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

鎖定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俄語: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1828年7月24日—1889年10月29日) [12] 俄羅斯唯物主義哲學家、文學評論家、作家,革命民主主義者
生於薩拉托夫的一個神父家庭,畢業於當地一個神學院,兼修英、法、德、意、希臘拉丁語,另外還有古斯拉夫語,也正是在這座學校,車爾尼雪夫斯基與文學結緣。1846年,18歲的他進入彼得堡大學文史系學習。大學時代接近進步組織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組,受唯物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開始研究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這段時間使得他成為了一個無神論者。1856年起參加進步刊物《現代人》編輯工作。1862年被捕入獄,關押在彼得堡羅要塞,後又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1889年去世,享年61歲。
車爾尼雪夫斯基不但是俄國著名作家,而且是19世紀60年代反對沙皇農奴制度的代表人物和先進思想的啓蒙者。他的活動曾經得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高度評價。列寧稱讚他“從50年代起直到1888年,始終保持着完整的哲學唯物主義的水平”。 [1-2] 
中文名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
外文名
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
出生地
薩拉托夫
出生日期
1828年7月24日 [12] 
逝世日期
1889年10月29日
畢業院校
聖彼得堡大學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人物生平

中年時期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中年時期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1]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1828年7月24日生於薩拉托夫城一個神父家庭,1889年10月29日卒於同地。1846年入聖彼得堡大學文史系。起初受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影響,後轉向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哲學,熱衷人本主義思想。並於1848年結識了對農奴制持否定立場的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組的成員,從此開始閲讀法國哲學家和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
1850年大學畢業。次年返回故鄉,曾在中學任語文教師。1853年同本地醫生女兒結婚。同年遷居聖彼得堡,並着手寫作學位論文《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係》。後來參加涅克拉索夫主持的《現代人》雜誌的編輯工作。1854年發表《阿甫傑耶夫中篇小説集》、《論批評中的真誠態度》和評論奧斯特洛夫斯基喜劇《貧非罪》等文章,強調文學作品思想內容和傾向性的重要意義。1855年通過學位論文答辯,並發表代表作《俄國文學果戈理時期概觀》。
1856年起主持《現代人》雜誌,使它成了傳播革命思想的論壇。這期間他發表了《萊辛,他的時代,他的一生與活動》以及論普希金托爾斯泰謝德林奧斯特洛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等的文章,同時撰寫了許多關於哲學、歷史學、經濟學方面的著作,如《對反對公社所有制的哲學偏見的批判》、《資本與勞動》、《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等。這些著作基本上從普遍人性論出發,但看到了“人是一定階級的代表”,“哲學家是某一政黨的代表”等。1859年秘密前往英國倫敦,同僑居那裏的赫爾岑商討反對沙皇統治的問題。1861年發表《論戰之美》,批駁自由派文人對《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一書的攻擊。
1861年沙皇政府決定廢除農奴制。同年俄國秘密革命組織土地與自由社宣告成立。車爾尼雪夫斯基同它聯繫密切。1862年席捲全俄的農民起義遭到鎮壓。同年6月《現代人》被勒令停刊8個月。7月7日他被捕,關進彼得保羅要塞單身牢房。在被關押的678天裏,他堅持鬥爭,利用一切可能從事寫作。長篇小説《怎麼辦?》 [10]  就是在此完成的。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
在彼得保羅要塞的囚禁期間,還創作了長篇小説《小説中的小説》,以及一部未完成的中篇小説《阿爾費利耶夫》和一些短篇小説。它們都未能發表,後來才為人所知。兩年拘留後,沙皇政府因找不到任何罪證,只好採取偽證方法,強行判處7年苦役,剝奪一切財產,終身流放西伯利亞。1864年5月被押至聖彼得堡梅特寧廣場示眾,處以殘酷的假死刑。7月被流放到伊爾庫茨克鹽場服苦役,8月被轉送到卡達亞礦山。兩年後,又被押到亞歷山大工場。7年苦役期滿後,又延長其苦役期,轉押到荒無人煙的亞庫特和維留伊斯克,繼續流放,前後達21年之久。
在漫長的流放期間,他繼續寫了許多小説和文章,其中保存下來的只有長篇小説《序幕》(1867~1869)它描繪農奴制改革前夜的俄國社會鬥爭,刻畫了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形象——伏爾庚和列維茨基。1883年由於健康原因獲准回到阿斯特拉罕居住,撰寫了《回憶屠格涅夫與杜勃羅留波夫的關係》、《人類知識的特徵》等文章。1889年6月被准許返回故鄉薩拉托夫。4個月後,因腦溢血離開了人世。 [3]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個人作品

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著述活動涉及哲學、經濟學、美學、文學、社會學等各個領域。他的最重要的著作除了小説《怎麼辦?》,還有《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係》、《俄國文學果戈理時期概觀》、《對反對公社所有制的哲學偏見的批判》、《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生活與美學》等等。 [4]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人物思想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哲學思想

車爾尼雪夫斯基繼承和發展了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赫爾岑的思想,同時受到費爾巴哈的深刻影響。他認為,費爾巴哈的著作對他世界觀的形成起過決定性作用,直到晚年他仍自稱自己始終是費爾巴哈的忠實信徒。
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小説《怎麼辦》中文譯本 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小説《怎麼辦》中文譯本 [4]
車爾尼雪夫斯基堅持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按費爾巴哈哲學的觀點去解決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的關係問題。在他看來,世界是統一的,“凡是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現象都是統一的物質存在的形式,而這些事物、現象之間的相同性就在於它們都是物質的。他堅決反對哲學中的二元論,否認有任何不依賴於物質、自然界的“精神實體”。他依據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理學的材料證明人只有一個統一的本性,指出人身上的兩種不同的現象,即所謂物質方面的現象和所謂道德方面的現象,並不與人本性的統一相牴觸。人體所發生的和表現出來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一個實在的本性進行的。車爾尼雪夫斯基把自然科學作為研究關於人的問題的那一部分哲學的根據,認為哲學所看到的人,和醫學、生理學、化學所看到的一樣。在這基礎上他提出了“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他的學説對於駁斥唯心主義和二元論曾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卻不能闡明人的意識的發展與人的社會歷史實踐活動的關係,不能科學地解釋人的社會本質問題。列寧指出,費爾巴哈和車爾尼雪夫斯基所宣揚的“人本主義原理”是狹隘的,只是關於唯物主義的不確切的膚淺的表述。
認識論方面,車爾尼雪夫斯基從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批判了康德不可知論主觀主義。他確信人類具有認識世界的能力,自然界的一切對象及其屬性都是能夠被認識的。隨着科學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人就能夠在許多對象中認識到從前沒有被歷史運動充分揭露而為我們忽視的那些方面。他已經接觸到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認為實踐是在科學上評判一切爭論點的極重要的標準,但他對實踐的理解還未能完全擺脱舊唯物主義的侷限性。車爾尼雪夫斯基堅決反駁對知識的主觀主義的解釋,他強調自然規律客觀性,承認自然界的客觀的因果性必然性,認為人的認識、思維規律不是隻有主觀的意義,而是反映對象的真實存在形式的。他深刻地揭露了康德主義和形形色色的實證主義對科學發展的危害。
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唯物主義哲學基本上仍屬於費爾巴哈的階段,但他重視辯證法。車爾尼雪夫斯基像費爾巴哈一樣,尖鋭地批評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錯誤,但並沒有象費爾巴哈那樣拋棄辯證法,而是充分肯定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對哲學發展的重大貢獻。他認為,黑格爾的原則是非常有力而寬廣的,可是結論卻狹窄而渺小。在他看來,辯證方法的實質就在於從各方面去觀察對象,從各種對立意見的鬥爭中去探索真理。他認為抽象的真理是沒有的,真理總是具體的,一切都取決於情況,取決於地點和時間的條件,只有在考察了某一特定事實所以產生的一切情況之後,才能對這一事實做出肯定的判斷。他用辯證法的觀點去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歷史事件,指出自然界和歷史的發展都是通過對舊形式的否定、通過飛躍和質變而進行的。但是,他並沒有徹底地貫徹辯證法,例如他在經濟學研究中提出了另一種方法,即所謂“假設法”。這種“假設法”要求撇開一切具體歷史情況和條件,把問題儘量簡化而加以抽象的思考。這種方法是和辯證法所要求的真理的具體性背道而馳的,從而使他的理論自身包含了矛盾。 [5]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美學和倫理學思想

車爾尼雪夫斯基把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哲學觀點創造性地應用於美學和倫理學。他批判了黑格爾的“美是理念”説的唯心主義實質,提出了“美是生活”這一重要命題,認為“任何事物,我們在那裏面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在藝術對現實的關係這個美學基本問題上,他堅持現實生活高於藝術,藝術的目的和本質就在於再現生活。在倫理學説方面,車爾尼雪夫斯基主張,人按其本性來説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只是因環境的不同而變成善的或惡的。他認為,支配人們行為動機的決定因素在於利益。怎樣做更愉快、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人就怎樣做,其出發點就是放棄較小的利益或滿足,以獲得較大的利益或滿足。他提倡“合理利己主義”,把正確理解個人利益作為道德的基礎,同時又強調整體利益高於局部利益,全人類的利益高於一切。 [5]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社會政治觀點

車爾尼雪夫斯基文學論文選書影 車爾尼雪夫斯基文學論文選書影 [4]
車爾尼雪夫斯基是沙皇封建專制主義農奴制的堅定反抗者。他站在革命民主派的立場上,深刻地揭露了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了挽救封建地主統治而實行的所謂"農奴改革"的掠奪性質,把它稱之為“醜事”,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派對沙皇制度的妥協和投降。他號召農民羣眾“拿起斧頭”來推翻沙皇統治和腐朽的農奴制度,用革命手段無償地奪取土地。列寧説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著作散發着階級鬥爭的氣息,並且充分肯定了他揭露和批判自由派叛賣行為的歷史功績。
車爾尼雪夫斯基在社會歷史觀方面包含着唯物主義的看法,但基本上仍然是一個歷史唯心主義者。他不理解物質生活方式在社會生活中的決定性作用,而把知識看作推動歷史前進的基本力量。特別是,他把永恆不變的人類本性作為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認為人類生活的物質的和道德的條件,支配着社會生活方式的經濟規律,人們研究的目的,是要明確它們適應“人類本性”要求的程度。這種歷史唯心主義觀點使他始終未能克服舊唯物主義者的根本缺陷。列寧指出,由於俄國生活的落後,車爾尼雪夫斯基沒有上升到、也不可能上升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水平。 [5]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人物評價

車爾尼雪夫斯基是繼貴族革命家之後登上歷史舞台的第二代俄國革命戰士,即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中最傑出的代表,一生為真理而奔走呼號,戰鬥不止。他把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發展到空前的高度,被列寧譽為“未來風暴中的年輕舵手”,普列漢諾夫則把他比作俄國的普羅米修斯。他的光輝著作和威武不屈的品質,為他贏得了崇高的威望,成為俄國一代進步青年所景仰的英雄人物,對俄國革命運動發生了巨大的影響。
車爾尼雪夫斯基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刻的批判者和“俄國最早的社會主義者之一”。他向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猛烈開火,主張在大規模機器生產的基礎上實行社會主義。
不過車爾尼雪夫斯基宣揚的仍然是空想社會主義,他幻想通過舊的農民村社過渡到社會主義,相信俄國發展的特殊道路可以避免資本主義,並把農民的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混為一談。這使他成為俄國民粹主義思想的創始者之一。他的這些錯誤觀點對以後俄國革命的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起了消極的阻礙作用 [4]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大事年表

車爾尼雪夫斯基紀念郵票 車爾尼雪夫斯基紀念郵票 [6]
1828年7月24日出生在伏爾加河畔的薩拉托夫市。
1850年大學畢業,次年重返薩拉托夫,在中學教授語文,宣傳進步思想。
1853年結婚之後,車爾尼雪夫斯基回到彼得堡,成為《祖國紀事》和《現代人》兩家進步雜誌的撰稿人。
1855年發表著名學位論文《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係》。
1862年車爾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政府逮捕。
1864年被判處服7年苦役並終身流放西伯利亞。在囚禁與流放中寫下了許多優秀作品,如《怎麼辦?》(1862一1863)《序幕》(1867一1869)。
1883年獲准在阿斯特拉罕居住。
1889年獲准返回故鄉。
同年10月病逝。 [2]  [5]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人物軼事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 尼古拉·加夫裏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
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父親是一個平民出身的牧師,很有學問。家裏有一個藏書豐富的圖書室,車爾尼雪夫斯基經常一面吃飯,一面看書。有一天早晨,媽媽看到孩子好長時間沒從廚房裏出來,心想這孩子到底吃了些什麼?於是,他母親悄悄地走到廚房門前,只看到小車爾尼雪夫斯基正在那裏為一篇小説中的人物而哭泣流淚。媽媽喊來了他的父親,又拿了很多他平時喜歡讀的書哄他,他才擦擦眼淚繼續吃飯。
車爾尼雪夫斯基最喜歡俄國大詩人普希金萊蒙托夫的詩,喜歡英國作家狄更斯和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小説,還讀了許多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籍。由於他堅持不懈的努力,10歲時,就已趕上了15歲中學生的水平。
他14歲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薩拉托夫的教會中學。那裏的教師多是一些不學無術的人,除了講些老掉牙的教材外,不能給學生提供任何新鮮有用的知識。車爾尼雪夫斯基十分不滿。
有一次,老師佈置寫作文,他不受老師的限制,很快寫出了一篇關於讀書學習方法的文章。他説:“知識就像一座有無數寶藏的大山,越往深處發掘,越能得到更多的東西。尤其是青少年,更應該在知識的園地裏不屈不撓地耕耘。”文章寫成之後,學生們就爭相傳閲,這像在他的心靈裏,點燃了更旺盛的求知之火。
16歲時,車爾尼雪夫斯基已經通曉7種外國語,大量閲讀了俄國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和赫爾岑的文章。第二年,他中學畢業後,又考入彼得堡大學文史系。
在大學讀書的幾年中,車爾尼雪夫斯基更加勤奮,讀書常常是通宵達旦,被老師和同學戲謔地稱為“伏爾加河邊的讀書迷”,名不虛傳,這也就是他最終能成為著名文學家的根本原因。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