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行政區劃之一)

鎖定
省,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地位與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相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元朝實行的行省制是現代省級行政區的開端,行省屬於中央行政機構中書省在地方的派出機構,全稱“行中書省”。腹裏地區(今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東內蒙古部分)則由中書省直轄。時全國共10個行省、1箇中書省轄地、1個宣政院轄地。
明朝初沿元制,後以行省權力太大,將行省一分為三。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合稱為“三司”,皆為省級行政區最高機關,分別掌握行政、司法、軍事權力。時全國共14個布政使司、2個直隸地區以及其他邊疆行政區。
清朝承襲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轄區直接通稱為“行省”,並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設置固定制的總督、巡撫掌管全省軍民事務,布政使成為巡撫屬官。時全國共18個布政使司(省)等25個省級行政區。
中華民國初年,行政區劃沿襲清朝。後歷經變動,又由於戰亂或時局原因,區劃不常固定;1945年收回台灣省,1946年外蒙古獨立。至1949年全國依法共有35個省等50個省級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一級地方行政單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區,後歷經多次變動,1965年基本穩定下來;1988年設立海南省。全國共有23個省。
中文名
外文名
province
行政機構
人民政府
總數量
23個
所屬國家
中國

歷史沿革

制度簡介

自元代開始,中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行政區劃制度,其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為行省(簡稱為省),因此稱為行省(省)制時期。此時期從13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歷經元、明、清三代。
省名起源甚早,魏晉時期已有尚書省中書省之稱,然皆為中樞要署,不直轄地方。隋文帝於開皇八年(588年)伐陳,曾置淮南行省於壽春,但不久即廢。金入主中原之初,曾出現過行省制度,在外地設立行尚書省,但為時短暫。蒙古人興起之後,仿金實行行省制度。元世祖一方面將尚書省併為中書省,總理朝政;另一方面,在地方設立若干行中書省,作為朝廷中書省在外地的代理機構。它最初是一種臨時設置,並只管軍事,後演變為兼管民政,其長官也由中央官吏演變為地方官吏。其間從伐金到滅宋,歷經70餘年,平宋以後成了元朝的行政區劃單位。

元朝省制

蒙古在太宗三年(1231年)即滅金的前三年,始立中書省,以著名的政治家、地理學家耶律楚材中書令。入主中原後於憲宗初年(1251年),在燕京等處置設行尚書省。中統初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改置行中書省,其後屢屢增多,但是一直到元貞年間(1295—1296年)行省的設置和轄區還都很不固定,即在忽必烈統一中國(1279年)後的20年中行省制並未固定下來,直到13世紀末、14世紀初的元成宗時期才開始固定,逐步形成元代省制行政區劃。
1.行省
元英宗至治時(1321—1322年),全國劃分為12個一級行政區:1箇中書省、11個行中書省。中書省為中央機構中書省的直轄地區,又稱都省、腹裏,包括今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東以及河南和內蒙的部分地區。十一行中書省為嶺北、遼陽、陝西、河南、江浙、江西、湖廣、雲南、四川、甘肅、徵東。其中,徵東行省高麗國,行省負責人由高麗王兼,性質與內地行省不同,所以也有人認為只有10個行中書省。元末,又分出許多行省,如中書省分出山東行省,江浙行省分出福建行省;有些行省區域過大,又劃置分省,如福建行省內置建寧汀州、泉州分省。可見,元末行省制也已開始混亂。
2.行省以下的單位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區劃略同於宋,行省下轄路,路領府、州,府、州轄縣。但也有不轄縣的路、府、州;不隸於路的府、州,而直隸於行省。直隸於行省的府、州稱為直隸府、直隸州;隸於路的府、州,稱為散府、散州。從圖11可以看出,當時與路平級的直隸州、直隸府為數不少。另外,元仿宋的“軍”行政區劃,置有軍和安撫司,為數不多,都在邊境少數民族的區域內置設。軍有直隸於行省的,也有歸路統轄的;安撫司都直隸於路。元代在一箇中書省、11個行中書省下,置路185,府33,州559,軍4,安撫司15,縣1127。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區劃雖略同於宋,元代的行政區劃已與宋朝的有原則上的區別:(1)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是行省(或簡稱省),已不是路。宋朝的最高一級行政區劃——路,在元朝已降為第二級行政區劃單位;(2)在宋朝,府、州是轄於路之下的,在元代已有相當數量的府、州成為直隸府、直隸州,與路並列;(3)宋是三級行政區劃系統,元則有三級、四級,而且以行省—路—府或州—縣四級區劃系統為主。

明朝省制

明初,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行省制,只在洪武元年(1368年)廢元中書省,轄境分屬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同時改江南行中書省為中書省,以示國都所在。但元的行省制在元末已出現混亂,不全面改革整頓已難以維持國家權力,於是在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改革元代行省制度,宣佈最大的行政區劃是布政使司,由布政使總一省的行政大權,其性質仍同行省,因此習慣上還稱為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為加強皇權,罷中書省,六部直屬皇帝,原中書省所轄的地區也歸六部,名為直隸。於是,把當時國都所在的應天府(治所在今南京市),即相當於今江蘇、安徽二省和上海市的地區改稱直隸,也稱京師。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年間遷都順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旋即將今北京、天津二市和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區改稱為直隸(即京師),而原直隸改稱南直隸,又稱南京。自宣德三年(1428年)以後,全國統分為兩京、13布政使司。兩京是京師(即北直隸)和南京(即南直隸);13布政使司簡稱13司,俗稱13省,為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因習慣上也稱一個直隸區為一省,所以又有15省之説。布政使司(省)下轄府,府下領州,州下領縣。州有兩種:直隸布政使司的直隸州;隸於府的散州。明代布政使司(省)以下的行政區劃單位有這樣幾項改革:(1)在宋代為最高行政區劃的路,在元朝還是主要的第二級行政區劃單位,在明朝則被完全廢除了;(2)唐朝創立的府,在明代第一次成為高於州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明代的府相當於元代的路;(3)與元朝一樣,實行三、四級行政區劃系統,而且以省(布政使司)—府—州—縣的四級區劃系統為主。據統計,明在15省下有“府百四十,州百九十三,縣千一百三十八”;另有“羈縻(即藩屬)之府十九,州四十七,縣六”。

清朝省制

清初承襲明制,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縣4級,但將明時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為省 [1] 
清初為便於統治明代故土,清世祖仍沿用明制15布政使司,只是改北直隸為直隸,南直隸為江南布政使司,即廢除了南京為國都的地位。康熙初,改布政使司為省,因認為全國區劃為15省,其制過大,所以分湖廣為湖南、湖北兩省,分江南為江蘇、安徽兩省,分陝西為陝西、甘肅兩省,全國共為18省。
在邊疆,清王朝施行與內地不同的行政區劃,乃由中央設轄區,委派重臣,如在東北地區奉天盛京)、吉林、黑龍江和在外蒙古設烏里雅蘇台、在新疆設伊犁5個將軍轄區,在西藏、西寧設辦事大臣轄區,以及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轄的內蒙古盟旗,連同內地18省,全國共為26個政區。清光緒十年(1884年)置新疆省,十三年(1887年)建台灣省,三十三年(1907年)改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為省,加上內地18省共為23省。因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簽訂了賣國求榮的馬關條約,台灣省被割讓給日本,所以史稱22省。清朝的22省,為中國現代省的政區劃分奠定了基礎。
清代省以下的各級行政區劃單位基本上是沿用明制:省下轄府和直隸州,府下領散州和縣。所不同的有以下幾點:(1)增加了行政區劃單位——廳。這是清代在新開發地區所設置的區劃單位,
直隸廳散廳之分,直隸廳與府、直隸州平行,直隸於省,絕大多數不領縣;散廳隸屬於府,與散州、縣相平行,成為最基層的行政區劃單位。(2)在元、明兩代不論是直隸州,還是散州,一般均領縣。(表8、9)在清代省轄的直隸州才領縣,而府轄的州則不領縣。(表10)(3)元、明兩代的行政區劃系統都是由三級和四級系統混合組成,並以省—府—州—縣的四級體系為基本的系統。在清代則是三級行政區劃系統,且以省—府—縣和省—直隸州—縣為主。(4)在邊遠轄區和省,除了在部分農業區設置府、州、縣外,在內蒙古、外蒙古、新疆、青海以及東北的奉天、吉林和黑龍江,建立盟、旗行政區劃單位。盟相當於內地的府,旗相當於內地的縣。在西藏則設立營。在清代,直隸廳的地位低於府,但高於直隸州,因此清朝省以下的行政區劃單位的稱呼一般為府、廳、州、縣。據《清史稿·地理志》記載:自清德宗光緒年間置22省,有府、廳、州、縣1700多。

民國省制

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滅亡,1913年1月8日,北京政府頒佈了《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省行政機關採取長官獨任制。省行政長官稱民政長,由北京政府任命,總理全省政務。1913年1月8日,北京臨時政府公佈《劃一現行各縣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將原有直轄地方之府和直隸廳、州及廳、州等地方皆改為縣,縣行政長官一律稱知事,1914年5月21日北京政府公佈《省官制》,規定全國各地以省命名,不再稱行省,各省民政長改稱省巡按使。建立起了省道縣三級制。1916年7月6日,各省巡按使改稱省長。 [4-7] 

省域名單

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地方最高行政區域名。源於古代省制。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宮禁。唐有三省六部,“尚書省”為其一。最初是金國在重要的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中央行政機關叫“中書省”,又於各路(各行政區)設“行中書省”(中書省派出的機關),簡稱“行省”,最後簡稱為“省”。“省”由此發展而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省人民政府,是省人民代表大會執行機關,由省長、副省長、秘書長、廳長、局長、委員會主任組成,每屆任期5年,對省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務院負責並報告工作。省人民政府實行省長負責制,主要職權有:貫徹執行省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及國務院的決議和命令,依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規章,發表決議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領導所屬部門和各級人民政府的工作,依法定權限和程序任免、獎懲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管理本省的經濟、文化、教育、科學、衞生、民政、公安、民族事務、計劃生育、精神文明建設等。 截至2011年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現列表綜述如下:
黔或貴
滇或雲
陝或
甘或隴

華北地區

河北
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宋朝河北路,後分河北東、西路;金分河北東路大名府路;元設燕南趙北道;明設北平省,後廢省,所有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北直隸;清改直隸省;1929年民國河北省,省名至今未變,省會曾設保定、天津,建國後改設石家莊。 城市有:石家莊唐山秦皇島廊坊衡水邯鄲邢台保定張家口承德滄州
山西
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太原大同陽泉長治晉城忻州臨汾運城

東北地區

遼寧
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唐屬河北道;遼置東京路;金仍之;元置遼陽行省;明為遼東都司;清設遼東將軍,後改奉天將軍,再改盛京將軍,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國改遼寧省,為遼寧得名的開始;偽滿復改奉天省,1945收復後仍改遼寧省;建國初分遼東省遼西省,後合併恢復遼寧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瀋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盤錦鐵嶺朝陽葫蘆島
吉林
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長春吉林松原白城四平遼源通化延吉
黑龍江
黑龍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清末改黑龍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七台河伊春黑河雞西雙鴨山鶴崗綏化加格達奇

華東地區

江蘇
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東道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淮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明代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蘇北行署蘇南行署,後合併恢復江蘇省,省名至今未變,省會初設蘇州市,抗戰時設於鎮江市,建國後設於南京市。 主要城市: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淮安揚州鎮江鹽城宜興太倉張家港江陰
浙江
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置浙江省,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變,省會一直在杭州。 主要城市:杭州、寧波、温州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衢州舟山台州麗水
安徽
安徽省 安徽省
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併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省會初設安慶,建國後設於合肥。 主要城市:合肥蕪湖蚌埠、淮南、馬鞍山淮北銅陵安慶黃山阜陽
福建
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福州、廈門泉州三明漳州龍巖
台灣
台灣府得名。唐宋均為化外地;元在澎湖巡檢司,兼管台灣漁民;明為荷蘭所佔,明末鄭成功收復,設東寧省承天府;清鄭氏,設台灣府及台廈道,是為台灣得名的開始,並正式稱台灣島,後改台廈道為台灣道;清末由福建省分設台灣省,後為日佔,仍稱台灣;民國收復,恢復台灣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
江西
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南昌九江贛州上饒宜春撫州吉安景德鎮萍鄉新餘鷹潭
山東
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南道;宋設京東路,後分京東東、西路;金更名山東東、西路,為山東得名的開始;元設山東東西道;明置山東省,後改山東布政使司;清改山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濟南菏澤濱州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煙台濰坊濟寧泰安威海德州聊城臨沂日照 [2] 

華中地區

河南
以大部分在黃河之南而得名。西漢即有河南郡,為河南得名的開始。唐大部分屬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設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設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後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2019年仍未變,省會曾設開封,後移至鄭州。 主要城市:鄭州鶴壁周口開封洛陽商丘平頂山安陽新鄉焦作許昌南陽信陽濮陽濟源駐馬店漯河
湖北
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屬江南東道、淮南道和山南東道;宋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為湖北得名的開始;元設江南湖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為省為湖廣佈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變,省會武漢(初期為原武昌)。主要城市:武漢黃石十堰荊州襄陽宜昌
湖南
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屬江南西道黔中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的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佈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變,省會長沙。 主要城市:長沙、郴州株洲湘潭衡陽永州岳陽張家界益陽常德懷化

華南地區

廣東
嶺南東道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唐初地方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以後,5府皆隸於廣州,長官稱為五府(管)經略使,由廣州刺史兼任。756年(肅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使。862年(懿宗鹹通三年),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廣東屬嶺南東道,這是廣東省名中“東”字的由來,也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東路治所在廣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廣東大部分屬廣南東路,“廣東”即廣南東路的簡稱。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並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廣東成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清初承襲明制,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縣4級,但將明時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為省。“廣東省”名稱正式使用,所轄範圍與明廣東布政使司相同。清設總督管轄廣東、廣西兩區,稱“兩廣總督”,初駐肇慶廣東巡撫駐廣州),1746年移廣州,省名至今未變。廣東主要語言粵語潮語客家語。主要城市: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韶關湛江江門中山東莞等。 [3] 
海南
海南島得名。唐屬嶺南道;宋屬廣南西路;元設海南海北道,是為海南得名的開始;明屬廣東省;清仍之,正式稱瓊崖為海南島;民國仍之,後設海南特別行政區,仍屬省;建國後設海南行政區,仍屬廣東省,1988升格為海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海口三亞儋州瓊海萬寧文昌、通什、東方、三沙市。

西南地區

四川
以益梓利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注: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梓州路,分峽西路為利州路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併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成都綿陽自貢達州攀枝花瀘州德陽西昌宜賓南充雅安
貴州
以貴山得名。唐為黔中道;宋屬夔州路;元屬湖廣行省;明置貴州省,後改貴州布政使司;清改貴州省,省名至今未變。主要城市:貴陽安順遵義六盤水畢節銅仁都勻興義凱里
雲南
以在雲嶺之南得名。漢即設雲南縣,為雲南得名的開始。唐為六詔,後為南詔;宋為大理國;元置雲南行省及雲南諸路道;明置雲南省,後改雲南布政使司;清改雲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楚雄、大理、麗江景洪、潞西、瑞麗香格里拉

西北地區

陝西
以陝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屬京畿道關內道;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延、?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陝西漢中道;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西安寶雞咸陽漢中延安榆林安康渭南銅川商洛、楊淩示範區。
甘肅
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主要城市:蘭州嘉峪關金昌白銀天水酒泉敦煌武威張掖定西平涼
青海
青海湖得名。唐宋屬吐蕃;元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屬朵甘都司等;清初為衞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的開始;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西寧德令哈格爾木

撤銷名單

建制存在時間
撤併方式
1949年-1955年
將其所轄區域分別劃歸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管轄
1949年-1952年
將其所轄區域分別劃歸河北省和山西省管轄
1949年-1954年
將其所轄區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
1949年-1952年
將其所轄區域分別劃歸河南省和山東省管轄
1949年-1954年
與遼西省合併設立遼寧省
1949年-1954年
與遼東省合併設立遼寧省
1949年-1954年
將其所轄區域分別劃歸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管轄
廣西省
1949年-1957年
改設廣西僮族自治區(現廣西壯族自治區)
1949年-1955年
將其所轄區域分別劃歸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管轄
寧夏省
1949年-1954年
改設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省
1949年-1955年
改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速記歌謠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速記歌謠:

版本一

兩湖兩廣兩河山
五江雲貴福吉安
雙寧西四北上天
慶蒙台海青甘陝
還有港澳和兵團
1、本歌謠最初由周恩來總理創作,後幾經傳播修改,又因海南、重慶相繼建省,再加擴充。此處選用的為人教版初中地理書中的版本。
2、內容註解:
兩湖:湖南,湖北
兩廣: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 ;
兩河山:河南,河北,山東,山西;
五江:江蘇,江西,浙江,黑龍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雲貴福吉安:雲南,貴州,福建,吉林,安徽;
雙寧寧夏回族自治區,遼寧;
西四北上天西藏自治區,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慶蒙台海青甘陝:重慶,內蒙古自治區,台灣,海南,青海,甘肅,陝西;
港澳和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注:以上是34個省級行政區,加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35個)

版本二

京津滬,遼吉黑,冀魯豫,晉陝甘,
閩粵瓊,川滇黔,蘇浙皖,湘鄂贛,
青新寧,蒙藏台,渝港澳,桂兵團。

版本三

京華餘香,前績蒙譽。京華渝湘,黔冀蒙豫。
傲盡傾嶽,窮劊黑擄。澳晉青粵,瓊桂黑魯。
憫疾惋葬,勻閃幹護。憫吉皖藏,雲陝甘滬。
鬼顛汰獰,療輒龍蘇。貴滇台寧,遼浙隴蘇。
穿津扼港,勤幹新曙。川津鄂港,秦贛新蜀。

版本四

兩湖兩廣兩河山
五江二寧青陝甘
雲貴西四北上天
內重台海福吉安
還有港澳好河山

版本五

中華大陸,二三省圖;港澳特殊,台灣待復。
北京首都,地位突出;政治中樞,精神支柱
上海稱滬,經濟為主;東方明珠,穿雲破霧。
天津陪護,太子讀書;濱海輸出,國際服務
重慶山路,水脈為輔;鑲嵌天府,地上火爐。
直轄有數,四個已足;自治民族,一手有五。
互通有無,關係鞏固;歡欣鼓舞,盛世宏途。
湖北千湖,中部門户;河南臨屋,炎黃二祖。
江蘇勞務,打下基礎;廣東起舞,大國征途。
黑龍寒苦,雄雞頭顱;福建在腹,經商為富。
貴州提速,更加幸福;四川重塑,地震走出。
雲南邊路,風景獨樹;青海凝露,戈壁珍珠
遼寧有虎,生態修復;山東為魯,孔孟之儒。
河北守護,京城舒服;山西資助,善能陳醋。
吉林巡撫,東北總督;浙江杭蘇,煙雨如哭。
安徽風俗,曾屬孫吳;江西文物,革命出處。
湖南有汝,天意相助;陝西黃土,埋葬大墓。
甘肅石窟,眾多民族;海南島庫,熱帶生物。
內蒙稱古,喜好歌舞;廣西壯族,山水一路。
西藏放牧,大山藏布寧夏回族,禮儀湯沐。
新疆維吾,爾來歡呼;首府烏魯,木齊為都。
各省交互,高速飛渡;直通網路,善用百度。
一一綜述,地理有數;付坤發佈,流傳千古。
本歌謠名為中國地理賦,老河口付坤創作,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