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犬細小病毒感染

鎖定
犬細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infection,Canine parvovire,CPV)感染是近年來發現的犬的—種烈性傳染病。二類傳染病、寄生蟲病,臨牀表現以急性出血性腸炎和非化膿性心肌炎為特徵。 [1] 
中文名
犬細小病毒感染
外文名
Canine parvovire
就診科室
內科
類    型
醫學病症

犬細小病毒感染病理簡介

犬細小病毒感染是發生在犬類身上的一種病毒感染。感染形式有兩種,分別是腸炎型(enteric)和心肌炎型(myocardial)。腸炎型發生在成年犬類和大於3個月的幼犬身上。病毒會入侵腸膜,導致患病犬食慾不振、嘔吐、血便(bloody diarrhea )和體温上升。為避免病犬死亡,失去的體液需要得到補充,也要服用治療繼發性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的抗生素。心肌炎型通常發生在幼犬身上,病毒會侵入心臟的肌肉,通常72小時內會導致死亡 [2] 

犬細小病毒感染病原

病原 病原
CPV在分類上屬細小病毒科,細小細小病毒屬。其抗原性與貓泛白細胞減少症病毒(FPV)和水貂腸炎病毒(MEV)密切相關。CPV對多種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劑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在4~10℃存活180天,37℃存活14天,56℃存活24小時,80℃存活15分鐘。在室温下保存90天感染性僅輕度下降,在糞便種可存活數月至數年。甲醛次氯酸鈉、β--丙內酯、羥胺、氧化劑和紫外線均可將其滅活。
CPV在4℃條件下可凝集豬和恆河猴的紅細胞,對其他動物加大、貓、羊等的紅細胞不發生凝集作用。CPV對猴和貓紅細胞,無論是凝集特性還是凝集條件均與FPV不同,由此可區別CPV與FPV。

犬細小病毒感染流行病學

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犬科動物,如郊狼叢林狼食蟹狐和盔狗等也可感染:豚鼠、倉鼠、小鼠等實驗動物不感染。
犬感染CPV發病急,死亡率高,常呈爆發性流行。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剛斷乳至90日齡的犬較多發,病情也較嚴重,尤其足新生幼犬,有時呈現非化膿性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純種犬比雜種大和土種犬易感性高。
病犬是主要的傳染來源。感染後7~14天糞便可向外排毒。糞便中的病毒滴度常達109TCID50/g。發病急性期,嘔吐物和唾液中也含有病毒。
感染途徑主要是由於病犬和健康犬直接接觸或經污染的飼料和飲水通過消化道感染。無症狀的帶毒犬也是重要的傳染源。有證據表明人、蒼蠅蟑螂等可成為CPV的機械攜帶者。
本病—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多發。天氣寒冷,氣温驟變,飼養密度過高,擁擠,有併發感染等均可加重病情和提高死亡率。

犬細小病毒感染臨牀症狀

潛伏期隨動物機體的自身免疫力和所感染病毒的毒力與數量而不同,一般為 7~14 d,病毒侵入後在感染的頭 2 d,病毒在咽喉部複製,3~5 d 後出現病毒血症。研究表明,單純細小病毒感染,一般症狀較輕,由於混合細菌感染或繼發感染而表現出明顯的臨牀症狀,多數呈腸炎綜合徵,少數呈心肌炎綜合徵,也有報道在 1 個犬身上兼有 2 型症狀的。CPV還經常與其他病毒,特別是與引起肺病變的犬瘟熱一起形成混合感染。
腸炎型 :潛伏期1~2 周,多見於青年犬。本型的特徵症狀是嘔吐、腹瀉、便血、白細胞顯著減少,在病程的早、中、晚期表現各不相同。早期:多數犬體温升高達 40℃~41℃(少數犬體温正常),精神不振,採食量減少或絕食,嘔吐食物及黃白色泡沫狀液體,排便次數增多,大便正常或稍帶黏液,1~2 d 後進入中期症狀。中期:食慾廢絕,頻繁嘔吐和劇烈腹瀉,多數犬呈噴射狀排出番茄汁樣糞便,帶有血液,發出特別難聞的腥臭味,少數犬黏液便呈黃色或乳白色果凍樣;極少數犬呈間歇性腹瀉。後期:病犬迅速脱水,眼窩下陷,皮膚彈性降低,可視黏膜蒼白,舌面皺縮,最後因水、電解質平衡失調,併發酸中毒而於數小時至 2 d 死亡。病程短的 4~5 d,長的 1 周以上。成年犬發病一般不發熱。血液學檢查發現,白細胞總數明顯減少,尤其在發病後 4~5 d 最為明顯,常降至 3000 個/mm3 以下。如果繼發感染白細胞總數可增高。
心肌炎型 :多見於流行初期或缺乏母源抗體的 4~6 周齡幼犬。發病初期精神尚好或僅有輕度腹瀉,個別病例有嘔吐。常突然發病,表現為可視黏膜蒼白、衰弱、呻吟、乾咳,呼吸極度困難。聽診時心有雜音,心率不齊。心電圖R波降低,S-T波升高。常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只有極少數輕度病例可以治癒,致死率為 60%~100%[1,3,7,8]。

犬細小病毒感染實驗室檢驗

腸炎型主要表現白細胞減少,小犬可低到0.1~0.2×109/L,多數是0.5~2×109/L,較老的犬隻有輕微的降低。因胃腸道粘膜受損,蛋出質缺失,造成低蛋白症,尤其是低白蛋白症。心肌炎型病犬表現天冬氨酸激酶(AST)、乳酸脱氫酶(LDH)和肌酸酐磷酸激酶(CPK)活性增高。

犬細小病毒感染病理變化

腸炎型:自然死亡犬極度脱水、消瘦,腹部捲縮,眼球下陷、可視粘膜蒼白、肛門周圍附有血樣稀便或從肛門流出血便。有的病犬從口、鼻流出乳白色水祥粘液。血液粘稠呈暗紫色小腸以空腸和迴腸病變最為嚴重,內含醬油色惡臭分泌物,腸壁增厚,粘膜下水腫。粘膜瀰漫性或局灶性充血,有的呈斑點狀或瀰漫性出血。大腸內容物稀軟,醬油色,惡臭、粘膜腫脹,表面散在針尖大出血點。結腸腸繫膜淋巴結腫脹、充血。
心肌炎型:肺臟水腫,局部充血、出血。呈斑駁狀。心臟擴張,左側房室鬆弛,心肌和心內膜可見非化膿性壞死灶,心肌纖維嚴重損傷,可見出血性斑紋。

犬細小病毒感染診斷

根據特徵性臨診症狀結合流行病學和病理變化可初診。
採取小腸後段和心肌病料作組織切片,檢查腸上皮和心肌細胞是否存在核內包涵體。
病毒學檢查:
電鏡檢查:糞便上清負染後電鏡檢查。
病毒分離與鑑定:用原代或次代犬胎腎或貓胎腎細胞培養。用熒光抗體檢測病毒,或測定培養液的血凝性。
血清學檢查:熒光抗體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以及免疫擴散試驗等。國內外常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試驗。血凝試驗用0.5%~1%豬紅細胞作指示系統,1:80以上為陽性。血凝抑制試驗主要用作流行病學調查,檢測抗體。

犬細小病毒感染治療

致死原因有五:1.急性心肌炎,2.中毒性敗血症,3.失血、脱水、電解質紊亂全身衰竭休克,4.繼發腸套疊,5.繼發急性胰腺炎
心肌炎型病例轉歸不良。
腸炎型病例立即隔離飼養,加強護理,病初應禁食1~2d;恢復期應控制飲食,給予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
對症療法:嘔吐注射阿托品等;腹瀉口服次硝酸秘、探酸蛋白和注射VK、安絡血等止血劑;脱水輸液,注意先鹽後糖,最好靜脈注射,先快後慢,有困難時可行腹腔輸液;結膜發紺時則加入碳酸氫鍋防止酸中毒,也可口服補液ORS。
特異療法:靜脈輸進健康犬或康復犬的全血30~20ml;也可注射其血清或血漿30~5Oml;如有條件使用單克隆抗體,根據病情和體重可酌情增加用量或次數,效果可靠。抗病毒藥物
支持療法:可使用VC、肌昔、AA等。
防止繼發感染:痢特靈、慶大黴素紅黴素卡那黴素等抗生素。
總之,及時、大量、快速、多途徑補液,結合抗菌、解毒、抗休克、對症等療法,可較快解除症狀和縮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是切實有效的治療措施。
治療方案
抗病毒:犬細小病毒單克隆抗體0.5-1ml/kg 皮下或肌內注射,1次/日,連用3天,嚴重者可加倍。
利巴韋林5-7mg/kg,皮下或肌內注射 1次/日
干擾素10萬-20萬單位/次,皮下或肌內注射 1次/日
抗菌:氨苄西林20-30mg/kg 內服 2-3次/日;10-20mg/kg 靜脈滴注或皮下或肌內注射 2-3次/日
頭孢唑啉鈉15-30mg/kg 靜脈滴注或肌內注射 3-4次/日
恩諾沙星2.5-5mg/kg 內服或皮下或靜脈滴注 2次/日
止吐:甲氧氯普胺(胃服安)0.2-0.5mg/kg 內服或皮下注射 3-4次/日;或0.01-0.08mg/kg/小時靜脈滴注
愛茂爾2ml/次皮下或肌內注射 2次/日
消炎:地塞米松0.5mg/kg內服或肌內注射 1-2次/日
止血:酚磺乙胺 2-4ml/次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
維生素K 10-30mg/次肌內注射
止瀉:思密達250-500mg/kg 內服
維迪康0.02-0.08g/kg 內服 2次/日連用2-4天
補液:林格液或複方乳酸林格液與5%葡萄糖、ATP、輔酶A、維生素C等補充體液。

犬細小病毒感染預防

污染的病犬舍、窩需在徹底消毒並空閒一個月後,方可啓用。
嚴格犬的檢疫制度。
免疫接種:國內使用的疫苗有同源的和異源的滅活苗和弱毒苗兩類。異源苗是指貓泛白細胞減少症滅活苗或弱毒苗,安全可靠,曾在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廣泛使用過。 國內主要是五聯苗(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病犬傳染性肝炎、狂犬病和犬副流感)。 預防本病發展迅猛,應及時採取綜合性防疫措施,及時隔離病犬,對犬舍及用具等用2%~4%火鹼水或10%~20%漂白粉液反覆消毒。
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為了減少接種手續,國內多使用六聯弱毒疫苗和五聯弱毒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