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浦熙修

鎖定
浦熙修(1910年10月29日—1970年4月23日),女,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是中國有名的進步記者。 [5]  曾任北京志成中學教師,《新民報》記者、採訪部主任,香港《文匯報》南京特約記者。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建國後,歷任上海《文匯報》副總編輯兼駐北京辦事處主任,全國政協文中資料研究委員會文教組副組長,是第一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4]  ,民盟第二、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和北京市委常委兼副秘書長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0年4月23日去世,終年60歲。1981年1月平反昭雪。 [4] 
著有《新疆紀行》等。
中文名
浦熙修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0年10月29日
逝世日期
1970年4月23日 [6]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職    業
教師 記者
出生地
江蘇嘉定
代表作品
《新疆紀行》
性    別

浦熙修人物簡介

浦熙修(1910年10月29日—1970年4月23日 [6]  ),女,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193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曾任北京志成中學教師,《新民報》記者、採訪部主任,香港《文匯報》南京特約記者。著有《新疆紀行》等。
浦熙修1936年起在南京《新民報》當記者。她之所以成為一名有名的女記者,是她認定“一個記者的條件,除了基本的知識外,需要有熱情、良心、正義感,並且要有吃苦耐勞為社會服務的精神”,後來在戰後的政協會議期間她聲名鵲起,那時她寫了許多漂亮的人物訪談記,並被稱為是後方新聞界的“四大名旦”之一。所謂“四大名旦”,就是四位“女記”——彭子岡、浦熙修、楊剛戈揚(前三人還曾被稱為是“三劍客”)。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浦熙修重新投入新聞工作,那時《文匯報》又一次獲得復刊,她由中共黨員欽本立推薦,擔任《文匯報》駐北京辦事處的記者,後來則是“北辦”的主任。此外,她還曾是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委員、全國婦聯委員等。這期間,她還曾三次赴朝鮮前線採訪。
浦熙修死於1970年4月,她的追悼會在1981年8月補開。

浦熙修人物生平

1910年10月29日,浦熙修出生在江蘇省嘉定縣南門永康橋(今屬上海市)的一個小吏家庭。浦友梧—這個家庭的當家人,在苦苦地支撐着這個家庭那麼多年後,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可是,當看着自己的兒女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責任感又油然而生。於是,1912年,也就是民國元年,他獨自一人來到北平,希望可以憑自己還算壯實的身板為全家操持一份簡單的家業。他在當時的北洋政府交通部找到了一份會計科員的工作,作為一個讀書人,在外邊做個小官吏養家,對他而言,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已經別無所求了。
浦熙修 浦熙修
黃庵岫是這個家庭當家人的另一半,是一位勤儉刻苦的家庭婦女。她的存在,似乎就只為了家庭。她不識字,也不懂任何的繁文縟節,她的心思都只在操持家務上。拮据的家庭,讓她為了積攢幾個零用錢而不得不常常在油燈下做針線直到深夜。浦熙修的到來,對於一個本來就拮据的家庭而言,是一種負擔,但是對於一個安於貧困且從不失望的家庭而言,又是一種家庭的温馨。
1917年,已經7歲的浦熙修在母親黃庵岫的陪伴下和姐姐浦潔修一起到了北平。那時的北平,正是各種勢力反覆爭奪的地方。開始的時候,父親的薪水還可以維持一個小家庭的正常開支。但是到了後來,又添了弟弟通修和妹妹浦安修之後,一個小職員的薪水要養活一個六口之家就顯得不容易了。為了多賺點錢維持生計,父親一度又舍妻離子,到唐山和友人合股開礦。但是一介書生的他畢竟不是生意場上的“狀元”,不久就以失敗收場,還背上了一身的債務。不得已,他只好把家鄉的地產典押出去以填補虧空。
到了北平,對於從小就聰明的浦熙修而言,倒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畢竟,北平有着當時最好的教育條件。到北平不久,她就考進了北平女子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簡稱女附小)讀書。那時學校在西單南的東鐵匠衚衕,距她家住的西長安街六部口不算很遠,每天上學放學的時光裏,她喜歡左看看,右看看,對所有的事情充滿了新鮮感。她喜歡上前去問人家很多奇怪的問題。在同班同學中,她跟蘇州來的一個比她大一歲的老鄉成了好朋友,這對於在北平人生地不熟的浦熙修來講是一種很大的鼓勵。這份友情一直持續到她們的老年。小學畢業後,初中和高中她們又在女子師範大學的附屬中學(簡稱女附中)同學。高中文理分科,她們進了理科班。
1933年,浦熙修大學畢業了。後來幾經奔波,她終於在北平私立的志成中學找到了一份教書的工作,當了一名國文教員,從此結束了她求學的歷程,開始走向她人生的另外一個起點。浦熙修原先在南京《新民報》當記者(1936年加入)。她之所以成為一名有名的女記者,是她認定“一個記者的條件,除了基本的知識外,需要有熱情、良心、正義感,並且要有吃苦耐勞為社會服務的精神”,後來在戰後的政協會議期間她聲名鵲起,那時她寫了許多漂亮的人物訪談記,並被稱為是後方新聞界的“四大名旦”之一。所謂“四大名旦”,就是四位“女記”——彭子岡、浦熙修、楊剛、戈揚(前三人還曾被稱為是“三劍客”)。當年浦熙修一紙揭發國民黨高層腐敗的報道,如黨國要人的眷屬帶着洋狗從香港飛渝的報道,讓標榜“三民主義”的國民黨大跌顏面,丟臉後的國民黨索性用拳頭去對付那些所謂的“無冕之王”,就在“下關事件”中,浦熙修被飽以老拳。雷潔瓊回憶説:當時“為了想保護我,她全身趴在我的身上”,結果她“受到打擊更大,幾乎暈過去了”。繼之,《新民報》也被查封了。但浦熙修卻有了一番新的認識:“這次捱打,提高了我的政治認識,我認識了共產黨不能放下武器的道理,我也認識了武裝革命的意義”。此後,徐鑄成在香港創辦《文匯報》,浦熙修開始作為南京特約記者為之撰稿,不想又被國民黨當局所逮捕,鋃鐺入獄。浦熙修被捕前所寫的文章的標題是“南京政府的最後掙扎”,她的光榮入獄正是“南京政府的最後掙扎”的一個節目。當“掙扎”告盡,浦熙修在周恩來關懷下和羅隆基全力營救下光榮出獄,坐了整整七十天班房。隨後,她出現在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上,在周恩來介紹之後,毛澤東親切地對她説:“你是坐過班房的記者”,那無疑是最高的稱讚了。與她相識的人們親切地稱她為“浦二姐”。
浦熙修與袁子英是在大學裏認識的。不過當時前者還是學生,而後者已是一名中學教員。經過朋友的介紹,她同當中學教員的袁子英談起戀愛來了。1932年,大學還差一年畢業,他們就結婚了。浦熙修之所以這麼早結婚,據她自己和好友後來的回憶,是因為她希望早點有個自己的家庭和事業,這樣既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又可以多一個人來照應本來就不太穩定的家庭。或許也正是這種沒有太多感情基礎的原因,導致了這段婚姻的失敗。
也就是在這前後,袁子英到神州國光社工作了。
神州國光社原是一家以影印、發行歷代碑版書畫真跡為主的老出版社,因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這一類書籍滯銷,漸漸無法維持。1930年由陳銘樞出資40萬元接辦,託他的“莫逆之交”(陳銘樞語)王禮錫主持。王提出:“接辦後的‘神州’須要翻譯共產主義典籍、印行世界進步文學作品、創辦各種定期刊物、大量採用左翼作家作品,從經濟上來支援作家。”陳銘樞完全接受了。從此,“神州”面目一新。魯迅所譯雅各武萊夫反映俄國十月革命的小説《十月》就是這時在神州國光社出版的。
浦熙修 浦熙修
王禮錫到“神州”後,開始大刀闊斧地對原來的出版社進行改革,並“招兵買馬”,聚集了在北平、上海、日本的許多友人以及各方面的人士到出版社擔任一些職務,並做一些具體的工作,尤其是羅致了上海各方面文化人士,到出版社擔任特約編輯。袁子英或許就是因為同王禮錫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進入了神州國光社並就近擔任了北平分社的經理。
當時的神州國光社雖然是由陳銘樞個人投資所辦,但它始終屬於十九路軍集體事業的一部分,所以,當1933年11月22日十九路軍在福建宣佈成立反蔣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的時候,神州國光社立刻受到了打擊。11月30日,上海租界裏的總發行所被當地的一些暴徒搗毀,外地分社也紛紛被查封,所有存書被沒收焚燬。袁子英也因為是出版社的成員而遭到通緝。他匆忙出走,來不及拖家帶口,逃亡到濟南,當了個代課教員。後來由他父親介紹,到南京參謀本部陸地測量局工作。
浦熙修是一個堅強的人,她希望自己可以支撐這個大家庭。而且,要帶着自己的弟弟妹妹離開已經有些家底的北平到南京去,還真的有點捨不得。但是,她又不能讓丈夫一個人在南京過着艱難的生活。她不希望做一個依靠丈夫為生的家庭婦女,可是想要在完全陌生的南京找個職業,卻又真的是毫無門路。再三思量下,她決定留在北平。1935年秋天,她的兒子士傑出世了。她獨自帶着兩個孩子,還有她的弟弟妹妹,在北平艱難地生活。
然而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一方面要教書持家,另一方面還要照顧那麼一大幫孩子,她漸漸感到體力不支。所以1936年,袁子英堅持地把她和孩子接到了南京。浦熙修的妹妹安修此時已考上了師範大學,因此不得不與浦熙修分開,留在北平唸書。而弟弟通修則一同到了南京,回到在南京工作的父親浦友梧身邊去了。這樣,一起生活了數年的三姐弟終於因生活的緣故分開了。
但是,生性好強又希望學有所用的浦熙修不能習慣家庭婦女的生活,她在南京四處託自己認識的人幫忙找工作,卻沒有結果。一天,她在《新民報》的廣告欄中看到某地產公司招考女職員的消息,她趕緊去應試。更巧的是考題正是她日夜都在思考着的婦女職業問題,這個問題她已經思考了很久了,而且有很多的思路可以解答。她覺得自己應該考得不壞,結果卻沒有被錄取。地產公司的老闆對她説:“我們這裏不用結過婚的女職員,你的文章寫得很好,我願意介紹你到《新民報》去。”就這樣,浦熙修進了陳銘德創辦和主持的《新民報》。
當時首都女子學術研究會決定要在中山陵旁邊舉行週年紀念大會。《新民報》臨時才知道有這麼一件事,可是記者都出去了,派不出人來。情急之下,浦熙修被派去“救場”。不料她寫的報道卻遠遠超出了上司的想像,成為當期報紙上的一篇精品,受到各位編輯和讀者的一致認可。以至於在多年之後,當時的報紙編輯們在悼念浦熙修的文章中還提到這次報道,説是“文筆流暢洗練,吸引了讀者,博得同行的讚許”,可見印象之深了。這一次成功,使她從廣告科調到了編輯部,成了《新民報》第一位女記者。正像毛遂對平原君説的,“錐處囊中,乃穎脱而出”。浦熙修就這樣脱穎而出了。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8月13日上海也成了戰場。接着南京也遭到了敵機的大轟炸。戰火已經越燒越近,越燒越大。11月27日,《新民報》在南京出完最後一張報紙,就把機器設備和紙張全部運到了重慶。
此時的浦熙修沒有隨同報社西遷。她有兩個孩子拖累着,走不開。她希望通過自己的些許努力為抗日做些具體的事情。她瞞着家人報考了紅十字會救護訓練班,接受了兩個星期的救護訓練,但結果還是沒有能夠上前線。最後,眼看着兵荒馬亂,她無所適從,終於決定離開南京。先後在杭州和武漢住過一段時間以後,她於1938年夏天帶着兩個孩子到了重慶。隨後,袁子英和他的父母也到重慶來了。熙修把孩子交給他們的祖母,1939年1月就回《新民報》上班去了,並擔任了採訪部主任。袁子英也在經濟部工礦調整處找到了一個秘書的職務。就這樣,他們在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和亂世的隔離之後,終於在重慶營造起了一個相對安定的家。
這時,全國的形勢已經很明顯,必須聯合所有國內的力量,才能共同抵禦日本的侵略。報紙的報道也主要集中在戰爭方面,比如怎樣振奮人心、動員人力,去爭取勝利。重慶雖在後方,但不論政治經濟、學術文化,還是社會生活,無不處處聯繫着戰爭。浦熙修這時也參與其中,先後報道了國民外交協會的幾次座談會以及一些抗日戲劇的演出。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重慶的政治空氣也緊張起來了。鄧穎超要浦熙修離開重慶躲避一時,並送了她一筆路費。她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工作,離開了再找工作就困難了,同時剛建立起來的一個家,她也不捨得離開。她沒有接受鄧穎超的錢,卻用這錢去幫助更需要的人。她積極地幫助那些需要離開重慶的同志,幫他們買車票等。在她做這些事的時候,袁子英也利用他自己的條件盡力幫忙。正是因為她堅持留在了重慶,使她不僅見證了重慶人民在日本投降後的狂歡,也為她日後採訪國共談判並寫出精彩報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真正讓浦熙修這位名記的名字在媒介中開始產生重大影響的是她在1945年國共談判及政治協商會議中的出色表現。她對於整個過程的分階段的採訪和報道,真正體現了一個職業記者的水平。
當時還身處重慶的浦熙修在得知即將在重慶舉行這樣一次會議後,立即意識到,國統區的很多人其實對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不是很瞭解,如果能夠對他們進行一次集中的報道,對於談判的進程以及成功率豈不是有很大的幫助,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她策劃了一個在會議期間採訪38位出席代表的專題,並發表在《新民報》晚刊的頭版上。在每篇不長的訪問文章中,都客觀地反映了被訪者對時局的看法和對前途的主張,並深刻而含蓄地刻畫了一些人物形象。後來,這些對當時中國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的真實素描,不僅成為歷史的重要記錄,也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的一次成功的個案。
在整個會議進行的20多天時間裏,浦熙修一邊寫人物專訪,一邊參加會議寫新聞,忙得不亦樂乎。後來她回到南京後,又積極參與了很多重大歷史事件的報道工作。轟動全國的“較場口事件”以及“下關事件”的真實報道成為當時這些政治事件的歷史文獻,深刻地反映出時局的艱難和新聞記者彼時的艱辛。在“下關事件”中,柔弱的浦熙修遭到了參與事件的暴徒的毆打。各界人士聽説後,紛紛去探望她,給她以莫大的支持。用她自己的話説,“被打後眼睛更亮了,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自己作為一箇中國人所應有的覺悟和信念。”
國共談判失敗後,許多與會人士都建議浦熙修離開南京,因為以她在各個派別之間的表現,當局肯定是不會放過她的。但她在考慮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以後,覺得留在南京應該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於是,她繼續留在了南京,併成了國共新聞問題的專家。然而當局竟然嚴格控制新聞稿的發稿,使得浦熙修的很多時論文章不能及時發出。為讓更多的人瞭解當時的形勢,她將自己剖析時政的“南京通訊”寄往上海的一些雜誌發表。這些雜誌很快因為刊登“南京通訊”而熱銷國內外,由此也可見當時浦熙修的影響確實不是常人可比。
新聞界“四大名旦”之一浦熙修 [1] 
浦熙修原先在南京《新民報》當記者(1936年加入)。她之所以成為一名有名的女記者,是她認定“一個記者的條件,除了基本的知識外,需要有熱情、良心、正義感,並且要有吃苦耐勞為社會服務的精神”,後來在戰後的政協會議期間她聲名鵲起,那時她寫了許多漂亮的人物訪談記,並被稱為是後方新聞界的“四大名旦”之一。所謂“四大名旦”,就是四位“女記者”——彭子岡、浦熙修、楊剛、戈揚(前三人還曾被稱為是“三劍客”)。當年浦熙修一紙揭發國民黨高層腐敗的報道,如黨國要人的眷屬帶着洋狗從香港飛渝的報道,讓標榜“三民主義”的國民黨大跌顏面,丟臉後的國民黨索性用拳頭去對付那些所謂的“無冕之王”,就在“下關事件”中,浦熙修被飽以老拳。雷潔瓊回憶説:當時“為了想保護我,她全身趴在我的身上”,結果她“受到打擊更大,幾乎暈過去了”。繼之,《新民報》也被查封了。但浦熙修卻有了一番新的認識:“這次捱打,提高了我的政治認識,我認識了共產黨不能放下武器的道理,我也認識了武裝革命的意義”。此後,徐鑄成在香港創辦《文匯報》,浦熙修開始作為南京特約記者為之撰稿,不想又被國民黨當局所逮捕,鋃鐺入獄。浦熙修被捕前所寫的文章的標題是“南京政府的最後掙扎”,她的光榮入獄正是“南京政府的最後掙扎”的一個節目。當“掙扎”告盡,浦熙修在周恩來關懷下和羅隆基全力營救下光榮出獄,坐了整整七十天班房。隨後,她出現在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上,在周恩來介紹之後,毛澤東親切地對她説:“你是坐過班房的記者”,那無疑是最高的稱讚了。與她相識的人們親切地稱她為“浦二姐”。 [1] 

浦熙修人物家庭

父親:浦友梧
母親:黃庵岫
姐姐:浦潔修
弟弟:浦通修
妹妹:浦安修
第一任丈夫:袁子英
女兒:袁冬林

浦熙修人物傳記

《報人浦熙修》 《報人浦熙修》
報人浦熙修》,朱正 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 
《浦熙修:此生蒼茫無限》,袁冬林 著,河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