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通

(五代後周軍事將領)

鎖定
韓通(?-960年),字仲達,太原人,後周將領。 [9] 
韓通少時應募,以勇力聞名,初從後漢祖,累遷為軍校、漢祖典衞兵,衙隊副指揮使。 [9]  漢祖開國後,加檢校左僕射。隱帝即位後,遷奉國指揮使。乾祐初(948年),周祖為樞密使,鎮大名,奏通為天雄軍馬步軍都校,通甚為有力,授奉國左第六軍都校,領雷州刺史。廣順初(951年),為虎捷右廂都校,遷左廂,充孟州巡校,繼領永、睦二州防禦使,又拜為保義軍節度。 [10] 
顯德二年(955年),韓通出兵敗契丹拔鳳州,以功授侍衞馬步軍都虞候。後改領忠武軍節度,檢校太傅、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衞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恭帝即位後,移領鄆州,太祖北征,韓通遭王彥升所害,妻子皆死。 [10] 
別    名
韓瞠眼
所處時代
五代(後晉→後漢→後周)
民族族羣
漢人
逝世日期
960年
主要成就
開發深、冀二州,屢從柴榮征伐
本    名
韓通
籍    貫
幷州太原
官    職
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追    贈
中書令

韓通人物生平

韓通應募從軍

韓通不滿二十歲就應募從軍,因身強力壯,勇於作戰,被提拔為騎軍隊長。後晉開福元年(947年),遼兵攻入開封,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後漢高祖)在晉陽(今山西太原)稱帝,韓通投奔其帳下。遼兵北退後,他又追隨劉知遠至開封,因從討杜重威有功,檢校國子祭酒。後漢正式建立後,官加檢校左僕射 [1] 

韓通追隨郭威

乾祐元年(948年),後漢隱帝劉承祐繼位,韓通遷升為奉國指揮使。同年二月,河中、永興,鳳翔三鎮連衡反叛,隱帝任命郭威(後周太祖)為樞密使,率軍征討叛亂。韓通跟隨郭威衝鋒陷陣,身被六創,被提拔為都虞侯,從此成為郭威的心腹。郭威出鎮大名(今河北大名東),奏請韓通擔任天雄軍馬步都校。
乾祐三年(950年),郭威任鄴都留守兼樞密使,劉承祐因忌殺大臣,郭威被迫起兵,代漢建周。在這一政變過程中,韓通作為手握兵權的軍事將領之一,推波助瀾,起了促進作用。郭威即位後,韓通任奉國左第六軍都校,領雷州刺史。
廣順(951年—953年)初年,韓通累遷至永、睦二州防禦使。郭威親征兗州時,任命韓通為在京右廂都巡檢。適逢黃河氾濫,掩灌河陰(今河南滎陽北)城,韓通奉命率千餘名兵卒疏通了汴河口,接着主持修築了河陰城,不久遷為保義軍節度使
顯德元年(954年),北漢主劉崇趁郭威之喪,勾結契丹大舉進犯後周,周世宗柴榮派遣韓通協助王彥超從晉州道東出,邀擊北漢兵。在高平(今山西高平縣南)大敗北漢、契丹聯軍後,柴榮任命他為太原北面行營部署,挖地道攻太原城。班師後,韓通移鎮曹州,任檢校太保 [2] 

韓通攘外安內

顯德二年(955年)正月,柴榮認為深(今河北深縣)、冀(今河北冀縣)兩州間橫亙數百里的胡盧河(即衡漳水)堤堰不夠高陡,難以阻擋契丹騎兵的長驅直入,命令韓通與王彥超率兵卒丁夫浚治。
韓通一面主持工程,一面迎擊契丹的侵擾,圓滿地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又在李晏口為靜安軍修築了城堡,葫蘆河的浚治,收到了禦敵、通漕、溉田三種效益,“自此契丹不敢涉葫蘆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為了加強北部邊防,韓通又先後主持修築了柬鹿 (今河北柬鹿縣)、鼓城(今河北晉縣)、祁州(治所在無極,今屬河北)、博野(今問北博野),安平(今山東益都西北)、武強(今河北武強)城牆。在此期間,他辛苦倍至,“夜宿古寺,晝披荊棘”;同時還要抵禦契丹的騷擾。
顯德二年(955年)六月,柴榮遣兵征伐後蜀,韓通被任命為西南行營馬步都虞侯。他率部進入大散關,圍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又分兵修築了固鎮城堡,斷絕了後蜀糧道,從而為後周攻克鳳州創造了有利條件。後周收復秦、鳳等四州後,韓通因軍功被提拔為侍衞馬步軍都虞侯,不久又被任命為京城內外部巡檢、權點檢侍衞司。 [3] 
同年,柴榮感到東京汴梁(開封府)城日益繁榮,而規模狹隘,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下詔增廣街巷,擴建開封城,責成韓通總領其役。這項浩大的工程原計劃三年竣工,但韓通指揮有方,僅用半年時間就主持完成了這座都城的擴建。
顯德三年(956年),朝廷追敍攻取秦,鳳等四州的功勞,韓通改領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又改侍衞馬步軍都虞侯。
顯德五年(958年),後周佔領淮南,柴榮任命韓通為歸德軍節度使。 [4] 
顯德六年(959年)春,韓通奉命巡視黃河堤防。率領徐,宿、宋、單等州民疏浚汴渠數百里。同年,柴榮準備北伐,韓通等率水陸軍先赴滄州,修水道入遼境,柵於乾寧軍之南,“補壞防,開遊口三十六,遂通瀛莫”。柴榮抵滄州後,率步騎數萬直入契丹境,契丹乾寧軍刺史王洪舉城投降。柴榮命諸將分水陸俱下,任命韓通為陸軍都部署。周軍攻克三關後,以益津關為霸州(今河北霸縣境)。韓通主持修築了霸州城。班師後,韓通被任命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衞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周恭帝柴宗訓繼位後,移領鄆州。

韓通抵抗被誅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黃袍加身之後回軍開封,突入京城。韓通驚聞政變,從內廷飛馬而出,準備抵抗。他行至當街,被軍校王彥升發覺,立即追至韓通家,將其一家殺死。趙匡胤即位後,追贈韓通為中書令,將其以禮安葬。 [5] 

韓通歷史評價

趙匡胤:振跡戎伍,委質前朝,彰灼茂功,踐更勇爵。夙定交於霸府,遂接武於和門,艱險共嘗,情好尤篤。朕以三靈眷佑,百姓樂推,言念元勳,將加殊寵,蒼黃遇害,良用憮然。 [6] 
脱脱:①韓通與宋太祖比肩事周,而死於宋未受禪之頃,然不傳於宋,則忠義之志何所託而存乎?李筠、李重進舊史書叛,叛與否未易言也,洛邑所謂頑民,非殷之忠臣乎?孔子定《書》,不改其舊稱焉。或曰:三人者嘗臣唐、晉、漢矣。曰:智氏之豫讓非歟!作《週三臣傳》。②通性剛而寡謀,言多忤物,肆威虐,眾謂之“韓瞠眼”。
王夫之:韓通足為周之忠臣乎?吾不敢信也。袁紹、曹操之討董卓,劉裕之誅桓玄,使其不勝而身死,無容不許之以忠。吾恐許通以忠者,亦猶是而已矣。藉通躍馬而起,閉關而守,禁兵內附,都人協心,宋祖且為曹爽,而通為司馬懿,喧呼萬歲者,崇朝瓦解,於是眾望丕屬,幼君託命,魁柄在握,物莫與爭,貪附青雲之眾,已望絕於沖人,黃袍猝加,欲辭不得,通於此時,能如周公之進誅管、蔡,退務明農,終始不渝以扶周社乎?則許之以忠而固不敢信也。然則通之以死抗宋祖者,其挾爭心以逐柴氏之鹿乎?抑不敢誣也。何也?宋祖之起,非有移山徙海之勢,藴崇已久而不可回。通與分掌禁兵,互相忘而不相忌。故一旦變起,奮臂以呼而莫之應。非若劉裕之於劉毅,蕭道成之於沈攸之,一彼一此,睨神器而爭先獲,各有徒眾,以待決於一朝者也。無其勢者無其志,無其志者不料其終,何得重誣之曰:通懷代周之謀而忌宋祖乎?夫通之貿死以爭者,亦人之常情,而特不可為葸怯波流者道耳。與人同其事而旋相背,與人分相齒而忽相臨,懷非常之情而不相告,處不相下之勢而遽視之若無;有心者不能不憤,有氣者不能不盈。死等耳,亦惡能旦頡頏而夕北面,舍孤弱而即豪強乎!故曰:貿死以爭,亦人之常情,而勿庸逆料其終也。嗚呼!積亂之世,君非天授之主,國無永存之基,人不知忠,而忠豈易言哉?人之能免於無恆者,斯亦可矣。……則如通者,猶有生人之氣存焉,與之有恆也可矣,若遽許之曰周之忠臣也,則又何易易邪! [7] 

韓通家庭成員

韓通有一子,名不詳(民間傳説其名為韓微,在電視劇《大宋傳奇之趙匡胤》中取名韓珪,但不見出處),人稱“橐駝兒”,有智略。 [8] 

韓通史書記載

《宋史·卷四百八十四·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7] 

韓通影視形象

年份
電視劇/電影
飾演者
1986
1996
1996
王長城
2005
賈弘
2015
宋承道

韓通後世紀念

今河北省石家莊有個韓通村,當年韓通曾在此地駐紮軍營。韓通死後,村民為了紀念他,把原來叫永樂村改成韓通村。
參考資料
  • 1.    《宋史》:韓通,幷州太原人。弱冠應募,以勇力聞,補騎軍隊長。晉開運末,漢祖建義於太原,置通帳下。尋從漢祖至東京,累遷為軍校。漢祖典衞兵,以通為衙隊副指揮使,從討杜重威,得銀青階,檢校國子祭酒。漢祖開國,加檢校左僕射。
  • 2.    《宋史》:隱帝即位,遷奉國指揮使。乾祐初,周祖為樞密使,統兵伐河中。知通謹厚,命之自隨,先登,身被六創,以功遷本軍都虞候。周祖鎮大名,奏通為天雄軍馬步軍都校,委以心腹,及入汴,通甚有力焉。授奉國左第六軍都校,領雷州刺史。廣順初,為虎捷右廂都校,遷左廂,充孟州巡檢,繼領永、睦二州防禦使。周祖親征兗州,以通為在京右廂都巡檢。時河溢,灌河陰城,命通率廣鋭卒千二百浚汴口,又部築河陰城,創營壁。未幾,拜保義軍節度觀察留後,周祖親郊,正授節度。幷州劉崇南侵,命通副河中王彥超出晉州道擊之,敗於高平。以通為太原北面行營部署,為地道攻其城。俄班師,移鎮曹州,檢校太保。
  • 3.    《宋史》:世宗即位,以深、冀之間有胡蘆河,東西橫亙數百里,堤堨非峻,不能扼契丹奔突。顯德二年,命通與王彥超浚治之,功未就,契丹至,通出兵迎擊退之,遂城李晏口為靜安軍,四旬而完。又城束鹿及鼓城,並葺祁州。時大兵之後,遺骸布野,通悉收瘞為萬人冢。又城博野、安平,往來深、定間,夜宿古寺,晝披荊棘。在安平領百餘騎督役,會契丹騎數百奄至,通率麾下與戰,日暮大風雨,契丹解去,擒十餘騎。又城百八橋鎮及武強縣,皆旬日畢。歸朝,會攻秦、鳳,以通為西南面行營馬步軍都虞候,入大散關,圍鳳州,分兵城固鎮,以斷蜀餉道。未幾,拔鳳州,以功授侍衞馬步軍都虞候。
  • 4.    《宋史》:世宗徵淮南,命通為京城都巡檢。世宗以都城狹小,役畿甸民築新城,又廣舊城街道。命左龍武統軍薛可信、右衞上將軍史佺、右監門衞上將軍蓋萬、右羽林將軍康彥環分督四面,通總領其役。功未就,世宗幸淮上,留通為在京內外都巡檢、權點檢侍衞司。是役也,期以三年,才半歲而就。三年,追敍秦、鳳功,改領忠武軍節度、檢校太傅,又改侍衞馬步軍都虞候。世宗幸壽春,為京城內外都巡檢。淮南平,為歸德軍節度。
  • 5.    《宋史》:太祖奉詔北征,至陳橋為諸軍推戴。通在殿閣,聞有變,惶遽而歸。軍校王彥升遇通於路,策馬逐之,通馳入其第,未及闔門,為彥升所害,妻子皆死。太祖聞通死,怒彥升專殺,以開國初,隱忍不及罪。即下詔曰:"易姓受命,王者所以應期;臨難不苟,人臣所以全節。故周天平軍節度、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侍衞親軍馬步軍副指揮使韓通,振跡戎伍,委質前朝,彰灼茂功,踐更勇爵。夙定交於霸府,遂接武於和門,艱險共嘗,情好尤篤。朕以三靈眷佑,百姓樂推,言念元勳,將加殊寵,蒼黃遇害,良用憮然。可贈中書令,以禮收葬。遣高品梁令珍護喪事。"
  • 6.    《宋史·卷四百八十四·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5-14]
  • 7.    《宋論》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25]
  • 8.    《宋史》:其子頗有智略,幼病傴,人目為“橐駝兒”。見太祖有人望,常勸通早為之所,通不聽。後太祖幸開寶寺,見通及其子畫像於壁,遽命去之。
  • 9.    張文達編.中國軍事人物辭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08.第515頁
  • 10.    韓崇義主編.韓氏歷史人物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03.第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