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裏海

鎖定
裏海(英語:Caspian Sea;俄語: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湖泊名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則是蘇必利爾湖。裏海也是世界上接壤周邊國家最多的湖,一共與5個國家接壤。 [1] 
裏海擁有與海洋相似的生態系統,海運業發達。裏海在地理學上屬性為“海跡湖”,它與黑海最後分離成為一個內陸湖泊,距今不過1.1萬多年。
裏海雖稱海,但卻是一個巨大的內陸鹹水湖,之所以叫海,是因為面積足夠大,以及其性質偏向於海水,如顏色、海灘等。 [2] 
當地時間2021年7月4日,裏海海上發生巨大爆炸。 [10]  [18-19] 
中文名
裏海
外文名
英語:Caspian Sea;俄語: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 [20] 
地理位置
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
面    積
371000 km² [16] 
氣候條件
西南部受亞熱帶氣候影響,東海岸以大陸性荒漠為主
開放時間
永久
門票價格
100元/人
著名景點
裏海海灘
蓄水量
6.68萬立方千米 [17] 
最大深度
1025米 [14] 
屬    性
鹹水湖
鹽    度
1.2% [15] 
類    型
海跡湖 [13] 

裏海命名

裏海的英語名、俄語名以及哈薩克語名都是“卡斯皮海”,“卡斯皮”是拉丁文繼承自希臘語對裏海西南岸高加索東部人的稱呼。裏海在現代波斯語(波斯文دریای خزر)、阿塞拜疆語土庫曼語等其他突厥語族語言中為“哈扎爾海(可薩海)”,來自9世紀時它附近的哈扎爾王國(可薩汗國)。現代波斯語也有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的稱呼,是按伊朗馬贊德蘭省而來。
裏海湖畔
裏海的中文譯名按西文海的原意也使用“海”字,繁體寫法可以有“裏海”、“裏海”或“裡海”(注,我國大陸地區“裏”字內碼台灣地區不同,通過複製粘貼查不到,它就是“表裏如一”的“裏”,簡化後同表示里程單位的“裏”)。由於它僻處內陸,不與大洋相連,故在漢語中稱其為裏海,就像杭州西湖中的裏西湖一樣,是根據其地理特徵而得名的。

裏海位置境域

裏海是個內陸湖,位於中亞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它長約1200公里,寬平均為320公里,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等大小130多條河的河水流入海。 [9] 
裏海湖岸線長約7000公里,面積37.1萬平方公里,大小几乎與波羅的海相當,規模為亞速海的10倍,相當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公里)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積總和(24.5萬平方公里)還大出51%。裏海的南面和西南面被厄爾布爾士山脈高加索山脈所環抱,其他幾面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湖水總容積為76000立方公里。 [3] 
整個海區可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其間被許多島嶼和淺灘隔開。北里海,岸坡平緩,水量只佔總水量的1%。中裏海底部,東為陸架,西為傑爾賓特海盆;水量約佔裏海的1/3。南里海,海岸低平,東西陸架較寬,往西為窪地,是裏海最深的地方,水量較大,約佔全裏海的2/3。海底沉積物,北里海多含貝殼的砂;中裏海窪地多泥和砂質泥,東西兩岸近海則多貝殼、礫石砂和粘泥;南里海深水區為泥和含有薄層硫化鐵的粘泥,東西兩岸邊緣區為砂、灰質泥、貝殼和礫石。

裏海地形地貌

裏海與鹹海地中海黑海亞速海等,原來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海陸演變,古地中海逐漸縮小,上述各海也多次改變它們的輪廓、面積和深度。所以,今裏海是古地中海殘存的一部分,地理學家稱之為“海跡湖”。 [4] 
裏海
裏海南北狹長,形狀略似“S”型,有曼格什拉克、哈薩克、土庫曼克拉斯諾沃茨克等海灣。 [3] 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1940~1970年,平均每年流入的淡水量286.4萬立方公里,其中伏爾加、烏拉爾和捷列克河約佔90%以上。
裏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淺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傾斜,北里海面積99,404km²(38,380平方哩),是海中最淺部分,平均深度為4~6米,在與中裏海的分界沿線最深達20米。海底由單一的波形沉積平原構成。中裏海面積137,918Km²(53,250平方哩),形成不規則盆地,西坡陡峭,東坡平緩。最淺部分——深度達101~140米的大陸棚——沿兩岸延伸,最西面的坡由於水下塌方和峽谷而溝壑縱橫。
裏海 裏海
阿普歇倫暗灘為一沙洲和島嶼帶,從水下古老的岩石上面升起,是向面積約149,106Km²(57,570平方哩)的南裏海盆地過渡的標誌。一系列水下山嶺打破北部地形,但盆地底部其他地方為一坦蕩的平原,而裏海最深處則在此。
裏海有50個島嶼,多為小島。 [5]  西北部的車臣島最大,其次有秋列尼(Tyuleny)島、莫爾斯科依(Morskoy)島、庫拉雷(Kulaly)島、日洛依(Zhiloy)島和奧古爾欽斯基(Ogurchin)島。
裏海衞星圖像 裏海衞星圖像

裏海水文特徵

裏海環流

海流主要為氣旋性環流,各個海域又可形成若干局部性環流。
裏海 裏海
北里海,伏爾加河徑流入海後分成兩支:主要的一支沿西岸向南流;另一支沿北岸向東流,在東北部形成一個小型的反氣旋型環流。流速隨風而異,一般為10~15釐米/秒,有強勁偏北風時,西部流速達30~40釐米/秒,最大可達100釐米/秒。
中裏海被一個大型的氣旋型環流所控制。
南里海的西北和東南部,各有一個氣旋型環流。因而,使裏海西部形成一支自北向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為25~35釐米/秒,而東部則出現自南向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約為10~15釐米/秒。

裏海水温

水温分佈隨季節和地區而不同。冬季,表層水温南北差異較大,2月北里海僅0.1~0.5°C,南里海可達8~10°C。夏季,温差較小,一般為24~27°C。無酷暑,温度不高。水温的垂直分佈也隨季節而變化。冬季,北里海和中裏海,水温幾無變化,南里海在50~100米深處有温躍層。夏季,中部的30~50米深處和南部海區,上下層温差較大。
裏海共有130條入海河流,每年入海徑流量為300立方公里以上。其中伏爾加河入海徑流量為256立方公里,佔裏海總徑流量的85%。入海徑流量有較大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直接影響着鹽度和水位的變化。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較低,而硫酸鹽碳酸鹽的含量較高。海水的鹽度約比大洋水的標準鹽度低三分之二。
中部和南部,一般為12.0~13.0,伏爾加河三角洲以外,鹽度僅0.2。鹽度的季節變幅常在0.17~0.21之間。12月至翌年4月,北里海常有結冰現象,冰厚一般為0.5~0.6米,最厚為1米。在強勁北風作用下,流冰可向南漂移到阿普舍倫半島附近。

裏海水位

水位的長週期和超長週期的顯著變化是裏海最引人矚目的現象。研究證實,裏海19世紀初期的水位要比4000~6000年前的水位低22米。7~11世紀期間,出現較低水位。1930~1957年間,由於伏爾加河上建水庫,工農業過量用水,氣候乾燥等影響,致使水位又下降。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裏海水位保持在-28.5米左右。水位季節變化大,春夏高而冬季低,年變幅可達33釐米。裏海的風增減水十分顯著,伏爾加河三角洲海域,有時風減水達4~5米,風增水也可達2米。
裏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北部水位高低之差為2~3米,中部和南部僅有20~50釐米,最大也不超過1.5米。裏海的水温,夏季南北水域基本相同,為26℃左右。冬季北部水温0℃以下。南部的平均温度為8~10℃,北部淺水區每年冰期2~3個月。裏海的風增減水十分顯著,伏爾加河三角洲海域有時風減水達4~5米,風增水也可達2米。
裏海位於荒漠和半荒漠環境之中,氣候乾旱,水分蒸發非常強烈。據統計,裏海每年的進水總量為338.2立方公里,而每年的耗水量則為361.3km³,進得少,出得多,出現了入不敷出的“赤字”,湖水水面必然會逐步下降。1930年湖的面積為42.2萬平方公里,到1970年已經縮小到37.1萬平方公里了。
水位下降是由於氣候變化減少河流注入而增加了蒸發,窩瓦河上建設水庫加重了這一情況,也由於灌溉和工業對河水的消耗。水位上升則與導致窩瓦河注入量增加的氣候因素有關,該河若干年來的注入量一直大大高於平均值。海面降水增加和蒸發減少也促成這一現象。
裏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北部水位高低之差為2~3米,中部和南部僅有20~50釐米,最大也不超過1.5米。
從1995年開始,裏海水位就一直在不斷下降,而2019年年末的水位已經達到了近30年來的最低水平。
2019年裏海海平面較2018年下降了至少13CM,平均水平為27.18米。
作為裏海主要水量來源的伏爾加河(80%的水量)水流量的大幅減少,是導致裏海海平面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裏海地區平均氣温的上升,也是導致海平面下降的原因之一。
隨着氣候變化和海水的不斷蒸發,裏海海平面在未來幾年內仍將持續降低。 [6] 

裏海海流

海流基本沿西海岸從北向南運動,在遠南發展為複雜模式,形成數股支流。海流在與強風相合之處可以加速,海面往往波濤洶湧。在阿普歇倫半島附近,風暴掀起的最大波浪高過9米。
海流主要為氣旋性環流,各個海域又可形成若干局部性環流。北里海,伏爾加河徑流入海後分成兩支:主要的一支沿西岸向南流;另一支沿北岸向東流,在東北部形成一個小型的反氣旋型環流。流速隨風而異,一般為10~15釐米/秒,有強勁偏北風時,西部流速達30~40釐米/秒,最大可達100釐米/秒。
中裏海被一個大型的氣旋型環流所控制。南里海的西北和東南部,各有一個氣旋型環流。因而,使裏海西部形成一支自北向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為25~35釐米/秒,而東部則出現自南向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約為10~15釐米/秒。

裏海含鹽度

據統計,裏海每年的進水總量為338.2立方公里,而每年的耗水量則為361.3立方公里,進得少,出得多,出現了入不敷出的“赤字”,湖水水面必然會逐步下降。1930年湖的面積為42.2萬平方公里,到1970年已經縮小到37.1萬平方公里了。因為水分大量蒸發,鹽分逐年積累,湖水也越來越鹹。由於北部湖水較淺,又有伏爾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所以北部湖水含鹽度低,為0.2‰,而南部含鹽度高達13‰。
裏海海岸 裏海海岸

裏海自然資源

裏海油氣資源

裏海是是僅次於波斯灣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世界第三大油氣產區,石油和天然氣是這一地區最重要的資源。 [21]  開發始於20世紀20年代,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得到相當發展。採用鑽井平台人工島開採海底石油。裏海地區石油資源豐富,西岸的巴庫和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地區,以及裏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產區。裏海湖底的石油生產,已擴展到離岸數十公里的水域。

裏海生物資源

裏海的水是鹹的,有許多水生動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裏海生物資源豐富,既有鱘魚鮭魚銀漢魚等各種魚類繁衍,也有海豹海獸棲息。約有850種動物和500多種植物;儘管對於如此浩闊的水體而言生物種類數量較低,其中許多物種卻是其特有的。藍綠藻矽藻構成生物量最大的集團,還有數種紅藻褐藻
動物一直受到鹽度變化的極大影響,包括鱘、鯡、狗魚、鱸和西鯡魚;數種軟體動物;以及包括海綿在內的其他各種微生物。約15種北冰洋型(如裏海海豹)和地中海型物種充實基本動物。裏海長期以來一直以其鱘著稱,產量約佔世界漁獲量的4/5。在水位下降和隨之而來的條件最有利的產卵場乾涸的長時期內,鱘數量鋭減。已經採取一些包括禁止在公海捕鱘及推行水產養殖在內的措施,以圖改善這一狀況。海豹也在北部海域得到發展。

裏海礦物資源

裏海含鹽量高,盛產食鹽和芒硝。從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提取硫酸鈉一類礦物也具有相當重要的經濟意義

裏海氣候情況

裏海北部位於温帶大陸性氣候帶,而整個裏海中部(及南部大部海區)則位於温熱帶。西南部受副熱帶氣候影響,東海岸以沙漠氣候為主,温度較北里海高。從而造成多變的氣候。大氣環流冬季以寒冷、明淨的亞洲反氣旋為主,而在夏季亞速爾羣島高壓分支和南亞低壓中心發生影響。狂烈的風暴與北風和東南風有關。
裏海 裏海
海區縱跨幾個不同的氣候區。北里海雖屬大陸性氣候,但變化不劇烈;中裏海西部氣候温和,而東部則為乾燥的沙漠氣候;南里海屬夏季乾燥的亞熱帶氣候。冬季裏海的天氣不穩定,氣温變化較大。平均氣温,北部為-8~-10°C,南部為8~10°C。風向多變,而以東風和東北風佔優勢。
風力為5.5~10.7米/秒,中部有時可達20.8~28.4米/秒。夏季,海上受高壓控制,常有微弱海風向大陸吹,天氣十分穩定。氣温變化不大,最熱月平均温度為28~29°C,極端最高氣温可達44°C。平均年降水量為200~1700毫米,分佈不均,東海岸少,西南海岸多。年蒸發量一般為1000毫米,南里海的東部和阿普舍倫半島達1400毫米。

裏海沿岸特色

裏海海岸線

北部湖岸低平,具有大量被烏拉河、捷列克河,特別是伏爾加河沖刷下來的沖積物質,這些河流的三角洲得到廣泛開發。中部西岸多丘陵。大高加索山脈的山麓看似相近,但卻被狹窄的海濱平原將其與海岸分隔開來。阿普歇倫半島在那裏伸入海中,巴庫市坐落在半島上,而就在其南面,庫拉河阿拉斯河氾濫平原構成阿拉斯低地。
裏海風光 裏海風光
裏海西南岸和南岸是由蘭卡蘭和吉蘭-馬贊達蘭低地的沉積物形成的,塔利什山脈(Talish)和厄爾布爾士山脈(Elburz)的高峯在內陸不遠處聳立。裏海南部東岸亦低且不太陡峭,由波浪活動造成的沉積物形成;被低矮的、多丘陵的切列肯(Cheleken)半島和土庫曼巴希半島猝然打斷。
中部東岸大部地方陡峭,還摧毀了石灰岩的曼格什拉克高原和肯德爾利-卡亞桑(Kendyrli-Kayasansk)高原的邊緣。這一地區最重要的特徵是卡拉博加茲戈爾(Kara-Bogaz-Gol)灣,原為裏海的一海灣,但如大潟湖似的形成港灣。

裏海主要河流

主要河流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長短河流注入,每年入海徑流量為300Km³以上。伏爾加河、烏拉河與捷列克河——注入裏海北部,它們合在一起的年水量達注入裏海的所有河水的88%,其中伏爾加河入海徑流量為256Km³,佔裏海總徑流量的85%。
蘇拉克河薩穆爾河(Samur)、庫拉河及一些較小的河流從西海岸注入,提供7%左右的水量,其餘水量來自伊朗海岸的河流。東部沿海地區則完全沒有常流河

裏海港口

裏海地區航運業較發達。通過伏爾加河及伏爾加—頓河等運河,實現了白海波羅的海、裏海、黑海亞速海五海通航。但由於北部水淺,航運受到一定限制。在巴庫和克拉斯諾沃茨克之間有火車輪渡。運輸貨物以石油為主,其次為糧食、木材、棉花、食鹽、建築材料等。
裏海沿岸五國 裏海沿岸五國
沿岸主要港口有阿塞拜疆共和國的巴庫,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的阿斯特拉罕馬哈奇卡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舍甫琴柯,土庫曼斯坦共和國的克拉斯諾沃茨克伊朗恩澤利和托爾卡曼港等。

裏海有關爭議

裏海問題由來

1991年以前,裏海是平靜的,那裏沒有爭議,更沒有衝突。因為那時無論按傳統還是地理位置,裏海都被認為是蘇聯伊朗的內湖(蘇聯佔裏海面積的88.4%,伊朗佔裏海面積的11.6%)。裏海的地位已在1921年和1940年兩國簽訂的條約中作了明確規定。根據該條約,只有懸掛蘇聯和伊朗國旗的船隻才能在裏海航行。
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在裏海地區不斷髮現大規模的油氣田。根據西方石油公司估計,這一地區有可能繼海灣地區成為21世紀世界能源主要供應地之一。因此新獨立的裏海沿岸國家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都要求重新確定裏海法律地位,而裏海油氣資源的開採權,自然也就和劃界問題聯繫在一起。
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阿塞拜疆附近的裏海水域油氣資源豐富,因此這三個國家堅持裏海為內陸海,應依據國際海洋法公約,對裏海水體及海底進行劃界,明確各國的主權和專屬經濟區範圍。而伊朗、土庫曼斯坦兩國則因為附近水域油氣資源相對較少,堅持認為裏海是內陸湖泊,按國際法裏海資源應當是沿岸各國共同財產,任何國家開採裏海任何資源必須徵得各國同意或經共同協商後方能進行。因此,裏海之爭説到底是圍繞能源的利益之爭。
伊朗迫於壓力不得不同意對裏海進行劃分,但和土庫曼斯坦一起要求各國按各佔20%的份額平均劃分裏海。這樣便形成了以伊、土為一方要求5國均分裏海,和以俄、哈、阿為一方要求按中心線劃分裏海的局面。

裏海地緣政治

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過於依賴中東地區的石油,其能源供應安全存在隱患,因此它們對能源來源多樣化的願望使裏海地區成為追逐熱點。美國憑藉同阿塞拜疆的密切關係,一直竭力介入裏海能源開發,主張裏海是“海”,這樣便可使至少一半已探明的裏海油氣資源歸阿所有,以便自己從中謀利。
在事關地緣政治的油氣管線方面,有專家認為,用裏海經伊朗到海灣的管線運送石油到西方和亞洲的石油消費國最為便捷,成本最低,但美國不願把控制權交到伊朗手中。而俄羅斯在中亞油氣交易中一直保持主導地位,西方國家也擔心自己能源來源多樣化受俄牽制。因此,美國牽頭在上世紀90年代修建繞過俄羅斯但經濟上極不划算的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管線,擠壓俄羅斯的利益。
伊朗國內早有對裏海重新劃界不滿的聲音。有伊朗議員表示,當年伊朗與蘇聯各佔裏海50%,而今伊朗佔20%水域的要求都難以得到滿足,這讓伊朗難以接受。
裏海劃分是各方利益相互矛盾的複雜問題,一時難以獲得解決。因此,裏海之爭仍會持續下去。
2018年8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土庫曼斯坦總統庫爾班古力·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簽署了裏海法律地位公約 [7] 

裏海能源爭奪

裏海周圍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三國主管能源的部長於2007年12月20日在莫斯科舉行鋪設裏海沿岸天然氣管道政府間協議簽字儀式,俄總統普京、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出席了簽字儀式。普京表示,對於俄、哈、土三國和歐洲的能源系統來説,鋪設裏海沿岸天然氣管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 [8]  此間觀察家則指出,“沿裏海天然氣管道”政府間協議最終得以簽署,是俄哈土“三贏”的結果,更是俄在同美、歐能源博弈中所贏得的一場關鍵性戰役。代表俄政府簽字的聯邦工業和能源部長赫里斯堅科説,“沿裏海天然氣管道”建成並投入運營可提高裏海地區能源的外運能力,“按照達成的協議,天然氣年出口將增加200億立方米”。
裏海 裏海
根據管道建設進度計劃,2008年年底將作出全部項目、投資決定。“沿裏海天然氣管道”途經土境內360公里、哈境內約150公里,然後與哈俄邊境現有的“中亞—中央”管道連接。如加上現有天然氣管道,2010年年底土俄間年天然氣運輸能力將達到700億立方米。此後,隨着原有“中亞—中央”天然氣管道現代化改造的完成,天然氣年運輸能力還將進一步增加。能源專家認為,俄、哈、土關於“沿裏海天然氣管道”協議的簽署,是俄“能源外交牌”的典型展示。
長期以裏海來,歐洲國家為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與美國一道鼓勵、支持獨聯體的中亞國家推行“能源出口多元化”政策。在天然氣領域,歐盟、美國加緊對土庫曼斯坦這個裏海地區重要天然氣出口國的外交攻勢,提供資金,幫助土勘探修建繞過俄羅斯、跨裏海海底的天然氣管道路線。而如今“沿裏海天然氣管道”是否修建的懸念不再,土對歐美“跨裏海天然氣管道”鋪設的興趣大減。換言之,通過實現俄哈土項目,俄至少暫時消除了歐盟避開俄羅斯、染指中亞天然氣的危機局面,從而使自己繼續掌控歐洲天然氣閥門。與此同時,土、哈等中亞國家也是該項目實施的主要受益者。
土庫曼斯坦能源,特別是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遠景儲量為2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有土俄管道,年運量500億立方米、土伊年運量100億立方米,遠遠無法滿足土確定的年出口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目標。土一直力圖在裏海能源博弈中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希望跨裏海海底的天然氣管道項目早日啓動。然而,多年無結果的等待讓土明白,歐、美推動的項目不過是一個話柄,加之裏海劃分難題短時間無法破解,“跨裏海天然氣管道”建設計劃被土束之高閣。而對哈來説,“沿裏海天然氣管道”經過哈境150公里,不僅可以賺取過境費,而且還能提高自身在裏海能源爭奪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裏海海洋權益

2022年8月,俄總統普京簽署新版國家海洋學説。裏海被定義為“經濟圈內海水域”,重點放在油氣和海洋資源的系統性開發上。 [12] 

裏海爆炸事件

當地時間2021年7月4日,裏海海上發生巨大爆炸。根據衞星社分享的視頻畫面,當時海上發生大爆炸,火焰和濃煙從水面上升起,火光直衝上天。關於爆炸的原因雖然仍有待確定,但阿塞拜疆生態部稱爆炸可能是由火山噴發引起。 [10] 
裏海海上發生爆炸 裏海海上發生爆炸

裏海壯美地球

2021年9月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發佈神舟十二號航天員第二批在軌拍攝的高清圖片。 [11] 
神舟十二號劉伯明拍攝的裏海 神舟十二號劉伯明拍攝的裏海

裏海地震記錄

北京時間2023年12月7日12時15分(當地時間12月7日7時15分)在裏海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5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41.20度,東經49.80度。 [22] 

裏海世界紀錄

2017年裏海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湖泊的紀錄。裏海位於歐洲和亞洲的內陸交界處,面積達371,000平方千米吉尼斯世界紀錄)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