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霍尼亞拉

鎖定
霍尼亞拉(Honiara)是所羅門羣島首都和主要港口,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北岸,克魯斯岬角西面。白色的沙灘、濃綠的棕桐樹叢和有珊瑚礁防護的平靜海灣,構成一幅詩意般的圖畫,為南太平洋地區一個嫵媚多嬌的海濱城市
霍尼亞拉是個港口城市,港內建有深水碼頭。城市東部的國際機場,開闢有通向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的航班。市內有植物園、植物標本館和一座陳列着各種傳統工藝美術品、戰爭紀念館的博物館。市中心附近有一條繁華的唐人街,許多華人商店分佈在大街兩旁。唐人街入口處對面還有中華公園,具有中華風格的亭台樓閣錯落於紅花綠樹之間。市區海濱有白色細而軟的沙灘,是良好的游泳場所。離市區45公里的坦比亞啤酒花園,有美拉尼西亞人風格的平房和舒適的海灘。
中文名
霍尼亞拉 [1] 
外文名
Honiara
行政區類別
所羅門羣島首都
地理位置
瓜達爾卡納爾島北部偏西沿海
氣候條件
熱帶海洋性氣候
人口數量
49,107人
著名景點
東倫內爾島
機    場
霍尼亞拉國際機場
經緯度
南緯9°26',東經159°57'

霍尼亞拉歷史沿革

瓜島首都霍尼亞拉 瓜島首都霍尼亞拉
霍尼亞拉是太平洋羣島中一個重要的城市,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1893年受英國人的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人佔領,瓜達爾卡納爾島曾幾次經歷血戰,有3萬多美國與日本士兵戰死疆場。
1942年8月,美國海軍陸戰隊佔領了島上的日本飛機場。
1943年2月,日本潰敗。市區周圍還有許多太平洋戰爭的戰場遺蹟,機場大門外有一門戰時大炮。由於原來的首府在戰爭中毀壞,戰後遷至霍尼亞拉。
1978年所羅門羣島獨立,霍尼亞拉被定為首都。

霍尼亞拉地理環境

霍尼亞拉 霍尼亞拉
有鋁土、鎳、銅、金、磷酸鹽等礦藏,水力資源豐富。
森林覆蓋面積90%。林業發展迅速,已成為主要經濟支柱。但因過度開採,面臨林業資源枯竭的危險。
1996年11月,政府同綠色和平組織及一些國際公司合作實施一為期3年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項目。

霍尼亞拉交通運輸

霍尼亞拉道路

陸路交通不發達,霍尼亞拉地區柏油路面公路100公里,農村土路1770公里。

霍尼亞拉航空

霍尼亞拉 霍尼亞拉
飛霍尼亞拉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主要有巴布亞新幾內亞航空公司和瑙魯航空公司澳大利亞航空公司與所羅門航空公司也聯營出入所的國際航班。有定期的海上運輸貨輪通往澳大利亞、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日本、香港和歐洲。霍尼亞拉是主要港口。

霍尼亞拉港口

瓜達爾卡納爾島 瓜達爾卡納爾島
霍尼亞拉港是所羅門羣島商港。位於所羅門羣島中南部瓜達爾卡納爾島西北岸庫阿灣內,港市之東北,海路西距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莫爾比茲港848海里,西北距基埃塔港273海里,拉包爾港582海里,東南距斐濟首府蘇瓦爾港1211海里;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努美阿港924海里,西南至澳大利亞的悉尼歸納個599海里;港區分佈在克魯斯角東南凹部的庫阿灣內,主要岸壁碼頭在庫阿灣西北岸,西南-東北走向,東北段是深水碼頭,長71.6米,水深9.4米,西南段長120米,但水深僅1.8-3.9米,用於小船;西南岸還有四座指狀小突堤,東南兩座老、新突堤長61和110米,用於石油進口。老碼頭僅允許吃水最大3.96米的油輪停泊;新碼頭可允許吃水8.84米的油輪停靠;港灣中還有浮筒,供吃水9.75米的船隻繫泊。港口出口椰幹、木材、魚產品,進口糧食、機械、石油、百貨。

霍尼亞拉經濟產業

霍尼亞拉 霍尼亞拉
霍尼亞拉的經濟基礎是農業,發展農業的潛力很大,主要的農產品包括薯類、椰子油棕可可、香蕉和香料等,其中椰子肉、可可、木材、魚類棕櫚油等的出口是很重要的經濟來源。
有魚產品、傢俱、塑料、服裝、木船、香料、食品和飲料等小工廠和採礦業。主要農作物是椰幹、棕櫚油、可可等。
從獨立以來,經濟有較大發展,已由過去的單一經濟,逐步轉變為農、漁、礦、林、旅遊等多樣化經濟。牛肉、糧食、蔬菜基本自給。1990年以來,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經濟緊縮政策,如調整所元匯率、削減政府開支預算、部分調整税率、國營企事業單位私有化、調整經濟結構、鼓勵加工出口等,使得80年中後期一度困難的經濟有所好轉。受亞洲金融風暴衝擊,所經濟自1997年下半年開始步入困境,出口減少,所幣貶值20%,財政嚴重虧空,且迄今無好轉跡象。1999年以來,受部族衝突影響,所經濟進一步形勢惡化。主要生產和出口椰幹、木材、海產和油棕,還產稻米、可可、甘薯、香蕉、菠蘿、橡膠等。有金、鋁土、銅和鎳等礦產。

霍尼亞拉教育

保持美拉尼西亞的傳統文化教育水平低,文盲約佔人口的49%。小學,中學和高等學府比較少。

霍尼亞拉宗教信仰

居民所信的宗教96%是基督教(其中45%是聖公會,18%是羅馬天主教,12%是United,10%是浸信會,7%是安息日會,4%其他宗派教會)以及大約4%當地土著信仰。

霍尼亞拉文化

霍尼亞拉

養豬越多越有錢。並不是養豬專業户、養豬大王之類,用豬去換錢,而豬本身就是財富。由於財富也是提高地位的手段之一,許多人為了能在氏族中建立聲威,發揮了許多的手段-廣納妻妾,由於飼養豬是婦女的責任,多娶妻納妄,也就能餵養更多的豬。

霍尼亞拉婚俗

霍尼亞拉的婚俗非常奇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樣式。合乎結婚年齡的男孩父親,為他的兒子選定一個合適的女孩,同時將一塊貝幣付給女孩的父母。雙方父親坐在一起商議最後的聘金。傳統的聘金包插貝幣,或是紅羽毛貨幣,或者是豬或海豚牙。聘金由新郎的母親送予新娘的母親,除此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布匹,放進獨木舟中,再送給女方。

霍尼亞拉服飾

戰火中的霍尼亞拉 戰火中的霍尼亞拉
霍尼亞拉的土著不穿衣服,小孩子們全都光着身體,即使是些年輕男女們,也常常是一絲不掛地走來走去;一般成年人也僅是在腰胯間圍塊布或一串樹葉,或着掛塊樹皮在胸前,婦女們酷愛用貝殼或花瓣串起來掛在頸上,垂在胸前,或掛在雙臂上,並喜歡用草紮成圖案,戴起來作為裝飾品。男子通常穿着短褲或下身折布,婦女通常穿着裙子。許多島上的男子都在皮膚上紋身,花刺得越多越精細越顯示美麗。
居民大部分居住在沿海地區,因為沿海地區交通方便.便於捕魚和耕種。有的村落建在陸地,每户都有自己的菜園,種着主人所需要的各種蔬菜和糧食,海龜、雞、香蕉、各種水果以及甘薯所羅門羣島居民的主要食品。
居民樸實熱情,國家美麗的海島風光吸引了大批外國遊客,人們有禮貌地迎接來觀光的客人,他們已經習慣了行握手禮。在外交場合,對外國朋友稱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由於居民大部分信奉基督教,所以每年他們都熱烈慶祝基督教節日。

霍尼亞拉重大節日

霍尼亞拉海景 霍尼亞拉海景
霍尼亞拉96%的人民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主要節日有聖誕節、受難節、復活節、昇天節、諸聖日(萬聖節)等,天主教和東正教還有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命名日等節日。

霍尼亞拉主日

亦稱“禮拜日”。基督教對星期日的別稱。《新約聖經》中:耶穌在安息日前一天(星期五)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覆活,於安息日後一日“復活”,即為主日,“主的日子”。

霍尼亞拉本堂節日

為紀念基督教史上各種重大事件、聖母和聖徒而建造教堂及其祭壇的節日。形成於各地正式接受基督教並開始建造教堂的時期。其教堂往往用某個被視為本堂區教徒保護者的聖徒來命名,為紀念聖徒而規定的節日即稱為“本堂節”或“教堂節”。這種節日因此頗具地方特色,為當地居民所重視。其紀念活動亦極為隆重,有時會持續數天。主要在農村流行,成為其民間傳統。

霍尼亞拉降臨節

亦稱“將臨節”。自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的星期日起,至聖誕節止,為迎接耶穌的誕生和他將來的復臨這段時期。
西方教會年曆以降臨節開始。
其中第一個週日被稱為“降臨節主日”(adventsunday),而最後那個週日被稱為“降臨節第四主日”。在這四個週日期間內,人們通常可以看到所製作的“降臨節花冠”,由木製或金屬製架上的四根蠟燭組成。在降臨節的每一個週日會點燃其中的一根蠟燭。某些教會的教牧人員在這段時間內會穿象徵懺悔的紫色服裝。
5世紀末始於法國的一些教區,7世紀傳到西方各地教會。12世紀末規定該節期為四個星期,惟有原定節期的大小齋已免。

霍尼亞拉聖誕節

亦稱“耶穌聖誕瞻禮”、“主降生節”。為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多數教會皆舉行。《聖經》中無耶穌當生日起的記載。公元4世紀,西方教會規定於每年12月25日守此節。東正教和其它東方教會由於曆法不同,其節日相當於公曆1月6日或7日。基督徒在此節日舉行盛大慶祝活動。古羅馬人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落又融入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宗教禮儀,於是有張掛樹枝、團聚歡宴、燃燒柴木、品嚐糕餅、走親訪友等慶祝活動。英美國家在家中放聖誕樹,唱聖誕歌。火和彩燈的裝飾象徵温暖和長壽;常青樹象徵不斷進取、奮鬥生存。

霍尼亞拉顯現節

亦譯“主顯節”。源於希臘文Epiphania,意指“耶穌曾三次向世人顯示其神性”。第一次誕生時,大星帶領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顯示出他是基督;第二次為開始傳道受洗時,“聖靈”如鴿子降臨在他頭上,顯示出他是上帝的兒子;第三次在參加迦拿城的婚宴時,將水變為酒,顯示出他的榮耀。教會規定1月6日為此節日。天主教中是第一次顯現,故又稱“三王來朝節”;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重視第二次顯現,故又稱“主領洗節”,因曆法不同,其節日相當於公曆1月18或19日。

霍尼亞拉懺悔節

基督徒思罪懺悔的節日。大齋節首日(聖灰節)之前的星期二舉行,以表示謝肉節的結束,人們應準備封齋。也稱“懺悔火曜日”(MardiGras)。在英國習慣稱為“煎餅星期二”(PancakeTuesday),人們在這一天要將齋戒節期間禁止食用的肉、油用完。

霍尼亞拉大齋節

亦稱“封齋節”。基督教的齋戒節期。《新約聖經》載,耶穌於開始傳教前在曠野守齋祈禱40晝夜。始於聖灰節,終於復活節前一天(共46天)。教徒在此期間守40天齋戒,一般於星期五守大齋小齋,週日不守(所謂齋戒是少量攝食,以魚代肉)。節期內教堂祭台上不供花,教徒也不舉行婚配,停止娛樂。新教多數宗派不守此節日。
大齋節最後一週被稱作“神聖週”,始於棕枝主日,終於復活節前一天。

霍尼亞拉聖灰節

復活節前七週(即前第40個週日)。在聖灰節,人們會灑灰於頭頂或衣服上,以表明悔改或懊悔。

霍尼亞拉主顯聖容節

亦譯“耶穌顯聖容日”或“儀容光日”。《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帶領彼得、雅各和約翰到高山祈禱時變了相貌,“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説話”。教會規定8月6日為此節。東正教和其它東方教會因曆法不同,8月6日相當於公曆的8月18或19日。

霍尼亞拉棕枝主日

亦譯“聖枝主日”或“主進聖城節”。《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受難”前不久,騎驢最後一次進耶路撒冷城。據稱,當時羣眾手執棕枝踴躍歡迎耶穌。為表紀念,此日教堂多以棕枝為裝飾,有時教徒也手持棕枝繞教堂一週。教會規定在復活節前一週的星期日舉行。

霍尼亞拉友好城市

中國廣東省江門市,是兩國第一對友好城市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