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幹

鎖定
茶幹,是一種高端豆製品。可以看做是豆腐乾的一個細分品類,但無論做工、用料,都要考究很多,水質尤其關鍵。
中文名
茶幹
產    地
長江中下游的皖東南、浙江等地
類    型
清朝嘉慶年間即是宮廷貢品之一
特    點
用料獨特,配方講究

茶幹主要原料

茶幹古名“菽乳幹”,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幹。選用優質大豆、甘草等十幾種天然材料精製而成。且色澤醬紅、細嚼味長、回味持久、有韌性、對摺不斷等特色。茶乾的得名,源自南宋末年。文人雅士以之佐茶,閒暇時三五好友,各一杯清茶,配之六七塊茶幹,悠然自得。
茶幹 茶幹

茶幹製作方法

用專制的銅勺在大缸裏舀出“豆腐腦”,熟練地填入小蒲包,再用手把蒲包旋緊,整整齊齊地放在木板上。一塊木板上大概可以放80個小蒲包,放好10板後,將木板一層層疊好,加力壓制,將豆腐腦中的水分擠出,再將蒲包剝去,茶幹就初步成型了。其後還要進行提白去味、熬煮入味。一塊小小的茶幹,要經過20道工序,精製茶幹還要再加4道工序。
製作茶干時,裏面加入茴香丁香桂皮等中藥材,其中添加一味叫“蒔蘿”的中藥材,入茶幹,有異香,為別處所無。資料記載:蒔蘿,性味辛、温,無毒。果實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香芹酮檸檬烯等。有健胃、祛風、催乳功效,主治小兒氣脹、嘔吐、呃逆、腹冷、食慾不振

茶幹營養價值

茶幹選用優質大豆甘草等十幾種天然材料精製而成。且色澤醬紅、細嚼味長、回味持久、有韌性、對摺不斷等特色。除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八種氨基酸,以及鈣、鎂、鉬、錳、硒、鍶、銅等十幾種微量元素。在第五屆全國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學會上被一些著名的營養專家鑑定為色、香、味具佳、老少皆宜的營養保健食品。

茶幹知名產地

茶幹五城茶幹

五城茶幹,是古徽州傳統特產,始創於南宋末年理宗(趙與莒)時期,工藝成熟於元代,隆盛於清代。故老相傳,乾隆皇帝遊歷江南,品嚐到五城茶干時,讚不絕口,特在茶幹上印下無字印,譽為有口皆碑。
五城茶幹,原產於休寧五城。五城自古是休寧重鎮,位於率水岸邊的水路碼頭。五城茶幹伴隨着曾經輝煌一時的徽商聲名遠揚皖浙贛三省及蘇杭滬等地。
700年間,五城茶幹一直秉承百年規則,一選豆,二泡豆,三清洗,四磨漿,五濾漿,六煮漿,七點漿,八成型,九包紮,十壓榨,而後殺坯,最後晾置。12道嚴格工序,傳承700多年的製作品質。
五城茶幹初步成型後,配以秘製好醬(醬油以本鎮洪昌醬園的豆汁原油,或從屯溪程德馨醬園購來),用文火配以桂皮、茴香、丁香、冰糖等 調料6個時辰慢煮,悉心調色,仔細入味。此時的五城茶幹,營養豐富,回味悠長,口感筋道,百吃不厭。
正宗本源,五城茶幹,只為讓你體會古徽州的味道。
榮譽及相關:獲85農業科技攻關成果博覽會優秀項目,96中國專利技術及產品博覽會銀獎,及人民大會堂茶點,東航南航航空食品

茶幹採石茶幹

採石茶幹,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精細,色香俱佳,是下酒品茗、出遊攜帶的絕好方便良品。
採石茶幹以豆乾為主料,配以雞汁八角、桂皮、甘草、茴香、桂花、白糖、味精、山梨酸鉀等佐料,先將黃豆漿液過濾,再用傳統方法壓緊和現代工藝精製而成,具有豆製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風味。
採石磯茶幹其色澤暗紅、細嚼韌性強、對摺不裂縫,撕開有裂紋等特點。採石磯茶幹除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鈣、鎂、硒、鍶等微量元素。
產品曾遠銷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獲省、部優和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及92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中國優質保健品3項銀獎。

茶幹白蒲茶幹

白蒲茶幹 白蒲茶幹
白蒲“三香齋”茶幹(簡稱白蒲茶幹),始於清朝康熙丙子年,“公元1696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是如皋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土特產。“白蒲茶幹”選用優質大豆,多種香料精製而成。內含易於人體消化的優質蛋白質及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B1和B2和鈣、磷、鐵等,還含有動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彌補動物菜餚的缺陷,對增補人體和營養極為有利。茶幹又味美香芳,富有韌性,色澤美觀,形狀方且薄,別具一格,經濟實惠,馳名四方,極受羣眾歡迎。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地方官特別選擇了“三香齋”茶幹作為貢品,請皇上品嚐,乾隆嘗後甚悦,又聽該店獨家經營的介紹 ,便御筆寫下“只此一家”的題字,賜予褒揚。店主得此御筆歡喜欲狂,並將“只此一家”製成金字匾額,懸於店堂,自得御筆“只此一家”,“三香齋”茶幹馳名大江南北。

茶幹界首茶幹

高郵界首的陳西樓五香茶幹,呈扁圓形,色澤醬紅,肉細嫩黃,頗似雞脯。清香可口,味美香醇。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界首,聞到岸上香味撲鼻,叫差役查詢,原來是煮五香茶乾的香味。乾隆帝品嚐後大為讚賞。從此,界首茶幹便列為貢品,名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