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藏戲

(西藏自治區的傳統戲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鎖定
藏戲(英語:Tibetan opera,藏語:ཨ་ཅེ་ལྷ་མོ་),在西藏自治區稱為“阿吉拉姆”,在青海省稱為“南木特”,流行於西藏自治區,四川、青海、雲南、甘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省、自治區以及印度、不丹等國家的藏族人居住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2] 
藏戲起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民間歌舞,二是民間説唱藝術,三是宗教儀式和宗教藝術;是集神話、傳説、民歌、舞蹈、説唱、雜技等多種民間文學藝術與宗教儀式樂舞為一體的戲種。每逢雪頓節、望果節達瑪節、藏曆新年和特定的宗教節日,都要舉行大型藏戲匯演。常演劇目有“八大傳統藏戲”之稱,演出一般分為“頓”(開場祭神歌舞)、“雄”(正戲傳奇)和“扎西”(祝福迎祥)三個部分。其表演手段高度程式化,有唱、舞、韻、白、表、技“六技” [2] 
2006年5月20日,藏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2009年9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 
中文名
藏戲
批准時間
2009年9月30日
非遺級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非遺編號
Ⅳ - 80
申報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外文名
Tibetan opera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藏戲歷史淵源

藏戲劇種起源

  • 起源説法
關於藏戲的起源的説法有:
桑耶寺 桑耶寺
一、藏族土風舞與佛教哲學內容相結合而成啞劇舞蹈説。具有代表性的論點是:“公元8世紀,西藏是藏王揮松德贊執政,他受母親金成公主的影響,非常信仰佛教,就派人迎請高僧蓮花生前來西藏宏揚佛法,並在山南修建了桑鶯寺(現桑耶寺),當寺廟建成,舉行落成典禮時,蓮花生採藏族士風舞與佛教哲學的內容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啞劇的舞蹈形式來鎮魔酬神,這種儀式流傳到現在,仍在寺廟中以跳神的形式保留下來。”
二、跳神儀式注入佛經故事使之戲劇化説。該觀點的論據是:到十四世紀,高僧唐東傑布將簡單的跳神儀式,穿插情節,注入一些流傳在民間的或記載在佛經中的故事內容,使其戲劇化,利用來吸引羣眾,宣揚宗教,受到羣眾的歡迎,因而廣泛流行起來。但到後來,由於一些喇嘛反對公開宣露佛教秘密,因而使當時戲劇化了的跳神儀式,受到限制。
三、從宗教儀式跳神中分離出來的藏戲説。該觀點認為:到十七世紀,五世達賴羅桑嘉措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他把藏戲做為一種獨立的文藝形式,從宗教儀式的跳神中分離出來,從那時起才有了腳本,演劇的人們也才逐漸從寺廟分化出來,組織成為職業性的藏劇團。據説當時前後藏、山南等地先後組織的藏劇團竟達十二個。
四、藏戲是“偏重於舞蹈的啞劇”説。該觀點認為:藏戲也應該起源於十四、十五世紀了。然而,從一些早期的記載看來,當初不過是偏重於舞蹈的啞劇。據藝人旺階敍述,是偏重於舞蹈的啞劇。另外在《薩迎世系》裏一段記載:“……崑玉王生於於湯木犬年(1034年),幼聆父兄之教,盡悉之,對新舊秘法意竊嚮往,時卓地有大廟會,往觀焉,百技雜藝之中,有巫師多人。自在女二十八人,戴面具,手持兵器,另有長辮擊鼓,隨之而舞,至為奇觀,均可以説明為啞劇階段)。只是在吸收並表現了文學內容以後,才正式形成以演唱為中心的表演藝術。以現存的壁畫材料和史書記載證明至遲在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1617一1682)時代,藏劇已經具有今天的規模了”。
五、藏戲是歌、舞、劇的一種表演藝術形式説。該觀點認為:藏戲,藏語叫‘朗門他’或稱‘阿吉那摩’,是歌、舞、劇相結合的一種表演藝術形式。
六、藏戲是“從説唱形式演變成為歌舞化的藏劇”説 [32] 
  • 雛形——白麪具藏戲
根據史載,白麪具藏戲是古代藏人在模仿狩獵時的原始勞動歌舞的基礎上,編織一些尋獵等民間故事而形成的;起源很古的藏族古代舞蹈,總是和歌相伴隨的。他們不是悶聲不響的啞舞,而是一面跳舞一面歌唱
當時,藏王赤松德贊為他生下三個王子的后妃次央薩梅朵珍建造的桑鶯寺康松桑康林神殿的壁畫中,清晰而生動地描繪有演出白麪具藏戲的場面。
現存的自面具藏戲的藝術形式中,仍然可以進一步發現和了解到當時人們披着各種獸皮,模似動物的吼聲,演出一些簡單的以狩獵等為故事內容的歌舞劇的情景。在它的韻白、唱腔、舞姿神態和鼓點節奏等藝術形式中,均可找到這些明顯的痕跡。如每出白麪具藏戲中開場戲兩位温巴夏一間一答説韻自時,每句韻白的開頭總有一個模似黃牛叫聲的長音;當兩位温巴一段的問答結束以後,同時喝出“唉哈哈哈哈哈”的馬叫聲。在白麪具藏戲的大部分唱腔的開頭,都有一句摸似在田野上毛驢的吼叫聲等。
而白麪具藏戲唱腔中,模似動物的吼叫聲的唱法本身,也是根據“西藏歌音七品”的要求而設計創作的。“酉藏歌音七品”是:“中令、仙曲、繞地、六合、五合、奮志和近聞”。以上的每個歌音,都妥求模似動物的吼叫聲,諸如“中令聲似鴻雁的叫聲,仙曲聲似黃牛的吼聲,繞地聲似山羊的叫聲,六合聲似孔雀的啼鳴,五合聲似杜鵑的啼鳴,奮志聲似駿馬嘶鳴,近聞聲似大象的嚎叫聲”等。
西藏古文化的發祥地稚隆,也是白麪具藏戲的發祥地,而且主要流傳於山南一帶和拉薩的少數地方;西藏其他地區從未流傳過。其基本原因是,白麪具藏戲的藝未形式發展緩慢,長期停留在原有古老的水平上。

藏戲劇種發展

隨着社會的相對安定和政治經濟的發展,藏族文化和文學藝術都獲得了巨大發展。藏戲的發展經過了唐東傑布時期、五世達賴時期和西藏和平解放後三個時期。
  • 唐東傑布時期
唐東傑布 唐東傑布
1430年,藏傳佛教香巴噶舉派著名高僧唐東傑布修建西藏第一條鐵索橋時,由於人力、財力有限,造橋工程難以進展。唐東傑布以佛教故事為內容,使用戲劇情節、人物唱腔、詠白解説、舞蹈組合的表演藝術形式,組織表演隊到各地演出,募集造橋經費。這就是藏戲的雛形。為此,人們把唐東傑布視為藏戲的祖師。
因藏戲最初由美貌出眾的七姊妹演出,人們又把藏戲稱為阿吉拉姆。後來唐東傑布回到家鄉日吾齊後,將白麪具改成藍面具,以表演“温頓巴”的開場節目,主要是淨場祭祀、祈神驅邪。同時發展的還有“達通”“達仁”“扎西”等多種唱腔。
1437年,後藏謝通門地方土酋王藏傑布修建扎西孜鐵橋,唐東傑布仍用表演節目的辦法募集造橋經費,在演出中還增加了兩個具有羣眾性的節目,一個是“甲魯晉拜”,即甲魯祈神賜福;一個是“拉姆魯嘎”,即仙女歌舞歡慶。甲魯,是後藏謝通門一帶對家族長老的習慣稱呼,在募捐演出時,七姐妹的歌舞表演引起了家族長老們的興致,他們頭戴大紅高帽,身穿氆氌大袍,上場同七姐妹同舞同歌。唐東傑布把温巴、甲魯、拉姆三個節目連接融合起來,形成了藍面具戲開場儀式。原來比較簡單粗獷的白麪具戲開場儀式也逐漸向藍面具戲轉化,使兩者的開場儀式有所接近。 [32] 
  • 五世達賴時期
五世達賴塑像 五世達賴塑像
17世紀,藏戲正式從宗教儀式的跳神中分離出來,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演渾然一體的戲曲藝術表演形式,出現了作家創作的上乘劇本,積累了一批著名的傳統劇目。民間也建立起許多藏戲戲班,有的已發展成為有一定影響的職業、半職業戲班。在藝術風格上開始形成不同的藝術流派,如江嘎爾和覺木隆的表演藝術各具風采。此時,德格藏戲正式形成,門巴藏戲和昌都藏戲也先後形成並獲得發展。這一時期,中原漢地藝術對西藏藝術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從而使西藏古老的藝術傳統產生了突變,於是西藏出現了漢藏風格混合的藝術形式。
五世達賴尚未親政時,就很喜歡藏戲。在他的授意和倡導下,寺院每年進行的夏令安居修習結束的酸奶宴上,都要邀請在民間享有盛名的藏戲班進哲蚌寺作助興演出,從而開創了哲蚌寺雪頓節觀摩藏戲的慣例。之後,逐漸形成了雪頓節開始在哲蚌寺,最後在羅布林卡舉行一年一度規模宏大的藏戲獻演活動。由於五世達賴的關注和提倡,藏戲在各地獲得普遍支持而很快發展起來。各地民間從這個時期開始,有了專門改編、加工並記錄成文字的手抄或刻印的藏戲劇本,很多地方和部分寺廟組建起比較固定的、帶有職業性質的藏戲演出班子。
藏戲在衞藏地區孕育、萌生、形成、發展,逐漸流傳到西藏全區各地,如普蘭、亞東、錯納、察雅香堆等地,並流傳到四川的巴塘、理塘和甘孜等地區,青海的黃南、甘肅南部的夏河以及印度、不丹等鄰近國家的藏區。在此過程中,藏戲繁衍、滋生出多種戲曲劇種,如德格藏戲、昌都藏戲、門巴藏戲。這個時期,白麪具戲和藍面具戲都有了很大發展。首先,在各地民間出現了大量的職業、半職業性的藏戲班。每年參加拉薩雪頓節的白麪具戲班有6個,藍面具戲班有4個。此外,瓊果孜、察雅香堆、洛扎魯果等地的戲班基本上也以演藏戲為職業。民間和寺院中的羣眾與僧眾組織起來的業餘自娛性藏戲班就更多,特別是衞藏地區的農區和半農半牧區較大的村莊、集鎮和寺院都有自己的業餘藏戲班。其次,眾多的藏戲班和頻繁的演出活動,使藏戲藝術逐漸形成了不同風格的藝術流派。從五世達賴時期起,藏戲有了自己的劇本,演員走出寺院同民間藝人相結合,組成了很多職業性藏戲團。
西藏比較著名的藏戲團有南木林縣的香巴、江孜縣的江嘎爾、昂仁縣的迥巴、拉薩市的覺木隆。此外,還有康區的巴塘藏劇團、大金寺藏劇團,甘南的拉卜楞藏劇團。18世紀是藏戲發展史上最興盛的時期,五世班禪撰寫的劇本《頓月頓珠》為傳世的八大藏戲之一。西藏每年藏曆七月初的雪頓節都要舉行藏戲匯演,全藏12個著名藏劇團均到拉薩為達賴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僧俗官員獻演,演出返回後還要給當地政府、頭人和羣眾演出。從此,雪頓節成為西藏傳統的戲劇節。 [32] 
  • 西藏和平解放後
1951年後,中央代表張經武和西藏工委張國華、譚冠三、範明等領導人專門看望覺木隆藏戲藝人。1956年,陳毅副總理率中央代表團到拉薩,祝賀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覺木隆藏戲隊為此專門組織演出藏戲。自此,工委宣傳部和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文教處經常組織覺木隆藏戲隊在各種重要場合演出藏戲。同年,還組織部分藝人隨西藏文藝代表團赴北京參加全國文藝匯演。覺木隆藏戲特技演員次仁更巴參加了中國青年代表團赴莫斯科,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演出並獲獎。
20世紀50年代,西藏地方藏戲活動有了新的發展,如拉薩尼木縣台仲和倫珠崗兩個白麪具戲班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雪頓節時演出白麪具戲,在尼木縣演出藍面具戲,逐漸把白、藍面具兩種藏戲風格融合在一起,形成衞藏之間的尼木藏戲風格,民間稱他們是“尼木拉姆”。1959年,扎西頓珠與流散西藏各地的40多位覺木隆藝人成立了藏戲隊,吸收部分藏族文藝幹部和民間藝人;1962年,西藏藏劇團成立;1964年,拉薩市業餘藏戲隊有:雪巴藏戲隊、八廓街藏戲隊、吉日藏戲隊、哲蚌寺喇嘛藏戲隊等。西藏專業和業餘藏戲團體開始創作演出具有一定藝術水準的新劇目。1966年,西藏藏劇團上演了《文成公主》《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諾桑與雲卓》四個大型傳統戲以及《蘇吉尼瑪》《白瑪文巴》的片斷,創作了《解放軍的恩情》《幸福證》《農牧交換》《漁夫班登》《血肉情誼》《阿爸走錯了路》《英雄佔堆》《爐火重生》等中小型現代藏戲劇目。此後,藏戲藝術在全區獲得發展。
扎西曲登社區在進行雅礱扎西雪巴藏戲表演 扎西曲登社區在進行雅礱扎西雪巴藏戲表演
藏劇團一方面注重傳統、歷史傳説、現代題材藏戲,全面抓劇目創作;另一方面,招收表演和音樂伴奏新學員,把表演、導演、音樂、舞美等部門的藝術創作骨幹送到中國其他地方有關的大專院校進行培訓和進修,使藏戲藝術創作逐步正規化、專業化。20世紀70年代,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曾經改編移植京劇《紅燈記》。
20世紀80年代以後,藏劇團改編上演一批傳統劇目,又創作排演了大型歷史劇《唐東傑布》《八思巴》和《阿媽加巴》《交換》《因果》等一批中小型現代劇,以及大型現代劇《蒼決的命運》和傳統與現代綜合編演的大型節目《綜藝晚會》等 [24] 

藏戲文化特徵

藏戲傳統稱謂

在藏文中,唱歌與唱戲、跳舞與演戲,都有準確而截然不同的專有名詞。唱歌叫“魯諧”、唱戲叫“朗達”;跳舞叫“餚卓”、演戲叫“拉姆鑄木巴”。這些稱謂,各有不同的含義 [32] 

藏戲戲劇理論

  • 韻白
藏戲固有的三種韻白:
一、説雄,是念板式的韻白,主要用來解釋劇情的。這種韻白的特點是:在韻白的頭尾兩處,增加頗具特色的長音,以示開始和結束;中間部分是主要的韻白,用詩句或散文式均可,長短不限。
二、夏,藏語意為對韻白。這是從説雄的韻白中派生出來的。在每一段詞的結尾處,加上有生活氣息的白話、散文詩或詩詞句均可。
三、快板式韻白。是從民間的果諧歌舞中汲取的。説這種韻白時,邊舞邊説,主要用來作自我介紹等,但要用詩詞句。藏戲中純白話較少。而今的專業劇團如各藏區的藏劇團,在表演傳統藏戲或現代藏戲時,都汲取了現代詩詞朗誦和話劇説白等 [32] 
  • 戲曲五支
藏戲戲曲五支的主要內容是:演劇者、介紹劇情者、音樂者、服裝者、喜劇者等五支.演出藏戲,在有劇本的情況下,必須具備戲曲五支所提出的要求。這些條件就是要有演員的表演,有戲師的説雄介紹劇情,要有鼓拔的伴奏,要有製作服裝和道具的,還要有加強喜劇色彩的丑角演員的精彩表演等等。九種表演技藝是:媚態、英姿、醜態等三種為身技;猛烈、嬉笑、威脅等三種為口技;悲憫、憤怒、和善等三種為眼技。
藏戲表演方面,雖然有這樣比較完整的理論和其基本要求,但在過去許多戲班子中,能擔任導演作用的戲師和演員,都是基本上沒有文化的農民羣眾。因此,在演出過程中,有些戲師是嚴格按照上述方面要求演員,但也有些戲師並不強調,任其自便 [32] 
  • 唱腔
藍面具藏戲中,共有一百多首唱腔。這些唱腔,大體上可分為十大類:
  • 達仁,藏語意為長調;達通,藏語意為短調;巴爾通,藏語意為中調。這幾種唱腔,在傳統藏戲中的重要人物,基本都有一至兩三首。這三種唱腔的曲名,主要是指唱腔旋律的長短、結構的大小而言,表現劇情上並無什麼區別,即因人定曲,均可通用。
  • 當羅,藏語意為反調。這種唱腔,曲式上一般都是上下兩句結構;調性上因其首句旋律的調性,到了下句時,卻轉至另一調性上。由此而名反調。這種唱腔的情緒和色彩,都有較明顯的對比。
  • 切能,藏語意為反覆下半句唱。
  • 覺魯,藏語意為悲調。
  • 諧瑪朗達,藏語意為歌戲棍合唱腔。這種唱腔有點類似三部曲式結構,即第二部分;都是藏戲傳統唱腔風格的散板;第二部分,是含拍子方整式中板節奏的民歌旋律風格;第三部分,又回到藏戲傳統唱腔風格的散板.這種曲式簡稱A一B一A結構。
  • 諧瑪當朗達,這種唱腔類似歌戲混合唱腔。所不同的就是,這種唱腔的中間部分,是念板式的旋律所組成。
  • 當薩爾,藏語意為新腔。
  • 當寧,藏語意為舊腔。 [32] 

藏戲演出流程

藏戲的演出分為開場、正戲和結尾三部分。
開場稱為“温頓巴”、“甲魯温巴”或“頓”,出場人物有温巴(漁夫或獵人)7人、甲魯(領班)2人、拉姆(仙女)7人。首先是温巴戴着面具又唱又跳,然後甲魯領着一羣仙女出場歌舞,藉以介紹演員、講解正戲的劇情。而且藏戲開始都有祭祀藏戲祖師唐東傑布的內容。如果單獨演出“甲魯温巴”,便在其中穿插很多詼諧滑稽的短劇和雜藝特技節目。
第二部分為正戲,稱為“雄”,正戲是通過戲師或第一温巴、第二温巴等用連珠韻白從側面介紹來開展的。故事情節的詳略和演出時間的長短,均由戲師掌握,有些大戲可連演二三天,甚至六七天。傳統劇目一般都流傳上百年,甚至幾百年。藏戲情節發展由戲師介紹,劇中的角色吟腔弄調或表演絕技,同台演員幫腔伴舞。演出正戲時,開場戲中的演員不管扮演和不扮演劇中人物,全部出場,圍成半圈,輪到自己時,即出列表演,其餘時間就參加伴唱和伴舞。藏戲演出不分幕和場次,劇情講解者和伴唱伴舞起到分幕的作用。這種戲劇形式與古希臘戲劇很相似。
藏戲的第三部分為結尾,稱為“扎西”,是正戲演完後的祝福迎祥的儀式,伴有歌舞,同時接受觀眾的捐贈。藏戲的文學劇本有許多是由專門的作家創作的,但還不是現代的完全代言體的格式,實際上是藏族用以説唱的故事。所以藏戲的演出格式和戲劇結構,還保持了很多説唱藝術的特點,這與中國古典戲曲代言體和敍事體相結合的表現方法十分相似。藏戲的唱腔除了吸收民間音樂、宗教音樂而形成的“仲古”等特殊裝飾音之外,還有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幫腔伴唱,沒有弦管笛等樂器伴奏,只有一鼓一鈸配合動作和舞蹈的節奏。
廣場戲藏戲多不在舞台表演,而是在廣場表演。藏戲團體到一個村鎮、或一個居民聚居地,或一個帳篷圍圈點,一齣戲一般只演一場,但一場戲可能演幾天。因為是廣場戲,所以要求唱腔須特別高亢遼闊,在表演和唱腔的中間,大量穿插民間舞蹈和在演出實踐中形成的特殊的藏戲舞蹈。舞步動作要求起落幅度大,豪放、雄壯、粗獷、樸實,又內含自己特殊的韻律之美。藏戲中特別吸引人的地方,是吸收發展了民間藝術和雜技的技巧。因為穿插這樣的舞蹈和特技藝術,才能使遠距離的大量觀眾看得清,也才能調節場上的演出氣氛,不至於因大段的説唱,使人感覺單調枯燥。因此,藏戲便自然形成一種歌舞成分較強的戲劇。藏戲在演出中間,還穿插了許多滑稽詼諧的喜劇表演,像表演管家、信差、巫師、尼姑等小丑人物的言談舉止一般格外誇張,還有了專門表演小丑的演員 [32] 

藏戲演出服飾

藏戲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高原雪域特色。
藍面具戲的藏戲服飾具有藏族的肥腰、長袖、大襟、袒臂的特點,色彩豔麗濃重,注重紋樣結構組合,喜用獸皮、金銀、珠寶、象牙、寶石等作為飾物。同時,腰帶又是佩掛裝飾品的主要部位,各種式樣鑲有珠寶的腰佩系在腰上,垂在臀部,構成各式各樣的尾飾。這些服飾主要以古代吐蕃時期藏族服裝為基礎,後經歷史演變,吸收元朝蒙古族服飾和清代官服的形制樣式發展而成。藏戲在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因同宗教有密切關係,所表現的劇目故事以佛本生事蹟和高僧聖徒傳記為多,所以藏戲服飾中的宗教色彩也較濃厚。
藍面具藏戲正戲人物大多數是前藏服裝,個別也有其他地方服裝。這些服飾具有富麗、絢爛、凝重的特點,色彩對比較為強烈。西藏服裝所用原材料以綢、緞、縐、呢和氆氌等絲織品、藏族毛紡織物為主,還用金銀絲緞和各種花色錦緞做衣服面料和鑲配料,再加以部分絨繡、平金及金夾線、銀夾線等縫製傳統藏戲服飾。
藏戲服裝製作一般都由民間戲班所屬之領主頭人或所依靠的寺院負責置辦,也有少數貴族、官員和寺院高僧為民間戲班出資置辦,還有部分村鎮和寺院戲班由村民及僧眾捐獻物資錢款集體置辦,後者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後更為普遍。藏戲服飾一般由西藏各地民間著名的裁縫裁製,如拉薩、日喀則、昌都、澤當等重要城鎮所在地的戲班,均請專為寺院高僧和地方官員裁製服裝的著名匠師縫製戲衣 [34] 
昌都戲、德格戲又較多地吸收漢族戲曲的某些服飾成分。門巴戲主要以門巴族生活服裝為基礎,又明顯受到藏族服飾的影響。西藏戲曲在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同宗教有密切關係,所表現的劇目故事以佛本身事蹟和高僧聖徒傳記為多,所以戲衣中的宗教色彩也較濃厚。像藍面具戲年演故事多數源於印度,但所用戲衣就沒有一件完全是印度的,均為西藏本地各階層人物有服裝。一些特殊角色,也有用外民族的,如《白瑪文巴》中伊斯蘭教國王目見迪傑布穿回族服裝;《蘇吉尼瑪》中漢民船伕穿清代漢族服裝。在藍面具戲正戲人物所穿用的西藏民族服裝中,大多數用的是前藏服裝,個別也有用其他地方服裝的。如《卓娃桑姆》中魔妃哈江的女僕斯莫朗果為後藏裝飾,《蘇吉尼瑪》中舞女亞瑪更迪穿的是工布服裝。這些角色所用的戲衣,與故事劇情並無關係,僅為調劑、豐富戲劇色彩。再比如藍面具戲開場戲中的幾個角色穿特製的服裝,也是如此。這些戲衣具有富麗、絢爛、凝重的特點,色彩對比較為強烈 [33] 
藏戲服飾主要有:
①國王服。國王或原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官員服裝,藏語稱“傑切”,以水紋、山岩、雲彩、滾龍四種圖案的藍色緞和元代黃色緞等製成。王子服與國王服飾基本相同,藏語稱“傑賽切”,一般是黃色黃皮滾龍緞袍,也可以是黃色團花緞袍。國王服和王子服在八大傳統藏戲劇目中均使用。
藏戲服飾 藏戲服飾
②大臣服。用融化酥油的顏色為底色,上繪有原西藏地方貨幣章嘎圖案的“郭欽章嘎”緞製成。藏語稱“倫波切”。此外,還有一種以黃色團花緞製成,在此種黃色緞袍上加穿一件無袖褂子坎肩,為大臣、管家一類角色外出衣裝,稱“翹切”。八大傳統藏戲劇目中均使用。
③侍從傭人服。以較低等級的各式團花緞製成的藏袍,分男女兩種。藏語稱“約切”。八大傳統藏戲劇目中均使用。
④喇嘛服。由紫紅色薄氆氌僧裙“香託”、袈裟“申”和鑲金絲緞的背心“郭欽堆嘎”三件組成。藏語稱“查切”。
⑤尼姑服。以紫紅色氆氌製成的一種藏袍。藏語稱“阿納切”。
⑥甲魯服。特製戲裝,從古代王子服發展而來。從一般部落長老和土酋之王子,到後來的俗官,包括最高的二品俗官,都可以穿用。金黃滾龍緞上衣和黑圍裙代表國王,掛於腰間的彩花荷包“郭爾貼休”代表御馬,腰刀“甲魯直”代表將軍,頭戴白氈帽“阿昆”代表大象,所戴圓形耳環代表法輪,斜掛於胸前的五彩緞帶“散”代表王后,耳環上裝飾的噴焰“諾布末尼”代表財金。在藍面具戲後來的演出中,“阿昆”白氈帽除最古老的迥巴派戲班使用外,都改戴寬大的“薄獨”帽,金黃滾龍緞上衣改成普通的坎肩,外穿一件特製的彩虹條色花氆氌褂子,稱為“甲魯喀昆”,是一種腰間不拴帶子的敞褂。
⑦温巴服。特製戲裝,為白、藍兩種面具戲開場人物“温巴”所穿用。藏語稱“温巴切”,其上衣是黑白或黑紅條色花氆氌製成的“迫短叉叉”,內穿一件紫紅或深紅的坎肩,貼身還有白布襯衫;下身是開襠的黑燈籠褲,燈籠褲腰帶上掛一圈黑、白牛毛繩球穗“貼熱”。
⑧拉姆服。仙女服。藏語稱“拉姆切”。即特製戲裝,為白、藍兩種面具戲開場人物“拉姆”所穿用的仙女服。以各種緞子或毛料製成無袖藏袍。上身內穿五種顏色的綢襯衫,在後來的演出中只穿一件,或一綢襯衫上加五色領邊。下身內穿襯裙,外帶圍裙“幫典”。全身另外還要套一件“當扎”,即無袖的以彩虹條色花氆氌帶和藍、綠花緞帶並列連綴而成的褂子。
⑨跳神服。即從藏傳佛教寺院“金剛神舞服”直接借用到藏戲中的戲衣。藏語稱“多吉嘎羌姆切”。民間戲班有從寺院借用,亦有自己找裁縫進行仿製的。
⑩貴夫人服。原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的官員、貴族夫人的服裝。藏語稱“拉江切”。其服裝由藍花緞、深綠花緞、血青色花緞等製成。一種帶袖,一種不帶袖。全套盛裝時,帶袖與不帶袖的兩種花緞袍子一起穿。腰繫圍裙“幫典”,圍裙上以紅緞帶壓邊,象徵其丈夫的官位品級,即“幫典猜嘎”。八大傳統藏戲劇目中均使用。 [33] 
表演場景

藏戲面具

藏戲面具主要來自於宗教啞劇性舞蹈儀式——羌姆。藏戲早期演員均是男性,面具便於男演員扮演女性。
  • 材質
藏戲的面具在材質上分為:
1.平板式軟塑面具
平板式軟塑面具是藏戲中最為典型、最有獨創特色的一種面具。一般由山羊皮革或呢料、絨布製作而成,從簡單的一張皮上挖出幾個洞當做兩眼和嘴、在兩眼間掛一個胡蘿蔔形的片狀鼻子的白麪具,到造型誇張、裝飾美觀、繪製精巧、色彩絢爛的藍面具,發展出了一套系列式的平板軟塑面具,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底色的不同運用。這些平板式的軟塑面具,與民間的原始祭祀如“吉達”和表演藝術如“折嘎”的面具,在製作材料、造型形態和藝術格調上是一脈相承的,保留併發揚了清新、活潑、簡潔、明快的風格韻致。
2.半立體軟塑面具
半立體軟塑面具一般由布或者布層中塞入棉絮、獸毛等製成,如白、藍兩種面具戲中的常斯老頭面具,以塞入薄絮毛的布袋縫製成略呈立體的假面臉部,嘴和雙眼有的按形裁空,有的按形縫嵌,鼻子製成立體的,眉毛、鬍子以犛牛尾毛縫綴。這種半立體軟塑面具來源於早期的原始祭祖和民間藝術中的平板式軟塑面具,並有所發展,使之適合戲劇人物進行性格化表演。
3.立體硬塑面具
立體硬塑面具一般是泥塑或以泥塑脱出紙殼、漆布殼,再繪製而成,用於藏戲中的魔怪角色和神舞角色。這種立體硬塑面具,明顯由跳神面具或懸掛供奉面具借鑑發展而來。但各地民間藏戲在塑制時,與宗教面具嚴格的程式和規定完全相反,沒有嚴格的程式,完全以表演者、製作者的主觀意識而變化。 [28] 
  • 顏色形式
藏戲面具按顏色形式分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動物面具、宗教跳神面具。不同樣式的面具代表不同人物性格。
面具樣式
面具介紹
屠宰者白麪具
以原色白山羊皮毛製成,臉部呈平面,眼睛、嘴巴接形雕空,眉毛畫或嵌上,鼻子以側面剪影製成片狀突起一塊,用山羊皮上的毛製成鬍子和頭髮。面具額部塗畫或縫嵌日月徽記,一方面以為美飾,一方面亦是佛學上福澤、智慧的象徵。有的沒有日月徽記。面具的白色,象徵純潔、温和、慈悲和毫無害人之心。
國王紅面具
以一塊皮革製成,臉部糊上紅呢作底色,嘴、眼、鼻按程式製作,眉毛和上唇鬍子接形嵌上,下巴和兩頰裝飾黑色或灰黑色鬍子,鬍子比較稀疏。額部有日月徽記。面具紅色象徵權力和威嚴,具備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內務外事指揮自如之德能,呈現莊嚴、輝煌之色相。這種面具屬於藏戲正戲人物男老年角色使用,如老國王、大臣、頭人老爺等。
母后綠面具
臉部呈平面墨綠底色,嘴、眼、具和額部均按程式製作。面具較小,僅有巴掌那麼大,戴在演員額頭上或一角,演員的眼睛和大半臉部仍露在外邊,面具成為一種象徵性的"形"。與它相配,頭上要戴"三叉巴珠"等頭飾。綠色象徵功業彪炳,一世達賴根敦朱巴雲:"諸佛功德集於一身,此即林中度母。"按佛説一切之本母,能摧破所有敵軍,即與具一切功德之綠度母相同。這種面具屬正戲人物女老年角色使用,如王后、母親、牧羊婦等。
舞女半白半黑麪具
以光板皮革製成,臉部底色右半面呈白色,左半面呈黑色,其他均按程式製作。半白半黑色"陰陽臉"象徵陰謀、奸詐和欺騙。《歌舞論》雲:"善惡明冥於右左",表現"果尼巴"(兩個腦袋)角色的表裏不一、兩面三刀的性格特徵。
反派丑角黑麪具
以黑絨布製成,嘴和眼睛按誇張形態裁製成空口,嘴巴很大,胡蘿蔔形的黑鼻子又粗又長,掛於額下兩眼間,可以任意晃動,鼻尖上還掛一個白色小海貝。這種布制軟質面具,雖然仍是平板形態,但戴在臉上略有立體感,整個造型較誇張變形,明顯賦於喜劇色彩。面具中黑色表惡業,象徵妖邪、罪惡和黑暗,白色表善業。
藍面具藏戲開場人物温巴面具
扎西雪巴黃面具相傳是唐東傑布親自從山南瓊結縣賓頓巴戲班的白麪具發展而成,首先面具做得很大,加以充分的誇張,以硬質布板糊裱於藍底花緞上,又鑲金綴花作了很多裝飾。頭頂有個很大的箭頭形狀的裝飾物,上面鑲嵌有財寶"噴焰末尼"圖案,下接兩邊沿額頭到兩耳前,有一半圓的裝飾圈邊,亦鑲上金絲花緞。額頭上佩綴以金子或金色的圓日和銀 子或銀色的月牙徽飾。下巴和兩頰外沿裝飾有白鬍子。白鬍子、白眉毛和頭頂上的箭突裝飾物,據説是按湯東傑布頭上以金剛柞挽住白髮的形象來造型的。温巴面具以深藍為底色,表勇士相,表示以焚燒、掩埋。投擲等威猛之法誅滅制伏怨敵邪魔之業。面具整個裝飾象徵八吉祥徽,如臉型象徵寶瓶;嘴、眼、眉、唇、兩頰、下額處合起來為八瓣妙蓮;兩耳戴的為菱形孔格花紋的二吉祥結"巴扎";額頭上日月徽飾具千輻金法輪,也表示日為福德、月為智慧的二資糧;鼻尖上的螺貝流蘇為右旋海螺;額頭分向兩邊金絲緞的弧形冠額表示一對金魚;噴焰末尼圖案下邊的狗鼻子花紋,表示右旋白傘蓋;面具頭頂後邊以寶貝堆成的冠髻及其綵緞寬披帶象徵勝利寶幢。
扎西雪巴黃面具
扎西雪巴黃面具面具在後期温巴面具基礎上進一步裝飾而成,臉部覆蓋上黃呢子作底色。黃色象徵智慧、興旺,表容光煥發、功德廣大、知識淵博、具有利益眾生之心等。在藏傳佛教格魯派盛行以後,這種黃面具,也為正戲人物仙翁、大修行者等角色所戴用。
村民常斯老頭老太面具
村民常斯老頭老太面具完全用一張皮子壓塑成半立體的假面,嘴、眼按形雕空,鼻子壓塑出稍稍突起之形。頭髮、鬍子就以皮子上下邊上留的毛製成。
仙翁面具
仙翁面具以一張皮子壓塑縫製成半立體的假頭面具,有如撐開的半個倒扣的皮袋,前面臉部嘴、眼按形雕空,眉毛、鬍子縫綴上,鼻子壓塑得稍具立體感。
魔妃哈江面具
魔妃哈江面具是一種借鑑跳神中魔怪和憤怒相神的立體大面具,有假面也有假頭,其造型為青面獠牙,血盆大口,巨齒交錯,雙目圓睜,披頭散髮,下眼皮上有一顆大黑民特別是民間戲班演出時,還給她配上兩個布制的山羊乳房,從胸前一直掛到膝蓋前。
九頭羅剎女王面具
九頭羅剎女王面具為三面、三層、九個頭壘疊的惡鬼,每個面色青紫黑紅,三目圓睜,獠牙交錯。身上還披掛一串串骷髏頭。整個面具表兇相,象徵靈魂陰暗,罪孽深重。
目迪傑布面具
目迪傑布面具造型按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形象來繪製,頭上包纏白頭巾,臉部嘴、眼、鼻繪製成略具骷髏頭形。
畏怖金剛面具
扎兩頓珠將畏怖金剛面具穿插到《朗薩雯蚌》中乃尼仁珠廟會上表演跳神時所用。面具為三目威猛憤怒尊相,與跳神面具大致相當。
地獄閻王面具
地獄閻王面具為《朗薩雯蚌》中的一個魔怪角色所用。面具與跳神中間魔水牛頭三目憤怒尊相大致相當。
松贊干布面具
松贊干布面具有觀音的慈祥、端莊、智慧之相,帽頂按了個無量光阿彌陀佛的小佛像,因為觀音是無量光佛這個極樂世界的教主的左脅侍,所以松贊干布頭頂他的小佛像,表示脅侍大弟子對佛師的頂禮膜拜。
馬頭天王面具
馬頭天王面具為《諾桑王子》中仙女雲卓拉姆的乾達婆天王所戴用,在頭冠上制設一個馬頭形象。面具既是神仙面具,又是動物精靈面具,兼有兩者特點。
參考資料: [30-31] 

藏戲音樂

  • 樂隊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各藏戲劇種基本上屬於無伴奏的清唱,即便在載歌載舞的場面裏,也只是用鼓鈸兩種打擊樂器伴奏。此後,一些民間戲班仍然保持着這樣一種古老的伴奏形式。其中,昌都藏戲伴奏樂器另有笛子、“甲林”(藏式嗩吶)等,德格藏戲有“甲林”,甘南安多藏戲則有一個較大的由寺廟樂器組成的樂隊。1960年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成立以後,樂隊開始擴大,並逐漸使用國內的各種民族樂器和個別的西洋樂器。自治區藏劇團的樂隊以藏京胡、特琴、揚琴扎年琴曲笛和藏式嗩吶為主,適當地吸收二胡、大小提琴、小號、長號、黑管、雙簧管等樂器。這種以民族樂器為主的混合小樂隊,分絃樂組,包括藏京胡、特琴、二胡、小提琴;彈撥樂組,包括揚琴、高中音六絃琴;管樂組,包括曲笛、梆笛、藏式嗩吶、小號、長號、黑管、雙簧管;低音樂組,包括大提琴低音提琴;打擊樂組,包括藏鼓、藏鈸、串鈴、達瑪鼓 [32] 
  • 樂師
傳統藏戲演出只有一鼓一鈸伴奏,這就決定了鼓師和鼓鈸點的作用非同小可。因為藏戲的表演與內地戲曲有類似之處,大量的程式性歌舞表演動作,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要與鼓師敲出的鼓鈸點節拍相合。覺木隆藏戲班著名鼓師降村能擊出幾十種不同情緒、律動和節奏的鼓點,使各種人物角色的精、氣、神,都押上節拍和韻律。如表現悲哀用弱棰,憤怒用強棰,這都是慢鼓點,藏語稱“短通”;上下場和歡樂、輕快、熱烈情緒用快鼓點,藏語稱“直通”;緊張激烈的用緊棰;對打用拗棰;思考、盼望、嚮往用捻棰;慌亂、潰散用碎棰;情緒調節,感情波動用悶棰、奪棰;唸白間奏用快板鼓點;走馬、行進、翻山用組合點。這些鼓點對覺木隆流派藏戲起到渲染戲劇情調,突出人物的性格,創造強烈的演出氣氛 [32] 
  • 演奏樂器
藏戲主要樂器有:
①扎年琴。俗稱六絃琴,藏族古老彈撥樂器之一,現代藏戲專業團體樂隊中主奏樂器之一。民間老式扎年琴是兩根弦為一組音,共有六根弦三組音。藏戲樂隊中使用的高、中音扎年琴是其改造而成的,主要是改雙弦為單絃,高音扎年琴為四根弦,中音扎年琴為五根弦。高、中音扎年琴擴展了音域,增加發音的純厚和明亮度。
②特琴。由漢族地區流傳發展而來,原用於“囊瑪”“堆諧”等民間歌舞的伴奏,已形成了一套具有西藏特色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在藏族羣眾中有深厚基礎。特琴,系漢語“低音琴”的譯音,形似漢族的二胡,但音量較二胡大,音色比二胡亮,一般琴筒為竹製,蒙山羊皮,硬弓。
③藏京胡。由漢族京胡演變而來,但其演奏的弓法、指法完全不同於京胡,原為“囊瑪”、“堆諧”等民間歌舞的主要伴奏樂器。其形制與京胡近似,琴筒稍大,尖細柔和的音色中略帶渾厚。
④藏鼓。藏戲各劇種共同使用的一種長把雙面圓形木製鼓。劇種不同,鼓的大小厚薄也不一樣。康巴藏戲、安多藏戲使用的是寺廟懸掛於木架的大法鼓。藏戲的伴奏鼓,發音渾厚、響亮,震撼力大,在藏族各種打擊樂器中,具有突出的音色特點。
⑤藏鈸。銅製,中間隆起較大,呈水泡形。每副兩片,相擊發聲。不同的擊法,音色也不同。在藏戲、民間歌舞、宗教樂舞中普遍使用。
⑥甲林。藏式嗩吶。原為寺廟使用的重要宗教樂器,後為各個藏戲劇種所吸收。德格藏戲主要的伴奏樂器。木製,鑲以金銀珠寶,製作考究 [31] 
藏戲表演場景 藏戲表演場景

藏戲唱腔

藏戲唱腔稱為“朗達”,系藏語“傳記”或“傳奇”之意。藏戲以表演各種人物或神佛傳記或本生故事為主要內容,人們為將歌曲與藏戲唱腔加以區別,習慣把藏戲唱腔稱為“朗達”。由於各劇種興起的年代、地區不同,以及構成朗達的音樂素材不同等原因,它們在音樂風格、表現形式和朗達的腔調、旋律、結構、調式、演唱方法等方面都各有特色。朗達的腔調有長調唱腔、中調唱腔、短調唱腔、悲調唱腔、反調唱腔、歌戲混合型唱腔、説唱混合型唱腔、贊祝型唱腔、常用唱腔、普通唱腔、反派人物唱腔、終曲或吉祥收尾唱腔、民間小曲等等。同時,由於各地劇種的朗達是按劇中人物角色的不同身份確定的,所以朗達的腔調也有以人物身份確定的,如國王朗達、王后朗達、內大臣朗達、外大臣朗達等。藏戲的朗達,每一首均可獨立構成唱段,具有唱詞短、旋律長的共同特徵。藏戲的朗達最鮮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仲古技巧。仲古,藏語意為“嗓音的轉換變化”,它是藏族古老的民間聲樂普遍使用的一種高難度演唱技巧。這種演唱技巧在各個藏戲劇種,特別是藍面具藏戲的朗達中得到了較好的繼承和發展。朗達的演唱,有獨唱與有領有伴等形式,伴唱又有單聲部和多聲部的合唱等等。
  • 白麪具藏戲朗達
白麪具藏戲朗達存有6個種類、30多首。它的每首朗達都有類似模擬動物吼叫聲的引子,據説是根據藏族古代“歌音七品”的理論設計的。白麪具藏戲朗達裏,還有一種特殊的旋律,即“嘿字腔”,因為其使用普遍,因此也成為其唱腔音樂的重要特色之一。白麪具藏戲的朗達結構,一般都是由一句唱詞和兩個以上段落的唱腔所組成。基本唱腔有三種:一是達仁朗達,擅長表現較為舒緩、纏綿的心緒;二是達珍朗達,適於表現抒情或悲愁以及歡欣的情緒;三是達通朗達,能表現歡快、熱烈或急促的情感。
  • 藍面具藏戲朗達
藍面具藏戲朗達既有白麪具藏戲朗達的因素,又有後藏的鼓舞音樂、道歌和“諧欽”歌舞音樂的基礎,並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豐富、完善,富有鄉土氣息,具有高亢悠揚、明麗脆亮、起伏跌宕等獨特的風格。藍面具藏戲朗達發展已有十幾個種類、100多首。
  • 昌都藏戲朗達
昌都藏戲在音樂上吸收了白、藍面具藏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大多數朗達都是在當地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加工發展而成的,因此具有濃郁的康區民間音樂所特有的風格特色。已蒐集到的只有十幾首,有3種類型:一是傑布朗達,意為“國王唱腔”,是國王、王子等人物的專用朗達;二是尊姆朗達,意為“皇后唱腔”,是母后、公主等人物的專用朗達;三是倫波朗達,意為“大臣唱腔”,是大小臣子的專用朗達。 [32] 

藏戲演出類型

雪頓節是西藏規模浩大、劇種諸多、流派紛呈、風韻各異,又獨具雪域特色的民族戲劇藝術節。在拉薩舉行雪頓節藏戲和民間民族藝術匯演活動的同時,西藏幾乎是自治區,特別是全藏的農區和半農半牧區藏族羣眾聚居的較大城鎮、鄉村和寺院中,都有自己的藏戲團體和帶有戲劇性質的民間表演藝術團體。西藏民間藏戲劇團普遍,不僅在劇院裏,在農村的廣場上,大帳篷內,甚至沒有遮蓋,藏戲班子就地演出,方圓十里的羣眾都來觀看,常常是圍得水泄不通。西藏和平解放前,藏戲演出主要有莊園戲、募捐戲、集市戲、支差戲、廟會戲等。
  • 莊園戲
西藏貴族、官員和許多上層僧侶,也很喜歡請藏劇著名戲班或著名演員到自己的莊園演出或清唱。每年雪頓節,在12個團體特別是四大藍面具藏劇戲班,於羅布林卡內給達賴喇嘛和噶廈官員、貴族及僧俗羣眾獻演四五天結束後,就可分散到拉薩城區各地演出。實際上是拉薩各個貴族、官員和一些寺院高僧,把戲班請到自己的莊園府邸中演出。
  • 募捐戲
在後藏拉孜、昂仁、定日一帶,觀眾看完演出向戲班捐贈的物品中多有一小瓶清油和一撮羊毛,據説這是為唐東傑布造鐵索橋防鏽之用。各地很多鄉村和寺院的藏戲班,起初都是為募集維修或建造寺廟、渡口和鐵索橋的資金而組建起來的。在募捐演出中,一般由戲師或扮演講解劇情的温巴在開場戲的説“雄”詞中,加進為何進行募捐演出的致詞。在聯繫演出時,由戲師或班主找鄉村的頭人或寺院的總管,送三枚銀藏幣“章嘎格布”,然後陳述募捐演出的理由,交驗地方政府允許募捐。一旦獲准,演出後該鄉村的頭人或寺院主持高僧會給一些賞賜。羣眾在觀看演出結束時,也會捐贈一些錢物。
  • 集市戲
集會戲 集會戲
過去西藏各地有一些傳統集市,有每年一次的,也有每年兩三次的。規模也有大中小的區別。扎囊縣強巴林“衝堆”是西藏最熱鬧、最盛大的集市,每年都有數百家商號,幾千甚至幾萬遊人香客,有來自拉薩、山南、藏北、雲南、陝西、四川等地以及印度、不丹、尼泊爾,甚至拉達克的遊人香客。集市貿易與寺廟的宗教活動、民間的演戲活動同時進行,以此吸引顧客、香客和觀眾。不僅扎囊縣本地的藏戲班子要來這裏演出,著名的覺木隆和瓊果孜娃也來演出。除此之外,較大的集市還有錯那縣亞瑪榮、普蘭縣孔雀河橋頭和塘卡、羊卓雍錯的達隴、南木林的烏龍康納、當雄的當吉仁、亞東的下司馬以及日喀則夏魯等地。這些地方均有定期的傳統集市和國際貿易市場,屆時各地戲班進行賣藝演出。西藏賣藝演出要事先接洽,找到包場主才能演出,不能隨便在街頭或集市上賣藝。
  • 支差戲
西藏除雪頓節規定的12個戲班要到拉薩支戲差外,各地的戲班按規定要給本地頭人、寺院或自己所信奉教派的主寺支戲差,義務、半義務地為之演出。如浪卡子縣的瓊果孜寺戲班,就要給遠在隆子縣的雙阿曲林寺支戲差。有的可得到一些賞賜,有的只管吃喝。
  • 廟會戲
西藏各地廟會和宗教節日很多,僅拉薩每年大的宗教節日和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民間傳統節日就有30多個,如藏曆新年期間的傳昭法會,藏曆二月的會供法會,四月的薩嘎達娃節,七月的雪頓節,八月的望果節、亞乃節,十月的燃燈節等。其他地區著名的宗教節日有江孜的達瑪節、扎什倫布寺的什莫欽波節、康瑪的乃尼仁珠廟會、定日的雪嘎廟會等。在這些廟會和宗教節日期間,附近戲班都要演出,特別是那些以流浪賣藝為生的戲班都有到各地演出的計劃,並預先接洽,獲得當地頭人或高僧的恩准。一般在這種廟會上演出都能獲得比較豐厚的賞賜和捐贈 [36] 

藏戲代表劇目

  • 傳統劇目
藏戲的主要劇目有以下幾類:
愛情神話劇目:主要內容反映愛情生活的劇目《諾桑王子》及《雲乘王子》《拉萊沛瓊》《若瑪囊》等。《諾桑王子》抒寫與表演的是人間王子與天界仙女之間的浪漫神奇的故事。即使最純粹的浪漫主義文藝也不能完全排斥現實主義的描寫,把兩種創作方法結合起來,正是藏戲傳統劇目,以至整個藏族古典文學藝術作品的一個異常突出的傳統。
人情世態劇目:主要內容反映人情世態的劇目有《卓娃桑姆》《蘇吉尼瑪》《頓月頓珠》等。《卓娃桑姆》透過空行母卓娃桑姆與魔妃哈江相鬥爭的宗教演義,其實所反映的是王宮中前妃迫害新妃的故事。《頓月頓珠》中也有這方面的內容,是新妃迫害前妃的大王子,但故事的主要部分卻放在前妃的大王子頓珠與新妃的小王子頓月兄弟的手足情誼上。而《蘇吉尼瑪》則是反映妖女化身的新妃迫害"鹿女"(實際上是度母)化身的王后的故事。主人公蘇吉尼瑪是個純潔温順、精誠善良,而又智慧過人、巧作鬥爭的藏族女性的典型形象。
宗教演義劇目:藏戲傳統劇目普遍帶有宗教演義性質,像歷史人物劇《文成公主》中,松贊干布被演繹成觀音菩薩的化身,文成公主則是綠度母的化身;《朗薩雯蚌》是根據當時現實社會生活中一個真實事件寫成的劇目,但其宗教色彩從頭貫到尾,把農家女朗薩的苦難當作佛教"四大皆空"教義的形象印證,她的不幸遭遇也成了她演變成女菩薩的必然過程。傳統藏戲中完全屬於宗教演義劇目的有《智美更登》《雲乘王子》《德巴丹保》《日瓊巴》《獵人貢布多吉》《釋迦十二行傳》等。但真正被長期廣泛傳演的宗教演義劇僅有《智美更登》,它褒揚佛教利他主義信徒,在被冤屈流放的境遇中仍然堅持樂善好施,最後將兒女、妻子,以至自己的眼珠都獻給乞丐。該劇是《大藏經・方等部》中《佛説太子須大(上奴下手)經》的直接演繹,但劇中開頭部分寫五於智美更登廣作施捨,被敵國利用,派人裝扮成叫化子騙去了傳國之寶,這又被奸臣抓住把柄而告了狀,使國王下令流放了王子智美更登。這樣一個有生活氣息的生動的傳奇情節,顯然是從民間吸收了營養的。所以藏戲作品也普遍保持了民間創作的浪漫色彩。
歷史人物劇目:反映歷史上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唐蕃和親佳話的劇目《文成公主》,着重描寫噶爾東贊去長安,事先帶了松贊干布王的三封密函,回答了唐皇三次考問,又與財國波斯、軍國格薩爾、強國霍爾、佛國印度的婚使一起,經過"穿珠""辨馬""認雞""分木""宰吃羊肉""夜宴回店"和最後"校場選主"七次智慧的比試,全部獲勝,才終於娶得了公主。這齣劇主要是根據歷史故事編撰排演的,所以也都帶上了強烈的民間傳説的傳奇色彩。
傳説故事劇目:《白瑪文巴》這是一個比《諾桑王子》更加神幻奇異的神話劇。白瑪文巴這個商人的後代,誓為被國王害死的爸爸報仇的苦孩子,不僅有"哪吒鬧海"式的本領,而且還有齊天大聖孫悟空降伏妖魔的神力。他先在大海中戰勝了黑白兩條毒龍,最後使白螺龍女獻出了寶貝。當他被九頭羅剎女王一口吞進肚子裏去時,一念慧空行母傳給他的咒語,使羅剎女王肚子疼得滿地打滾,連連叫饒,把他吐了出來,並答應獻出金鍋銀匙之寶。當兇殘而又貪婪的國王想坐着金鍋去逛風景時,聰明的白瑪文巴就把國王恭敬地請進金鍋,用銀匙一敲,金鍋便凌空飛起來,一直飛到羅剎國上空,白瑪文巴把國王一下掀了下去,呼喚都是餓煞鬼的眾羅剎:"來吧,吃你們的點心!"在藏族神話傳説故事中,包括藏戲作品,一般喜歡把主人翁的形象,寫成半人半神,有血有肉的人和超凡脱俗的神匯合為一,幻想和現實的情景渾然一體。《白瑪文巴》戲中寫他父親的身世和他出生後的一段,完全是現實生活中一家人真實遭遇的寫照。他父親落海後被救到魔鬼國中的一段,和他被國王發現,又讓他下海取寶加以公開的迫害開始,則都是童話虛幻的寫法。又比如《諾桑王子》寫的是一個王子追求自由愛情的故事,可是把他説成是神王,可以追上天界去。《蘇吉尼瑪》寫的也完全是個人世未深的少女被娶進王宮受人陷害,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洗雪了冤獄,可是偏偏把她説成是隻母鹿喝了仙翁"洗下身白布"的泉水而懷孕生下的姑娘,這就顯得詭秘離奇而又優美神妙了。所以藏戲作品讓人感覺是那樣的浪漫、奇特、神秘,而又自然、質樸、真實,產生令人驚異的藝術魅力。還有《卓娃桑姆》《頓月頓珠》,包括《諾桑法王》等,都有傳説故事的性質和特點。
社會鬥爭劇目:直接反映農奴制社會尖鋭的階級鬥爭劇目《朗薩雯蚌》,雖然有着明顯的宗教宣揚和封建道德的説教,但它塑造的一個農家女(實際上是農奴)從被領主強迫訂親,到搶婚和成家生子後受迫害,直到暴打致死,而又於心不甘還魂成佛,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 [31] 
  • 現代劇目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後,西藏藏劇團創作了一系列中小型現代藏戲,如《解放軍的恩情》(1960)、《幸福證》(1960)、《農牧交換》(1961)、《薩瑪卓巴》(1963)、《阿爸走錯了路》(1964)、《三個卓瑪》(1965)、《英雄佔堆》(1965)、《漁夫班登》、《爐火重生》等。在“文化大革命”中,藏戲團創演了《我是一個戰士》(1973)、《紅燈記》(1975)、《新風贊》(1974)、《鷹嘴巖》(1976)、《白雲壩》(1977)、《邊防少年》(1977)等。此後,又創作了《喜搬家》(1978)、《懷念》(1978)、《阿媽加巴》(1982)、《交換》(1982)、《珍貴的項鍊》(1984)、《古卓瑪》(1984)、《阿古登巴交税》(1984)和《唐東傑布》(1986)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藏各藏戲團創作的現代藏戲劇目在六七十出以上 [35] 
藏戲表演場景

藏戲分佈地區

藏戲在西藏自治區各地流行,也在四川、青海、雲南、甘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省、自治區以及印度、不丹等國家的藏族人居住區普遍流行 [31] 
藏戲第一村——扎西曲登社區大門 藏戲第一村——扎西曲登社區大門

藏戲主要流派

截至2009年9月,藏戲的大劇種有9個:白麪具藏戲、藍面具藏戲、昌都藏戲、嘉絨藏戲和江達德格藏戲,門巴族的門巴戲;屬於安多藏語文言區的黃南藏戲、華熱藏戲和傳自甘南的果洛藏戲 [31] 
序號
名稱
簡介
1
覺木隆藏戲是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方面發展最為完備豐富、影響最大、流傳也最廣的一種。覺木隆藏戲團是舊西藏地方政府惟一的帶有專業性的劇團,歸西藏地方政府“孜恰列空”和貢德林寺共同管理,但無薪俸。除參加雪頓節會演可得賞銀和食物外,其他時間則到西藏各地賣藝乞討度日。
覺木隆藏戲分佈、影響的地區廣。像江嘎爾劇團演出《朗薩雯蚌》和《文成公主》時,許多唱腔都直接學用覺木隆,其他一些獨具風格的劇團也有這樣的情況。拉薩、山南地區的藏戲團體,多數屬於覺木隆派 [4] 
2
迥巴藏戲團是藏族戲劇中最為古老、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藍面具藏戲是由迥巴藏戲班首先創建。相傳藏戲始祖湯東傑布在六百多年前修建鐵索橋募捐資財,以藏區白麪具藏戲形式為基礎,創建了第一個藍面具藏戲班。迥巴藏戲最早是以藏戲《頓月頓珠》而受到第十三世達賴時期的拉薩市民歡迎的。他們演出的傳統劇目有《智美更登》《朗薩姑娘》《卓娃桑姆》。擔任迥巴藏戲的34年戲師——額仁巴貢嘎是迥巴藏戲戲師的傑出代表。
迥巴藏戲,上承白麪具藏戲古老的傳統,下啓藍面具藏戲,流傳於西藏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縣。迥巴藏戲的表演、唱腔藝術在藏族羣眾中享有崇高的名望,由於它的風格特點鮮明,表演精彩絕倫,既開創了新穎華麗的藍面具藏戲風格,又保持了藏族最為古老的發聲法,以及宗教祭祀與古老雜技糅合為一體的表演。因此,它曾被十三世達賴喇嘛授予金耳環和麪具上日月金子徽飾 [5] 
3
湘巴藏戲,也稱“常·扎西直巴”。五世達賴時一個貴族叫扎西直巴,後來當過嘎倫。他命家鄉南木林“多確·常”的人學習江嘎爾藏戲,組織了一個藏劇團,逐漸演唱流行起來,因為都是在南木林山溝中的香河邊,就被稱為香巴藏戲。而後來,嘎廈的“則恰列空”登記為“常•扎西直巴”。八世班禪、九世班禪對湘巴較為重視,扶持了一段時間,逐漸壯大,自成一派。主要流行於南木林縣的多確、卡則、瓊、山巴等地。湘巴藏戲風格特點較接近於江嘎爾 [6] 
4
江嘎爾藏戲發源地在仁布縣江嘎山溝。江嘎爾藏戲演出的劇目有《曲傑諾桑》《阿佳朗薩》《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公主》,有時也演《熱瓊娃》。江嘎爾藏戲的影響僅次於覺木隆,是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劇團,唱得好是它的特點,類似漢族戲曲中的文戲,受羣眾的稱道。其唱腔高亢渾厚,古樸粗獷,但裝飾頓音“陣過”沒覺木隆唱腔中的多,也沒發展得那麼細緻豐富。它同迥巴藏戲一樣,所演的戲比較嚴格的按照“腳本”來,説的“雄”,就是劇情講介人的“連珠韻白”,唱腔中間穿插的舞蹈節奏都比較悠沉緩慢,表演也較為簡單,沒有雜技和特技 [7] 
5
藏戲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麪具藏戲的傑出代表。其名稱是以本地五個具有吉祥意義的名稱而定,即:扎西雪巴(村名)、扎西妥門(村名)、扎西桑巴(橋名)、扎西孜(宗名)、扎西曲登(寺名)。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鼓鈸伴奏、唱腔、服飾等與西藏其他藏戲不同。在表演過程中“唉哈哈哈哈”的叫聲,表現的是藏戲始祖湯東傑布看了自創的藏戲時滿意地發出笑聲的情形 [10] 
6
藏戲(山南瓊結卡卓扎西賓頓)
白麪具派藏戲瓊結卡卓扎西賓頓據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西藏藏戲藝術的一個著名演出團隊。瓊結卡卓扎西賓頓主要演出劇目為《曲傑諾桑》。該團以獨特的唱腔聞名於全藏,並且在藏戲演出過程中要表演一段名為《吉祥九重》的歌舞,這在其他藏戲演出中沒有。另外,該團的演員均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這也是其主要特徵之一 [8] 
7
黃南藏戲是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戲曲劇種,在19-20世紀中期,流佈區域曾經覆蓋了黃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主要流行於黃南地區。
黃南藏戲屬於安多語系藏戲的一個重要支系,它的發展經歷了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的説唱階段;1740—1794年夏日倉三世時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階段;1854—1946年吉先甲時期的成熟階段;1910—1973年多吉甲時期的興盛發展階段;1980年以來的提高革新階段。黃南藏戲的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黃南寺院壁畫人物形態,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間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動作等,形成黃南藏戲獨有的藝術風格。 [9] 
8
格薩爾藏戲發源於四川省德格縣竹慶寺(屬藏傳佛教寧瑪教派),1870年開始編演。格薩爾藏戲以歌頌、緬懷史詩英雄格薩爾為主題,從《格薩(斯)爾》手抄本及民間傳説中吸取營養,充滿了神秘高古的文化氣息。最初的格薩爾藏戲主要表演《誕生記》《賽馬登位》《施發大食財寶》等內容,後來不斷增加,跳演的劇目達到十多種 [11] 
9
巴塘藏戲是康巴藏戲的一個流派,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康巴藏戲藏語稱作“江嘎冉”,是藏戲四大流派之一,形成於清代順治十年(1653)。
巴塘藏戲的演出分為舞台演出和壩子演出兩種,而以壩子演出為主。演出時有簡單的化裝,通常要戴面具,尤其注重勾畫神話傳説中邪惡形象的臉譜,觀眾通過不同色彩的化妝、不同形象的面具和表演動作來區別劇中人物的美醜善惡。表演時除前場演員演唱以外,後場演員也可以幫腔,通常以鼓、鈸等打擊樂器伴奏,也有一些劇目用長號、嗩吶、笛子、胡琴等伴奏 [12] 
10
色達格薩爾藏戲源於青海省智欽寺,早期是跳神的寺廟樂舞,又稱“面具舞”。它以傳統的八大藏戲為內容,在重大佛事活動中表演,演出時以嗩吶、莽號、鼓、鈸等樂器伴奏。
色達藏戲是北派藏戲的代表。1948年,色達日洛活佛在安多藏戲的基礎上大膽革新,在藏戲中加入景片、道具和絃樂器,改編創作了《志美更登》《卓瓦桑姆》等劇目,在此過程中培養出一大批藏戲人才,使藏戲在色達廣泛傳播,成為當地普及面最廣的民間藝術。1981年,以色達縣著名學者班瑪·塔洛仁波切為首的一批格薩爾研究專家和藏戲專家成功地將《格薩爾王傳》史詩移植進藏戲,在獨特的唱腔中融入折嘎説唱、彈唱、民族山歌、舞蹈、格薩爾説唱、服飾表演、民間故事傳唱等藝術形式,完整表現了格薩爾王的事蹟,取得了良好的觀賞效果。色達格薩爾藏戲既有北派藏戲的特點,又超出北派樊籬而自成一體 [21] 
11
馬背藏戲創始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的龍恩寺,主要在果洛州境內流傳。
馬背藏戲是在西藏藏戲基礎上創立的獨特劇種,它以草原為背景,以馬背為舞台,始終在馬背上再現英雄故事。這一戲劇形式起源於17世紀中葉果洛各部落的賽馬會,當時為了更好地滿足觀眾的欣賞要求,展現劇情,在表演中適當加入了馬術,馬背藏戲由此在果洛地區發展興盛。它融藏族古典文學、音樂、舞蹈、美術、馬術表演等為一體,通過説唱、舞蹈和逼真的馬術表演再現劇中所描繪的歷史場景及故事情節 [25] 
12
尼木塔榮藏戲屬藏戲中的白麪具舊派,是藏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古老劇種。尼木藏戲班,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改演藍面具戲,劇目也由演《諾桑王子》一種而擴大到《智美更登》《朗薩雯蚌》等多種,但在雪頓節獻演時仍演白麪具戲,由此兼具了白、藍兩種面具戲的表演風格 [26] 
13
南木特藏戲最早是在拉卜楞寺二世親自授意倡導下,由貢塘·丹貝準美仿效西藏藏劇的表演形式,將藏族傳記文學名著《米拉日巴道歌》中獵人受教化的一段故事改編成劇,這是甘南南木特藏戲的雛形。19世紀末,第五世嘉木樣·丹貝堅參、琅倉活佛等以歷史傳記、佛教故事為題材,吸收民間歌舞和地方説唱藝術,配以小型樂隊,編導演出了《松贊干布》等多部影響深遠的劇目,在安多地區產生了強烈反響。
南木特藏戲大都以歌頌正面人物為主,用豐富的想像,濃郁的神話色彩,大膽的浪漫主義手法表現戲劇情景,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 [23] 

藏戲傳承保護

藏戲傳承價值

  • 歷史價值
藏戲是歷史的產物,是藏族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它記錄並反映了藏戲文化形成與演化的過程,藴含有大量的歷史信息,是底藴豐厚的、物化的、具象的歷史資源,因此,其歷史價值無疑是最為具體的、根本性的價值所在。脱離了歷史價值,其他價值也就無從談起。具體而言,藏戲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相應體現為文學史、宗教史、藝術史等方面的價值 [28] 
  • 藝術價值
藏戲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主要表現在唱腔藝術、服飾藝術和麪具藝術等方面。這些物化的、具象的藝術形式豐富了藏族傳統文化的內涵,更易讓人體味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8] 
  • 旅遊價值
藏戲作為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是一種具備旅遊吸引力的人文旅遊資源,如每年雪頓節期間,藏戲表演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遊客 [28] 

藏戲傳承狀況

藏戲歷史悠久,具有縝密的表演程式,曾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但藏戲傳承卻陷入尷尬的境地,主要表現為:
  • 傳統表演技藝失傳
由於沒有文化,老的民間藝人不能把自己在唱腔等方面的表演經驗和心得用文字記錄下來,所以老的藏戲師所掌握的表演絕活只能靠言傳身授。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一位老藝人逝世,就可能意味着某個流派表演技藝的失傳 [28] 
  • 藝術人才斷檔
在藏族傳統觀念中,拿着六絃琴彈唱被認為是乞丐營生。一些藏戲藝人始終認為自己從事的是“讓人瞧不起”的職業,因此不想從事藏戲表演,更不願自己的後代從事藏戲表演。同時,在藏戲演出市場效益低下的情況下,許多優秀的藏戲演員轉行,從而導致藏戲藝術人才的斷檔 [28] 
  • 現代文化的衝擊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現代媒體的傳播,使搖滾樂、流行歌曲等現代藝術形式走進了藏族羣眾的生活,藏族年輕人有了其他的娛樂選擇,藏戲在藏族年輕一代心目中的地位也開始動搖。儘管老年人、農牧民依舊非常喜歡藏戲,但藏戲的觀眾羣正在逐漸縮小 [28] 
  • 資金缺乏、劇團生存艱難
無論是專業藏戲團還是民間藏戲班,演員的培養、戲團(戲班)的運作,都存在資金投入和支持的不足的問題 [3]  [28] 

藏戲傳承人物

流派
姓名
性別
拉薩覺木隆
次旦多吉
日喀則迥巴
日喀則南木林湘巴
次多
次仁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
次仁旺堆
尼瑪次仁
山南瓊結卡卓扎西賓頓
嘎瑪次仁
白梅
黃南藏戲
仁青加
多傑太
李先加
尼木塔榮藏戲
歐嚕雪吧
色達藏戲
塔洛
青海馬背藏戲
才讓華旦
注:該表格僅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考資料: [13-15] 

藏戲保護措施

  • 開辦本科班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2008級藏戲專業本科班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2008級藏戲專業本科班
2008年,西藏大學藝術學院開辦中國第一個藏戲專業本科班,進行藏戲課程內容的教授,使藏戲藝術的傳承更加規範化、正規化,避免傳統表演技藝失傳 [29] 
  • 深入開展普查工作,完善數字化建檔工作
依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的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項目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文獻數字化項目,西藏自治區圖書館投入198萬元建設了《八大藏戲》多媒體資源庫。日喀則市、山南市作為藏戲隊較為集中的地區,因地制宜,開展搶救恢復民間藏戲隊等普查工作,日喀則市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者深入田間地頭,通過攝影、攝像、文字記錄、走訪老藝人等形式,對具有民族特色、區域特徵、傳承意義和開發價值的藏戲資源進行普查。共普查70多個民間藏戲隊,採訪民間藏戲藝人160名,收集整理較為完整的藏漢文字資料近200萬字,影像資料25200分鐘,圖片資料3000多張,並出版《藏戲之源、藝術天堂—藏戲三大流派精品選集》DVD套集等。山南市共收集整理文字材料5萬餘字,錄像材料600分鐘,圖片資料3000餘張,對《八大藏戲》劇目進行復排,確保每支藏戲隊能夠完整演出2個劇目,並於2017年投入60萬元完成80年代收錄的以藏戲為主的各類非遺演出類項目的視頻採集、分盤工作,建立了較為全面的非遺數據庫,出版《山南傳統藏戲集錦》DVD光盤共出版5000張。 [16] 
  • 豐富演出形式,不斷擴大影響力
西藏自治區民間藏戲隊和專業藏戲劇團把深入基層、紮根基層、發展隊伍、服務羣眾作為藏戲藝術事業發展的根和魂,不斷豐富演出形式,擴大影響力。
2018年起由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拉薩市政府主辦,拉薩市文化局承辦的“藏戲演出季”活動,已經成為非遺+旅遊的示範活動,品牌效應逐步顯現。活動集中了拉薩市八個縣(區)選調的10支優秀民間藏戲隊,2019年還專門抽調山南門巴藏戲隊參與演出,並專門設立了非遺+扶貧產品展銷平台,為市民和遊客輪番呈現精心編排的傳統八大藏戲劇目,累計觀眾超過28萬人次,成為古城拉薩文化旅遊的名片,對於宣傳鞏固藏戲保護和傳承成果,提升旅遊品質及文化內涵,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藏自治區以傳統節為契機,充分展示藏戲保護髮展成果,讓羣眾就近就便欣賞精彩的藏戲表演,盡享傳統藏戲的魅力。每年在拉薩羅布林卡、宗角祿康公園等公共場所和劇院分別進行“全區藏戲展演”“全區藏戲大賽”“藏戲唱腔展演”等活動,獻演《朗薩雯蚌》等優秀傳統八大藏戲劇目,活動精彩紛呈,觀眾場場爆滿,也是雪頓節期間各級各類媒體廣泛關注和報道的焦點。媒體的廣泛傳播為進一步提高西藏自治區以藏戲為代表的非遺項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每年藏曆新年、望果節等傳統節慶活動期間,藏戲是必演節目。民間藏戲隊按照傳統習俗為村民表演傳統藏戲,祈福來年風調雨順。每家每户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裝、備好食材觀看演出,在持續幾天的演出過程中,村民們始終堅守着對藏戲的熱愛,對生活的嚮往來觀看演出,使民間藏戲表演成為了傳統節慶活動中最接地氣、最暖人心的節目。
西藏自治區藏劇團作為西藏自治區的藏戲專業劇團,立足新時代藏戲藝術事業“傳承、創新、引領”的戰略目標和“出人齣戲”的現實目標,近十年來,劇團累計演出約1500餘場次,觀眾人數約130萬餘人次。自2013年起,啓動西藏傳統八大經典藏戲數字化、影像化、舞台化工程,運用舞美、燈光、字幕等現代科技手段,在每年雪頓節期間先後打造出《白瑪雯巴》《諾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薩雯波》《蘇吉尼瑪》劇目,受到戲迷的熱烈歡迎和年輕觀眾的廣泛青睞,贏得了各族羣眾的廣泛讚譽,從而有力拓展了藏戲受眾面,鞏固、培育了藏戲生存發展的土壤。創作《金色家園》《六絃情緣》《藏香情》等現實題材藏戲作品。 [16] 
“藏戲演出季”活動 “藏戲演出季”活動
  • 戲曲進校園
藏戲進校園 藏戲進校園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以校園為點,以“非遺進校園”活動為抓手,積極開展藏戲進校園相關活動。分別在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昌都市初級中學、昌都市第一小學、昌都市第二小學昌都市第二高級中學進行演出,觀看學生達到5000餘人次。活動的開展對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青少年學生更好地瞭解藏戲劇種,感受地方戲曲和民族曲藝,激發學生熱愛中華文化、熱愛傳統文化、熱愛本土文化,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6] 
  • 藏戲文化展覽
2020年,在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黨組的領導下,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建成了首座藏戲博物館(暫未對外開放)。截至2020年,該館收藏有關藏戲藝術實物1300餘件、圖片1020張、文字量達到10萬字。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8件、三級文物64件、一般文物451件,全面展現了藏戲這一古老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該館集中展示了以傳統八大藏戲為主的各劇種不同人物服飾、面具、音頻、影像、圖文、道具等 [17] 
  • 藏戲培訓班
2015年,西藏自治區羣眾藝術館(西藏自治區非遺保護中心)免費舉辦首屆藏戲唱腔培訓班,共招收年齡從6歲到60多歲不等的70餘名業餘學員,為西藏自治區藏戲愛好者搭建了感知、參與、學習和弘揚藏戲的平台 [18] 
2015年和2017年,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分別舉辦兩期民間藏戲隊業務骨幹培訓班,受到了各地民間藏戲藝人的歡迎 [18] 
西藏大學第一期“藏戲”培訓班 西藏大學第一期“藏戲”培訓班
2018年1月2日,2018年非遺傳承人羣研習培訓計劃,西藏大學第一期“藏戲”傳承人羣普及培訓班開班;共有43名學員,多以“覺木隆”為主,以西藏民間“藏戲”傳承人和民間從業人員為培訓對象。主要學習非遺相關理論、專業技能、傳統文化知識當代藝術等方面的知識內容 [20] 
  • 保護評估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藏戲項目保護單位西藏自治區文化廳評估合格。 [37] 

藏戲社會影響

藏戲重要展演

  • 1978年底,西藏自治區藏劇團組織藝人回憶、口述了《朗薩雯蚌》原覺木隆演出本,並着手在此基礎上改編、排練,在拉薩、日喀則幾度巡迴演出,形成全區競演《朗薩雯蚌》的局面 [24] 
  • 1983年,應日本民主音樂協會的邀請,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派出8名演員,隨第3屆絲綢之路音樂會中國舞蹈團,於7月8日至8月17日赴日本訪問演出 [24] 
  • 1986年初,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創作排演了大型歷史藏戲《湯東傑布》,在新西藏首次恢復的雪頓節演出,獲得巨大成功。1986年9月23日至10月1日,應日本文化廳邀請,主要由自治區藏劇團演員組成的中國西藏藝術團參加了第一屆亞太地區國際藝術節。隨團的西藏藝術專家、中央民族學院講師洛桑多吉就藏戲面具進行了講演 [24] 
  • 1987年3月,應美國亞洲友好協會演出部主任戈登邀請,由西藏自治區藏劇團20餘名演員組成的中國西藏藏戲藝術團,帶了《卓娃桑姆》的七個連續性的片斷和白麪具藏戲開場戲《扎西雪巴》、藍面具藏戲開場戲《温巴頓》以及其他現代藏戲的精彩片斷等,於3月3日赴美國在紐約等14個城市訪問演出了26場,歷時29天 [24] 
  • 1991年6月22日至7月31日,由團長強登帶隊,中國西藏藏戲藝術團22人應邀出訪西南歐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三國的數十個城市,合計演出了46場 [24] 
  • 1998年,由扎西多吉帶藏戲片斷演出隊應邀赴蒙古人民共和國訪問,受到熱烈歡迎和好評 [24] 
  • 2001年,藏戲綜藝晚會《吉祥——阿吉拉姆》在西藏和平解放50週年慶祝大會獻禮演出 [24] 
  • 2005年,由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和中國京劇院聯合創演了京劇藏戲《文成公主》,在西藏自治區成立40週年大慶活動中首演,後來又在北京和其他城市演出了十幾場,受到了中國戲劇界和觀眾的熱烈好評 [24] 
  • 2019年雪頓節期間,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間對西藏自治區10年來藏戲保護傳承情況及節日期間的展演活動進行了報道;央視新聞官方社交平台於雪頓節第一天在羅布林卡藏戲展演現場進行了時長46分鐘名為《雪頓節裏的“好聲音”,羅布林卡看藏戲》的直播,總點擊達304.5萬人次;西藏電視台、西藏人民廣播電台、拉薩廣播電視台、西藏日報等媒體也分別就各項活動進行了報道 [16] 
2019年雪頓節藏戲展演 2019年雪頓節藏戲展演
  • 2019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藏戲《朗薩雯波》劇赴青海、甘肅兩省進行31場巡演。此次巡演時間長、規模大,演職人員功底深厚,劇目製作精良,是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又一次與區外藏戲藝術的切磋交流活動,巡演行程1039公里(除拉薩至兩省路程),觀眾人數達4萬餘人次,各類媒體報道數累計70餘次 [16] 
  • 2019年5月18日,由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拉薩市人民政府主辦,拉薩市文化局承辦的2019年“藏戲演出季”活動在宗角祿康公園正式公演。該活動每週六在宗角祿康公園進行全天公益性表演,持續到7月底,共演出10場,同時,設立了非遺扶貧產品、文創產品展銷區 [16] 
  • 2019年6月8日至10日,由西藏自治區文化廳主辦、自治區藏劇團承辦的藏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0週年傳承交流成果彙報演出在自治區藏戲藝術中心公演。來自山南、日喀則、拉薩的7支民間藏戲隊、少兒代表與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演員同台獻藝,集中展演八大藏戲精彩片段 [16] 
藏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0週年 藏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0週年

藏戲榮譽表彰

  • 1980年,在北京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上,此劇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原西藏自治區文化局的獎勵。同年,西藏自治區藏戲團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改編傳統藏戲《朗薩雯蚌》獲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獎勵 [24] 
  • 1982年,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改編排演了傳統藏戲《諾桑法王》,參加西藏自治區小型節目調演,獲得大會的榮譽獎。同時還有兩個中型現代藏戲《阿媽加巴》和《交換》參加了會演分別獲獎 [24] 
  • 1983年,改編排演的傳統藏戲《蘇吉尼瑪》獲得原西藏自治區文化局優秀創作獎 [24] 
  • 《卓娃桑姆》在1984年11月全國少數民族戲劇劇種錄像演出大會上被評為國家文化部孔雀杯獎 [24] 
  • 1985年,創作排演的《珍貴的項鍊》《婚禮上的貴客》在全區專業文藝比賽中獲獎 [24] 
  • 2001年,新編大型歷史藏戲《文成公主》,參加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獲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24] 
  • 2004年,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參加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改編大型傳統藏戲《卓娃桑姆》榮獲四項大獎:“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導演獎”“文華音樂創作獎”和“文華演員表演獎” [24] 

藏戲文化傳播

  • 學術研討會
1987年雪頓節期間,舉行了五省區藏戲研究學會第二次年會 [24] 
2003年9月14日至18日,“2003年全國藏戲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西藏拉薩召開,來自北京、湖北、青海、山西、四川、安徽等六省市藝術研究所、高等院校、劇團的有關專家、學者以及西藏自治區民族藝術研究所西藏大學藏學專家、教授和自治區藏劇團創編人員共50多人蔘加了會議。與會的藏、漢專家代表就藏戲的歷史起源及其藝術特徵、藏戲的繼承和發展、藏戲與宗教、民俗、説唱、歌舞及其他姊妹藝術之間的關係、藏戲在中國民族戲劇中的價值與地位等議題展開了探討 [19] 
2013年,西藏自治區舉辦了以“傳承與發展 保護與利用”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國藏戲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山大學青海民族大學西藏民族藝術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參會,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語境下藏戲傳承與發展的新途徑、新辦法 [18] 
第二屆全國藏戲學術研討會 第二屆全國藏戲學術研討會
2021年,由西藏自治區文化廳主辦、西藏自治區民族藝術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藏戲傳承保護學術研討會在拉薩舉辦。研討會以“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為宗旨,全面總結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藏戲成功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來,中國藏戲傳承發展和研究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績。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西藏自治區民族藝術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學、西藏大學等各大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交流分享了藏戲研究前沿動態和傳承發展最新成果 [22] 
2022年7月20日,由中國戲曲學院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青海省藏劇團共同舉辦的“藏戲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線上舉行,對藏戲傳承與發展的豐富文化內涵及獨特意義進行了深入探討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