍只殲滅了德軍176個師。盟軍實施的包括諾曼底登陸在內的各大戰役均無法與蘇德戰爭相提並論。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蘇德雙方共有1.3萬輛坦克投入交戰,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交戰。在第聶伯河會戰中,蘇軍共動用了400多萬人,從2000多公里的戰線上全面出擊。

德蘇戰爭蘇聯勝利

蘇聯之所以能力挽狂瀾,並最終取得戰爭勝利,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有蘇聯共產黨的堅強領導。1941年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國防委員會,提出了“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爭!”的口號。為理順指揮關係,8月8日設立了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為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蘇共向前線派去了150萬名黨員和350萬名共青團員。戰爭期間,蘇共吸收了531.9萬名黨員。二是蘇聯人民的戰鬥精神。為祖國而戰,每個蘇聯人都英勇殺敵,湧現了以彼得羅夫斯基中將、馬特洛索夫卓婭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據統計,戰爭期間,蘇聯軍民共有1.16萬餘人成為“蘇聯英雄”,700萬蘇聯軍人榮獲各種勳章和獎章。三是雄厚的人力物力。1941年,蘇聯人口約為1.8億。戰爭爆發後,蘇聯共動員了3450萬人。二戰結束時,蘇軍總兵力達1280萬人。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飛機13.41萬架、坦克10.28萬輛、火炮和迫擊炮82.52萬門。四是擁有先進的作戰理論。蘇軍軍事理論家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早就提出了大縱深作戰理論。戰爭期間,蘇軍成功解決了組織與實施寬正面、大縱深的戰略進攻等一系列軍事問題,保證了衞國戰爭的勝利。此外,蘇軍還湧現出了以朱可夫元帥為代表的一批傑出統帥和將領。五是廣闊的疆域為蘇聯抵抗德軍侵略提供了戰略縱深。蘇聯陸地面積為2227.4萬平方公里,地跨11個時區。二戰初期,雖然德軍很快佔領了歐洲各國,但卻無法一口吞下龐大的蘇聯。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蘇聯政府仍控制着2/3以上的國土。此外,嚴寒的天氣也幫助了蘇聯。莫斯科的嚴寒,讓德軍和1812年入侵沙俄的拿破崙軍隊一樣,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英美等西方國家發表聲明,願意為蘇聯提供援助。美國總統羅斯福表示《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並和英國一道,參與對蘇聯極其危險的援助。蘇聯從西方盟國那裏得到的武器、能源、設備和材料等,對蘇聯抗擊德軍作戰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西方的援助保證了蘇聯可以更方便的集中資源生產諸如坦克和火炮等軍事裝備。1943年之後這些硬件設備幫助蘇聯以較小的代價,較高效的方式取得勝利。
從另一個方面説,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援助顯示了以美國、英國為首的同盟國擊敗納粹德國的決心。瓦解了各個軸心國;動搖了中立國對納粹德國的合作態度。納粹德國的國際空間更遭到打壓,東線的佔領餘地變小,加速了納粹德國的戰敗滅亡。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一直敦促英國美國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以緩解蘇聯所受到的壓力,但都被美英以各種藉口所拒絕。1941年夏直到1944年,德軍除了在北非和意大利戰場和美英等國軍隊作戰外,將自己的大部分部隊和陸軍作戰武器裝備用於東線。俄國人對於牽制了第二戰場的德國兵力有巨大貢獻則是無庸置疑的。有些人認為遲至1944年5月蘇德戰場勝負已定的時候,英美等國為了維護自己在歐洲大陸的利益,才在法國實施諾曼底登陸成功行動,從西線進攻德國,但西方史家的主流撰述和此並不相同,聯軍遲遲無法攻擊法國是受到第厄普突擊戰失敗以及對登陸尚未準備好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蘇聯進行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白俄羅斯戰役同時盟軍發動了阿拉曼戰役意大利戰役諾曼底戰役,有力地配合了蘇軍的東線戰役,使德軍在蘇德戰爭東方戰線的兵力和武器裝備更加捉襟見肘。
此外,英國早在蘇德戰爭爆發前的1940年就一直同德國空軍、海軍作戰。德軍於1941年下半年就開始逐漸將東方戰線德國空軍撤回西歐和本土。但到1944年6月闢第二戰場前,蘇德戰爭東方戰線德國空軍的的出動架次要高於西線(這要比賬面上的部隊重要得多),是蘇聯牽制並打敗了德國空軍主要作戰力量,才使戰略轟炸得以實施。

德蘇戰爭影響

為贏得這場戰爭,蘇聯人民遭受了慘重的傷亡。據統計,蘇聯共有2700萬人死亡,其中1800多萬為平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員傷亡。戰爭還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蘇聯共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二戰令世界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戰前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如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被徹底打垮,英國和法國也大傷元氣。蘇聯經受了戰火的洗禮,社會主義陣營由此形成。

德蘇戰爭戰役

德蘇戰爭柏林會戰

柏林會戰(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蘇軍共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部隊,另配屬2450架飛機、142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當面之敵為德軍 集團軍羣和中央集團軍羣,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裝甲師。共80萬人,700門火炮和迫擊炮,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342架作戰飛機。戰役於1945年4月16日發起,先後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線。25日對柏林形成包圍。蘇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採取多路向中心突擊,經激烈巷戰,於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蘇軍開始強攻國會大廈。30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1945年衞戍司令H.魏德林將軍率部投降。1945年5月2日柏林會戰結束。1945年5月9日德軍統帥部代表W.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簽署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整個戰役,蘇軍共殲滅德軍48萬人,繳獲火炮6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400餘輛、飛機500架。這次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德軍最高統帥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蘇軍有生力量將戰爭拖延下去的圖謀,標誌着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和歐洲戰事的結束。

德蘇戰爭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 [2]  [5]  (俄語: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語: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其戰略上的勝利遠遠超出由英美領導下的諾曼底登陸(霸王行動)。此戰後蘇聯開始逐步掌握戰略主動權。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 000 000人,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斯大林格勒會戰法西斯德國遭遇的戰略範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團軍羣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從世界範圍看,斯大林格勒會戰與同時期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一起,成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戰爭大轉折的標誌性事件。 [2] 

德蘇戰爭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克會戰(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東線戰場中,德國與蘇聯於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會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名士兵和6044輛坦克,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2000架,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庫爾斯克會戰也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大規模進攻,企圖重奪戰略主動權,但由於蘇軍事先已得知德軍要進攻的情報並已做好建立三道防禦線的充分準備和駐守數量極為龐大的兵力兵器,德軍進攻步調緩慢且付出傷亡慘重,最後因為在1943年7月12日盟軍登陸意大利西西里島,不得不抽調兵力防衞意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壘計劃的進攻。這次會戰消滅了希特勒在政治上、軍事上寄於厚望的德軍主要集團,而當完成了這一任務後,蘇軍戰線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堅挺的戰線。庫爾斯克戰役蘇德戰爭分水嶺,戰役之前德軍還有一定程度上的部分戰略主動權,能夠自主選擇發動進攻戰役和進攻方向;戰役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蘇聯紅軍從這裏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的全面進攻。庫爾斯克會戰同時也被視為戰爭的又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轉折點。 [6] 

德蘇戰爭莫斯科保衞戰

莫斯科保衞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一次重要會戰,於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間,蘇聯軍隊保衞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後反攻德軍的戰役。莫斯科保衞戰包括蘇軍為保衞莫斯科並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羣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禦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最終以蘇聯紅軍的勝利而告終。 [1]  [6-7] 
參戰國
領袖
及其盟友
領袖
主要戰場
及戰役
西歐
相關主題
宏觀
戰後影響(英語: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
蘇聯專題
時間軸 · 俄國革命(二月 · 十月) · 俄國內戰 · 蘇維埃俄羅斯 · 蘇聯成立條約 · 新經濟政策 · 斯大林主義 · 大清洗 · 東方戰線 · 蘇德戰爭 · 冷戰 · 赫魯曉夫解凍 · 1965年改革 · 滯漲時期 · 經濟改革 · 開放政策 · 解體
憲法 · 法律 · 選舉 · 外交 · 內閣 · 政府 · 共產黨 · 蘇共中央 · 政治局 · 集體領導 · 蘇共大會 · 部長會議 · 領導人 · 蘇共中央總書記 · 部長會議主席 · 總統 · 黨組織 · 最高蘇維埃 · 意識形態 · 最高法院
農業 · 中央銀行 · 能源政策 · 五年計劃 · 發明 · 蘇聯盧布 · 交通
蘇聯人 · 語言 · 蘇聯工人階級 · 宗教 · 犯罪 · 1989年人口統計
象徵
全聯盟國旗 · 各共和國國旗 · 全聯盟國徽 · 各共和國國徽 · 全聯盟國歌 · 各共和國國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