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者來寨

鎖定
地處甘肅河西走廊古絲綢之路故道旁的偏遠小村落“者來寨”,近幾年突然“火”了起來,不僅眾多專家學者接踵而至,而且遊人也紛至沓來。原來村中居住着一羣奇特的人,他們雖然説漢語,户籍上寫着漢族,但卻長着外國臉:黃髮藍眼、鼻子高挺,被當地人當作“異族”。他們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生活在這裏?近來隨着考古發掘、學術研究的展開與深入,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歷史謎團逐漸被揭開。
中文名
者來寨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金昌市永昌縣
地理位置
中國西北河西走廊
電話區號
0935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驪軒古城遺址
機    場
金昌機場
車牌代碼
甘C
方    言
永昌話

者來寨者來寨人

者來寨 者來寨
這個位於甘肅省永昌縣境內、緊傍祁連山的小村莊者來寨,由於常年乾旱少雨,沙化現象十分嚴重,使得原本貧瘠的土地看上去更加荒涼。與其他中國西部的鄉村一樣,用黏土夯築的土坯房構成了整個者來寨的自然景觀,絲毫看不出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絲毫不起眼的地方,卻成為考古專家、史學家們關注的一個焦點。那麼,到底是什麼吸引了這些學者們的目光,令他們不辭勞苦對一個偏遠的貧困小村寨接踵而至呢?這還要從這個小村寨的主人們身上説起。
者來寨 者來寨
幾乎就在專家們作出上述猜測的同時,考古人員在者來寨附近發掘出了大量西漢時期的墓葬。但當時誰也沒有意識到,這一發現竟成為後來破解者來寨村民身世之謎的關鍵。
通過對墓葬的研究發現:
———墓葬的主人幾乎都是男性。對此,專家們解釋這很可能和軍隊有關。
———墓葬主人的骨骼長大。中國人平均身長為7個半頭骨的長度比例,而這些墓葬的主人達到了8個,看上去並不像中國人的骨骼,這與者來寨人健壯高大的特徵十分相似。於是專家們推測,他們或許是西方外來人種在中國繁衍生息,最後葬在這裏的。
———所有墓葬全部遵循頭朝西安葬死者的原則,這與者來寨村民的葬俗習慣完全一致,從而説明者來寨這些長相奇特的村民和這些墓葬的主人應該存有某種聯繫。
……
經過分析,專家們認為,者來寨村民很可能是這些墓主的後裔。如果這個推理成立,人們就必須要能解釋清楚這一點:這些墓葬距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那麼兩千餘年前來此定居的這些者來寨的先民到底是些什麼人呢?他們又為何會不遠千里選擇這裏來定居呢?一些學者提出了這樣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者來寨位於河西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因此,者來寨人可能是當時西方商團的後裔。眾所周知,絲綢之路曾是古代中國與西方國家文化交流和商品貿易的重要通道,因此,在河西走廊出現西方人的後代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另一些學者在仔細研究了西漢歷史和者來寨的地理位置以後發現,即使是在那時,這裏也屬經濟不發達的邊遠地帶。就是有人的活動,也大多是出於軍事目的所設要塞的駐軍。商團從事的是經濟貿易活動,這一特點決定它應選擇走人煙稠密、經濟發達的安全路徑,走者來寨是有悖常理的。況且,絲綢之路在西漢時期才初具雛形,那時西方商團還沒有大批進入中國。因此,這部分專家學者認為:者來寨這些奇特村民不可能是西方商團留下的後裔。
為了揭開這個謎團,專家們想到了DNA檢測。通過對這些有着奇特長相的村民進行血樣採集,再對75份樣本進行DNA分析後,專家們驚奇地發現:竟然有近一半的血樣中顯現出歐洲人的基因。但由於他們歷經兩千多年的和當地人通婚、融合,基因組成非常雜亂。這僅能説明者來寨這些相貌奇特村民與歐洲人種確實有着密切聯繫。一時間,者來寨村民的身世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

者來寨古城遺址

就在研究陷入困境之時,一個新的考古發現令專家學者們更感意外:在者來寨發現了一座有較大規模的古城遺址。只不過因為一直有未間斷的人類活動,遺址被嚴重地破壞,已不具備什麼考古價值了。不過,從它長方形的形制和僅存的一段約300米的城牆看,可確定這是一座西漢古城。於是人們不禁要問:就在當時也屬地處偏遠的小小者來寨,為何會出現一座如此規模的古城遺址呢?它究竟是座什麼城呢?這座古城又和這些相貌奇特的村民會不會有着某種關聯呢?由於缺乏考古證據,專家學者們只能另闢蹊徑,寄希望於從史籍資料中來尋找有關這座古城的蛛絲馬跡。
果然,史籍中的一條記載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公元前36年,西漢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曾率兵4萬討伐致支城,並與匈奴人在此展開了激戰。戰鬥中,匈奴人派出了一支長相非常奇特的軍隊,他們會使用一種被稱為“夾門魚鱗陣”的奇怪陣法—就是在敵人進攻情況危急時,用盾牌把自己圍成一圈進行防禦,而圈內的人則會把盾牌舉在頭上以防弓箭流矢。整個陣勢擺起來就像一個頭腳縮入殼中的大烏龜。因此,這個陣法又被形象地稱為龜甲陣。
《漢書》中對這場戰役進行了細緻的描述,並指出:“夾門魚鱗陣”又叫“龜甲陣”。對此專家指出:這是古羅馬軍隊所特有的一種作戰方式。此外還提到,漢軍不僅在這次戰役中大獲全勝,而且還俘獲了這支長相非常奇特、會使“夾門魚鱗陣”的軍隊中的一千餘人,並將他們帶回了西漢。
至此,陷入困境的研究似乎又有了可以繼續下去的線索,彷彿在黑暗的迷途中突然出現了一絲光亮。因為橫向對比一下人們就會發現:如今地中海地區的許多國家仍然保持有與牛相關的一些風俗,喜歡玩鬥牛一類的遊戲。從歷史文化的發展角度看,這更近乎於一種人類早期的原始崇拜。因此,它能不間斷地延續至今,古羅馬時代則是其間不可或缺的一環。也就是説,歷史上的古羅馬人也應有着同樣的習俗。而這一點,西方的史學文獻和考古發現足以提供大量的佐證。鑑於者來寨的村民喜歡做“牛鼻子”饅頭、喜歡玩鬥牛遊戲、同樣有着對牛特殊的情感,而且那些周邊的西漢墓葬中均為男性骨骼的發現,是不是可以推測:者來寨村民就是當年陳湯所帶回的古羅馬俘虜的後裔呢?
PS:此次戰役發生於漢元帝(西元前74年~前33年)時期,該羅馬軍隊在經考古學家多次反覆考察中發現,這軍團 [1]  很有可能是消失的羅馬軍團 [2] 

者來寨驪靬溯源

上述推理雖然絲絲入扣、合情合理,但要將推理變成定論,則一定要有確鑿的史證為依據。其實,一些佐證就點點滴滴地藏匿於浩瀚的史料中:
———據《漢書》載:致支城之戰是在公元前36年,而到了公元前35年,也就是陳湯將這些羅馬戰俘帶回西漢後不久,在西漢涼州府的行政區劃中,就新設置了一個驪靬縣。而驪靬這個怪僻的縣名,其實就是漢時中國對古羅馬的稱謂。對此,專家解釋説:漢朝當時設置這個新縣的目的,就是為了安置陳湯帶回來的這批羅馬戰俘。
———據《永昌縣縣誌》載:“在今涼州府永昌縣南,本以驪靬降人置縣”,這説明驪靬縣的設置與古羅馬軍團的戰俘有着密切聯繫。
———另有史籍載:驪靬縣設置在番禾縣南面的照面山下。經考證,文獻中所指的照面山,正是如今與者來寨緊緊相臨的祁連山;而古之番禾縣,則正是今天的永昌縣。這説明史書中記載的驪靬縣就設在了者來寨,如今者來寨中發現的那座古城遺址,就是當時的驪靬縣城。
———在頗具權威性的《大清地理記》中也提到:驪靬西漢置。 ……
驪靬古城的發現令專家們興奮不已,它説明兩千多年前者來寨確實駐紮過一批古羅馬軍人,而者來寨這些相貌奇特的村民可能就是那些古羅馬軍人的後裔。
時光荏苒,兩千多年就這樣隨風逝去了。當年,為古羅馬人專設的驪靬縣如今早已在歷史的風雲變幻中不復存在,而那些遠道而來、客死他鄉的驪靬人也同樣在燦若星河的中華文明中被漸漸湮沒。留下的只有他們的後人,在用祖先基因造就的獨特體徵向世人講述着一個歷史長河中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
參考資料
  • 1.    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編.消失的羅馬軍團:不祥,2007-1
  • 2.    失蹤的第九軍團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