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膿毒敗血症

鎖定
除了有敗血症的表現外,化膿菌可隨血流到達全身各處,常在肺、肝、腎、皮膚等處形成多發性小膿腫,膿腫中央及小血管內常見細菌菌落。這些小膿腫是由於化膿菌團塊栓塞許多組織器官內的毛細血管引起,故又稱栓塞性膿腫
中醫病名
膿毒敗血症
常見症狀
膿腫

膿毒敗血症病因

皮膚粘膜有破損或發生化膿性炎症時,細菌則容易侵入體內。
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特異性免疫反應兩種,後者又可分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方面。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不能充分發揮其吞噬殺滅細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細菌量較少,致病力不強也能引起敗血症
條件致病菌所引起的醫源性感染也逐漸增多。

膿毒敗血症治療

① 徹底肅清原發病灶和遷徙性損害,以杜絕病原菌的來源。
② 使用有效抗生素以儘快消滅血液中所有細菌。
③ 及早發現新的遷徙性病灶,隨時予以徹底清除。
④ 提高機體抵抗力,加強支持療法,身體虛弱、遷徙病灶多、病勢嚴重的患兒,多次輸血、血漿、白蛋白丙種球蛋白,應保證足夠的熱卡、液體及營養需要
對症治療體温過高時給退熱藥並採用物理降温。發生驚厥時,給鎮靜劑,必要時可考慮人工冬眠療法
⑥ 周密細緻的護理。

膿毒敗血症定義

表皮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膿毒敗血症是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和其他代謝產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臨牀上以寒戰、高熱、皮疹、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為特徵,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遷徙性病灶。病原微生物自傷口或體內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臨牀表現主要為寒戰、高熱、關節痛、皮疹、肝脾腫大,部分患者還可出現煩躁、四肢厥冷及紫紺、脈細速、呼吸增快、血壓下降等。病死率可達30~50%,尤其是老人、兒童、有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療不及時及有併發症者,預後更為惡劣。伴有多發性膿腫者稱膿毒血癥;若細菌僅短暫侵入血流則稱為菌血症

膿毒敗血症細菌因素

主要與病原菌的毒力和數量有關。毒力強或數量多的致病菌進入機體,引起敗血症的可能性較大。細菌侵入人體後是否引起敗血症,與人的防禦、免疫功能,細菌的毒力及數量有關。完整的皮膚和粘膜是防止細菌侵入人體的天然屏障,破損後細菌易於從此處侵入體內,擠壓皮膚炎症部位或膿腫時細菌侵入的可能性更大。嚴重燒傷時,創面為細菌敞開門户,皮膚壞死、血漿滲出又為細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環境,故極易發生敗血症。尿路、膽道、胃腸道、呼吸道粘膜受破壞後,若同時有內容物積滯、壓力增高,細菌更易進入血中,保留導尿管、靜脈等血管內留置導管、人工輔助呼吸時插管等,也使細菌易於侵入。人體免疫功能正常時,進入血中的細菌迅速被血中防禦細胞如單核細胞、嗜中性粒細胞等所清除,而患肝硬變糖尿病血液病、結締組織病等慢性病者,可因代謝紊亂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功能減低,易招致敗血症發生;各種免疫抑制藥物的使用、放射治療亦是導致敗血症發病率高的原因。廣譜抗菌藥物使用後,對藥物敏感的細菌雖被抑制或殺滅,而一些耐藥菌乘機繁殖,亦可釀成敗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