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藥學

(以蒙醫基礎理論為指導的藥學)

鎖定
蒙藥是蒙醫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藥源有植物、動物、礦物,僅典籍所載已達2000種以上。在臨牀應用中大部分採用中藥材,只是在加工製作方法和用法上與中醫不同,蒙醫主要以蒙醫基礎理論為指導,依據蒙藥藥理學原理配伍製劑。其藥物具有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劑量小)、三效(高效、速效、長效)、五方便(採集、生產、攜帶、服用方便)的特點。
中文名
蒙藥學
對    象
蒙醫
藥    源
植物、動物、礦物
理    論
蒙醫基礎

蒙藥學基本信息

蒙醫利用蒙藥的十七種效能來補偏救弊,調整機體內部的“三根”,即赫依、希拉、巴達幹(近似中醫的氣、、寒)使其盛衰平衡,以達到防病、治病和健身的目的。

蒙藥學簡史

蒙藥學 蒙藥學
 蒙藥的產生和發展,如同祖國醫學的發展一樣經歷了長期的實踐過程。蒙古族人民常年在遼闊的草原上過着遊牧、狩獵的生活,因而與自然界的各種物質廣泛接觸,逐步發現、瞭解到某些 植物、動物、礦物及泉水對人體可能產生影響,其中包括一些中毒現象,從而逐漸對所尋覓的食物有所辨別和選擇。為了同疾病作鬥爭,開始注意某些自然產物的治病作用和毒性作用。經過無數次的有意識的試用和觀察,包括口嘗身受,實際體驗反覆應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不斷總結提高,創造和積累了日益豐富的用藥知識。
蒙藥 蒙藥
在科學文化未發達的氏族社會奴隸社會時期,蒙古各部落的藥物知識均被薩滿教徒所掌握,公元10世紀末 ,蒙古各部落述漸強盛起來,隨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進入封建社會,蒙古民族與國內務兄弟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得以開展,在此影響下,當時處於萌芽階段的蒙藥知識也有了新的發展,據史書記載,公元1226年在蒙古軍營中瘟病流行就有曾用格西古納(大黃)治癒的實例。
16世紀以來,隨着社會的發展,蒙古族不斷汲取漢、藏等兄弟民族的醫藥學理論和經驗,又反覆實踐,不斷地交流和總結經驗,從而形成了早期的藥物療法。隨着醫學的進步,人們對藥物的認識和需要與日俱增,藥物的來源也逐漸地由自然生長髮展到人工馴養栽培,由植物、動物發展到礦物化學制品。傳播這些知識的方式,由原來的口耳相傳,發展到文字記載,因而出現了不少蒙醫藥著作,對繼承和發展蒙醫藥學知識起了積極作用。
18世紀,青海籍蒙古族傑出的蒙醫學家伊希巴拉朱爾(1704--1788)用藏文編寫了《藥物名錄及認藥白晶鑑》一書,是一部以認藥、用藥和介紹藥物作用等基礎知識為主要內容的蒙藥學文獻。該書收載珍寶類藥物38種,礦物類藥物55種,土類藥物17種,平原生長藥物 67種,木本類藥物63種,草本類藥物205種,獸角類12種,骨類12種,肉類29種,類13種,類4種,蹄甲、類8種,尿糞類18種,昆蟲類13種,其它類 247種,總計801種,分為三部十篇。全書共有5萬餘字。
18世紀後期,內蒙古正鑲白旗著名蒙醫學家羅布僧蘇勒和木(1740--1810)用藏文編著了《認藥學》巨書,該書分為“珍寶、土、石類藥物的識別”、“樹木、滋補類藥物的識別”,“草類藥物的識別”,“動物藥及鹽、灰類藥物的識別”等四部,總收載丁678種,約39萬字。書中對每味藥的形態、產地、性味、功能、質量優劣等方面作了 全面、系統地闡述。
19世紀初葉,內蒙古奈曼旗傑出蒙藥學家佔布拉道爾吉藏文編著了《蒙藥正典》一書,記載了879種藥材,分為八部二十四篇。書中對每—種藥材都註明了蒙、藏、漢及滿文名稱,並較詳細地説明了產地、形態、性味、功能等,還附有579幅插圖。作者在本著中糾正了不少蒙藥名稱的混亂現象。此書出版發行以來至今仍作為學習、研究、鑑別、鑑定蒙藥材的主要依據,為蒙藥學的研究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9世紀,蒙古國斯琴汗盟著名蒙醫羅布桑卻琵勒用藏文編纂了《蒙醫藥選編》綜合性書,書中主要撰寫了疾病症狀,治療方法,藥物方劑及藥物炮製用法,還有以藥物性能歸納成蒙藥稱呼法等內容。此書內容較廣,是臨牀應用價值較高的古代名著之一。
19世紀中期,內蒙古伊克昭盟君王旗(現伊金霍洛旗)蒙古族的傑出詩人兼醫學家伊希旦金旺吉拉(1853—1906)一生中不但寫了不少詩篇,而且大部分時間都致力於救死扶傷的醫療活動和蒙醫藥的研究,他撰寫過四部書,即《珊瑚驗方集》、《珍珠驗方集》、《珍寶驗方集》及,《醫學歌訣》, 前三部皆用藏文,後一部是用蒙古文寫的。其中《珊瑚驗方劑》一書內以、婦、兒、皮膚、五官、温病等多發病的治療為主,還載入了200多種藥方,100 多種療術,38種藥物炮製法,內容極其豐富。所以該書流傳於內、外蒙古,成為蒙醫臨牀必讀手冊。
蒙藥學 蒙藥學
 以上著作都是蒙藥學珍貴的遺產。由於蒙古文字的發展和使用較晚,蒙古族的遊牧生活以及長期戰爭的破壞,使歷史文化遺產損失殆盡,因而留下來的蒙醫藥學文獻較少。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着醫學的蓬勃發展,黨和政府對蒙醫藥事業十分關心,設立了蒙醫藥研究機構,開辦了蒙醫藥院校,培養了大量蒙醫藥人才。在繼承整理豐富藥用遺產的同時,對蒙藥資源進行多次考察,整理翻譯編輯出版了大量有關文獻資料和著作。80年代中期由內蒙古衞生廳主持編纂並先後頒佈了《內蒙古蒙藥材標準》及《內蒙古蒙成藥標準》,糾正了蒙藥材的混亂現象,統一了蒙藥方劑的生產標準。對蒙藥材的學習研究、鑑別用藥的統—規範和蒙醫藥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蒙藥學基礎理論

蒙藥學藥味

蒙藥學 蒙藥學
  蒙藥有單味和複合味兩類,單味共六種,即甘、酸、鹹、苦、辛、澀,稱之為基本六味。一種藥材有兩種以上味道,稱為複合味,複合味共有57種;即二味複合味15種,三味複合味有20種,四味複合味有15種,五味複合味有6種,六味複合味有1種。蒙藥中五味或六味齊全的藥材很少見,現已發現的五味複合藥只有五味子和金訶子兩種藥,六味複合藥僅有那木吉拉訶子一種。
1.甘味清熱解毒調和氣血,滋養強身,添精補髓,接骨療傷,改善器官功能。用於氣血虧損,虛勞內傷等,若用量過多則使體軀肥胖,津液增多,消化力減弱。
2.酸味能調和胃火,開胃消食。用於胃火衰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若用量過多則使肌肉鬆弛,頭昏眼花,浮腫,易患血熱、皮疹等疾病。
3.鹹味能軟堅破瘀,疏通梗塞,調火開胃。用於手足抽搐,便秘,腹脹,消化不良,痞證。若用量過多則引起脱髮,皺紋增多,體力減弱,咳嗽、煩渴,易患血熱性疾病。
4.苦味能清熱解毒,鎮靜安神,消腫,燥濕,利咽,止嘔。用於各種熱性疾病,中毒症、瘟疫瘰癧咽喉腫痛,煩渴、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等。若用量過多則可傷脾胃,消化減弱,引起巴達幹赫依病。
5.辛味能健胃開欲。通經開竅,止瀉,助消化。用於胃火衰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脾胃不和,嘔吐呃逆,胸腹脹滿,寒瀉腹痛,風寒痹痛等。若用量過多則引起血希拉性熱疾,煩渴,昏沉,損耗精液。
6.澀味能收斂瘡瘍涼血降火,消脂,止瀉。用於瘡瘍,泄瀉,腫毒,血熱疾病等。若用量過多則可引起巴達幹赫依病,腹脹便秘。

蒙藥學藥 效

蒙藥藥效(也稱藥能)指的是蒙藥藥味裏自身內含的主要因素。藥效有柔、重、温、油、固、寒、鈍、涼、和、稀、燥、枯、熱、輕、鋭、糙、動等十七種。臨牀用藥中,用這十七種藥效醫治由赫依、希拉、巴達乾的二十種特性所引起的各種疾病。概括蒙藥的十七種效能,剋制三邪的二十種特性情況如下:
剋制赫依特性:柔克糙,重克輕,温克涼,油克細也克堅,固克動;剋制希拉特性:寒克熱,鈍克鋭,涼克膩,和克輕,稀克臭,燥克濕也克瀉;剋制巴達乾的特性:枯克脂,熱克寒,輕克重,鋭克鈍,糙克柔也克粘,動克固。

蒙藥學藥性

蒙藥學 蒙藥學
藥性是根據十七種藥效精選出來的,是對藥物醫療作用的高度概括,古人將蒙藥藥性總結為重、油、寒、鈍、輕、糙、熱、鋭等八種。其中重、油二性能剋制赫依的主要特性;寒、鈍二性能剋制希拉的主要特性;輕、糙、熱、鋭四性能剋制巴達乾的主要特性。再者,久服或過量用 輕、糙、寒性藥物或飲食可引起赫依病;久服或過量用熱、鋭、油性藥物或飲食可引起希拉病;久服或過量用重、鈍、油、寒性藥物或飲食可引起巴達幹病。由於每一種藥物都具有藥味、藥性和藥效,因此,三者必須綜合起來看。兩種藥物氣味一樣,但藥性不同,故兩者的作用完全不一樣。反過來説,假如兩種藥物的藥性一樣,但氣味不同,其作用就有差異。所以,不能把藥性與藥味孤立起來看。藥性和藥味只顯示了藥物的部分性能,也顯示出有些藥物的共性。只有認識和掌握每一種藥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藥物之間同中有異的特性,才能全面而準確地瞭解和使用藥物。

蒙藥學藥力

藥力指的是寒熱性藥物具備一定的條件以後,增強其藥性所產生的特效功能。即温熱性藥物生於温熱地帶及向陽之處,在生長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陽光,因而陽氣旺盛,故備齊熱性藥力,而祛寒、除巴達幹功能較強。涼寒性藥物生於寒冷地帶及陰涼處,在生長過程中少接受或未接受陽光,因而陰氣充沛,故備齊寒性藥力,而涼血降火、清希拉功能較強。根據藥物寒熱兩性的程度差異,又分為中間型,複合型兩種,並進一步區別熱中熱、寒中寒。治療陰盛者,則用熱中熱性藥;治療陽盛者,則用寒中寒性藥。這是蒙醫治療的一般準則。

蒙藥學加工炮製

蒙藥學炮製簡介

炮製 炮製
 蒙藥材大多是生藥,其中不少藥材必須經過特定的炮製處理,才能更適合治療,充分發揮藥效。因此,按照不同的藥性和治療要求而有多種炮製方法,炮製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藥效,合理炮製,是確保用藥安全的重要措施。蒙藥炮製法的應用與發展,已有悠久的歷史,方法多樣,內容豐富。

蒙藥學炮製的方法

(一)直接修制
1.採用挑、篩、刮、刷等方法,去掉雜質及無用部分,使藥物純淨處理。
2.採用搗、碾、銼等方法,以符合製劑和其他炮製法的要求,使藥物粉碎處理。
3.採用切鍘的方法,把藥物切製成一定的規格,以便於炮製、乾燥,也利於貯藏和調劑時稱量,使藥物切制處理。
(二)水制
1.洗:用水洗淨藥材,以減弱其毒性和除去雜質。
2.漂:將藥材置多水或長流水中浸漬一段時間,並不斷換水,以去掉腥味,減弱其毒性。
3.泡:將藥材置清水或其他液體輔料內浸泡。如草烏置訶子湯或童便內浸泡,以降低其毒性。
4.潤:對一般不需要浸泡的藥材噴淋適量的水或其他液體輔料徐徐入內,使藥材質地柔軟,切制飲片,晾乾。
5.水飛:制極細粉末時,將不溶於水的藥材粉碎後置乳缽或碾槽內加水共研,攪拌,傾出混懸液,沉澱後分出乾燥。此法常用於礦物類藥物的制粉。
(三)火制
火制 火制
1.炒:有清炒和加輔料拌炒兩種方法。清炒是將藥材直接放入鍋內,根據藥用需要炒黃炒焦炒炭。拌炒常用輔料有砂、等。拌炒使藥物受熱均勻酥脆,有效成分不易受損,易於研製,便於服用。
2.煅:將藥材用猛火直接或間接燒紅燒透,使質地鬆脆,易於粉碎,充分發揮療效。煅法多用於礦物藥或殼類藥。
3.煨:利用濕紙或麪糊包裹藥物,埋於熱火灰中,以紙或面焦黑為度,放冷後剝去紙或面。此法利用紙和麪吸收藥物中的部分毒性和油脂類,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4.烘與焙:烘與焙同是用微火加熱,使藥材乾燥而減弱藥物的烈性。烘的火力較弱,焙的火力較強。
5.炙:是用液體輔料拌炒藥物,以改變藥性,增強療效或減少副作用的炮製方法。通常使用的液體輔料有鹽水等。
(四)水火共制
1.煮:是用液體輔料與藥物同煮,以輔料被吸收為度,才能獲得治療需要的作用。如手掌參與牛奶同煮。
2,蒸:將藥物放入籠裏,利用水蒸氣加熱,或加輔料共蒸,以改善和增強療效作用。如蒸人蔘肉蓯蓉玉竹等。
3.淬:是將藥物煅紅後,迅速投入水或液體輔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法不僅易於粉碎,而且輔料容易被其吸收,可發揮預期療效。如醋淬磁石代赭石,酒淬寒水石等。

蒙藥學用法與用量

蒙藥學用量

1.藥物性質、配伍及劑型與用量的關係:有毒、峻烈的藥物,用量宜小,並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以免中毒或耗傷正氣。新採的鮮藥,藥量宜大些,幹藥用量宜小。寒涼藥耗傷胃火,不宜長期或大量應用。此外湯劑的用量應比散、丸劑為重,單味藥量應比複方為重。
2.疾病與用量的關係:輕病用量不必過重,重病用量可適當增加。慢性病不必量大,急性病宜量大。藥物的用量及藥效,每隨治療的需要而轉變,如紅花少用則養血,多用則破血;應用大黃要適量,大劑量則先致瀉後致便秘
3.體質與用量的關係:體質強弱不同,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也有差異,用量亦應當隨之而變。體質強壯者,用量重於體質弱的患者;老年兒童的藥量,因當少於壯年婦女的用量輕於男子

蒙藥學服藥法

服藥法 服藥法
 1.清晨空服:治療寒性巴達幹病或蟲疾時,早晨進食前服藥。服藥後不可馬上用餐。
2.食前服:治療下行赫依病或滋身補養藥,飯前服,服完藥即可用餐。
3.食後服:治療普行赫依病時,用餐後即可服藥。
4.食中服:治療胃火衰退症,則餐中服藥。先吃半餐,後服藥,再用餐;藥在食中,能開胃。
5.食間服:治療上行赫依病時,兩頓餐之間,即食物消化後服藥,因赫依病多在食物消化後空腹發病,故在兩頓餐之間服藥,療效較好。
6.藥與食交替服:治療司命赫依病時,邊用餐邊服藥,即先吃一口飯,後服一點藥,食、藥交替服用。
7.藥與食相兼服:治療食慾減退噎嗝等病時,食前服一半藥,食後再服一半藥。食前一半藥起開導作用,食後一半藥起結尾(即除病根)作用。
8.食中放藥服;治療呃逆等病時,取適合食品,食藥混合吃。
9.不定時服:中毒等急救患者,不管進食與否,應數次給藥頻頻服用。
10.晚睡前服:鎮靜藥或配有毒麻藥物的藥方,必須晚間臨睡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