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州學宮

鎖定
梅州學宮,又稱孔廟、文廟,坐落在廣東梅州梅城江北,位於梅州市梅江區凌風西路南門考院前9號,門首正對舊時文瀾門(上南門),背倚金山。 [1]  [9] 
梅州學宮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年間,知州滕元發初建州學於梅城西區。南宋淳祐元年(1241)徙學宮於東南隅,即今凌風西路南門考院路。南宋初年,一則梅州孔廟生長靈芝的消息報呈中央朝廷,為四處逃亡躲避金兵追殺的宋高宗趙構帶來一絲安慰,於是被記錄在後來的《宋史》裏,這大概是梅州學宮第一次進入《二十四史》的記錄中。 [2] 
梅州學宮曾在元朝十七年(1287)毀於戰亂,在元貞二年(1296)重修,此後曾幾經損毀、重修、擴建、改建。至清末,孔廟建築計有大成殿、明倫堂、魁星樓、崇聖祠、欞星門、儀門、戟門、東西廡、泮池等,可謂蔚為大觀。 [2] 
孔廟是當時梅州最高學府,也是教授、學正等古代教育官員聚集生員講學、宣“聖諭”和“謁聖”的場所。 [2] 
2000年8月,梅州學宮被列為第一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  2008年,被評為梅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 
中文名
梅州學宮
地理位置
梅州市梅江區凌風西路
別    名
孔廟
別    名
文廟
先師廟
夫子廟等
始建時間
北宋 [1] 

梅州學宮歷史起源

梅州學宮
梅州學宮(70張)
客家人根在河洛,當先民們南遷找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生息之地梅州之後,把中原崇文尚儒、重視教育之風氣也帶到了梅州,把上學求知、教化子女視為客家人的頭等大事。而在北宋年間(據《梅州史蹟縱覽》第151頁)由知州滕元發在梅州城西片區創辦梅州學宮,內設文廟和明倫堂教授生徒,其時被視為當地最高學府。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知州李監、教授陳隆移用將學宮遷於梅州州城梅城江北中區考院前南門,創建大成殿及明倫堂。元朝17年(1286年)毀於戰亂,元成宗貞2年(1296年)修復,初具規模。此後數遭破壞,多次重修、擴建。至清末,有大成殿、東廡、西廡、明倫堂、教諭署、文昌殿、崇聖祠、天池、魁星樓等建築。 [1] 
現今學宮大約是原面積60%,只是保留了魁星樓、重建了大成殿,而原有的明倫堂、崇聖殿、東廡名宦祠、西廡鄉賢祠以及孔廟標誌性外大門欞星門等均已拆除。 [11] 
民國初年,左側高樓為魁星樓,中間高樓為凌風樓,右為欞星門 民國初年,左側高樓為魁星樓,中間高樓為凌風樓,右為欞星門 [10]
在梅州所有的學宮中,以梅州學宮影響最大,清代時有嘉應五屬的説法,即嘉應州統領本屬程鄉縣及興寧、長樂(今五華)、平遠、鎮平(今蕉嶺)等五縣,梅州乃客家人聚集地,崇文重教,文風昌盛,官設學宮數處,而梅州學宮地處嘉應州城,地位自然顯赫。同時,梅江區屬於梅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因此,當時僅在梅州學宮設科舉考場,為方便遠道而來的考生食宿,在梅州學宮周圍興建了許多客家祠堂,以供各姓氏的考生免費吃住,亦帶動凌風路一片繁華。 [1]  梅州學宮內仍留存有一塊嘉慶二十年(1815)由翰林院侍講學士、廣東督學使者彭邦疇撰書的《重修梅州試院記》石碑。 [2] 
1929年10月,朱德、陳毅等率領紅四軍由閩西挺進梅州,攻佔梅城,史稱“梅城戰役”。朱德曾在大成殿門口廣場演講。 [3] 
梅州學宮近當代除作學校外,亦作公署。清末至民國年間,先後在學宮設立嘉屬官立中學堂、縣立高等小學校、縣立中學校 [1]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豪1925—1927年曾在此讀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宮曾作為興梅地區行政專員公署、梅縣幹部招待所、梅州市革命委員會辦公地址、梅州黨校校址等。 [4] 

梅州學宮文物保護

1987年11月16日,梅州學宮被原梅縣市人民政府列為梅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8月14日,梅州學宮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為梅州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梅州學宮幾度滄桑,後長期挪作他用,年久失修,主體建築已成危房危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1]  [8] 
2002年10月28日,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梅州學宮及周邊地帶劃歸梅州市梅江區管理,經廣東省文物主管部門批准,由梅江區按“修舊如舊”的原則承擔修繕工作。2006年再次修復,闢為孔廟公園。 [1] 

梅州學宮修繕竣工

多方籌資122萬元,經過四年多的努力,終於在2006年12月15日修繕竣工。學宮主體建築大成殿內有反映孔子講學論道內容的巨幅壁畫組圖。從左至右依次排列着《孔子與弟子七十二賢圖》、《周遊列國圖》、《習射圖》、《孔子觀瀑圖》、《杏壇講學圖》和《古樂圖》,在巨幅壁畫下面羅列着描繪孔子生平事蹟的34幅連環畫圖案。 [5] 
梅州學宮每年都迎來大批遊客,除了大量的學生及家長來朝拜聖人祈求學業有成外,還有全國人大常委、廣東省文化廳的廳長及梅州市的各級領導前來視察,更有一些海內外的華人華僑前來尋根。海內外的梅州籍華僑對故鄉感情深厚,不遺餘力支持家鄉的發展,學宮內的孔子銅像就是由3名來自香港的同胞捐贈,而原來較為破敗的魁星樓也於2010年6月由黎次珊、湯建英伉儷慷慨捐資50萬元進行修繕。

梅州學宮文化活動

學宮如今依然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除在特殊日舉辦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動外,平時詩人學者也會到這裏舉辦歌頌孔子儒家學説的詩歌朗誦會,也會有學校在此不定期舉辦培訓班,如東山中學的老師就曾帶中小學生到孔子像面前朗誦《論語》、《弟子規》等文言文,讓學生們受到儒家文化的薰陶。 [6] 

梅州學宮佈局結構

梅州學宮 梅州學宮
清末廟內建築計有:大成殿、明倫堂、文昌殿、崇聖祠、欞星門、東廡、西廡、教諭署、戟門、魁星樓、泮池、拱橋等。大成殿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副階周匝,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殿前月台正中設台階。東、西廡,硬山頂,灰瓦面。 [7] 
學宮佔地7000餘平方米,今由欞星門、大成門、泮池、東廡、西廡、大成殿及魁星樓構成。學宮外門樓稱“欞星門”,為文廟中軸線上石質牌樓,文廟修欞星門,象徵祭孔如同尊天,可與天上施行教化、廣育英才之魁星相比,亦寓天下文人彙集於此,統一於儒學門下。學宮牌樓前有秋楓兩棵,樹齡二百年。 [1] 
進得門樓,至廣場,見中為泮池、大成門,右為魁星樓及東廡。魁星樓,原稱奎文閣,因魁星為北斗七星之首,故有“魁星點鬥,獨佔鰲頭”之説,魁星樓為當年應試士子奉祀休憩之所,始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光緒十六年(1890)重修,1960年復修,2009年僑領黎次珊捐資修繕。魁星樓紅牆綠瓦,格調典雅,門柱聯“魁開甲第麟臻圃,星瑞士林鳴鳳楆梧”。右側為東廡,今為梅江區文聯及學宮管理處辦公場所。 [1] 
走過泮池,至大成門。門前古樹參天,門廊四柱而立,門樓高大威嚴,懸掛“大成門”匾額,門柱聯曰“先覺先知為萬古倫常立極,至誠至聖與兩間功化同流”。跨過大成門,見又有廣場,內有四棵古樹,百米外正中為大成殿,左為東廡,右為西廡,均為硬山頂,灰瓦作面。四周紅牆碧瓦,古木參天,呈現園林景觀。臨近聖殿,備感靜肅莊嚴,令人心生敬畏之情。我等越過廣場,步至大成殿。 [1] 
大成殿為學宮正殿,建築面積300餘平方米,為重檐歇山頂。大成殿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副階周匝。殿前月台正中設台階,上檐掛“大成殿”匾額,下檐門上懸掛“生民未有”匾額,門聯“德冠生民溯地闢天開鹹尊首出,道隆羣聖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殿內立六柱,正堂立孔子銅像,三米餘高。樑上高懸“萬世師表”及“斯文在茲”兩匾,前後立柱刻“覺世牖民詩書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類拔萃河海泰山麟鳳莫喻聖人”及“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兩聯。殿內四周牆壁彩繪孔子講學論道之巨幅壁畫,計有六幅,從左至右依次為《孔子與弟子七十二賢圖》《周遊列國圖》《習射圖》《孔子觀瀑圖》《杏壇講學圖》與《古樂圖》等。 [1] 

梅州學宮軼事典故

梅州學宮
梅州學宮(29張)
學宮古稱辟雍,又稱孔廟、文廟、先師廟、夫子廟等,是歷朝歷代祭孔和儒學活動的場所。由於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説對於維護社會統治與安定具有重要作用,自漢代起,歷代封建王朝對孔子都尊崇備至,屢屢加封,從而把修廟祀孔作為國家大事來辦。到了明、清時期,每一州、府、縣治所在幾乎都有孔廟,每座孔廟均兼有祭祀、習儒和藏書三大功能。除州學學宮外,梅州尚有6座學宮,其中興寧學宮和五華的長樂學宮保存完好。 [2] 
詩經》有“思樂泮水,薄採其芹”的説法,古時學宮有泮水,入學則可採水中之芹以為菜,所以稱入學為“采芹”。這裏所指入學,即指考中秀才成了縣學生員,因此,采芹就成為在州試中考中秀才的代稱,秀才又稱生員相公。梅州保存下來記錄考中秀才檔案的典籍有兩部,分別是清代張樸樓編的《嘉應采芹錄》和謝廷傑、林欽傑、謝紹楨、凌青雲等編的《平遠縣清代文武學士芳名〈采芹錄〉》。 [2] 
在科舉時代,梅州作為文化之鄉湧現出了大批傑出人物,如李士淳吳蘭修李象元宋湘、黃遵憲等。他們或經綸世務、為官牧民,或吟詩作賦、寄情山水;或皓首窮經,訓詁雅正;或改造舊學,維新革命,為梅州乃至全國作出了突出貢獻,故清代有“梅州人文冠嶺南”的説法。這些人的成就固然不能僅以功名定高低,但傳統的舊學砥礪的確為他們打下紮實的學養根底,而梅州地區的最高學府——梅州學宮正是他們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平台。 [2] 

梅州學宮興盛時期

梅州學宮 梅州學宮
思樂泮水 於樂辟雍,梅州學宮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知州滕元發初建州學於梅城西區。南宋淳祐元年(1241)徙學宮於東南隅,即今凌風西路南門考院路。南宋初年,一則梅州孔廟生長靈芝的消息報呈中央朝廷,為四處逃亡躲避金兵追殺的宋高宗趙構帶來一絲安慰,於是被記錄在後來的《宋史》裏,這大概是梅州學宮第一次進入《二十四史》的記錄中。梅州學宮曾在元朝十七年(1287)毀於戰亂,在元貞二年(1296)重修,此後曾幾經損毀、重修、擴建、改建。至清末,孔廟建築計有大成殿、明倫堂、魁星樓、崇聖祠、欞星門、儀門、戟門、東西廡、泮池等,可謂蔚為大觀。 [2] 
古語云:“古者聖王治天下,必置庠序以修文德,正禮樂,明教化,使其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學宮作為科舉時代承擔地方教育事業、宣詔聖諭的場所,地位相當重要。梅州學宮舊時正對文瀾門(即上南門),面臨梅水,背靠金山,在江北古城中地理位置顯赫。記者穿行於凌風西路、古道騎樓,行約百米右轉,即可見學宮外門樓楹柱高聳,威嚴莊重。這裏原為學宮欞星門,欞星傳説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象徵祭孔如祭天,又寓意天下文士鹹集於此,一統於儒家門下。 [2] 
穿過門前秋楓和古榕的樹蔭,越過門牌樓,橫亙着一汪半月形水池,池水漣漪,錦魚穿梭,此即泮池。《詩經》雲:“思樂泮水,薄採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旂。”泮池象徵着儒家的禮樂教化。按舊制,士子考取秀才後,需頭插銀花的金頂冠,身穿紈衿,腳踏烏緞靴,腰束紅綢“攀紅”,由學政率領至學宮“游泮水”,繞池一週,然後拜謁孔聖,故考中秀才亦稱“入泮”、“游泮”等。泮池右側有一樓,名曰魁星樓,取“魁星踢鬥,獨佔鰲頭”之意,朱牆綠瓦,飛檐走獸,現有書法家開設書法班於其間。跨過泮橋,有一門樓,樓高數丈,懸掛“大成門”匾額,但覺孔燕愷悌,杏壇雍穆。原來舊時,大成門左右為鄉賢名宦祠,供奉鄉賢循吏,門後左右為東西兩廡,供奉孔門弟子等先賢先儒。 [2] 
穿過大成門,是一個廣場,有四株古木,鬱郁蒼蒼。喬木世臣,匯聚一堂,故人故國,鹹思悠長。廣場盡頭是大成殿,殿門上有一副楹聯,上書:“德冠生民溯地闢天開鹹尊首出;道隆羣聖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殿內正中有孔子像,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像高數米,莊嚴慈穆。殿內四周牆壁彩繪孔子講學論道壁畫,有《孔子與弟子七十二賢圖》、《習射圖》、《杏壇講學圖》等,不覺使人聿追來孝,思之羹牆。 [2] 
舊時,學生參加州試前須到大成殿跪拜孔子,朗讀聖訓。州試考中者稱為秀才,清末,梅縣人張樸樓曾編撰一部《嘉應州采芹錄》,記錄了從清雍正十一年至光緒三十一年間嘉應州參加州、鄉、會、殿四試科舉錄取人員的名單,其中重點記錄參加州試中秀才的進學名單。 [2] 

梅州學宮州志記載

梅州學宮 梅州學宮
民風向學 文冠嶺表,據《光緒嘉應州志》記載,梅州學宮自建成以來,飽經滄桑,命途多舛。或毀於兵燹,或毀於流寇,或毀於天災,或毀於蟲蠹,前前後後,不下十次。然而一旦天下清明,地方官吏必先修復學校,以敦維風化,為聖明廣佈霜露。 [2] 
梅州地處粵東內陸地區,既無交通之便,也無魚鹽之利,唯有科舉才是士子出人頭地的最佳途徑。故鄉紳士族對本州教育事業極為支持,一些鄉紳捐出私田為學田,用以學校膏火之費。今在學宮內仍留存有一塊嘉慶二十年(1815)由翰林院侍講學士、廣東督學使者彭邦疇撰書的《重修梅州試院記》石碑,據碑文記載,當是時,“州之應童子試者不下萬餘人,應試者日以眾,地不能容,州試加之刪汰,蓋常有千餘人作牆外觀者。”“梅州地瘠而民貧,一聞君言(當時的嘉應州知州劉廷楠倡修考院),醵其私錢”。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梅州民風好學,社會各界對科舉極為重視和支持,一聽到要重修考院,紛紛慷慨解囊、庀工飭材。 [2] 
與此同時,各大姓氏紛紛籌款,在學宮周圍興建姓氏祠堂,以供各姓氏考生免費居住。周圍居民也因此受到官學感染,出現了諸如有“公孫三翰林”之稱的李象元家族和有清末“嶺東三大女詩人”之一黎玉貞所在的黎家等世家大族。至今,學宮周圍仍然林立着 “黎、黃、李、羅、宋”等諸多姓氏的宗祠,像星曜一般拱衞在學宮周圍,訴説着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歷史傳統。 [2] 

梅州學宮講學活動

梅州學宮 梅州學宮
改立新學 再造輝煌,梅州學宮歷史上建制完備,功能齊全。清朝時,欞星門前有照壁,後被移走。大成殿後有明倫堂,供講學之用。明倫堂左右有東西兩齋房,供人居住以及存放祭器和書籍。大成殿右有尊經閣,作藏書用,甚至還有饌堂提供伙食。西廡西北邊有射圃和箭亭,供武舉之用。至於學宮內曾經存在的諸如四箴亭、石坊,博文約禮齋等建築早已損毀,不可考。學宮內鄉賢名宦祠供奉程旼蔡蒙吉侯安國李士淳葉文保、曾芳、陳希及、鄭懋中等鄉賢名宦。兩廡從祀澹台滅明周敦頤張載公羊高穀梁赤董仲舒諸葛亮等先賢先儒。清代每年農曆二月、八月為孔廟的“致祭日”,禮儀莊重,地方官吏都得參加。乾隆四十九年,當時的學正範彪(大埔籍女詩人範荑香的祖父)等曾在學宮東西南北立有四塊界碑,從今留存下來的東西兩塊界碑碑文可知,當時學宮規模遠遠大於現在。 [2] 
清末社會變革,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下詔廢除科舉,梅州學宮也就完成了它在科舉時代的使命。但是,滾滾而來的新式學潮並未拋下學宮,在學宮原址上相繼建立了“嘉屬官立中學堂”、“梅縣女子師範學校”、“梅縣縣立中學”等新式學堂,培養了諸如著名橋樑專家李國豪、中國第一個象徵主義詩人李金髮等眾多文理各科人才,繼續為梅州的教育事業發揮作用。 [2] 

梅州學宮教育意義

學宮是古代地方高級教育機構。對於教化黎庶、敦厚民俗有重要作用,其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指導着我們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以梅州學宮藏書中的《聖諭廣訓》和《鄉飲酒禮儀注》為例。聖諭主要是指皇帝為鞏固政權而頒發的具有道德色彩的諭旨,是以德治天下的中國傳統政治觀念的集中體現。《聖諭廣訓》通過道德約束將家庭、宗族、社會與國家連為一體,這也是對傳統士人修身、齊家、化鄉、治國、平天下理想信念的道德化表達。又如《鄉飲酒禮儀注》,鄉飲酒禮,乃是中國歷史上養老尊賢之古制。在鄉村社會踐行鄉飲酒禮,能夠起到內睦家族、外和鄉里的重要作用。 [2] 
經過修復的學宮雖已不再承擔教育功能,但它作為梅州文化的象徵,已經把文教的種子散播到了梅州各地,見證了世界客都的千年文脈! [2] 
改建城樓城門利孔廟
明朝萬曆年間,為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潮州知府郭子章在梅城老南門樓上,建起凌風樓,並作《程鄉凌風樓記》。清康熙三十年(1691),太倉州舉人曹延懿任程鄉縣令,下車拜謁孔廟,認為凌風樓原樓角偏射孔廟,不利文闈,且年久失修,遂重修改建成八角樓,三檐八面。果然兩年後,癸酉科廣東鄉試陳鶚薦高中解元,共四人中舉,三年後丙子科考又有四人中舉。不過,凌風樓和南門均在民國時梅城大改造過程中被拆毀,只是作為地名被保留下來。
一般人可能認為老梅城東西南北計有四門,其實不然,老梅城有五座門。康熙十年(1671),程鄉縣令王仕雲新修城牆,其城高3.6丈,厚2丈,周長985丈,高大威武。有堪輿家認為築城過高,不利文脈,氣閉令泄,於是,繼任的地方官員在南邊破城牆而開偏南門,起名文瀾門,正對學宮,並建起文昌樓。梅州古人的風水觀念可見一斑。 [2] 

梅州學宮石碑題刻

梅州學宮 梅州學宮
戰亂時仍然文教不斷,據《光緒嘉應州志》載,清末,學宮內仍保存有貢生黃鼎賢所立增置貢田石碑一塊,落款年號是永曆四年(1650)。但據潮州志載,順治三年(1646)潮州府就已經奉清朝年號。為何會有這樣的衝突呢?一則可能是當時清朝剛入主中原,人心不服,當地官吏和士民存在反清復明思想,不願奉滿清為正朔;二則可能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部隊當時活躍於金廈之間,其在永曆三年(1649)改奉永曆為正朔後,曾在永曆四年收復過潮州府,此時程鄉縣處於鄭氏的實際控制之下,此碑正刻於當時。 [2] 
當年,粵東戰亂頻發,潮州府時為清政權統治,時為南明勢力佔據,故碑刻所奉年號也隨之不斷變化。碑記記錄了一段後來被清政府刻意掩蓋的歷史真相,也側面反映梅州士人在戰亂之際,依然堅持尊孔倡學的活動。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