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汴河

(隋煬帝時開鑿的通濟渠,唐宋人稱為汴河)

鎖定
汴河,又稱通濟渠、汴水、古汴河,是隋煬帝楊廣在先秦鴻溝、東漢汴渠等基礎上興修的運河。起點是洛陽西苑,終點是揚子渡口(在今江蘇揚州南揚子橋附近),其中包括淮河航段、春秋時吳王夫差在江淮之間開鑿的邗溝,如史有通濟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東注於洛。又自板渚引河,達於淮海”(《隋書·食貨志》)之説 [1]  。南段自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以下稱汴河、汴水 [4] 
南宋以後,宋金劃淮為界,通濟渠不再通航,後逐漸湮廢,汴河已經變成乾枯的地上河。據1979年版《辭海》“汴水”條載:今僅存江蘇省泗洪縣青陽鎮到臨淮鎮的60華里一段,上承濉河,南注入洪澤湖 [2-3] 
中文名
汴河
別    名
通濟渠
別    名
汴水 [2] 
地理位置
河南省東部、安徽省北部
流經地區
開封、永城、宿州、泗縣、揚州

汴河歷史沿革

汴河(通濟渠) 汴河(通濟渠)
隋煬帝楊廣修建了利在千秋的大運河,大運河北段稱為永濟渠,南段稱為通濟渠。因為通濟渠由河南滎陽以北板渚至開封的一段是原來的汴河河道整修而成,故被隋煬帝定名為汴渠 [5] 
唐代,通濟渠又被人們稱作汴河 [5] 唐太宗,改通濟渠為汴河 [6] 
宋人,亦稱為汴河 [2] 
南宋以後,宋金劃淮為界,通濟渠不再通航,後逐漸湮廢 [2] 

汴河河道乾涸

唐朝末期,軍閥楊行密與朱全忠(後梁太祖朱温)爭奪兩淮地區,互有進退,攻守無常。長期的兵連禍結,使汴河航運一再停頓。據《宋史·武行德傳》記載:“唐末楊氏據淮甸,自埇橋(今安徽省宿州市)東南悉為污澤”。
五代十國時期,江南出現獨立政權,汴河漕運逐漸冷落。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年),準備進攻南唐(國名,都城設於今江蘇省南京市),才發動宿州境內的民夫將汴水“依故堤疏導之,東至泗上”。並進一步導河流入淮,舟楫始可入於長江。這次對汴河的疏導,為北宋王朝統一江南各地奠定基礎,也為北宋時期漕運提供很大方便。
宋徽宗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陷汴京,俘徽,欽二帝北上,北宋滅亡。高宗趙構逃到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南宋。
建炎二年,高宗為了阻遏金兵繼續南侵,命令東京(指今河南省開封市)留守使杜充故意決開黃河,讓黃河水沿汴河東南來。這次人為的決口並沒能阻止住金人的南進,卻使汴河長期流淌着黃河水,泥沙逐年沉積,河牀越來越高。加上這裏成了金兵的地帶,金國人並沒有利用汴水搞漕運的要求,因此也就不加治理疏浚,以至有的地方的河底高出地面,枯水時乾涸成為路面。南宋一位丞相坐船出使北方和金議和。到了汴河故道不得不棄舟而騎馬。他寫道:“自離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湮塞,幾與岸平,車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指在河底上蓋了房子)。”他又説“宿州一帶汴河底多種麥”。這就可能看出汴河到了南宋後期,已經變成乾枯的地上河 [3] 

汴河相關作品

839年,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送其愛妾柳枝乘船沿着古汴水南下杭州,途經泗州時,揮筆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長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