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汴河

(隋朝之前的北汴河,泗水的一條支流)

鎖定
汴河(隋朝之前的北汴河),古稱“汳水”、“丹水”,又稱“古汴渠”、“汴水”、“北汴河”,屬於沂沭泗水系,是泗水的一條重要支流。 [1] 
汴河自河南省開封市西北的蒗蕩渠,經開封、杞縣民權,接商丘民權的甾獲渠,流入寧陵、商丘睢陽區梁園區。又東北經山東曹縣南部邊界,流入虞城北境,東經夏邑北、永城北,又經安徽省蕭縣北,流入江蘇徐州西境,於城北匯入泗水。這一河段又稱為“獲水”,亦兼丹水之稱。
中文名
汴河
別    名
北汴河
汳水
古汴渠
丹水
汴水
所屬水系
沂沭泗水系
地理位置
黃淮平原
流經地區
開封商丘徐州
發源地
河南省開封城西北
主要支流
蒗蕩渠
甾獲渠
獲水
河    長
約300多公里

汴河流域

(北)汴河流經徐州 (北)汴河流經徐州
汴河出自蒗蕩渠於浚儀縣(開封市西北)北,又東逕雍丘縣杞縣)故城北,逕陽樂城南。又逕外黃縣民權縣西)南,又東逕莠倉城北。又東逕濟陽考城縣故城(民權縣)南,為菑獲渠。又東逕葛城(寧陵縣葛國故城)北,又東逕梁國睢陽縣故城北,而東歷襄鄉塢南。又東逕貰城南,俗謂之薄城。又東逕蒙縣故城北,俗謂之小蒙城也。猚水(獲水)又東南逕下邑縣故城北,又東經碭縣故城北 [1]  [2]  。最終於彭城縣流入泗水 [3] 

汴河歷史沿革

點開大圖 點開大圖 [4]
早在春秋時期以前,汴河為天然河流,史稱丹水,源於孟渚澤(今河南省商丘東北),向東南流經虞城縣西南、安徽省碭山縣、蕭縣,至今徐州市區解放北路與黃河故道交叉處匯入泗河。 [5] 
春秋時期,今河南省商丘為宋(諸侯國)。戰國時期,魏國將宋納入統治範圍,並定都大梁(今開封市)。為加強與東部地區的聯繫,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開挖了一條人工運河,北接黃河,南與淮河以北的幾條支流相聯。《史記》載:“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衞,與濟、汝、淮、泗會”。所謂以通宋…,與…泗會,亦即向東接通當時的丹水,再經丹水向東南至徐州與泗水相會,形成了商丘以上人工開挖,以下利用天然河流的運河。 [5] 
徐州汴河古道 徐州汴河古道
西漢時,汴河是最重要的運輸航道。僅以糧食運輸數量計:西漢初期數十萬石;漢武帝時期增加到四百萬石,最多時達六百萬石。由於受黃河決口影響,鴻溝水系的其他河流均已淤塞而廢棄,唯獨汴河,雖也受影響但還能維持通航。當時的汴河,不僅以運河為己任,由江淮流域關中運送糧食及其他物資。在戰爭時期,運送兵源和軍用物資;而且,為農業灌溉和在戰爭中“以水帶兵”提供了水源。
因此,東漢非常注重治理汴河。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由王景和王吳組織治理被黃河沖毀的汴河:築堤、理渠、絕水、立門,調節黃河入汴水量。順帝陽嘉年間,沿汴河口至淮河口,積石為堤,加固薄弱堤防。靈帝建寧年間在汴河口增修石門,以控制進入汴河的黃河水量。漢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陳登任徐州典農校尉時,汴河“盡鑿溉之利,粳稻豐饒,遂成沃土”。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引洛水接濟汴河,並進一步整修汴河。 [5] 
徐州境內的汴河 徐州境內的汴河
兩晉南北朝時期,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王浚舟師攻吳,振旅還都的路線,即從長江入淮河,由泗河入汴河再入黃河。晉末,劉裕伐秦之役,先“遣將軍沈林子自汴入河攻侖垣”,自領大軍,由淮、泗經桓公溝入黃河,過洛陽攻克長安。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劉裕班師南還,“自洛入河,開汴渠以歸”,並“次於彭城”。
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薛虎子任徐州刺史,曽上書魏主:“徐州沃野,清(泗)汴通流,足盈灌溉,若市牛分卒,興辦公田,必當大獲粟稻”。他的這一建議被魏主採納。南朝陳宣帝大建十年(公元578年),吳明徹北伐圍彭城,久攻不下,而堰汴泗水灌之。 [5] 
自晉以後,獲水被認為是汴河的下游,通稱汴河。 [5] 
商丘北汴河古道 商丘北汴河古道
雖然隋、唐、宋時期有了位於南邊的新汴河,但是,在北邊舊汴河故道,作為運河的航道中斷時間一直延續到南宋時期。因為,宋、魯、徐、淮、海一帶,“水陸肥沃”,是漕糧主要籌集地。仍有舟楫通行要求。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治徐州、呂梁二洪,以通餉道。 [5] 
五代後晉時,遷都汴京,“開濟州金鄉來水,西受汴水,北抵濟河,南通徐沛”。周世宗時,形勢大體穩定。顯德二年(959年),以汴河日久湮廢,“命武寧節度使武行德發民夫,因汴水故堤疏導之,東至泗上”。六年二月,命侍衞都指揮使韓通“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水”。至此,江、淮、河、汴舟楫復通。清代同治《徐州府志》載:“由淮入泗,由泗入汴者,此五代末之運道也”。 [5] 
公元1128年黃河奪汴,到1194年全河正溜奪汴入泗。元代,黃河由河南封丘南、開封東至杞縣分為三股,其中,一股由汴河經商丘(時為歸德府)、虞城、徐州匯泗河南下入淮。穎、渦兩河嚴重淤塞,致使黃河整個河流移到商丘至徐州段的汴河故道。 [6] 
商丘北汴河古道 商丘北汴河古道
明代前期,黃河在汴河故道南北遷徙不定。明代後期(公元1506年),由於黃河在河南境內南北岸堤防的形成,河患自河南境內移至山東和江蘇,集中在曹縣單縣、徐州等地。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基本歸於一流。當時,汴河故道在虞城以上已經全部淤塞,以下成為黃河,經碭山,蕭縣至徐州與泗河相會南下匯入淮河。1855年黃河北徙,奪汴的黃河亦成為故道。 [6] 
黃河奪汴行水六百餘年,使徐州境內的汴河段黃河故道成為地上懸河:寬3公里~6公里,最寬處,在銅山何橋附近達12公里,最窄處,在徐州市區縮至100餘米,高出附近地面3至5米,有些地段達8米,堤防臨河陡立。在徐州境內,汴河段黃河故道呈狹長帶形,中泓在故道大堤內迂洄彎曲,沿線土質大部分為粉砂土,小部分為沙壤土。乾旱無雨,飛沙彌漫;降雨後成為板沙;流水時成為淌沙。河坡一般穩定在1:5~1:10,中泓河線以及河牀深度不穩定,水土流失嚴重。 [6] 
如今的商丘至徐州汴河段黃河故道,經過全面規劃,洪、澇、旱綜合治理,實現了沿線灘地平整,林、果、桑、漁全面發展 [6] 

汴河古籍記載

汴河(汳水) 汴河(汳水)
汴河,古稱汳水。《水經》載“汳水出陰溝於浚儀縣(今開封城西北)北”。酈道元水經注》説“陰溝即蒗蕩渠也”。汴河大致從今河南省開封城西北,向東南流經陳留、杞縣東、民權縣南、寧陵縣北、商丘、虞城縣西南、永城縣北、蕭縣,至今徐州東北匯入泗河。王國維水經注校》提到菑獲渠和獲水,實際與汴(汳)河是一條河流。因為,汴水經考城縣稱菑獲渠。 [1]  [2] 
參考資料
  • 1.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三 ○ 陰溝水 汳水 獲水: 汳水出陰溝於浚儀縣北。陰溝即蒗蕩渠也。亦言汳受旃然水,又云丹、沁亂流,於武德絕河,南入滎陽合汳,故汳兼丹水之稱。河泲水斷,汳承水旃然而東,自王賁灌大梁,水出縣南,而不逕其北,夏水洪泛則是瀆津通,故渠即陰溝也。於大梁北又曰浚水矣。故圈稱著《陳留風俗傳》曰:浚水逕其北者也。又東,汳水出焉。故《經》雲:汳出陰溝於浚儀縣北也。汳水東逕倉垣城南,即大梁之倉垣亭也。城臨汳水陳留相畢邈治此。徵東將軍苟晞之西也,邈走歸京。晞使司馬東萊王贊代據倉垣,斷留運漕汳水又東逕陳留縣之鉼鄉亭北。《陳留風俗傳》所謂縣有鉼鄉亭即斯亭也。汳水又逕小黃縣故城南。《神仙傳》稱靈壽光扶風人,死於江陵胡岡家,岡殯埋之。後百餘日,人有見光於此縣,寄書與岡。岡發視之,惟有履存。汳水又東逕鳴雁亭南。《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衞侯伐鄭至於鳴雁者也。杜預《釋地》雲:在雍丘縣西北。今俗人尚謂之為白雁亭。汳水又東逕雍丘縣故城北,逕陽樂城南。《西征記》曰:城在汳北一里,週五裏,雍丘縣界。汳水又東,有故渠出焉,南通睢水,謂之董生決,或言,董氏作亂,引水南通睢水,故斯水受名焉。今無水。汳水又東,枝津出焉,俗名之為洛架口。《西征記》曰:洛架,水名也。《續述徵記》曰:在董生決下二里。汳水又逕外黃縣南,又東逕莠倉城北。《續述徵記》曰:莠倉城去大遊墓二十里。又東逕大齊城南。《陳留風俗傳》曰:外黃會有大齊亭。《陳留風俗傳》曰:縣有科稟亭,是則科稟亭也。汳水又東,逕小齊城南。汳水又南逕利望亭南。《風俗傳》曰:故成安也。《地理志》陳留,縣名。漢武帝以封韓延年為侯國。汳水又東,龍門故瀆出焉。瀆舊通睢水,故《西征記》曰:龍門,水名也。門北有土台,高三丈餘,上方數十步。汳水又東逕濟陽考城縣故城南,為菑獲渠。考城縣,周之采邑也,於《春秋》為戴國矣,《左傳·隱公十年》秋,宋、衞、蔡伐戴是也。漢高帝十一年封秋彭祖為侯國。《陳留風俗傳》曰:秦之谷縣也。後遭漢兵起,邑多災年,故改曰菑縣。王莽更名嘉穀。章帝東巡過縣,詔曰:陳留菑縣其名不善。高祖鄙柏人之邑,世宗休聞喜而顯獲嘉應亨吉之符,嘉皇靈之故,賜越乃光烈考武王,其改菑縣曰考城。是瀆蓋因縣以獲名矣。汳水又東逕寧陵縣之沙陽亭北,故沙隨國矣。《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秋,會於沙隨,謀伐鄭也。杜預《釋地》曰:在梁國寧陵縣北沙陽亭,是也。世以為堂城,非也。汳水又東逕黃蒿塢北。《續述徵記》曰:堂城至黃蒿二十里。汳水又東逕斜城下。《續述徵記》曰:黃蒿到斜城五里。《陳留風俗傳》曰:考城縣有斜亭。汳水又東逕周塢側,《續述徵記》曰:斜城東三里。晉義熙中,劉公遣周超之自彭城緣汳故溝,斬樹穿道七百餘裏,以開水路,停薄於此,故茲塢流稱矣。汳水又東逕葛城北,故葛伯之國也。孟子曰:葛伯不祀。湯問曰:何為不祀?稱:無以供祠祭。遺葛伯。葛伯又不祀,湯又問之,曰:無以供犧牲。湯又遺之,又不祀。湯又問之。曰:無以供粢盛。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葛伯又率民奪之,不授者則殺之。湯乃伐焉。葛於六國屬魏。魏襄王以封公子無咎,號信陵君,其地葛鄉,即是城也,在寧陵縣東四十里。汳水又東逕神坈塢,又東逕夏侯長塢。《續述徵記》曰:夏侯塢至周塢,各相距五里。汳水又東逕梁國睢陽縣故城北,而東歷襄鄉塢南。《續述徵記》曰:西去夏侯塢二十里。東一里即襄鄉浮圖也,汳水逕其南,漢熹平中某君所立,死因葬之,其弟刻石樹碑,以旌厥德。隧前有師子、天鹿,累塼作百達柱八年。荒蕪頹毀,雕落略盡矣。
  • 2.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三 ○ 陰溝水 汳水 獲水:東至梁郡蒙縣為獲水,餘波南入睢陽城中。   汳水又東逕貰城南,俗謂之薄城,非也。闞駰《十三州志》以為貫城也,在蒙縣西北。《春秋·僖公二年》,齊侯、宋公、江、黃盟於貫,杜預以為貰也,雲:貰、貫字相似。貫在齊,謂貫澤也,是矣。非此也。今於此地,更無他城在蒙西北,惟是邑耳。考文準地,貰邑明矣,非亳可知。汳水又東逕蒙縣故城北,俗謂之小蒙城也。《西征記》:城在汳水南十五六里,即莊周之本邑也,為蒙之漆國吏,郭景純所謂漆園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沒杜門於此邑矣。汳水自縣南出,今無復有水,惟睢陽城南側有小水,南流入於睢。城南二里,有《漢太傳掾橋載墓碑》。載字元賓,梁國睢陽人也。睢陽公子,熹平五年立。城東百步有石室,刊雲:漢鴻臚橋仁祠,城北五里,有石虎、石柱而無碑誌,不知何時建也?汳水又東逕大蒙城北,自古不聞有二蒙,疑即蒙亳也。所謂景薄為北亳矣。椒舉雲:商湯有景亳之命者也。闞駰曰:湯都也。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亭是也。皇甫謐以為考之事實,學者失之。如孟子之言湯居亳,與葛為鄰,是即亳與葛比也。湯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限,而寧陵去偃師八百里,不得童子饋餉而為之耕。今梁國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師也。古文《仲虺之誥》曰:葛伯仇餉,徵自葛始,即孟子之言是也。崔駰曰:湯冢在濟陰薄縣北。《皇覽》曰:薄城北郭東三里,平地有湯冢。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也。漢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卻長鄉按行水災,因行湯冢,在漢屬扶風,今徵之回渠亭,有湯池徵陌,是也。然不經見,難得而詳。按《秦寧公本紀》雲:二年伐湯,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湯。然則周桓王時自有亳王號湯,為秦所滅,乃西戎之國,葬於徵者也,非殷湯矣。劉向言殷湯無葬處為疑。杜預曰:梁國蒙縣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湯冢,其西有箕子冢今城內有故冢方墳,疑即杜元凱之所謂湯冢者也。而世謂之王子喬冢。冢側有碑,題雲:《仙人王子喬碑》,曰:王子喬者,蓋上世之真人,聞其仙不知興何代也。博問道家,或言潁川,或言產蒙,初建此城,則有斯邱,傳承先民,曰王氏墓。暨於永和之元年,冬十二月,當臘之夜,墓上有哭聲,其音甚哀。附居者王伯怪之,明則祭而察焉。時天鴻雪,下無人徑,有大鳥跡在祭祀處,左右鹹以為神。其後有人著大冠,絳單衣,杖竹,立冢前,呼扌採薪孺子伊永昌,曰:我,王子喬也,勿得取吾墳上樹也。忽然不見。時令泰山萬熹稽故老人之言,感精瑞之應,乃造靈廟,以休厥神。於是好道之儔,自遠方集,或糹玄琴以歌太一,或譚思以歷丹田,知至德之宅兆,實真人之祖先。延熹八年秋八月,皇帝遣使者奉犧牲致禮,祠濯之敬,肅如也。國相東萊王璋,字伯義以為神聖所興,必有銘表,乃與長史邊乾遂樹之玄石,紀頌遺烈。觀其碑文,意似非遠,既在逕見,不能不書存耳。
  • 3.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三 ○ 陰溝水 汳水 獲水:東,過蕭縣南,睢水北流注之。   蕭縣南對山,世謂之蕭城南山也。戴延之謂之同孝山,雲:取漢陽城侯劉德所居里名目山見。劉澄之雲:縣南有冒山,未詳孰是也。山有箕谷,谷水北流注猚,世謂之西流水,言水上承梧桐陂,陂水西流,因以為名也。餘嘗逕蕭邑城右,惟是水北注猚水,更無別水,疑即《經》所謂睢水也。城東西及南三面,臨側猚水,故沛郡治,縣亦同居矣。城南舊有石橋耗處,積石為梁,高二丈,今荒毀殆盡,亦不具誰所造也。縣本蕭叔國,宋附庸,楚滅之。《春秋·宣公十二年》,楚伐蕭,蕭潰。申公巫臣曰:師人多寒。王巡三軍,撫之士,皆同挾纊。蓋思使之然矣。蕭女娉齊,為頃公之母。卻克所謂蕭同叔子也。猚水又東歷龍城,不知誰所創築也。猚水又東逕同孝山北。山陰有楚元王冢,上圓下方,累石為之,高十餘丈,廣百許步,經十餘墳,悉結石也。猚水又東,淨淨溝水注之。水上承梧桐陂西北流,即劉中書澄之所謂白溝水也。又北入於猚,俗名之曰淨淨溝也。   又東至彭城縣北,東入於泗。
  • 4.    酈道元.《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2007
  • 5.    徐州汴河考 一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4-05]
  • 6.    徐州汴河考 二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