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射洪市

(四川省遂寧市代管縣級市)

鎖定
射洪市,四川省轄縣級市,由遂寧市代管,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弧中心,幅員面積1496平方公里。 [25]  截至2021年底,射洪市轄21個鎮、2個街道, [26]  市政府駐人民街106號。2022年末,射洪市户籍總人口93.39萬人。 [61] 
射洪市歷史文化悠久。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漢高祖在此設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西魏恭帝置“射江”縣,北周更名射洪並沿用,境內建立縣級政權已1500餘年。2019年11月18日,射洪正式撤縣建市。 [25]  射洪市是中國民間詩畫藝術之鄉,素有“子昂故里,詩酒之鄉”美譽,是初唐海內文宗陳子昂故里。 [28] 
2021年,射洪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90.09億元(不含西南油氣田公司在射採礦業部分),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7.0:51.7:31.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7412元。 [61] 
中文名
射洪市
外文名
Shehong City
別    名
洪城
射江
子昂故里
行政區劃代碼
510981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四川省 [1]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
面    積
1496 km²
下轄地區
2個街道,21個鎮
政府駐地
人民街106號 [2] 
電話區號
0825
郵政編碼
6292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人口數量
93.39 萬(2021年末户籍總人口) [61] 
著名景點
子昂故里文化旅遊區
中華侏羅紀探秘旅遊區
捨得沱牌文化旅遊景區
車牌代碼
川J
地區生產總值
490.09 億元(2021年,不含西南油氣田公司在射採礦業部分) [61] 

射洪市歷史沿革

射洪市先秦兩漢

春秋戰國時期,四川盆地已由巴、蜀兩支民族建立了巴、蜀兩國。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年),秦惠文王滅蜀,建置郡縣,以蜀國地置蜀郡。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巴、蜀二郡地置廣漢郡,領縣十三,郡治設在繩鄉(亦作乘鄉)。今射洪地區分別屬於廣漢郡的廣漢縣和郪縣兩縣地。當時廣漢縣的治地在今射洪市南柳樹鎮的通泉壩。郪縣治地在今三台縣南郪江鄉(舊名千子墳)。廣漢縣和郪縣的分界線,東西以涪江和梓潼江為界,即涪江以東和梓潼江左岸地區為廣漢縣。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區為郪縣。廣漢縣和郪縣的南北分界線則從今太和鎮起,經白鹿堙、高墳嘴一線為界,以北為郪縣,以南為廣漢縣。
西漢末年,王莽奪取政權(9~23年),建立“新”王朝,改廣漢郡為就都,改廣漢縣為廣信縣。公孫述據蜀(24~36年),又改廣漢郡為子同郡,但僅改易其名,郡、縣建置並無變動。
東漢末,分廣漢縣境置德陽縣,餘無變動。
子昂廣場 子昂廣場

射洪市魏晉南北朝

三國蜀漢,後主延熙( 238~257年)中,分原廣漢郡的廣漢、德陽、郪三縣置東廣漢郡。今射洪地區仍屬郪、廣漢二縣地,廣漢縣又為東廣漢郡治地,在今射洪市南柳樹鎮通泉壩。
射洪市
射洪市(12張)
西晉,武帝太康六年(285年),改蜀漢的東廣漢郡置廣漢郡,領廣漢、德陽、伍城(郪縣更名〉三縣。郡治仍設在廣漢縣。今射洪地區屬廣漢、伍城二縣地。西晉末年,爆發了十六國大戰亂,李雄、李壽據蜀,建立成漢政權。省新都郡入廣漢郡,領縣八,廣漢、伍城屬之。郡治徙至雒縣(今廣漢市境內)。今射洪地區屬廣漢、伍城二縣地。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滅成漢,罷德陽郡,置遂寧郡,郡治初設德陽縣(今遂寧市中區境內),後徙至巴興縣(今蓬溪縣長江壩),領縣五,廣漢縣由廣漢郡劃入遂寧郡。伍城縣仍屬廣漢郡。今射洪地區屬廣漢、伍城二縣地。(時寧屬郡也有廣漢縣,據當代沿革地理者考證,寧屬郡是永和八年( 352年)以蜀之流民所置,所屬廣漢縣系僑縣,不是實縣)。
劉宋,分廣漢郡置新城郡,領北伍城、懷歸二縣,北伍城縣治地在今三台縣城,併為新城郡治。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分遂寧郡為東西遂寧郡,東遂寧郡治地設在巴興縣(今蓬溪縣長江壩)。廣漢縣屬東遂寧郡。今射洪地區屬廣漢、北伍城二縣地。
南齊,在統治今四川地區的24年(479~502年)中,東遂寧郡仍置,領巴興、小漢、晉興、德陽四縣。據考證,小漢縣就是小廣漢縣,亦即廣漢縣。新城郡及北伍城縣仍置。今射洪地區屬小漢(小廣漢)縣及北伍城二縣地。
蕭梁,在統治今四川地區的五十二年(502~553年)中,州、郡、縣建置孌更頻繁。梁末,武陵王蕭紀於新城郡置新州,領郡六。新城郡領北伍城一縣,治地在今三台縣城,併為州、郡治地,今射洪北部地區屬北伍城縣地。改南齊北宕渠僑郡(在今鹽亭縣境內〉置西宕渠郡,領廣漢、通泉二縣。通泉縣,系在廣漢境內分置之縣,併為西宕渠郡治地。今射洪地區為廣漢、通泉二縣地,並有北伍城縣部分境地。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西魏宇文泰平蜀,今四川地區進入西魏版圖,恭帝(554~557年)時,置射江縣(明嘉靖陳講《潼川志》説:“恭帝二年一555年置射江縣”。)隸屬昌城郡。縣治設在今射洪金華鎮。恭帝改西宕渠郡為湧泉郡,領湧泉、廣魏二縣。湧泉縣,本梁通泉縣,西魏改名湧泉縣,併為湧泉郡治地。廣魏縣,即廣漢縣,又名小廣魏縣。今射洪地區屬射江、湧泉、廣魏三縣地。
北周( 557~581年),改射江縣為射洪縣,射洪得名自此始。湧泉郡仍置,領通井、廣漢二縣(通井縣為周明帝改湧泉縣置,仍為湧泉郡郡治)。今射洪地區為射洪、通井、廣漢三縣地。

射洪市隋唐五代

隋朝,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改通井縣為通泉縣,又並光漢縣(即廣漢縣,因避煬帝楊廣諱改)入通泉縣。治地在今縣南柳樹鎮通泉壩。開皇三年(583年),罷昌城郡、湧泉郡等四郡,仍置新州,射洪、通泉屬新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新州為梓州,射洪、通泉屬梓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罷州,改置新城郡,射洪、通泉屬新城郡。今射洪地區屬射洪、通泉二縣。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新城郡為梓州,射洪縣屬梓州。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梓州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梓潼郡為梓州,射洪縣隸屬關係一直未變。通泉縣,初隸梓州,大曆二年(767年),改隸遂州,後復隸梓州。
五代前、後蜀,前蜀永平四年(914年),改設在梓州的東川節度為武德軍,餘無變化。射洪、通泉二縣屬武德軍梓州。

射洪市宋元

射洪地圖 射洪地圖
宋朝,宋太祖於乾德三年(965年)滅蜀,射洪、通泉二縣初隸梓州梓潼郡。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梓州梓潼郡改為靜戍軍。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又改為靜安軍。端拱二年(989年),復改為東川節度。神宗無豐三年(1080年),改為劍南東川節度。北宋末,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升為潼川府,二縣隸屬關係無變化。宋朝末年。通泉縣“兵後地荒”(《元史·地理志》)。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通泉縣併入射洪縣,隸屬潼川府(治地在今三台縣城)。今日射洪的版圖至此始定。

射洪市明清

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並射洪縣入鹽亭縣。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又恢復射洪縣建置。明初。射洪縣隸屬潼川府。洪武九年(1376年),降府為州,射洪縣隸屬潼川州。
清朝初,射洪縣屬潼川直隸州(治地在今三台縣城)。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州為府,隸屬潼川府。嘉慶七年(1802年),置川北道(治地在今閬中),領順慶、保寧、潼川三府,射洪縣隸屬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亡。

射洪市近代以來

辛亥革命,民國成立,射洪脱離清王朝統治。民國元年(1912年),裁川北道,以府、州直隸省政,射洪縣隸屬四川省潼川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潼川府,復置道,由道轄縣,射洪縣屬四川省川北道。民國三年(1914年),川北道改名嘉陵道,射洪縣屬嘉陵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結束軍閥割據局面,國民政府統一川政,在四川省建立18個行政督察區,射洪縣隸屬十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今遂寧市中區),直至1949年12月。
1949年12月9日,射洪縣解放。
1950年1月,射洪縣治由金華鎮遷至太和鎮。與此同時,四川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四個行政區,射洪縣隸屬川北遂寧專區(專員公署駐遂寧)。
1952年9月1日,撤銷各行署區,成立四川省。射洪縣隸屬四川省遂寧專區。
1958年,撤銷遂寧專區,射洪縣劃歸綿陽專區(後改稱綿陽地區,專員公署駐綿陽)。
1985年5月,原綿陽地區射洪、蓬溪、遂寧三縣劃出建立遂寧市,射洪縣隸屬遂寧市。 [29] 
2019年11月18日,射洪正式撤縣建市。 [25] 
2024年4月25日,四川射洪與廣漢市友好合作簽約。 [65] 

射洪市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底,射洪市轄21個鎮、2個街道, [26]  市人民政府駐人民街106號。
射洪市下轄地區
太和街道
官升鎮
香山鎮
天仙鎮
平安街道
文升鎮
明星鎮
仁和鎮
武安鎮
東嶽鎮
涪西鎮
青崗鎮
大榆鎮
瞿河鎮
潼射鎮
洋溪鎮
廣興鎮
復興鎮
曹碑鎮
太乙鎮
金華鎮
金家鎮
沱牌鎮
——

射洪市地理環境

射洪市位置境域

射洪市,四川省轄縣級市,由遂寧市代管,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弧中心,介於北緯30°40’~31°10',東經105°10'~105°39'之間,東西最幅員面積1496平方公里。 [25]  [30] 

射洪市地形地貌

射洪市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相對高差375米,最高點是市北武東鄉天寶寨,海拔674.4米,最低點是市南涪江出境處,海拔299米。地貌類型複雜:北部低山、高丘,山高坡陡,溝狹谷深,坡地成台,西部中丘,多中寬谷,谷坡轉緩;東南低丘,谷寬底平,丘坡緩,丘形多成台階狀、饅頭狀;涪江由西北向南蜿蜒貫穿射洪境,梓江由東北向西匯入涪江,構成流水侵蝕堆積的河谷地貌。眾多的溪流如樹枝狀分佈於涪江、梓江兩岸,而瑰溪及與之平行的小溪則各自流出射洪境。源於龍門、龍泉山系的山脊,分多支綿延於涪江的東、西部。故杜甫《野望》詩寫射洪的山川形勢是“山連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31] 

射洪市氣候

射洪風光 射洪風光
射洪市境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的東部區,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早,雨量較少,常有春旱,夏季雨水集中,分佈不均,多夏、伏早,暴雨不多,偶有洪澇;秋季氣温下降快,多綿雨;冬季乾燥少雨,温暖多霧,霜雪不多。市境地理位置與鄰縣差異不大,區鄉間的地形較接近。1959~1985年間,年均氣温與鹽亭同,比三台高0.6℃,比蓬溪高0.3℃,比遂寧低0.1℃;24年( 1956~1979年,其中1956~1958年系水文站資料)同步系列年均雨量,太和鎮比天仙多47.5毫米,比鹽亭多675毫米,比蓬溪少5.9毫米,日照比鄰縣少數十小時。 [32] 

射洪市自然資源

射洪市水資源

射洪境內地下水分佈面廣,水源可靠,涪江、梓江沿射洪境而過。水利基礎設施完善,射洪有人民渠、前鋒渠、武引一期、螺引、八一泵站、瀋水河泵站等6處大中型骨幹水利灌區工程,有灌溉幹、支渠635千米,鬥農渠2060.56千米;有小型水庫114座,石河堰760道,山坪塘2474口,雨水集蓄工程(蓄水池)6852處,機、沉井及人畜飲用水工程4550處;工程蓄水能力3800萬立方米,蓄引提水總量1.49億立方米。耕地灌溉保證率51%。 [41] 

射洪市植物資源

射洪境內主要植物有183科517屬721種,1476個品種(含變種、品系,下同)。糧食作物14種,87個品種;蔬菜作物58種,135個品種;飼料作物2種,4個品種;用材、薪炭林植物145種,242個品種;竹類10種,10個品種;庭院、城鎮觀賞植物205種,235個品種;果、桑林木37種,312個品種;草本植物(含藥用)200種,230個品種;水生植物和菌類39種,80個品種。 [34] 

射洪市動物資源

射洪境域動物區系主要由亞熱帶森林、農田動物羣組成。鳥、獸的種類和數量不多,與人類活動相關的種類較為豐富。1997年8月調查顯示,射洪境內野生鳥獸共93種,其中,野生獸類19種,鳥類74種。在鳥類中留鳥39種,夏候鳥16種,冬候鳥14種,族鳥5種,屬國家保護的鳥類7種。2002年調查顯示,射洪內野生獸類28種,鳥類143種,兩棲類6種,爬行類13種。 [33] 

射洪市礦產資源

射洪境內礦產資源匱乏,地層深處有少量石油、天然氣、鹽滷,地表層主要有砂金、砂石、麻條石、頁岩和少量的白堊土和石灰石等。射洪先後開發淺層油氣井38口,民用天然氣自給率達100%;鄉鎮的頁岩磚廠平均年燒製頁岩磚5.73億塊;常年採掘經營沙石500萬立方米以上。 [38] 

射洪市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射洪市常住人口為732380人。23個鎮(街道)中,常住人口超過5萬人的鎮(街道)有3個;2萬人至5萬人之間的鎮(街道)有6個,2萬以下的鎮(街道)有14個。 [27] 
2022年末,射洪市户籍總户數36.09萬户,户籍總人口93.39萬人,其中:女性45.31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0.36‰,人口出生率4.88‰,人口死亡率4.52‰。 [61] 

射洪市經濟

射洪市綜合

2021年,射洪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90.09億元(不含西南油氣田公司在射採礦業部分),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14億元,增長7.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7.5%,拉動經濟增長1.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53.52億元,增長7.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7.1%,拉動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53.44億元,增長9.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3%,拉動經濟增長2.9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7.0:51.7:31.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7412元,單位GDP能耗下降0.7%。 [61] 
2021年,射洪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7.95億元,增長11.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下降2.0%,產業投資增長30.6%,民生及社會事業投資增長38.6%,房地產開發增長2.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增長14.6%,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9.6%;第二產業完成投資增長15.1%,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3.8%(工業投資增長15.8%);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12.0%,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6.6%。 [61] 
2021年,射洪市實現地方財政收入(縣級)53.34億元,增長33.0%,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17億元,增長33.7%。地方財政支出95.14億元,增長12.9%,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7.21億元,增長7.8%。 [61] 
人民生活
2021年,射洪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15元,增長8.6%。其中:工資性收入22673元,經營淨收入10054元,財產淨收入4089元,轉移淨收入2999元。人均消費支出26364元,其中:食品煙酒消費支出9282元,衣着消費支出1502元,居住消費支出3488元,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1394元,交通通信消費支出4954元,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2338元。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5.2%。 [61] 
2021年,射洪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3元,增長10.7%。其中:工資性收入4381元,經營淨收入6532元,財產淨收入748元,轉移淨收入8982元。人均消費支出17224元,其中:食品煙酒消費支出 6964元,衣着消費支出834元,居住消費支出3229元,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1166元,交通通信消費支出2035元,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1180元。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40.4%。 [61] 

射洪市第一產業

2021年,射洪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1.83億元,增長8.4%。其中:農業總產值44.28億元,增長4.0%;林業總產值3.01億元,增長2.3%;牧業總產值48.82億元,增長12.6%;漁業總產值2.09億元,增長4.0%;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3.63億元,增長7.5%。 [61] 
2021年,射洪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0.65萬畝,其中:穀物播種面積81.94萬畝(水稻18.80萬畝、玉米41.40萬畝、小麥21.20萬畝),豆類11.19萬畝,薯類17.52萬畝。糧食總產量39.48萬噸,其中:穀物產量32.36萬噸(水稻產量10.15萬噸、玉米產量16.02萬噸、小麥產量6.04萬噸),豆類產量1.62萬噸,薯類產量5.50萬噸。 [61] 
2021年,射洪市出欄生豬90.16萬頭,增長13.3%;出欄牛1.65萬頭,增長7.3%;出欄羊11.14萬頭,增長0.7%;出欄家禽999.22萬隻,增長29.5%。肉類總產量8.41萬噸,增長14.7%,其中:豬肉產量6.45萬噸,增長12.9%;牛肉產量0.2萬噸,增長11.6%;羊肉產量0.18萬噸,增長2.8%;禽肉產量1.57萬噸,增長25.2%。禽蛋產量2.39萬噸,下降2.5%。年末生豬存欄53.46萬頭,增長8.4%。 [61] 

射洪市第二產業

2021年,射洪市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24.20億元,增長8.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7.0%,拉動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6%,工業化率45.7%。 [61] 
2021年末,射洪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6家,實現產值366.89億元,增長11.6%。主營業務收入315.88億元,利税總額54.86億元,利潤總額33.83億元。工業產品產銷率85.3%。 [61] 
2021年末,射洪市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以上建築企業26個,實現總產值108.06億元,增長13.1%。全年建築企業實現增加值29.32億元,增長0.2%。 [61] 

射洪市第三產業

2021年,射洪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45億元,增長18.1%。按經營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131.72億元,增長19.3%;鄉村實現零售額51.73億元,增長15.1%。按行業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63.69億元,增長30.3%;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00.15億元,增長10.9%;住宿業實現零售額0.79億元,增長31.4%;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8.82億元,增長20.7%。 [61] 
2021年,射洪市國內旅遊人數1278.17萬人次,增長8.5%;國內旅遊收入134.82億元,增長4.7%。 [61] 
2021年,射洪市到位國內市外資金113.98億元,增長1.4%;國內省外資金89.53億元,增長1.4%。新引進1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8個,投資總額184.60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6個,5-10億元以上項目2個,1—5億元(不含5億元)項目10個。 [61] 
2021年,射洪市實現進出口總額5.22億元,增長80.8%。其中:出口3.91億元,增長147.0%。 [61] 
2021年末,射洪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517.41億元,增長15.2%,其中:住户存款餘額425.56億元,增長13.3%。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04.50億元,增長13.3%。其中:短期貸款餘額68.15億元,下降1.9%;中長期貸款餘額226.16億元,增長19.1%。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517.41億元,增長15.2%,其中:住户存款餘額425.56億元,增長13.3%。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04.50億元,增長13.3%。其中:短期貸款餘額68.15億元,下降1.9%;中長期貸款餘額226.16億元,增長19.1%。 [61] 

射洪市交通運輸

射洪有G93綿遂高速、S2成巴高速、遂德高速 [58]  、國道247線穿境而過,村道公路覆蓋率100%,,S101線完成老路段路基建設,射鹽路完成路面下層鋪築,瞿河涪江大橋竣工通車。 [25] 
2021年,射洪市完成道路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2.8億元,年末境內公路通車總里程4529公里,其中:等級公路4371公里。公路運輸總週轉量增長10.6%,其中:公路運輸客運週轉量21748萬人公里,增長27.3%;公里運輸貨運週轉量90130萬噸公里,增長10.2%。 [61] 

射洪市政治

市委書記、射洪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市委副書記、市長
王能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袁淵
市政協副主席
蒲俊、金欣、廖曉華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4年2月,參考資料來源 [35-37]  [64] 

射洪市社會事業

射洪市科學技術

2021年,射洪市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有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家。取得國家體系認證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3家。全年新增授權專利392件,實施專利382件,實施專利技術實現新增產值6.6億元,新增利税0.77億元。 [61] 

射洪市教育事業

2021年末,射洪市共有學校225所,其中:幼兒園132所,小學58所,中學3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職業教育2所。共有教職工9823人,專任教師7355人,其中:小學專任教師2897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851人,中職教育專任教師382人。在校學生9.85萬人,其中:小學4.06萬人,普通中學3.3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0.43萬人。 [61] 

射洪市文化體育

2021年末,射洪市擁有體育館1個,農家書屋282處、社區書屋68處,文化藝術中心免費開放。 [61] 

射洪市醫療衞生

2021年末,射洪市三級衞生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年末衞生機構1088個(含村衞生室),牀位4437張,其中:醫院13個,衞生院23個,婦幼保健院1個。衞生機構技術人員381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384人。 [61] 

射洪市社會保障

2021年末,射洪市在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57萬人,離退休人數12.08萬人,退休金支出25.08億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人數52.70萬人,養老金支出1.95億元。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49萬人,發放失業保險金597萬元,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控制在3.7%以內。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6.42萬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00萬人。機關事業保險參保人數2.30萬人,基金支出5.33億元。最低生活保障28452人,其中:城鎮3065人;最低生活保障支出8824萬元,其中:城鎮1228萬元。 [61] 

射洪市歷史文化

射洪市地名由來

射洪市因境內有射江而得名。射江今稱梓江,又名梓潼江。古“江”“洪”同音,古人將“射江”訛為“射洪”,北周(557~581年)從俗,遂改名射洪縣(見《隋書·地理志》)。故稱“西魏置縣,北周正名。”
射洪名由來另有一説,見《元和郡縣圖志》:“縣有梓潼水,與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蜀人謂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56] 

射洪市文物古蹟

  • 陳子昂讀書枱
陳子昂讀書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北23公里處的金華山上,是初唐詩人陳子昂青年時代讀書的地方,原名讀書堂,或稱陳公學堂。其舊址在金華山古觀之後,今祖師殿一帶。唐大曆年間,東川節度使鮮于叔明曾為陳子昂立旌德碑於讀書堂前。中唐後政局混亂,戰爭頻仍,學堂因之衰廢。宋嘉裕年間,邑令龐子明在其遺址建拾遺亭。明初,拾遺亭已毀,廉承務逍於舊基建屋塑像,並立明遠亭於其側,成化時,縣令郭鏜立感遇亭,至清初,上述建築全坍壞。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縣唐麟翔於學堂舊址建方廳一大間,置匾額為古讀書枱,道光八年(1828年)至十一年(1831年),邑令錢秉德,汪澍移讀書枱於嶺後梧崗山。光緒六年(1880年),知縣文芳等捐資勸募,拆去短垣,芟除荊莽,於亭前新建廳三間,翼以迴廊曲檻,外置甬道門閣;亭右立精舍三間,亭后辟地增葺大廳三間,額擬留雲山館,遊廊環繞,外蔽繚垣;最後砌台豎荷葉亭一大間,額擬涵波臨江,建船房三間,小榭一間,已初具規模。此後基本保持原狀,略有增修。
古讀書枱內匾對甚多,多數為古今名家手跡。其木刻《感遇三十首》及《陳伯玉先生別傳》等為重要文物,留雲仙館內陳列的陳氏有關文獻資料亦不可多得。“讀書枱”遺址,也成為後人憑弔的一處勝景。清康熙年間,射洪鄉賢楊甲仁在此處講學20年,也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1987年春,峨眉電影製片廠曾在這裏拍攝故事片《野店》。
1980年7月,陳子昂讀書枱被列為四川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4月,陳子昂讀書枱被列為遂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5月,陳子昂讀書枱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42-43] 
  • 饒益寺
饒益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沱牌鎮通濟山上,始建於唐,勃然興盛於明。明永樂九年(1411年),歷任刑、工二部主事的邑人楊從義榮歸故里,捐俸祿,建廟宇,塑佛像,篤心向佛。此後數十年,楊氏三代弘揚佛法,構經樓,繪彩壁,建牌坊,造燈級,殿、閣、樓、坊聳立山間。饒益寺由此中興,漸成川中一大名剎。
饒益寺大雄寶殿始建於唐代,明永樂九年(141年1)、明萬曆二年(1574年)兩次維修,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重建;天王殷和山門牌坊重修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於乾隆元年(1736年)竣工;觀音殿為清末民國初修建。寺前為大山門,以大雄寶殿為主體,次為天王殿、彌勒殿、地藏王殿、觀音殿,右、左有廂房、五觀堂、羅漢堂、千手觀音閣,呈五個四合院佈局。山門牌坊為抬梁式樑架,七架樑用四柱,單檐懸山頂;天王殿抬梁式樑架,七架樑用四柱,單檐歇山頂;大雄寶殿抬梁式結構,八架椽屋,前後乳袱搭牽用四柱,單檐歇山頂。饒益寺古建築羣佈局和結構保存完好,大雄寶殿的明代壁畫仍多有保存,是彩繪壁畫與建築的完美結合,在建築、美術、宗教等方面具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大雄寶殿亦是射洪碩果僅存之明代建築藝術精品。 [44] 
饒益寺 饒益寺

射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沱牌麴酒傳統釀製技藝 [40]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家山上女兒碑廟會 [40] 

射洪市方言

射洪方言是四川方言的分支,屬北方方言系統,但其語音、詞彙和語法亦有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的形成,有語言發展的自我因素,也有社會影響的因素。射洪地處涪江中游,交通方便,明末以來有湘、鄂、閩、贛、陝諸省大量客籍户移來,其語言也相互滲透融合。解放後,隨經濟文化的發展,社會成員流動頻繁,更增加了射洪方言的複雜性。單就語音而言,近些年受成都語音影響。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普通話的大力推廣,射洪方言土語的使用範圍正在逐步縮小,而呈向漢民族共同語靠攏的趨勢。 [39] 

射洪市風景名勝

射洪文旅資源豐富,擁有文旅資源點1000餘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3個、2A級旅遊景區1個、省級工業旅遊示範基地1個。涪江穿城而過,境內形成太湖、螺湖、金湖、柳湖四大湖泊,侏羅紀景區、螺湖半島、花果山、龍鳳峽等美景。 [25] 
  • 子昂故里文化旅遊區
子昂故里文化旅遊區 子昂故里文化旅遊區
子昂故里文化旅遊區,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金華鎮,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景區內含有鎮(金華古鎮)、山(金華山)、湖(金華湖)、堤(金湖堤)、島(湖心島)、坪(西山坪)、壩(金華壩等)。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子昂讀書枱;有四川四大名觀之一的金華山道觀;有面積達20餘平方公里的金湖;有10000畝水果基地;有古鎮、古建築、古廟、古城牆、古樹、古戲台的“六古文化”。 [45] 
  • 中華侏羅紀探秘旅遊區
中華侏羅紀探秘旅遊區 中華侏羅紀探秘旅遊區
中華侏羅紀探秘旅遊區,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明星鎮境內,面積12平方公里。區內地質遺蹟遺存豐富,建成了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峽谷寺廟、棧道等,配套開發了龍鳳峽漂流等體驗項目。 [46] 
  • 捨得酒文化旅遊區
捨得酒文化旅遊區,國家AAAA級景區, [47]  位於沱牌鎮西部。捨得酒文化旅遊區依託捨得系列酒品牌名氣及先進的釀酒理念,大力挖掘景區文化內涵和品牌優勢。2017年旅遊區接待人次為32.8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600萬元;2018年旅遊區接待人次為51.2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8400萬元;2019年1月至6月旅遊區已接待人次為27.5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960萬元。 [48] 
  • 文宗苑景區
文宗苑景區 文宗苑景區
文宗苑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文宗苑”是射洪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射洪旅遊新名片,是射洪市兩江畫廊景區之一。該項目位於射洪市廣興鎮龍寶壩村,依託人文遺蹟陳子昂衣冠冢而建,是國內外關於大唐文宗陳子昂最全面的綜合性展館,功能上與金華山陳子昂讀書枱遙相呼應,旨在探尋詩歌之路,追慕子昂生平,感悟盛世風骨,傳承先賢精粹,弘揚文化自信。項目總建築面積3834.37㎡,整體佈局為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仿唐風格木結構建築,主要建設有詩歌廣場、伯玉軒、唐音館、諫諍廳、文宗堂、狀元閣等,遊客接待、諮詢服務、文創產品展銷等功能齊全。 [50] 
  • 花果山景區
花果山景區 花果山景區
花果山景區,位於以“詩酒之鄉”著稱的射洪城區西北部平安風景區內,佔地2700餘畝,景區內植被豐富,其中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景區歷史文脈厚重,有遂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賀誠生平陳列館”,登雲寺孝經故事,登雲樓是遠近聞名的森林景區。
花果山景區以詩畫康養森林為主題,採用綠色低碳理念進行打造,形成了以“一心兩軸三區十景”為核心的場景式主題景區。 [49] 
  • 金華山
金華山,位於市區北20公里金華鎮涪江之濱,其主體位置則位於大金華旅遊區的北區,漢代名"煙墩嶺",被譽為川中名山。因其"山貴重而華美"得名,被譽為"天下無雙景,人間第一山"。金華山因其山中的金華道觀而得名,清末以來,統稱金華山,沿用至今。其名的來歷,根據清光緒年間《射洪縣誌》記載,取"其山貴重而華美"之意。
金華山前山為金華道觀,始建於梁天監年間(502年),後山是開初唐一代詩風的著名詩人陳子昂少時讀書枱。金華山前山是主峯,山腳下是虹飛橋(又名百尺橋),因陳子昂《登金華》詩有"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的詩句而得名。 [51] 

射洪市地方特產

沱牌麴酒
沱牌麴酒 沱牌麴酒
沱牌麴酒,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以高粱為原料,小麥制大麴作為糖化發酵劑,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經發酵、貯存勾兑而成。屬濃香型白酒。具有無色透明、窯香濃郁、綿甜甘爽、回味悠稱的風格。在中國第五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名酒。 [53-54] 
唐時“射洪春酒”以“寒綠”著稱。宋代,“射洪春酒”以純淨、透明、甘醇、甜諸味調勻而知名。明代,縣人釀“謝酒”,清冽馨香,名嗓蜀中。清代,“射洪春酒美”,謝酒稱“佳釀”。民國年間,縣南柳樹鎮太安酢坊在繼承唐代“春酒”、明朝“謝酒”的傳統釀造技術的基礎上採用新的配置方法和製作方法,釀出具有“春酒寒綠、謝酒醇、濃香清冽”的麴酒。1946年,正式命名此佳釀為“沱牌麴酒”。 [52] 
沱牌麴酒曾在1989年第五屆中國評酒會上,獲評“中國名酒(國家金質獎)”。“沱牌”品牌於2006年12月19日被商務部授予首批“中華老字號”稱號,其重要傳承載體——“泰安酢坊”也被認定為首批“中國食品文化遺產”。沱牌麴酒傳統釀造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4] 
射洪野香豬
射洪野香豬,是射洪固有物種,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射洪野香豬為活體豬全年放養,四肢結實緊湊,部分個體背腰部稍帶黑斑,額頭有白線或倒三角型白斑。豬肉皮薄肉厚,脂肪層薄,肉質纖維清晰,有韌性,肌肉大理石紋分佈均勻。肌肉有光澤,肉色鮮紅、均勻。2013年09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射洪野香豬”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54] 
金華清見柑橘
射洪金華清見柑橘,產於金華山南麓,涪江西岸,北緯30度38秒至31度10秒之間。富含維生素C、鈣、磷、鉀、β-胡蘿蔔素、檸檬酸等物質。 [54] 

射洪市著名人物

射洪歷史文化名人眾多。包括:陳子昂(約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學家,開初唐詩壇一代詩風,其《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更是流傳千古;謝東山,字陽升,號高泉,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進士及第,授兵部主事,後遷郎中,累官至右僉都御史,山東巡撫;於淵,名光藻,號邦齊,川中著名愛國將領之一。 [55] 

射洪市榮譽稱號

2017年9月,射洪市獲“2013~2016年度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市、區)”稱號, [3]  並獲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最高獎項“長安杯”。 [4] 
2019年10月,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13]  2019年12月31日,射洪市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5] 
2020年3月31日,入選2019年度四川省農村改革工作先進縣(市、區)名單。 [6]  7月,入選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 [7]  9月22日,入選“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8]  11月25日,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9] 
2021年2月19日,射洪市入選2020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 [10]  同月,入選2020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名單 [12]  3月18日,入選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佈的第四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名單 [11]  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15]  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 [14]  9月,入選“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16]  12月2日,入選擬授牌命名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名單。 [17] 
2022年3月,被評為四川省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 [18]  4月,入選2022年四川省服務業強縣(市、區)名單。 [19]  5月,射洪市入選鄉村振興金融創新示範區建設第一批試點地區。 [20]  6月,射洪獲評“中國白酒之鄉”稱號。 [21-22]  7月,入選賽迪《2022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百強縣排名第98位。 [23]  8月,入選壹城智庫“2022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排名第80。 [24]  11月,入選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2022),排名第87。 [59] 
2023年1月,射洪市入選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創建示範期為2023年至2025年。 [57] 
2023年7月,射洪市入選2023賽迪百強縣。 [60]  [62] 
2023年8月,射洪市入選全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試點縣。 [2]  同月,入圍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 [6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