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縣級市

鎖定
縣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地位與市轄區自治縣自治旗特區林區相同,屬縣級行政區,隸屬於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地級市對縣級市的關係為省、自治區管轄,地級市代管)或自治區直接管轄
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大多數縣級市都以“撤縣設市”的方式建立,縣級市逐年增多,縣越來越少。1997年時,國務院“關閘門” [13]  。此後的將近20年間,只有少數縣成功改市,而且這些縣主要集中在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 [13]  。2016年2月,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將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置為市,此後撤縣設市有序開啓 [17]  。2022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嚴控撤縣建市 [14-15] 
中國共有397個縣級市。 [12] 
中文名
縣級市
外文名
county-level city
區劃類型
縣級行政區
數    量
397個

縣級市歷史沿革

1932年,中華民國政府開始於省與縣之間設置“行政督察區”,屬於準行政區劃單位,其管理機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是省政府派出機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改行政督察區為專區。專區所領導的市稱為專轄市,其行政地位與縣相同。
1967年-1975年,專區逐漸改為地區,專區領導的市變為地區領導,專轄市改稱地轄市。
1982年,中共中央第51號文發出了“改革地區體制、實行市領導縣體制”的通知,首先在江蘇試點,1983年在全國試行。隨後中央又發出《關於地市州黨政機關機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要求“積極試行地、市合併”,並把此作為1983年地方政府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至此市管縣、市代管市體制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並將原地轄市根據其行政地位改稱縣級市。 [1] 
2022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嚴控撤縣建市設區。 [14-15] 

縣級市詳細名單

縣級市河北省

地級市
縣級市
石家莊市
保定市
滄州市
唐山市
廊坊市
邢台市
承德市
邯鄲市
衡水市

縣級市山西省

地級市
縣級市
太原市
呂梁市
臨汾市
運城市
晉城市
朔州市
忻州市
晉中市

縣級市內蒙古自治區

地級市/盟
縣級市
通遼市
烏蘭察布市
呼倫貝爾市
錫林郭勒盟
興安盟

縣級市遼寧省

地級市
縣級市
瀋陽市
大連市
營口市
鐵嶺市
丹東市
錦州市
朝陽市
葫蘆島市
鞍山市
遼陽市

縣級市吉林省

地級市/自治州
縣級市
長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通化市
白山市
白城市
松原市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縣級市黑龍江省

地級市/地區
縣級市
哈爾濱市
齊齊哈爾市
牡丹江市
佳木斯市
伊春市
雞西市
綏化市
黑河市
大興安嶺地區

縣級市江蘇省

地級市
縣級市
無錫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蘇州市
南通市
鹽城市
揚州市
鎮江市
泰州市

縣級市浙江省

地級市
縣級市
杭州市
寧波市
温州市
紹興市
嘉興市
金華市
衢州市
台州市
麗水市

縣級市安徽省

地級市
縣級市
合肥市
蕪湖市
安慶市
阜陽市
滁州市
宣城市

縣級市湖北省

地級市/自治州/省直轄
縣級市
黃石市
十堰市
荊州市
宜昌市
襄陽市
荊門市
黃岡市
孝感市
咸寧市
隨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縣級市福建省

地級市
縣級市
福州市
泉州市
龍巖市
三明市
南平市
寧德市

縣級市江西省

地級市
縣級市
贛州市
宜春市
吉安市
上饒市
九江市
景德鎮市
鷹潭市

縣級市山東省

地級市
縣級市
青島市
棗莊市
煙台市
濰坊市
濟寧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濱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縣級市河南省

地級行政區
縣級市
鄭州市
平頂山市
安陽市
新鄉市
焦作市
許昌市
三門峽市
商丘市
周口市
南陽市
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縣級市湖南省

地級市/自治州
縣級市
長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衡陽市
邵陽市
岳陽市
益陽市
常德市
婁底市
郴州市
永州市
懷化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縣級市廣東省

地級市
縣級市
韶關市
湛江市
肇慶市
江門市
茂名市
梅州市
汕尾市
陽江市
清遠市
揭陽市
雲浮市

縣級市廣西壯族自治區

地級市
縣級市
南寧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崇左市
來賓市
玉林市
百色市
防城港市
貴港市

縣級市海南省

省直轄
縣級市
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縣級市四川省

地級市/自治州
縣級市
成都市
綿陽市
德陽市
遂寧市
內江市
樂山市
南充市
達州市
廣安市
涼山彝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縣級市貴州省

地級市/自治州
縣級市
貴陽市
六盤水市
畢節市
遵義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縣級市雲南省

地級市/自治州
縣級市
昆明市
昭通市
曲靖市
玉溪市
保山市
楚雄彝族自治州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迪慶藏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縣級市陝西省

地級市
縣級市
咸陽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榆林市
安康市

縣級市甘肅省

地級市/自治州
縣級市
酒泉市
平涼市
臨夏回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

縣級市青海省

自治州
縣級市
玉樹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黃南藏族自治州

縣級市西藏自治區

地級市
縣級市
林芝市
山南市

縣級市寧夏回族自治區

地級市
縣級市
銀川市
吳忠市

縣級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地區/自治州/自治區直轄
縣級市
阿克蘇地區
喀什地區
和田地區
昌吉回族自治州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塔城地區
阿勒泰地區
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縣級市台灣省

縣級市
注:上述各市實際為台灣當局的3個市,視為台灣省下轄縣級市。

縣級市補充説明

  • 隸屬情況
中國共計397個縣級市 [11]  。其中河南省直轄1個,湖北省直轄3個,海南省直轄5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12個,地級市代管314個,自治州(地區、盟)轄60個。 [2-7] 
  • 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屬於縣級行政區,是指獨立於地級行政區之外單獨建制,由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直接領導和管理,與地級行政區享有相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的縣級行政區。
中國僅河南省、湖北省、海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存在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8] 
省直轄縣級市名單如下 [12] 
直轄縣級市名單
省/自治區
縣級
河南省
濟源市
湖北省
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
海南省
五指山市、瓊海市、文昌市、萬寧市、東方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石河子市、阿拉爾市、圖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鐵門關市、雙河市、可克達拉市、崑玉市、胡楊河市、新星市、白楊市
  • 設立標準
(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縣,達到下列指標,即可撤縣設市:
1、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含縣屬企事業單位聘用的農民合同工、長年臨時工,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登記的有固定經營場所的鎮、街、村和農民集資或獨資興辦的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城鎮中等以上學校招收的農村學生,以及駐鎮部隊等單位的人員,下同)不低於12萬,其中具有非農業户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8萬。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30%,並不少於15萬。
2、全縣鄉鎮以上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不低於80%,並不低於15億元(經濟指標均以1990年不變價格為準,按年度計算,下同);國內生產總值不低於10億元,第三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達到2以上;地方本級預算內財政收入不低於人均100元,總收入不少於6000萬元,並承擔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務。
3、城區公共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其中自來水普及率不低於65%,道路鋪裝率不低於60%,有較好的排水系統。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人至400人的縣,達到下列指標,可撤縣設市:
1、縣人民政府駐地鎮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10萬,其中具有非農業户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7萬。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業的人口比例不低於25%,並不少於12萬人。
2、全縣鄉鎮以上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不低於70%,並不低於12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於8億元,第三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達到20%以上;地方本級預算內財政收入不低於人均80元,總收入不少於5000萬元,並承擔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務。
3、城區公共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其中自來水普及率不低於60%,道路鋪裝率不低於55%,有較好的排水系統。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人以下的縣,達到下列指標,可撤縣設市:
1、縣人民政府駐地鎮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8萬,其中具有非農業户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6萬。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20%,並不少於10萬。
2、全縣鄉鎮以上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不低於60%,並不低於8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於6億元,第三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達到20%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不低於人均60元,總收入不少於4000萬元,並承擔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務。
3、城區公共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其中自來水普及率不低於55%,道路鋪裝率不低於50%,有較好的排水系統。
(四)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設市時條件可以適當放寬:
1、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區(盟)行政公署駐地。
2、鄉、鎮以上工業產值超過4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於25億元,地方本級預算內財政收入超過1億元,上解支出超過50%,經濟發達,佈局合理的縣。
3、沿海、沿江、沿邊境重要的港口和貿易口岸,以及國家重點骨幹工程所在地。
4、具有政治、軍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具備上述條件之一的地方設市時,州(盟、縣)駐地鎮非農業人口不低於6萬,其中具有非農業户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4萬。
(五)少數經濟發達,已成為該地區經濟中心的鎮,如確有必要,可撤鎮設市。
設市時,非農業人口不低於10萬,其中具有非農業户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8萬。地方本級預算內財政收入不低於人均500元,上解支出不低於財政收入60%,工農業總值中工業產值高於90%。
(六)國家和部委以及省、自治區確定予以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和財政補貼縣原則上不設市。
(七)設置市的建制,要符合城市體系和佈局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地質、地理環境條件。
(八)縣級市不設區和區公所,設市撤縣後,原由縣管轄的鄉、鎮,由市管轄。
  • 與縣的區別
在中國,“縣”作為一種行政區劃,代表着農業社會的管理方式。兩千多年來,國家一級行政區,郡、州、道、路、省……一直在變化,而縣,除了新設、合併、分設外,名稱不變,轄區也不大變。背後的原因是:縣這種行政區劃,非常適合管理有大量農業人口的區域。中國長期處於農耕社會,這是縣這種行政區劃如此“長壽”的原因 [13]  “市”就不一樣了。“市”的意思就是市場,有市場的地方,一定和城市聯繫在一起。在中國,“市”作為行政區劃,發軔於廣州,不到100年。1921年2月15日,《廣州市暫行條例》公佈實施,廣州市政廳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將“市”作為行政區劃。市作為行政區劃,代表了另一個方向:城市化 [13]  。隨着城市化、城鎮化的進行,“撤縣設市縣”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出現。直到1997年時,國務院“關閘門” [13] 
從“縣”到“市”,一字之差,管轄區域沒變,人口也沒變,其實,背後的差距,何止千里 [13] 
首先是職權。從全國範圍來看,縣歸地級市直管,縣級市則由省政府直管,地級市政府只是代管。隸屬層次不一樣,行政管理權限就要大一點,優惠政策也會多一點 [13] 
其次是定位。縣一般以農業為主,市則以工商業或者服務業等非農產業為主 [13] 
再次,體現在政府部門設置和編制確定上,縣一般涉農部門較多,市則以城市經濟和城市管理部門設置為主 [13] 
第四,財權不一樣。上級政府轉移支付或者專項扶持資金也有差別,縣一般只能用於農業相關領域,而市可以用於城市相關領域。還有,市可以開徵並使用城市維護建設税,而縣不可 [13] 
另外,也有人認為,市的形象較好,在工商業發展方面與城市建設等方面可以提供較多的優惠政策,有利於吸引較多外來資金,而縣在招商引資中處於邊緣化地位 [13] 
  • 嚴控撤縣設市
統計顯示,在1994年到1996年,全國共有95個縣改市和1個新設縣級市。改為市之後,江浙魯等省的縣域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每年的全國百強縣排行榜基本都被這三個省佔據。截至1998年,我國縣級市數量達437個,其中近350個為縣改市。也就是説,有接近15%的縣改為市。不過,縣改市一度引起盲目跟風,從而帶來不少問題。比如説,許多地方縣級市市區農村人口比重過大,城郊比例失調,城鄉概念模糊、大量佔用耕地等“假性城市化”問題。在這種情況下。1997年,國務院暫停了實施10多年的撤縣改市政策。此後的將近20年間,只有少數縣成功改市,而且這些縣主要集中在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 [13] 
目前一些經濟強縣,經濟總量超過了千億,已經相當於一個地級市,但卻還是縣的行政管理體制,這樣的體制已經不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有人這樣比喻“就像孩子長大後還穿着小衣裳一樣,如果能夠把縣改成市,就可以給他們穿上更合適的衣裳。”但林拓指出當下大城市過於飽和,小城市又被凍結,導致很多地區“發育”並不理想 [13] 
城市的發育、壯大,固然離不開行政力量的推動,但本質上仍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就目前而言,將一些地方經濟中心撤縣設市,使其實現從農村政區向城市政區的轉化,從而能夠容納大量農村轉化人口,是符合經濟發展形勢的。只是,這其中需要與時俱進地設定必要門檻,民政部原有的撤縣設市標準,有些已經過時。比如,特別強調GDP,強調非農人口占比,已不適應當下的情況 [13] 
縣,大多以農業為主。而市,顧名思義,工商業和服務業更強。嚴控撤縣建市設區意味着這一風靡多年的浪潮將按下暫停鍵,意味着以城市面積擴張為核心特徵的粗放型城鎮化時代結束。城市發展在新的時代,理應更切合實際,更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義 [14] 
2021年,“十四五”規劃提出,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以城市羣、都市圈為依託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聯動、特色化發展,使更多人民羣眾享有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在這個背景下,嚴控撤縣建市設區,將發揮兩個作用。首先,根據實際,更合理地確定城市規模,宜城則城,宜鄉則鄉;其次,迴歸到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考慮更廣大羣體的利益,而非僅站在城市角度考慮問題 [14] 
這裏,很有必要分析下各地撤縣建市設區的內在動因。這其中,除發揮規模優勢外,最主要的推動因素是,縣變成市或市擴大規模後,隨着城市規格提升,新增建設用地需求和可用指標也水漲船高,地方可因此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更高的經濟增長率 [14]  。站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當我們重新審視這個以行政區劃調整主導的縣城迅速城市化浪潮時,會發現仍存在不少問題。其一,一些不具備產業基礎的中小城市建市或擴大規模後,可能出現某種程度的空心化,無法吸納迅速增加農業人口的就業需求。其二,撤縣設區後,發展規劃常以城市為重,且尤以能帶來GDP增長的經濟發展為重,而很多縣作為傳統農業縣,這方面優勢並不明顯,與市的產業結構差異較大,容易被邊緣化。其三,不排除有些地方的跟風想法 [14]  。城市發展自有其規律,應是因產業、人口、資源等集聚帶來的規模提升。如果脱離經濟發展基本面,僅通過行政力量促成的城市化,質量如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14] 
2022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嚴控撤縣建市設區 [14-16] 
  • 近期設立
2017年,河北省平泉縣、陝西省神木縣、浙江省玉環縣、四川省隆昌縣、湖南省寧鄉縣、貴州省盤縣6個縣撤縣設市獲批。
2018年,陝西省彬縣、江蘇省海安縣、湖北省京山縣、黑龍江省漠河縣、山西省懷仁縣、貴州省興仁縣、安徽省潛山縣、廣西壯族自治區荔浦縣、山東省鄒平縣、甘肅省華亭縣、雲南省水富縣、河北省灤縣等12縣撤縣設市獲批。
2019年,陝西省子長縣、安徽省廣德縣、湖南省邵東縣、四川省射洪縣、河南省長垣縣、黑龍江省嫩江縣等6縣撤縣設市獲批。浙江省蒼南縣龍港鎮獲批撤鎮設市,成立縣級龍港市,由浙江省直轄温州市代管。 [10] 
2020年,湖北省監利縣、江西省龍南縣、青海省同仁縣等3縣撤縣設市獲批。
2021年2月,四川省會理縣、雲南省祿豐縣撤縣設市獲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撤銷橫縣設立縣級橫州市 [9] 
2023年1月2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立縣級白楊市
2023年4月3日,西藏自治區撤銷錯那縣設立縣級錯那市。撤銷米林縣設立縣級米林市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