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惠王

鎖定
魏惠王(前400年 - 前319年),即梁惠王,姬姓魏氏名罃(通“罃” [1]  ,亦作“嬰” [82]  “瑩” [247]  )。戰國時魏國第3任國君(前370年 - 前319年在位)。魏武侯之子。
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00年),魏罃生於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 [1]  魏武侯二十六年(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罃與兄弟魏緩爭奪王位。韓、趙趁機帶兵干涉魏國內政,幾乎二分魏國,但因意見不合而退兵。 [4]  國內局勢安定後,魏國又與齊、秦、韓、趙接連發生戰爭,在石門之戰少梁之戰中大敗。 [20]  [23]  惠王九年(前361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修復與諸侯關係,開展一系列改革,使魏國復強。十七年(前353年),在桂陵之戰被齊國擊敗;次年,聯合韓軍在襄陵擊敗齊、宋、衞聯軍。二十六年(前344年),召集逢澤之會,開始稱王。二十九年(前341年),在馬陵之戰慘敗,國勢從此衰落。 [30]  魏惠王後元元年(前334年),魏惠王與齊威王徐州相會,互尊為王,史稱“徐州相王”,同年改元。後元二年(前333年)起,屢遭秦國進攻,先後失去河西上郡。其後,魏惠王在外交上交替使用惠施公孫衍合縱策略,以及張儀連橫策略,來保全魏國。 [30]  後元十六年(前319年)魏惠王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諡“惠成”。子魏嗣繼位,即魏襄王 [3]  [35] 
魏惠王在位時,遷都大梁,招賢納士 [51]  ;開鑿鴻溝,發展農業;選拔武卒、修築魏長城,一度使魏國復強。 [30]  但外交上的四面樹敵和軍事上的接連失利,還是讓魏國由盛轉衰。 [239] 
全    名
魏罃
別    名
魏惠王
梁惠王 [48] 
魏罃 [1] 
魏嬰 [82] 
魏瑩 [247]  展開
別名
魏惠王
梁惠王 [48] 
魏罃 [1] 
魏嬰 [82] 
魏瑩 [247] 
梁惠成王 [3]  收起
諡    號
惠成 [3] 
所處時代
戰國時代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
出生日期
公元前 400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 319年
逝世地
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
陵    墓
梁惠王墓
前    任
魏武侯
繼    任
魏襄王
主要成就
遷都大梁
開鑿鴻溝
修築魏長城
召集逢澤之會,開始稱王
在位時間
前370年 - 前319年

魏惠王人物生平

注:人物生平目錄按照《竹書紀年》學術界目前公認的魏惠王在位五十一年(前370年-前319年)的説法整理,詳見目錄在位年代爭議。

魏惠王奪得君位

魏罃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00年),魏罃生於安邑(今山西夏縣), [1]  四年後其父魏武侯繼承君位。魏武侯在位時,並未冊立太子。魏武侯二十六年(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其子魏罃與魏緩(公仲緩)因爭奪君位而爆發魏國內亂。 [2] 
這時,魏罃據有鄴城上黨(今山西東南部地區),佔據上風,遂自立為君,是為魏惠王 [3]  公孫頎先後遊説趙成侯韓懿侯,希望他們攻打魏國,藉機除掉魏罃。魏惠王元年(前369年),趙、韓兩國組成聯軍攻打魏國,攻克了魏國城邑葵。 [5]  魏罃派兵迎擊趙軍,結果魏軍在濁澤(今河南白沙水庫東)大敗,魏罃也被圍困。 [6]  然而這時,趙成侯想要殺死魏君、扶持魏緩、割取魏地,韓懿侯卻想要讓魏國一分為二,雙方意見出現了分歧,不歡而散。魏罃也因此脱困。 [4]  七月,魏緩出走到邯鄲,準備繼續作亂。 [6]  於是魏罃出兵伐趙,在平陽擊敗了趙軍 [3] 殺死了魏緩,從而保住了君位。 [7] 
同年(前369年) [10] 魏軍又先後在馬陵與懷分別打敗韓軍與趙軍。 [8-9] 

魏惠王抵禦齊秦

魏惠王自從取得君位後,就面臨着齊、秦兩面的威脅。
魏惠王二年(前368年),齊國派田壽伐魏包圍觀城,魏不得已獻觀求和。 [11-14]  同年,魏大夫王錯出奔到韓國。 [15] 
魏惠王四年(前366年),魏惠王與韓懿侯在宅陽會盟,並在武堵(又名武都,今陝西華縣東)築城,共同抗擊秦國,結果為秦所敗。接着秦又打敗韓魏聯軍於洛陰(今陝西大荔東南),秦開始戰勝魏於河西一帶。 [16-18] 
魏惠王五年(前365年),魏惠王攻打宋國,奪取儀台。 [19] 
魏惠王六年(前364年),秦獻公發兵攻打魏國,攻入河東,在石門(今山西運城西南)大敗魏軍,斬首六萬。 [20]  由於趙國出師救魏,秦國才退兵。 [21]  是為石門之戰
魏惠王七年(前363年),秦國又攻打魏國的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趙國又出兵來救。魏國依靠趙國的救援才擋住秦國的攻勢。 [22] 
魏惠王八年(前362年),魏和韓、趙之間因利害衝突而發生大戰。魏相公叔痤曾大敗韓、趙聯軍於澮水北岸,生擒趙將樂祚,取得趙的皮牢(今山西翼城東北)。 [27]  就在這年,秦國乘機派庶長國伐魏的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大敗魏軍,俘虜了魏將公孫痤,攻取了龐城(即繁龐,今韓城東南)。 [25]  這年魏國雖然戰勝了韓、趙兩國,卻被秦打得大敗。 [23-24]  [26] 

魏惠王遷都興國

在秦、齊東西兩方的進逼下,魏惠王採取了三項措施來應付時局:一是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二是重新與諸侯結成友好關係;三是推行改革增強國力。
遷都大梁
魏國領土主要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東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內 [28] 國都原在安邑,地處河東,受秦、趙、韓三國包圍,只有上黨山區有一線地可以和河內交通,如果趙、韓聯合攻魏,切斷上黨的交通線,再加上秦的進攻,形勢就岌岌可危。因此,在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惠王就遷都大梁了。 [29]  [66] 
魏在遷都大梁前後,曾極力圖謀在中原開拓土地。魏惠王八年(前362年)魏國攻取了趙的列人(今河北肥鄉東北)和肥(今肥鄉西)。 [64]  這兩地就在趙都邯鄲東面,造成對趙的嚴重威脅。次年(前361年)魏又送給趙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陽邑(今山西太谷東北)兩邑 [63]  同時又取得趙的泫氏(今山西高平)、濩澤(今山西沁水東南)。 [73]  大概也在這個時候,趙把突入魏國境內的舊都中牟(今河南鶴壁西)送給魏國,而魏把繁陽(今河南內黃西北)、浮水一帶給了趙國。 [67-68]  魏惠王十一年(前359年),趙、韓、魏瓜分了晉國公室僅剩的領土。 [119]  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韓派使者把突入到魏國境內的平丘(今河南封丘東)、户牖(今河南蘭考北)、首垣(今河南長垣東北)送給魏國,要求交換土地。等到魏以土地與韓交換時,魏又從韓取得了通過太行山的交通要道軹道(在今河南濟源西北)和鄭鹿(即白馬口,今河南浚縣東南)。 [77]  這是在魏的壓力下,三晉之間調整交換了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連成一塊,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勢。 [29] 
交好諸侯
自從魏國遷都到了大梁,戰國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各國間拉攏與國的活動空前活躍起來,魏國也不例外。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惠王和韓昭侯在巫沙(今河南滎陽北)相會。 [65]  魏惠王十年(前360年),趙助魏攻齊。 [71]  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惠王和趙成侯在葛孽(今河北肥鄉西南)相會。 [76]  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又在(今河北高邑東)相會。 [69]  同年魏國攻取韓國的朱 [78]  ,幷包圍韓國的宅陽(今河南原陽西南),迫使韓昭侯和魏惠王在巫沙結盟,隨後歸還釐(在宅陽西南)於韓。 [79]  由於魏國對於韓、宋、魯、衞等國加施壓力,到魏惠王十四年(前356年)魯共侯(魯共公)、宋桓侯衞成侯、韓昭侯都入魏朝見魏惠王。 [80-82]  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魏惠王入齊和齊威王會見,並曾一同到郊外田獵 [58]  同年又和秦孝公在杜平(今陝西澄城東)相會 [87]  ;還攻打宋國的黃池 [86] 並贈送趙國建造宮室的木材。 [88]  各大國國君的會見如此頻繁,就説明了這時期形勢的緊張。大國國君相互會見,目的在於爭取與國;大國迫使小國入朝,則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29] 
推行改革
魏惠王進一步實行改革,主要有下列三點舉措:
(一)興修水利,開發川澤。開始開鑿鴻溝,從黃河開鑿運河通向圃田澤,再從圃田澤開溝渠引水灌溉,接着又從大梁城外開鑿大溝從圃田澤引水灌溉。 [70]  同時,開放逢澤“以賜民”。 [72] 
(二)實行選拔“武卒”的制度。採用按一定標準考選的辦法來選拔“武卒”,並給以優待,免除全户賦役和田宅的賦税,軍隊的戰鬥力因此得到加強。 [90]  所以《漢書·刑法志》説“魏惠以武卒奮”。 [91] 
(三)加強防備和控制交通。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派“龍賈帥師築長城於西邊”,三年後(前355年)又派其築城陽池 [85]  ,這是在大梁以西建築長城和城池,用來防備秦國進攻中原的。 [74-75]  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魏與韓交換部分土地,魏取得了軹道(今河南濟源一帶)的要道,控制了通過太行山的交通線。 [77] 
魏惠王所實行的這些改革,使魏國國力進一步強大起來。 [30] 

魏惠王桂陵之戰

當初,孫臏因為曾與魏國大將龐涓一同學習兵法,也投奔過魏國。然而,龐涓卻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能而設計殘害孫臏,迫使孫臏以殘疾之身逃往齊國。 [31]  此外,魏惠王九年(前361年) [89]  魏相公叔痤去世前,曾勸魏惠王任用或殺了衞鞅(商鞅),不要讓他逃走,魏惠王卻沒有聽從,放任衞鞅前往秦國。 [32]  衞鞅仕秦後兩年(前359年),便開始了商鞅變法 [83-84]  這兩件事給魏國埋下了隱患。
桂陵之戰 桂陵之戰 [249]
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趙國為了兼併土地和擴張勢力,進攻衞國 [92]  衞國原來是入朝魏國的,當然不是魏國所能允許的,因而魏國就起兵伐趙,率魏、宋聯軍包圍了趙都邯鄲。 [94-95]  [108]  年(前353年),韓昭侯來中陽朝見魏惠王。 [96]  而趙則向齊求救,齊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前往救援。 [100-101]  宋、衞在這時反水投靠齊國,三國聯軍先包圍了魏的襄陵。 [97-99]  此時孫臏認為,魏攻趙,精鋭在外,內部空虛,如果“引兵疾走大梁”,魏軍必回救本國,這樣可以“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田忌採納了這個作戰計劃。 [30]  [102] 
當時魏將龐涓帶兵八萬,一説將要圍攻邯鄲 [102]  [104]  一説已經攻陷邯鄲 [98-99]  [101]  ,到達茌丘。田忌也帶了八萬齊軍,依照孫臏的意見,一方面向南進攻處於宋衞之間的東陽地區戰略要地平陵,另一方面準備直趨大梁城郊,迫使龐涓不得不回師自救。孫臏就派輕快戰車西向直趨大梁城郊,“以怒其氣”(使敵人震怒);又把隊伍分散,“示之寡”(給人以兵力單薄的感覺)。這樣,就誘使龐涓震怒而輕敵,放棄輜重,用急行軍兼程趕來。等到龐涓進抵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孫臏率軍加以邀擊,取得大勝,“擒龐涓”。這個戰役,孫臏採用了避實擊虛、“攻其所必救”等辦法,大敗魏軍,創造了“圍魏救趙”的著名戰例。 [104]  這一戰役,魏因主將被擒而失敗,但是實力損失不大。 [30] 
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秦乘魏進圍趙邯鄲的時機,在元裏大敗魏師,並取得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 [93-94]  同時秦派公子壯率師伐韓,將勢力插入了韓魏兩國的交界地區。 [30]  [105] 
在齊軍大敗魏軍於桂陵的同時,楚宣王也派景舍救趙,攻取了魏的睢水、濊水間地。 [103]  但是後來魏國逐步扭轉戰局,還是佔領了趙都邯鄲。魏惠王十八年(前352年),魏惠王調用了韓國軍隊,在襄陵打敗了齊、宋、衞的聯軍,齊國不得已請楚將景捨出來向魏求和。 [106-107]  次年(前351年),魏國便迫使趙國在漳水之上結盟,並把邯鄲歸還趙國。 [110-112]  《呂氏春秋·不屈篇》評論説:“圍邯鄲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罷(疲)潞,國家空虛,眾庶誹謗,諸侯不譽,魏國從此衰矣。” [30]  [62] 
這時秦孝公正奮發圖強,由於衞鞅的變法,秦國日益強大。魏惠王十八年(前352年)又攻入魏的河東,一度攻取了安邑 [109]  魏不得不在固陽建造長城防禦。 [106]  次年(前351年)秦又包圍固陽,迫使歸降。 [113]  秦國因此越過洛水,收復了一部分過去被魏國奪去的河西地。後來魏國和齊、趙兩國先後結盟講和,到魏惠王二十年(前350年),魏就回頭向秦反攻,圍攻上郡的定陽(今陝西延安東) [114]  結果秦孝公在彤(今陝西華縣西南)和魏惠王相會修好。 [120] 
魏惠王二十一年(前349年),趙、韓驅逐殺害了末代晉國君主,魏國默許了這件事。 [115-117]  魏惠王二十二年(前348年),魏惠王又和趙肅侯陰晉(今陝西華陰東)相會修好。 [118]  至此魏國勉強挽回了戰敗的局勢。 [30] 

魏惠王逢澤之會

這時魏國還保持着強盛的聲勢,準備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圖謀攻秦。就是蘇秦齊湣王:“昔者魏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其強北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所謂“從十二諸侯”,具有合縱的性質,也就是《韓非子·説林上篇》所説“魏惠王為臼裏之盟,將復立天子”。 [121]  因而秦孝公很是擔心,加強防守。衞鞅分析了形勢,認為“以一秦而敵大魏,恐不如”,建議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改變魏惠王的意圖。秦孝公接受了這個主意,於是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年),衞鞅去向魏惠王遊説,謂“從十二諸侯”“不足以王天下”,勸説他除了號令宋、衞、鄒、魯等小國外,北面爭取燕國,西面爭取秦國,“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魏惠王果然聽從了,便“廣公宮,制丹衣,旌建九斿,從七星之柱”,“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儼然擺出天子的場面來。本來,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級稱號,如今由於魏的“功大而令行於天下”,居然自稱為王了。 [30]  [114] 
同年(前344年),魏惠王就召集逢澤之會(逢澤在今河南開封南),有宋、衞、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來參加會盟,並率諸侯朝見周天子。 [122-124]  這次會盟由魏相白圭主持,魏惠王因而將白圭封於澮作為嘉獎。 [125-126]  衞鞅這個計謀,使得魏進攻的矛頭,從秦轉變為齊楚,“於是齊楚怒,諸侯奔齊”。 [30]  [114] 

魏惠王馬陵之戰

魏惠王二十七年(前343年),趙國攻打魏國的首垣。 [127]  同年,中山君(一説魏摯,一説魏摯之子)被任命為魏國國相。 [128-129] 
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 [249]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二月 [130]  因此前韓國拒絕出席逢澤之會,反而投靠齊國 [121]  [131]  魏便以穰疵為將進攻韓的南梁 [132]  ,韓向齊求救。齊威王根據田忌的建議,對韓表示救援之意,堅定韓的抵抗決心,但並不馬上出兵。當魏韓打得筋疲力盡時,齊威王派田忌、田朌、田嬰為將,孫臏為軍師,起兵伐魏救韓。 [30]  [133-134]  [137]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惠王派太子申、龐涓為將,帶了十萬大軍前來迎戰。 [135-136]  [140]  兩軍相持到次年(前341年),孫臏採用“減灶誘敵”的計策,逐日減少營地軍灶數目,三天內從十萬灶減到五萬灶,再減到二萬灶,製造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敵人。魏軍果然中計,只以少數精鋭輕裝部隊兼程追趕,到了馬陵(今山東範縣西南)。這時正好天黑,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多阻隘,魏軍正好進入齊國伏兵的包圍圈,頓時“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結果魏軍主力被全殲,太子申被俘,龐涓自殺。 [138-139]  [141]  [144]  孫臏兵法·陳忌問壘篇》,具體説明了把許多戰車和武器作為障礙物,怎樣在急迫中殲滅“窘處隘塞死地之中”的魏軍,取得了“取龐涓而擒太子申”的戰果。這是魏國從來未有的慘敗。 [30]  [145] 
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五月,齊將田朌繼續進攻魏的東鄙,圍攻平陽(今河北臨漳西南)。 [143]  這年九月秦派衞鞅伐魏西鄙,十月趙又伐魏北鄙,造成魏被三面圍攻的局面。魏惠王親自率師向秦軍反攻,又失敗了。 [142]  次年(前340年),秦、趙、齊繼續圍攻魏國。 [146]  魏國派公子卬和秦衞鞅交戰,公子卬又受了衞鞅的欺騙,被俘虜了去,這是魏的又一次失敗。 [147-149]  衞鞅因為此功被封於商,稱商鞅。 [156]  同年,魏國在濟陽築城防備齊國。 [150] 
惠王三十一至三十二年(前339-338年),秦又進攻魏的岸門(今山西河津南),俘虜了魏將魏錯。 [30]  [151]  [153]  是年(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逃亡到魏國,魏國不接納。 [154-155] 

魏惠王徐州相王

魏國在秦、齊等國的夾擊中,不斷地遭到慘敗,因而到魏惠王三十四年(前336年),魏惠王不得不採用相國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建議。惠施還認為,若要報復齊國,“不如變服折節而朝齊”,這樣“楚王必怒”,“楚必伐齊”,得到魏王同意,於是就通過齊相田嬰的關係,帶同韓國國君和其他小國國君朝見齊威王。 [30]  [140] 
魏惠王三十四年(前336年),魏韓二君會見齊威王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南,次年(前335年)又會見於甄(今山東鄄城北),魏韓二君都戴着布冠,變服折節朝見齊威王。 [62]  [157-159]  到魏惠王后元元年(前334年)魏惠王就率領韓昭侯等,到齊的徐州(今山東滕縣東南)朝見齊威王,並且尊齊威王為王,同時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即所謂“會徐州相王”。 [30]  [114]  [133]  [160-162]  同年魏惠王改元正式稱王號 [163] 又將魏女嫁給秦惠文王為後(即惠文後 [164] 還暗中交結楚國 [165-166]  ,試圖改善外交處境。
齊、魏兩大國在“徐州相王”,這是楚、趙等國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魏惠王后元二年(前333年)趙肅侯派兵圍攻魏的黃城(今河南內黃西),並在漳水、滏水之間築了長城,防止齊、魏兩國的進攻 [167]  同時楚威王為了表示對“徐州相王”的憤怒,親率大軍進圍徐州,打敗了齊軍。 [30]  [140] 

魏惠王秦取河西

魏國在這時投入齊的懷抱,使齊停止了進攻,但秦國以魏為“腹心疾”,還是不斷攻魏。 [30] 
魏惠王后元二年(前333年),秦惠文王起用魏陰晉(今陝西華陰東)人公孫衍大良造 [168-169] 敗魏於雕陰(今陝西甘泉南) [172]  次年(前332年)魏獻陰晉給秦,和秦修好,秦把它改名為寧秦。 [170-171]  這樣就便於秦國向東開拓領土了。 [30]  同年(前332年)齊魏伐趙,不利而去。 [173-175] 
魏惠王后元四年(前331年),秦遣公孫衍大舉攻魏,首尾經歷兩年,攻取魏上郡雕陰,俘魏將龍賈,斬首八萬(《秦本紀》,《魏世家》作“四萬五千”)。 [176-178]  龍賈是魏防守西邊、抵抗秦兵的主將,魏的中原長城即為龍賈率師所建。這是三晉抗秦戰鬥中首次大失敗。《戰國策·燕策二》載蘇代説:“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陵之戰、高商之戰、趙莊之戰,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 [179]  這一役使得魏防守上郡、河西郡的主力,被秦一舉殲滅,因而魏惠王后元五年(前330年)魏即以河西郡與秦。 [181]  同時秦又派樗裏疾為主將,從函谷關沿黃河南岸向東出擊,先後攻取曲沃和焦(都在今河南三門峽以西),並在曲沃“盡出其人”,作為秦進攻中原的據點。 [30]  [182]  同年(前330年),魏又伐韓遭遇失敗。 [180]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秦又從河西渡過黃河,攻取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和皮氏(今山西河津東)。 [30]  [183-184] 

魏惠王合縱連橫

張儀初為連橫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楚威王也攻打魏國。適逢縱橫家張儀入秦,張儀便遊説秦惠文王出兵幫助魏國,於是以新得皮氏的“卒萬人、車百乘”支持魏作戰,因而魏楚大戰,魏打敗楚於陘山,秦因而得以順利地接收河西地區。 [30]  [184-187] 
魏惠王后元七年(前328年),秦使公子華(一作公子桑 [189]  )與張儀圍攻魏的蒲陽(今山西隰縣),攻取了,卻請秦王歸還給魏,又請秦王使公子繇作為“質子”送到魏國,這是張儀推行他的連橫策略。張儀前往魏國勸説魏惠王“不可以無禮”,魏因而把上郡十五縣連同少梁在內獻給秦國,秦惠文君因以張儀為“相邦”,把少梁改稱為夏陽。 [188]  [190-191]  次年(前327年)秦又把焦、曲沃及皮氏歸還魏國 [192]  ,這是張儀進一步推行他的連橫策略,並準備下年秦惠文君稱王。 [30] 
魏惠王后元九年(前326年),韓、趙圍攻魏的襄陵,未能攻克。 [193] 
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秦惠文君舉行稱“王”的儀式,邀請魏、韓之君入秦朝見,推尊秦君為王,同時秦王也承認魏、韓二君的王號 [194]  而且魏韓二君還當場為秦王駕御作為稱王標識的坐車,如同魏惠王在逢澤之會稱王那樣的“乘夏車,稱夏王”。 [195]  張儀此舉具有鞏固秦與魏、韓連橫的作用。 [30] 
公孫衍、惠施的合縱
當張儀入秦推行連橫策略不久,公孫衍就離開秦國而入魏為將,因為魏的國力衰退,公孫衍就圖謀拉攏別國,聯合出擊取勝。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犀首、田朌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就是公孫衍拉攏齊國名將田朌一起伐趙,大敗趙兵。 [196-199]  同年,魏惠王和韓威侯相會於巫沙,並尊韓威侯為王 (即韓宣惠王)。 [33]  同年,他又與韓宣惠王並帶太子入朝於趙。 [34]  而當時魏相惠施也主張“以魏合齊楚以按兵”,便在不久後使魏太子嗣入質於齊,使魏公子高入質於楚,開展和齊、楚合縱的活動。 [30]  [200] 
魏惠王后元十一年(前324年),魏、齊在平阿會盟。 [199]  [201]  同年,張儀親自率兵出函谷關,再度攻取魏的陝,“出其人與魏”,作為進攻中原的基地,同時築上郡塞,鞏固上郡的防守。 [202-203]  次年(前323年)張儀又和齊、楚大臣在齧桑(今江蘇沛縣西南)相會,來破壞魏國和齊、楚的合縱。 [30]  [204] 
在這樣的形勢下,公孫衍為了合縱,於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發起“五國相王”。 [205-206]  參加“五國相王”的是魏、韓、趙、燕、中山,從這年起,趙、燕、中山三國也開始稱王了。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是想用這來和秦國對抗的,但結果沒有什麼成就。就在這年(前323年),楚國為了迫使魏國投入楚的懷抱,要廢立魏的太子嗣,送立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為太子,派柱國昭陽打敗魏軍於襄陵,取得了八個邑。 [207-208]  韓也趁機攻魏,公孫衍説服其退兵。 [30]  [209] 
張儀相魏連橫
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前322年),魏、齊在鄄會盟 [210]  這時魏惠王因為襄陵之敗,對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方針失去信任 [219]  ,因此不得不改用秦相張儀“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楚)”的策略,起用張儀為魏相,張儀把惠施逐走。 [212-214]  同年,韓、魏太子朝見秦惠文王。 [215]  這年秦對外宣佈免除張儀的相位,然後張儀為魏相 [216]  實際上“張儀欲並相秦、魏” [217]  從而進一步推行他的連橫策略,“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但張儀既入魏為相、又兼領秦相後,魏惠王卻不肯聽張儀而專一“事秦”,反而兼用公孫衍為將,欲牽制平衡朝中的合縱連橫勢力。 [220-222]  秦王得知後,怒而攻取魏的曲沃(今山西聞喜東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迫使魏國屈服。 [30]  [211]  [218] 
魏惠王后元十四年(前321年),張儀曾策劃韓魏換地以便攻取楚、趙之地,但未能成功。 [223-224]  同年,齊國約結燕趙楚孤立魏國,因公孫衍的離間而失敗。 [222]  [225] 
魏惠王后元十五年(前320年),張儀實施“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楚”的行動,秦假道韓、魏向齊進攻,齊威王使匡章為將應戰,結果齊兵大勝,秦軍大敗。 [226]  這是匡章初次為將而大勝秦軍,使張儀“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的行動受到挫折,使公孫衍合縱的策略得以開展。 [30] 
公孫衍再行合縱
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由於齊、楚兩國要驅逐魏相張儀 [227-228]  魏惠王得以重新採用公孫衍合縱的策略。他派出使者到楚、趙、燕等國,爭取合縱,於是就把張儀趕回秦國,讓公孫衍為魏相,並讓惠施回到魏國。 [30]  [229-231] 

魏惠王壽終正寢

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魏惠王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諡“惠成”。 [3]  [233]  魏國舉行葬禮時,遇到大雨雪,羣臣要求太子延期舉行,太子不聽,因而報告公孫衍,公孫衍轉告惠施。惠施以先王之靈一定想要安撫百姓為由,説服太子同意。 [30]  [232]  太子魏嗣即位,是為魏襄王 [35] 

魏惠王為政舉措

魏惠王政治

遷都大梁
大梁城平面佈局 大梁城平面佈局 [45]
魏國的都城原來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地處河東。魏惠王九年(前361年),為了便於統治東部地區、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 [43]  ,以及保證國都的安全,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 [29]  他苦心經營,把大梁城建造得宏大而堅固。他所建造的大梁城周東西寬約5.8公里,南北長約6.4公里,有12個城門,城高七仞(17米) [44] 人口眾多,設有宮城、市場、手工業作坊、居民住宅區等分區。 [45] 
魏惠王在遷都後,多次與韓、趙交換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連成一塊,並取得了軹道(今河南濟源一帶)來控制通過太行山的交通線 [30]  ,從而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勢。此外,他還對大梁地區開發建設,發展農業、興辦手工業、開發川澤,尤其是興修水利,使大梁之地的社會經濟很快得到發展,成為魏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29] 
惠王稱王
春秋時期,周禮尚存,只有楚、吳、越等僻遠國家稱王。而魏惠王時,禮崩樂壞加劇,先是三晉瓜分晉公室剩餘土地、殺害晉靜公晉國徹底滅亡;而後魏惠王又在逢澤之會時稱王,成為了第一個稱王的中原諸侯。這一切標誌着周禮秩序進一步解體。 [30] 

魏惠王經濟

興修水利
大梁周圍水系圖 大梁周圍水系圖 [45]
魏惠王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設。魏國有個大湖泊叫圃田(在今河南中牟西)。魏惠王十年(前360年),魏國在黃河、圃田間開鑿了一條大溝(運河),使黃河的水流入圃田,又從圃田開鑿運河。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魏國遷都大梁後,又從大梁的北郭開鑿大溝(運河)來引圃田的水,在大梁周圍開始興修水利,歷經多年開鑿完鴻溝 [152]  鴻溝的主幹,從今河南滎陽以北,和濟水一起分黃河的水東流,經過魏都大梁折而向東南流,經過陳的舊都(今河南淮陽),在今沈丘附近注入潁水,而潁水下流注入淮水 [47]  濟、穎、淮、泗和黃河互相貫通,在黃淮平原形成以鴻溝為主幹,以自然河流為分支的完整的運河網。這條運河不僅對當時的航運起了重要作用,還可以灌溉農田,使鴻溝流域成為重要的農業豐產區。 [46] 
施惠於民
魏惠王大力鼓勵墾殖,把大梁城南的逢忌澤藪讓農民開發經營,改變了統治者獨佔山林川澤專利的局面。這既改善了民眾的生活,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緩和了階級矛盾,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税收。 [46]  此外,他還通過移粟、遷民的手段賑濟災民 [48]  ,並推行寬仁的經濟政策。白圭為魏相時,為魏惠王制定過二十税一的田税政策,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49]  [61]  惠施為魏相時,關心民生,制定了“民人皆善之”的法令,得到了魏惠王的認可。 [55-56] 
因為這些愛民的舉措,魏惠王在當時有着“慈惠”的名聲。但魏惠王對臣下過於寬縱,“有過不罪,無功受賞”,也招致了時人的詬病。 [57] 

魏惠王文化

魏惠王在接連遭遇戰敗後,就折節下士、奉以重幣,吸引各國人才前來魏國。一時間,陰陽家鄒衍儒家孟軻名家惠施道家莊周 [248]  ,以及淳于髡等,都來到大梁,使得魏國出現了思想文化繁榮的局面。 [51]  此外,魏國天文學家石申曾在魏惠王十年(前360年)觀測了數百顆恆星並發表了《石氏星經》,在我國天文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52] 

魏惠王軍事

訓練武卒
早在魏文侯魏武侯時期,吳起開創了魏武卒制度。 [27]  [50]  魏惠王沿用了這一制度,採用按一定標準考選的辦法來選拔“武卒”,並給以免除全户賦役和田宅賦税的優待,軍隊的戰鬥力因此得到加強,即《漢書》所説“魏惠以武卒奮”。 [30]  但魏武卒退伍後仍然享有這些福利,給國家財政帶來了很大負擔。 [90] 
修築長城
魏長城分佈
魏長城分佈(2張)
魏國有西長城、南長城和北長城,都是在魏惠王年間修建的。其中,西長城修建時間最早。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惠王讓龍賈開始建造西長城,來防禦秦國。這條長城從鄭(今陝西華縣),經華陰陰晉,跨過渭水,再經過朝邑大荔,濱洛水,再經過澄城合陽少梁(秦奪取少梁後,改為夏陽)、韓城,一直到黃河岸邊,呈弧狀。截至魏惠王十八年(前348年),這條長城已修至固陽(一説今陝西合陽,一説今內蒙古固陽)。 [53] 
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之後,在大梁以西、黃河以南又修築了一道南長城。這條長城主要位於魏國西南邊境,是用來防禦韓國的。南長城從卷(今河南原陽西)開始,經陽武(今原陽縣東南)直到密(今河南新密東北),又稱卷長城。 [53] 
此外有一些學者認為,魏國還有一條北長城,或為卷長城的延伸部分,建在魏、趙邊境的從太行山支脈山脊上,是用來防禦趙國的。 [53] 
軍事活動
魏國處於“四戰之地”,魏惠王在位時期,對外戰事較為頻繁,敗多勝少。今展示主要戰役如下:
時間
戰役名稱/簡介
結果
魏惠王元年(前369年)
魏與韓趙濁澤之戰
魏敗。韓趙退兵,魏惠王保住君位。 [4] 
魏惠王六年(前366年)
魏敗。秦勝,攻入河東,斬首六萬。 [20] 
魏惠王七年至八年(前363-362年)
魏敗,魏將公孫痤被俘。秦勝,攻取龐城。 [23] 
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
魏敗,魏國開始衰落。齊、秦、楚勝,秦取少梁,楚取睢水、濊水間地。後年魏又勝齊,與齊議和。 [30] 
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
魏敗,主力被全殲,魏將龐涓太子申皆被擒殺。 [54]  齊、秦、趙、韓勝。 [30] 
魏惠王后元三年(前332年)
魏敗,魏將龍賈被俘。秦勝,斬首八萬,迫使魏國允諾割讓河西郡。 [30]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
陘山之戰
魏、秦勝。楚敗。秦國趁機接收魏國河西之地。 [30] 
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
魏敗。楚勝,奪取八邑,但未達到扶持魏公子高為太子的目的。 [30] 

魏惠王外交

魏惠王即位之初,因韓、趙兩國支持公子緩爭奪君位,與韓、趙不和。 [4]  待政權穩定後,就與韓、趙會盟修復關係,試圖團結三晉,共同抵禦秦國。 [16]  [22]  然而,由於魏國與韓、趙兩國存在利益衝突,摩擦仍然時有發生。 [27]  而魏惠王舉行逢澤之會,號令十二小國,“稱夏王,朝為天子”,也引起了列國的不滿,使魏國陷入孤立。少梁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都是秦、齊兩國趁魏與趙、韓兩國發生衝突,藉機大敗魏軍的。 [30] 
馬陵之戰後,為改變與秦趙齊楚四面為敵的處境,魏惠王採納了惠施“合齊楚以按兵”的建議,通過魏惠王后元元年(前334年)的徐州相王,與齊國改善關係,並誘使齊楚交惡。但是,秦、楚兩國仍在圖謀攻伐魏國。為擺脱這一困境,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起,魏惠王又在張儀、惠施、公孫衍等人的遊説下,嘗試了秦韓魏連橫、魏齊楚合縱五國相王合縱等多種外交策略,時縱時橫,以求保全魏國。戰國從此進入合縱連橫的時代。 [30] 

魏惠王歷史評價

孟子: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234] 
卜皮:臣聞王之慈惠也……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不忍則不誅有過,好予則不待有功而賞。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57] 
呂氏春秋》:①當惠王之時,五十戰而二十敗,所殺者不可勝數,大將、愛子有禽者也。②圍邯鄲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罷潞,國家空虛,天下之兵四至,眾庶誹謗,諸侯不譽。謝於翟翦,而更聽其謀,社稷乃存。名寶散出,土地四削,魏國從此衰矣。 [62] 
司馬遷:惠王數被於軍旅,卑禮厚幣以招賢者。鄒衍淳于髡孟軻皆至梁。 [51] 
班固:魏惠以武卒奮。 [30] 
宋傑:(魏惠王時)魏國霸業跌落的原因大致有,魏武卒帶來的財政負擔、外交上樹敵太多、作戰指揮上有重大失誤等。在地理方面,魏惠王即位之初對河西戰場缺乏足夠的重視,過早向中原擴張和遷都,也是戰略失誤之一。 [239] 
李玉潔:戰國時期魏國的滅亡,不是因為大梁無關塞險惡的地理環境造成的。造成魏國由盛轉衰的原因有三:人才的流失,同盟國關係的破壞,梁惠王的張揚和狂妄。 [238] 
王向輝:客觀而言,魏惠王也能夠審時度勢、兢兢業業,對魏國的變法事業有再續之功,但是惠王變革有自己無法克服的缺點,加之世易時移,魏國時運不濟,因此惠王變革的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237] 

魏惠王軼事典故

魏惠王魏國選相

公叔痤是魏國之相,他手下的中庶子相國的侍從之臣)衞鞅很有才能,公叔痤欲將衞鞅推薦給魏惠王,但未及推薦他就病卧牀榻了。公叔痤病重時,魏惠王前去看望,他問公叔痤説:“萬一相國一病不起,我將把國政託付給誰呢?”公叔痤回答説:“我的中庶子衞鞅,年紀雖輕,卻有奇才,希望君上把國事全託於他。”見惠王默然無言,公叔痤遣退侍臣,單獨對惠王説:“君上倘不任用衞鞅,就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出境,為別國所用。”惠王許諾離去。公叔痤又召來衞鞅,抱歉地説道:“君上詢問國相的繼任人,我推薦了你,看君上的神色並不同意。我先君而後臣,當時對君上説如果不能用你,就應把你殺掉,君上答應了我。你應該趕快離開,免遭擒殺。”衞鞅回答説:“君上既然不能採納您的意見任用我,又怎麼能採納您的意見殺掉我呢?”於是沒有離開。惠王離開公叔痤病榻後對身邊人説:“公叔痤的病情很重,他竟然要我把國政交給衞鞅,後又勸我殺掉衞鞅,真是太糊塗啦!”果然沒有考慮公叔痤的意見。公叔痤死後,衞鞅聽説秦孝公下令招賢,於是西入櫟陽(秦國舊都),被秦國任用,封於商地,是為商鞅 [32] 

魏惠王惠王問寶

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齊威王與魏惠王一起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大王有何寶物?”齊威王説:“我沒有。”於是魏惠王不無自豪地説:“魏國雖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徑長一寸的夜明珠十顆。像齊國這樣的大國,難道連這樣的寶貝也沒有嗎?”齊威王聽了他的話,很不以為然地説:“我的珍寶與你的大不一樣。我有大臣檀子,鎮守下陲,強楚不敢犯境,泗上諸小國來朝。我有能臣朌子,鎮守高唐,趙人不敢東到黃河捕魚。我有賢臣黔夫,鎮守徐州,嚇得燕人北門祈禱,趙西門祈禱,祈求神靈保佑,並且有千餘户歸順了齊國。我有良吏種首,負責國內治安,人民夜不閉户,路不拾遺。我有這四位能臣賢相,他們就是我的寶物,豈止照亮十二輛車子!”一席話使魏惠王慚羞難容,自認失敗。 [58] 

魏惠王讓國惠子

魏惠王與惠施關係親近,曾送給惠施大葫蘆種子 [250]  還賙濟他糧食。 [251]  據《呂氏春秋》記載,魏惠王認為惠施比自己賢能,就尊惠施為仲父,並幾次表示要禪讓王位給惠施,稱這樣做可以制止民眾的貪爭之心。而惠施堅辭不受,説自己拒絕魏惠王的讓國更能教化民眾。後來張儀為魏相而行連橫後,準備逮捕主張合縱的惠施 [30]  ;惠施易冠變服,乘車逃跑,差點沒能逃出魏國。 [62] 

魏惠王問政孟子

魏惠王自稱治國盡心竭力,河內發生災荒,就將那裏的災民安置到河東,將河東的糧食運送到河內;當河東發生災荒時,也是這樣做的。可是魏國的人口不見增多,魏惠王因此感到困惑,向孟子聞詢。孟子回答,魏惠王所做的只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罷了,與諸侯沒有本質區別;要治理好國家,就要遵循農時的自然規律,讓人民衣食無憂,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擁戴。 [48]  魏惠王又談到自己繼位以來,被秦、齊、楚等國多次打敗,向孟子詢問報仇雪恥的方法。孟子認為,魏惠王行“王道”,施行仁政、輕賦薄罰、發展農業,用忠信孝悌教化百姓,就可以戰勝秦楚。 [37]  孟子還説,作為一國之君,要講仁義道德,而不應該講究利益得失。 [59] 

魏惠王惠王認錯

淳于髡博聞強識,有人把他推薦給魏惠王。魏惠王單獨兩次單獨接見他,淳于髡都一句話也不説。魏惠王感到很奇怪,就問推薦他的那個人:“你説淳于先生才藝出眾,超過管仲晏嬰,可為什麼見到我連一句話也不説,難道是我不值得和他談話嗎?”那個人把惠王的話轉達給淳于髡,淳于髡説:“這裏有原因。我前一次見大王時,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馬上;後一次再見大王,大王的心思卻用在了聲色上。因此我沉默不語。” [60] 
魏惠王聽聞了淳于髡的話,驚訝地説:“確實如此,淳于先生真是聖人啊。他前次來,正好有人獻好馬,第二次來,又有人獻歌伎。當時我雖然讓身邊的人退下,表示對他的尊敬,但心思還是集中在好馬和歌伎身上。”魏惠王誠懇道歉後,淳于髡又來見惠王,兩人專注交談一連三天三夜毫無倦意。淳于髡臨走時,惠王贈給他一輛四匹馬駕的精緻車子、五匹帛和璧玉以及百鎰黃金。 [60] 

魏惠王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稱謂
簡介
祖輩
祖父
魏斯
父輩
父親
魏擊
叔父
魏摯
魏文侯時受封中山君 [36] 曾擔任魏惠王的相國 [128] 
平輩
弟弟
魏緩
又稱公仲緩、公中緩,與魏惠王爭奪君位 [2]  [4] 
魏卬
公子卬,少時與商鞅為友,後被商鞅俘虜 [32] 
子輩
兒子
魏申
太子申魏惠王長子 [37]  ,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馬陵之戰時遇難 [38] 
魏理
公子理,欲在太子申去世後奪取太子之位 [39] 
魏赫
公子赫,在魏惠王三十年(前340年)被冊立為太子 [40]  ,後無記載
魏嗣
魏襄王至遲至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已被立為太子 [41] 
魏高
公子高,在楚為質,楚國為逼魏惠王改立公子高為太子而發動楚魏襄陵之戰 [42] 

魏惠王人物爭議

魏惠王繼位年份

史記》認為前371年魏武侯魏擊去世,魏惠王繼位,次年(前370年)為魏惠王元年。但是,史學家楊寬結合魏文侯、魏武侯及魏惠王等魏國曆代君主的史料記載,發現《史記》中魏惠王改元以前三十五年的大事年份與《古本竹書紀年》中的大事年份存在有一到兩年的誤差,並且經過考訂認為魏武侯在前370年去世,同年魏惠王繼位,次年(前369年)為魏惠王元年。 [243] 

魏惠王去世年份

據《史記·魏世家》所載,魏惠王三十六年(前334年),魏惠王去世,他的兒子魏襄王繼位。但是,按照《古本竹書紀年》的説法,前334年時魏惠王並沒有去世,而是將年號改元重新紀年而已,後面又經過了十六年才去世。杜預荀勗和嶠司馬貞司馬光等古代史學家均認可《古本竹書紀年》之説,認為司馬遷誤以為魏惠王改元的那一年去世,從而把惠王改元后的十六年錯誤地當作是他兒子魏襄王的在位年份;陳夢家錢穆、楊寬等近現代學者亦從此説。因此,結合繼位年份,魏惠王實際上在第三十六年改元后又在位了十六年,於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去世。 [243] 

魏惠王遷都時間

魏惠王將魏國都城從安邑遷往大梁,但是關於其遷都的具體年份,不同的史料記載不一。其中,《史記·魏世家》記載是在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 [242]  《商君列傳·索隱》根據秦伐魏戰役的記載,推測魏國在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遷都大梁避秦。 [246]  《魏世家·集解》《魏世家·索隱》引《竹書紀年》稱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遷都大梁;《水經·渠水注》《漢書·高帝紀·注》引《竹書紀年》作魏惠王六年(前364年)遷都大梁 [66] 雷學淇、錢穆、楊寬等學者比對其他史事,排除了時間較晚的兩種説法。 [244]  目前,學界均採納《竹書紀年》的二説,對魏惠王在前364年還是前361年遷都大梁尚有爭議。 [245] 

魏惠王史料索引

關於魏惠王的記載,主要見竹書紀年·魏紀》 [235] 史記·魏世家 [236]  ,其餘則散見《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戰國策》,及《史記》的秦、齊、趙、韓、楚等國本紀,和商鞅孫臏張儀等人列傳等。

魏惠王影視形象

影視劇中的魏惠王
影視劇中的魏惠王(40張)
2009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李立羣飾演魏惠王。 [240] 
2012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李立羣飾演魏惠王。 [241] 

魏惠王後世紀念

主詞條:梁惠王墓
魏惠王墓位於河南鄭州中牟縣官渡鎮韓莊村西南500米處,該墓南北長98米,東西寬65米。墓冢高出地面4米,俗稱“老虎谷堆”。清·乾隆十五年《中牟縣誌》雲:“梁惠王墓在縣東30裏韓莊西南一里處,周圍二畝,高一丈五,形如偃月”。該墓由中牟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於1994年首次發現,2009年6月3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252] 
參考資料
  • 1.    《史記·魏世家》:[魏文侯]二十五年子擊生子罃(罃)。《史記·六國年表》:太子罃生。
  • 2.    《資治通鑑》:(周烈王五年)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與公仲緩爭立,國內亂。
  • 3.    《水經·濁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元年鄴師敗邯鄲師於平陽。
  • 4.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罃與公中緩爭為太子,公孫頎自宋入趙,自趙入韓,謂韓懿侯曰:“魏罃與公中緩爭為太子,君亦聞之乎?今魏罃得王錯,挾上黨,固半國也,因而除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説,乃與趙成侯合軍並兵以伐魏,戰於濁澤,魏氏大敗。魏君圍。趙謂韓曰:“除魏君,立公中緩,割地而退,我且利。”韓曰:“不可。殺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貪,不如兩分之。魏分為兩,不強於宋、衞,則我終無魏之患矣。”趙不聽。韓不説,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國不分者,二家謀不和也。若從一家之謀,則魏必分矣。故曰:“君終無適子,其國可破也。”
  • 5.    《水經·沁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
  • 6.    《魏世家·索隱》引《紀年》:趙侯種、韓懿侯伐我取葵(楊寬按:“葵”原誤作“蔡”,今據《水經·沁水注》引《紀年》改正),而惠成王伐趙,圍濁澤(楊寬按:“澤”原誤作“陽”,今據日本南化本、伊佐早謙藏本所據古鈔校記改正)。七月(楊寬按:原誤作“七年”,從雷學淇改正),公子緩如邯鄲以作難。
  • 7.    《資治通鑑·卷一》:(周烈王七年)魏大夫王錯出奔韓。公孫頎謂韓懿侯曰:“魏亂,可取也。”懿侯乃與趙成侯合兵伐魏,戰於濁澤,大破之,遂圍魏。成侯曰:“殺罃,立公中緩,割地而退,我二國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殺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貪也。不如兩分之。魏分為兩,不強於宋、衞,則我終無魏患矣。”趙人不聽。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趙成侯亦去。罃遂殺公中緩而立,是為惠王。太史公曰:“魏惠王所以身不死,國不分者,二國之謀不和也。若從一家之謀,魏必分矣。故曰:君終,無適子,其國可破也。”
  • 8.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二年魏敗韓於馬陵,敗趙於懷。(《六國表》作“敗韓馬陵”)楊寬按:《趙世家》及《六國表》又系“魏敗趙於懷”於上年。
  • 9.    《史記·韓世家》:[韓]懿侯二年(楊寬按:當作六年)魏敗我馬陵。(《六國表》同)
  • 10.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59-260
  • 11.    《史記·六國年表》:齊威王十一年(楊寬按:當作田桓公七年)伐魏取觀。
  • 12.    《史記·田世家》:趙侵我長城。[魏]惠王請獻觀以和解,趙人歸我長城。
  • 13.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三年(楊寬按:當作二年)齊敗我觀。(《六國表》作“齊伐我觀”)
  • 14.    《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年齊田壽率師伐我,圍觀,觀降。
  • 15.    《魏世家·集解》徐廣引《紀年》:[魏]惠王二年魏大夫王錯出奔韓也。
  • 16.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五年(當作四年)與韓會宅陽。城武堵,為秦所敗。(《六國年表》同,惟“武堵”作“武都”,無“為秦所敗”四字)
  • 17.    《史記·韓世家》:韓懿侯五年(當作九年)與魏惠王會宅陽。(《六國年表》同)
  • 18.    《史記·六國年表》:秦獻公十九年敗韓、魏洛陰。
  • 19.    《史記·六國年表》:魏惠王六年(楊寬按:當作五年)伐宋取儀台。(《魏世家》同)
  • 20.    《史記·秦本紀》:[秦獻公]二十一年,與晉戰於石門,斬首六萬,天子賀以黼黻。
  • 21.    《史記·趙世家》:[趙成侯]十一年秦攻魏,趙救之石阿。
  • 22.    《史記·趙世家》:[趙成侯]十二年秦攻魏少梁,趙救之。
  • 23.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九年(楊寬按:當作八年)伐敗韓於澮。與秦戰少梁,虜我將公孫痤,取龐。……十年,伐取趙皮牢。
  • 24.    《史記·趙世家》:[趙成侯]十三年秦獻公使庶長國伐魏少梁,虜其太子痤。魏敗我澮,取皮牢。成侯與韓昭侯遇上黨。
  • 25.    《史記·秦本紀》:[秦獻公]二十三年與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痤。
  • 26.    《史記·六國年表》:[秦獻公二十三年]與魏戰少梁,虜其太子。[魏惠王九年(楊寬按:當作八年)]與秦戰少梁,虜我太子。[韓莊侯九年(楊寬按:當作昭侯元年)]魏敗我於澮。[趙成侯十三年]魏敗我於澮。
  • 27.    《戰國策·魏策一·魏公叔痤為魏將》:魏公叔痤為魏將,而與韓、趙戰澮北,禽樂祚。魏王説,迎郊,以賞田百萬祿之。公叔痤反走,再拜辭曰:“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撓揀而不避者,此吳起之餘教也,臣不能為也。前脈地形之險,阻決利害之備(金正煒雲:“阻”疑本作“陰”),使三軍之士不迷惑者,巴寧、爨襄之力也。縣賞罰於前,使民昭然信之於後者,王之明法也。見敵之可也,鼓之不敢怠倦者,臣也。王特為臣之右手不倦賞臣何也。若以臣之有功,臣何力之有乎?”王曰:“善。”於是索吳起之後,賜之田二十萬,巴寧、爨襄田各十萬。王曰:“公叔豈非長者哉!既為寡人勝強敵矣,又不遺賢者之後,不掩能士之跡,公叔何可無益乎?”故又與田四十萬,加之百萬之上,使百四十萬。故《老子》曰:“聖人無積,盡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公叔當之矣。
  • 28.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80
  • 29.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01-303
  • 30.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41-353
  • 31.    三家注史記-卷六十五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7-23]
  • 32.    三家注史記-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7-23]
  • 33.    《韓世家·索隱》引《紀年》:[韓威侯八年]五月,梁惠王會威侯於巫沙,十月鄭宣王朝梁。
  • 34.    《史記·趙世家》:[趙]武靈王元年陽文君趙豹相,梁襄王與太子嗣(楊寬按:“梁襄王”當作“梁惠王”),韓宣王與太子倉來朝信宮。武靈王少,未能聽政,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三人。及聽政,先問先王貴臣肥義,加其秩;國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禮。
  • 35.    《史記·魏世家》:是歲,惠王卒,子襄王立。
  • 36.    《説苑·奉使》:太子曰:“君侯賜擊衣,不以為寒也。欲召擊,無誰與謀,故敕子以雞鳴時至。《詩》曰: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遂西至謁文侯,文侯大喜,乃置酒而稱曰:“夫遠賢而近所愛,非社稷之長策也。”乃出少子摯,封中山,而復太子擊。
  • 37.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税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 38.    《戰國策·魏策二·齊魏戰於馬陵》:齊、魏戰於馬陵,齊大勝魏,殺太子申,覆十萬之軍。
  • 39.    《戰國策·魏策二·魏惠王起境內眾》:魏惠王起境內眾,將太子申而攻齊,客謂公子理之傅曰:“何不令公子泣王太后,止太子之行,事成則樹德,不成則為王矣。太子年少,不習於兵,田朌宿將也,而孫子善用兵,戰必不勝,不勝必禽。公子爭之於王,王聽公子,公子必封,不聽公子,太子必敗。敗,公子必立,立必為王也。”
  • 40.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三十一年(楊寬按:當作三十年)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以公子赫為太子。
  • 41.    《史記·趙世家》:[趙]武靈王元年陽文君趙豹相,梁襄王與太子嗣(楊寬按:“梁襄王”當作“梁惠王”),韓宣王與太子倉來朝信宮。
  • 42.    《戰國策·韓策二·襄陵之役》:襄陵之役,畢長謂公叔曰:“請毋用兵,而楚、魏皆德公之國矣。夫楚欲置公子高,必以兵臨魏。公何不令人説昭子曰:‘戰未必勝,請為子起兵以之魏’,子有辭以毋戰,於是以太子扁(嗣)、昭揚、梁王皆德公矣。”
  • 43.    楊秋梅.魏國史話.太原:山西出版集團·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7:28
  • 44.    李玉潔.魏國史:科學出版社,2017:131
  • 45.    李娟娟. 魏都大梁歷史地理研究[D].陝西師範大學,2018,30,34,42.
  • 46.    楊秋梅.魏國史話.太原:山西出版集團·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7:32-33
  • 47.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0
  • 48.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 49.    《孟子·告子下》: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萬室之國,一人陶,則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穀不生,惟黍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飧,無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國,去人倫,無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為國,況無君子乎?欲輕之於堯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於堯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 50.    田昭林.中國戰爭史 第1卷 上古至秦漢: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02:219-220
  • 51.    《史記·魏世家》:惠王數被於軍旅,卑禮厚幣以招賢者。鄒衍、淳于髡、孟軻皆至梁。
  • 52.    李玉潔.魏國史:科學出版社,2017:344, 350
  • 53.    李玉潔.魏國史:科學出版社,2017:203-213
  • 54.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73-375
  • 55.    《呂氏春秋·覽·審應覽》:惠子為魏惠王為法。為法已成,以示諸民人,民人皆善之。獻之惠王,惠王善之,以示翟翦,翟翦曰:“善也。”惠王曰:“可行邪?”翟翦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故?”翟翦對曰:“今舉大木者,前乎輿謣,後亦應之,此其於舉大木者善矣。豈無鄭、衞之音哉?然不若此其宜也。夫國亦木之大者也。”
  • 56.    《呂氏春秋·論·開春論》:匡章謂惠子曰:“公之學去尊,今又王齊王,何其到也?”惠子曰:“今有人於此,欲必擊其愛子之頭,石可以代之。”匡章曰:“公取之代乎?其不與?”“施取代之。子頭,所重也;石,所輕也。擊其所輕以免其所重,豈不可哉!”匡章曰:“齊王之所以用兵而不休,攻擊人而不止者,其故何也?”惠子曰:“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也。今可以王齊王而壽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以石代愛子頭也,何為不為?”
  • 57.    《韓非子·內儲説上·七術》:魏惠王謂卜皮曰:“子聞寡人之聲聞亦何如焉?“對曰:“臣聞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則功且安至?“對曰:“王之功至於亡。“王曰:“慈惠,行善也。行之而亡,何也?“卜皮對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不忍則不誅有過,好予則不待有功而賞。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 58.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四年(楊寬按:當作二年),與魏王會田於郊。魏王問曰:“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梁王曰:“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十遺。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梁惠王慚,不懌而去。
  • 59.    《史記·魏世家》: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叟不遠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將何利吾國?”孟軻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則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則庶人慾利,上下爭利,國則危矣。為人君,仁義而已矣,何以利為!”
  • 60.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淳于髡,齊人也。博聞彊記,學無所主。其諫説,慕晏嬰之為人也,然而承意觀色為務。客有見髡於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獨坐而再見之,終無言也。惠王怪之,以讓客曰:“子之稱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見寡人,寡人未有得也。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客以謂髡。髡曰:“固也。吾前見王,王志在驅逐;後復見王,王志在音聲:吾是以默然。”客具以報王,王大駭,曰:“嗟乎,淳于先生誠聖人也!前淳于先生之來,人有獻善馬者,寡人未及視,會先生至。後先生之來,人有獻謳者,未及試,亦會先生來。寡人雖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後淳于髡見,壹語連三日三夜無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謝去。於是送以安車駕駟,束帛加璧,黃金槽鎰。終身不仕。
  • 61.    李玉潔.魏國史:科學出版社,2017:307-308
  • 62.    《呂氏春秋·覽·審應覽》:①魏惠王謂惠子曰:“上世之有國,必賢者也。今寡人實不若先生,願得傳國。”惠子辭。王又固請曰:“寡人莫有之國於此者也,而傳之賢者,民之貪爭之心止矣。欲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惠子曰:“若王之言,則施不可而聽矣。王固萬乘之主也,以國與人猶尚可。今施,布衣也,可以有萬乘之國而辭之,此其止貪爭之心愈甚也。”惠王謂惠子曰:古之有國者,必賢者也。夫受而賢者,舜也,是欲惠子之為舜也;夫辭而賢者,許由也,是惠子欲為許由也;傳而賢者,堯也,是惠王欲為堯也。堯、舜、許由之作,非獨傳舜而由辭也,他行稱此。今無其他,而欲為堯、舜、許由,故惠王布冠而拘於鄄,齊威王幾弗受;惠子易衣變冠,乘輿而走,幾不出乎魏境。凡自行不可以幸為,必誠。②惠子之治魏為本,其治不治。當惠王之時,五十戰而二十敗,所殺者不可勝數,大將、愛子有禽者也。大術之愚,為天下笑,得舉其諱。乃請令周太史更著其名。圍邯鄲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罷潞,國家空虛,天下之兵四至,眾庶誹謗,諸侯不譽。謝於翟翦,而更聽其謀,社稷乃存。名寶散出,土地四削,魏國從此衰矣。仲父,大名也;讓國,大實也。説以不聽不信。聽而若此,不可謂工矣。不工而治,賊天下莫大焉。幸而獨聽於魏也。以賊天下為實,以治之為名,匡章之非,不亦可乎!③白圭之論自悖,其少魏王大甚。以惠子之言蝺焉美,無所可用,是魏王以言無所可用者為仲父也,是以言無所用者為美也。
  • 63.    《水經·洞過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九年與邯鄲榆次、陽邑。
  • 64.    《水經·濁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八年惠成王伐邯鄲,取列人。伐邯鄲取肥。
  • 65.    《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九年王會鄭釐侯於巫沙。
  • 66.    《魏世家·集解》引《紀年》: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魏世家·索隱》引《紀年》亦“以為魏惠王九年”。《孟子·梁惠王上·正義》引《紀年》同。《水經·渠水注》引作“六年四月甲寅徙邦於大梁”。《漢書·高帝紀·注》臣瓚引《紀年》作“六年自安邑遷於大梁”)
  • 67.    《水經·河水注》:昔魏徙大梁,趙以中牟易魏,故《志》曰:趙南至浮水繁陽。
  • 68.    《水經·渠水注》:自魏徙大梁,趙以中牟易魏,故趙之南界,極於浮水,匪直專漳也。
  • 69.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十四年(楊寬按:當作十三年)與趙會鄗。(《六國年表》同)
  • 70.    《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於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太平御覽》七十二引《水經注》作“梁惠成王十五年”)
  • 71.    《史記·趙世家》[趙成侯]十五年助魏攻齊。
  • 72.    《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轉引《汲郡古文》:梁惠王發逢忌之藪以賜民。
  • 73.    《水經·沁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玄武、濩澤。(楊寬按:“玄武”當作“泫氏”。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與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皆謂“玄武”乃“泫氏”之誤。《太平御覽》一百六十三與《太平寰宇記》卷四十四澤州高平縣下引《紀年》,“梁惠王九年晉取泫氏”,與此為一事,蓋脱去“十”字,其説是也。朱右曾《汲冢紀年存真》釋“梁惠成王九年晉取泫氏”條雲:“晉即魏也。”蓋泫氏在今山西高平縣,正當長平東南,原為趙地。濩澤在今沁水縣東南,亦為趙地,是年為魏所攻取。
  • 74.    《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
  • 75.    《淮南子·説林訓》:秦通崤塞而魏築城也。
  • 76.    《史記·趙世家》:[趙成侯]十七年成侯與魏惠王遇葛孽。
  • 77.    《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户牖、首垣諸邑。及鄭馳地(楊寬注:“馳”讀作“弛”,弛地謂易地),我取枳道與鄭鹿。
  • 78.    《史記·六國年表》:韓昭侯二年宋取我黃池,魏取我朱。(《韓世家》同)
  • 79.    《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三年王及鄭釐侯盟於巫沙,以釋宅陽之圍,歸釐於鄭。
  • 80.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十五年(楊寬按:當作十四年)魯、衞、宋、鄭君來朝。(《六國年表》同)
  • 81.    《魏世家·索隱》引《紀年》:[魏惠王十四年]魯恭侯、宋桓侯、衞成侯、鄭釐侯來朝。(索隱雲:“皆在十四年。”《六國表·集解》徐廣引《紀年》作“魯共侯來朝”)
  • 82.    《戰國策·魏策二·梁王魏嬰觴諸侯於範台》:梁王魏嬰(鮑本作“罃”)觴諸侯於範台,酒酣,請魯君舉觴。
  • 83.    《史記·秦本紀》:[秦孝公]三年,衞鞅説孝公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孝公善之。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為左庶長。
  • 84.    《史記·商君列傳》:[秦孝公]以衞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 85.    《元和郡縣圖志》八鄭州原武縣下、《太平寰宇記》十鄭州原武縣下引《紀年》:梁惠王十五年遣將龍賈筑陽池以備秦。
  • 86.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十六年(楊寬按:當作十五年)與秦孝公會杜平。侵宋黃池,宋復取之。(《六國年表》同)
  • 87.    《史記·秦本紀》:[秦孝公]七年與魏惠王會杜平。(《六國年表》同)
  • 88.    《史記·趙世家》:[趙成侯]二十年魏獻榮椽,因以為檀台。
  • 89.    《史記·秦本紀》:[孝公元年] 衞鞅聞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監求見孝公。
  • 90.    《荀子·議兵》: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户,利其田宅,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税必寡,是危國之兵也。
  • 91.    《漢書·志·刑法志》:齊愍以技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鋭士勝。
  • 92.    《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邯鄲伐衞,取漆、富丘城之。
  • 93.    《史記·六國年表》:秦孝公八年與魏戰元裏,斬首七千,取少梁。
  • 94.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十七年(楊寬按:當作十六年)與秦戰元裏,秦取我少梁。圍趙邯鄲。(《六國年表》同。《趙世家》亦云“(成侯)二十一年魏圍我邯鄲”)
  • 95.    《戰國策·秦策四·或為六國説秦王》:趙氏亦嘗強矣。舉左案齊,舉右案魏,厭案萬乘之國,二國,千乘之宋也。築剛平,衞無東野,芻牧薪採,莫敢窺東門。當是時,衞危於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曰:“吾將還其委質而朝於邯鄲之君乎?”於是天下有稱伐邯鄲者,莫令朝行(楊寬注:“莫”讀作“暮”)。魏伐邯鄲。
  • 96.    《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鄭釐侯來朝中陽。
  • 97.    《水經·淮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善攴」、衞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
  • 98.    《史記·田世家》:[齊威王]二十六年(楊寬按:當作四年)魏惠王圍邯鄲,趙求救於齊。齊威王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鄒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幹朋曰:“不救則不義,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對曰:“夫魏氏並邯鄲,其於齊何利哉?且夫救趙而軍其郊,是趙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乘魏之弊。”威王從其計。其後成侯騶忌與田忌不合,公孫閲謂成侯忌曰:“公何不謀伐魏,田忌必將,戰勝有功,則公之謀中也;戰不勝,非前死則後北,而命在公矣。”於是成侯言威王使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鄲拔,齊因起兵擊魏,大敗之桂陵。
  • 99.    《戰國策·齊策一·邯鄲之難》:邯鄲之難,趙求救於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鄒子曰:“不如勿救。”段幹綸曰:“弗救則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鄲,其於齊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軍於邯鄲之郊。”段幹綸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鄲,軍於其郊,是趙不拔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承魏之弊,是趙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邯鄲拔,齊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 100.    《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齊田期伐我東鄙,戰於桂陽,我師敗逋。(並雲:“亦曰桂陵。”《孫子吳起列傳·索隱》王劭案語引《紀年》作“梁惠王十七年齊田忌敗我桂陵”)
  • 101.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十八年(楊寬按:當作十七年)拔邯鄲,趙請救於齊,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六國表》雲:“邯鄲降,齊敗我桂陵。”《趙世家》亦云:“成侯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鄲,齊亦敗魏於桂陵。”)
  • 102.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魏伐趙,趙急,請救於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鋭卒,必竭於外,老弱罷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衝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也。”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
  • 103.    《戰國策·楚策一·邯鄲之難》:邯鄲之難,昭奚恤謂楚王曰:“王不如無救趙,而以強魏,魏強,其割趙必深矣。趙不能聽,則必堅守,是兩弊也。”景舍曰:“不然。昭奚恤不知也。夫魏之攻趙也,恐楚之攻其後。今不救趙,趙有亡形,而魏無楚憂,是楚、魏共趙也,害必深矣,何以兩弊也?且魏全兵以深割趙(“全”原作“令”,從金正煒改正),趙見亡形而知楚之不救己也(“知”,原作“有”,姚注“劉作知”,今據改),必與魏合而以謀楚,故王不如少出兵以為趙援。趙恃楚勁,必與魏戰,魏怒於趙之勁,而見楚救之不足畏也,必不釋趙。趙、魏相弊,而齊、秦應楚,則魏可破也。”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趙,邯鄲拔,楚取睢、濊之間。
  • 104.    《孫臏兵法·擒龐涓》:梁君將攻邯鄲,使將軍龐涓帶甲八萬至於茬丘,齊君聞之,使將軍忌子帶甲八萬至……竟(境)。龐子攻衞,北□□,將軍忌[子]……衞……救與……曰:“若不救衞,將何為?”孫子曰:“請南攻平陵,平陵,其城小而縣大,人眾甲兵盛,東陽戰邑,難攻也。吾將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衞,當塗(通作“途”)有市丘,是吾糧塗(途)絕也。吾將示之不智(通作“知”)事。”於是徙舍而走平陵。……陵,忌子召孫子而問曰:“事將何為?”孫子曰:“都大夫孰為不識事?”曰:“齊城、高唐。”孫子曰:“請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橫卷四達環塗(途)橫卷所□陳(通“陣”)也。環塗(途)「車皮」甲之所處也。吾末甲勁,本甲不斷。環塗(途)擊被其後,二大夫可殺也。”於是段(通“斷”)齊城、高唐為兩,直將蟻傅(通“附”)平陵,挾「艹世」環塗(途)夾擊其後,齊城、高唐當術而大敗。將軍忌子召孫子問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齊城、高唐,當術而厥(通“蹶”),事將何為?”孫子曰:“請遣輕車西馳梁郊,以怒其氣。分卒而從之,視(通“示”)之寡。”於是為之。龐子果棄其輜重,兼取(通“趣”)舍而至。孫子弗息而擊之桂陵而禽(通“擒”)龐涓。故曰孫子之所以為者盡矣。
  • 105.    《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孫壯帥師伐鄭,圍焦城,不克。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孫壯帥師城上枳、安陵、山氏。
  • 106.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十九年(楊寬按:當作十八年)諸侯圍我襄陵。築長城,塞固陽。
  • 107.    《水經·淮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八年惠成王以韓師敗諸侯師於襄陵。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公會齊、宋之圍。
  • 108.    《戰國策·宋策·梁王伐邯鄲》:梁王伐邯鄲,而徵師於宋。宋君使使者請於趙王曰:“夫梁兵勁而權重,今徵師於弊邑。弊邑不從,則恐危社稷。若扶梁伐趙,以害趙國,則寡人不忍也。願王之有以命弊邑。”趙王曰:“然。夫宋之不足如梁也(,寡人知之矣。弱趙以強梁,宋必不利也,則吾何以告子而可乎?”使者曰:“臣請受邊城,徐其攻而留其日,以待下吏之有城而已。”趙王曰:“善。”宋人因遂舉兵入趙境而圍一城焉。梁王甚説,曰:“宋人助我攻矣。”趙王亦説,曰:“宋人止於此矣。”故兵退難解,德施於梁,而無怨於趙,故名有所加而實有所歸。
  • 109.    《史記·秦本紀》:[秦孝公]十年衞鞅為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商君列傳》同,《六國表》作“衞公孫鞅為大良造,伐安邑,降之”)
  • 110.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二十年(當作十九年)歸趙邯鄲,與盟漳水上。(《六國年表》同)
  • 111.    《史記·趙世家》:[趙成侯]二十四年(當作二十三年)魏歸我邯鄲,與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藺。(《六國年表》同)
  • 112.    《戰國策·魏策三·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惠王伐趙,戰勝於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戰國縱橫家書》第十五章,《穰侯列傳》同)
  • 113.    《史記·六國年表》:秦孝公十一年城商塞。衞鞅圍固陽,降之。
  • 114.    《戰國策·齊策五·蘇代説齊閔王》:昔者魏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其強北拔邯鄲(楊寬按:“北”原作“西”,從金正煒改正),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令於境內,盡堞中為戰具,竟為守備,為死士置將,以待魏氏。衞鞅謀於秦王曰:“夫魏氏,其功大而令行於天下,有從十二諸侯而朝天子(楊寬按:“有”讀為“又”,“從”字原脱,從王念孫據“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補正),其與必眾,故以一秦而敵大魏,恐不如。王何不使臣見魏王,則臣請必北魏矣。”秦王許諾。衞鞅見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令行於天下矣,今大王之所從十二諸侯,非宋、衞也,則鄒、魯、陳、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箠使也,不足以王天下。大王不若北取燕,東伐齊,則趙必從矣,西取秦,南伐楚,則韓必從矣。大王有伐齊、楚之心,而從天下之志,則王業見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魏王説於衞鞅之言也,故身廣公宮,制丹衣,旌建九斿(楊寬按:“旌”原作“柱”,從王念孫改正),從七星之柱,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處之,於是齊、楚怒。諸侯奔齊,齊人伐魏,殺其太子,覆其十萬之軍。魏王大恐,跣行按兵於國,而東次於齊,然後天下乃舍之。
  • 115.    《史記·趙世家》:[趙]肅侯元年奪晉君端氏,徙處屯留。
  • 116.    《史記·韓世家·索隱》:[韓昭侯]十年(當作十四年)韓姬弒其君悼公。
  • 117.    《呂氏春秋·覽·審應覽》:魏惠王使人謂韓昭侯曰:“夫鄭乃韓氏亡之也,願君之封其後也。此所謂存亡繼絕之義,君若封之則大名。”昭侯患之,公子食我曰:“臣請往對之。”公子食我至於魏,見魏王曰:“大國命弊邑封鄭之後,弊邑為大國所患,昔出公之後聲氏為晉公,拘於銅鞮,大國弗憐也,而使弊邑存亡繼絕,弊邑不敢當也。”魏王慚曰:“固非寡人之志也,客請勿復言。”
  • 118.    《史記·趙世家》:[趙肅侯]二年與魏惠王遇於陰晉。
  • 119.    《史記·趙世家》:[趙成侯]十六年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
  • 120.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二十一年(楊寬按:當作二十年)與秦會彤。(《六國年表》同)
  • 121.    《韓非子·説林上》:魏惠王為臼裏之盟,將復立於天子。彭喜謂鄭君曰:"君勿聽。大國惡有天子,小國利之。若君與大不聽,魏焉能與小立之?"
  • 122.    《史記·秦本紀》:[秦孝公]二十年(當作十八年)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 123.    《戰國策·秦策四·或為六國説秦王曰》:魏伐邯鄲,因退為逢澤之遇,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楊寬按:“為”通“於”),天下皆從。齊太公聞之(楊寬按:“齊太公”當作“陳侯”),舉兵伐魏,壤地兩分,國家大危,梁王身抱質執璧,請為陳侯臣,天下乃釋梁。
  • 124.    《戰國策·秦策五·或謂秦王語》:梁君伐楚勝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後子死,身布冠而拘於秦。(楊寬按:“拘於秦”當作“拘於徐”)
  • 125.    《史記·六國年表》:魏惠王二十七年(楊寬按:當作二十六年)丹封名會,丹,魏大臣也。
  • 126.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59-361
  • 127.    《史記·趙世家》:[趙肅侯]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
  • 128.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二十八年(楊寬按:當作二十七年)中山君相魏。(《六國表》繫於次年)
  • 129.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65-369
  • 130.    《孫子吳起列傳·索隱》王劭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七年十二月齊田朌敗梁馬陵。(《田世家·索隱》引《紀年》作“[齊]威王十四年田朌伐梁,戰馬陵”。楊寬按:《紀年》為夏曆,夏曆十二月即周曆次年二月。)
  • 131.    楊秋梅.魏國史話:山西出版集團·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7:37
  • 132.    《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師及鄭孔夜,戰於梁、赫,鄭師敗逋。
  • 133.    《戰國策·齊策一·南梁之難》:南梁之難,韓氏請救於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早救之孰與晚救之便?”張丏對曰(張丏,《田世家·索隱》引作“張田”):“晚救之,韓且折而入於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不可。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韓而受魏之兵,顧反聽命於韓也。且夫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愬於齊。我因陰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則國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陰告韓使者而遣之,韓自以專有齊國,五戰五不勝,東愬於齊,齊因起兵擊魏,大破之馬陵。魏破韓弱,韓、魏之君因田嬰北面而朝田侯。
  • 134.    《史記·田世家》:[齊宣王]二年(楊寬按:當作“齊威王十六年”)魏伐趙。趙與韓親,共擊魏。趙不利,戰於南梁。宣王召田忌復故位。韓氏請救於齊。宣王召大臣而謀曰:“蚤救孰與晚救?”騶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則韓且折而入於魏,不如蚤救之。”孫子曰:“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韓受魏之兵,顧反聽命於韓也。且魏有破國之志,韓見亡,必東面而愬於齊矣。吾因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則可重利而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陰告韓之使者而遣之。韓因恃齊,五戰不勝,而東委國於齊。齊因起兵,使田忌、田嬰將(《集解》徐廣曰:“嬰一作朌”)。孫子為師(楊寬按:“師”原誤“帥”,今改正),救韓、趙以擊魏,大敗之馬陵,殺其將龐涓,虜魏太子申。
  • 135.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三十年(楊寬按:當作二十九年)魏伐趙,趙告急齊,齊宣王用孫子計,救趙擊魏。魏遂大興師,使龐涓將,而令太子申為上將軍。
  • 136.    《魏世家·索隱》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與齊田朌戰於馬陵。
  • 137.    《史記·六國年表》:齊宣王二年(楊寬按:當作齊威王十六年)敗魏馬陵,田忌、田嬰、田朌將,孫子為師。
  • 138.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三十年(當作二十九年)太子果與齊人戰,敗於馬陵,齊虜魏太子申,殺將軍龐涓,軍遂大破。(《六國年表》同)
  • 139.    《史記·田世家》:[齊宣王]二年(楊寬按:當作齊威王十六年)齊因起兵,使田忌、田嬰將,孫子為師,救韓、趙以擊魏,大敗之馬陵,殺其將龐涓,虜魏太子申。
  • 140.    《戰國策·魏策二·齊、魏戰於馬陵》:齊、魏戰於馬陵,齊大勝魏,殺太子申,覆十萬之軍。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夫齊,寡人之仇也,怨之至死不忘。國雖小,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對曰:“不可。臣聞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計。今王所以告臣者,疏於度而遠於計。王固先屬怨於趙,而後與齊戰。今戰不勝,國無守戰之備,王又欲悉起而攻齊,此非臣之所謂也。王若欲報齊乎,則不如因變服折節而朝齊,楚王必怒矣。王遊人而合其鬥,則楚必伐齊。以休楚而伐罷齊,則必為楚禽矣。是王以楚毀齊也。”魏王曰:“善。”乃使人報於齊,願臣畜而朝。   田嬰許諾。張醜曰:“不可。戰不勝魏,而得朝禮,與魏和而下楚,此可以大勝也。今戰勝魏,覆十萬之軍,而禽太子申;臣萬乘之魏,而卑秦、楚,此其暴於戾定矣。且楚王之為人也,好用兵而甚務名,終為齊患者,必楚也。”田嬰不聽,遂內魏王,而與之並朝齊侯再三。   趙氏醜之。楚王怒,自將而伐齊,趙應之,大敗齊于徐州。
  • 141.    《戰國策·齊策一·田忌為齊將》:田忌為齊將,系梁太子申,禽龐涓。
  • 142.    《魏世家·索隱》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九年五月齊田朌伐我東鄙。九月秦衞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鄲伐我北鄙。王攻衞鞅,我師敗績。(《商君列傳·索隱》引《紀年》同)
  • 143.    《水經·泗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齊田肹及宋人伐東鄙,圍平陽。(楊寬按:“肹”與“朌”同。)
  • 144.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使田忌將而往,且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鋭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 145.    《孫臏兵法·陳忌問壘》:田忌問孫子曰:“吾卒……不禁,為之奈何?”孫子曰:“明將之問也。此者人之所過而不急也。此□之所以疾……志也。”田忌曰:“可得聞乎?”曰:“可。用此者,所以應猝窘處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龐□(當脱“涓”字)而擒太子申也。”田忌曰:“善。事已往而形不見。”孫子曰:“蒺藜者,所以當溝池也。車者,所以當壘[也]。□□[者],所以當堞也。發者,所以當埤堄也。長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插圖]次之者,所以為長兵□也。短兵次之者,所以難其歸而徼其哀也。弩次之者,所以當投機也。中央無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制曰:以弩次蒺藜,然後以其法射之。壘上弩戟分。法曰:見使枼來言而動……去守五里置候,令相見也。高則方之,下則圓之。夜則舉鼓,晝則舉旗。”
  • 146.    《田世家·集解》徐廣引《六國表》:齊宣王三年(楊寬按:當作齊威王十七年)與趙會博望,伐魏。(今本《六國表》脱“博望”二字)
  • 147.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三十一年(當作三十年)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以公子赫為太子。(楊寬按:《六國表》“公子赫為太子”繫於次年,《趙世家》雲:“[肅侯]十一年秦孝公使商君伐魏,虜其將公子卬,趙伐魏。”亦誤後一年)
  • 148.    《史記·商君列傳》:衞鞅説孝公曰:“秦之與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何者?魏居嶺阨之西,都安邑,與秦界河,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地。今以君之賢聖,國賴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東徙,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孝公以為然,使衞鞅將而攻魏,魏使公子卬將而擊之,軍既相距,衞鞅遺魏將公子卬書曰:“吾始與公子歡,今俱為兩國將,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為然。會盟已,飲,而衞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卬,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
  • 149.    《呂氏春秋·無義》:公孫鞅之於秦,非父兄也,非有故也,以能用也。欲堙之責,非攻無以,於是為秦將而攻魏。魏使公子卬將而當之。公孫鞅之居魏也,固善公子卬,使人謂公子卬曰:“凡所為遊而欲貴者,以公子之故也。今秦令鞅將,魏令公子當之,豈且忍相與戰哉?公子言之公子之主,鞅亦請言之主而皆罷軍。”於是,將歸矣,使人謂公子曰:“歸未有時相見,願與公子坐而相去別也。”公子曰:“諾。”魏吏爭之曰:“不可。”公子不聽,遂相與坐。公孫鞅因伏卒與車騎,以取公子卬。
  • 150.    《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濟陽。楊寬按:《周季編略》雲:“備齊也。”
  • 151.    《史記·六國年表》:秦孝公二十三年與晉戰岸門。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大荔圍合陽。(楊寬按:《周季編略》作“秦與大荔圍魏郃陽”。)
  • 152.    《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為大溝於北郛,以行圃田之水。(《輿地廣記》五東京祥符縣下引《紀年》作“惠王為大溝於北郛,以行圃田之水”)
  • 153.    《史記·秦本紀》:[秦孝公]二十四年,與晉戰雁門(楊寬按:當作“岸門”),虜其將魏錯。(《秦本紀·索隱》引《紀年》雲:“與魏戰岸門。”)
  • 154.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三十三年(楊寬按:當作三十二年)秦孝公卒,商君亡秦歸魏,魏怒,不入。(《六國年表》作“衞鞅亡歸我,我恐,弗內”)
  • 155.    《呂氏春秋·無義》:公孫鞅因伏卒與車騎以取公子卬。秦孝公薨,惠王立,以此疑公孫鞅之行,欲加罪焉,公孫鞅以其私屬與母歸,魏襄庛不受,曰:“以君之反公子卬也,吾無道知君。”
  • 156.    《史記·秦本紀》:[秦孝公]二十二年衞鞅擊魏,虜魏公子卬,封鞅為列侯,號商君。
  • 157.    《史記·孟嘗君列傳》:[齊]宣王七年(楊寬按:當作齊威王二十一年)田嬰使於韓、魏,韓、魏服於齊,嬰與韓昭侯、魏惠王會齊宣王(楊寬按:當作齊威王)東阿南,盟而去。明年復與梁惠王會甄。
  • 158.    《史記·田世家》:齊宣王七年,與魏會平阿南,八年與魏會於甄。(《六國年表》同)
  • 159.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三十五年(楊寬按:當作三十四年)與齊宣王(楊寬按:當作齊威王)會平阿南。三十六年(楊寬按:當作三十五年)復與齊王會甄。
  • 160.    《史記·魏世家》:[魏]襄王元年(楊寬按:當作魏惠王后元元年)與諸侯會徐州,相王也。(《田世家》《六國年表》類同)
  • 161.    《史記·田世家》:其後三晉之王,皆因田嬰朝齊王於博望,盟而去。
  • 162.    《戰國策·秦策四·或為六國説秦王》:齊太公(楊寬按:當作齊威公)聞之,舉兵伐魏,壤地兩分,國家大危。梁王身抱質執璧,請為陳侯臣,天下乃釋梁。
  • 163.    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引古書《紀年》:[魏]惠王三十六年改元,從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稱惠成王卒。《田世家·索隱》於“魏惠王卒”下引《紀年》雲:“此時梁惠王改元稱一年,未卒也。”《孟嘗君列傳·索隱》於“敗之馬陵,虜魏太子申而殺魏將龐涓”下,雲:“《紀年》當梁惠王二十八年,至三十六年改為後元也。”《魏世家·索隱》亦云:“按《紀年》,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稱一年,未卒也。”《通鑑外紀》卷二亦云:“《汲冢紀年》魏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稱一年。”惟《魏世家·集解》引荀勗曰:“今案古文,惠成王立三十六年改元稱一年,改元后十七年卒。”《魏世家·索隱》又云:“《紀年》説惠成王三十六年,又稱後元一,十七年卒。”
  • 164.    《史記·六國年表》:秦惠文王四年天子致文武胙。魏夫人來。
  • 165.    《戰國策·魏策一·徐州之役》:徐州之役,犀首謂梁王曰:“何不陽與齊而陰結於楚?二國恃王必戰。齊戰勝楚而與乘之,必取方城之外。楚戰勝齊敗而與乘之,則太子之仇報矣。”
  • 166.    《戰國策·魏策一·齊、魏約而伐楚》:齊、魏約而伐楚,魏以董慶為質於齊。楚攻齊,大敗之,而魏弗救。田嬰怒,將殺董慶。旰夷為董慶謂田嬰曰:“楚攻齊,大敗之,而不敢深入者,以魏為將內之於齊而擊其後。今殺董慶,是示楚無魏也。魏怒,合於楚,齊必危矣。不如貴董慶以善魏,而疑之於楚也。”
  • 167.    《史記·趙世家》:[趙肅侯]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
  • 168.    《史記·六國年表》:秦惠文王五年陰晉人犀首為大良造。(《秦本紀》同)
  • 169.    《史記·張儀犀首列傳》:犀首者,魏之陰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
  • 170.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君]六年魏納陰晉,陰晉更名寧秦。
  • 171.    《史記·六國年表》:秦惠文王六年魏以陰晉為和,命曰寧秦。
  • 172.    《史記·六國年表》:魏襄王二年(楊寬按:當作魏惠王后元二年)秦敗我雕陰。
  • 173.    《史記·田世家》:[齊宣王]十一年(楊寬按:當作齊威王二十五年)與魏伐趙,趙決河水灌齊、魏,兵罷。(《六國表》作“與魏伐趙”)
  • 174.    《六國年表》:魏襄王三年(楊寬按:當作魏惠王后元三年)伐趙。
  • 175.    《史記·趙世家》:[趙肅侯]十八年齊魏伐我,我決河水灌之,兵去。(《六國年表》作“齊、魏伐我,我決河水浸之”)
  • 176.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君]七年公子卬與魏戰,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楊寬按:《史記會注考證》以為“公子卬當公孫衍之訛”,是也。)
  • 177.    《史記·蘇秦列傳》:[秦]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將龍賈,取魏之雕陰,且欲東兵。
  • 178.    《史記·魏世家》:[魏襄王]五年(楊寬按:當作魏惠王后元五年)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圍焦、曲沃。予秦河西地。(《六國年表》作“與秦河西、少梁,秦圍我焦、曲沃”)
  • 179.    《史記·蘇秦列傳》: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陵之戰,高商之戰,趙莊之戰,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戰國策·燕策二》同)
  • 180.    《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後元]五年,公子景賈率師伐鄭,韓明戰於陽,我師敗逋澤北。(“後元”二字原脱,從範祥雍《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補正)
  • 181.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君]八年,魏納河西地。(《六國表》作“魏入少梁河西地於秦”。)
  • 182.    《史記·樗裏子列傳》:樗裏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與惠王異母。母,韓女也。樗裏子滑稽多智,秦人號曰智囊。秦惠王八年,爵樗裏子右更,使將而伐曲沃,盡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
  • 183.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九年,渡河,取汾陰、皮氏。與魏王會應。圍焦,降之。(《六國年表》同)
  • 184.    《史記·魏世家》:[魏襄王]六年(楊寬按:當作魏惠王后元六年)與秦會應。秦取我汾陰、皮氏、焦。魏伐楚,敗之陘山。(《六國表》作“與秦會應。秦取汾陰、皮氏”)
  • 185.    《戰國策·秦策四·楚魏戰於陘山》:楚魏戰於陘山,魏許秦以上洛,以絕秦於楚。魏戰勝,楚敗於南陽,秦責賂於魏,魏不與。管淺謂秦王曰(“管”原作“營”,姚注“營或作管”):“王何不謂楚王曰:魏許寡人以地,今戰勝,魏王倍寡人也。王何不與寡人遇?魏畏秦、楚之合,必與秦地矣。是魏勝楚而亡地於秦也;是王以魏地德寡人,秦之楚者多資矣。魏弱,若不出地,則王攻其南,寡人絕其西,魏必危。”秦王曰:“善。”以是告楚,楚王揚言與秦遇,魏王聞之恐,效上洛於秦。
  • 186.    《戰國策·秦策一·楚攻魏》:楚攻魏,張儀謂秦王曰:“不如與魏以勁之。魏戰勝,復聽於秦,必入西河以外;不勝,魏不能守,王必取之。”王用儀言,取皮氏卒萬人、車百乘以與魏。犀首戰勝威王,魏兵罷弊,恐。畏秦,果獻西河之外。
  • 187.    《史記·韓世家》:楚威王攻梁也,張儀謂秦王曰:“與楚攻魏,魏折而入於楚,韓固其與國也,是秦孤也。不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戰,秦取西河之外以歸。”
  • 188.    《史記·張儀列傳》:秦惠王十年,使公子華與張儀圍蒲陽,降之。儀因言秦復與魏,而使公子繇質於魏。儀因説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無禮。”魏因入上郡少梁,謝秦惠王。惠王乃以張儀為相,更名少梁曰夏陽。
  • 189.    《史記·六國年表》:秦惠文王十年張儀相。公子桑圍蒲陽,降之。魏納上郡。
  • 190.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十年張儀相秦。魏納上郡十五縣。
  • 191.    《史記·魏世家》:[魏襄王]七年(楊寬按:當作魏惠王后元七年)魏盡入上郡於秦。秦降我蒲陽。(《六國年表》作“入上郡於秦”)
  • 192.    《史記·魏世家》:[魏襄王]八年(楊寬按:當作魏惠王后元八年)秦歸我焦、曲沃。(《六國年表》《秦本紀》同)
  • 193.    《韓世家·索隱》引《紀年》:[鄭]威侯七年與邯鄲圍襄陵。
  • 194.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十三年四月戊午,秦君為王,魏君為王,韓亦為王。(楊寬按:應作“魏、韓亦為王”,據《周本紀·正義》引《秦本紀》及《六國表》改正)
  • 195.    《呂氏春秋·報更》:張儀所德於天下者,無若昭文君……令秦惠王師之。逢澤之會,魏王嘗為御,韓王為右,名號至今不忘,此張儀之力也。
  • 196.    《戰國策·魏策二·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梁君與田侯不欲。犀首曰:“請國出五萬人,不過五月而趙破。”田盼曰:“夫輕用其兵者,其國易危;易用其計者,其身易窮。公今言破趙大易,恐有後咎。”犀首曰:“公之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難以懼之,是趙不伐,而二士之謀困也。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夫難構而兵結,田侯、梁君見其危,又安敢釋卒不我予乎?”田盼曰:“善。”遂勸兩君聽犀首。犀首、田盼遂得齊、魏之兵。兵未出境,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戰敗也,悉起兵從之,大敗趙氏。
  • 197.    《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后元]十年齊田肹及邯鄲韓舉戰於平邑(按田肹即田朌),邯鄲之師敗逋,獲韓舉,取平邑、新城。(楊寬按:“梁惠成王后元”六字原脱,從朱右曾增補。)
  • 198.    《史記·趙世家》:[趙肅侯]二十三年(當作武靈王元年)韓舉與齊、魏戰,死於桑丘。
  • 199.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33-435, 437
  • 200.    《戰國策·魏策二·惠施為韓魏交》:惠施為韓、魏交(鮑本改“韓”為“齊”),太子鳴為質於齊(楊寬按:太子鳴為太子嗣之誤)。王欲見之,朱倉謂王曰:“何不稱病?臣請説嬰子曰:魏王之年長矣,今有疾,公不如歸太子以德之。不然,公子高在楚,楚將內而立之,是齊搶空質而行不義也。”(《太平御覽》四百六十引,此下有“王從之,太子得還”七字)
  • 201.    《孟嘗君列傳》:宣王七年(楊寬按:當作齊威王二十一年)……(田)嬰與韓昭侯、魏惠王會齊宣王(楊寬按:當作齊威王)東阿南,盟而去。《索隱》雲:“《紀年》當惠王之後元十一年,彼文作平阿。”楊寬按:蓋有兩次平阿之會,分別在前336年和前324年。
  • 202.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十三年……使張儀伐取陝,出其人與魏。
  • 203.    《史記·張儀列傳》:[張]儀相秦四歲,立惠王為王。居一歲,為秦將,取陝。築上郡塞。
  • 204.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張儀與齊楚大臣會齧桑。
  • 205.    《戰國策·中山策·犀首立五王》: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後持。
  • 206.    《史記·趙世家》:五國相王,趙獨否,曰:“無其實,敢處其名乎?”令國人謂己曰“君”。
  • 207.    《史記·楚世家》:[楚懷王]六年楚使柱國昭陽將兵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
  • 208.    《戰國策·韓策二·襄陵之役》:襄陵之役,畢長謂公叔曰:“請毋用兵,而楚、魏皆德公之國矣。夫楚欲置公子高,必以兵臨魏。公何不令人説昭子曰:‘戰未必勝,請為子起兵以之魏’,子有辭以毋戰,於是以太子扁、昭揚、梁王皆德公矣。”(楊寬按:“太子扁”當是“太子嗣”,“扁”“嗣”形似而誤。)
  • 209.    《戰國策·魏策二·楚王攻梁南》:楚王攻梁南,韓氏因圍薔。成恢為犀首謂韓王曰:“疾攻薔,楚師必進矣。魏不能友,交臂而聽楚,韓氏必危。故王不如釋薔。魏無韓患,必與楚戰,戰而不勝,大梁不能守,而又況存薔乎?若戰而勝,兵罷敝,大王之攻薔易矣。”
  • 210.    《孟嘗君列傳·索隱》引《紀年》:[梁惠王後元]十三年會齊威王於鄄。
  • 211.    《史記·魏世家》:[魏襄王]十三年(楊寬按:當作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張儀相魏……秦取我曲沃平周。
  • 212.    《韓非子·內儲説上》:張儀欲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而惠施欲以齊、荊偃兵,二人爭之,羣臣左右皆為張子言,而以攻齊、荊為利,而莫為惠子言。王果聽張子,而以惠子言為不可。攻齊、荊之事已定,惠子入見,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齊、荊之事果利矣,一國盡以為然。”惠子因説:“不可不察也,夫齊、荊之事誠利,一國盡以為利,是何智者之眾也?攻齊、荊之事誠不利,一國盡以為利,何愚者之眾也?凡謀者疑也,疑也者誠疑,以為可者半,以為不可者半,今一國盡以為可,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半也。”
  • 213.    《戰國策·魏策一·張儀欲以魏合於秦韓》:張儀欲以魏合於秦、韓而攻齊、楚,惠施欲以魏合於齊、楚以案兵,人多為張子於王所。惠子謂王曰:“小事也,謂可者謂不可者正半,況大事乎?以魏合於秦、韓而攻齊、楚,大事也。而王之羣臣皆以為可,不知是其可也,如是其明耶?而羣臣之知術也,如是其同耶?是其可也,未知是其明也,而羣臣之知術也,又非皆同也,是有其半塞也(鮑本“有其”作“其有”),所謂劫主者,失其半者也。”
  • 214.    《戰國策·楚策三·張儀逐惠施於魏》:張儀逐惠施於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
  • 215.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更元三年韓、魏太子來朝,張儀相魏。
  • 216.    《史記·六國年表》: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張儀免相,相魏。
  • 217.    《戰國策·魏策一·張儀欲並相秦魏》:張儀欲並相秦、魏,故謂魏王曰:“儀請以秦攻三川,王以其間約南陽,韓氏亡。”史厭謂昭獻曰:“公何不以楚佐儀求相之於魏,韓恐亡,必南走楚,儀兼相秦、魏,則公亦並相楚、韓也。”
  • 218.    《史記·張儀列傳》:東還而免相,相魏以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魏王不肯聽儀。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復陰厚張儀益甚。張儀慚,無以歸報。
  • 219.    《戰國策·齊策二·犀首以梁為齊戰於承匡而不勝》:犀首以梁與楚戰於承匡而不勝(楊寬按:“楚”原誤作“齊”,今改正),張儀謂梁王不用臣言以危國。梁王因相張儀,儀以秦、梁之齊合橫親。犀首欲敗之……齊王聞之,怒於儀曰:“衍也吾仇,而儀與之俱,是必鬻吾國矣。”遂不聽。
  • 220.    《韓非子·説林上》:韓宣王謂樛留曰:“吾欲兩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對曰:“不可。晉用六卿而國分。簡公兩用田成、闞止而簡公殺。魏兩用犀首、張儀而西河之外亡。今王兩用之,其多力者樹其黨,寡力者借外權。羣臣有內樹黨以驕主,有外為交以削地(《戰國策·韓策一》作“羣臣或內樹其黨,以擅其主,或外為交,以裂其地”),則王之國危矣。”
  • 221.    《戰國策·韓策一·張儀謂齊王曰》:謂張儀,臣謂齊王曰(楊寬按:原作“張儀謂齊王曰”,鮑本於“張”上補“謂”字,於“儀”下補“臣”字,今從之。):“王不如資韓朋與之逐張儀於魏,魏因相犀首,因以齊、魏廢韓朋,而相公叔以伐秦。公仲聞之,必不入於齊,據公於魏,是公無患。”
  • 222.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57, 460-461
  • 223.    《戰國策·韓策二·公仲為韓魏易地》:公仲為韓、魏易地,公叔爭之而不聽,且亡。史惕謂公叔曰:“公亡,則易必可成矣。公無辭以後反,且示天下輕公。公不若順之。夫韓地易於上,則害於趙;魏地易於下,則害於楚。公不如告楚、趙,楚、趙惡之,趙聞之,趙兵臨羊腸;楚聞之,發兵臨方城,而易必敗矣。”
  • 224.    《戰國策·西周策·韓魏易地》:韓、魏易地,西周弗利。樊餘為周謂楚王曰:“周必亡矣。韓、魏之易地,韓得二縣,魏亡二縣,所以為之者,盡包二週,多於二縣,九鼎存焉。且魏有南陽、鄭地、三川,而包二週,則楚方城之外危;韓兼兩上黨以臨趙,則趙羊腸以上危。故易成之日(“日”原作“曰”,今從黃丕烈改正),楚、趙皆輕。”楚王恐,因趙以止易也(鮑本“趙”下有“兵”字,無“也”字)。
  • 225.    《戰國策·魏策一·齊王將見燕趙楚之相於衞》:齊王將見燕、趙、楚之相於衞,約外魏。魏王懼,恐其謀伐魏也,告公孫衍。公孫衍曰:“王與臣百金,臣請販之。”王為約車,載百金。犀首期齊王至之日(“日”原誤作“曰”,今從鮑本改正),先以車五十乘至衞,間齊行以百金,以請先見齊王,乃得見,因久坐,安從容談。三國之相怨,謂齊王曰:“王與三國約外魏,魏使公孫衍來,今久與之談,是王謀三國也。”齊王曰:“魏王聞寡人來,使公孫衍勞寡人,寡人無與之語也。”三國之不相信齊王之遇,遇事遂敗。
  • 226.    《戰國策·齊策一·秦假道韓魏以攻齊》: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將而應之,與秦交和而舍,使者數相往來,章子為變其徽章以雜秦軍(金正煒曰:“為當讀如偽”)。候者言章子以齊入秦,威王不應。頃之間,候者復言章子以齊兵降秦,威王不應,而此者三。有司請曰:“言章子之敗者,異人而同辭,王何不發將而擊之?”王曰:“此不叛寡人明矣,曷為擊之?”頃間言齊兵大勝,秦軍大敗。於是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謝於齊。左右曰:“何以知之?”曰:“章子之母啓,得罪其父,其父殺之,而埋馬棧之下,吾使章子將也,勉之曰:‘夫子之強,全兵而還,必更葬將軍之母。’對曰:‘臣非不能葬先妾也,臣之母啓得罪臣之父,臣之父未教而死,夫不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故不敢。’夫人子而不敢欺死父,豈為人臣欺生君哉?”
  • 227.    《戰國策·魏策三·魏太子在楚》:以張子之強,有秦、韓之重,齊王惡之,而魏王不敢據也。
  • 228.    《戰國策·楚策三·楚王逐張儀於魏》:楚王逐張儀於魏。陳軫曰:“王何逐張子?”曰:“為臣不忠不信。”曰:“不忠,王無以為臣;不信,王勿與為約。且魏臣不忠不信,於王何傷?忠且信,於王無益,逐而聽則可,若不聽,是王令困也,且使萬乘之國免其相,是城下之事也。”
  • 229.    《戰國策·魏策四·陳軫為秦使於齊》:陳軫為秦使於齊,過魏,求見犀首,犀首謝陳軫。陳軫曰:“軫之所以來者事也,公不見軫,軫且行,不得待異日矣。”犀首乃見之。陳軫曰:“公惡事乎?何為飲食而無事?”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惡事?”陳軫曰:“請移天下之事於公。”犀首曰:“奈何?”陳軫曰:“魏王使李從以車百乘使於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謂魏王曰:‘臣與燕、趙故矣,數令人召臣也,曰:無事必來,今臣無事,請謁而往,無久。’旬五之期,王必無辭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於廷曰:臣急使燕、趙,急約車為行具。”犀首曰:“諾。”謁魏王,王許之,即明言使燕、趙。諸侯客聞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從以車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車三十乘使燕、趙。”齊王聞之,恐後天下得魏,以事屬犀首,犀首受齊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趙聞之,亦以事屬犀首。楚王聞之曰:“李從約寡人,今燕、齊、趙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慾之。”乃信李從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為不可,今四國屬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復相魏。
  • 230.    《史記·張儀列傳》:陳軫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陳軫使於秦。過樑,欲見犀首,犀首謝弗見。軫曰:“吾為事來,公不見軫,軫將行,不得待異日。”犀首見之。陳軫曰:“公何好飲也?”犀首曰:“無事也。”曰:“吾請令公厭事可乎?”曰:“奈何?”曰:“田需約諸侯從親,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謂於王曰:‘臣與燕、趙之王有故,數使人來,曰:無事何不相見,願謁行於王。’王雖許公,公請毋多車,以車三十乘,可陳之於庭,明言之燕、趙。”燕、趙客聞之,馳車告其王,使人仰犀首。楚王聞之大怒,曰:“田需與寡人約,而犀首之燕、趙,是欺我也。”怒而不聽其事。齊聞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國相事皆斷於犀首。
  • 231.    《史記·張儀列傳》:張儀為秦之魏,魏王相張儀。犀首弗利,故令人謂韓公叔曰:“張儀已合秦魏矣,其言曰‘魏攻南陽,秦攻三川’。魏王所以貴張子者,欲得韓地也。且韓之南陽已舉矣,子何不少委焉以為衍功,則秦魏之交可錯矣。然則魏必圖秦而棄儀,收韓而相衍。”公叔以為便,因委之犀首以為功。果相魏。張儀去。(《戰國策·魏策一·魏王相張儀》類)
  • 232.    《戰國策·魏策二·魏惠王死》: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於牛目,壞城郭,且為棧道而葬。羣臣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馳期更日。”太子曰:“為人子,而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生之喪,不義也。子勿復言。”羣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請告惠公。”惠公曰 :“諾。”駕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 :“然。”惠公曰:“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灓水齧其墓,見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見羣臣百姓也夫,故使灓水見之。’於是出而為之張於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後更葬。此文王之義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太子為及日之故,得毋嫌於欲亟葬乎?願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馳期而更為日,此文王之義也。若此而弗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馳期,更擇日。”惠子非徒行其説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因又説文王之義。説文王之義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呂氏春秋·開春》,《論衡·死偽》同)
  • 233.    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引古書《紀年篇》:魏惠王三十六年改元從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稱惠王卒。
  • 234.    《孟子·卷十四·盡心下》: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公孫丑問曰:“何謂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 235.    古本竹書紀年輯證 魏紀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8-14]
  • 236.    三家注史記-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8-14]
  • 237.    王向輝.戰國變法運動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21:77
  • 238.    李玉潔.魏國史:科學出版社,2017:154
  • 239.    宋傑.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125-129
  • 240.    《大秦帝國》第一部人物介紹 李立羣飾魏惠王  .搜狐娛樂.2009-10-27[引用日期2023-08-15]
  • 241.    電視劇《大秦帝國2》新浪專題  .新浪影音[引用日期2023-08-15]
  • 242.    《史記·魏世家》:[魏惠王]三十一年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
  • 243.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魏惠王年世之考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51
  • 244.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81-284
  • 245.    李合羣.戰國魏都大梁考辨[J].太原大學學報,2001(03):9-11.
  • 246.    三家注史記-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8-27]
  • 247.    《莊子·則陽》:魏瑩與田侯牟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犀首問而恥之,曰:“……衍請受甲二十萬為君攻之……忌也出走,然後扶其背,折其脊。”……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
  • 248.    《莊子·山木》: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系履而過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
  • 249.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編著.中國戰爭史地圖集.北京:星球地圖出版社,2007:22
  • 250.    《莊子·逍遙遊》: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 251.    《太平御覽·卷四百八十六》:《苻子》曰:惠子家窮,餓數日不舉火,乃見梁王。王曰:“夏麥方熟,請以割,子可乎?”惠子曰:“施方來,遇羣川之水長,有一人溺,流而下,呼施救之。施應曰:‘吾不善遊,方將為子告急於東越之王,簡其善遊者以救子,可乎?’溺人曰:‘我得一瓢之力則活矣。子方告急於東越之王,簡其善遊者以救我,是不如求我於重淵之下、魚龍之腹矣。’”
  • 252.    【中牟】梁惠王墓  .鄭州市文物局[引用日期2024-03-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