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

鎖定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是著名外交家、當代詩詞大家厲聲教赴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拜謁厲杭二公祠,同時尋訪其先祖厲鶚墓時所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表現了作為詩人的厲聲教將憑弔先人的思古幽情寄託於杭州山水之間的超逸情懷。 [1] 
作品名稱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
創作年代
當代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作    者
厲聲教
出    處
《厲聲教詩詞選:江山代有弄潮人》
作品題材
弔古詠懷詩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作品原文

厲杭二公祠 厲杭二公祠
辛卯季春①謁厲杭二公祠
碧樹掩幽徑,故丘②何處尋。
祠畔西溪水,檐下北平人③。
好靜修文膽④,安貧寫詩魂。
清風吹綠蠟⑤,驚覺已黃昏。
作者原注:2011年初赴西溪濕地國家公園,謁厲杭二公祠。沿途尋訪先祖厲公鶚之墓,未果 [2]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註釋譯文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詩句註釋

厲杭二公祠 厲杭二公祠
①季春:即農曆三月份。
②故丘:指厲鶚墓。
③北平人:此處指作者本人。北平即北京,作者作為外交官工作生活在那裏。
④文膽:本義是對於專為高階的政治人物(通常是國家領導人)草擬撰寫各種文告、演講稿、新聞稿等文書的幕僚人員的非正式稱呼。此處指為人剛正,文采翩翩,文章立意深刻,造詣深遠,內涵豐富,思想無止無盡的人。
⑤綠蠟:指未展芭蕉。唐代錢珝未展芭蕉》詩:“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 [3]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白話譯文

通往厲杭二公祠的幽徑 通往厲杭二公祠的幽徑
循着綠樹掩映的幽深小徑,不知何處尋找先人的墳丘。
二公祠畔環繞着西溪的碧水,廊檐下佇立着客居北京的我。
在二公祠憑弔徜徉,無限景仰厲公,他一生清正不阿,安貧好靜,潛心修行著述,終成為造詣深遠,辭采風流的一代文豪。
直到清風吹拂過翠綠的蠟燭般還沒展開的芭蕉葉,才忽然發現,就這樣不知不覺天已黃昏。 [3]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創作背景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是著名外交家、當代詩詞大家厲聲教於2011年初赴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拜謁厲杭二公祠,同時尋訪其先祖厲鶚墓時所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3]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作品鑑賞

通往厲杭二公祠的幽徑 通往厲杭二公祠的幽徑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體現了作為詩人的厲聲教將憑弔先人的思古幽情寄託於杭州山水之間的超逸情懷。此詩看似信手拈來,流暢清新,不落窠臼,實則構思精妙,深沉藴藉,意在言外,對仗工整而無雕琢之匠氣,立意深遠兼具天然之氣韻,用典與寫景渾然一體,古人與今人共此幽情,為不可多得之作。
首句以綠樹掩映幽徑的景色,寥寥幾個字就將全詩的畫面感、幽遠的意境一下子展現出來。末尾一個“尋”字,突出“尋訪”之本格,卻又用“何處尋”問句結尾,帶有懸念,暗示求之不得,又似有所期待,耐人尋味。可謂於平淡中見不凡。
頷聯為罕見的妙對,對仗工整,意藴豐富,令人稱奇。“祠畔”句,本來純系眼前實景,然用“西溪水”三字,既給出地點,又引人入勝,西溪之美,人盡皆知,只聞“西溪”二字,便可聯想到無數風光,令人極易與作者共感,描繪的是一脈流淌不絕的碧水,引發的是無限追慕遙想,如此名勝之地,此情此景,誰曾與共?而“檐下”句,由古及今,現出前來憑弔的作者真身。該下聯別出心裁,初讀看似用“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頭”的常言為典,訴説作者這在北平多年遊宦之人對自身境遇的感懷,再讀悟出其一語雙關,實際巧妙描摹了自北平歸來西溪之人,在祠堂外屋檐之下默立之態:後世子孫來吊先人,仰慕先賢,實在不可不低頭。表面的自傷之語,竟是抒發對先人的無限景仰崇敬的佳句。且“西溪”對“北平”,二者皆為地名,“西溪水”對“北平人”,二者皆為令人生出無限遐想的事物,大有趣味,讀來不忍釋卷。
厲杭二公祠 厲杭二公祠
頸聯兩句工整之餘,含義深刻。厲鶚一生貧寒不仕,命途多舛,無緣富貴,但在清代詞壇獨樹一幟,才華卓絕,著作甚豐,後世名垂不朽。“好靜”、“安貧”二句,看似懷念先人的清高博學、安貧樂道、著述豐富,實則也是對作者自身繼承發揚前人之風骨標格的理想追求的一種表達,今人古人,一心同理。
尾聯又回到眼前景物,將讀者從無限感懷之中帶回現實,收束得當。“清風吹綠蠟”一句用了“冷燭無煙綠蠟幹”的舊典,卻顯清新,蓋因祠堂前常年種植芭蕉,新綠當春萌發,作者以眼前所見入詩,故不造作。且有“驚覺已黃昏”之句在後,點出天色將晚。既已傍晚,想到點蠟燭也是自然而然,而新長出的芭蕉嫩葉,正如綠蠟,如此而已。此外“清風”句,靜的是芭蕉,動的是風,靜中有動,頗有禪意,與“驚覺”句相得益彰。“驚覺”句又是雙關,既寫出作者耽於憑弔,思緒萬千而忘記了時間流逝的情景,又彷彿是身已暮年的作者驚歎年華易逝的感慨,紅塵中人,莫不如此,這靜謐之中的“驚”字,與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之“驚”字,各臻其妙,大有警醒世人之意。
自來弔古詠懷之作,多有作者自傷身世,懷才不遇之慨嘆,如杜工部吊蜀相祠之“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句等,但作者此詩,匠心獨運,雖有淡淡傷感卻無悲慼酸苦之侷促。不事雕琢而意境高遠,正大端方卻妙趣橫生,值得反覆吟詠,堪稱當代弔古詠懷詩之傑作。 [3]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作者簡介

厲聲教 厲聲教
厲聲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貫浙江杭州,生於南京,長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外交家、國際法學家、教育家、詩詞家。
有“詩人外交家”之稱的厲聲教被譽為“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其中《望海潮·悼周恩來總理》、《癸丑年九月懷周總理》、《浣溪沙·甲戌年夏夢麴院荷花》、《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訪二公祠尋厲公墓不獲》、《觀潮有感》、《採桑子·西湖四詠》等被公認為當代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作為當代國學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蹟被編入《中國當代詩壇選藏》、《靜安文史》、《杭州黨史》等典藏文獻及大、中、小學教材中,並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種語言文字。鳳凰網評價其為“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厲聲教是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厲麟似的長子,清代詩壇泰斗厲鶚的七世孫。 [1]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