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魂洋才

鎖定
和魂洋才是江户末期日本思想界對吸取西洋文化所採取的一種態度。即只接受洋學中的實際知識和應用技術,而摒棄其理論和精神方面的內容。起初,新井白石所著《西洋紀聞》一書中,將歐洲的科學技術與基督教加以區別,承認西方自然科學和技術的優越,日本應移植;主張形而上的內容(觀念、思想)應採取東方的傳統觀念,即和魂,東洋道德,形而下的東西應吸收西洋的技藝,即洋才,西洋藝術。 [1] 
中文名
和魂洋才
國    籍
日本
時    期
明治維新時期
性    質
思潮

和魂洋才和魂洋才介紹

「和魂洋才」主要體現在社會和軍事上。社會方面,有很多學者都學習西方文化,以西式髮型的裝扮,但在服裝上仍堅持穿著日本傳統服飾。軍事方面,日本軍以西式軍事訓練,但裝備仍然保留武士配刀。
和魂洋才也是對明治時代以來「西洋文化優越,日本文化落後」(優れた西洋文化と遅れた日本文化)論點的反駁。

和魂洋才社會文化背景

和魂洋才幕府

進入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幕府(指德川幕府1603—1867年)是封建專制王朝。在幕府統治下,幕府將軍是全國的最高統治者,天皇沒有實權,僅具有傳統的精神權威。除將軍的直屬領地外,幕府又把全國將近3/4的土地分給二百幾十個“大名”。“大名”割據一方,其領地稱為“藩國”。以幕府將軍為首的大小封建領主,為了從農民身上榨取更多的年貢,千方百計把農民束縛在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農村。經濟上落後閉塞,政治上封建割據,這是德川幕府體制的主要特徵。對外交流方面,德川幕府從1603年起連續五次發佈“鎖國令”。從此,島國日本對世界垂下了“鎖國”帷幕長達二百餘年。

和魂洋才鎖國政府

“鎖國”政府的精神支柱是“華夷”思想。自名“神州”,“皇國”,除了崇拜中國之外,視異國為“夷狄”,“黠虜”。而這種“華夷”思想本是中國儒家傳統觀念,即所謂“夷不亂華”,“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德川幕府把儒家的朱子説作為官方哲學,“華夷”思想成了其對外關係的指導思想。

和魂洋才蘭學

然而,“鎖國”並不是絕對的。官方允許長崎作為一個通航的港口,與中國、荷蘭商人來往,1811年,德川幕府在天文台內設置專門的翻譯機構,把西方書籍譯為日語,內容十分廣泛,是規模最大的教授和研究西學的機構。另外,先進的日本知識分子透過“鎖國”的厚重帷幕,利用一切縫隙吮吸西方傳來的新風。特別是由荷蘭傳來的西方文化,得到了較大的傳播。前野良澤(1723—1803年)與杉田玄白(1733—1817年)從荷蘭語翻譯人體解剖學著作《解體新書》(1744年)標誌蘭學在日本形成。此後,他的弟子大槻玄澤(1757—1827年)創立了日本最早的蘭學墊芝蘭堂。到19世紀初,蘭學已在江户,京都大阪名古屋和長崎等城市的部分知識分子中傳播開來。蘭學的代表人物有司馬江漢(1747—1818年),林子平(1738—1793年),本多利明(1743一1820年),渡邊華山(1793一1841年)和高野長英(1804—1850年)等。他們對西方文明的認識,沒有侷限於西方各國的科學技術,而且朦朧地認識到西方社會制度先進性。本多利明認為:“國土之貧富皆在於制度與教示。”<轉引自王家驊《幕末日本人西洋觀的變遷》,《日本史論文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版>他認為英國雖然處孤島,氣候寒冷,物產貧乏,但終於能成為強國,其原因即在於有大力發展生產與推進海外貿易的勸業制度與海洋涉渡制度。對西方文明的新認識,使他們對“華夷”觀念和中國崇拜發生了疑問。

和魂洋才後期水户學

與蘭學對立的是十九世紀20—30年代形成的後期水户學,它是日本儒學的一個支派。這個學派的中心人物是水户藩九代藩主德川齊昭(1800—1860年)。從十八世紀末開始,日本人首先感到沙俄南下的威脅。此後,英國商船也出沒日本海。僅在1822—1824年間,就有十餘艘外國接近水户藩沿岸,這都加劇了水户學者的危機感。他以形容日本當時的處境是“厝火積薪之下,而寢其上”認為“天下之憂,孰甚於此?”然而這種危機感,並沒有使他們象蘭學學者那樣放眼海外,放棄卑鄙的鎖國主義,也沒有促使他們提出現實的民族防衞主張。
隨着外來勢力的不斷侵入,日本知識界對後期水户學的西洋觀和鎖國攘外論投以懷疑,進而力圖探求克服民族危機的新對策。1853年美國巨艘大炮威逼國門,強迫日本“開國”之後,他們的探求就更有緊迫感和現實意義了。

和魂洋才反省

松代藩士佐久間象曾經是篤信的朱子學者,對後期水户學也深懷敬意。但事實使他認識到清朝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唯知本國之善,視外國為賤物,侮為夷狄蠻貊,而不知彼之熟練於事實,興國利,盛兵力,妙火技,巧航海,遙出己國之上。”<《日本思想大系55》第284頁>這表明他已看到了中國失敗的癥結,認識到歐美在技術上的先進地位,開始批判“華夷”觀念。深受福井藩主信任的藩醫橋本左內也達到了同樣的認識,他批評視外人為“夷狄”的人,認為他們是“迂人”,“俗客”。 但是,佐久間象山和橋本左內等主張攝取西方技術,並不意味着他們要按照西方的面貌來改造日本社會。佐久間象山曾説:“台眾國之政法,如何之善,於本邦則難於實行。”<轉引自王家驊《幕末日本人西洋觀的變遷》,《日本史論文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版>他於1854年寫成《省諐錄》,把這種思想凝鍊為“東洋道德,西洋藝術”。這裏所説的“道德”包括“倫理道德政治制度”,“東洋道德”就是以儒家思想為理論指導的封建政治和倫理體系.橋本左內也在1857年提出了大體相同的主張,“仁義之道,忠孝之教由吾開,器技之工,藝術之精取於彼。”橋本左內還認為學習西方技術的目的在於“補助我義理純明之學。”西方技術仍不過是在民族危機威脅下,維護“東洋道德”的純潔性、維護封建制度的手段。

和魂洋才教育方面

德川時代
教育在日本一直受到重視。整個德川時代,學者與教育行以人員曾經相當廣泛地討論教育問題。不僅重視武士教育,而且對平民教育也大力發展。”德川時代末年,江户及其附近約有寺孰1200所,全國總數約為15500所。就平民來説最重要的教育機構是寺孰。”當時武士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就平民而論,一般認為男子有40—50%識字,婦女有15%識字或受過正式教育。”<(日)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頁>這就為明治維新教育的迅速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1867年,日本天皇睦仁推翻了德川幕府,即位初就發動維新運動。維新運動的具體策略是“教育立國”,在此基礎上“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從而達到“文明開化”。1868年4日頒佈《五條誓文》,提出:“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基”。1868年10月改年號為明治。明治政府的緊迫任務是用西方經濟為基礎的現代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以便能夠跟西方競爭。1871年度除藩屬制度,設立縣制,同年政府下令廢除藩校,併成立了文部省來管理全國的學校。
文部省最先一項任務是制定全國教育計劃。最早的一份政府綜合法是1872年的《教育基本法》它仿效法國學制的摸式。在文部省領導下,全國分為8個學區,每個區設立一所大學,再分為32箇中學區,每個中學區設一所中學,再分為210個小學區,每個小學區設一所小學。同年文部省辦了東京師範學校,該校是在美國教育家斯科特領導下采用新的課程內容與方法來培訓教師。三年後,各省設立了6所省立師範學校,地方政府設立了82個師資訓練中心。
“《教育法》施行了十年的時候,日本有小學29081所,中等學校194所,高等學校21所,大學1所。小學的數量幾乎與今天的相等。”<(日)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頁>在此過程中,經歷了一系列調整。1879年頒佈了《教育令》,放棄了法國式的教育,開始傾向於採用美國式的教育制度。1880年部分修改了《教育令》,1885年進一步修改了《教育令》。這也表之了日本教育在接受西方文化的艱難歷程。
西化壓倒一切的時期大約在19世紀80年代來結束。此後、政府制定和慎審地執行“西方技術與東方道德”分離的政策。國家的教育政策重新肯定傳統的國學與儒教學校。西方派慢慢同民族主義思想一致。只是在技術及其實踐的範圍內進行教育的西化,包括課程結構、教學方法與學校組織等。教育的“道德”項的由傳統的民族哲學來審慎地闡述,這在1890年的《天皇教育詔諭》中詳盡地説明了。
《詔諭》
是由元田永孚(皇官的一位儒學育官)與井上毅(國家的一位西學派法官)兩人合作寫成的。它用明治天皇的名義公佈。根據民族主義——儒學的準則説明教育的目的.它強調國家的榮譽與儒家忠君、孝親與服從長輩的道德概念,並且把這些規定列為神聖的國民道德教條。這些教條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失去作用。因此,儘管國民的物質生活方面幾乎全盤西方化,日本教育卻沒有被“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一類概念滲透進去。
由此可得出,日本教育比較忠實地執行“和魂洋才”,它的起點高,規模大,學科全、學校類別多,真正做到了教育立國,為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鋪平了道路。

和魂洋才評價

在思想啓蒙方面,按照《日本維新三十年史》的説法,明治時期流行的重要西方學派分為三派。即以福澤諭吉為代表的“英吉利派之功利主義”,以中江兆民為代表的“法蘭西派之自由主義”,以加藤弘之為代表的“德意志派之國家主義”。
“英吉利派之功利主義”
福澤諭吉有“日本伏爾泰”之稱,著譯很多,其中《西洋事情》、《勸學篇》和《文明論概略》影響最大。除了譯書著書,他還創辦了慶應義塾,培養了一大批學生。從《福澤諭吉自傳》中我們可以瞭解他的教育思想。在小標題為“教育方針以數理和獨立為本”中講到,智育方面“我的教育主張是着重於自然原則,而以數理和獨立兩方面為其根本。”道德方面“我認為人為萬物之靈,假如自尊自重,就不會做卑鄙之事,也不會使品行失常”。他對比了東西方進步的差異。認為“拿東方的儒教主義和西方文明主義相比,那麼東方所缺少的東西有兩點:即有形的數理學和無形的獨立心。”因此“不會使我國做到真正開放而與西方列強並駕齊驅。<馬斌譯《福澤諭吉自傳》,商務印部館1980年版第179—180頁>福澤還進一步揭示了專制度是阻礙日本進步根源。他指出:“自神武天皇以來,國家權力偏重王室。”“源,平二氏興起後,天下權力又歸於武門。”“日本人民不關心國事,國民不重視自己的地位。<(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142頁>福澤雖然是民間學者,但他對日本思想的啓蒙的貢獻是巨大的。
英國功利主義代表約翰·穆爾在明治初期是日本最受歡迎的西方思想家。由中村正直翻譯的《自由之路》(1871年),在日本知識青年中曾經幾乎是人手一冊。
“法蘭西派之自由主義”
法國自由主義代表盧梭,他的《民約論》在日本有多種譯本。其中最著名的是中江兆民附加註解的《民約譯解》,此書於1812年出版,中江也因此獲得“東洋盧梭”的美稱。
“德意志派之國家主義”
關於德國國家主義代表伯倫知理的學説,加藤弘之成為在日本傳播德國國主義思想的第一人。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