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452年

鎖定
452年,壬辰年(龍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北魏正平二年,承平元年,興安元年,高昌北涼承平十年
中文名
452年
紀    年
龍年
所屬類型
重要歷史年代

目錄

452年紀年

壬辰年(龍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
北魏正平二年,承平元年,興安元年

452年本年年表

中國大事件
452年 452年
北魏馮皇后畫像公元452年:北魏中常侍宗愛弒太武帝,矯皇太后令,殺東平王拓跋翰,迎立拓跋餘改元承平(或作永平)。
公元452年:北魏文帝光安元年,拓跋睿弛佛教之禁,恢復佛事活動。禮遇高僧,修建寺院,開鑿佛窟,北方佛教文化及藝術因是空前興盛,保證了大佛寺的沿續發展。
公元452年:文成帝即位後,封十四歲的馮氏為貴人,十八歲立為皇后。同年,立兩歲的兒子拓跋弘皇太子。按照“立子殺母”的規矩,拓跋弘生母李貴人賜死馮皇后撫養拓跋弘,待太子如同親生。
公元452年農曆9月:“河南國”吐谷渾·慕利延死,吐谷渾·樹洛幹之子吐谷渾·拾寅繼位,開始在遠離魏軍的伏羅川建築都城(今青海省興海唐乃亥鄉),並臣服於北魏和南朝,被封為“鎮西大將軍、沙州刺史、西平王。此時的吐谷渾東部雖被北魏王朝佔領,但西部卻擴展到柴達木盆地及塔里木盆地東南部,仍然是一個地方千里的大國。
西方大事件
被稱做“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雕像公元452年:羅馬主教利奧一世宣稱羅馬主教乃使徒彼得繼承人,應位居眾主教之首,為後世確立教皇制提出了理論根據。
公元452年:得到休整的匈奴帝國再次發動了對西羅馬的戰爭,被稱做“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開始了對西羅馬的懲罰。阿提拉率領的匈奴軍隊翻過了阿爾卑斯山,攻入了意大利。意大利北部地區遭到了匈奴人瘋狂的攻擊,北部所有的城市都被匈奴人摧毀。此後,匈奴人攻佔了重鎮阿奎萊亞,揮師直搗帝國的首都羅馬城。西羅馬皇帝萬分驚恐,只得派羅馬教皇利奧一世與匈奴人議和。此時,匈奴軍中突發瘟疫,而東羅馬帝國的援軍也快到達羅馬城,因此,阿提拉便答應議和,但在撤軍前仍揚言,如果西羅馬皇帝不把他的妹妹荷諾利亞公主送到匈奴,他還會來攻打西羅馬。就這樣,羅馬人眼睜睜地看着匈奴人滿載着搶奪來的財物揚長而去,只留下意大利北部的一片廢墟。
逝世名人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武帝拓跋燾:是拓跋嗣的長子。生於公元408年,卒於公元452年。終年44歲,在位29年,被宦官宗愛謀殺。廟號“世祖”。 拓跋燾也是歷史上有名有為的一個皇帝。北魏是在他的統治下,滅後燕,滅北燕,滅夏,滅北涼,於公元439年統一了北方。
北魏大臣古弼:生年不詳,但他從事秘書工作的時間很早。明元帝拓跋嗣在位時,他就在“門下奏事,以敏正著稱” 。正因如此,拓跋嗣才又是賜名給他又是給他改名。明元帝晚年病重,太子拓跋燾監國總理朝政,便安排古弼“對綜機要,敷奏百揆”,協助太子處理國家大事。很顯然,明元帝是很欣賞和信用古弼的。當然,古弼同樣也得到了拓跋燾的欣賞和信用。拓跋燾當皇帝后,就提拔古弼為侍中吏部尚書、典南部奏事。拓跋燾做皇帝近三十年,古弼則在禁中工作近三十年,“端謹慎密,口不言禁中之事”。拓跋燾晚年有意讓太子拓跋晃“總攝萬機”,並徵調古弼為“東宮四輔”之一,再次讓古弼輔佐太子處理國家大事,因“保傅東宮,有老成之勤” ,官遷尚書令拓跋晃先他父親而死。拓跋燾去世後,由拓跋晃的兒子拓跋浚繼承皇位。不到一年,就因為古弼“議不合旨”(即和皇帝的意見不一樣),便找了一個藉口,把古弼殺了。這件事發生在公元452年的下半年。

452年大事

(1)春,正月,魏所得宋民五千餘家在中山者謀叛,州軍討誅之。冀州刺史張掖王沮渠萬年坐與叛者通謀,賜死。
(1)春季,正月,北魏所俘獲的劉宋百姓五千餘户在中山居住的人圖謀造反,該州軍隊前去討伐,把他們全部誅殺。冀州刺史張掖王沮渠萬年與反叛者相互勾結,北魏國主賜他自殺。
(2)魏世祖追悼景穆太子不已;中常侍宗愛懼誅,二月甲寅,弒帝,尚書左僕射蘭延、侍中和疋、薛提等秘不發喪。疋以皇孫浚衝幼,欲立長君,徵秦王翰,置之秘室;提以浚嫡皇孫,不可廢。議久不決。宗愛知之,自以得罪於景穆太子,而素惡秦王翰,善南安王餘,乃密迎餘自中宮便門入禁中,矯稱赫連皇后令召延等。延等以愛素賤,不以為疑,皆隨入。愛先使宦者三十人持兵伏于禁中,延等入,以次收縛,斬之;殺秦王翰於永巷而立餘。大赦,改元承平,尊皇后為皇太后,以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領中秘書,封馮翊王。
(2)北魏國主一直在追念、哀痛太子拓跋晃。中常侍宗愛害怕自己被殺,二月,甲寅(初五),刺殺了北魏國主。尚書左僕射蘭延、侍中和疋、薛提等人,沒有宣佈死訊。和疋認為皇孫拓跋浚年紀尚小,所以,打算立年齡稍大的君王。於是,徵召秦王拓跋翰入宮,把他安置在一個秘密房間裏。但薛提卻認為拓跋浚是嫡親皇孫,不應該廢黜。反覆討論很久也沒有決定下來。宗愛得到消息,自認為他已得罪於景穆太子,而平時一向就討厭秦王拓跋翰,只跟南安王拓跋餘關係密切,於是,他就把拓跋餘秘密迎來,從中宮小門進入後宮,然後,他假傳赫連皇后的命令,召見蘭延等人。蘭延等人認為宗愛的地位一向很低,所以根本沒有懷疑,全都隨宗愛進宮了。在這之前,宗愛就已經派三十個宦官手持武器在宮中埋伏起來,蘭延等人入宮,就被這些伏兵一個個抓起來殺了。在永巷把秦王拓跋翰殺掉,而擁護南安王拓跋餘登基。拓跋餘登基後,實行大赦,改年號為承平,將皇后赫連尊立為皇太后,任命宗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及領中秘書,封為馮翊王。
(3)庚午,立皇子休仁為建安王
(3)庚午(二十一日),劉宋文帝立皇子劉休仁建安王
(4)三月,辛卯,魏葬太武皇帝於金陵,廟號世祖
(4)三月,辛卯(十三日),北魏在金陵埋葬了北魏國主太武帝拓跋燾,廟號為世祖
(5)上聞魏世祖殂,更謀北伐,魯爽等復勸之。上訪於羣臣,太子中庶子何偃以為“淮、泗數州瘡痍未復,不宜輕動。”上不從。偃,尚之之子也。
(5)劉宋文帝聽到北魏世祖去世,打算再次向北討伐,司州刺史魯爽也表示贊成。文帝徵求其他文武官員的意見,太子中庶子何偃認為:“淮河、泗水幾個州郡,受到北魏入侵的創傷,至今還沒有恢復過來,不應該輕舉妄動。”文帝沒有接受何偃的建議。何偃何尚之的兒子。
夏,五月,丙申,詔曰:“虐虜窮兇,著於自昔;未勞資斧,已伏天誅。拯溺蕩穢,今其會也。可符驃騎、司空二府,各部分所統,東西應接。歸義建績者,隨勞酬獎。”於是遣撫軍將軍蕭思話督冀州刺史張永等向,魯爽、魯秀、程天祚將荊州甲士四萬出許、洛,雍州刺史臧質帥所領趣潼關。永,茂度之子也。沈慶之固諫北伐;上以其異議,不使行。
夏季,五月,丙甲(十九日),文帝下詔書説:“殘暴的胡虜窮兇極惡,自古至今都很少見,不用辛苦我們使用武力去討伐,他就已經遭到上天的誅殺了。拯救快要淹死的人,盪滌世間污泥濁水,今天正是好機會。現在,我下令驃騎、司空二府各自統率自己的軍隊,東西相互呼應。對於起義立功、回到自己土地上的人,按照他的功勞的大小進行獎勵酬勞。”於是,派遣撫軍將軍蕭思話督統冀州刺史張永等,向進攻;派魯爽、魯秀、程天祚率領荊州甲士四萬人向許昌、洛陽發起攻勢;雍州刺史臧質率領他所統率的部眾向潼關進軍。張永是張裕的兒子。沈慶之竭力勸諫文帝不要北征,文帝因為他與自己意見不同,不派他率軍出征。
青州刺史劉興祖上言,以為:“河南阻飢,野無所掠;脱諸城固守,非旬月可拔。稽留大眾,轉輸方勞;應機乘勢,事存急速。今偽帥始死,兼逼暑時,國內猜擾,不暇遠赴。愚謂宜長驅中山,據其關要。冀州以北,民人尚豐,兼麥已向熟,因資為易,向義之徒,必應響赴。若中州震動,黃河以南,自當崐消潰。臣請發青、冀七千兵,遣將領之,直入其心腹。若前驅克勝,張永及河南眾軍,宜一時濟河,使聲實兼舉,並建司牧,撫柔初附,西拒太行,北塞軍都,因事指揮,隨宜加授,畏威欣寵,人百其懷。若能成功,清壹可待;若不克捷,不為太傷。並催促裝束,伏聽敕旨。”上意止存河南,亦不從。上又使員外散騎侍郎琅邪徐爰隨軍向,銜中旨授諸將方略,臨時宣示。
青州刺史劉興祖上疏,他認為:“黃河以南的老百姓飢餓受苦,千里荒野搶不到任何可以充飢的東西。萬一魏各城守軍堅持固守不後退,這就不是十天半月能夠攻克的。浩浩大軍被困在城外,糧食物資的運送也會很困難。因此,為了抓住時機,應該利用機會乘勝進軍,速戰速決。現在,偽魏的統帥剛剛死去,又加上正是炎熱酷暑之際,他們朝廷內部相互懷疑猜忌,還來不及派兵遠征。我以為應該直入中山,先佔領這一險要關卡。而且,冀州以北老百姓的生活尚比較富裕,加上這時正是麥子已經成熟的季節,借敵人的物資供應我們是輕而易舉的事。在那裏響應我們號召的義士也一定會紛紛起來歸附。倘若中原震動起來,黃河以南的魏國勢力,自然而然就會土崩瓦解。我請求允許我徵召青、冀二州七千名士卒,派大將率領他們,直接攻入敵人的心臟。如果我們的前鋒克敵制勝,張永以及黃河以南的各路大軍,也應該同時渡黃河北上,使我們的進攻聲勢與進攻實際力量同步前進。同時在當地建立我們的州府,委派官員前來安撫剛剛歸附的百姓。在西部依據太行山,北部阻隔把守軍都,按照情況的變化再行指揮前進,根據功勳大小加封官職,這樣,人們敬畏我們的威嚴,感激我們的關心,而會百倍懷念我們的恩典。如果能夠獲得成功,天下統一的大業就指日可待了;如果我們沒有取得勝利,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損失。我已敦促我的部下整理好裝束,我只等聖上您的命令了。”文帝只是想奪回黃河以南的土地,沒有接受劉興祖的建議。文帝又派員外散騎侍郎琅琊人徐爰,隨同大軍一起向進軍,他按照皇帝旨意把方針策略授予各個將領,在適當的時候宣佈。
(6)尚書令何尚之以老請置仕,退居方山。議者鹹謂尚之不能固志。既而詔書敦諭者數四,六月,戊申朔,尚之復起視事。御史中丞袁淑錄自古隱士有跡無名者為《真隱傳》以嗤之。
(6)尚書令何尚之因為自己年紀大了,就請求退職,去方山隱居,但人們都認為何尚之不會固守他的信念一直隱居下去。不久,文帝頒下詔書,前後多次傳達旨令,要徵召何尚之回來。六月,戊申朔(初一),何尚之果然又出來接受文帝的委派處理事務。御史中丞袁淑為此蒐集自古以來有事蹟而不能確知姓名的隱士,編輯成《真隱傳》,以此表示對何尚之行為的嗤笑。
(7)秋,七月,張永等至,引兵圍之。
(7)秋季,七月,張永等到達,率兵包圍了該城。
(8)壬辰,徙汝陰王渾為武昌王,淮陽王為湘東王
(8)壬辰(十六日),劉宋朝廷將汝陰王劉渾改封為武昌王,淮陽王劉改封為湘東王。
(9)初,潘淑妃先王浚。元皇后性妒,以淑妃有寵於上,恚恨而殂,淑妃專總內政。由是太子劭深惡淑妃及浚。浚懼為將來之禍,乃曲意事劭,劭更與之善。
(9)當初,潘淑妃生下劉浚,被封為始興王。元皇后袁媯生性好嫉妒,因為潘淑妃很受文帝的寵愛,她自己怨恨而死,潘淑妃和劉浚都深為痛恨。劉浚害怕成為將來的後患,於是就委曲求全,極力討好劉劭劉劭也慢慢解除了自己的敵意,跟劉浚的感情也越來深厚了。
吳興巫嚴道育,自言能辟穀服食,役使鬼物;因東陽公主王鸚鵡出入主家。道育謂主曰:“神將有符賜主。”主夜卧,見流光若螢,飛入書笥,開視,得二青珠;由是主與劭、浚皆信惑之。劭、浚並沒過失,數為上所詰責;使道育祈請,欲令過不上聞。道育曰:“我已為上天陳請,必不匯露。”劭等敬事之,號曰天師。其後遂與道育、鸚鵡及東陽主奴陳天與、典門陳慶國共為巫蠱,琢玉為上形像,埋於含章殿前;劭補天與為隊主。
吳興女巫嚴道育,自稱參不食人間煙火,驅使鬼神做事。由於東陽公主劉英娥的婢女王瓔鵡的推薦,使得她也得以出入公主家宅。嚴道育對公主説:“神靈要有吉祥物賞賜給公主。”晚上,公主躺在牀上,果然就看見一道像螢火樣的流光閃過,飛進竹製的書箱裏,打形書箱一看,看見裏面的兩顆青色寶珠崐。自此以後,劉英娥和劉劭劉浚三兄妹,都對嚴道育的巫術深信不疑。劉劭劉浚二人犯了很多錯誤,為此也多次受文帝的責怪盤問,於是,二人就請嚴道育祈求鬼神,請求鬼神幫忙,要讓文帝再也聽不到他們犯的錯誤。嚴道育説:“我已經替你們向上天訴説你們的情況,上天已經答應以後一定不會再讓皇上知道你們的過失。”劉劭等對嚴道育更加尊敬,恭敬侍奉,給她立號為天師。從此以後,劉劭、劉浚就跟嚴道育、王鸚鵡東陽公主劉英娥的家奴陳天與、黃門陳慶國一起從事巫術害人的活動,他們用玉石雕刻了一座文帝的雕像,把它理在含章殿前。劉劭又增補陳天與為太子宮的隊主。
東陽主卒,鸚鵡應出稼,劭、浚恐語彙,浚府佐吳興沈懷遠,素為浚的厚,以鸚鵡嫁之為妾。
東陽公主劉英娥去世,王鸚鵡應該出嫁,但劉劭、劉浚唯恐他們的巫術活動匯露出去。劉浚府中的輔佐、吳興人沈懷遠一向受劉浚的厚愛,劉浚就把王鸚鵡嫁給了沈懷遠為妾。
上聞天與領隊,以讓劭曰:“汝所用隊主副,並是奴邪?”劭懼,以書告浚。浚復書曰:“彼人若所為不已,正可促其餘命,或是大慶之漸耳。”劭、浚相與往來書疏,常謂上為“彼人”,或曰“其人”,謂江夏王義恭為“佞人”。
文帝聽到陳天與擔任隊主的消息後,責怪劉劭説:“你所任用的隊主、隊副,為什麼都是家奴?”劉浚回信説:“那個人如果一直問個不休,正可以加速縮短他的餘生,或許這也是值得大慶的日子即將到來了。”在劉劭和劉浚二人相互往來的信件上,經常把文帝稱為:“彼人”,“其人”,而把江夏王劉義恭稱為“佞人”。
鸚鵡先與天與私通,既適懷遠,恐事匯,白劭使密殺之。陳慶國懼,曰:“巫蠱事,惟我與天與宣傳往來。今天與死,我其危哉!”乃具以其事白上。上大驚,即遣收鸚鵡;封籍其家,得劭、浚書數百紙,皆咒咀巫蠱之言;又得所埋玉人,命有司窮治其事。道育亡命,捕之不獲。
王鸚鵡以前曾和陳天與私通過,嫁給沈懷遠以後,她害怕過去的姦情敗露出去,就把此事告訴了劉劭,讓劉劭派人暗地裏把陳天與殺了滅口。陳天與被殺後,陳慶國害怕了,説:“巫術害人之事,只有我同陳天與上下傳達。如今陳天與死了,我也就岌岌可危了。”於是,就將以上所有事情全都報告了文帝。文帝聽後大吃一驚,馬上派人逮捕了王鸚鵡,搜查了她的家,在她家裏搜取了劉劭、劉浚二人的幾百封往來信件,信上所寫的都是巫術害人的話。又挖出了埋藏在含章殿前的玉石雕刻的文帝像。文帝下令有關部門將這件事嚴加追查。嚴道育出走逃命,沒有抓到。
先是,浚自揚州出鎮京口,及廬陵王紹以疾解揚州,意謂已必復得之。既而上用南譙王義宣,浚殊不樂乃求鎮江陵;上許之。浚入朝,遣還京口,為行留處分,至京口數日而巫蠱事發。上惋嘆彌日,謂潘淑妃曰:“太子圖富貴,更是一理,虎頭復如此,非復思慮所及。汝母子豈可一日無我邪!”遣中使切責劭、浚,劭、浚惶懼無辭,惟陳謝而已。上雖怒甚,猶未忍罪也。
在此以前,劉浚從揚州刺史而被調到京口鎮守。廬陵王劉紹因病辭去揚州刺史時,劉浚心想,自己一定會再次得到揚州刺史這一官職。不久,文帝卻任用了南譙王、荊州刺史劉義理為揚州刺史,劉浚很不高興,於是,他向文帝請求去鎮守江陵,文帝答應了他的要求。劉浚就從京口回到京師朝見文帝,文帝讓他再回京口,辦理交接事情。他回到京口幾天,他們的巫術害人一事敗露。文帝為此整天驚歎、惋惜,對潘淑妃説:“太子劉劭貪圖榮華富貴,還可以理解他有自己的理由,但虎頭(劉浚)也做出這樣的事來,這不是我反覆思考所能想到的事。你們母子二人怎麼能夠可以一天沒有我呢?”文帝又派中使嚴厲斥責氣憤,但最終還是不忍心處罰他們。
(10)諸軍攻,治三攻道:張永等當東道,濟南太守申坦等當西道,揚武司馬崔訓當南道。攻之累旬不拔。八月,辛亥夜,魏人自地道潛出,燒崔訓營及攻具;癸丑夜,又燒東圍及攻具;尋復毀崔訓攻道。張永夜撤圍退軍,不告諸將,士卒驚擾;魏的乘之,死傷塗地。蕭思話自往,增兵力攻,旬餘不拔。是時,青、徐不稔,軍食乏。丁卯,思話命諸軍皆退屯歷城,斬崔訓,系張永、申坦於獄。
(10)各路大軍進攻,兵分三路一齊進發:張永等從城東進攻,濟崐南太守申坦等從城西進攻,揚武司馬崔訓則從城南進攻。猛攻幾十天也沒能攻下。八月,辛亥(初五)夜裏,北魏軍從地道里偷偷出來,燒燬了崔訓的軍營手他們進攻所使用的武器。癸丑(初七),夜晚,北魏軍又偷偷出來燒燬了圍攻東城的宋兵營和攻城武器器械。不久,又摧毀了崔訓攻城的地道。張永率領軍隊乘夜後撤,沒有通知其他將領,士卒大為驚慌。北魏軍乘機進攻,劉宋軍死傷者遍地都是。蕭思話親自前往,增兵攻城,十幾天仍未攻克。這時,又趕上青州、徐州莊稼收成不好,軍內缺少糧食。丁卯(二十一日),蕭思話下令各路大軍全都撤退到歷城駐紮,斬了崔説,逮捕了張永、申坦,送進監獄。
魯爽至長社,魏戍主禿髡幡棄城走。臧質頓兵近郊,不以時發,獨遣冠軍司馬柳元景帥後軍行參軍薛安都等進據洪關。梁州刺史劉秀之遣司馬汪與左軍中兵參軍蕭道成將兵向長安。道成,承之之子也。魏冠軍將軍封禮自津南渡,赴農。九月,司空高平公兒烏幹屯潼關,平南將軍黎公遼屯河內。
魯爽抵達長社,北魏守將禿髮幡棄城逃走。臧質率領大軍駐紮在襄陽近郊,沒有及時發兵,而只派了冠軍司馬柳元景率領後軍行參軍薛安都等攻佔了洪關。梁州刺史劉秀之派司馬馬汪和左軍中兵參軍蕭道成統領大軍向長安進攻。蕭道成蕭承之的兒子。北魏冠軍將軍封禮從津渡黃河南下,增援弘農。九月,北魏司空高平公兒烏幹屯駐潼關,平南將軍黎公遼屯駐河內。
(11)吐谷渾王慕利延卒,樹洛幹之子拾寅立,始居伏羅川;遣使來請命,亦請命地魏。丁亥,以拾寅為安西將軍、西秦·河·沙三州刺史、河南王;魏以拾寅為鎮西大將軍、沙州刺史。西平王。
(11)吐谷渾汗國可汗慕容慕利延去世,慕容樹洛乾的兒子慕容拾寅承繼王位。最初,居住在伏羅川,派使節往劉宋請求封賞,同時也去北魏請求封賞。丁亥(十一日),劉宋任命慕容拾寅為安西將軍,西秦、河、沙三州刺史,河南王。北魏朝廷則任命慕容拾寅為鎮西大將軍、沙州刺史、西平王。
(12)庚寅,魯爽與魏豫州刺史拓跋僕蘭戰於大索;破之,進攻虎牢。聞敗退,與柳元景皆引兵還。蕭道成、馬汪等聞魏救兵至,還趣仇池。已醜,詔解蕭思話徐州,更領冀州刺史,鎮歷城。
(12)庚寅(十四日)魯爽與北魏豫州刺史拓跋僕蘭在大索會戰,魯爽擊敗了拓跋僕蘭,而後又進攻虎牢。此時,他聽説城打了敗仗撤退下來,就和柳元景一同率軍撤退返回。蕭道成、馬汪等聽到北魏的增援部隊就要到來,也撤回仇池。己丑(十三日),文帝頒發詔書,解除了蕭思話的徐州刺史職務,改兼冀州刺史,鎮守歷城。
上以諸將屢出無功,不可專責張永等,賜思話詔曰:“虜既科利,方向盛冬,若脱敢送死,兄弟父子自當之耳。言及增憤!可以示張永、申坦。”又與江夏王義恭書曰:“早知諸將輩如此,恨不以白刃驅之。今者悔何所及!”義恭尋奏免思話官,從之。
文帝因為自己的各個將領屢次出擊都沒有建立功績,不能僅僅責怪張永等人,就下詔給蕭思話説:“胡虜已經乘機取得了勝利,而此時正值隆冬季節,如果他們膽敢前來送死,那麼我們父子兄弟自己會共同抵擋。説到這裏,更增加我的憤怒之情。可以把此詔讓張永和申坦看看。”然後,文帝又給江夏王劉義恭寫信説:“早知道各位將領們如此怯懦無能,我真恨自己沒有抽刀在他們背後督戰。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不久,劉義恭奏請免除蕭思話的官職,文帝批准了。
(13)魏南安隱王餘以違次而立,厚賜羣下,欲以收眾心;旬月之間,府藏虛竭。又好酣飲及聲樂、畋獵,不恤政事。宗愛為宰相,錄三省,總宿衞,坐召公卿,專恣日甚。餘患之,謀奪其權,愛憤怒。冬,十月,丙午朔,餘夜祭東廟,愛使小黃門賈周等就弒餘,而秘之,惟羽林郎中代人劉尼知之。尼勸愛立皇孫浚,愛驚曰:“君大痴人!皇孫若立,豈忘正平時事乎!”尼曰:“若爾,今當立誰?”愛曰:“待還宮,當擇諸王賢者立之。”
(13)北魏南安隱王拓跋餘自認為自己沒有按照長幼順序當的皇帝,就用極為優厚的東西賞賜給下屬,打算以此收買人心,一個月的時間,國庫被動用一空。加之拓跋餘自己喜歡喝得酩酊大醉,縱情聲色、犬馬,喜歡去野外狩獵,而不過問國家大事。宗愛身居宰相高位,總管三省政務,負責皇家的安全事務,他身居高位,對公卿等呼來喚去,專權跋扈,一日比一日厲害。拓跋餘深為崐不安,就想謀劃肅奪他的大權,宗愛知道後甚為憤怒。冬季,十月,丙午朔(初一),拓跋餘夜裏去東廟祭祀,宗愛命令小黃門賈周等人,靠近拓跋餘,暗中殺死他。宗愛一直封鎖消息,只有羽林郎中代郡人劉尼知道。劉尼宗愛擁戴皇孫拓跋浚做皇帝,宗愛大吃一驚,説:“你簡直是個大白痴,如果皇孫被立為皇帝,他怎麼能夠忘記正平年景穆太子的事!”劉尼説:“如果不這樣做,那麼現在應該立誰為皇帝呢?”宗愛説:“等我們回宮之後,在各王中選拔有賢能的人做皇帝。”
尼恐愛為變,密以狀告殿中尚書源賀。賀時與尼俱典兵宿衞,乃與南部尚書陸麗謀曰:“宗愛既立南安,還復殺之。今又立皇孫,將不利於社稷。”遂與麗定謀,共立皇孫。麗,俟之子也。
劉尼深怕宗愛變卦,就把這些事情都偷偷告訴了殿中尚書源賀源賀此時和劉尼同時領兵負責宮廷內部禁衞,他就同南部尚書陸麗商量説:“宗愛已經擁戴南安王做了皇帝,又把他殺了。現在又不讓皇孫登基,這樣做,對我們的國家將是沒有好處的。”源賀就和陸麗商量定計,共同擁戴皇孫。陸麗陸俟的兒子。
戊申賀與尚書孫渴望侯嚴兵守衞宮禁,使尼、麗迎皇孫於苑中。麗抱皇孫於馬上,入平城,賀、渴望開門納之。尼馳還東廟,大呼曰:“宗愛弒南安王,大逆不道,皇孫已登大位,有詔,宿衞之士皆還宮!”眾鹹呼萬歲,遂執宗愛、賈周等,勒兵而入,奉皇孫即皇帝位。登永安殿,大赦,改元興安。殺愛、周,皆具五刑,夷三族。
戊申(初三),源賀同尚書長孫渴侯率兵嚴密把守皇宮,派劉尼、陸麗將長孫抱在馬上,進入平城,源賀、長孫渴侯打開宮門,迎接皇孫一行。劉尼騎馬奔回到東廟,大聲呼喊説:“宗愛謀殺了南安王,大逆不道,現在嫡皇孫已登上了皇位,頒下詔令,讓宿衞士卒趕快回宮。”大家都高喊萬歲,逮捕了宗愛、賈周等人,率兵而入,擁戴嫡皇孫即帝位。嫡皇孫拓跋浚登上永安殿,實行大赦,改年號興安。爾後,斬了宗愛、賈周,二人都被施用五刑,誅滅三族。
(14)西陽五水羣蠻反,自淮、汝至於江、沔,鹹被其患。詔太尉中兵參軍沈慶之督江、豫、荊、雍四州兵討之。
(14)劉宋西陽五水一帶的各蠻族起兵反抗,從淮河汝水,到長江、沔水,都受到騷擾。文帝頒發詔令,命令太尉中兵參軍沈慶之統率江、豫、荊、雍四州的士卒前去討伐。
(15)魏以驃騎大將軍拓跋壽樂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長孫渴侯為尚書令,加儀同三司。十一月,壽樂、渴侯坐爭權,並賜死。
(15)北魏朝廷任命驃騎大將軍拓跋壽樂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任命長孫渴侯為尚書令,加封為儀同三司。十一月,拓跋壽樂和長孫渴侯因爭奪權利,二人同時被命令自殺。
(16)癸未,魏廣陽簡王建、臨淮宣王譚皆卒。
(16)癸未(初八),北魏廣陽簡王拓跋建、臨淮宣王拓跋譚氏去世。
(17)甲申,魏主母閭氏卒。
(17)甲申(初九),北魏國主拓跋浚的母親鬱久閭氏去世。
(18)魏南安王餘之立也,以古弼為司徒,張黎為太尉。及高宗立,弼、黎議不合旨,黜為外都大官;坐有怨言,且家人告其為巫蠱,皆被誅。
(18)北魏南安王拓跋餘即帝位時,任命古弼為司徒、張黎為太尉。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古弼和張黎的見解與文成帝不合,二人被貶為外都大官。又因發表怨恨言論,他們的家人又告發他們從事巫術詛咒活動,於是,二人都被誅殺。
(19)壬寅,廬陵昭王紹卒。
(19)壬寅(二十七日),劉宋廬陵昭王劉紹去世。
(20)魏追尊景穆太子為景穆皇帝,皇妣閭氏為恭皇后,尊乳母常氏為保太后
(20)北魏追尊景穆太子拓跋晃為景穆皇帝,母親鬱久閭氏為恭皇后,尊封乳母常氏為保太后
(21)隴西屠各王景文叛魏,署置王侯;魏統萬鎮將南陽王惠壽、外都大官於洛拔督四州之眾討平之,徙其黨三千餘家於趙、魏。
(21)北魏隴西郡匈奴屠各部落人王景文聚兵反叛,設立王爵侯爵。北魏統崐萬鎮將南陽王拓跋惠壽,外都大官於洛拔督統四個州的軍隊,前去討伐,平滅了反叛,將王景文的黨徒三千多户強行遷往古趙魏地區。
(22)十二月,戊申,魏葬恭皇后於金陵。
(22)十二月,戊申(初四),北魏朝廷把恭皇后鬱久閭氏安葬在金陵。
(23)魏世祖晚年,佛禁稍弛,民間往往有私習者。及高宗即位,羣臣多請復之。乙卯,詔州郡縣眾居之所,各聽建佛圖一區;民欲為沙門者,聽出家,大州五十人,小州四十人。於是所毀佛圖,率皆修復。魏主親為沙門師賢等五人下發,以師賢為道人統。
(23)北魏太武帝晚年,對佛教的禁令稍稍放鬆了些,民間往往有人私下偷偷信奉佛教。文成帝即位後,很多大臣都來請求恢復佛教。乙卯(十一日),拓跋浚詔令各州郡縣老百姓在集中居住的地方,允許建立一座寺廟。老百姓有打算當和尚、做尼姑的,允許自由出家,大州郡可五十人,小州可四十人。於是,各地過去所摧毀的寺廟佛像如今大都修復。文成帝還親自給和尚師賢等五人剃了發,任命師賢為道人統。
(24)丁巳,魏以樂陵王周忸為太尉,南部尚書陸麗為司徒,鎮西將軍杜元寶為司空。麗以迎立之功,受心膂之寄,朝臣無出其右者。賜爵平原王,麗辭曰:“陛下,國之正統,當承基緒;效順奉迎,臣子常職,不敢天之功以幹大賞。”再三不受。魏主不許。麗曰:“臣父奉事先朝,忠勤著效。今年逼桑榆,願以臣爵授之。”帝曰:“朕為天下主,豈不能使卿父子為二王邪!”戊午,進其父建業公俟爵為東平王。又命麗妻為妃,復其子孫,麗力辭不受。帝益嘉之。
(24)丁巳(十三日),北魏朝廷任命樂陵王拓跋周忸為太尉,南部尚書陸麗為司徒,鎮西將軍杜元寶為司空陸麗因為有迎奉拓跋浚即位的功勞,所以,被拓跋浚當作心腹,朝廷內沒有一個官員比他更受拓跋浚寵信的。拓跋浚賜他平原王爵位,陸麗辭讓説:“陛下是我們國家的正統,理當繼承帝位,我只是順應人心,奉迎聖上登上帝位,這是臣下應份之事,我不敢有貪天之功,接受您如些的重賞。”一再辭讓不接受,文成帝不答應。陸麗只好説:“臣下的父親事奉先帝,忠厚、勤奮,因此在那時享有很高的聲譽。如今他已進入桑榆之年,我願意把我的爵位讓給他。”拓跋浚説:“朕身為國家的主宰,難道不能讓你們父子二人都封為王爵嗎?”戊午(十四日),封賜陸麗的父親、建業公陸俟為東平王。拓跋浚又封賜陸麗的妻子為王妃,免除陸麗子孫們的田賦捐税,陸麗竭力推辭,不肯接受。文成帝對他越發嘉許。
東安公劉尼為尚書僕射,西平公源賀為徵北將軍,並進爵為王。帝班賜羣臣,謂源賀曰:“卿任意取之。”賀辭曰:“南北未賓,府庫不可虛也。”固與之,乃取戎馬一匹。
拓跋浚任命東安公劉尼為尚書僕射,西平公源賀為徵北將軍,二人同時被晉升為王爵。文成帝又按照各個官員的功勞大小,依次封賞,對源賀説:“你喜歡什麼就可以拿什麼。”源賀辭謝説:“我們南面和北面的敵人還沒被平定,我們的國庫不能空了。”但拓跋浚還是堅持送給他點兒什麼,源賀只好取了一匹戰馬。
高宗之立也,高允預其謀,陸麗等皆受重賞,而不及允,允終身不言。
拓跋浚能夠登上王位,高允也參預了謀劃。陸麗等人都受到了重賞,只有高允沒有得到,而高允本人也終身沒有吐露這件事。
甲子,周忸坐事,賜死。時魏法深峻,源賀奏:“謀反之家,男子十三以下本不預謀者,宜免死沒官。”從之。
甲子(二十日),拓跋周忸因罪,被命令自殺。當時,北魏刑法非常嚴酷,源賀就奏請説:“造反叛亂者的家屬,男子在十三歲以下沒有參加謀反的,應該免除死刑,交給官府當奴隸。”拓跋浚批准了他的建議。
(25)江夏王義恭還朝。辛未,以義恭為大將軍、南徐州刺史,錄尚書如故。
(25)劉宋江夏王劉義恭從盱眙返回建康。辛未(二十七日),文帝任命劉義恭為大將軍、南徐州刺史,仍然保留他的錄尚書之職。
(26)初,魏入中原,用《景初歷》,世祖克沮渠氏,得趙《玄始歷》,時人以為密,是歲,始行之。
(26)當初,北魏入侵中原時,使用《景初歷》。太武帝戰勝北涼沮渠氏後,得到趙所著的《玄始歷》,當時人們認為很精密。從這一年開始,北魏開崐始使有《玄始歷》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