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未識別民族

鎖定
中國未識別民族(Unrecognized ethnic groups in China),指的是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認定為獨立民族的特定羣體,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獲官方承認的民族。
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未識別民族人口為640101人。 [1] 
中文名
中國未識別民族
外文名
Unrecognized ethnic groups in China
人口數量
640101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含    義
未被官方認定為獨立民族的羣體

中國未識別民族分佈

中國未識別民族主要分佈於西南地區,其中貴州省最多,其次為雲南省西藏自治區。另外,浙江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江蘇省未識別民族均超過1千人, [2]  如穿青人,大興人。

中國未識別民族產生

依照馬克思民族理論中國民族劃分和民族識別認定的理論依據是“民族是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種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然而因為資料不足、數據不足、劃分民族的標準未統一,造成民族劃分仍有許多錯誤,再加上中國的民族理論吸收了西方觀念,希望能以“血緣”能重新劃分民族,因此造成了許多未識別民族。

中國未識別民族官方定位

居民身份證民族項目,應按照國家認定的民族名稱填寫全稱。對下列情況可以採取適當的措施解決。 [3] 
1.國家認定的民族名稱,本人有不同意見,經做工作仍堅持填寫自稱的,可在民族名稱加註。如“納西族(摩梭)”、“苗族(惲家)”。
2.省、自治區、直轄市已認定為少數民族,但尚未明確是單一少數民族或為某一少數民族成員的,可填寫“××人”,如“僜人”。
3.已定漢族而本人有意見的,仍應填寫為“漢族”。
4.對於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的,如本人的民族名稱與我國某一民族名稱相同,就填寫某一民族,如“朝鮮族”;如沒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麼民族就填寫什麼民族,但應在民族名稱後加注“入籍”二字,如“烏克蘭(入籍)”。

中國未識別民族民族列表

未識別民族列表
漢語名稱
拉丁寫法
官方分類
人口 [2] 
介紹
/阿布達里人
Aynu/Abdallar
約10000人
使用艾努語(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居住在新疆疏勒、英吉沙、莎車、巴楚、墨玉、洛浦、于闐、和田市肖爾巴克鄉以及羅布泊附近。
qui Keriya
約1300人
克里雅人據説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後裔,另有一説是離羣索居在這裏的沙漠民族,自然環境決定了克里雅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樸純厚的民俗文化和較原始的生活方式。他們多數幾代同堂住在一起,家裏的老人是最受尊重的長輩,族人很少跟外族通婚,被稱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
Tuomao
歸為回族
約500人
分佈在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自己獨特的風俗,使用託茂語(一種混合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的蒙古語)。
Gegu populo
歸為回族藏族
約5000人
分佈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德欽、維西三縣、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古格人在文化上通過協調與調適,兼容幷蓄藏等多民族文化的同時儼然保留回族文化特質,形成一支獨自一格的民族。
康家人
Kang familia
歸為回族
約500-600人
康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康家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東蒙古語支,生活方式混雜了回族、土族,因此現在康家人認為自己是一獨立民族,和周圍的民族不太一樣。
Mi homo
populo
歸為布朗族
約1000人
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曼咪人的住房、服飾、宗教信仰、節日與傣族差不多,但民族被劃分成布朗族,現在曼咪人希望能成為一獨立民族。
qui昆格
歸為布朗族
共338户1656人
昆格人的習俗和一般布朗族不同,獨特的節日有龍列節、龍恩節。龍列節即打鐵節,時間在陽曆二月,過節時要殺牛、燒篝火、祭祖。
qui Bajia
歸為傣族
約1500人
分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阿鎮勐康村,使用和傣語接近的八甲語,信奉原始宗教。
populus sex
burgenses
歸為哈尼族
約6000人
阿克人分佈在雲南省景洪市的景洪鎮、勐罕鎮、勐龍鎮,勐海縣的布朗山鄉,勐臘縣的勐侖鎮,共21個村。阿克人自稱“過克”,阿克是傣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奴隸”)。
plebs vetus
productnm
歸為傣族
52户233人
老品人自稱“老品”,也稱“卡品”。老品人保留有自己的語言,如吃飯為“唐扎”,房屋為“擁”,能講流利的傣語。老品人住房為漢式平房。信仰獨特的原始宗教,有廟宇、無神像,每年全寨要舉行一次祭山神活動。
vetus
Burmese
歸為拉祜族
約4000人
老緬人和緬族無關,老緬人作為一個跨境民族,分佈在中國、泰國、緬甸、老撾四國的邊界區域。中國境內主要以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的老緬大寨和勐海縣勐遮鄉的老品寨為主要聚居地。
Qui Schoies
瀾滄縣等地畢蘇人歸入拉祜族;勐海畢蘇人未識別
6000人
畢蘇人是亞洲民族,主要分佈在中國、泰國、緬甸和老撾交界一帶。人口近1萬,其中在中國境內有5000餘人,屬中國未識別民族。在中國的畢蘇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勐海和西盟地區,常與其他民族混雜而居。他們操畢蘇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彝語羣。很多畢蘇人都是雙語或多種語言的使用者。
暫無
歸為仫佬族
約3萬人
其語言木佬語屬於仡央語族,接近仡佬語,僅因他稱接近便被劃入仫佬族。分佈在貴州省黔東南、黔南兩州北部的麻江、凱里、黃平、都勻、甕安、福泉等縣市。
暫無
未識別民族,身份證一般填漢族
計32户,170人
自稱菜族人,主要分佈在貴州省山區一帶。統計的有32户,170人,通用漢語。
暫無
未識別民族
約4萬
蔡家人即蔡人,是新中國成立到2000年辦證稱的曾享受過少數民族待遇的未定民族。是歷居畢節、六盤水、安順清鎮及雲南的昭通彝良鎮雄等地的民族。解放前被泛稱為“蔡兜兜”或“蔡家苗”,但是蔡家人從古至今都堅信不移地共認自己是“蔡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族。
暫無
約50多萬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羣,民族問題含糊。
Deng
未識別民族
大約2000人
現多住在西藏自治區南部近麥克馬洪線邊界附近。他們積極向中國政府申請重新識別,成為獨立民族,但因為中國結束民族識別政策以及該人羣人數過少,計劃最終告敗。
誒人
暫無
歸為壯族
5000人
誒話是一種混合語
標族人
暫無
歸為漢族
約8萬人
標話原本認定為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由中原遷來的人講的語言。但後來認定是屬於壯侗語系侗水語支,和漢語無關。
茶洞人
暫無
大部份歸為漢族,有一部份歸為壯族
約2萬人
茶洞人分佈在廣西臨桂縣茶洞鄉絕大部分村寨及相鄰的兩江鎮和永福縣龍江鄉部分村寨,茶洞話屬於侗水語支,現在民族問題含糊。
暫無
歸為漢族
約6萬人
哥隆人主要居住在海南島東方市北部昌化江下游南岸,集中新街、三家、四更三個鎮,哥隆話是一種兼含漢語、苗語黎語越南語等成分的特殊語言。
Gejia
未識別民族
約6萬人
中國貴州的一個少數民族族羣,居住在貴州省黃平縣,他們沒有文字,卻擁有自己的語言、服飾和生活習慣。自稱是上古傳説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後代,是一個有待識別的民族。
Dongjia
歸為畲族
約5萬人
雖在1996年部分人劃成畲族,但是民族問題仍未明,他們仍積極請求政府承認為獨立民族。
Xijia
歸為苗族
3000人
主要分佈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帶。現有750户左右。至今他們還保留自己的語言、宗教和節日,以及生活習俗,西家仍保持着西家服飾的工藝和裝飾品,服飾主要以刺繡為主。女性衣服以藍色為主,加上頭巾。
繞家人
暫無
歸為瑤族
約1萬人
主要分佈在貴州省麻江、都勻兩縣。
布努人
暫無
歸為瑤族
約40萬人
布努語是自稱“布努”或“努”(意思是“人”)的民族所説的語言,是民族劃分中的瑤族語言裏除了勉語以外最大的語言,屬於苗瑤語系苗語支,不屬於瑤語支。有39萬人説這種語言,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西北部的山區。布努語可能和苗語川黔滇方言最接近。
暫無
歸為怒族
約500人
阿儂人的生活方式、語言(阿儂語)混合了怒族和獨龍族,並自成一格。
包瑙人
暫無
歸為瑤族
約3萬人
包瑙人説的包瑙話不屬於瑤語支。
Gelu
歸為藏族
約12萬人
嘉絨語,分佈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馬爾康、黑水、理縣、汶川、金川、小金等縣,雅安地區的寶興縣,甘孜州的丹巴縣。使用嘉絨語的人口約11.69萬人。
kuiqang
歸為藏族
約6千人
貴瓊語,分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的舍聯、時濟、前溪、麥笨、三合等鄉,瀘定縣的長征、烹壩、瀘橋鄉以及雅安地區寶興縣磽磧鄉的部分村寨。
茂人
Mao
歸為藏族
8000人
説扎貝語。分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的亞卓鄉、紅頂鄉、仲尼鄉、扎拖鄉、下拖鄉和雅江縣的瓦多鄉、木絨鄉。
暫無
歸為藏族
約1萬人
木雅語,分佈在分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的朋布(phur bu)、沙德(gsar sde)、宜代(vjig rten)、六巴(klu pa)四個鄉和九龍縣的唐古鄉(thang gu)。由於木雅語的藏文名與西夏的名稱一樣,所以很多學者懷疑講木雅語的人可能是西夏人的後代。
白馬人(氐族人)
暫無
歸為藏族
約1萬人
白馬語,分佈在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河流域的木座、白馬等鄉村,和阿壩九寨溝縣下塘地區的勿角、馬家等鄉村以及松潘縣小河地區,以及甘肅省武都地區文縣的白馬峪河等地,有民族學家認為白馬人的祖先為氐人,在漢代被稱為白馬氐。
暫無
歸為藏族
約2萬人
爾蘇語,分佈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寧等縣,有自己的語言和中國所發現的僅存的兩種圖畫文字之一;所用語言屬於羌語支(而不是藏語支),這語種與曾建立過西夏王國的党項人同源。
暫無
歸為藏族
約6千人
納木依語,分佈在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使用不同於藏語的納木依語。一般使用這種語言的居民被泛稱為“西番”,分佈在冕寧、西昌、鹽源一帶的自稱為“納木依”,分佈在木裏、九龍一帶的自稱為“納木茲”。
爾龔人
暫無
歸為藏族
約4萬人
爾龔語,主要是分佈在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爐霍、色達,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等縣。
卻域人
暫無
歸為藏族
約2萬人
卻域語,主要是分佈在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道孚、新龍、理塘等縣。
Khmu
歸為布朗族
約44萬人
主要分佈在中國雲南省、老撾、越南和泰國。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使用克木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人口約44萬(1978年)。“克木”意為“人”、“人民”,克木人有克木、克比之分。克木內部又分為"克木泐"、克木老(老撾遷入)、克木交(越南遷入)三個羣體。相傳歷史上也曾建立過王國,但最終被傣族征服而淪為奴隸。
Kucong
歸為拉祜族
約4萬人
居住在雲南省邊陲的哀牢山無量山一帶海拔1800米的山區,人口約4萬。苦聰語和拉祜語接近,同屬彝語支
Laji
歸為彝族
約2千人
主要分佈在越南北部的河江省老街省。根據1999年人口普查結果,越南共有拉基族10,765人。雲南省有1600多拉基人,越南政府把拉基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拉基語仡佬語接近,同屬侗台語系仡央語族。
Macanese
歸為葡萄牙後裔居民(《澳門基本法》第42條)
約4千人
是一個由多種民族混合而成的羣體,難以分類。土生葡人在中國澳門特區通常為葡萄牙人或其人於東南亞各地的後裔與澳門當地的漢族結婚後生下來的人羣。現時大多數人只在澳門及東南亞生活。中國澳門特區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確定為澳門少數民族,享有法律認證的政治權利;中國大陸把土生葡人定為未識別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説葡萄牙語,一些人説中文;他們曾經創造過土生葡文,作為自己的語言。
Mang
歸為布朗族
680人
分佈在雲南省金平縣居住最後一箇中國原始部落,一直是一個鮮為人知而帶有神秘色彩的族羣,迄今還不過百户人家,人口僅五百餘人,居住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縣。
Mosuo
雲南歸納為納西族,四川歸納為蒙古族
4萬人
中國唯一一個母系社會為主的人羣,民族識別問題未明。部分摩梭人實行走婚制度,從文化大革命年代實行一夫一妻。
Pubiao
歸為彝族
300
普標人是指雲南文山州麻栗坡縣境內民族。他們自稱“給標”,史稱“窩泥”,其祖先來自雲南文山州富寧縣普梅(普陽)一帶。越南政府把普標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普標語屬侗台語系仡央語族。
撣族人
Shan
部分人被歸納為布依族或壯族,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
與壯族及布依族同源,語言可互相溝通。人羣分佈在中緬邊境附近,通用緬甸語。緬甸的撣族為獨立民族。
暫無
被歸納為景頗族
約8萬人
使用載瓦語,緬甸政府把載瓦族劃分成單獨的民族,和景頗族做為區隔。
Sherpa
未確定族系
2000人
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境內,部分散居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喜馬拉雅山山脈上,民族問題未明(一説是党項人後人)。通常以登山向導為生。
Tuvan
歸為蒙古族
——
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湖附近。圖瓦人現被歸為蒙古族的分支。
Buryat
歸為蒙古族
——
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附近。布里亞特人定為蒙古族。雖然他們認同自己是蒙古人,但是他們的文化與一般蒙古文化極為不同。
Utsul
歸為回族
4958人
主要居住在海南省三亞市附近,原為東南亞穆斯林;語言為回輝話,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
盧人
暫無
歸為滿族,部分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約8000餘人
分佈在黔西、金沙、大方三縣交界處。
Yiren
大部份仍申報為漢族,一些歸為仡佬族一支,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330人
生活在赤水河兩岸川黔交界地帶、四川省敍永縣赤水鎮、古藺縣納盤溝和貴州省畢節縣普宜和陰底一帶的古老人羣。
土生猶太人
Youtai/Jewish
有部份被劃為回族,有部份被劃為未識別民族
——
傳統稱為“藍帽回回”,所以被劃為回族的一部份;但實際上,其民族組成與回族無關,儘管猶太人跟回族的組成部份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中國的猶太人散居於中國大陸各處,尤其是在河南省開封市和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連接的中俄邊境附近。
Zhelaizhai
歸為漢族
400餘人
又名驪軒人,部分人長相偏向於歐洲人,居住在甘肅永昌縣境內的者來寨
Albazinian
歸為滿族,一小部分改為俄羅斯族
500餘人
斯拉夫人、蒙古人、滿人、漢人等民族的混血兒。信奉東正教。現已使用漢語。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羅斯語教會斯拉夫語滿語、蒙古語、古希臘語。主要居住在北京市、天津市、哈爾濱市、呼倫貝爾市、長春市、白城市、錦州市、上海市、武漢市等地。
富裕柯爾克孜人(哈卡斯人
Wuyur Girgis
約1500人
官方定為柯爾克孜族,實際上是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五家子柯爾克孜族村、富裕牧場七家子村。使用黑龍江柯爾克孜語(哈卡斯語的一種方言)和衞拉特蒙古語。信奉薩滿教或藏傳佛教。
Waxiang
歸為苗族、漢族、土家族
約40萬餘人
居住在湖南省西部山區。有人認為宋祖英實際上也屬於這個民族。瓦鄉人有着不同於苗族人、漢族人和土家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瓦鄉人的語言獨特,瓦鄉話苗語有些接近但並不屬於苗語。瓦鄉話也不屬於漢語的任何一個方言系統,既不屬湘語,也不屬湘西一帶流行的“客話”(西南官話的一種),語言學家至今仍把瓦鄉話單列。
Chuanqing
未識別民族
67萬人
居住在貴州省畢節、安順、六盤水市三地市十多個縣,主要在織金、納雍2縣。
Yakutia
2600人
使用雅庫特語,屬於突厥語族的北支,他們的語言有很多來自南方突厥語的字眼,與其他民族不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