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蕪湖古城

鎖定
“蕪湖古城”位於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位於長江和青弋江的交匯處,處長江以東、青弋江以北。公元前109年,始設蕪湖縣,“蕪湖古城”的雛形初顯,直至明清時期,“蕪湖古城”因戰火又屢遭焚燬,多次原址重建。經過四年的封閉改造,蕪湖古城於2020年12月31日重新對外開放。 [3] 
中文名
蕪湖古城
外文名
the Ancient City of Wuhu
地理位置
環城北路與公署路交匯處 [2]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約 30 公頃
類    別
文化遺址

蕪湖古城歷史概況

蕪湖早在公元前109年就已設縣。直到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為拱衞都城建鄴(今南京)的安全,孫權於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將蕪湖城遷至縣內的雞毛山一帶,這也是蕪湖作為“城”的最早年代,也是“蕪湖古城”的雛形。
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5年),蕪湖建造了宋城。自宋以後,元、明、清至民國700餘年,“蕪湖古城”因戰火又屢遭焚燬,多次原址重建。明神宗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重新建造了“蕪湖古城”。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在明代城基上重修,劃長街於城外。至光緒二年,蕪湖闢為通商口岸,將殘破的城垣拓為環城馬路。城內主要由花街、南正街、薪市街、儒林街和蕭家巷等歷史街區構成 [6]  ,街兩旁店鋪林立,多為兩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呈徽派民居風格,前店後場,街面材料一律為青石板和麻石條,下設陰溝,其中形成於明萬曆年間的南正街是我市最早的商業步行街,具有江南歷史傳統步行街的風貌。
由於蕪湖城位於長江青弋江的交匯處,在以農業為主導產業、以水運為主要運輸方式的時代,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和沿青弋江的皖南農作區的廣闊腹地,蕪湖城在唐宋時期得以生存、發展並壯大。明清時期,尤其是1876年蕪湖開埠通商後,以李鴻章家族為背景的“蕪湖米市”的興起,外來文化和蕪湖的社會經濟迅速交融,進一步發展,使得蕪湖城迅速擴張,成為安徽沿江地區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十里長街”和現在遺留的“蕪湖古城”就是蕪湖曾經輝煌的最好見證,它是城市的“年輪”,也是不可多得的城市文脈。
“蕪湖古城”內保留着大量的歷史信息,有行政、軍事、司法、官府、教育、宗教、書院、商業等,建制十分完整,又體現了蕪湖水陸交通和商貿的特色,雖然在明末和太平天國時期多次經歷兵燹戰火,但是始終保留着的完整的佈局,行政、軍事、司法、宗教等一應俱全。 [1] 

蕪湖古城基本現狀

“蕪湖古城”位於蕪湖市南部,地處鏡湖區環城北路、環城東路、沿河路、九華中路圍合的區域,面積約30公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以徽商文化為主、多種文化匯交,以及悠久的歷史積澱,蕪湖人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燦爛文化--青弋江文化,形成並發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在這裏,全國最古老的城隍廟現仍香火興旺,建於宋朝的“縣學學宮”—大成殿至今仍保存完好。通過調查摸底,“蕪湖古城”內有53處歷史建築保存相對完好,近期又在上述基礎上發掘了8處有着濃郁文化底藴的名人故居(如張恨水故居遺址、鍾家慶故居、汪道涵故居等)。如今,歷史遺留下來的 “蕪湖古城”部分巷道仍保持着明清時期的整體格局,保留着傳統的商業風貌。

蕪湖古城古建賞析

蕪湖古城弋江經理部

弋江經理部 弋江經理部
弋江經理部坐落在南正街北端東向,位居古城西南隅,面闊三間7.06米,兩進加天井14.60米,建築佔地面積103平方米。該建築坐東朝西磚木結構硬山屋頂,現蓋機制平瓦,抬梁、穿鬥兩式並用式樑架,材料、做工、裝飾都較考究,矮窗、撐拱雕刻十分精美。一樓水泥地坪,二樓木地板。弋江經理部是當年古城內一處重要的商鋪,是蕪湖歷史上商業繁榮的見證。

蕪湖古城望火台

望火台坐落在環城南路中部56號。該建築始建於民國時期,屬於公共建築,本體平面規則,長方形,東西長4.38米,南北寬8.50米,佔地面積37.23平方木,建築面18.12米,進深11.17米,佔地面積202.40平方米。磚混結構,立面為三層,總高為積84.32平方米,總的面闊13.26米,其中第二層是水泥平頂,四檐有水泥欄板圍護,第三層是一個方形樓閣,四阿頂,脊為水泥澆注。牆體用青磚扁砌,實心,外粉沙灰。每層都開有窗户,二層平頂向外挑出三線,閣樓四檐有封沿板,東西兩向開有門,磚砌外挑券式門罩。該建築造型特別,尤其是樓閣的屋頂式樣,是蕪湖現存歷史建築中僅有的一例,具有較高的研究參考價值。
望火台 望火台

蕪湖古城大清監獄

大清監獄的沿革:光緒五年,蕪湖知縣屈承福在老城廂建造監獄,當時稱蕪湖官牢,後來稱為舊監,光緒三十三年知縣沈寶琛(chēn)重修於縣署後方,在它的西北部增造三重平房,作為官牢各科的辦公室,宣統二年也就是公元1910年,官牢改辦習藝所。蕪湖知縣隸屬蕪湖道台,蕪湖道台管轄皖南一片。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蕪湖關道童德璋在原蕪湖官牢的基礎上開闢大清新式監獄,童德璋分離看守所,合併了原男所、女所,實際就是沈寶琛的監獄。由此蕪湖大清監獄可以追溯到光緒五年(1879年),跨越了三個世紀。大清監獄與縣衙近而不鄰,同受明清城牆庇護。
大清監獄是蕪湖古城的有機組成,彰顯了古代司法向近現代的過渡。大清監獄在解放後是蕪湖公安局的六科、七科,到七十年代,省一監和少管所先後北遷,蕪湖汽車發動機廠接用。從當時來講,蕪湖的模範監獄只是皖南片的監獄,南京老虎橋監獄是江南模範監獄,兩者猶如父子。安慶的鷺鷥橋監獄是民國皖省第一監獄,蕪湖監獄屈居二監。南京拆毀老虎橋監獄,蕪湖大清監獄躍升為古代監獄的絕版,上海提藍橋監獄是1935年才建成如今的模樣,且已演變為公安博物館,淡化了監獄主題,東北旅順日俄監獄外國在華監獄,重慶的渣滓洞集中營是非司法監獄。蕪湖監獄是原版的晚清建築,附麗着監獄是司法工具的本義。

蕪湖古城所獲榮譽

2022年8月,蕪湖市蕪湖古城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4] 
2023年4月,擬認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