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302年

鎖定
1302年,壬寅年(虎年);元大德六年;越南興隆十年;日本正安四年,乾元元年。 [1] 
中文名
1302年
農    曆
壬寅年
生    肖
虎年
年    代
大德六年
大    事
但丁

1302年大事年表

法羅斯燈塔 法羅斯燈塔
但丁(1265-1321)
1302年,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法羅斯燈塔毀於地震
1302年,5月10日法國曆史上第一次“三級會議”召開。
1302年,布魯斯忽然放棄抵抗,向英王愛德華一世稱臣。
1302年左右,愛育黎拔力八達娶阿納失失裏為妻,時年18歲。
1302年,波希米亞的瓦茨拉夫二世(Vaclav II)決定擴張版圖自封波蘭國王。
1302年,維護封建貴族利益的黑黨,在教皇和法國的支持下,奪取了佛羅倫薩的政權,殘酷地鎮壓了白黨。彼特拉克但丁同時被流放,離鄉背井,來到阿雷佐
1302年,克泰爾戰役(Curtrai)中,法蘭西重型騎兵首次敗於佛蘭德爾步兵之手。
1302年,脱脱出兵協助元朝攻打察合台王篤哇﹑窩闊台后王察八兒﹐篤哇﹑察八兒戰敗﹐歸順元朝。
1302年,宋末販私鹽為海盜,降元后以海運官至江南行省左丞、右丞,經營海上貿易,繁富無比,權貴所嫉。

1302年人物出生

郭子興 郭子興
1.郭子興
郭子興(1302年-1355年),定遠(今安徽定遠)人,中國元末羣雄之一,是後來使明太祖朱元璋後來能掘起的關鍵人物。子興家有財產,平時結交不少人物壯士,元末大亂,他於至正12年(1352年),他集結數千人取得濠州,即此時他任用朱元璋為十夫長,因朱元璋的戰功而重用。郭子興雖擊退了南下的元軍,但與其陣營內的孫德崖趙均用等人卻內爭不斷,因此勢力不能擴張,1355年病逝,其勢力大抵為朱元璋所繼承,明太祖於1370年追贈他為滁陽王。
銅絳曲堅贊像 銅絳曲堅贊像
絳曲堅贊(1302年-1364年),西藏山南雅隆河谷的朗氏家族出身。少年時曾被送到薩迦去當達尼欽波桑波貝的隨從,學習佛教,同時也學習管理行政事務的知識。1322年絳曲堅贊擔任元封十三萬户長之一,開始整頓吏治,發展藏地經濟。往後絳曲堅贊與帕竹有領地爭端的鄰居雅桑萬户發生爭鬥,以謀取以前旭烈兀的封地範圍都是帕竹萬户的領地,至少是忽必烈宣政院歷次頒發文告聖旨中規定的領地。最後絳曲堅贊所帶領的帕竹政權佔領了雅桑大部、迫使蔡巴萬户割地求和。1350年絳曲堅贊派遣使者進京奏報,元順帝承認了絳曲堅讚的既得權力和地位,賜給萬户長銀印兩枚。1260年,絳曲堅贊再次派遣喜饒扎西等人進京,請求元朝皇帝的加封。元順帝賜給絳曲堅贊虎鈕印章和封詔,規定貢噶、仁蚌等前後藏地區為絳曲堅讚的轄地,冊封絳曲堅讚的部下釋迦仁欽為曲彌萬户長。絳曲堅贊的帕竹政權正式取代薩迦政權,接管烏思藏,絳曲堅贊也成為帕竹政權的第一代第悉

1302年人物逝世

元武宗
胡三省 胡三省
胡三省(1230年-1302年),原名滿孫,字身之,號梅澗,有兄弟五人,排行第三。宋元之際歷史學家,浙東史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寧海(今浙江寧海縣)中胡村人。取《論語》“吾日三省吾身”一句,改名三省。又字景參。著有《竹素園集》一百卷及《江東十鑑》、《四城賦》,然已散迭不可得見。
2.孛兒只斤甘麻剌
(1262年-1302年)乃世祖忽必烈之孫、元裕宗真金的長子、元成宗鐵穆爾之長兄、元武宗海山之伯父、元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之父。母徽仁裕聖皇后弘吉剌氏。大德六年正月乙巳,王薨,年四十。王天性仁厚,御下有恩。元貞初,籓邸屬官審伯年老,請以其子代之。內史言於王,王曰:“惟天子所命。”其自守如此,故尤為朝廷所重。然崇尚浮屠,命僧作佛事,歲耗財不可勝計。子三人:泰定帝也孫帖木兒、松山、疊裏哥兒不花。王薨後十年,元仁宗即位,諡王獻武。又十一年,元英宗遇弒,也孫帖木兒以嗣晉王即皇帝位,追尊曰光聖仁孝皇帝,廟號顯宗,祔享太室。
張瑄(?-1302) 元初海運官吏。嘉定(今上海市屬嘉定縣,位上海市西北)人。為海運官吏。他少年時為無賴,後隨朱清販私鹽和充海盜。降元之後,從元攻南宋。1276年(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宋降元丞相伯顏令朱清和他海運宋庫藏圖籍至大都(今北京市)。1282年(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與朱清開闢海道,運糧至大都。1285年任海道運糧千户。官至江南行省左丞。因蒐括不義之財太多,被告有逆謀,於1302年(元成宗鐵木耳大德六年)與其子文虎同被殺。1310年(武宗海山至大三年)給予平反,但他生前強豪霸橫鄉里,作惡多端,民憤難平。
4.坎皮奧
建築師坎皮奧(Arnolfo di Cambio)卒於公元1302年。
燕公楠(1241-1302年),號五峯。由於他的傑出才幹與見地,在1285年得到了忽必烈的賞識,賜予蒙古名字叫做“賽因囊加帶”,算是一種榮耀。幾次想拉攏他“命參大政”,但是被燕多次推辭了,於是被安排到‘江浙’等多個行省當“僉事”(常務副職)、右丞等顯赫職務。他很有見識和名望,忽必烈曾向他徵求丞相人選,並按照他推舉的名單,任命“完澤”當丞相。他還精通音樂,有著作《五峯集》、《唱論》傳世。他在本地的後人很多。

1302年文物遺址

北京孔廟 北京孔廟
1.北京孔廟中國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場所。在北京東城區國子監街。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萬曆年間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聖祠, 清順治、 雍正、 乾隆時又重修, 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為大祀,將正殿擴建。孔廟雖然經過歷代重修, 但其結構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風格。門內院落共有三進,中軸線上的建築從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崇聖門及崇聖祠。有元、明、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 198 塊,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孔廟從1928年起對外開放,供人遊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為首都北京博物館。
2.山西五台山塔院寺
五台山塔院寺 五台山塔院寺
位於五台山台懷鎮顯通寺南側。這裏,原是五台山顯通寺的塔院。明代時,重修舍利塔,獨成一寺,因院內有大白塔,起名塔院寺。佛舍利塔,建造於五台山興建佛寺之初。北魏時顯通寺稱“大浮圖寺”,意即大塔寺,可見大白塔至遲在北魏時期已聳立於五台山了。現在的大白塔,據專家研究,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爾匠師阿權尼哥設計建造,俗稱“大白塔”,將以前的慈壽塔置於大塔腹中。該塔工程之大,建造之難,為五台山之冠。建成後,最初作為顯通寺的塔院,明永樂五年(1407年),朱棣命太監楊升重修此塔並獨立起寺。明神宗萬曆(579年),皇太后李娘娘又令太監範江和李友重建。1952年,由人民政府撥款將塔院寺修舊一新。
大白塔
中國著名的古代清真寺之一,位於山東省青州市益都鎮,也被稱為“青州真教寺”。該清真寺是元朝著名宰相伯顏的後代於1302年所修建的。以後又先後很多次的重修。該寺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整座院落分為三部分,佈局上平面而左右對稱,屬於中國傳統建築風格。主要建築有影壁、寺門、儀門、禮拜殿、碑廳、講堂、經堂、學堂、沐浴室等。寺門是傳統的中國風格建築,上面鐫刻着“真教寺”;儀門上懸掛着許多有關伊斯蘭教的牌匾和楹聯,門洞裏還有記載該寺歷史和有關伊斯蘭教禮儀的碑文;禮拜殿由前殿、中殿、後窯殿組成,其中中殿上方還建有望月樓。益都真教寺是山東省東部地區的伊斯蘭教活動中心。
中國元代居華波斯穆斯林墓碑。1952年出土於泉州古城牆基之中,原藏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後散失。輝綠岩石碑,頂部呈尖弓狀,高83釐米,寬44.5釐米。雙面陰刻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一面刻“聖訓”和禱詞;另一面刻6行文字,譯文為:“殉教者布哈拉人艾米爾·賽典赤·杜安沙·本,賽典赤·歐麥爾·本·賽典赤·艾米蘭·本·艾米爾,伊斯法赫薩拉爾·杜爾比克里。願真主照耀他們的陰宅,並使樂園成為他們永久的歸宿。他卒於(伊斯蘭曆)702年2月9日(1302年10月3日)。”“艾米爾”系稱號,意即“首領”;“賽典赤”意為“尊貴的主人”,是穆罕默德女兒法蒂瑪後裔特有的頭銜;“杜安沙”是波斯文和突厥文混合名字,意即“鷹王”,是死者的名字;“伊斯法赫薩拉爾”是波斯文將軍的官銜。布哈拉(Buk-hara)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是中世紀中亞重要的貿易和伊斯蘭教文化名城,與我國有着密切的貿易往來。杜安沙墓碑是這一經濟文化交往的實物見證。1966年在泉州市還出土了屬於杜安沙墓建築的另外兩方阿拉伯文檔垛石。

1302年通鑑記載

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
春,正月,乙巳,中書省言:“廣東宣慰副使託歡徹爾收捕盜賊,屢有勞績,近廉訪使劾其私置兵仗、擅殺土寇等事,遣官鞫問,實無私罪,宜加獎諭。”命賜衣二襲。
晉王噶瑪喇薨。王為世祖嫡長孫,讓位於帝,退居籓邸,以仁慈見稱。屬官有年老請以子代者,內史為之言,王曰:“惟天子所命。”其自守如此。帝聞其薨,命收王印及內史印,既而命其長子伊蘇特穆爾嗣封晉王
朱清、張?宣,父子致位顯要,宗戚皆累大官,田園飽舍遍天下,巨艘大舶交諸番中,車馬填塞門巷,僕從佩金虎符為千户、萬户者數十人。江南僧石祖進,摭其不法十事上聞。時中書省亦言朱清、張?宣屢致人言,宜罷其職,徙其子孫官江南者於京,帝從之,仍詔御史台詰問。二人竟伏誅。
庚戌,帝語台臣曰:“朕聞江南富户侵佔民田,以致貧者流離轉徙,卿等嘗聞之否?”台臣言曰:“富民多乞護持璽書,依倚以欺貧民,官府不能詰治,宜即追收為便。”命即行之,毋越三日。
詔:“自今僧官、僧人犯罪,御史台與內外宣政院同鞫;宣政院官徇情不公者,聽御史台治之。”
乙卯,築渾河堤,長八十里。仍禁豪家毋侵舊河,令屯田軍及民耕種。
增劉國傑等軍,仍令屯戍險要,俟秋進師。
命薩圖爾岱、阿爾等整治江南影占税民田土者。
中書省言:“御史台、廉訪司,體察、體覆,前後不同。初立台時,止從體察;後立按察司,事無大小,一皆體覆;由是憲司之事,積不能行。請自今,除水旱災傷體覆,餘依舊例體察為宜。”從之。
詔:“軍官除邊遠出征,其餘遇祖父母、父母喪,依民官例立限奔赴。”
禁畜養鷹、犬、馬、駝等人擾民。
己未,以諸王珍圖誣告濟南王,謫置劉國傑軍中自效。
宋隆濟累攻圍貴州,不解,劉深等糧盡,道梗不通,遂引兵還,隆濟復率眾遮之,委棄輜重,士卒殺傷殆盡。
南台御史中丞陳天祥上書諫曰:“八百媳婦乃荒裔小夷,取之不足以為利,不取不足以為害。而劉深欺上罔下,率兵伐之,經過八番,縱橫自恣,中途變生,所在皆叛。既不能制亂,反為亂眾所制,食盡計窮,倉皇退走,喪師十八九,棄地千餘裏。朝廷再發四省之兵,使劉二巴圖總管以圖收復,湖南、湖北大發運糧丁夫,眾至二十餘萬。正當農時,驅此愁若之人,往回數千裏中,何事不有!比聞從徵敗卒言,西南諸夷皆重出復嶺,陡澗深林,其窄隘處僅容一人一騎,上如登高,下如入井,賊苦乘險邀擊,我軍雖眾,亦難施為。或諸蠻遠遁,阻隘以老我師,進不得前,旁無所掠,將不戰自困矣!且自征伐倭國、占城、交、緬諸夷以來,近三十年,未嘗有尺土一民之益,計其所費,可勝言哉!去歲西征,及今此舉,何以異之!請早正深罪,仍不明詔招諭,彼必自相歸順,不須遠勞王師,與小丑爭一旦之勝負也。為今之計,宜駐兵近境,多市軍糧,內安外固,漸次服之,此王者之師,萬全之利也。苟謂業已如此,欲罷不能,亦當詳審成敗,算定而行。彼諸蠻皆烏合之眾,必無久能同心扞我之理。但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疑,以計使之互相仇怨,待彼有可乘之隙,我有可動之時,徐命諸軍數道俱進,服從者懷之以仁,抗敵者威之以武,恩威兼濟,功乃易成。若復舍恩任威,深蹈覆轍,恐它日之患,有甚於今日者也。”不報,遂謝病去。
二月,丙戌,遣陝西省平章伊蘇岱爾、參政汪惟勤將川陝軍,湖廣平章劉國傑將湖廣軍,徵八番、順元諸蠻,一切軍務,並聽伊蘇岱爾、劉國傑節制。
罷徵八百媳婦右丞劉深等官,收其符印。
癸巳,帝有疾,釋京師重囚三十八人,命侍御史王壽奉香江南,遍祀嶽鎮海瀆,密察去歲風水為災,百姓艱食,凡所經過,採聽入對。使還,具奏:“民之利害,繫於官吏善惡。宜選公廉材幹、存心愛物者專撫字,剛方正大、深識治體者居風憲。天災代有,賑濟以時,無勞聖慮。惟是豪右之家,仍據權要,當罷其職,處之京師以保全之,此長久之道也。”
初,壽與台臣奏:“宰相內統百官,外均四海,位尊任重,不可輕假非人。三代以降,國之興衰,民之休慼,未有不由相臣之賢否也。世祖初置中書省,以呼圖布哈、塔齊爾、安圖、巴延等為丞相,史天澤劉秉忠廉希憲許衡姚樞等實左右之,當時稱治,比唐貞觀之盛。迨至阿哈瑪特、郝禎、耿仁、盧世榮、僧格、實都等,壞法黷貨,流毒億兆。近者阿固台、巴顏、巴特瑪琳沁、阿爾等專政,煽惑中禁,幾搖神器。君子小人已試之驗,較然如此。臣願推愛君思治之心,邪正互陳,成敗對舉,庶幾上悟天衷,懲其既往,知所進退,天下之事可從而理也。”
三月,丁酉,以旱、溢為災,詔赦天下。平灤被災尤甚,免其差税三年;其餘災傷之地,已經賑恤者免一年。今年內郡包銀俸鈔,江淮以南夏税,諸路鄉村人户散辦門攤課程,並蠲免之。
甲寅,合祭昊天上帝、皇地祗於南郊。遣中書左丞相達喇罕、哈喇哈斯攝事。
烏撒、烏蒙東川芒部武定、威遠、普安諸蠻因蛇節之亂,皆以供輸煩勞為辭,乘釁起兵,攻掠州縣,焚燒堡砦,遣伊蘇岱爾等將兵會劉國傑討之。時國傑方討順元蠻,不及來會。伊蘇岱爾等率師分道並進,次第平之。
夏,四月,乙亥,浚永清縣南河。
庚辰,上都大水,賑其饑民。
戊子,帝如上都。
修盧溝上流石徑山河堤。
釋重囚。
五月,戊申,太廟寢殿災。
癸丑,謫和林潰軍徵雲南。
丁巳,賑福州路飢。
六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是日,時加戌,依曆法,日食五十七秒。太史院官以涉交既淺,且復近濁,欲匿不報,保章正齊履謙曰:“吾所掌者,常數也,其食與否,則繫於天。”獨以狀聞。及其時,果食。太史院以失於推策,詔中書議罪,眾嘗爭沒日不能決,履謙曰:“氣本十五日,而間有十六日者,餘分之積也。故曆法以所積之日命為沒日,不出本氣者為是。”眾服其議。
甲子,建文宣王廟於京師。
辛未,饗於太廟。
乙亥,安南國貢馴象。
賑湖州等路飢。
秋,七月,辛酉,以浙江行省參知政事呼圖布鼎為中書右丞。
建康飢。
八月,甲子,詔御史台:“凡有婚姻、土田文案,遇赦依例檢覆。”
九月,己酉,龍興民訛言括童男女,至有殺其子者,命捕為首者三人誅之,始息。
冬,十月,甲子,改浙東宣慰使宣慰司都元帥府,徙治慶元,鎮遏水道。
初,浙西廉訪使張珪,劾罷長吏以下三十餘人,府史、胥徒數百,徵贓鉅萬計。珪得監司奸利事,將發之,事幹行省。有內不自安者,至是賂南人林都鄰告珪收藏禁書及推算帝五行,江浙運使哈喇齊言珪阻撓鹽法。命省、台官雜治之,得行省大小吏及鹽官欺罔狀,皆伏罪。召珪,拜籤樞密院事,賜濟遜冠服侍宴;又命買宅以賜,辭不受。
丙子,帝至自上都。
平章政事加大司徒張九思薨。
十一月,甲午,劉國傑裨將宋光率兵大敗蛇節,賜衣二襲,仍授以金符。
辛亥,以同知樞密院哈達知樞密院事。
詔:“江南寺觀,凡續置民田及民以施入為名者,並輸租充役。”
己未,詔:“諸驛使輒枉道者,罪之。”
十二月,辛酉,御史台言:“自大德元年以來,數有星變及風水之災,民間乏食,陛下敬天愛民之心,無所不盡,理宜轉災為福。而今春霜殺麥,秋雨傷稼,五月太廟災,尤古今重事。得非荷陛下重任者,不能奉行聖意,以致如此?若不更新,後難為力。請令中書省與老臣識達治體者共圖之。”復請禁諸路釀酒,減免差税,賑濟饑民。帝皆嘉納,命即議行之。
雲南地震
甲子,衡州袁舜一等誘集二千餘人,侵掠郴州。湖南宣慰司發兵討之,獲舜一及其黨,命誅首謀者三人,餘配洪澤、芍陂屯田,其脅從者招諭復業。
戊辰,雲南地復震。
丙子,劉國傑、伊蘇呼圖魯來獻蛇節、羅鬼等捷。
庚辰,賑保定等路飢。
命中書省更定略賣良人罪例。
大都路總管兼大興府尹姚天福卒。天福為京尹三年,畿甸大治。後之尹京者,以天福稱首。
布埒達實哩者,北庭人也。幼熟輝和爾及西天書,長能貫通三藏暨諸國語,至是奉旨,從帝師受戒於廣寒殿,代帝出家。
是歲,斷大辟三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