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浦安修

鎖定
浦安修 [6]  (1918年7月-1991年5月2日),女,漢族,祖籍上海市嘉定區,生於北京。 [1]  1935年參加“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1936年在北平師範大學女附中參加中華民族先鋒隊和婦女救國會,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旋入北平師範大學歷史系,從事地下工作。後赴山西抗日前線。1938年與彭德懷結為夫婦。1943年秋去延安,先後任陝北公學助理員、中共中央組織部訓練班黨總支秘書,中共中央組織部婦女科幹事,八路軍總部直屬隊政治處教育股股長,中共中央北方局婦委委員等職。 [1]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陝甘寧邊區隴東土改工作團和晉西北土改工作團,其後,到西北野戰軍司令部工作。全國解放後,先後任紡織工業部技術司副司長、輕工業部勞動工資司司長,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彭德懷的夫人。 [2] 
1979—1987年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988年3月任全國政協常委,1991年5月2日在北京逝世。 [3] 
中文名
浦安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上海市嘉定區
出生日期
1918年7月
逝世日期
1991年5月2日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出生地
北京
丈    夫
彭德懷
性    別

浦安修人物生平

浦安修,1918年7月生於北京。1935年,17歲的浦安修就參加了震驚中外的“一二·九”愛國學生抗日救亡運動。
為了適應新的革命形勢,1935年11月1日,黨中央發佈了《關於青年工作的決定》,決定把共青團改造成為廣大青年羣眾的抗日救國組織。在這一形勢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於1936年2月1日在北平成立。浦安修即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從事抗日救亡活動,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浦安修受黨的派遣,分別兩次奔赴山西抗日前線和延安,參加組織羣眾武裝訓練以及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38年4月浦安修去延安,任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一所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幹部學校——陝北公學黨總支婦女幹事和中共中央組織部訓練班秘書。同年11月,浦安修再赴山西抗日前線,為保衞和鞏固抗日根據地做出了貢獻。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延安橋兒溝召開。“彭總好!”在一次中組部舉行的聚會中,浦安修認識了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之後經時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富春的介紹,二人確定了關係,並結為夫妻,之後浦安修便隨彭德懷轉戰南北。
1943年秋,她回到延安,任中央婦女委員會研究員。解放戰爭時期,浦安修參加了陝甘寧邊區隴東土改工作團和晉西北土改工作團,後到西北野戰軍司令部工作
1949年後,浦安修先後擔任西北局國營企業黨委副書記,紡織工業部技術司副司長、輕工業部勞動工資司司長。1957年浦安修調至北京師範大學工作,先後擔任政治教育系主任兼黨總支書記、學校黨委副書記。
“文革”期間,彭德懷受到錯誤批判時,作為彭德懷的夫人,浦安修受到株連,被免去黨委副書記職務,在黨內政治生活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列為全校批判鬥爭的重點對象,“在絞索套在脖子上”的日子裏,慘遭迫害。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浦安修獲得徹底平反,恢復了學校黨委副書記的職務;後被調至中共中央紀律檢察委員會任職,並拒絕國家提供的優厚生活條件。
浦安修
浦安修(2張)
中共中央為彭德懷平反以後,浦安修積極協助組織為受彭德懷株連的冤案平反,做了大量的具體工作。浦安修參與彭德懷史料的收集工作,深入老根據地訪問老黨員、老幹部、老房東。在浦安修的主持下,將彭德懷在受審查和“文革”時期寫的生平簡歷和材料,整理成《彭德懷自述》一書,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彭德懷光輝的一生,為向青年一代進行傳統教育,提供了珍貴史料。
2007年7月1日,《彭德懷自述》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署名彭德懷。這本自述是根據1959年廬山會議後彭德懷備受錯誤批判時,所親手寫下的自傳材料編纂而成。 [4] 
1991年5月2日在北京因病去世。 [3] 

浦安修影視形象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浦安修扮演者:楊童舒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