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度單位)

鎖定
“米”(metre/meter,法mètre)是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一米等於10分米。 [1-3]  可以用來衡量長、寬、高。
“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巴黎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並與隨後確定了國際米原器。隨着人們對計量學認識的加深,米的長度的定義幾經修改。
2019年,國際計量大會(CGPM)對它們定義的文本進行了修訂。2019年5月20日起,米的定義更新為:當真空中光速c以m/s為單位表達時選取固定數值299 792 458來定義米。其中秒是由的頻率ΔνCs來定義。
中文名
外文名
metre(英);meter(美);mètre(法)
別    名
公尺
類    別
長度單位
單位符號
m
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
拼    音
注    音
ㄇㄧˇ

定義

1米=光在真空中於1/299 792 458的時間內所經過的路線的長度。 [13] 

發展歷程

提出

1688年,英國哲學家和教士約翰·威爾金斯(John Wilkins)提出需要一個十進制的標準的長度單位系統。
1675年,意大利科學家提託·李維歐·布拉提尼(Tito Livio Burattini)首次在論文中使用了metro cattolico這個詞,該詞是由希臘語μέτρον καθολικόνmétron katholikón)衍生而來的,意為“一種通用測量單位”。
1789年,法國大革命勝利後,國民公會法國科學院組織一個委員會來標準的度量衡制度。委員會提議了一套新的十進制的度量衡制度,並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即地球子午線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標準單位。他們將這個單位稱之為mètre,後來演變為meter,中文譯成“米突”或“米”。1791年,該方案獲法國國會批准。 [4-7]  1799年12月10日,法國通過公制系統,開始正式使用米制。

子午線定義

儘管地球不規則的表面並不是完美的球形,但法國還是採納了這次測量的結果來確定標準米的長度。日後人們發現,由於誤算了地球的扁率而錯算了弧長,第一個存檔米原器的長度比子午線定義的米少1/5毫米。但這個長度還是被當作了標準。也因此,最後地球通過極點的周長要比4千萬米多一點(40,007,863m)。
1875年5月20日,由法國政府出面,召開了20個國家政府代表會議,正式籤置了米制公約,公認米制為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同時決定成立國際計量委員會國際計量局。到1985年10月止,米制公約成員國已有47個。 [6] 

米原器

1889年的國際米原器 1889年的國際米原器
1792-1799年,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質原器——鉑杆,以此杆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而這支米原器一直保存在巴黎的法國檔案局裏。
1889年,在第一次國際計量大會(CGPM)上,把經國際計量局鑑定的第6號米原器(31只臨時製造的鉑銥合金棒,其中有90%的鉑和10%的銥)米原器中在0℃時最接近檔案米的長度的一隻選作國際米原器,並作為世界上最有權威的長度基準器,保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的地下室中,其餘的原器作為副尺分發給與會各國,成為各國的國家基準。規定在周圍空氣温度為0℃時,米原器兩端中間刻線之間的距離為1米。1927年第七屆國際計量大會又對米定義作了嚴格的規定,除温度要求外,還提出了米原器須保存在1標準大氣壓下,並對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體規定。 [8] 
然而實際上米原器給出的長度並不一定正好是1米,由於刻線工藝、材料變形和測量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在復現量值時總有一定誤差,約為0.1微米(0.1μm)。此外,萬一米原器損壞,複製將無所依據,特別是複製品很難保證與原器完全一致,給各國使用帶來了困難。 [6] 

光譜定義

19世紀末,科學家在實驗中找到了自然(Cd)的紅色譜線,具有非常好的清晰度復現性,在15攝氏度的乾燥空氣中,其波長等於y=6 438.469 6×10-10米。1927年國際協議,決定用這條譜線作為光譜學的長度標準,並確定1米=1 553 164.13y Cd,人們第一次找到了可用來定義米的非實物標準
科學家繼續研究,後來又發現(Kr)的橙色譜線鎘紅線還要優越。1960年,在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上,決定用氪(Kr)橙線代替鎘紅線,並決定把米的定義改為:“米的長度等於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1 650 763.73倍”。這一自然基準,性能穩定,沒有變形問題,容易復現,而且具有很高的復現精度,相對誤差不超過4×10-9,相當於在1千米長度測量中不差4微米。 [7]  [9] 
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激光的出現,人們又找到了一種更為優越的光源,用激光代替氪譜線,可以使長度測量得更為準確。只要確定某一時間間隔,就可從光速與這一時間間隔的乘積定義長度的單位。 [6] 

最終定義

20世紀70年代,光速的測定已非常精確。1983年國際度量衡大會(CGPM)重新制定米的定義:“光在真空中行進1/299 792 458秒的距離”為一標準米。 [6-7]  [10] 

單位換算

米的各級單位
米的各級單位(公制長度計量單位)
單位名稱
符號
數值
等數
單位名稱
符號
數值
等數
10⁻¹m
10釐米
十米
dam
10¹m
10米
10⁻²m
10亳米
10²m
10十米
mm
10⁻³m
1000微米
km
10³m
10百米
10⁻⁶m
1000納米
10⁶m
1000千米
10⁻⁹m
1000皮米
吉米
Gm
10⁹m
1000兆米
10⁻¹²m
1000飛米
10¹²m
1000吉米
10⁻¹⁵m
1000阿米
Pm
10¹⁵m
1000太米
am
10⁻¹⁸m
1000仄米
艾米
Em
10¹⁸m
1000拍米
zm
10⁻²¹m
1000幺米
Zm
10²¹m
1000艾米
ym
10⁻²⁴m
無(最小)
Ym
10²⁴m
1000澤米
注:米又稱“公尺”,千米又稱“公里”,分米又稱“公寸”,釐米又稱“公分”,毫米又稱“公釐”,飛米又稱“費密(fermi)”。
換算關係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 [11] 
米與非法定計量單位間的換算
單位名稱
符號
1非法定計量單位與米換算
1米與非法定計量單位換算
市裏
-
500
2×10-3
市引
-
33.333 33
0.03
-
3.333 33
0.3
-
0.333 33
3
市寸
-
0.033 33
30
-
0.003 33
300
-
0.000 33
3000
市毫
-
0.000 03
30000
英里
mi
1 609.344
0.000 6214
yd
0.914 4
1.093 61
英尺
ft
0.304 8
3.280 81
英寸
in
0.025 4
39.370 08
絲米
dmm
0.00001
100000
忽米
cmm
0.000001
1000000
AU
149 597 870 700
-
l.y.
9 460 730 472 580 800
-
換算關係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公報。 [11-12] 
參考資料
  •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辭書社).新華字典 第12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年:p.335
  •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七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p.898
  • 3.    A S Hornby.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p.1266
  • 4.    Rapport sur le choix d'une unité de mesure  .lu à l'Académie des sciences.1791-05-19[引用日期2014-07-12]
  • 5.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Clarendon Press 2nd ed.1989, vol.IX p.697 col.3.
  • 6.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I  .NIST[引用日期2014-07-12]
  • 7.    1791年3月25日 法國定義“米”作為基本長度單位  .中國日報.2012-03-25[引用日期2014-07-12]
  • 8.    Resolution of the CGPM (1889)   .BIPM[引用日期2014-07-12]
  • 9.    Resolution 6 of the CGPM (1960)   .BIPM[引用日期2014-07-12]
  • 10.    Resolution 1 of the CGPM (1983)   .BIPM[引用日期2014-07-12]
  •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七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p.1789
  • 12.    Brian Luzum, Nicole Capitaine, Agnès Fienga, William Folkner, Toshio Fukushima, James Hilton, Catherine Hohenkerk, George Krasinsky, Gérard Petit, Elena Pitjeva, Michael Soffel, Patrick Wallace .The IAU 2009 system of astronomical constants: the report of the IAU working group on numerical standards for Fundamental Astronomy: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2011.8:pp 293-304
  • 13.    國防科工委科技與質量司.計量培訓教材:幾何量計量.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2:p.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