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族歌曲

鎖定
民族歌曲,泛指各個民族人民自己創作,並傳唱的歌曲。民族歌曲通常帶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唱起來朗朗上口。民族歌曲通常曲調簡單,歌詞通俗易懂,並多為口頭流傳有的民族歌曲經歷了很久的歷史流傳,十分難得。
民間歌曲是勞動人民在勞動和生活中,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體創作的一種藝術形式。關於民歌,中國與西方的理解不太一致,中國民歌在歷史上有眾多稱謂,如歌、辭、詩、風、謠、聲、曲、調等。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民歌的理解一般是流傳於民間的、優秀的、集體創作的、直接反映人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歌曲。而在西方,對民歌的理解較廣泛一些,對於一些在大眾中廣為流傳的創作歌曲也被稱為民歌,如意大利法國的一些作曲家個體創作的歌曲,也被作為民歌看待。實際上民歌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母體,民歌是音樂美的種子,音樂創作的源泉,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音樂文化發展的源泉和基礎。
中文名
民族歌曲
背    景
勞動人民在勞動和生活
表    達
自己的思想感情
產生於
原始社會時期

民族歌曲民歌起源

中國的民歌產生於原始社會時期的社會生活和勞動之中。據兩千年前的劉安在《淮南子》中記述古代的《
民族歌曲的演唱表演 民族歌曲的演唱表演
邪許》 歌:“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川“邪許”最初雖是一種呼號,但它是適應集體勞動時為配合用力而自然發出的有節奏、有音調的聲音。近一百多年來—特別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民歌也隨之走上新的歷程。各個革命時期的鬥爭生活賦予了民歌以新的內容,顯示出嶄新的面貌,而且在音樂形式上也有所發展和突破。在革命戰爭時期,人民羣眾勇於鬥爭,不怕犧牲的革命鬥爭精神在新民歌中得到真實的反映;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樂觀向上、艱苦創業、英勇豪邁的特點在新民歌中有了生動的體現,為我國民歌發展歷史寫下了的。

民族歌曲情感美類型

勞動人民在唱民歌 勞動人民在唱民歌
現代中國民族歌曲(包括現代中國的民間歌曲、藝術歌曲和地方戲曲唱段)根源於我國各族人民的現實生活,表現了廣大民眾豐富多彩的情感。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愛國之情、鄉情、親情、友情和愛情這五種貫穿人生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情感。表現這些主要情感的歌曲整體上呈現各自不同的藝術特徵,並給欣賞者帶來各具特色的審美體驗。因此,我們把表現它們的歌曲所顯現的美稱為五種主要情感美類型。下面,我們將逐一探究現代中國民族歌曲中的這五種主要情感美類型。

民族歌曲愛國之情的美

愛國之情是各種各樣的愛中較為博大的一種。除了跨越國家的、民族的、種族的、物類的博愛之外,它可以説是最廣博的一種愛。愛國之情產生的原因很複雜。追根溯源,兩種心理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鄉土意識和民族認同感。就中國人的愛國之情的生成而言,鄉土意識的作用尤為顯著。傳統華夏文明以農耕為本。在黃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民族,祖祖輩輩與土地相依為命,這就使得人們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與土地建立了難捨難分的關聯。因此,表現愛國之情的歌曲多以土地為典型意象,通過描寫對土地的眷念和感恩,來抒發愛國之情。另一方面,人是社會動物,每個人都有一種歸屬於某一羣體的需要。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龐大的民族共同體,在文化交流融合的過程中,形成了以民族認同感為核心的羣體心理。這種羣體心理也是愛國之情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民族認同感往往通過愛國之情得到體現和確證,尤其是在民族危難的緊要關頭。愛國之情是維繫民族共同體的持存和激發其內在活力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欣賞以愛國之情為題材的現代中國民族歌曲,可以激發我國各族民眾對祖國的深沉情感,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和土地上的每一個人,更加熱情地參與祖國的建設和發展。
從內容上看,表現愛國之情的歌曲主要描寫人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美麗景觀和豐富物產,對勤勞、堅毅、聰慧的各族民眾的頌讚或思念。1949年以前,這類歌曲大部分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時代背景,如《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游擊隊歌》等。它們鼓舞了人們的衞國鬥志,體現出一種堅毅不屈、誓死抗戰的決心。1949年以後,這類歌曲在內容上轉向了對新社會、新制度的讚美,如《歌唱祖國》、《讚歌》、《翻身農奴把歌唱》等。它們反映了廣大民眾在生活處境改善後的喜悦心情以及對祖國的新面貌、新氣象的衷心頌讚。改革開放以來,這類歌曲以歌頌日新月異的祖國和飛速發展的現代化建設事業為主要內容,如《美麗的心靈》、《我愛你,中國》、《走進新時代》、《中國的春天》等。它們成為了當前中國精神文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激勵着人們積極地投身於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
從形式上看,表現愛國之情的歌曲一般採用上行級進的旋律線,也有些採用了環繞型的旋律線,給人一種奮發向上、氣勢非凡的印象;一般採用寬長的節奏型,多用時值較長的音符(如全音符、二分音符),較少節拍變化,多用比較穩當的2/4拍或4/4拍;大多采用大調式,以適應表現莊嚴、雄偉的情感之需要。
表現愛國之情的歌曲大多能夠使欣賞者體驗到豪壯崇高、激越奔放的美感。這類美感整體上屬於壯美感,但其中包含着優美感。以愛國之情為主題的歌曲之所以能夠給人以豪壯崇高、激越奔放的審美體驗,是因為它們往往以大氣的旋律表現宏大的主題,顯現出磅礴的氣勢、輝煌的色彩。

民族歌曲鄉情的美

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家國同構。家庭不僅在社會結構上而且在倫理精神上都是傳統中國社會的細胞。如此,鄉情就與愛國之情緊密相聯。鄉情擴展為愛國之情,而愛國之情反過來強化鄉情。在古代文人墨客們的筆下,鄉情(往往體現為鄉愁)是一個永遠激發情思的主題,表現鄉情的詩詞歌賦數以千計。熱愛故鄉進而熱愛祖國,這是華夏子民魂牽夢縈、揮之不去的鄉土情結必有的產物。離鄉背井的遊子們常常被一種漂泊遊離、無根無據的失家感所纏繞,而對故鄉的思念使他們獲得某種想象的穩定感和歸屬感。在遊子們的深情思念中,故鄉代表的不僅僅是那片曾經養育他們的土地以及在生命的早年或前期與之相依相戲的種種實物,還有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沉默的父老鄉親和在這片土地裏深深紮根的獨特的民風民俗。在無法擁有的惆悵中,遊子們只能通過對故鄉的回憶和思念來彌補情感的空缺,獲得心理的補償和心靈的慰藉。現代中國民族歌曲中的鄉情歌曲,不僅可以滿足海內外遊子們的心理需要,而且可以激發那些沒有長期離開故鄉的人的愛鄉戀土之情,促使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從而深化他們對故鄉的感情。
從內容上看,表現鄉情的歌曲主要描寫人們(特別是長期遠離故鄉的人們)對故鄉的山水景觀、民俗特產等的思念、懷想、依戀、熱愛。就其情感表現的側重點而言,它們大致可以被分為兩類:一類是表現思鄉之情的歌曲。這類歌曲側重於表現異國他鄉的遊子或僑民對遙遠故鄉的深切思念和懷想,如《思鄉曲》(故事片《海外赤子》中的插曲)、《鼓浪嶼之波》、《那就是我》等等;另一類是表現戀鄉之情的歌曲。這類歌曲側重於表現人們對故鄉的強烈依戀和熱愛,如《故鄉是北京》、《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前門情思)))大碗茶》等等。
從形式上看,表現鄉情的歌曲往往採用級進的旋律線,其旋律幅度一般不超過兩個八度,曲調較為平穩、舒緩;其節奏型較為密集,音符時值較短,節拍變化較多;它們大多采用小調式或以五聲羽調式為骨架的調式,以適應表現恬靜、柔和的情感之需要。
表現鄉情的歌曲能夠讓欣賞者體驗到親切、深沉的美感。這類美感整體上屬於優美感,但其中可能混合着壯美感。以鄉情為主題的歌曲之所以給人以親切、深沉的審美體驗,是因為鄉情關聯着養育人的土地,關聯着與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物事。

民族歌曲親情的美

親情導源於家庭中的血緣關係。源於血緣的親情是最無私的、最不具實利色彩的情感。傳統中國社會非常看重親情。在現代社會中,人際交往的範圍空前拓展,頻度空前增大,但人際真情卻空前缺失,人際不信任感越來越強。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感到無助、不安甚至恐懼。這時,家庭便成了避風的港灣,成了人情冷漠的社會中的情感綠洲。家庭成員之間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會給予彼此以熱情的關心和幫助。當一個人感到迷茫、煩悶、痛苦時,他往往能夠從家庭獲得心靈的安頓、寧靜和欣慰。因此,現代中國民族歌曲對親情的讚美,可以強化人們的親情觀念,激勵人們呵護親情、鞏固親情、永葆親情,並延伸和拓展這種無私的愛,在全社會建立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
從內容上看,表現親情的歌曲主要描寫人們對家庭成員及具有類似家庭成員關係的其他人的思念、回憶、熱愛、感激。從其所表現親情的確定性來看,它們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表現廣義親情的歌曲,如《父老鄉親》、《情深誼長》、《看見你們格外親》等等,其抒情對象是具有類似家庭成員關係的非具體確定的對象(如鄉親、駐鄉軍人等)。另一類是表現狹義親情的歌曲,如《白髮親孃》、《燭光裏的媽媽》、《父親》等等,其抒情對象是具體確定的某個或某些家庭成員(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本文側重於探討後一類親情。從形式上看,表現親情的歌曲多采用級進旋律進行式,有時也穿插着上下行旋律進行式,這使得其情調比較柔和、婉轉,給人平穩、流暢的感覺;多用帶有較長時值的音符的寬長節奏型,多用混合節拍,以靈活地展現豐富的情感;大多采用以五聲羽調式和五聲角調式為骨架的調式,以適應表現温婉、細膩的情感之需要。
表現親情的歌曲能夠讓欣賞者體驗到親切、温馨的美感。這類美感屬於優美感。每個人都生活在或曾經生活在家庭之中,每個人都是或曾是兒女,絕大多數成人是或曾是丈夫或妻子、父親或母親,相當大比例的人是或曾是或將是兄弟姐妹,因此,以親情為題材的歌曲能夠引起最廣泛的共鳴,使廣大聽眾由衷地感到親切。但親情歌曲所帶來的親切與鄉情歌曲的有所不同,在欣賞前者時,聽眾所感受到的主要是對人、對事的親切,而在欣賞後者時,聽眾所感受到的主要是對物、對景的親切。對人對事的親切感使人置身於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中,獲得温馨的審美體驗。

民族歌曲友情的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友情與親情甚至愛國之情常相併列。在政治化的儒家四主德/忠孝節義0中,如果説/忠0在現代語境中可以被詮釋為愛國之情,/孝0在傳統語境中是親情的一個重要方面,那麼/義0無論在傳統語境還是現代語境中都可以説是友情的一個基本要素。古代中國社會是一個人治社會和身份社會,而非法治社會和契約社會,因此處世行事,特別是出門在外辦事,朋友的幫助非常重要。有道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0。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友情與親情並重是不足為奇的。而為了維繫友情,人們必須接受某些道德規範的約束,也就是説,朋友之間必須重義。而重義須講信,有時還須輕利。古人把/義0與/利0對立起來,是要突顯友情的非實利性,但其實友情就其根源而言是帶有實利目的的。現代社會里,人們同樣渴望友情,帶着有所變化的目的。歸屬需要促使人們交結朋友和尋覓知己。友情使人在陷入困境時擁有他人的支持和幫助,獲得他人的鼓勵和安慰;同時,友情還可以減少人際交往中的不信任感和恐懼感,使人獲得安全感和信心。可見,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中,友情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功利目的。不過,友情不是直接地實利的,至少在表面上,它是超越實利的,而且在某些場合,它確實可以是完全非實利的。無論如何,在人情十分淡漠的現代社會中,友情是非常必要的,人際交往需要它的支撐和維繫。
所以,現代中國民族歌曲對友情的表現,可以激起人們對友情的重視和追求,促使人們友善地對待他人,在生活世界裏多一些愛心。
從內容上看,表現友情的歌曲主要描寫人們對遠方朋友的思念、祝福或對離別朋友的留戀、惋惜。它們明顯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惜友歌曲,如《駝鈴》、《思念》。臨近離別之際,朋友們之間難捨難分,因為不能預期何時才能重逢再聚。
這類歌曲在情調上多少有點傷感。另一類是思友歌曲,如《永遠是朋友》、《遙遠的朋友》。久別之後,思念遠方的朋友,傳遞真誠的問候和祝福,期待重相逢再聚首,這是人之常情。
這類歌曲可能帶有一點傷感,但其情調整體上是歡快的。
從形式上看,表現友情的歌曲大多采用級進旋律線,沒有較大幅度的旋律起伏,在平穩、流暢的曲調中表現友情的真切和深摯,但也有些採用跳進旋律線,曲調較為活躍、歡快(如《年輕的朋友》);較之前面三種類型的歌曲,其節奏更密集一些,平均音符時值稍短一些,節拍變化少一些;它們大多采用大調式或以五聲商調式為骨架的調式,以適應表現明快、積極的情感之需要。
表現友情的歌曲大多能夠讓欣賞者體驗到温暖、舒適的美感。這類美感屬於優美感。不論是離別時對朋友的留戀和惋惜之情,還是久別後對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之意,都能夠給聽眾以温暖感和舒適感,因為設身處地的聽眾會覺得他們在這個充斥着冷漠和爭鬥的世界中不是孤獨無助的。

民族歌曲愛情的美

愛情是男女之間一方或雙方傾慕對方、渴望與對方結合的一種強烈情感。它既包含人的自然屬性(性本能),也包含人的社會屬性(性倫理)。愛情是人生和藝術的永恆主題。
亙古迄今,愛情故事層出不窮。人世間從來不缺少愛情,甚至可以説,充滿了愛情。但是,是否一切以愛情的名義出現的情感都是真正的愛情?是否一切愛情都值得肯定、鼓勵、倡導、追求?這是一個複雜的價值評判問題。真正懂得愛情的人們承認,愛情不僅僅是衝動,還意味着慎重;不僅僅是佔有,還意味着給予;不僅僅是享樂,還意味着責任。真正懂得愛情的人們追求的是純潔的、高尚的愛情。現代中國民族歌曲對純潔高尚的愛情的謳歌,可以激發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追求,促使人們更加深刻地領悟愛情的真義精髓(交互的理解、尊重、關心、奉獻)。
從內容上看,表現愛情的歌曲主要描寫愛情給人們帶來的喜悦、憧憬,或者相思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夢想。在現代中國民族歌曲的各種主要情感類型中,以愛情為題材的歌曲所表現的情感最為豐富多采,有欣喜,有哀怨,有快樂,有悲傷,有甜蜜,有痛苦,有得意,有惆悵,,不過,它們大多以歡快、跳躍的旋律來表現愛情的激盪人心和快活人心,如《康定情歌》、《繡荷包》、《好一朵茉莉花》、《三十里鋪》等等。這些民歌在濃郁的地方特色或民族風情中生動地描繪了我國各地各族青年男女之間動人的愛情。
從形式上看,表現愛情的歌曲大多采用跳進旋律線,以刻畫戀愛中男女激動、歡快的心情;其節奏型較為緊湊,音符時值較短,其中絕大多數民歌的節拍變化較少,以明朗、生動地表達愛情,而多數藝術歌曲節拍變化較多,以靈活、豐富地表達愛情;它們中有些採用大調式或以五聲商調式為骨架的調式,以適應表現明朗、熱烈的情感之需要,有些採用小調式或以五聲宮調式、五聲徵調式為骨架的調式,以適應表現傷感、温柔的情感之需要。
表現愛情的歌曲能夠使欣賞者體驗到兩種傾向性截然不同的美感,或是明朗、熱情的美感,或是哀婉、柔和的美感。
這兩類美感都屬於優美感。歡快的愛情歌曲使聽眾獲得明朗、熱情的審美體驗,心隨歌中的主人公一起飛翔在亮麗的天國。而憂傷的愛情歌曲使聽眾獲得哀婉、柔和的審美體驗,淚與歌中的主人公一起融入在幽暗的夢境。

民族歌曲民歌特徵

民族歌曲 民族歌曲
民歌是人民羣眾的詩與歌結合的創作,通常是口頭創作,口頭流傳;又是廣大羣眾集體智慧的結晶;民歌多是即興演唱,在演唱過程中,隨着語言、勞動、情緒及演唱者條件的不同,在曲調、速度、力度、繁簡各方面都可能有所變化,所以它又具有變異性;民歌是人民羣眾自發口頭創作,所以大多數民歌情感真摯;音樂形式簡明樸素,曲式結構比較短小,表現內容的方法比較直接、樸實;善於運用少量音樂材料,洗煉的藝術手法和音樂語言,創造出準確而生動的音樂形象,既短小易記又便於流傳;民歌還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因為他的創作與人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緊密關聯,所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歌在音樂方面又具有不同的民族風格。

民族歌曲曲調特徵

從民歌的曲調看,它不僅有高度的概括力,而且樸實而真摯,容易在聆聽的瞬間就被感動,譬如陝北民歌從高處下滑的聲音猶如長歌當哭;高亢的直通雲天的歌聲就是黃土地上漢子向蒼天發出的長問,那蒼涼的音調常常令人潛然淚下。而青藏高原的民歌旋律起伏跌宕、氣勢恢弘,與蒼涼的高原地理環境是連在一起的。江南水鄉的民歌,節奏平穩、迂迴纏繞的旋律所體現的脈脈温情和委婉細膩,與平原地貌田野風光如影相隨。廣東民歌音調往往乍聽起來不太動聽,粵語的語調變化比普通話複雜是主要原因。但用地道的粵語方言演唱廣東民歌如《鹹水歌》、《漁歌》等時卻是別具一格。所以,正如巴托克曾經説過的那樣:“每一個地道的、狹義的民間歌曲,在藝術上都是極度完美的真正典範它們所表達的音樂思想簡潔而精煉,毫不多餘。”

民族歌曲演唱技巧

在民歌的演唱技法是民歌藝術語言的重要方面,要掌握好民歌藝術的語言表述,必須從民歌演唱人手,從民歌的技法研究人手。中國民歌的演唱技法有着悠久的歷史,並且形成了自身的演唱風格和較完整的演唱體系。唐代《樂府雜錄·歌》中有這樣記載:“歌者,樂之聲也,故比不同主竹,竹不同肉,迂迴諸樂之上,古只能者,即有韓娥、李延年、莫愁。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氰氯自臍間出,至喉乃嗯其詞即得其求,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在當時的演唱中,歌唱者已非常講究歌唱技巧,並能運用氣息的方法來進行演唱。白居易在《問楊瓊》詩中雲:“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聲,欲説問君君不會,試將此語問楊瓊。”從中可以看出,在當時人們已經開始追求聲情並茂的演唱技法。傳統的民歌演唱技巧豐富多樣,在古代文獻中就有“氣動則聲發氣沉於底則貫於頂”的記載,這説明傳統民歌的演唱在氣息的運用方面已經非常精深,並形成了具有吸氣深沉、存氣飽滿、運氣貫通、用氣靈活的演唱方法,還有吐、蓄、沉、存、放、頓、噴等技巧的特點。站在民歌特有的作用與功能來看,民歌對於“情”的表現也極富特色。這是由傳統民歌的內容所決定的。在傳統民歌中,大都是表現生活和愛情的題材,因而非常幽默並富有情趣,“以情代聲”的演唱成為民歌的特點之一。
民族聲樂演唱多采用混合聲去演唱,這種聲音從聽覺效果中能感覺到她既有真聲的結實明亮和一定的張力,又具有假聲的圓潤、柔和與流暢的高音位置,使真假聲形成完整而統一的歌唱體系。這種演唱方式是在繼承我國傳統民族聲樂精華的基礎上,借鑑並吸收了美聲的科學的方法而形成的,既適合民族語言的行腔特點,又符合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既有科學性,又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演唱優勢。這種演唱採用較低的氣息支點,喉頭相對穩定併合理地打開,軟愕抬起,保持微笑狀態,使聲音統一流暢,上下貫通,音域寬廣,具有極強的創造力和表現力。這種唱法能夠演唱所有類型的民族歌曲。
信天游 信天游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歌唱技巧也都各具特色。江西民歌中,興國山歌最具特色,其曲調自然流暢,高亢奔放,語言質樸,開頭多有前喊式襯腔。在演唱中要求歌唱者氣沉丹田,聲音的位置多集中於頭腔。又如江蘇民歌,由於受方言、地域、曲調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多以小調出現,曲調委婉流暢,圓潤而細膩,富有清麗甜美的江南特色。歌唱者在演唱時聲音柔美,位置稍靠前,而且口語化,聲音共鳴點多集中於鼻腔。再如陝北民歌以《信天游》較為突出,它的形式是以一種自由、活潑、靈活多變的山歌形式為主,演唱高亢有力,熱情奔放,充滿了野性。在演唱中也多為粗獷、豪放,無拘無束。
在民族歌曲的演唱中,還需要更新觀念,進行大膽的嘗試。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導之下,有什麼樣的思想和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像任何其他技能一樣,歌唱為達到高度的完善,要求熟練、訓練和練習,和所有的器官一樣,歌唱的器官—嗓子—要求改進、鍛鍊,使之成為意志的順從的工具”。歌唱技巧能“成為意志的順從工具”,才是聲樂藝術的最終目的,故不應該死守傳統,使民歌演唱程式化。要像羅曼·羅蘭説的那樣,去進一步“開放門户”,取百家之長。只有樹立了這個新觀念,在民歌的演唱中才不會去拘泥於完全意義上的“技法”,才有可能圍繞藝術這個圓心來進行多元、多方位、多套路的表現與演唱。
民族歌曲的演唱技巧最初來源於戲曲的演變,具有音色明亮,聲音位置靠前,傳遠等特點,演唱民族歌曲的歌者還需要具備敢於演唱的精神,其面部表情的誇張展現也對歌曲靈魂的再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點一線”,是民族歌曲最具特點的演唱位置,三點包括,眉心位置,胸腔,腹部,三點彷彿掛在一條線上位置。眉心即哼鳴的位置;胸腔,就像吉他等樂器的音箱一樣,氣流震動通過“音箱”發出聲音;氣沉丹田,氣息要吸到腹部。雙肩充分打開,整個身體處於積極興奮的狀態,配合手、眼、身、法、步,充分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想象着要讓遠方的人都能聽見你的歌喉。
民族歌曲博大精深,不論是美好的情感表達還是演唱技巧的深知灼見都需要演唱者進行長期專業任重而道遠的系統學習。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傳承民族歌曲,發揚民族精神。

民族歌曲地域特色

民歌鮮明的地域特色(藏族民歌演唱中) 民歌鮮明的地域特色(藏族民歌演唱中)
民歌地方色彩是特定地區民歌音樂上的獨特個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個性,構成不同的美感效應,由此形成千差萬別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的形成與諸文化要素密切相關。中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地理懸殊很大,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導致各地在語言、風俗、審美心理和文藝傳統上都形成了不同特點,這些文化因素綜合作用於各地人民的審美情趣和民歌形式,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的色彩差異。在不同地域生活的民族所擁有的民間音樂,常常表現出風格的差異和種類的不同:在內蒙古草原蒙古族人民世代唱着那悠遠的長調,用馬頭琴奏着那安詳而悠遠的樂曲;在嶺南秀美如畫的山水之間,江南一帶的山歌流暢秀麗。在同一民族內部不同地區所流傳的民間音樂,也同樣在種類和風格上相互間表現出一些差別:聽江浙藝人用吳話歌唱蘇州彈詞,彷彿已身入安靜幽雅的園林,感受到一種潤秀之美;聽四川人用方言歌唱高腔山歌,又彷彿遊歷在巴蜀之間,感受到川府之都的安逸與甜美。正是由於這種種差別,民間音樂生來俱有的地方性特色,才自然而然地充當起一種能標誌某種地域文化和體現這種地域文化特色的角色。
民歌表演 民歌表演
由於中國民間歌曲題材、演唱場合及環境、體裁和織體各方面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使得各個民族的任何一個民族的民歌分類,都不可能僅靠一種分類法就能盡善盡美地予以解決。特別是大部分少數民族的民間歌曲,有的音樂體裁比較容易劃分,有的則難於劃定其屬於哪一種體裁類型。論地方色彩就離不開地理特點和地區範圍這些因素。民歌地方色彩總是與特定地區範圍相聯繫的,不同區域範圍的民歌,其色彩表現的濃度有所不同,組成色彩的形式也有相應的變化。由此而言,民歌色彩具體表現上具有多層性和多樣性需要因地而宜地做出具體分析,不可簡單地一概而論。在這些複雜因素的綜合參與中,也仍有一定規律可循。民歌是音樂與文學的綜合藝術,民歌的美感體驗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現於音樂形式要素的具體特點上,而唱詞的特點,通常也可作為輔助性的分析因素。音樂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階、結構、音調、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點,歌詞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詞彙、襯詞和聲韻調等要素的特點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以上詞曲形式中任意要素的特點,或多個要素特點的綜合作用,都可構成民間色彩的個性。 [1] 

民族歌曲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民族歌曲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
1949年,新中國誕生。面對新的政權、新的時代,人們的熱情空前高漲。
從農奴到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瑪成為一個音樂傳奇。1959年,才旦卓瑪為一部紀錄影片唱了歌曲《翻身農奴把歌唱》,這也是她最早的成名曲。
可以説,這首歌正是才旦卓瑪的真實寫照,因為正是在黨的領導和關懷下,西藏農奴才獲得了平等的權利,翻身做了主人,所以她演唱起來格外感人,唱出了百萬農奴的心聲。上世紀60年代,她又唱紅了一首《唱支山歌給黨聽》,由於感同身受,在一開始唱這首歌的時候,她多次流下了眼淚。
1951年,蒙古族作曲家美麗其格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期間作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一曲,由於詞曲優美,熱情歌頌了內蒙古草原新生活,立刻受到廣大羣眾的喜愛。在這首歌曲裏,“太陽”一詞作為一個符號,除了本身所代表的真實太陽之外,又被賦予更多的外延意義,它既指代毛主席,又進一步指代共產黨的領導。作為一首極富時代意味的民族歌曲,仍被廣為傳揚,並加以更多解讀。
2008年元旦,嫦娥一號衞星向地面傳回新年祝福:“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從東北到西南,從草原到雪域,讓我們同聲歌唱美好生活。”並傳回《青藏高原》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兩首歌曲,走過60年的內蒙古自治區在黨的領導下必定會迎接更加輝煌的未來。
1961年,雲南詩人李鑑堯到西雙版納采風,很短的時間內便寫出一組《西雙版納詩抄》,其中一首短詩就是《馬兒啊,你慢些走》。作曲家生茂為此詩譜曲後,由女高音歌唱家馬玉濤演唱,引起轟動。但在“文革”期間遭到了批判,説是此歌企圖使前進的步伐倒退,因此歌詞還被修改過。在那一特殊時期,“高大全”的風格駕馭着全國的音樂,全國上下只剩下一種音樂模式,那就是“樣板戲”,而其他的文藝作品則被限制傳播。電影《草原上的人們》的插曲《敖包相會》,是作曲家通福和詞作者海默的合璧之作,在“文革”時期也曾被禁唱。然而時光荏苒,時代變遷,電影中的人物有的已作古,情節也被淡忘,但《敖包相會》卻久唱不衰。
上世紀70年代是冬天過去後的年代,人們對旋律優美、詞曲深情的作品有所期待,音樂作品的創作擺脱了束縛,出現了諸如《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我愛這藍色的海洋》、《繡金匾》等可自由抒發情感的作品。
這期間,又一首經典草原歌曲出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由火華作詞、阿拉騰奧勒作曲、德德瑪演唱的草原讚歌創作於1977年,曾多次獲獎。與50年代那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相比,這首歌曲沒有明顯地歌頌黨的領導,但在字裏行間仍不難讀出其深沉的感情。歌曲不僅體現了那個時代的昂揚精神,也把草原文化傳遞到整個世界,因此在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世界優秀歌曲收入《亞太歌曲集》。
施光南的一曲《祝酒歌》更是唱出億萬人民的心聲。他是新中國成立後培養的新一代作曲家,曾創作了許多諸如《打起手鼓唱起歌》這樣旋律優美,具有民族風味又朗朗上口的歌曲。在新的時代,施光南把滿腔的喜悦和人民的激動心情化作那首《祝酒歌》,韓偉則連夜寫下《祝酒歌》的歌詞。歌曲一問世,立刻吸引了朱逢博、關牧村、李光羲等著名歌唱家爭相演唱,因為吐氣揚眉的歌詞配上富有舞蹈動感的新疆旋律,使人熱血沸騰,成為音樂藝術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不僅展現了那個特定時代人民心中的豪情,也激發出人們在改革開放道路上前行的激情。
值得一提的還有當時台灣著名作曲家侯德健創作的《龍的傳人》,雖然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民族歌曲,但從廣義上來看,“龍的傳人”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隱喻,歌詞中的“長江、黃河”本就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所以,這首歌有着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稱之為民族歌曲並不為過。當年緊張異常的兩岸局勢,已日趨消散,《龍的傳人》依舊被廣為傳唱,歌曲本身所呈現出的那種身為“龍的傳人”的自豪感,超越時代,化為所有炎黃子孫的深情吶喊。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人民在國家實力增強的背景下民族認同感逐漸強化,從1997年香港迴歸,1999年澳門迴歸,到2001年加入WTO,併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等一系列事件,都大大強化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豪感。這個時期的各個藝術門類也空前繁榮,尤其是主旋律音樂變得更加嘹亮。
《春天的故事》直接講述了中國發展史上的兩件大事:1979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1992年鄧小平南巡,開啓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歌詞用了充滿生活氣息的寫法以及清新的比喻,比如,其中“春天”一詞指代改革開放的春天,“老人”指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一個圈”指代經濟特區等等。這首歌寫出了人民對改革開放的擁護之情和對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的心聲,成為記錄一個時代風采的歌曲,因此也獲得眾多國家獎項,詞曲作者蔣開儒、葉旭全、王佑貴的名字也被載入中國音樂的史冊。
類似的還有《走進新時代》,同樣是蔣開儒作的歌詞,充滿了愛國主義精神;印青作曲,旋律充滿正氣;“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抒發了世紀之交廣大人民的昂揚情懷。1998年春晚,宋祖英演唱的《好日子》,因描寫廣大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而火遍大江南北。此後,她又陸續演唱了幾首以“好”為主題的歌曲———《你好嗎》、《越來越好》、《風景這邊獨好》,成為歌頌當下和諧社會樂聲中的一個最強音。這些歌曲中,歌頌民族團結、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主題一再被強化。
宋祖英在悉尼歌劇院、維也納金色大廳和肯尼迪藝術中心的演出,更以充滿民族特色的中國音樂征服了外國觀眾,成為中國民族文化的代言人。
參考資料
  • 1.    《民族音樂概論》中國藝術研究院編2003年1月第8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