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氨苄西林

鎖定
氨苄西林(Ampicillin),又稱氨苄青黴素,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6H19N3O4S,是一種β-內酰胺類抗生素,可治療多種細菌感染。適應症包含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腦膜炎、沙門氏菌感染症,以及心內膜炎。也能用於預防新生兒的B羣鏈球菌感染,可經由口服、肌肉注射以及靜脈注射給藥。
氨苄西林於1961年首次發現,該藥列名於世界衞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為基礎公衞體系必備藥物之一。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衞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氨苄西林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2] 
中文名
氨苄西林
外文名
Ampicillin
別    名
氨苄青黴素
安比西林
化學式
C16H19N3O4S
分子量
349.405
CAS登錄號
69-53-4
EINECS登錄號
200-709-7
熔    點
198 至 200 ℃
沸    點
683.9 ℃
水溶性
微溶
密    度
1.45 g/cm³
外    觀
白色結晶性粉末
閃    點
367.4 ℃
安全性描述
S22;S26;S36/37
危險性符號
Xn
危險性描述
R36/37/38;R42/43

氨苄西林化合物簡介

氨苄西林基本信息

化學式:C16H19N3O4S
分子量:349.405
CAS號:69-53-4
EINECS號:200-709-7

氨苄西林理化性質

密度:1.45g/cm3
熔點:198-200°C
沸點:683.9℃
閃點:367.4℃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溶於稀酸和稀鹼,微溶於水,幾乎不溶於氯仿 [3] 

氨苄西林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89.94
摩爾體積(cm3/mol):239.3
等張比容(90.2K):702.7
表面張力(dyne/cm):74.3
極化率(10-24cm3):35.65 [3] 

氨苄西林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量:3
氫鍵受體數量:6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4
互變異構體數量:4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138
重原子數量:24
表面電荷:0
複雜度:562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4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1 [3] 

氨苄西林藥典信息

氨苄西林來源

本品為(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雜-1-氮雜雙環[3.2.0]庚烷-2-甲酸三水化合物,按無水物計算,含氨苄西林(按C16H19N2O4S計)不得少於96.0%。

氨苄西林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味微苦。
本品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乙醇或不揮發油中不溶,在稀酸溶液或稀鹼溶液中溶解。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2.5mg的溶液,在60℃水浴上加熱使溶解,冷卻,依法測定(通則0621),比旋度為+280°至+305°。

氨苄西林鑑別

1、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加磷酸鹽緩衝液(取無水磷酸氫二鈉0.50g與磷酸二氫鉀0.301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pH值為7.0)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1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取氨苄西林對照品適量,加上述磷酸鹽緩衝液(pH7.0)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1mg的溶液。
系統適用性溶液: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等量混合。
色譜條件:採用硅膠G薄層板,以丙酮-水-甲苯-冰醋酸(65:10:10:2.5)為展開劑。
測定法: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µL,分別點於同一薄層板上,展開,晾乾,噴以0.3%茚三酮乙醇顯色液,在90℃加熱至出現斑點。
系統適用性要求:系統適用性溶液所顯主斑點應為單一斑點。
結果判定:供試品溶液所顯主斑點的位置和顏色應與對照品溶液主斑點的位置和顏色相同。
2、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一致。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658圖)一致。
以上1、2兩項可選做一項。

氨苄西林檢查

酸度
取本品,加水製成每1mL中含2.5mg的溶液,在60℃水浴上加熱使溶解,放冷,依法測定(通則0631) , pH值應為3.5~5.5。
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5份,各0.6g,分別加1mol/L鹽酸溶液5mL,使溶解後,立即檢查,另取本品5份,各0.6g,分別加2mol/L氫氧化鉸溶液5mL,使溶解後,立即檢査,溶液均應澄清,如顯渾濁,與2號濁度標準液(通則0902第一法)比較,均不得更濃。
有關物質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臨用新制。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A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3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取氨苄西林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A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30µg的溶液。
系統適用性溶液:取氨苄西林系統適用性對照品適量,加流動相A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2mg的溶液。
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流動相A為12%醋酸溶液-0.2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乙腈-水(0. 5:50:50:900),流動相B為12%醋酸溶液-0.2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乙腈-水(0.5:50:400:550),先以流動相A-流動相B(85:15)等度洗脱,待氨苄西林峯洗脱完畢後立即按下表進行線性梯度洗脱,檢測波長為254nm,進樣體積20µL。
時間(分鐘)
流動相A(%)
流動相B(%)
0
85
15
30
0
100
45
0
100
50
85
15
60
85
15
系統適用性要求:系統適用性溶液色譜圖應與標準圖譜一致。
測定法: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
限度: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峯,按外標法以氨苄西林峯計算,單個雜質不得過1.0%,各雜質的總量不得過3.0%,小於對照品溶液主峯面積0.05倍的峯忽略不計。
N,N-二甲基苯胺
照氣相色譜法(通則0521)測定。
內標溶液:精密稱取萘適量,加環己烷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50µg的溶液。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約1.0g,精密稱定,置具塞試管中,加1mol/L氫氧化鈉溶液5mL,精密加入內標溶液1mL,強烈振搖,靜置,取上層液。
對照品溶液:取N,N-二甲基苯胺50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鹽酸2mL和水20mL,振搖混勻後,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置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置具塞試管中,加1mol/L氫氧化鈉溶液5mL,精密加入內標溶液1mL,強烈振搖,靜置,取上層液。
色譜條件:以硅酮(OV-17)為固定相,塗布濃度為3%,柱温為120℃,進樣體積2µL
系統適用性要求:對照品溶液色譜圖中,N,N-二甲基苯胺峯與內標峯間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測定法: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分別注入氣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
限度:按內標法以峯面積比值計算,N,N-二甲基苯胺的量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通則0831第一法1)測定,含水分應為12.0%~15.0%。
熾灼殘渣
取本品1.0g,依法檢査(通則0841) ,遺留殘渣不得過0.5%。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通則0821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氨苄西林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
供試品溶液
取本品適量(約相當於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計50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用有關物質項下的流動相A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
對照品溶液
取氨苄西林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有關物質項下的流動相A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計)1mg的溶液,搖勻。
系統適用性溶液
取氨苄西林和頭孢拉定各適量,加流動相A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氨苄西林0.3mg和頭孢拉定0.02mg的混合溶液。
色譜條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有關物質項下的流動相A-流動相B(85:1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nm,進樣體積20µL。
系統適用性要求
系統適用性溶液色譜圖中,氨苄西林峯與頭孢拉定峯間的分離度應大於3.0。
測定法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峯面積計算供試品中C16H19N3O4S的含量。

氨苄西林類別

β-內酰胺類抗生素,青黴素類。

氨苄西林貯藏

遮光,嚴封,在乾燥處保存。

氨苄西林製劑

氨苄西林丙磺舒顆粒。 [4] 

氨苄西林藥品簡介

氨苄西林藥理作用

氨苄西林為半合成的廣譜青黴素,抗菌機制是阻止細菌的細胞壁合成,故不僅能抑制其增殖,而且能直接殺滅細菌。對革蘭陽性菌的作用與青黴素近似,對草綠色鏈球菌和腸球菌的作用較優,對其他菌的作用則較差,對耐青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效。革蘭陰性菌中淋球菌、腦膜炎球菌、流感桿菌、百日咳桿菌、大腸埃希菌、傷寒與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布氏桿菌等對本品敏感,但易產生耐藥性。肺炎桿菌、吲哚陽性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對本品不敏感。

氨苄西林藥代動力學

肌內注射0.5g後,於0.5~1小時達到血藥峯濃度12μg/mL;靜脈注射0.5g後,15分鐘和4小時後血藥濃度分別為17μg/mL和0.6μg/mL。廣泛分佈於胸腹腔積液、關節腔積液、房水和乳汁中,且濃度較高。膽汁中濃度高於血藥濃度數倍。可透過胎盤屏障,但透過血.腦脊液屏障能力低。蛋白結合率為20%~25%。半衰期約為1.5小時,腎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長至7~20小時。12%~50%的藥物在肝臟代謝,部分通過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分泌。 [1] 
氨苄西林給藥後吸收良好。正常人空腹口服0.5g、1g,2h後達血藥濃度峯值,分別為5.2μg/mL、7.6μg/mL;肌內注射0.5g,0.5~1h達血藥濃度峯值,約為12μg/mL;靜脈注射0.5g後15min和4h的血藥濃度分別為17μg/mL、0.6μg/mL。新生兒和早產兒肌內注射10mg/kg、25mg/kg後1h,血藥濃度達峯值,分別為20μg/mL、60μg/mL。藥物吸收後在體內分佈廣泛。胸腹腔積液、關節腔積液、眼房水、乳汁中藥物濃度較高。氨苄西林在膽汁中的濃度高於血藥濃度數倍;肺部感染患者的支氣管分泌液中濃度為同期血藥濃度的1/50;孕婦血清中藥物濃度明顯低於妊娠期。氨苄西林可透過胎盤屏障,羊水中可持續保持一定血藥濃度。氨苄西林透過正常腦膜能力低,正常腦脊液中僅含少量藥物,但在腦膜發炎時藥物濃度明顯增加。氨苄西林分佈容積為0.28L/kg,蛋白結合率為20%~25%。
健康成人半衰期為1.5h,新生兒和早產兒半衰期為1.0~1.2h。12%~50%的藥物在肝臟內代謝。氨苄西林腎清除率比青黴素略緩,部分通過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分泌。24h尿中排藥在口服為20%~60%,肌內注射為50%,靜脈注射為70%。腎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長至7~20h。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藥物,但腹膜透析對氨苄西林的清除無影響。

氨苄西林適應症

本品主要用於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統、呼吸系統、膽道、腸道感染以及腦膜炎、心內膜炎等。 [1] 

氨苄西林禁忌症

對氨苄西林或其他青黴素類過敏者禁用,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鉅細胞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患者避免使用。 [1] 

氨苄西林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
① 成人,一日80萬~200萬單位,分3~4次給藥。
② 小兒,2.5萬單位/kg,每12小時給藥一次。
③ 新生兒(足月產):每次按體重5萬單位/kg,出生第一週每12小時1次,一週以上者每8小時1次,嚴重感染每6小時1次。
靜脈滴注
適用於重症感染。
① 成人,一日200萬~2000萬單位,分2~4次靜脈滴注。給藥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50萬單位。
② 兒童,一日5萬~20萬單位/kg,分2~4次靜脈滴注。
③ 新生兒(足月產):用量同肌內注射。

氨苄西林不良反應

氨苄西林的不良反應與青黴素相似,過敏反應常見皮疹和蕁麻疹,較其他青黴素類發生率高。偶見過敏性休克、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少見肝功能異常,大劑量靜脈給藥可發生抽搐等神經症狀。
氨苄西林的不良反應以過敏反應較為多見。
1、皮疹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多發生於用藥後5天,呈蕁麻疹或斑丘疹,前者為青黴素過敏反應的典型皮疹,後者對氨苄西林有一定的特異性。注射給藥的發生率高於口服者。
2、偶見用藥後致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3、少數患者用藥後可發生間質性腎炎。
4、少數患者用藥後偶見肝功能異常。
5、大劑量靜脈給藥可發生抽搐等神經系統毒性症狀。嬰兒用藥後可出現顱內壓增高,表現為前囟隆起。
6、氨苄西林相關性腸炎極為罕見。

氨苄西林注意事項

1、用藥期間如出現嚴重的持續性腹瀉,可能是假膜性腸炎,應立即停藥,確診後採用相應抗生素治療。
2、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較快,宜選用中性輸液作溶媒。溶解後立即使用。
其他同青黴素:
1、首先詳細詢問過敏史,有過敏史者一般不宜做皮試。
2、用藥前要按規定方法進行皮試(濃度為500單位/mL,皮內注射0.05~0.1mL)。
3、一旦出現過敏性休克症狀,應立即肌內注射0.1%的腎上腺素0.5~1ml,臨牀表現無改善者,半小時後重複1次,同時配合其他對症治療。
4、本品不宜鞘內注射,可經肌內或靜脈給藥,當成人一日劑量超過500萬單位時宜靜脈繪藥。靜脈給藥時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50萬單位,且宜分次快速滴入,一般每6小時1次,以避免發生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5、有哮喘、濕疹、花粉症、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者慎用,嚴重腎功能損害者應調整劑量或延長給藥間隔。
6、大劑量給藥時,應考慮到帶入的鈉離子或鉀離子,可引起高鈉血癥或高鉀血癥。青黴素鈉100萬單位含鈉離子1.7mmol(39mg);青黴素G鉀100萬單位含鉀離子1.5mmol (65mg)。
7、本品水溶液不穩定,易水解,因此注射液應新鮮配製,必須保存時,應置冰箱冷藏,24小時內用完。

氨苄西林藥物相互作用

1、與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磺胺類藥物合用,可減少青黴素類藥物的排泄,使青黴素類血藥濃度升高,作用增強,但毒性反應也可能增加。
2、與四環素類、紅黴素、氯黴素和磺胺類等抑菌藥合用,可能降低本品抗菌作用。
氨苄西林與氯黴素聯合應用後,在體外對流感桿菌的抗菌作用影響不一。氯黴素在高濃度(5~10mg/L)時對氨苄西林無拮抗現象,在低濃度(1~2mg/L)時可使氨苄西林的殺菌作用減弱,但對氯黴素的抗菌作用無影響。且兩藥合用於治療細菌性腦膜炎時,遠期後遺症的發生率比兩藥單用時高。
3、與華法林合用,可加強抗凝血作用。
4、同時服用避孕藥,可能影響避孕效果。
氨苄西林能刺激雌激素代謝或減少其腸肝循環,降低口服避孕藥的藥效。
5、卡那黴素可增強氨苄西林對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腸桿菌屬的體外抗菌作用。
6、慶大黴黴素可增強氨苄西林對B組鏈球菌的體外殺菌作用。
7、氨苄西林與棒酸聯用,可使對產β-內酰胺酶的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從64μg/mL降至4μg/mL。
8、林可黴素可抑制氨苄西林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9、別嘌醇可使氨苄西林皮膚黏膜反應發生率增加,尤其多見於高尿酸血癥者。
10、氯喹可減少氨苄西林吸收量達19%~29%。
11、氨苄西林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較速,宜用中性液體作溶劑。

氨苄西林中毒

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安比青黴素)用以治療敏感細菌所引起的呼吸道、胃腸道、尿路、軟組織、腦膜炎、敗血症和心內膜炎等感染。可口服、肌肉注射或靜脈內注射應用。吸收後分布良好,注射給藥後,腦脊液、胸腹水、關節腔和支氣管分泌液中均可達有效治療濃度。血漿蛋白結合率20%,半衰期l~1.5h。成人常用量2~4g/d,分4次口服;肌肉注射4~6g/d,均分4次;靜脈滴注4~12g,均分2~4次。

氨苄西林臨牀表現

1、不良反應以過敏反應較多見。其中以皮疹最常見,發生率達3.1%~18%,常在治療開始後7~12d出現,呈蕁麻疹或斑丘疹。注射給藥的皮疹發生率高於口服給藥。腎功能不全者,皮疹的發生率也高。有引起剝脱性皮炎的報道。曾報道8例發生過敏性皮炎的同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害,應考慮為變態反應性肝損傷。
2、曾報道一患者在靜脈注射過程中原有的高血壓惡化,從130/90 mmHg升到230/130mmHg,伴胸悶、頭部劇烈疼痛。
3、尿路感染者應用本品中可出現變形桿菌、產氣桿菌及白色念珠菌的二重感染。

氨苄西林治療

氨苄西林中毒的治療要點為:
1、不良反應的治療原則同青黴素。
2、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本品,腹膜透析無效。

氨苄西林安全信息

氨苄西林安全術語

S22:Do not breathe dust.
不要吸入粉塵。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觸後,立即用大量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和手套。

氨苄西林風險術語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R42/43: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inhalation and skin contact.
吸入和皮膚接觸可能引起過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