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定風波·憶滬上舊遊二首

鎖定
《定風波·憶滬上舊遊二首》是著名外交家、當代詩詞大家厲聲教創作的一首詞作,是其《追憶老上海的抗戰歲月》一文的詩化版本,但其慷慨激昂之情,沉鬱頓挫之風,又大異其趣,別有洞天。 [1] 
作品名稱
定風波·憶滬上舊遊二首
出    處
厲聲教詩詞選:江山代有弄潮人
作    者
厲聲教
作品體裁

定風波·憶滬上舊遊二首作品原文

定風波·憶滬上舊遊二首
其一
小築西摩是舊居,闊別驚已六十餘。燕子歸來人暗換,回顧。春風一面復何如。
倭寇佯威誇鐵騎,無懼,滬軍喋血獻微軀。楊柳不知埋骨地,須記,故將直筆寫遺珠。
其二
曲罷干戈起霸圖,暴行當道費躊躇。莫笑書生平寇志,君看。衝冠一怒世間無。
妻子長別扃陋室,爭忍,父兄雲散遣門徒。雨打落花天有命,無悔,汗青留與後人書。
作者原注:這二首所記述的抗戰時期滬上往事,詳見拙作《追憶老上海的抗戰歲月》。 [1-2] 

定風波·憶滬上舊遊二首作品註釋

①小築:本意指規模小而比較雅緻的住宅,多築於幽靜之處。如唐代杜甫畏人》詩:“畏人成小築,褊性合幽棲”。此處指作者上海故居。據張軍《一代宗師厲麟似鮮為人知的歷史:鍾情國學的西學泰斗》等,“厲麟似的上海故居在今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23號。厲麟似1937年遷居於此時,這裏還屬於英美租界,又名公共租界……”。
②西摩:指西摩路,現已更名為陝西北路
③倭寇:本意為13世紀到16世紀左右侵略朝鮮、中國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盜集團的泛稱,此處指侵華日軍。
④滬軍:此處指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的淞滬會戰中英勇抗擊日軍的中國軍隊。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8年抗戰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20萬餘人,宣佈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80餘萬人,據統計死傷30萬人。淞滬會戰標誌着中日之間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侵華日軍因遭到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徹底粉碎了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⑤喋血:本指踏血而行,形容血流遍地,殺人很多。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新喋血閼與。”此處用以形容淞滬會戰的慘烈和中國軍隊死傷慘重的情狀。
⑥直筆:歷史編纂術語,與曲筆相反,本意指史官據事直書,無所避忌。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雲:“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史通·曲筆》雲:“古來唯聞以直筆見誅,不聞以曲詞獲罪”。此處指直接、真實地敍述歷史的本來面貌。
⑦遺珠:本意指遺失的珍珠。語出《莊子·天地》:“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後多用來比喻棄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賢德之才,如宋代俞文豹《吹劍錄》:“古今詩人,間見層出,極有佳句,無人收拾,盡成遺珠”,明代李東陽《再贈三首用前韻》之二:“荊山有抱玉,滄海有遺珠”等。此處雙關,既指作者親歷的從淞滬會戰至上海孤島時期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亦指曾堅持在上海淪陷後以非暴力不合作方式默默與日寇抗爭而又不為人知的作者父親厲麟似,見作者《追憶老上海的抗戰歲月》一文。
⑧曲罷:本意指樂曲演奏完畢,如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妝成每被秋娘妒,曲罷常教善才伏”句。此處指老上海歌舞昇平的繁榮與和平景象被(日軍侵華戰爭)打破。
⑨干戈:幹為防具,戈為武器,均為古代兵器,後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稱,指戰爭。此處指日寇侵華戰爭。
⑩霸圖:本意指稱霸的雄圖,如唐代李白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之“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句。此處指日寇瘋狂侵略中國,妄圖佔我河山的野心。
⑪暴行:本意指殘暴兇惡的行為。語出《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説暴行有作。”此處同本義,指侵華日軍燒殺擄掠的戰爭暴行。
⑫當道:本意指擋路。語出《史記·高祖本紀》:“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 子斬之。”後指執政,掌權(多指惡人),如漢代荀悦《漢紀·平帝紀》:“寶問其次,文曰:‘豺狼當道,安問狐狸!’寶默然不應。”此處指上海淪陷後被日寇統治的現實情況。
⑬躊躇:本意指猶豫不決地踱來踱去。語出宋玉九辯》:“蹇淹留而躊躇。”後引申為猶豫,如《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晉鄙接符在手,心下躊躇……”等。此處指不盲目行動而是通過反覆思考制定抗敵鬥爭的有效策略。
⑭書生:讀書人。此處指以作者父親為代表的上海淪陷區的愛國知識分子們。
⑮平寇:本意為剷平匪寇,如《三國演義》第二回:“劉虞平寇有功,封太尉”。此處指打敗侵華日軍,將其逐出中國。
⑯衝冠:本意是頭髮上指,把帽子衝起,形容極為憤怒。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後世常用於形容不懼赴死的烈士,如唐代駱賓王《於易水送別》:“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句等。此處指愛國志士們對日軍侵略暴行的憤怒和視死如歸的抗敵決心。
⑰妻子:妻和子,即妻子和兒女。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⑱扃:本義為從外面關門的門閂,引申為上閂,關門。《漢書·外戚傳》“應門閉兮禁闥扃。”
⑲雲散:本意是像天空的雲那樣四處散開,比喻曾經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個地方,如明代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關外殘兵瓦解雲散者不下數萬……”句。
⑳汗青:古時在竹簡上記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滲出,便於書寫,並免蟲蛀,故稱。後以“汗青”指著述完成。又借指史冊,現多用此義。語出宋代文天祥過零丁洋》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處指記錄歷史事實。 [1] 

定風波·憶滬上舊遊二首作品賞析

老上海 老上海
作者這兩闕詞,可以説是其《追憶老上海的抗戰歲月》一文的詩化版本,但其慷慨激昂之情,沉鬱頓挫之風,又大異其趣,別有洞天。文章以當時還是幼兒的作者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上海被日軍佔領後淪陷區人民的苦難生活,又通過作者父親不屈不撓的抗日經歷,披露了老上海愛國知識分子們的抗日鬥爭往事。推薦在讀完文章之後讀詞作,不僅有助於瞭解創作背景,明白作者用意,更利於深入品味詞作中的精妙之處。
第一闕首句從作者尋訪上海故居寫起。“小築”二字,精煉卻內涵豐富,除了對建築物規模的描寫,還因其往往指幽靜之處的精美居所,令人瞬間對當年上海英美租界西式建築林立,風光旖旎的優雅氣派產生無限遐想。對比後面日本侵略者發動戰爭造成的瘡痍淒涼,令人扼腕。下句“闊別”、“六十餘”幾個字點出作者離滬已久,時間跨度之大竟有六十多年,以此對比下文中對往事鮮明的記憶,足見戰爭對作者造成的創傷之深,歷半個多世紀仍難忘懷。這看似平常實則藴含深意的開頭,讓畫面穿越時空,令今天的讀者更容易理解老一輩人對侵略者刻骨的國仇家恨。
“燕子歸來人暗換”句,本用舊典,劉禹錫詩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年年歸巢的燕子,是鄉愁的信使,是歷代文人們思及故里時永恆的寄託。作者在此活用典故,一語雙關,思舊之外,又以故居歸燕的視角來審視作者自身,歲月無情,父親已逝不能來了,換成是兒子,獨自故地重遊,只怕連燕子也要感慨“人暗換”了!
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厲麟似 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厲麟似
接上句,作者用“回顧”二字,拉開了記憶的閘門,如同下一幕的序曲,令短短的詞作呈現出強烈的節奏感,搖曳生姿。“春風”句,是作者對父親的美好回憶,亦流露出斯人已杳,生者無可奈何的傷感。據王炳毅《讓錢學森畢生難忘的南京“高考”之旅》一文,錢學森曾在回憶作者父親厲麟似時稱:“先生對我為人治學也多有幫助。‘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用來形容厲先生再貼切不過。”由此可見,作者用令人如坐春風的比喻刻畫父親的形象,十分貼切。該句同時一語雙關,因前文的“燕子歸來”已暗示作者重遊的時間,此處,又似因春風拂面而思及先父,巧妙地向讀者正式交待了時間節點,下文更有“楊柳”句與之呼應,不再贅述。
“倭寇佯威誇鐵騎”句,將前句淡淡的哀愁剎那間轉為濃重的暗色,如序曲之後的急管繁弦,迅速令人如身臨其境,彷彿聽得到侵華日軍踐踏上海的鐵騎聲聲,看得到他們殺人如麻,耀武揚威的得意洋洋。而其中的“佯”字卻表明,侵略者是不得人心的,必將被保家衞國的正義力量打敗,正所謂“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是也。作者令沉重之中有此一點希望的亮色,用心良苦。而“滬軍喋血獻微軀”句,則是對淞滬會戰中中國軍人浴血奮戰,壯烈犧牲的歷史的真實回顧。作者在《追憶老上海的抗戰歲月》一文中曾細考“八百壯士”之傳説,愛國熱情,躍然紙上。
“楊柳不知埋骨地”句,虛實結合。楊柳是春天、生命和離別的象徵,是歷代詩歌中重要的意象,此處既是實寫生者不知逝者葬身何處,表現出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難以癒合的創傷;又是虛寫,以春日新發的楊柳比喻後人,暗示隨着時間的流逝,後人有可能會忘卻先人的犧牲。
“故將直筆寫遺珠”句,結合“楊柳”句,點明瞭作者創作《追憶老上海的抗戰歲月》一文的初衷,即作者之所以要忠實記錄親歷的抗戰歷史,是為了使後人勿忘國恥。此句作為結尾,既乾脆利落,又令人不禁對“遺珠”產生好奇,回味無窮。
抗戰中的上海 抗戰中的上海
第二闕詞與第一闕自然銜接。首句“曲罷干戈起霸圖”的“曲罷”二字,與第一闕的“小築”二字遙相呼應,令人痛恨日寇破壞和平、煮鶴焚琴。
“暴行當道費躊躇”句,結合創作背景,應聯繫對比上一闕中的“滬軍喋血獻微軀”句閲讀。因作者父親厲麟似先生是當時中國文化界“非暴力不合作”抗爭運動的推動者,其宗旨之一即為了保存有生力量,避免過度犧牲導致的實力受損,以圖最終的勝利。由此,便可理解為何要“躊躇”,因為要反覆思考出一條手無寸鐵的知識界、文化界人士適合走的抗日救亡之路。
“莫笑”與“衝冠”二句,結合前文不難理解,其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既是對以厲麟似為代表的老上海愛國知識分子們在抗日救亡運動中重要作用的總結,也是借藺相如、荊軻等曾衝冠一怒的歷史典故,來比喻老一輩愛國知識分子們不畏強暴、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節操。
中間用“君看”二字,似電影手法,將不同畫面聯結,更與讀者有了交流,喚起共鳴。
“妻子”、“父兄”二句,概括了侵略者的暴行令作者一家妻離子散、父兄分別的慘狀,也折射出抗戰期間中國民眾的苦難。二句之間的“爭忍”,作者只用兩個字,就真實刻畫出愛國者的無奈與不捨:他們在俠骨之外,亦有柔情,眼見家人落難受苦,怎不斷腸,但國難未靖,只能暫且放下兒女情長。由此,進一步勾勒出不顧個人安危和家族受難,仍然繼續冒着生命危險在淪陷區堅持抗日救亡的愛國志士們的形象。
“雨打落花天有命”句,這句暗含典故。據《梁書·儒林傳·範縝傳》載,範縝認為“人生如樹花同發,隨風而墮,自有拂幌墜於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於糞溷之中……”,即人的命運具有偶然性,不受佛教的所謂因果報應左右。據記載,日本偽政府曾多次對厲麟似等抗日名士許以高位,重金相請,均被堅決拒絕。此處借落花典故表明愛國者們安於天命,不羨富貴的清高氣節。此句既寫出了愛國者們具有捨生取義的覺悟,又寫出了其將個人命運置之度外的灑脱,同時以“天有命”表明他們對抗日戰爭必將勝利的信心。
“汗青留與後人書”句,看似留白,以待後世評判,實則是對愛國者們最高的評價,對照文天祥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此句看似用典,又是突破:比起希望自己的事蹟能夠名垂青史的絕筆,那種並不在乎自己是否能留名後世,只求所作所為無愧於天地的淡泊境界,似乎更高一籌。同時,此句也是寫實,是以厲麟似為代表的廣大老一輩知識分子一生為國為民默默辛勞,無論做出何等重大貢獻都不計回報的高尚情操的真實寫照。如此方為真國士,如此方有我中華之崛起。“留與後人書”,是隻有此等先人方能具備的真正豪邁,令我輩後人汗顏之餘,不能不書之汗青,心香供奉,以警世人。
讀此二闕詞,愛國熱情,胸中激盪,如聞韶樂,餘音繞樑,回味悠長。 [1] 

定風波·憶滬上舊遊二首作者簡介

厲聲教 厲聲教
厲聲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貫浙江杭州,生於南京,長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外交家、國際法學家、教育家、詩詞家。1956年進入外交部,代表新中國參與了中緬、中印、中朝、中蘇等邊界談判及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等重大國際談判,被公認為國際海洋法和中國邊界與海洋事務專家,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與定稿人之一,並參與了英文本的起草與定稿工作,為國家的外交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點名肯定與兩次接見。
有“詩人外交家”之稱的厲聲教被譽為“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其中《望海潮·悼周恩來總理》、《癸丑年九月懷周總理》、《浣溪沙·甲戌年夏夢麴院荷花》、《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訪二公祠尋厲公墓不獲》、《觀潮有感》、《採桑子·西湖四詠》等被公認為當代詩詞中的經典之作。作為當代國學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蹟被編入《中國當代詩壇選藏》、《靜安文史》、《杭州黨史》等典藏文獻及大、中、小學教材中,並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種語言文字。鳳凰網評價其為“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厲聲教是中國近現代文教界代表人物厲麟似的長子,清代文豪厲鶚的七世孫。 [3-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