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004

(介於2003與2005之間的自然數)

鎖定
2004有兩層含義。一是數字,是介於2003與2005之間的自然數。二是年份,即2004年,這一年是國際技術年、國際大米年、國際運動教育年、中法文化年
此外,2004年還是奧運年,我國著名跨欄選手就是在2004雅典奧運上奪冠的。
中文名
二零零四
外文名
Two Thousand And Four
分解因式
2004=2×2×3×167
半完全數
334+668+1002=2004

目錄

  1. 1 數字
  2. 2 年度事件
  3. 一月
  4. 二月
  5. 三月
  6. 四月
  7. 五月
  1. 六月
  2. 七月
  3. 八月
  4. 九月
  5. 十月
  6. 十一月
  7. 十二月
  8. 3 出生人物
  1. 4 辭世人物
  2. 一月
  3. 二月
  4. 三月
  5. 四月
  6. 五月
  7. 六月
  1. 七月
  2. 八月
  3. 九月
  4. 十月
  5. 十一月
  6. 十二月

2004數字

2004是偶數合數
分解質因數:2004=2×2×3×167
約數:1、2、3、4、6、12、167、334、501、668、1002、2004。
半完全數:334+668+1002=2004。

2004年度事件

2004一月

1月1日-2004年1月1日世界首條商業運行的磁懸浮上海磁懸浮正式投入運行。
1月3日-埃及閃光航空一架包機從旅遊勝地沙姆沙伊赫起飛不久在紅海上空墜毀,機上148人全部罹難,其中120多人是法國旅客。
1月4日-美國勇氣號火星車於東八區2004年1月4日12時35分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陸。
1月5日-2004年1月5日香港首宗地鐵縱火案。
1月6日-2004年1月6日英國對戴安娜王妃車禍案首次進行審理。
1月14日-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華盛頓總部發表講話,提議爭取最早在2015年、最晚不超過2020 年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並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為下一步將人送上火星甚至更遠的星球作準備。
1月19日-2004年1月19日日本向伊拉克派出首批30人的自衞隊先遣隊,這是日本自二戰後首次向依然處於戰爭狀態的地區派遣軍隊。
1月22日-亞洲禽流感疫情進一步擴散,2004年1月22日歐盟宣佈禁止從泰國進口雞肉。
1月23日-2004年1月23日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首席伊拉克武器檢查官戴維·凱辭職,他在辭職後表示,他不認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1月2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的另一部火星車機遇號於12時55分在火星的梅里迪亞尼平面成功着陸。
1月28日-有關英國前武器專家凱利之死的赫頓調查報告公佈,報告稱英國廣播公司對政府的指責是“沒有根據”的。

2004二月

2月1日-麥加朝聖發生慘劇,251人被踩死。
2月5日-英國莫克姆灣30多名亞裔非法勞工在拾貝時遇上漲潮,23人死亡。
2月5日-北京密雲密虹公園舉辦的密雲縣第二屆迎春燈展發生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
2月10日-巴格達南部發生爆炸事件,至少50人死亡。
2月10日-法國國民會議通過決議,禁止學生佩戴宗教服飾,包括穆斯林婦女的頭巾。
2月12日-美國同性婚姻:美國舊金山市開始向同性伴侶頒發結婚證書。
2月13日-韓國科學家宣稱已經克隆了 30個人類胚胎。
2月20日-伊朗國會大選結束,數百位改革派成員被禁止參選或抵制,導致保守派獲得壓倒性勝利。
2月24日-摩洛哥發生地震,571人死亡。
2月26日-前英國內閣官員稱英國政府曾監聽聯合國秘書長安南。
2月26日-美國開放其公民前往利比亞旅行,該禁令已經實行了23年。
2月28日-台灣200 萬人民牽起500公里人鏈“手護台灣”,縱貫台灣南北,表達捍衞台灣的決心。
2月29日-海地總統阿里斯蒂德在叛軍壓力下宣佈辭職。他後來稱自己是在美國軍人的逼迫下辭職並離開自己的國家的。

2004三月

3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名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出任俄聯邦政府總理。
3月1日-比利時孌童綁架殺人魔馬克·杜特斯在布魯塞爾接受審判。
3月1日-穆罕默德·巴哈爾·烏盧姆出任伊拉克臨時總統。
3月2日-約翰·克里贏得民主黨在10個州中的9個初選,獲得民主黨提名為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
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發生連環爆炸案,死亡逾200人,傷超過1500人。
3月14日-西班牙大選結果揭曉,由阿斯納爾領導的執政人民黨敗於由何塞·路易斯·羅德里格斯·薩帕特羅領導的西班牙社會黨。
3月14日-俄羅斯大選中,普京以69%的選票獲壓倒性勝利,連任總統。
3月15日-新當選的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宣佈將撤回人數達1,300人的駐伊拉克西班牙部隊。
3月17日-科索沃發生連串暴力事件,19人死亡,139幢塞族房屋被燒燬,超過30所東正教教堂遭破壞。
3月19日-陳水扁、呂秀蓮在競選活動最後一天,於台南市遭到槍擊受傷。
3月19日-聯合國開始調查石油換食品計劃中可能存在的聯合國官員貪污腐敗行為。
3月20日-陳水扁以微弱多數贏得連任,國民黨等反對黨提出選舉無效和當選無效訴訟。同時舉行的兩項公民投票都未獲通過。
3月20日-全球數萬人遊行抗議美伊戰爭爆發一週年。
3月21日-馬來西亞舉行開國以來第11屆全國大選,國民陣線在219個國會議席中奪取198席,成功組織新政府。
3月24日-北京時間早晨6時26分,來自中國內地的馮錦華張立昆等7名民間保釣人士首次成功登陸釣魚島
3月25日-英國首相布萊爾訪問利比亞,與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會面。他是超過半個世紀以來首次訪問利比亞的英國首相。
3月27日-美國X-43A實驗機成功地在太平洋上空完成高達7馬赫的極超音速飛行,打破世界紀錄。
3月28日-法國總理拉法蘭的政黨在該國的地區選舉中慘敗。

2004四月

4月4日-伊拉克局勢持續動盪,支持薩達爾的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武裝分子在包括納傑夫薩德爾城等多處地點與美軍爆發武裝衝突。
4月5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法國,紀念《英法友好協議》簽署100週年。
4月18日-以色列空軍武裝直升飛機在加沙地帶對一個車隊發射導彈,擊斃哈馬斯領導人阿卜杜勒·阿齊茲·蘭提西
4月20日-英國首相布萊爾宣佈,英國政府將就歐洲憲法草案舉行全民公決。
4月21日-因泄露核計劃機密而以叛國罪入獄18年的以色列核武器專家莫迪凱·瓦努努(Mordechai Vanunu)獲釋。
4月22日-兩輛裝有燃料和化學物的火車在接近中國邊境的朝鮮城市龍川發生衝撞,造成161人死亡,1,300人受傷,上萬房屋被毀。
4月22日-法國關閉最後一個煤礦井,結束了該國約200年的開採煤礦的歷史。
4月25日-塞浦路斯就聯合國提出的和平方案舉行全民公決,塞浦路斯的希臘裔人投票反對合並方案。
4月28日-美英聯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首次由美國媒體披露。
4月29日-馬其頓總統選舉,茨爾文科夫斯基獲勝。

2004五月

5月1日-歐盟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擴大完成,10個新成員國加入歐盟。
5月6日-廣受歡迎的美國NBC情景戲劇《老友記》(Friends)最後一集播出,廣告價格創下了每 30秒200萬美元的記錄。
5月9日-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在出席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一個活動中被預先放置的地雷炸死。
5月12日-一名在伊拉克的美國商人尼克·貝爾格遭伊斯蘭極端武裝分子斬首,斬首的畫面還在電視和互聯網上播出。
5月13日-印度國會大選結束,國大黨出人意料地獲得選舉勝利。
5月14日-丹麥王儲腓烈特與瑪麗·唐納森在哥本哈根舉行婚禮。
5月16日-英超球隊阿仙奴以全季不敗紀錄奪得2003-2004年度英超冠軍,併成為世上首支能夠在全賽季內保持不敗的球隊。
5月17日-中國大陸政府發表針對台灣的5.17聲明。
5月18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宣佈了進入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二輪申辦階段的5個城市:倫敦、馬德里、莫斯科、紐約和巴黎。

2004六月

6月2日──上海F1賽道全面建成。
6月6日──多國領袖在法國諾曼底慶祝二戰中諾曼底登陸60週年。
6月8日──1882年以來的首次金星凌日出現。
6月8日至6 月10日──八國集團領導人峯會在美國佐治亞州舉行。
6月11日──卡西尼惠更斯號造訪土衞九(東八區為6 月12日)
6月12日──2004年歐洲國家杯在葡萄牙開幕。
6月16日──美國911調查委員會發表初步報告。
6月21日──太空飛船一號順利完成升空任務,成為首個進行太空飛行的私人宇宙飛船。
6月28日──美國領導的駐伊拉克聯軍向伊拉克臨時政府轉交部分主權。
6月28日──加拿大大選結束,由保羅·馬丁領導的自由黨未獲得議會過半席次,將組少數政府。
6月30日──有關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犯有戰爭罪行和反人道罪行的初步聽證會在伊拉克舉行。

2004七月

7月1日-卡西尼-惠更斯號進入環繞土星軌道。
7月1日-河南省正式實施《河南省監獄提請老病殘罪犯減刑假釋實施辦法》和《河南省監獄老病殘罪犯認定標準》,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對老病殘罪犯進行減刑和假釋。
7月2日-台灣受敏督利颱風影響,造成七二水災,33人死亡12人失蹤,損失超過八十五億新台幣。
7月4日-紐約自由塔的奠基儀式在世界貿易中心遺址舉行。
7月5日-印度尼西亞舉行歷史上首次總統直選,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與現任總統梅加瓦蒂·蘇加諾普翠得票率列前兩位,兩人將進入第二輪的投票。
7月6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克里宣佈選擇約翰·愛德華茲為其副總統候選人,搭檔角逐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
7月8日-在台灣的蔣氏後人決定在2005年春將蔣介石與蔣經國的遺體在台北下葬。
7月9日-國際法院對聯合國大會提出的有關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造隔離牆是否違法的詢問做出諮詢性答覆,認為此舉違反了國際法,並要求聯合國大會及安理會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7月12日-為拯救被伊拉克武裝分子綁架的菲律賓人質,菲律賓政府宣佈將立即撤出全部駐伊部隊。
7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承認其之前有關黑洞的理論有錯誤。
7月15日-柬埔寨議會重新任命洪森為首相;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發生風災。
7月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遵守國際法院所做出的要求以色列撤除西岸隔離牆的判決。
7月25日-凌晨5時,享受國務院頒發特殊津貼的著名國家一級美術設計師勞保良,因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逝世,享年67歲。
7月26日-2004年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波士頓舉行,正式提名約翰·克里和約翰·愛德華茲為民主黨總統、副總統參選人。
7月28日-中國在北極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黃河站建成。
7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由美國提案的1556號決議,要求蘇丹政府立即中止達爾富爾地區的種族屠殺活動。

2004八月

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亞松森的一家超級市場發生大火,造成超過400人死亡。
8月3日-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在911事件後首次向公眾重新開放。
8月3日-第五屆亞太口琴節香港文化中心舉行 [1] 
8月5日—周慄本出生
8月12日-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正式卸任總理職務,由李顯龍接任。
8月13日-第28屆奧林匹克夏季運動會於希臘雅典舉行
8月13日-查理颶風影響美國佛羅里達州、古巴和牙買加,造成32人死亡。
8月21日-孟加拉國反對黨在首都達卡舉行的遊行集會中發生連串炸彈爆炸事件,造成13人死亡。
8月22日-挪威奧斯陸蒙克博物館所藏的多幅愛德華·蒙克的名畫失竊。
8月24日-俄羅斯兩架民航客機幾乎同時墜毀,89名乘客全部死亡。事件懷疑是兩起恐怖襲擊事件。
8月26日-台灣跆拳道女將陳詩欣於雅典奧運跆拳道女子第一量級(49公斤級)為中華民國(台灣)奪下奧運參賽史上首面金牌。
8月27日-中國田徑選手劉翔於雅典奧運田徑男子110米欄項目中以十二秒九一的成績奪得金牌,打破了奧運會記錄,追平了威爾士科林·傑克遜在1993年創造並保持的世界紀錄,為中國奪得了第一塊男子田徑奧運會金牌。
8月29日-數萬名示威者在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在紐約舉行遊行,反對總統喬治·沃克·布什的各項政策。
8月31日-莫斯科地鐵發生自殺式爆炸事件,造成10人死亡,50多人受傷,事件據信是由車臣武裝分子發動。

2004九月

9月1日——車臣武裝分子在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的一所中學劫持了近1,500名人質,其中大部分為兒童。綁架者要求俄羅斯當局立即施放被關押的所有車臣叛軍,並允許車臣獨立。
9月2日——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正式提名小布什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9月4日——颶風佛朗西斯襲擊美國佛羅里達州、佐治亞州、南卡羅萊納州以及巴哈馬,造成15人死亡。
9月12日——香港舉行第三屆立法會議員選舉,改選立法會60席議員,但選舉出現不少違規和舞弊情況,有指親中政黨利用騷擾等不同方法對付民主派議員,也有不少票站點票期間突然關站,驅逐所有監票人。
9月13日——一塌糊塗BBS被關閉,並且中國大陸的各大BBS相繼發佈公告,禁止討論此事。
9月14日——東突厥斯坦流亡政府在美國華盛頓成立。
9月16日——丹麥王子約阿希姆和香港裔的王妃文雅麗宣佈分居。丹麥不少人民都指責婚姻破裂是王子過份任性做成。
9月16日——颶風伊萬席捲加勒比海和美國多個地區,造成至少103人死亡。
9月17日——2004年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開幕。
9月20日——維基百科完成第100萬篇文章。
9月23日——美國聖海倫斯火山噴發。
9月29日——台灣台北捷運綠線的七張-小碧潭路段已於2004年9月29日完工通車。

2004十月

10月1日-效力於美國職棒大聯盟西雅圖水手隊的日本棒球選手鈴木一朗打破了保持了84年之久的單季安打紀錄。
10月1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東南的錫亞爾科特市的一座什葉派清真寺發生自殺式爆炸事件。
10月3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要求以色列方面停止其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
10月4日-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正式當選印尼總統。
10月5日-美國否決了聯合國安理會的一項旨在譴責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的決議案。以色列方面的軍事行動已經造成至少7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10月6日-歐盟宣佈將與土耳其展開正式的入盟談判。
10月7日-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親王宣佈退位。
10月7日-埃及西奈半島發生爆炸事件。
10月8日-10 月9日-第五屆亞歐首腦會議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
10月9日-澳大利亞大選舉行,執政的霍華德政府獲得勝利。
10月9日-阿富汗戰後的首次總統選舉舉行,但除了現任臨時總統卡爾扎伊以外的其餘15名候選人全部宣佈將不承認選舉結果。
10月10日-廣東防治SARS科技攻關組的專家在“廣東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的鑑定會上認定:果子狸是SARS冠狀病毒的主要載體。
10月11日-索馬里過渡全國議會在內羅畢選舉尤素福為索馬里臨時總統。
10月13日-柬埔寨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0月14日-西哈努克退位,西哈莫尼被推舉為柬埔寨新國王。
10月15日-以色列從加沙地區撤軍。
10月17日-巴塞羅那臨牀醫學研究院醫師佩德羅-阿倫索向外界宣稱西班牙醫學研究小組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研製出了瘧疾疫苗RTS。
10月17日-第59屆聯合國大會15日上午投票選出五個新的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包括:阿根廷、丹麥、日本、希臘和坦桑尼亞。
10月20日-印度尼西亞首位直選總統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宣誓就職。
10月20日-Ubuntu首個版本由Canonical有限公司發佈。
10月25日-瑞士冒險家邁克·霍恩完成歷時兩年多的環繞北極圈之旅,成為不借助機動交通工具實現繞北極之旅的世界第一人。
10月26日-以色列議會進行表決,以簡單多數通過了沙龍總理提出的單邊行動計劃
10月29日-歐盟領導人簽署歐盟憲法條約

2004十一月

11月3日-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出爐,喬治·W·布什獲得連任。
11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
11月6日-聯合國通過制裁科特迪瓦決議。
11月8日-在伊拉克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的授權之下,駐伊美軍和伊拉克政府軍對反美武裝據守的費盧傑展開了大規模清剿行動。
11月16日-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NASA)的極音速飛行試驗機X-43A第三次試飛,創下9.8馬赫的大氣層內飛行紀錄。
11月17日-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首次訪問印控克什米爾地區。
11月11日-11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古巴四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了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1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11月22日-伊朗政府宣佈,根據伊朗與法德英3國達成的協議,伊朗已中止了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活動。
11月24日-2004年烏克蘭總統選舉中,現任總理亞努科維奇在第二輪選舉中當選新總統。但反對派候選人尤先科以大選存在舞弊為由拒絕承認選舉結果,並組織支持者舉行大規模抗議集會。
11月28日-11月3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對老撾進行國事訪問,出席在萬象舉行的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第八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10+1)和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

2004十二月

12月5日-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粵海鐵路客運正式開通。
12月6日-恐怖分子襲擊了美國駐沙特吉達的領事館,造成數人死亡。
12月8日-聯想集團宣佈收購IBMPC全球業務。
12月8日-第三屆南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在秘魯庫斯科舉行。與會的南美12個國家的總統或其代表通過了《庫斯科聲明》,宣佈成立南美國家共同體
12月13日-全球兩大軟件公司甲骨文和人民軟件宣佈合併,這項總值高達1030億美元的合併案完成後,將組建成世界上第二大商務應用軟件企業。
12月14日-法國南部A75公路上的密佑高架橋正式通車,成為全世界最高的橋樑建築物。
12月16日-英國上議院裁定,政府在不經審判的情況下拘留懷疑為恐怖分子的人士的行為違反了英國的人權法律。
12月21日-港鐵馬鞍山線通車
12月26日-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起印度洋沿岸巨大海嘯,對印度洋沿岸國家造成巨大破壞,有超過20萬人在此次海嘯事件中喪生,其中有許多為外國遊客。
12月31日-世界第一高樓台北國際金融中心正式完工啓用。

2004出生人物

02月07日——陳璽達,TF家族練習生。
02月12日——陳泗旭,TF家族練習生。
02月14日——陳柏克,中國平面男模特
03月14日——宋亞軒,TF家族練習生。
04月04日——李天澤,演員、TF家族練習生。
04月21日——曹峻瑋,TF家族練習生。
05月26日——羅蘭宗美齡,中美混血蘿莉、網絡紅人。 [3] 
05月26日——徐湘涵(西子小小),網絡紅人 [4] 
06月15日——賀峻霖,TF家族練習生。
06月17日——鈴木福日本男藝人。
06月23日——蘆田愛菜,日本女藝人。
08月16日——嚴浩翔,學生,北京時代峯峻簽約練習生。
08月31日——金民燦,韓國平面男模特。
09月16日——徐源,中國內地演員。
09月25日——小林星蘭,日本女演員。
10月18日——蘇來提,中國維吾爾族、舞蹈男明星。
11月04日——彭雨柔,中國內地女演員。
11月22日——小小彬,台灣男明星。
12月12日——殷湧智,TF家族練習生。
小小彬 小小彬

2004辭世人物

2004一月

1月1日:趙洪泰,原中共江西省委黨校行政處處長。
1月1日:範汝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
1月2日:朱耀華,總後勤部紀委原專職委員 [5] 
1月3日:閔智亭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出生1924年) 。
1月3日:馬文瑞,全國政協副主席。
1月4日:張興育,原承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月4日:王德潤,原軍委炮兵副司令員。
1月5日:馬田德,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副所長、黨委委員。
1月5日:王育華,原南昌電化廠黨委書記。
1月5日:高揚文,原煤炭部部長、黨組書記。
1月5日:王裕民,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月6日:高根達,西安第三機牀廠黨委書記。
1月6日:皮埃爾·查爾斯,多米尼加總理。楊明學,《旋木》作詞者。
1月7日:高治民,第二炮兵第51基地副政治委員,解放軍少將。
1月7日:趙文瀧,新疆軍區副司令員,解放軍少將。
1月7日:鹿益三,原廣東省商業廳廳長、黨組書記。
1月8日:楊保元,山東省人民防空辦公室離休幹部、原通信處處長。
1月8日:王辛笛,本名王馨迪。著名“九葉”詩人。
1月8日:李逵道,原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月8日:曲成義,原青島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市監察局副局長。
1月8日:王章,新華社香港分社局級離休幹部、老紅軍。
1月8日:周而復,文化部原副部長,著名作家、書法家。
1月9日:蘇衞東,原郵電部管理幹部學院行管系教授。
1月9日:李惠積,山東省鹽務局原黨委書記。
1月10日:姚大本,原黑龍江省電力工業局副局長。
1月11日:陳景文,廣東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
1月12日:斯霞,初等教育專家 [6] 
1月14日:安光蔭,國務院參事。
1月15日:戎殿新,經濟學家。
1月16日:趙本勝,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解放軍少將
1月16日:丁劍鋭,遼寧省軍區司令員
1月18日:王開清,原海口市人武部副部長
1月18日:陳家全,田徑運動員因為心肌梗塞去世
1月19日:王澄昭,原廣州市橡膠工業局局長、廣州市橡膠工業總公司顧問
1月19日:井文錦,原即墨市師範學校黨委書記、離休幹部
1月19日:薛開勳,原青島市廣播電視局黨委書記、局長
1月20日:黃啓漢,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1月21日:沙洪,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黨組書記
1月21日:李唯一,國防大學科研部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原副兵團職研究員
1月22日:武正之,廣東省地震局原局長、老紅軍
1月23日:姜亞勳,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
1月23日:盧沉,國畫家
1月24日:張斟滋,原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院長、山東省衞生廳副廳長 [7] 
1月24日:曾威,天津警備區原政治委員
1月25日:袁血卒,民政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
1月25日:範妮·布蘭克爾斯·科恩,荷蘭女運動員。
1月25日:費赫匈牙利足球運動員。
1月26日:劉汶匯,原山東省勞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1月26日:夏如松,原杭州臨安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月27日:王恩多,河北省政協副主席
1月27日:龍泉明,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1月27日:胡紹明,廣東省日用雜品公司原經理、老紅軍
1月27日:李賢祥,原海南行政區冶金工業局黨委書記、局長
1月27日:何叫天,淮劇表演藝術家。
1月28日:劉勤孝,原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1月28日:鄭柱成,香港玩具廠商會原副會長、香港日成集團主席
1月29日:馮登崗,原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幹事、黨組書記
1月29日:張珍,原第五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
1月30日:劉鴻益,教育部軍管小組組長,南京軍區炮兵副政治委員
1月30日:黃乃,原中國盲人聾啞人協會副主席
1月30日:陳忠獻,廣東省民政廳原副廳長、老紅軍
1月30日:馬康寧,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
1月31日:錢傳鈞,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1月31日:馬烽,作家。
1月31日:張琪文,原青島港務局黨委副書記

2004二月

2月1日:王恩多,生物學專家
2月1日:吳德鍾,山東藝術學院原黨委書記
2月1日:賀俊偵,總參謀部某部副兵團職離休幹部 [8] 
2月1日:陳雷,山東省農業廳原副廳長、黨組成員 [9] 
2月2日:孫元華,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2月2日:何建章,著名經濟學家
2月2日:陳敬泉,汕頭職業技術學院行政負責人
2月4日:李止舟,原四川省旅遊局局長
2月4日:傅共安,原山東省燃料公司副經理
2月5日:王傑志,廊坊市委副書記
2月5日:臧克家,著名詩人。
2月8日:陳遠蔚,松滋市新江口鎮畜牧獸醫站副站長。因公殉職
2月9日:侯莉君,評彈“侯調”創始人。
2月9日:陸坤軒,湖州市政協副主席
2月10日:張彬,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顧問 [10] 
2月10日:章正明,杭州市勞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2月10日:呂保維,電波傳播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之一
2月11日:郝汀,山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長
2月11日:黃渭清,浙江省電力設計院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月11日:孫鎮西,原水電部第一工程局口前基地主任
2月12日:郝石生,石油大學(北京)教授、第四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
2月13日:李福山,原杭州市市政養護隊隊長
2月13日:楊濟良,貴州省國防科工辦原副主任
2月14日:範興源,原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
2月14日:孫逸超,原青島市城建局顧問、老紅軍
2月14日:於湧,原青島市煤氣公司經理
2月14日:楊成武,軍事家,上將。
2月15日:劉法文,貴州省黔東南州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2月15日:於春燕,舞劇編導家、上海歌舞團一級編導
2月16日:柳超,天津市紡織工業局黨委書記、局長、老紅軍
2月17日:張景棟,原杭州市農業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2月17日:朱雪影,原解放軍55軍165師醫院軍醫、副團級離休幹部
2月19日:葉篤義,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2月20日:王哲,原山西礦業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2月21日:胡榮貴,原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
2月21日:黎婉華,澳門賭王何鴻燊原配夫人
2月22日:黃耀祥,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被譽為“中國半矮稈水稻之父”。
2月24日:葉常青,汕頭市潮陽區供銷聯社原副主任
2月25日:張希聖,原大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月26日:馬順生,西安市碑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2月26日:鮑里斯·特拉伊科夫斯基,馬其頓總統。
2月29日:範文卿,原《新民晚報》工會主席、美術攝影部主任記者

2004三月

3月1日:孟繁成,政協棗莊市委員會原副主席、黨組書記
3月1日:吳克泰,台灣省籍知名社會活動家,台盟中央原顧問
3月4日:林影平,全國僑聯副主席、前全國政協常委莊世平的夫人
3月4日:胡凱,大中電器公司總經理 [11] 
3月5日:聶鑫,原山東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3月5日:範新德,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3月6日:馬泰,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
3月7日:比爾·比紹普,IIA(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執行主席
3月8日:戴明予,原秦皇島市委書記、省顧問委員會委員
3月8日:段君毅,北京市委原第一書記
3月10日:李雲揚,暨南大學原黨委第二書記、第一副校長
3月12日:郭洪濤,原國家經委副主任
3月12日:李貽亮,天津市政協原常委
3月13日:陳翰笙,著名社會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原顧問
3月13日:成兆基,廣東省監察廳原副廳長
3月14日:曹慰農,哈爾濱市政協副主席,民盟哈爾濱市委原名譽主委
3月14日:鄭戈令,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原副所長
3月14日:齊雨田,天津市漢沽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3月15日:約翰·安東尼·波普,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12] 
3月16日:劉鈞,圍棋業餘7段,
3月17日:馮克熙,著名愛國民主人士、社會活動家
3月17日:王田,書法家
3月17日:浦克,表演藝術家 [13] 
3月19日:何鳳山,天津警備區原顧問、老紅軍
3月20日:朱麗安娜女王,荷蘭王太后。
3月21日:蔡繼琨,國際著名作曲家、福建音樂學院院長
3月22日:潘霞,著名女導演
3月22日:亞辛,巴勒斯坦哈馬斯精神領袖。
3月23日:白濤,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顧問 [14] 
3月23日:劉述禮,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 [15] 
3月23日:陳中偉,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斷肢再植之父”。
3月25日:劉玉琪,原中國柔道協會副主席
3月26日:李漢亭,中國籃壇一代名將。
3月27日:張皓若,四川省原省長。
3月27日:朱仄,原國家體委國際司副司長。
3月28日:皮特·烏斯蒂諾夫,英國電影演員。
3月29日:陳煐,國防大學原副政治委員。
3月31日:劉方生,原河南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省顧問委員會委員。

2004四月

4月3日:張雨田,原茂名市第四屆人民政府市長,第五、第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4月5日:關士聰,新中國石油工業的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
4月6日:何瑤煌,新加坡愛國華僑 [16] 
4月6日:龐哲清,原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正處級研究員
4月6日:李軒,鐵道部原副部長
4月8日:楊邁,愛立信中國總裁
4月8日:陳國達,著名地質學家
4月9日:姚倫,公安部原顧問 [17] 
4月9日:陸寶麟,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醫學昆蟲學家
4月13日:張文通,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原副主席 [18] 
4月14日:蔡奕明,汕頭經濟管理幹部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4月14日:週一雄,汕頭大學原法律系副主任
4月14日:任長霞,登封市公安局原局長
4月14日:胡伯華,原昆明軍區副司令員 [19] 
4月15日:橫山光輝,原名光照。日本漫畫家
4月15日:詹少文,原浙江省政協副主席
4月16日:王子祥,南京軍區空軍原顧問
4月17日:趙蘭田,空軍原顧問 [20] 
4月17日:方馳辛,原西南民族學院副院長
4月18日:朱立民,中央紀委駐航空航天工業部紀檢組組長 [21] 
4月18日:白修身,原湖南省水利水電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22] 
4月18日:黃玠然,全國工商聯原秘書長[24]
4月18日:張雲霞,越劇表演藝術家
4月18日:阿卜杜拉·阿齊茲·蘭提西,哈馬斯領導人
4月19日:張連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原副秘書長、辦公廳副主任[25]
4月20日:吳奔星,著名詩人
4月21日:曹廣化,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原副書記[26]
4月21日:楊春,原國家測繪總局辦公室副主任[27]
4月24日:尹秋文,著名足球教練
4月24日:張岱年,著名哲學家[28]
4月26日:張正光,解放軍總參謀部某部原第一政治委員[29]
4月26日:雅詩·蘭黛,意大利女企業家,全球最大的護膚、化妝品和香水公司雅詩蘭黛公司創始人。[30]
4月28日:王林,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31]
4月30日:隆言泉,原天津輕工業學院院長,天津市政協原常委[32]

2004五月

5月1日:徐亦良,北京市統計局原局長
5月1日:勇豪,高級會計師
5月1日:黃克立,香港知名實業家
5月1日:羅元俊,四川省政協副主席
5月2日:黃建立,原中共廣東省委一辦主任
5月4日:賀近民,天主教寧波教區正權主教
5月5日:岡崎律子,日本音樂家
5月7日:金錚,原北京市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5月7日:王敖,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5月8日:李良漢,工程兵副政治委員,開國少將
5月9日:吳瑞剛,原福州軍區司令部顧問
5月10日:李賦寧,語言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5月11日:徐畹珍,第七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顧問
5月11日:牛振華,著名演員
5月11日:申劍,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原黨組書記、主任
5月12日:羅共鳴,廣東省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
5月13日:王興久,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院長
5月14日:常自超,北京市財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
5月15日:韓丁,第一任美中友好協會主席
5月15日:楊善深,嶺南畫派大師
5月15日:袁韻宜,北京京劇院劇作家
5月16日:曹發貴,安徽和縣黃壩村人民調解員
5月16日:賈一平,原中共北京市委建設工作部副部長
5月17日:馬海水,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原副主席
5月18日:劉玉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分類學家
5月18日:呂福源,首任商務部長
5月18日:陳清宇,著名導演
5月20日:劉玉鏡,原成都市文物管理處黨支部書記
5月20日:陳家悦,海南省政協副主席
5月20日:柳倩,著名詩人、學者
5月21日:陳宏,蘭州軍區原副司令員
5月21日:莫浩波,廣東省地質勘查局原副局長
5月22日:鄧家棟,著名血液病專家
5月22日:向多本,116歲老紅軍
5月22日:劉虎山,原北京日報社總編輯
5月22日:朱田順,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
5月23日:李玉山,原四川新華印刷廠黨委書記、廠長
5月25日:小羅傑·斯特勞斯,美國出版家
5月25日:孫嶽,京劇表演藝術家
5月25日:胡文莊,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政委
5月26日:馮明高,河南省農辦、農委副主任
5月28日:呂根才,原成都市政府參事室副主任
5月29日:武承宗,原中共天津市顧問委員會常委、秘書長
5月29日:買永彬,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原所長
5月29日:阿奇博爾德·考克斯(Archibald Cox),美國水門事件檢察官
5月29日:馬永江,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原主任
5月30日:郭鳳儀,湖南江麓機械廠原副廠長
5月30日:劉少華,北京科技大學原黨委書記

2004六月

6月1日:常香玉,豫劇表演藝術家。
6月3日:張洪海,北京房山“滅門案”元兇,被執行死刑
6月4日:陳乃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顧問
6月6日:羅納德·里根,美國前總統。
6月8日:牧惠,著名雜文家
6月10日:劉福仁,原湖南省冶金工業廳副廳長、紀檢組長
6月10日:段緒申,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6月10日:雷·查爾斯,歌手。
6月11日:石一宸,軍事科學院原顧問
6月12日:郭俊秀,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6月13日:賈慧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
6月14日:吳運昌,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6月14日:羅斌,侗族作曲家
6月15日:甘揚道,保加利亞著名外科醫生
6月15日:段曉天,原西安市新城區政協副主席
6月16日:李福田,原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訓練研究室主任
6月16日:賈宏斌,原哈爾濱市公安局二處處長
6月16日:張冰姿,知名英語教授
6月16日:蘇軍,海軍北海艦隊司令員
6月16日:呂龍登,濟南軍區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解放軍少將
6月16日:周公恆,一代白酒宗師
6月17日:陳光表,原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資料室主任
6月17日:牛振堯,原中共天津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6月17日:方明勝,浙江省軍區副參謀長
6月17日:馬加爵,雲南大學宿舍殺人事件兇手
6月18日:周忠尚,湖南省教育廳原廳長
6月19日:譚定泉,原長沙縣招待所所長、老紅軍
6月19日:阿卜杜勒·阿齊茲·穆格林,沙特基地組織頭目,被沙特軍方擊斃。
6月20日:於克,吉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6月21日:張宏光,湖南省林業廳原副廳長
6月21日:林堅,原韶關市供銷合作聯社顧問
6月21日:宋振遠,原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6月22日:董健中,天津市河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6月22日:蘭煥慶,原濟南市乳品公司黨委副書記兼副經理
6月22日:段景光,天津市化學工業局副局長
6月22日:陳特平,原汕頭市規劃局總工程師
6月22日:金鮮一,著名英語翻譯,在伊拉克被害
6月23日:魯光,原四川省高等教育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
6月23日:陳漢,第二軍醫大學肝膽外科專家
6月25日:餘勳光,原公安軍上海市總隊總隊長
6月26日:肖風,人民日報社原編委委員、總編輯室主任
6月27日:向國靈,原四川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6月27日:楊堅白,著名經濟學家、統計學家
6月27日:胡克實,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
6月28日:林欽,原第七三三倉庫政委
6月30日:羅運通,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2004七月

7月1日:陳宜壩,原汕頭市農機供應公司副處級巡視員
7月1日:李可文,著名的DreamGBA模擬器作者
7月1日:馬龍·白蘭度,美國電影明星
7月2日:廖似光,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7月2日:楊業功,第二炮兵副參謀長
7月4日:林達光,加拿大宋慶齡兒童基金會創辦人
7月7日:辛大光,原廣州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
7月7日:郭源鍾,潮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7月7日:邢公畹,著名語言學家
7月7日:伍瑞卿,解放軍政治學院院務部部長
7月7日:牛擊,成都軍區副政治委員
7月7日:楊小凱,澳大利亞華裔經濟學家
7月8日:吳建璠,著名法學家
7月9日:湯忠迪,湖南省儲備物資管理局巡視員
7月9日:保羅·克列布尼科夫,《福布斯》雜誌俄文版總編輯
7月10日:魯迪·拉魯索,五屆NBA全明星隊成員
7月10日:宋蜀華,著名民族學家、社會學家
7月11日:龔建平,足球裁判
7月11日:勞倫斯·洛克菲勒,美國富豪。
7月12日:金奇,原名卞學奇,武漢話劇院表演藝術家
7月12日:胡大榮,南京軍區原顧問
7月12日:郭全寶,相聲表演藝術家
7月12日:楊子安,原六十六軍政治委員
7月13日:卡洛斯·克萊伯,奧地利指揮家
7月14日:肖琳,武漢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副所長
7月15日:李毓明,原廣東省醫學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
7月16日:毛翼虎,寧波市政協副主席
7月16日:石憲章,書法家
7月16日:肖森,解放軍總參謀部某部原顧問
7月17日:雷致祥,原桂林陸軍學院顧問、老紅軍
7月17日:劉惠根,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秘書長
7月18日:石遠山,惠州市惠東縣公安局巡警大隊一中隊民警
7月18日:段耀華,成都市彭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7月18日:盛愉,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7月19日:張開林,天津市機械設備成套局副局長
7月19日:鈴木善幸,日本前首相
7月20日:于化虎,抗日老英雄
7月20日:季樹農,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7月20日:楊森,北京衞戍區原顧問
7月20日:劉德福,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研究員
7月21日:曾享麟,原北京市公用局總工程師
7月21日:梅詹益,原教育部副主任
7月23日:魏志先,原中共杭州市下城區監察委員會專職委員
7月23日:馮博亭,原郴嘉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黨委副書記
7月24日:夏青,播音藝術家
7月25日:張實民,原湖南省第二機械工業局局長
7月25日:勞保良,美術設計師
7月25日:蹇先任,中央組織部原副秘書長
7月25日:唐遠近,成都市天主教愛國會主席
7月25日:嚴殿華,山西省物資產業集團公司老紅軍
7月27日:謝公望,傑出的新聞工作者
7月28日:李明,天津市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
7月29日:佛朗西斯·克里克,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
7月29日:吳影,歌唱家
7月29日:許啓賢,著名倫理學家
7月30日:董輔礽,經濟學家
7月30日:水天明,水均益父親
7月30日:夏雨田,著名相聲作家
7月31日:陳國強,人類學家

2004八月

8月1日:孔勳,煤炭工業部副部長
8月2日:杜希唐,原河南省文化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8月2日:應中逸,甘肅省政協副主席
8月2日:亨利·卡蒂爾-佈雷松,法國著名攝影家
8月3日:李超白,原廣州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辦公室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8月5日:郭力,原陽泉市政協主席
8月5日:周靜夷,原廣東省對外友好協會副秘書長
8月6日:張福貴,原北京市出版事業管理局副局長
8月7日:伯納德·列文,英國記者、評論員和專欄作家
8月8日:張永一,原成都市化學工業局副局長
8月8日:康成山,濟南軍區原某軍政治委員
8月12日:王海雲,離休老紅軍
8月12日:謝志成,中共湖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原副書記
8月12日:林望中,中國新聞社副社長
8月12日:嶽志堅,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8月13日:袁榮軒,光明日報社原副秘書長
8月13日:任思忠,濟南軍區原顧問
8月13日:鄭立,BTV攝像師
8月14日:牛玉儒,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
8月14日:切斯瓦夫·米沃什,波蘭著名詩人、作家、散文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8月15日:袁學凱,蘭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8月15日:李仲銘,原山東省對外貿易局局長
8月16日:向孝書,旅大警備區司令員,解放軍中將
8月18日:宋修業,原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8月18日:郭延林,鐵道兵副政治委員
8月18日:許文思,上海市政協副主席
8月18日:埃爾默·伯恩斯坦,美國作曲家。
8月20日:辛寬永,KBS員工
8月21日:周瑞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原黨委委員、副院長
8月21日:解峯,河北省原省長
8月21日:冉萍,原廣州造船廠顧問
8月23日:方弘,攝影家
8月23日:杜宣,劇作家
8月24日:戴雪如,川劇表演藝術家
8月25日:金寶祥,歷史學家
8月26日:徐國夫,原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8月26日:譚宗級,原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二室副主任
8月27日:馬清泉,西安雁塔區原副區長
8月27日:梁肅戎,國民黨元老
8月29日:李建平,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
8月30日:吳光林,緝毒民警
8月30日:葉岡,原文匯報資深編輯
8月31日:李國機,上海著名律師
8月31日:屈義林,畫家
8月31日:樂東漢,武漢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04九月

9月1日:張紹卿,原廣東省糧食廳副廳長、老紅軍
9月1日:桑弧,著名電影藝術家
9月1日:楊海水,廣東省軍區原副司令員
9月2日:李思敬,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9月2日:劉挺柱,福建省軍區政治委員
9月3日:鄧逸凡,廣州軍區原副政委
9月3日:韋思琪,重慶市政協副主席
9月3日:高秀英,揚劇表演藝術家
9月4日:李資平,原北京醫學院黨委書記
9月4日:司徒漢,作曲家
9月4日:大衞王,台灣ICRT著名主持人,英文教學者
9月4日:陸星兒,女作家
9月5日:温新民,原廣州市旅業公司副經理、老紅軍
9月7日:龍冬花,勞動模範
9月7日:李龍保,殺害緝毒民警吳光林兇手
9月7日:拜爾斯·諾德南非反種族隔離的鬥士
9月8日:李澄,舞蹈藝術家
9月9日:李小平、王青海、程龍——京城特大劫車殺人案主犯,被執行槍決
9月9日:張洪都,原汕頭地區農墾局局長
9月10日:龍冬花,著名勞動模範
9月10日:崔建功,原昆明軍區顧問
9月10日:李俊傑,寧夏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9月12日:方富朝,知名僑領
9月13日:鄭會光,汕頭市農業局林業局副局長
9月13日:林祉,原中共汕頭市郊區委員會顧問
9月13日:楊家文,羊城晚報原副總編輯
9月14日:湯日輔,原中共湖南省委黨校副校長
9月14日:謝華善,江麓機械廠原黨委副書記
9月15日:李振馥,天津市紅十字會原會長
9月15日:王國權,民政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
9月15日:江禎祥,廣州市委黨校副校長、黨委副書記
9月15日:強尼·雷蒙,朋克音樂的開創者之一。
9月17日:劉杏厚,原黑龍江省森工總局副局長
9月18日:牛清珍,原天津無線電機械學校副校長
9月19日:艾迪·亞當斯(Eddie Adams),美國著名戰地記者
9月20日:陽煥宜,中國最後一位會看女書的人。
9月20日:姚慕雙,國家一級演員
9月21日:劉志漢,中央調查部副部長
9月23日:許實,專欄作家
9月24日:王守民,原天津市糧食局黨委書記
9月24日:張午,瀋陽軍區原副政治委員
9月24日:張耀,原江蘇省電子產品監督檢驗所督導員
9月24日:弗朗索瓦絲·薩岡,法國女作家。
9月24日:拉賈·拉曼納,印度原子彈主要設計者、著名科學家
9月25日:吳瑞祥,原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經濟學校校長
9月25日:馬承源,上海博物館原館長
9月26日:趙步真,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
9月26日:武志善,原西安市總工會顧問
9月27日:黃貫勤,中訊郵電諮詢設計院原黨委書記兼院長
9月27日:蔡萬霖,台灣首富,霖園集團創辦人
9月27日:呂清德,天津市河西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9月30日:王瑞芳,原成都無縫鋼管廠工會主席

2004十月

10月1日:樊作楷,外交部部長助理,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顧問
10月4日:宋揚,《讀書郎》詞曲作者
10月4日:陸鎮藩,貴州省林業廳副廳長
10月4日:珍妮特·李,好萊塢女明星。
10月5日:莫里斯·威爾金斯,英國生物學家,DNA結構的發現者之一。
10月6日:曹燦章,廣西軍區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10月7日:符節民,原臨高縣農會主席
10月7日:宋筱蓬,貴州省副省長
10月8日:趙先覺,原西安市碑林區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衞委員會副主任
10月8日:張尚書,天津市塘沽區原政協副主席
10月8日:陳晃,湖南省農機局黨組書記、局長
10月8日:梅志,兒童文學作家和傳記作家。
10月8日:雅克·德里達,法國哲學家
10月9日:趙珂,天津音樂學院原副院長
10月9日:楊旭東,原河南省商業廳廳長
10月10日:克里斯托弗·裏夫,美國影星,《超人》電影男主角
10月10日:張文富,原哈爾濱市委保密委員會副主任
10月11日:李英璜,足球運動員與教練。先後出任四川全興俱樂部的總教練和常務副總經理
10月11日:陳德先,南京軍區原副政治委員
10月11日:張力波,原湖南省二輕工業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10月12日:徐書懷,杭州市計劃生育委員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
10月14日:張日清,原武漢軍區顧問
10月14日:李孝先,天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原副局長、老紅軍
10月14日:高清海,著名哲學家
10月14日:黨靈泉,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
10月14日:王念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原副主任
10月15日:杜秉正,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
10月18日:馬安國,西安市環保研究所原黨支部書記
10月18日:劉明逵,工人運動史研究專家
10月18日:糜鏞,外交部原駐外大使
10月20日:張穎清,山東大學全息生物學研究所所長
10月21日:張羽,中國青年出版社編審
10月21日:吳景斌,江麓機械廠原黨委副書記
10月21日:馬加,著名作家
10月21日:E·M·羅傑斯,美國傳播學專家,有《創新與擴散》、《傳播學史》等著作。
10月22日:羅工柳,著名畫家
10月23日:嶽子清,海南行政區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10月23日:弓靖,石家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10月24日:鮑正鵠,著名學者
10月24日:耿文,原濟南市總工會機關黨總支書記
10月25日:朱凱,原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
10月25日:劉新,煙台市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10月25日:劉海堂,中共濟南市紀委原副書記
10月26日:陳原,著名出版家
10月30日:梁弘志,台灣知名音樂人

2004十一月

11月1日:唐海,原《文匯報》副總編輯
11月1日:張克智,國務院原副秘書長
11月2日:歐陽波,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原專職委員
11月2日:扎耶德·本·蘇爾坦·阿勒納哈揚,阿聯酋總統。
11月4日:趙昭,南京軍區空軍原政治委員
11月6日:何添香港恆生銀行創辦人
11月6日:洪紹宏,廣東省農業廳原黨組書記、廳長
11月6日:馬敬,原黑龍江省農機局黨組書記、局長
11月6日:周湧,原軍委通信兵部副主任
11月7日:王均瑤均瑤集團董事長
11月7日:李惠英,著名愛國僑領
11月8日:李以劻,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
11月9日:張純如,美國華裔女作家
11月9日:許夢俠,原四川省委書記
11月9日:彭子富,曲劇名家
11月9日:埃姆林·休斯,英國足球運動員。
11月10日:張文富,原哈爾濱市委保密委員會副主任
11月10日:餘介華,原機械部第八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11月10日:王福海,原黑龍江省國防工辦副主任
11月11日:王朝聞,藝術理論家
11月11日:阿拉法特,巴勒斯特民族機構主席,巴勒斯坦領袖。
11月13日:傅書楷,原天津市鄉鎮企業管理局副局長
11月14日:李才,原廣東醫藥學院副院長
11月16日:陳大雙,寧夏軍區參謀長
11月16日:鍾遠蕃,原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副主任、老紅軍
11月17日:拉古林,俄羅斯冰球運動員
11月17日:龍鴻鈞,廣州市第二輕工業局局長、黨委書記
11月18日:周惠,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
11月19日:約翰·維恩爵士,英國醫學家,198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1月20日:杜瑜華,石家莊高級陸軍步兵學校副校長,開國少將
11月21日:姚國民,裝甲兵副政治委員
11月21日:劉全謹,原國家體操隊舞蹈教練
11月22日:尤富山,原成都皮革工業公司經理
11月22日:羅戈東,暨南大學原副校長、黨委副書記
11月22日:周友光,天津市和平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11月24日:黃沾,香港著名音樂人
11月24日:吳田夫,原中共廣州市委副秘書長
11月25日:李林閣,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11月25日:吳光海,原湖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11月27日:蕭笙,香港武俠劇宗師
11月28日:谷景生,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開國少將
11月28日:譚彥,法官

2004十二月

12月3日:陳省身,中國著名數學家。
12月4日:李秀英,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12月4日:梁恩佐,美籍華人,物理學家
12月4日:齊仲亨,第二炮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解放軍中將
12月7日:彭圖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
12月8日:廷懋,內蒙古軍區原第二政治委員
12月11日:張道容,核工業部黨組成員、顧問
12月14日:李善元,江西省政協副主席
12月14日:鮑訓端,原湖南省劇協副主席、秘書長
12月15日:蔣方良,蔣經國的夫人。
12月16日:姜彬,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12月16日:樊全禮,核工業二七二廠原工會副主席
12月16日:張海棠,昆明軍區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12月17日:賈成,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12月18日:張矛,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駐商業部紀律檢查組組長
12月20日:劉隆華,中共重慶市顧問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市副市長
12月24日:吳聿修,黔南州人民政府原顧問
12月27日:蘇珊·桑塔格,美國小説家、電影製片人、著名評論家和女權主義者。
12月30日:加藤正夫,日本圍棋棋手
12月30日:王汝林,冶金工業部副部長
12月30日:王眾音,山東省副省長,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