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鎖定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是一個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中外聞名的專業話劇院,是中國人民文化藝術的殿堂。
北京人藝始建於1952年6月,首任院長為著名劇作家曹禺。現任黨委書記為王文光,院長為著名演員馮遠征 [18]  [41] 
作為中國第一所藝術院團,也是最負盛名的專業話劇院,在長達70年的藝術發展中,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已形成鮮明的演劇風格,以長期的藝術實踐與美學理論積累,在現實主義與民族化、體驗與體現及再現戲劇美學的內涵上,均達到了完美的融合,創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
劇院受到郭沫若老舍曹禺焦菊隱的精心培育,並擁有舒繡文於是之英若誠濮存昕宋丹丹等一批藝術家 [3] 
主要劇目有《蔡文姬》《茶館》《雷雨》《龍鬚溝》《小井衚衕》《推銷員之死》等,其中老舍的名劇《龍鬚溝》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奠基之作,《茶館》曾在歐、亞、美不少國家演出,在國際上產生了強烈反響。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正局級)。 [80] 
中文名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外文名
Beijing People's Art Theatre
簡    稱
北京人藝
院    長
馮遠征 [41] 
類    型
國家級話劇演出團體
外文簡稱
BPAT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歷史沿革

1950年,初建時北京人藝為歌劇、話劇、舞蹈等綜合性藝術團體。
1952年,6月12日,其話劇團與中央戲劇學院話劇團合併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當晚,在東城區史家衚衕56號(今20號)院內舉行建院大會。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代表市政府宣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並宣佈曹禺為院長,焦菊隱歐陽山尊為副院長,趙起揚為秘書長,焦菊隱任總導演。
1953年,4月1日,《春華秋實》在青年宮首演。這是建院後上演的第一部大戲。
1954年,首都劇場建成。 [7] 
1968年,10月7日,北京人藝改名為“北京話劇團”,同時成立北京話劇團黨委會。 [2] 
1978年,4月6日,經歷十年“文革”浩劫後,北京市委正式恢復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名稱。 [74-76] 
1993年,2月,劇院決定將首都劇場南邊老食堂改建為小劇場。 [79] 
1995年,11月,劇場落成並投入使用,命名為“北京人藝小劇場”。由劇院排演的美國劇作家薩姆•謝潑德創作的《情痴》在此公演。 [79] 
2003年,3月,人藝實驗劇場落成並正式啓用 [2] 
2007年,展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發展歷程的戲劇博物館落成。
2008年,因設備老化,小劇場停止使用。 [79] 
2012年,集創作、製作為一體的北京人藝藝術創作中心在北京懷柔區正式落成。 [1] 
2015年,12月11日,菊隱劇場開幕。 [9] 
2018年,10月,小劇場正式拆除。 [79] 
2021年,6月28日,北京國際戲劇中心順利完成竣工驗收,內有 “曹禺劇場”和“人藝小劇場”兩座專業話劇劇場。 [27] 
2022年,是北京人藝建院70週年。70年來,北京人藝上演了三百多部古今中外的作品,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和幾代觀眾一起創造了歷史。6月12日院慶日前後,北京人藝推出建院70週年系列活動。 [33] 
北京人藝 北京人藝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主要領導

職務
現任
歷任
黨委書記
王文光 [18]  [39] 

院長
馮遠征 [6]  [40] 
曹禺 [93]  、李錦雲 [94]  、任鳴 [95]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組成機構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隊

演員隊伍的組成主要來自北京人藝演員表演訓練班以及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專業院校,還有一部分演員是從其他話劇院團調入的。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舞美處

舞美處現約50餘人,下設燈光、服裝、道具、效果、化妝、裝置五個部門,負責劇目的設計與製作以及保障演出的執行。主要來自於中國戲曲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舞台美術方向畢業的專業人才,舞美處作為一線部門對劇院的藝術生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創作室

負責組織劇本的工作。對任何一個劇院而言,抓劇本創作的工作至關重要,在北京人藝的歷史上,歷屆院領導首先注重的即是劇本工作。同時,還負責對本劇院導演、編劇、設計人員的管理工作。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藝術處

主要負責劇院藝術生產方面的對外宣傳工作,一部戲在成立了劇組後,藝術處便開始進入宣傳組織工作。並負責組織與藝術相關的座談等活動。此外,還承擔着劇院資料的管理和使用,演出資料的攝影、攝像。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教育與研究處

參考資料: [4-5]  [88]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人才培養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學員培訓班

北京人藝着力培養匯聚藝術人才,為劇院發展培根蓄能。2019年、2022年兩次開辦北京人藝“表演學員培訓班”,承繼劇院“團帶班”的人才培養傳統,依託劇院內外的藝術家師資力量,結合實際發展需求,開展專業教學訓練和舞台實踐,為劇院演員隊伍注入新生力量,探索出具有北京人藝特色的演員培養新模式。 [92] 
學員名單:
1958級(團帶班):韓善續吳桂苓修宗迪、劉靜榮
1960級(團帶班):米鐵增、王大年、李光復 [28] 
1972級(團帶班):張福元蘭法慶楊桂香
1975級(團帶班):楊立新叢林張萬昆
1981級(團帶班):梁冠華宋丹丹鄭天瑋王長立
1985級(團帶班):馮遠征嶽秀清吳剛王剛高冬平丁志誠 [90] 
1987級(中戲合辦班):陳小藝何冰徐帆龔麗君 [11] 
2004級(中戲合辦班):劉智揚 [12-13] 
2019級(社招班):張曄子、曹磊、曾泳醍 [14-15]  [91] 
表演學員培訓班
表演學員培訓班(2張)
2022級(社招班):柳文伊、杜子俊、龔鈺泉、宋建霖、杜博濤、劉宸、周情雲 [78]  [89]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演員培訓計劃

2017年1月24日計劃正式啓動,藍天野老師開講第一課。 [98]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舞美學員培訓班

學員名單:
1982級:黃樹棟 [97]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編劇人才研修班

目的聚攏更多優秀中青年作家。 [92]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名家講座

名家講座合影 名家講座合影
參考資料: [92]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五大劇場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都劇場

首都劇場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所屬的專用演出場所,始建於1954年。40多年裏,首都劇場曾展現了北京人藝幾代藝術家們所創造的業績,其劇場建築也以其古樸、凝重、宏偉的建築風格載入世界建築史冊。
首都劇場 首都劇場
劇場坐落於北京繁華市區--王府井大街。劇場大樓長116米,寬42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集演出、排練和劇院辦公為一體。劇場休息廳和觀眾廳,古典華貴,氣勢恢宏,並以造型多異的燈飾裝點着淡雅的環境。舞台表演區面積517平方米,進伸22.7米,高22米,台口寬 13米,高9米,旋轉舞台直徑16米,配有雙路供電中央空調。是全國規模最大、設備最好的劇場之一。 [7]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人藝實驗劇場

2003年3月,人藝實驗劇場落成並正式啓用。 [2] 
實驗劇場 實驗劇場
人藝實驗劇場建於首都劇場三層,面積達400多平米,可容納200--250名觀眾,專業的演出設備與配套設施可充分滿足各種小型藝術演出與團體活動的要求;劇場南北兩側分設開放式會議廳,主要用於各種會議接待和學術研討活動,也可進一步擴充舞台空間以配合演出;同時劇場後台配備貴賓休息廳、演員化妝間等相關設施,可為各藝術團體提供配套服務;此外,設在劇場內的小型咖啡廳不僅可以為觀眾提供演出前的小憩之地,而且可舉辦畫展、影展及藝術沙龍等活動,更加體現劇場的人文關懷與整體文化氛圍。 [1]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與人藝小劇場)

歷經兩年半時間建設施工,北京人藝新劇場——北京國際戲劇中心順利完成竣工驗收,於2021年6月28日啓動內部測試,演出了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征執導的曹禺經典劇目《日出》。
北京國際戲劇中心 北京國際戲劇中心
北京國際戲劇中心緊鄰首都劇場東側,總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內有 “曹禺劇場”和“人藝小劇場”兩座專業話劇劇場,分別可容納700名和300名觀眾。 [27]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菊隱劇場

2015年12月11日,菊隱劇場開幕。 [9] 
菊隱劇場位於東四南大街。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為了紀念中國著名戲劇家、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創始人之一焦菊隱先生而建。
菊隱劇場 菊隱劇場
菊隱劇場核心劇場區域總面積為187平方米,舞台區域為60多平米,進深5.5米,層高4米;觀眾席有104個座位,另配有36個臨時座椅。劇場配置了專業的燈光和音響控制系統,以及100台舞台專業燈具,舞台上還配製有一個近30平米的大led屏幕。二層多功能廳可設置為藝術沙龍。總面積220餘平米,配備獨立的音響和燈光控制系統,層高2米7,懸掛60多台舞台專業燈具和18台專業會議燈具,配置有8000多流明的投影機。
(參考資料 [8]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戲一格”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

北京人藝有一句話叫一戲一格,就是説每一部戲都不會重複前面的。但每一部戲都在按着前輩的腳步去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以外,還要有一些新的探索,用一種新的形式或者是新的審美去展現中國的美。講好中國故事,用現代的手法展現給觀眾,讓觀眾感受到中國的美在哪兒。 [69]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現實主義根基

上世紀50年代,“現實主義”在中國文藝創作領域包括中國話劇舞台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這與中國話劇發端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前蘇聯的相關文藝理論有着久遠關係,更與中國革命文藝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有着深刻關係。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正在此時成立了,北京人藝演劇風格奠基人之一焦菊隱先生也正在此時走了進來。 [122] 
《龍鬚溝》劇照 《龍鬚溝》劇照
《龍鬚溝》的創作和演出,不但使人真切感受到老舍先生筆下眾多性格各異的小人物的命運變化,更重要的是,在創作上,北京人藝開始在自覺地走着一條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併成為北京人藝演劇風格的開端。它的創作與演出,當時的確成為了轟動中國話劇界的一件大事。老舍先生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同時,這個戲也成就了在戲裏成功扮演了程瘋子的於是之,他在23歲那年就已經大紅大紫。當年,在大導演焦菊隱的帶隊下,劇組親自來到了北京南城的龍鬚溝體驗生活。所以,演員在創作中,給觀眾留下的是個性鮮活的人物,是流淌着現實生活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名劇《茶館》是現實主義風格的經典之作,鮮明地體現了這個劇院的表演特色。《茶館》是一代大師們的心智,也是一部悲愴的生命交響樂,它的榮辱譭譽,足可稱之為中國政治的晴雨表,它走過的每一步都必不可免地留下了一串串歷史的印記,顯現出非同一般的沉重。從著名作家老舍,導演焦菊隱、夏淳,到為觀眾所熟悉的著名錶演藝術家們,如於是之、鄭榕、藍天野英若誠胡宗温黃宗洛林連昆等,均與本劇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成為《茶館》風起雲湧、一波三折滄桑變故的見證人。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向“表現美學”拓寬

上世紀80年代“新時期戲劇”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狗兒爺涅槃》,把“豐沃的現實主義土地”與“詩意化綻放”兩者的有機融合推到一個新高度。
1986年的《狗兒爺涅盤》在北京人藝的舞台上,從寫作風格到導演的藝術處理,乃至劇中的狗兒爺形象都是嶄新的。作者採用了意識流的手法來揭示人物錯亂而複雜的內心活動,全劇把展現現實、倒敍回憶、幻覺穿插等場面連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122] 
《狗兒爺涅盤》劇照 《狗兒爺涅盤》劇照
《狗兒爺涅槃》擁有極具歷史厚度的情節故事和極具現實質感的人物形象,但劇情沒有按現實的時空邏輯展開,而是使用了開放的敍述性戲劇結構,讓狗兒爺的生命經歷在他的回憶和幻覺中展開,或與人對話,或與鬼魂糾纏,涉及的人與事招來揮去,時空變化轉換快捷自由,充分將狗兒爺的回憶、聯想、幻象等內心世界、主觀情感外化在舞台上,並以“火燒門樓”的瘋狂動作將一切推向高點並隨之湮滅,最終呈現了一個兼具深刻現實感與強烈荒誕感的演出,其藴含濃郁詩意的象徵性內涵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民族化

如果説《茶館》的詩意還是內斂的、含藴的,在《虎符》《膽劍篇》《關漢卿》《蔡文姬》等一系列劇目中,焦菊隱先生通過學習中國傳統戲曲的藝術手法,進一步將話劇藝術引向“民族化”的探索之路,同時也理直氣壯地把話劇的“現實主義”引向了更直接、更濃郁的“詩意化表達”的境界。焦菊隱先生曾説某些劇本比另一些更具有進行“詩意化表達”的可能性:“如果作家的感情是澎湃的,作品是富於詩意的……對這樣的作品,必須採取能夠表現澎湃的感情的方式,更提煉,更美化,更有氣魄的形式。”這便説出了“話劇民族化”的實質,即首先內涵要具有感情張力、具有“詩意”,而外部形式的目的是將這“詩意”表達得更提煉、美化、有氣魄,形式技法包括借用傳統戲曲的技法本身並不是目的,這其實也正是“現實主義的詩化表達”的真正要義之所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中,《蔡文姬》並沒有多少戲曲技法的直接搬用,卻最具“詩意”也最有生命力,便是有力佐證。 [122]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先鋒戲劇與戲劇實驗

中國第一個“小劇場”誕生在北京人藝,《野人》《車站》這樣的先鋒戲劇也是誕生在北京人藝,所以北京人藝是既是有自己優秀傳統,又有開放精神,同時又能夠擁抱生活的這麼一個劇院。 [120] 
2023年,7月10日,北京人藝小劇場新排劇目《哈姆雷特》媒體見面會舉辦。在原有的故事之下,對經典不斷挖掘,進行大膽的探索與創新,賦予其當下的新解,是北京人藝新排這部作品的意義。導演楊佳音將這次的創作定位為“一場與世界經典的深度對話。”他説:“我們直面‘哈姆雷特’其實就是直面自己。生活中的困頓都來自於自我,而人在困境中,如何有勇氣去面對,又該如何繼續去走今後的路,這是劇中人的問題,也是每一個人的問題。通過對內心世界的解讀,會讓觀眾在新排演的《哈姆雷特》中找到自己。”北京人藝此次新排的《哈姆雷特》打破了觀眾對“王子復仇”的傳統印象。從文本解讀到舞台表現,哈姆雷特都不再是帶着絕對主角光環的王子,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有着自己鮮活的人物特點,他們將共同構成一場舞台羣戲。同時,在一改悲劇色調,充滿“現代感”、“遊戲感”的舞台形式下,角色之間原本的人物關係也最終會內化為一場對自我的拷問與尋找。“每個人心中都有過黯淡的一面,都想去尋找光,所以他的故事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導演楊佳音表示,“我們不是解構,而是解讀,戲永遠是演給當下的觀眾看的,我們是用現代視角尋找出更多可能性。”“北京人藝一直是一家創新的劇院,小劇場更是實驗和探索的陣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本劇藝術指導馮遠征馮遠征表示,“這部聚集了青年人智慧和力量的小劇場創新之作,會讓大家看到青年人身上的衝勁和朝氣,看到他們對於藝術的認知和態度。”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形式的創新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小劇場話劇

中國話劇的小劇場的演出形式,則是由北京人藝、由林兆華首開先河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北京人藝話劇《絕對信號》的演出,在話劇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直播

2022年6月12日院慶日當日,話劇《茶館》進行8K高清放送直播,這次直播的《茶館》作為70週年紀念版,集合1999年第二代《茶館》的陣容,並按照75%上座率開放售票。 [34-36]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劇院特色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京味兒”話劇

北京人藝的一大特點就是京味戲。諸位名家生長在北京,一生一世受其薰染影響,“京味兒”天然而成。前有《龍鬚溝》《茶館》《駱駝祥子》《女店員》,後有《小井衚衕》《鳥人》《旮旯衚衕》《古玩》等。
1993年《鳥人》的演出,則是耐人尋味的。從票房看,在北京人藝的門前,不僅出現了觀眾排長隊買票的“奇觀”,而且,在極短的時間內,一個月的演出戲票便一售而空。像旋風般驟然在京城掀起的“鳥人熱”,成為當時的一大奇觀。對此劇,專家與普通觀眾一致叫好,可謂“雅士賞之”,“俗人愛之”。
對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林連昆來説,他在《北京大爺》中精湛的表演,為他的表演藝術巔峯期畫上的一個完美的句號。由青年導演任鳴執導的這部戲,在九十年代中期的舞台上引起了巨大反響。這台體現着現實主義創作風格、尤其是體現出劇院表演特色的作品,其鋒芒直指北京人,故事中所展現的“四合院文化”,暴露了當代一些人的自滿、自負與落伍。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外國劇本

外國劇本在北京人藝的演出史上,同樣是表達其風格與特點的極重要的一個方面。“文革”前有《三姐妹》《帶槍的人》《慳吝人》等劇目為代表。後有《譁變》《喜劇的憂傷》等。
在1988年演出的美國劇作《譁變》,則成為了充分展現表演藝術最為重要的一部戲。人們驚歎於北京人藝的演員們以精到的台詞功力,在中國的舞台上繪聲繪色地打了一場美國官司,尤其是朱旭在劇中所塑造的凱恩號艦長魁格的形象,其台詞功夫之深,表演之妙,使得觀眾大為欣賞。
再比如北京人藝上演的話劇《喜劇的憂傷》。劇本改編自日本著名舞台劇《笑之大學》,導演徐昂對劇本做了本土化的處理,將故事移植到上世紀40年代抗戰時期的重慶。 [20]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劇院精神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比天大

走進北京人藝的排練廳,人們的視線通常會被寫在牆上的“戲比天大”四個大字所吸引,馮遠征在不同階段,對這幾個字有不同的理解。從字面上看,戲真的沒有“天”大,但作為北京人藝人,一旦走進劇院大門,走進後台,走進排練廳,從這一刻起,戲就是比天大。“進到劇院一切為了演出,為了觀眾,其他再重要的事情都要等到走出劇院以後。” [121]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棵菜”精神

人藝人一直傳遞着“一棵菜”精神,“只有這些菜心、菜幫等不同部分緊緊地抱在一起,才能長成‘一棵菜’。這也如同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裏,無論編導、演員、燈服道效化工作人員,劇場服務人員,食堂工作人員等,都是保證一場演出能夠順利進行的一員,這是北京人藝‘一棵菜’精神的體現,這個精神將永遠傳遞下去。”馮遠征院長説。 [121]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設世界一流的學者型劇院

“建設世界一流的學者型劇院”,這行字在北京人藝的排練廳裏格外醒目。 [69] 
《雷雨》 《雷雨》
《雷雨》的演出,奠定了北京人藝的風格,表明了這個劇院的藝術走向了成熟。作為戲劇大師曹禺的劇作,《雷雨》並不是那種簡單化地反映生活的作品,每一個演員對它的理解都需要有一定的認識水平和藝術修養。在話劇界,似乎有一個不成文的標準,無論是一個劇院或是哪位演員,要考驗其實力或表演才華,得須過一過演出《雷雨》的這道門檻。北京人藝是在全國解放之後的1954年,第一個在中國話劇舞台上演出《雷雨》的劇院。至今,在許多老演員的記憶中,當年《雷雨》的排練工作漫長而艱辛,總共用了八個月,其中僅體驗生活、做分析人物的案頭工作就佔去了四個多月,這在北京人藝的排戲歷史上也是最長的。當年在《雷雨》中出演角色的都是話劇圈中的著名演員——鄭榕、朱琳、於是之、蘇民、胡宗温、董行佶……
北京人藝一直致力於邀請國外的經典劇目到人藝的舞台上演出。“請進來”的背後,依舊與北京人藝的責任和使命有關。張和平表示,之所以邀請世界頂尖劇院的代表性的作品,是要體現北京人藝“學者型劇院”的定位。“這是‘學者型’的表現,提倡學者型,就是提倡學習性,提倡一種對文學藝術不斷進取的狀態,這個狀態的標準,是世界一流。有助於北京人藝的學術建設,而且能為中國整個戲劇界、文學界提供一個借鑑,這是北京人藝應該做的。北京人藝有自己的擔當,這種擔當是對社會、對文學藝術的擔當。 [68]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人藝人

類別
姓名
創始人
C:曹禺
J:焦菊隱
Z:趙起揚 [23] 
編劇
C:曹禺、陳鍾瑄
G:郭啓宏、郭沫若
L:老舍、梁秉堃、劉厚明、劉錦雲、李龍雲、藍蔭海
M:莫言(榮譽編劇)
W:王志安、王梓夫、吳彤
X:熊召政(榮譽編劇)
Z:鄭天瑋 [22]  [92]  [123] 
導演
G:顧威
J:焦菊隱、金犁
L:林兆華、林叢、李六乙
M:梅阡
O:歐陽山尊
R:任鳴
T:唐燁
X:徐昂、夏淳
Y:英達 [21]  [124] 
演員
A:阿楠
B:班贊、包瑛、白薈、白山、鮑大志
C:陳小藝、陳國榮、陳浩、陳紅旭、程莉莎、曹世驤、叢林、崔麟
D:丁志誠、刁光覃、狄辛、董行佶、戴涯、杜澄夫
F:方洋飛、方琯德、馮遠征、馮增祥、傅迦、付瑤、封智
G:龔麗君、龔佳豪、郭為、郭家慶、郭莘華、郭維彬、郭奕君、耿震、葛崇嫺、高倩、高冬平
H:黃宗洛、黃音、黃薇、黃麒源、何冰、何靖、胡軍、胡浩、胡昕怡、胡宗温、郝賈沛釗、賀守文、韓善續、韓繼明、韓清
J:荊浩、金漢、金雅琴、金野、金昭
K:孔維
L:梁丹妮、梁菁、梁國棟、陸璐、路葳、黎頻、李越、李容、李珀、李廷棟、李源、李光復、李麟、李京旭、李金濤李紫瑞、李大千、李雪歌李小萌、李珍、李曉蘭、李婉芬、李士龍、李洪濤、李濱、李翔、李勁峯、林連昆、林東昇、林納、呂中、呂恩、呂齊、劉駿、劉靜榮、劉華、劉倍伯、劉小蓉、劉輝、劉勤、劉智揚、劉奕、藍天野梁冠華、梁國棟、梁月軍、蘭法慶、羅歷歌、羅熙、雷鎮語、雷佳、雷飛、盧芳、龍一儀、連旭東
M:毛俊傑、毛克、苗馳、馬羣、馬恩然、馬星耀、孟瑾、孟健、孟秀、米鐵增
N:牛星麗
P:濮存昕、平原
Q:仇曉光、秦在平、邱揚、戚慧民、錢波
R:任寶賢
S:石雲鵬蘇民舒繡文史蘭芽宋丹丹、宋鳳儀、孫星、孫鳳琴、孫大川、孫驍瀟、孫俊峯、孫茜孫翌琳、孫安堂、沈默、尚夢初、尚麗娟、申芳江
T:童超、童弟、田衝、田春奎、覃贊耀、譚宗堯、唐萍
W:王大年、王寧、王陽、王淑華、王欣雨、王雷王俊淇、王志鴻、王茜華、王斑、王堃、王寧、王長立、王領、王姬、王濤、王剛、王卓達、王望、王德立、王佳駿、王君瑞、文燕、魏慶懷、魏小軍、魏嘉誠、吳剛、吳淑昆、吳世良、吳桂苓、吳珊珊、吳娛、聞博、伍宇辰檸、原維
X:徐帆、徐洗繁、徐秀林、徐月翠、徐菁遙、徐白曉、徐岑子、徐督、辛月、修宗迪、解天、謝延寧、肖榴、肖鵬、許福印
Y:麼文平、於是之於震、於志寬、於明加嚴敏求、嚴燕生、嶽秀清英若誠、原維、楊琪芳、楊寶琮、楊明鑫楊佳音楊立新、楊桂香、楊薇、楊懿、原雨、閆巍、閆懷禮(閻懷禮)、閆鋭、葉子、尹偉、夏立言
Z:鄭榕鄭雲龍、鄭幼敏、鄒健、仲躋堯、張瞳、張馨、張萬昆、張瀚生、張永強、張鑫名張曄子張福元、張福駢、張興山、張可盈、張華、張興亞、張培、張楚焓、張志忠曾泳醍、周帥、周正、周鐵貞、周佳鈺、朱旭、朱洪緒、朱琳、朱少鵬、朱曉鵬、趙寶才、趙澤棟、趙正添、趙韞如、趙恕 [3]  [10]  [81]  [87]  [99]  [125] 
設計
C:常疆
Y:英殊、易立明 [85] 
舞美
C:陳崴、陳雪琪、陳乃嘉
D:杜樂樂、董柔
F:付悦怡
L:李月、李瑤
S:孫鋆毅、孫亞樂、孫雪、孫然、蘇亞南
W:王威
Z:趙佳欣 [86]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人藝作品

首演年份
劇目名稱
1952
《麥收之前》《喜事》《趙小蘭》《夫妻之間》
1953
《龍鬚溝》《春華秋實》《婦女代表》《長海來了》《第一台抽水機》《準備》
1954
《雷雨》《非這樣生活不可》《糧食》《月亮灣》《明朗的天》《紅旗》《人往高處走》
1955
《考驗》《海濱激戰》《黃花嶺》《擴社的時候》《一個晚上》
1956
《日出》《雙婚記》《仙笛》《家裏的事》《歸來》《時間的罪人》《青年突擊隊》《這樣的時代》《耶戈爾·佈雷喬夫和其他的人們》《春暖花開》
1957
《北京人》《風雪夜歸人》《駱駝祥子》《虎符》《潘金蓮》《是誰之過》《布穀鳥又叫了》《名優之死》《帶槍的人》
1958
《青春的火焰》《紅大院》《紅旗飄飄》《關漢卿》《黃譚探監》(時事劇)、《戰鬥的星期天》(時事劇)、《北京即景》《茶館》《智取威虎山》《劉介梅》《美國奇譚》《難忘的歲月》《青春之歌》《烈火紅心》《高等垃圾》(時事劇)、《金鷹》《哎呀呀,美國小月亮》(時事劇)
1959
《高爐火花》《百鍊成鋼》《英雄萬歲》《慳吝人》《伊索》《女店員》《蔡文姬》《等太太回來的時候》《三塊錢國幣》《壓迫》
1960
《三姐妹》《怒濤》《紅心虎膽》《花開遍地萬户香》《星火燎原》《列寧與第二代》《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枯木逢春》《鳳水東風》《同志,你走錯了路》(演員一隊)、《巴山紅浪》
1961
《膽劍篇》《羣猴》《乘風破浪》
1962
《武則天》《我是一個兵》《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紅巖》《漁人之家》《紅色宣傳員》
1963
《霓虹燈下的哨兵》《祝你健康》《李國瑞》《崗旗》《汾水長流》《箭桿河邊》《年青的一代》《關漢卿》
1964
《豐收之後》《永不生鏽》《礦山兄弟》《生活的彩練》《山村姐妹》《結婚之前》
1965
《像他那樣生活》《前輩》《培養》《天亮前後》《草木皆兵》《剛果風雷》《老覺》《乘客之間》《凌雪梅》《剛果風雷》《五尺槍》《紅色火車頭》《仇恨的火焰》《前車之鑑》
1966
《我看見了》《最後四個鐘頭》《臉黑心紅》《在街道上》
1973
《爆破之前》《趙家山》《在新標準面前》
1974
《主課》《雲泉戰歌》
1975
《山村新人》
1976
《送菜》《百花嶺》《一張病牀》《從十分鐘談起》《雛鷹展翅》《這裏也是前線》《工農一家》
1977
《萬水千山》《向井岡》《針鋒相對》《億萬人民的心願》(朗誦劇)
1978
《丹心譜》《老師啊,老師》
1979
《三月雪》《王昭君》
1980
《為了幸福,乾杯!》《救救她》《故都春曉》《左鄰右舍》《公正輿論》
1981
《日出》《請君入甕》《誰是強者》《咸亨酒店》《芨芨草》《謊禍》
1982
《屠夫》《吉慶有餘》《禍起蕭牆》《貴婦還鄉》《絕對信號》《不盡長江》
1983
《推銷員之死》《車站》《王建設當官》《哥仨和媳婦們》《吳王金戈越王劍》《女人的一生》《過客》
1984
《家》《紅白喜事》《好運大廈》《小巷深深》《流浪藝人》《秋天的旋律》《女兒行》《陣痛的時刻》
1985
《小井衚衕》《溜早兒的人們》《夜店》《野人》《洋麻將》
1986
《上帝的寵兒》《狗兒爺涅槃》《二次大戰中的帥克》《秦皇父子》
1987
《北京人》《蜕變》《變形的面龐》《縱火犯》《今晚照常演戲》《巴黎人》
1988
《天下第一樓》《譁變》《太平湖》《背碑人》
1989
《雷雨》《車庫》
1990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幽默短劇集錦》《田野……田野……》《新居》
1991
《海鷗》《李白》《末班車上的黃昏戀》《芭巴拉少校》《迴歸》
1992
《虎符》《舞台上的真故事》
1993
《鳥人》《旮旯衚衕》《93戲劇卡拉OK》
1994
《哈姆雷特》《阮玲玉》《蝴蝶夢》
1995
《天之驕子》《北京大爺》《軍用列車》《情痴》
1996
《在茫茫大海上》《紅河谷》《好人潤五》《籬笆》《傍晚發生的小事》
1997
《頭條委員會》《古玩》《魚人》
1998
《等待戈多》《雨過天晴》《官兵拿賊》
1999
《茶館》
2000
《風月無邊》《原野》《日出》
2001
《第一次親密接觸》《蔡文姬》《無常·女吊》《金魚池》《天下第一樓》
2002
《足球俱樂部》《朱麗小姐》《萬家燈火》《狗兒爺涅槃》
2003
《我愛桃花》《趙氏孤兒》《北街南院》《男人的自白》《李白》
2004
《合同婚姻》《情人》《雷雨》《開市大吉》《油漆未乾》
2005
《屠夫》《全家福》《心靈遊戲》《家有嬌妻》《茶館》
2006
《譁變》《東房西屋》《性情男女》《北京人》《白鹿原》《我這一輩子》《有一種毒藥》
2007
《榆樹下的慾望》《駱駝祥子》《大將軍寇流蘭》
2008
《哈姆雷特》《蓮花》《生·活》
2009
《關係》《知己》《鳥人》《龍鬚溝》《窩頭會館》
2010
《晚餐》《大酒店套房》《原野》《日出》《小鎮畸人》
2011
《蔡文姬》《家》《喜劇的憂傷》《我們的荊軻》《愛情印象》《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2012
《甲子園》《推銷員之死》《天鵝之歌》+《論煙草有害》《老爸,開門》《壞女孩的惡作劇》
2013
《解藥》《燃燒的梵高》《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天之驕子》《小井衚衕》《明槍暗箭》《白鹿原》《從前有座山》
2014
《理髮館》《公民》《洋麻將》《吳王金戈越王劍》《我愛桃花》《槍聲》
2015
《反串》《食堂》《故園》《牌坊》《畫眉》《貴婦還鄉》《司馬遷》《朦朧中所見的生活》《萬尼亞舅舅》
2016
《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人民公敵》《人間童話》《玩家》《天下第一樓》《櫻桃園》《催眠》
2017
《她彌留之際》《大訟師》《家醜外揚》《關漢卿》《結婚進行曲》
2018
《伊庫斯》《玩偶之家》《名優之死》《合同婚姻》
2019
《天邊外》《老式喜劇》《杜甫》《古玩》
2020
《朱麗小姐》《社區居委會》《雷雨》《陽光下的葡萄乾》
2021
《榆樹下的慾望》《我可憐的馬拉特》《香山之夜》《天下第一樓》《情人》《雷雨》《日出》《原野》
2022
《長椅》
2023
《長子》《正紅旗下》《足球俱樂部》《晚安,媽媽》《等待多哥》《天之驕子》《哈姆雷特》《海鷗》《趙氏孤兒》《張居正》《霸王別姬》
2024
《慳吝人》《永定門裏》《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
參考資料: [16-17]  [24-25]  [29-30]  [43-67]  [79]  [82]  [115]  [126]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學術研究

2013年,6月5日,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北京人藝協辦的“《北京人藝之前途與傳統》課題開題研討會”在北京人藝召開。 [116] 
2022年,6月12日,北京人藝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舉行建院70週年座談會。 [37] 
2022年,6月15日,紀念北京人藝建院70週年學術論壇在曹禺劇場舉行。 [38]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對外交流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國內

北京人藝的演出活動遍及祖國各個省市、自治區、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其鮮明“人藝演劇風格”已紮根於廣大觀眾之中。
2024年,4月,赴中國澳門演出《哈姆雷特》。 [83]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國外

從1980年起,《茶館》《天下第一樓》《狗兒爺涅盤》《推銷員之死》等劇目先後應邀赴德國、法蘭西共和國、瑞士、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韓國等國家的20多個城市訪問演出,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開創了中國話劇走出國門的歷史。
2011年,《雷雨》赴莫斯科演出。
2014年,《我們的荊軻》赴聖彼得堡,當地時間10月3日晚,由諾獎得主莫言編劇、人藝院長任鳴執導的《我們的荊軻》,在聖彼得堡波羅的海之家劇院結束了此次赴俄羅斯波羅的海戲劇節的演出,由於正值中國國慶日,劇院前廣場升起了一面五星紅旗,而這出用當代視角講述的古老中國故事,也讓不少對當代中國知之甚少的俄羅斯觀眾第一次釐清了原本有些模糊的中國與日本,“這才是真正的用東方美學講述的東方哲學”。 [118] 
2019年,5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馬賽國立戲劇創作中心的舞台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藝術家們為法國觀眾呈現了一部帶有當代視角的中國古代題材的故事:《我們的荊軻》,三場演出在高達九成的上座率和觀眾的歡呼聲中圓滿落幕。6月27日至29日,《李白》赴俄羅斯喀山演出。10月17日至19日,北京人藝遠赴俄羅斯聖彼得堡,參加在此舉行的第九屆奧林匹克戲劇節,並在戲劇節主會場亞歷山德琳娜劇院進行三場歷史大戲《司馬遷》的演出。 [117]  [119] 
2024年,5月,赴塞爾維亞演出《我們的荊軻》。 [84]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人藝與觀眾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人藝之友聯誼會

北京人藝自建院以來,便始終同廣大觀眾保持着密切的聯繫,社會對人藝的關注,良好的建議與要求,長期以來一直成為劇院藝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人藝之友聯誼會通過組織相關的藝術聯誼活動,旨在架設起一座觀眾與劇院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的橋樑,以促進戲劇藝術的發展。 [77]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人藝特殊的“親情”

周恩來
周總理是北京人藝的奠基人、創業者,更是良師益友,是他提議建立的第一個“全國專業話劇院”,是他推薦的曹禺作為院長,是他批准建設的首都劇場……那些與周總理在一起的日子,是人藝人永遠無法忘懷的。 [19]  1953年,1月10日晚,周總理、彭真、胡喬木、周揚及作者老舍先生來院看《春華秋實》排練。這是建院後周總理第一次來北京人藝看戲。 [72] 
江澤民
1988年底,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同志,不僅看了北京人藝去往上海演出的五台戲,還親自主持召開座談會,與南北戲劇家共商繁榮話劇的大計。這五台大戲,一共21場,4萬張的戲票在公演前預售一空,上海各報爭先報道多年不見的“五台大戲,萬人空巷”的盛況。1997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了北京人藝院慶典禮。建院之初的200多位老人,還健在的共計92位,給每人發了一個景泰藍瓶子作紀念,稱為“元老杯”。1998年,3月21日晚上,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來到首都劇場,觀看劇院演出的曹禺名劇《雷雨》。開演前,江澤民接見了主要演員。演出結束後,江澤民走上舞台,親切接見演員並祝賀演出成功。 [70-71] 
胡錦濤
2007年,4月18日,晚上7:30,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朱琳、胡宗温、濮存昕等“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代表受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親切接見,並一同觀看話劇《立秋》。 [73]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就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劇目名稱
具體獎項
獲獎情況

第四屆“學院獎(戲劇表演)”頒獎典禮
《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
優秀劇目獎 [26] 
獲獎
2022年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
《香山之夜》
第十七屆文華獎
參評劇目 [96]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教育

“‘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
2023年,9月19日,北京人藝五大板塊戲劇活動走進北大校園。有演出、展覽、戲劇講堂、劇本朗讀、閲讀專區。演出為《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劇本朗讀為《趙氏孤兒》,講座邀請了馮遠征先生。 [112] 
2024年,5月24-27日,北京人藝“致敬與傳承”大學生戲劇展演開啓,10部由高校學生主創,人藝團隊輔導的作品在人藝小劇場上演。 [113]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組織活動

院慶活動
2023年6月11、12日,在建院71週年紀念日之際,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舉辦了“人藝之友日”系列主題活動,回饋觀眾的支持與熱愛。在人藝過往70年的歷史中,這還是第一次以“集市”的概念操作,專門打造藝術空間,建立藝術生態的新嘗試。兩天的活動中,五座劇場,八個新空間,四大版塊,十二項主題活動,共迎來3000餘名觀眾通過沉浸式的體驗與互動 ,全面地感受到了人藝的文化藝術氛圍,拉近觀眾與人藝的距離。 [128] 
2024年6月12日,以“青春人藝”為主題,線下活動和線上直播相結合,北京人藝舉行12小時不間斷的紀念活動與觀眾共同為人藝慶生,紀念建院72週年。此次紀念活動分為“經典人藝”“創新人藝”“‘京彩’人藝”“青春人藝”“大美人藝”“大戲人藝”六大板塊。當日兩場線下活動通過招募的方式,吸引了上千名觀眾報名參與。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上演的“我們正青春”北京人藝青年演員優秀考核作品展演,就是這一成果的集中展示。一大批近年來北京人藝青年演員考核中的優秀作品片段《家》《晚安,媽媽》《喜劇的憂傷》《白鹿原》《我》《趙氏孤兒》《哈姆雷特》等首次面向觀眾亮相。王剛、嶽秀清、龔麗君、吳珊珊、唐燁等嘉賓進行現場點評,在對作品的點評中,評委們中肯地提出對作品的意見,並給予青年人創作的指導,讓觀眾看到北京人藝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127] 
劇本朗讀
2017年,青年演員劇本朗讀於6月17、18兩日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舉行。由馮遠征策劃,青年導演、演員班贊執導。朗讀劇目選取了兩位大家小作——老舍的獨幕劇《火車上的威風》和曹禺的獨幕劇《鍍金》。 [109] 
2020年,4月5日至12日期間,《天之驕子》——朗讀重塑經典歷史形象,青年導演韓清與演員徐菁遙、張典典、伍宇辰檸、郭奕君、魏小軍、孫翌琳、董菲菲、吳娛帶來清一色女角的《八美圖》。還有一部線上劇本朗讀作品《上帝的寵兒》也通過直播與觀眾見面。已經是第二次執導劇本朗讀的導演傅迦,帶領荊浩、王佳駿、徐岑子、李麟、王寧、王堃、劉倍伯、聞博、趙正添一道,去透過宮廷樂師薩列瑞的視角,展現音樂神童莫扎特璀璨而短暫的一生。 [107]  同年,導演閆鋭帶領着王雷、雷佳、李小萌、鄒健、閆巍、聞博、楊明鑫、孫驍瀟、王堃、金漢、連旭東、李勁峯、李越、趙正添這一眾青年演員,為觀眾帶來京味兒經典《天下第一樓》; [106]  7月26日,推出經典作品《推銷員之死》劇本朗讀,在首都劇場迎來久違的觀眾。 [105] 
2021年,4月3日、4日,北京人藝開啓了本年度第一期劇本朗讀活動,經典名作《上帝的寵兒》登上實驗劇場的舞台;11月27,28日,北京人藝公益活動劇本朗讀迴歸舞台,美國經典名作《籬笆》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人藝小劇場連續兩天與觀眾見面。同時11月28日的演出同步開啓線上直播,觀眾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觀看。 [103-104] 
2022年,6月5日,北京人藝院慶70週年系列活動之劇本朗讀《阮玲玉》上演,通過線上實時直播的方式與觀眾在人藝實驗劇場相聚。 [101] 
2023年,9月30日、10月1日,組織劇本朗讀《陪審員》活動。 [100] 
2024年,3月9-10日,劇本朗讀上演希臘戲劇 《奧德修斯,回家吧》 趣味中見深刻。 [108] 
戲劇永恆藝術講座
2021年,9月19日上午,北京人藝戲劇永恆藝術講座在菊隱劇場舉辦,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小玲以《任何事情,都沒有太晚的時候……——北京人藝話劇<家>》為題,與現場近70名觀眾分享了由巴金原著、曹禺改編成話劇《家》相關的藝術故事。 [110] 
“我喜歡的演員” 評選活動
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發展基金會支持,組織觀眾對首都劇場的劇目進行“我喜歡的演員” 評選活動。 [111] 
首都劇場“我喜歡的演員” 評選活動
時間
劇目名稱
場次
參與人數
前五名
2023年7月6日-2023年7月23日
天之驕子
16
2857
伍宇辰檸、龔鈺泉、陸璐、王剛、梁國棟 [114] 
2023年8月31日-9月17日
小井衚衕
16
2749
劉智揚、劉輝、張萬昆、蘭法慶、黃薇 [129] 
2023年9月23日-2023年10月6日
古玩
12
3678
王雷、傅迦、雷佳、張萬昆、李小萌 [111]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相關事件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版權表明

北京人藝錄像視頻開頭部分顯示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字樣,即為北京人藝表明身份的方式。 [31]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暫停演出

2022年,3月5日、6日,北京人藝劇本朗讀活動在實驗劇場舉辦,熟悉的京味兒經典《北京大爺》上演; [102]  5月5日,根據防疫要求,暫停原計劃5月6日至5月9日人藝小劇場《關係》的演出。 [32] 
2022年,11月19日,根據防疫要求,定於11月19日起暫停首都劇場《蓮花》、人藝小劇場《長椅》演出。 [4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