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國公

鎖定
國公是中國古代封爵名,位次郡王,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該封爵亦傳至越南。梁是代表封地或其他,如胡國公秦瓊等。
中文名
梁國公
性    質
爵位

梁國公北周

梁國公侯莫陳崇

侯莫陳崇(514年―563年),複姓侯莫陳,字尚樂,鮮卑族,代郡武川人,南北朝時期西魏、北周將領,八柱國之一。
侯莫陳崇少時勇猛果敢,善於騎馬射箭。十五歲時,隨賀拔嶽爾朱榮征討葛榮。隨元天穆平定邢杲。再隨賀拔嶽擊敗元顥、赤水蜀。後打敗万俟醜奴,因功任安北將軍、太中大夫、都督,封臨涇縣侯。
永熙三年(534年),賀拔嶽被殺後,投奔宇文泰。敗原州刺史史歸,代理原州政事。隨宇文泰平定侯莫陳悦,轉任徵西將軍
大統元年(535年)以後,歷任要職。先後隨宇文泰活捉竇泰、收復弘農、攻克沙苑,征戰河橋。大統七年(541年),平定稽胡反叛。北周建立後,封梁國公,加太保銜,歷任大宗伯、大司徒
保定三年(563年),隨北周武帝巡視原州,武帝夜裏回京,人們感到奇怪。侯莫陳崇説皇上忽然連夜回京,定是晉公宇文護死了。於是眾人把此話傳開,有人告發此事。武帝在朝堂之上,責備侯莫陳崇。侯莫陳崇心中恐懼,請求治罪。當夜,宇文護派人逼他自殺。 [1] 

梁國公侯莫陳芮

侯莫陳芮,侯莫陳崇長子,代武川人也,嗣梁國公,位柱國。從武帝東伐,率眾守太行道。幷州平,授上柱國。仍從平鄴,拜大司馬。隋大業初,以譴,詔流配嶺南。

梁國公隋朝

蕭珣(573—633),字時章,號珩,後梁孝明帝蕭巋第六子,初封南海王。入隋後封為遷州剌史,封梁國公。終年61歲,葬建康。 [2] 

梁國公唐朝

梁國公房玄齡

梁國公房玄齡 梁國公房玄齡
房玄齡,(578年~648年),別名房喬,字玄齡(一説名玄齡,字喬松),漢族,齊州臨淄人(今山東淄博市人),李世民主要幕僚,善於謀略。李淵起兵後派李世民進攻渭北,受温彥博推薦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李世民登基後論功行賞,被比為漢之蕭何。貞觀年間負責行政,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麗時被委以留守重任。貞觀十一年封梁國公。貞觀二十三年病故。

梁國公狄仁傑

狄仁傑(630—700)字懷英,生肖虎,漢族,唐代幷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區)人;唐(武周)時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當政時期宰相。舉明經。歷官幷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寧州豫州刺史,武則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後為來俊臣誣害下獄,貶彭澤令,轉魏州刺史,神功初復相,後入為內史,唐睿宗時追贈梁國公。在武則天當政時,以不畏權貴著稱。

梁國公姚崇

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陝州硤石(今河南陝縣)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姚崇文武雙全,歷仕則天、中宗、睿宗三朝,兩次拜為宰相,併兼任兵部尚書。他曾參與神龍政變,後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貶為刺史。
唐玄宗親政後,姚崇被任命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進拜中書令,封梁國公。他提出十事要説,實行新政,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被稱為救時宰相。
姚崇執政三年,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並稱唐朝四大賢相。721年(開元九年),姚崇去世,追贈揚州大都督,賜諡文獻。

梁國公李峴

李峴(708年-766年),字延鑑,唐太宗李世民玄孫,吳王李恪曾孫,信安郡王李禕第三子。唐朝宗室、宰相,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封梁國公。
歷經三朝,一生歷任多州州牧,兩度出任江陵,多次擔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書,七次擔任專門大使。歷任要職,在任多有功績。代宗永泰二年(766年)病逝,時年58歲。

梁國公魏知古

魏知古(647年-715年),深州陸澤人(今河北深州),唐朝宰相。
魏知古進士及第,歷任著作郎鳳閣舍人、衞尉少卿吏部侍郎、晉州刺史黃門侍郎右散騎常侍。他上疏勸諫唐睿宗,反對修建道觀,被拜為宰相,擔任户部尚書同平章事
唐玄宗繼位後,魏知古又升任侍中,進封梁國公。開元二年(714年),魏知古因與姚崇不睦,遭其讒害,被罷為工部尚書
開元三年(715年),魏知古病逝,追贈幽州都督,諡號忠。

梁國公薛懷義

薛懷義(662年-694年12月25日),原名馮小寶,京兆鄠縣(今陝西户縣)人,受千金公主推薦成為武則天的男寵,是武則天的第一個面首,並且因此被封為正三品左威衞大將軍、梁國公。
垂拱初年(685年),説服武則天於洛陽城西修復故白馬寺。甚至多次擔任大總管,率軍遠征突厥,而且他每次出兵,突厥都已退兵,薛懷義以此居功。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又進封他為右衞大將軍,進輔國大將軍、鄂國公。其後來日益驕倨,火燒明堂,令武則天惡之,下令太平公主設計將其殺死,輦車載屍送至白馬寺。

梁國公陳敬瑄

陳敬瑄田令孜的大哥。最初是做餅師父,田令孜入宮當了太監,他進了隸左神策軍。令孜為護軍中尉,敬瑄緣藉擢左金吾衞將軍、檢校尚書右僕射、西川節度使。先後封梁國公、潁川郡王。最後被前蜀高祖王建所殺。

梁國公五代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馮道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追封瀛王,諡號文懿。
馮道任過的官職
仕郎,轉朝議郎、朝散大夫、銀青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特進、開府儀同三司
職自幽州節度巡官、河東節度巡官、掌書記,再為翰林學士,改授端明殿學士、集賢殿大學士、太微宮使,再為宏文館大學士,又充諸道鹽鐵轉運使、南郊大禮使、明宗皇帝晉高祖皇帝山陵使,再授定國軍節度、同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一為長春宮使,又授武勝軍節度、鄧隨均房等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
官自攝幽府參軍、試大理評事、檢校尚書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檢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太師、兼侍中,又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
正官自行台中書舍人,再為户部侍郎,轉兵部侍郎、中書侍郎,再為門下侍郎、刑部吏部尚書、右僕射,三為司空,兩在中書,一守本官,又授司徒、兼侍中,賜私門十六戟,又授太尉、兼侍中,又授戎太傅,又授漢太師。
馮道得過的爵位
開國男、開國公、魯國公、秦國公、梁國公、燕國公、齊國公。食邑自三百户至一萬一千户,食實封自一百户至一千八百户。
勳自柱國至上柱國。
功臣名自經邦致理翊贊功臣至守正崇德保邦致理功臣、安時處順守義崇靜功臣、崇仁保德寧邦翊聖功臣。 [3] 

梁國公宋朝

梁國公馮繼業

馮繼業,字嗣宗,馮暉之子。馮暉死後,他殺死自己的大哥馮繼勳自任朔方軍留後。建隆初,來朝,連以駝馬、寶器為獻。開寶二年,賜詔獎諭,拜靜難軍節度使。三年,改鎮定國軍,吏民立碑頌其遺愛。太平興國初來朝,封梁國公,留京師。明年,卒,年五十一,贈侍中。

梁國公趙普

趙普,政治家。後梁龍德二年生於幽州薊州(今北京城西南)。後周時任趙匡胤推官,掌書記,策劃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奪取政權,為北宋開國功臣之一。歷任右諫議大夫,户部侍郎,樞密副使,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等職。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宋太宗時又兩度拜相太平興國初入朝,改太子少保,遷太子太保。俄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國公。雍熙四年,改封許國公。淳化三年春,拜太師,封魏國公。是年七月薨。追封韓王,配饗太祖廟,諡忠獻。 [4] 

梁國公金國

梁國公劉麟

劉麟,字元瑞,生卒年不詳,金國傀儡政權偽齊皇帝劉豫之子。偽齊建立後,任興平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太中大夫、濟南知府等,封梁國公。多次與南宋軍隊作戰。偽齊亡後,在金國任職,歷任參知政事尚書右丞尚書左丞、轉運使等,封韓國公。劉麟死時六十四歲,正隆二年(1157年),改贈特進、息國公。 [5] 

梁國公徒單貞

徒單貞,複姓本徒單,名特思,忒黑闢剌人也。他娶了完顏宗乾的女兒、海陵王完顏亮的妹妹。他跟隨完顏亮殺死金熙宗完顏亶,被完顏亮封為沈王。
海陵王死後,他北歸,金世宗沒有殺他,反而叫兒子完顏允恭娶他的納女兒。徒單貞後來為官多年,多行不法之事,但卻沒有死,只是多次被貶職。
後來他的外甥完顏雍當了皇帝,尊生母皇太后(孝懿皇后),追封徒單貞為為太尉、梁國公,之後再贈貞太師、廣平郡王,諡莊簡。

梁國公元朝

梁國公都列捏

《元史 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文宗上 》:翰林學士承旨也兒吉尼、元帥梁國公都列捏並知行樞密院事。

梁國公禿堅帖木兒

《元史 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文宗上 》:封太禧宗禋院使堅帖木兒為梁國公。

梁國公木花裏

木花裏(木華黎),察罕長子。事憲宗,直宿衞,從攻釣魚山,以功授四斡耳朵怯憐口千户,賜金幣及黃金馬鞍勒。世祖即位,賜金五十兩、珠二串。至元四年,攻宋,自江陵略地回,至安陽灘,宋兵扼其歸路,木花裏奮擊敗之。都元帥阿術墜馬,宋軍追及之,木花裏挾之上馬鏖戰,退宋兵,由是得免。特賜銀二百五十兩,佩金虎符。為蒙古軍萬户。復攻襄樊有功,卒于軍。贈推誠宣力功臣、榮祿大夫、平章政事、柱國,追封梁國公,諡武毅。 [6] 

梁國公雍古國寶

雍古國寶,秦國公雍古按竺邇之子。為蒙古漢軍元帥,兼文州吐蕃萬户府達魯花赤,與勘陀孟迦皆賜金符。時扶州諸羌未附,國寶宣上威德,於是呵哩禪波哩揭諸酋長皆歸款,從國寶入覲。國寶圖山川形勢以獻,詔授呵哩禪波哩揭為萬户,賜金虎符,諸酋長為千户,皆賜金符。賜國寶金幣。國寶治文州有善政。至元四年卒。延祐元年,贈推誠佐理功臣、光祿大夫、平章政事、柱國,封梁國公,諡忠定。

梁國公麻察

麻察,乃蠻人。乃蠻部落被成吉思汗滅後,麻察來歸。太宗命與察剌同總管蒙古、漢軍,由是從世祖伐宋,破阿里不哥於失門禿,從諸王哈必赤及闊闊歹平李璮,皆有功,賞賚甚厚,賜金符。後來因為兒子囊加歹有大功,贈太傅,追封梁國公,諡桓武。

梁國公何瑋

何瑋,何伯祥子。襲父親職,知易州。後從圍襄樊,夏貴援襄陽,瑋當其衝,率眾死戰,使貴敗走。從丞相伯顏徵宋,屢為先驅,累立戰功。後官至中書參知政事、御史中丞,剛直不阿。武宗時,官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死後,贈太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梁國公,諡文正。

梁國公汪良臣

汪良臣(1231—1281),汪世顯第四子。十六歲就跟隨兄汪德臣出征攻蜀,為偏將。之後成為忽必烈滅宋的大將。後來病死,年五十一。贈儀同三司,諡忠惠。加贈推誠保德宣力功臣、儀同三司、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梁國公。

梁國公高興

高興,字功起,本是宋朝將領陳奕的部將,勇武過人能射虎。後來跟隨陳奕投降,曾殺死宋將多人。死後,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梁國公,諡武宣。元統三年,加封南陽王。

梁國公明朝

趙德勝(1325年-1363年),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朝初年軍事將領。其早年為元朝義兵將領,後其歸順朱元璋,為帳前先鋒。後參與六合、和州、含山戰役,後升任總管府先鋒。此後參與攻下太平、蕪湖、句容、溧水、溧陽等戰役,跟隨常遇春進攻採石。後跟從徐達取鎮江、廣德。後屢經勝戰,升任翼統軍元帥。後跟從朱元璋西征,攻破安慶水寨、九江、黃梅、廣濟、瑞昌、臨江、吉安、安慶、撫州、新淦、南昌等,升任江南行樞密院事。後攻破陳友諒圍攻。後在指揮進攻時候,腰部中弩箭身亡。追封梁國公,諡武桓,列祀位居功臣廟,配享太廟。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