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本齋回族鄉

鎖定
本齋回族鄉隸屬河北省滄州市獻縣,位於河北省中部,獻縣東北部,是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的故鄉。轄境總面積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44人(2017年) [1]  [2]  下轄11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本齋東村。 [3] 
本齋鄉地處華北平原腹地,地勢低平,子牙河流經南部和東部邊界, [4]  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有牲畜養殖和屠宰業, [5]  工業門類有清真食品加工、油脂皮革生物化工等。 [6]  景點有馬本齋紀念館、本齋清真寺等。
中文名
本齋回族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滄州市獻縣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中部,獻縣東北部
面    積
30 km²
下轄地區
本齋東村、本齋西村等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本齋東村
電話區號
0317
郵政編碼
062257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3044人(2017年)
著名景點
馬本齋紀念館
本齋清真寺

本齋回族鄉歷史沿革

本齋回族鄉 本齋回族鄉 [7]
1941年至1954年,本齋屬建國縣後營區。
1955年,本齋鄉屬獻縣張大馬區。
1958年,本齋屬紅旗人民公社(後更名為西城人民公社)。 [8] 
1961年,析西城人民公社,成立西城人民公社。
1984年,撤銷西城人民公社,成立本齋回族鄉。 [9] 
1995年,西城鄉併入本齋回族鄉。
2003年,原西城鄉行政區域劃出,復置西城鄉。 [10] 

本齋回族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本齋回族鄉轄11個行政村。 [11] 
本齋東村
本齋西村
孟各莊村
坡城村
黃蘆鋪村

本齋回族鄉地理環境

本齋回族鄉位置境域

本齋鄉位於獻縣縣城東北約25公里,東隔子牙河韓村鎮相望,西鄰西城鄉,南與十五級鄉以子牙河為界,北與河間市接壤。地理座標東經116°12′22"—116°17′02",北緯38°18′08"—38°21′54",總面積30平方公里。 [12] 

本齋回族鄉地形地貌

本齋鄉地處華北平原中部,地勢平坦,西部略高於東部。 [13]  地貌以緩崗、準緩崗為主。 [14] 

本齋回族鄉氣候

本齋鄉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日平均氣温12.3℃。1月平均氣温-3.6℃,極端最低氣温-23.0℃(1972年1月26日);7月平均氣温26.9℃,極端最高氣温42.3℃(2002年7月15日)。最低月均氣温-10.4℃(1984年1月),最高月均氣温34.5℃(2002年7月)。平均氣温年較差30.5℃,最大日較差23.3℃(1996年2月13日)。生長期年平均221天,無霜期年平均221天,最長達272天,最短為2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08.4小時。0℃以上持續期302.2天(一般為每年1月15日至12月24日)。年平均降水量486.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62.2天,最多達90天(1990年),最少為51天(1992年和1996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084.3毫米(196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238.2毫米(196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7月最多。 [15] 

本齋回族鄉水文

本齋鄉境內河道有子牙河任河大營幹渠、任河中營幹渠,河流總長度26公里,流域面積26.11平方公里,河網密度0.66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子牙河流經本齋鄉南部和東部邊境,境內長6公里, [16]  河底高程9.6至7.47米,底寬10至15米,上口寬100米左右,設計流量300立方米/秒,相應閘下水位14.57米,最大泄流量為600立方米每秒,相應閘下水位為15.71米。 [17] 

本齋回族鄉自然資源

本齋回族鄉地熱資源

本齋鄉地處獻縣地熱田邊緣,為任丘潛山油田區熱水田,系油藏的邊底水, [18]  第四系底界441米,上第三系明化鎮下段其底界大於1100米。其中第三系明化鎮下段熱儲層主要利用地層,深931—1090.35米,靜水位31.0米,井口温度62℃,出水量64立方米/時,地熱增温率4.0—6.0℃/100米,水質類型為Cl-Na型,透明無沉澱,富含多種微量元素,達到醫療用水標準。 [19] 

本齋回族鄉生物資源

野生植物
本齋回族鄉 本齋回族鄉
本齋鄉境內野生植物主要有胡枝子虎尾草狗尾草沙蓬雞眼草骨節草畫眉草馬齒莧刺草、苦莧菜、蒼耳蘆草田旋花馬唐牛筋草委陵菜小薊馬絆草、鹽蓬、鹼蓬黃蒿、鹼灰菜、春蓼、荊柳、洋金花、拉拉苗、野地黃、益母草蘇子地梨、杲瓜、打碗棵、定杆兒、老鴰舌子、和尚帽野茄子、燕子乙、杜魯酸、苦菜蒲公英、地丁、辣辣菜、辣辣剛、三稜子草、星星草、盤蹲草、蒺藜菟絲子野菊花白茅等。 [14] 
野生動物
本齋鄉境內哺乳動物主要有:狐狸黃鼠狼倉鼠家鼠兔子刺蝟蝙蝠等。鳥類主要有:麻雀燕子烏鴉喜鵲黃雀啄木鳥鵪鶉、靛顏、鴿子等。昆蟲主要有:螞蟻蚜蟲蟋蟀蚱蜢蝴蝶臭蟲、螳螂、蜻蜓衣魚蜈蚣等。魚類主要有:泥鰍鯉魚鯽魚草魚白鰱等。甲殼綱主要有:潮蟲河蟹等。其他還有青蛙蟾蜍蝸牛壁虎等兩棲、爬行類動物。 [14] 

本齋回族鄉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本齋鄉有3614户家庭,總人口14574人,其中回族人口4325人,佔全鄉總人口的29.7%,佔獻縣全縣回族總人口的80%,主要聚居在本齋東、本齋西、前營、中營四個村。 [2] 

本齋回族鄉經濟

本齋回族鄉綜述

2009年,本齋鄉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13.9億元,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87億元,財政收入49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60元。 [3] 

本齋回族鄉第一產業

2011年,本齋鄉耕地面積2.7456萬畝,人均1.88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3300噸,棉花1030噸,油料989噸,蔬菜29186噸,肉類3845噸,蛋類1020噸,奶類48噸,水產類56噸。2011年全鄉植樹1.7萬株,造林500畝,育苗80畝,農田林網750畝,堤渠綠化長度3000米;種植培育無公害化果品2000畝,果品產量1310噸。 [20] 

本齋回族鄉第二產業

本齋鄉形成了清真食品油脂加工、皮革加工、瑪鋼鑄造、棉花加工五大支柱產業。 [21]  2010年起在東固路兩側分別興建本齋東工業區和本齋西工業區。 [22]  截至2011年,全鄉投資百萬元以上的企業有35家,其中民族企業16家,棉花加工企業9家,瑪鋼鑄造企業5家,工藝繡品公司1家,鋁廠2家,特種養殖企業1家,玻璃工藝製品廠1家;有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 [6] 
2011年,本齋鄉完成工業總產值22.5億元,營業收入21.6億元,工業增加值5.2億元,利税1.8726億元,國税完成647.3萬元,地税完成107.3萬元。2011年全鄉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2億元,新上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7個,其中超千萬元項目4個,總投資1.006億元。 [6] 

本齋回族鄉第三產業

商業貿易
2011年,本齋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億元,比2010年增長2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2億元,比2010年增長4.1%。 [23] 
電信業
截至2011年,本齋鄉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472門,固定電話用户1560户,比2010年增加16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77.7%;移動電話用户4000户,比2010年增加40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100%;光纜線路總長40公里,互聯網端口總數2566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2000個,寬帶接入用户1677户,比2010年增加200户。2011年本齋鄉電信業務收入400萬元。 [24] 

本齋回族鄉交通運輸

本齋鄉西距106國道10公里,北距滄保路6公里,南距石黃高速和307國道20公里。 [3]  東固路、肅獻路過境,境內總長15公里,截至2011年全鄉農村公路總長98公里。 [25] 
截至2011年,本齋鄉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30輛,噸位10噸至40噸不等,年貨運吞吐量100萬噸;客運汽車7輛,座位18個至35個不等,日均發送客車7車次,日客運量180人次,年客運量6.5萬人次。 [25] 

本齋回族鄉社會事業

本齋回族鄉基礎設施

供電
截至2011年末,本齋鄉有高壓輸電線路2條,總長度45.4公里,用電負荷15000千瓦。2011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2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8%,供電可靠率98%。
燃氣
截至2011年,本齋鄉有煤氣用户4360户,其中工業用户360户,居民用户4000户,燃氣普及率為95%,月煤氣平均用量4萬立方米。 [26] 

本齋回族鄉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本齋鄉有幼兒園3所,其中公立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534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5所,在校生1201人,專任教師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91人,專任教師2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
幼兒園
本齋鄉中心幼兒園、本齋鄉後營幼兒園、本齋鄉孟各莊幼兒園 [27] 
小學
本東中心校、後營中心校、坡城小學、孟各莊小學、沙窪小學 [28] 
初中
本齋中學 [29] 
2011年,本齋鄉教育經費681460元,比2010年生均提高100元;預算外事業收入312720元,比2010年提高了18.8%。 [30] 

本齋回族鄉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本齋鄉有文化藝術團體11個,會員623個;劇院1座,年演出10場次,觀眾20000人次;文化館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公共圖書館11個,建築面積240平方米,藏書25000冊。 [31] 

本齋回族鄉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本齋鄉有衞生院1所,病牀30張;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4萬人,參保率98%。 [32] 

本齋回族鄉社會保障

2011年,本齋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275户,人數444人,支出41.1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人,支出3萬元,比2010年增長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8人,支出5.3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8人次;對符合政策的13户低收入人羣辦理了低保手續,2011年內共發放低保金318970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96人。 [33] 

本齋回族鄉民俗文化

本齋馬氏老祖馬剛是一回族將領,明朝燕王朱棣掃北時率三子由南京水西門外二龍巷隨軍來到河間府,後來其長子馬廣慶到河間東南定居,建村辛中營,後改為東辛莊,即今本齋村。後有其他回民陸續定居於此。 [34] 
飲食
本齋鄉回族飲食以米、面為主食,尤其喜食各種油煎麪食。油香是回族特有食品。回族只吃反芻類的牛、羊和食穀類的雞、鴨、鵝等;忌吃一切兇猛禽獸的肉和自死之物(包括牛、羊)。食用可吃的動物和家禽時,必須請阿訇、掌教屠宰。只可食用帶鱗的魚類,凡不帶鱗或樣子古怪、醜陋和體形特大的魚,則禁止食用。
節日
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是回族的三個民族節日,俗稱“三大節”。
開齋節在每年伊斯蘭教歷10月1日。9月是齋戒月份,俗稱“齋月”,在這一個月中,“封齋”的人白天禁飲食。齋戒月滿,即舉行開齋慶祝活動。這一天,到清真寺參加活動的人要比平日多,人們沐浴禮拜,炸油香互相贈送以示祝賀。還要請阿訇上墳誦經,悼念去世的先人。
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一般在開齋節後70天,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舉行。這一天,回族羣眾除要沐浴盛裝,舉行會禮外,根據各家條件,人們還要宰牛、羊、雞饋贈親友,以示慶祝。
聖紀節是紀念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在每年的伊斯蘭教歷3月12日舉行,回族稱這活動為“做聖會”。這一天,大家自願向清真寺捐贈香油、麪粉、資金等。節日會禮後,清真寺組織聚餐,招待本坊穆斯林。
婚嫁
男女雙方自由戀愛,按規定到政府登記結婚,並且請阿訇寫“依扎布”。
喪葬
實行土葬、速葬,一般埋葬不超過三天,不用棺木,不要陪葬品。 [35] 
宗教信仰
本齋鄉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信教者堅持“六大信仰”和“五種功課”。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後世;五功,即念、禮、齋、課、朝。回族信教羣眾稱為穆斯林。平日的宗教活動主要有禮拜唸經、把齋三項。全鄉有本齋、前營2座清真寺。 [34] 

本齋回族鄉名勝古蹟

本齋回族鄉馬本齋紀念館

馬本齋紀念館
馬本齋紀念館(10張)
馬本齋紀念館位於本齋村北,東西寬60米,南北長100米,佔地105畝,分為南、北兩院。南院為馬本齋母子烈士陵園,有馬本齋母子陵墓,另有影視廳、追憶廳等。北院為紀念館主館。甬路兩側是百位將軍碑林。碑林外側各有一處母子湖。廣場中央矗立馬本齋騎馬揚刀雕像,兩側各有一座輔館。雕像後是紀念館主館。展廳迂迴,共分為6個部分,再現了馬本齋的一生經歷。 [36] 
馬本齋紀念館為河北省十大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7]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38]  、河北省廉政教育基地 [39] 

本齋回族鄉本齋清真寺

本齋清真寺是抗戰時期冀中回民支隊的發祥地,原名東辛莊清真寺,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1937年抗戰爆發後,馬本齋領導的冀中回民支隊在這裏成立。1939年日軍掃蕩時焚燒了清真寺。1953年重建,因民族英雄馬本齋生於該村而改為本齋清真寺。1985至1987年又重修了大殿和後窯殿。本齋清真寺是國家宗教事務局確定的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0-41] 

本齋回族鄉著名人物

哈國興(約1723一1772),回族,清代將領,獻縣辛莊(今本齋西)人,武狀元哈攀龍之子。清乾隆十七年(1752)中武進士。領導參加了對緬甸作戰、平定大小金川叛亂等戰事,卒于軍中,乾隆帝稱其“懷驕驕之姿,布堂堂之陣優”、“滇池久鎮威名”。諡號“壯武”,建昭忠祠祀之。 [42] 
白文冠(1874—1941),女,回族,河間城關人,21歲時嫁與獻縣東辛莊(今本齋村)農民馬永常為妻,生子馬本齋。日軍為逼降馬本齋,將馬母白文冠抓走。馬母拒不妥協,絕食犧牲。朱德彭德懷電稱“中國人民有這樣的母親,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光榮,中國婦女的光榮,而且是中華民族絕不會滅亡的具體例證。” [43] 
馬本齋(1902—1944),回族,1937年抗戰爆發後成立了一支60餘人的回族抗日義勇隊,後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馬本齋任司令員,轉戰冀中平原一帶,同日軍展開游擊戰。冀中軍區稱其為一支“打不爛、拖不垮、攻無不克的鐵軍。”為紀念馬本齋,1944年將其故鄉東辛莊更名為“本齋村”。 [4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