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浙東史學
- 性 質
- 學術派別
- 興 盛
- 明清
- 代表人物
- 黃宗羲、萬斯同、章學誠、全祖望
浙東史學學術活動
編輯參與清廷《明史》的編寫
清朝初年,參與了《明史》的編寫。清廷初詔請黃宗羲修《明史》,遭其拒絕;舉萬斯同為博學鴻詞科, 亦辭不就。清廷開明史館,萬斯同後入館,成為《明史》前期編寫的重要人物,全祖望有言“《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後來黃宗羲亦允派其子北上入京修史。
參與清廷《四庫全書》的編寫
如乾隆年間清廷開四庫館,邵晉涵應詔入館並奉命主持史部的編撰工作。
參與、主持其他多種史書的編寫
如章學誠參與《續資治通鑑》的編寫
編撰,著有多種歷史學專著。例如:
章學誠著《文史通義》,為史學理論名著
章學誠編纂《史籍考》,書未完,稿散失
黃宗羲著多部歷史專著,如《明儒學案》為中國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史
講學授業 如黃宗羲,全祖望等講學鄉里。朱舜水講學日本。
學術傳播 如朱舜水的講學日本。
浙東史學社會活動
編輯黃宗羲
“父尊素為‘東林’名士,遭魏忠賢陷害。受父遺命,問學於劉宗周。十九歲入都訟冤,以鐵錐斃傷仇人。曾與‘復社’成員反對宦官權貴,幾遭殺害。清兵南下,他召募義兵,成立“世忠營”,進行武裝抵抗,被魯王任為左副都御史。明亡,隱居著述,屢拒清廷徵召。”
朱舜水
浙東史學主要觀點
編輯一:黃宗羲
黃宗羲著《明儒學案》,開浙東史學學風。廣泛深入研究歷史資料後提出“黃宗羲定律”。其政治歷史視角有相當進步之處,認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等。
二:朱舜水
朱舜水認為“經簡而史明,經深而史實,經遠而史近”,“得之史而求之經,亦下學而上達耳”。朱舜水的史學思想深遠影響了日本史學。
三:章學誠
章學誠提出了“六經皆史”的學説。“主張治經以考證史料和發揮義理相結合,將治經引向治史,反映其解脱舊經學傳統束縛學術趨向。”重視方誌,地方史。
四:全祖望
重視對史料的收集整理,重視對碑文傳記的研究採輯。
浙東史學主要影響
編輯浙東史學派主要影響了中國後世史學和日本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