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晉祠公園

鎖定
晉祠公園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於北魏,是後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中文名
晉祠公園
外文名
Jinci Park
地理位置
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 [2] 
開放時間
全年 08:30-17:30
門票價格
全價票80元/人,半價40元/人 [7] 
佔地面積
約 1000 畝 [3] 
著名景點
龍興晉陽羣雕
唐園
東門牌坊等
官方電話
+86 351-6020014 [1] 

晉祠公園發展歷史

晉祠公園傳承三晉文化 晉祠公園傳承三晉文化
民國時期,晉祠風景區內陸續建起了多家花園及別墅,如:周玳的在田別墅、榮鴻臚的陶然村、陳學俊的陳家息廬等。民國三十七年(1948)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晉祠的廟宇、古蹟、私人別墅等。
解放太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理委員會將地處晉祠一帶的文物古蹟、私人宅所保護起來。
新中國成立後,成立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晉祠辦事處,負責管理保護晉祠公園內所有文物、古蹟及私人宅所。
1953年,山西省建築工程局對晉祠公園做了第一次總體規劃(當時周家的在田別墅、榮家的陶然村和陳家的陳家息廬合併總面積僅有69畝,連同其他土地也不過只有110畝,且大部分建築物急需整理、維修)。
1954~195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撥款30萬元,成立晉祠擴建委員會,對晉祠園林風景名勝古蹟進行了較大範圍的修建,徵購土地267畝,第一次(1954年10月15日)徵得:屬於半坡街(現晉祠賓館佔地範圍內)的民房,北大寺的水磨坊、民房(今北湖),塔院村民房(今唐園東)土地。第二次(1954年11月19日)徵得:長巷土地、公廟(今南湖)土地。開始人工挖北湖、整修遺留建築物,設置園椅園燈、種樹、栽花、綠化、美化面積達8.65公頃。
1959~1960年,政府撥款30.5萬元,再次擴建晉祠公園,徵購土地225畝,拆遷長巷、晉祠、北大寺、塔院村的部分民房267間,開始挖掘南湖,興建園林小品,大範圍種樹、栽花,到60年代晉祠公園的面積已擴展到675畝。20世紀70年代,晉祠公園陶然村劃撥給晉祠賓館,80年代初將陶然村收回,初荒改造,恢復原有面貌。
1985年,晉祠風景名勝管理處委託北京市園林設計院對晉祠公園做了第二次總體規劃,逐步恢復、修繕古建築、古遺址,逐年分段修建圍牆,新建公園東大門、東門廣場,改造飲馬泉景區,園內增設景亭、景廊景觀及服務設施,植樹,引進名貴花、草、樹木,逐步形成太原市大型綜合性公園的規模。
1986年,晉祠公園開始賣門票。
1996年,再次對晉祠公園做了規劃,徵購規劃範圍內的長巷村、晉祠村、塔院村土地62.77畝,塔院村徹底搬遷,拆除園內不協調建築物、構築物,清理整頓在園內的商業攤點,圍起東南部圍牆,公園環境得到改善。
2003年,晉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對晉祠的南北湖做了防滲工程,設立李世民羣雕,更換路面鋪裝材料(均用石材),大面積綠化、鋪設草地,綠地面積達98%以上。公園面積達800餘畝。
2007年,由市政府牽頭、蘇州園林設計院做方案、太原市園林設計院施工設計,改原有地塊式綠地(由於歷史耕種、地形地貌等原因形成)為自然起伏、多變的地形;南、北湖水面擴大,中部水面穿過,呈現小溪流水潺潺的景觀效果。
截至2013年底,園內建築物面積6000餘平方米,水面20公頃,道路4公頃,園林植物約160餘個品種4萬餘株,其中古樹名木44種70餘株。 [3] 
2015年8月,晉祠公園啓動了智慧化景區建設,擴展無線網絡系統,為景區遊客提供免費Wi-Fi上網服務。 [6] 
晉祠公園東門牌坊 晉祠公園東門牌坊

晉祠公園主要景點

晉祠公園花園別墅

花園別墅 花園別墅
民國六年(1917)至民國十九年(1930)是晉系軍閥形成和發展壯大時期,在這期間晉系軍政要員紛紛購置土地,營造公館私第,構築山石池亭,在晉祠也修建了幾處花園別墅。置身這些寫滿歷史的花園別墅,感覺時間停留在窗欞屋檐之上。這些老院,不奢華、不張揚,遊弋其間的是古樸寬厚之風,而瓦檐上的真禽獸首,影壁上的牡丹花卉,古拙不失精細,滄桑仍見本色。 [3] 

晉祠公園在田別墅

又稱周家花園,位於陶然村西南,是民國年間晉祠有名的花園。園主人是晉綏軍炮兵司令周玳。2003年1月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載:民國十七年(1928)周玳用2000銀圓購得20畝地,在這片土地修建花園。此後周家陸續收購土地,最後達到200餘畝。這個別墅花園也是陸續修建的,直到30年代才告停。 [3] 

晉祠公園陶然村

陶然村 陶然村
位於仙翁閣東北,是榮鴻臚(民國時期先後任晉綏軍北方軍校校長、太原警備司令)的別墅,當地人稱之為榮家花園,佔地面積17畝,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據説這個別墅是為榮家大小姐而建的。新中國成立後,這座別墅併入晉祠公園。(尉紹坤,《山西老年》,1995年11期)陶然村主建築坐北向南,但院中套院,全院建築古樸、厚重,亭台樓榭佈局合理,迴廊飛檐、鈎心鬥角,雕樑畫棟、富麗堂皇,自西向東存有西大廳和覺愚軒、廚房院、正院及東西花園。 [3] 

晉祠公園龍興晉陽羣雕

龍興晉陽羣雕 龍興晉陽羣雕
雕塑於2003年,是李世民及其功臣的塑像。雕塑講述了李世民的戎馬一生,展示了唐王朝與晉祠的歷史淵源。2003年,值太原建城2500年之際,塑鑄這組青銅塑像。中間騎馬者為唐太宗李世民,左側為國舅長孫無忌,右側為李勣,前面為尉遲敬德,最北側兩位前是魏徵,後為馬周
羣雕由省雕塑協會主席張熙玉歷時3年設計完成,大連金世家青銅藝術公司製作。雕塑高6.99米,代表六六大順,九九歸一,寬9.5米象徵九五至尊,重2.5萬公斤,寓意太原建城2500週年,這是太原市最大的青銅雕塑之一。 [3] 

晉祠公園陳家息廬

陳家息廬 陳家息廬
位於晉祠公園西北部,仙翁閣的南側。始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是民國時期陳學俊的私人別墅。新中國成立後被政府收回,合併成為晉祠公園的一部分。
陳家息廬坐東朝西,北邊建有磚木結構平房一排,東、南各建二層樓一座。屬於方方正正四合院的結構,1990年進行改造重建。在別墅的東、南各建起一座二層樓。南樓為歇山式仿古建築磚混結構,二層四周圍欄,圍欄外有垂柱,顯得富麗堂皇。東樓為捲棚頂式,磚混結構,兩層均有檐廊。門前小溪流過,周圍蒼松翠柏,綠蔭遮天,恬靜宜人。 [3] 

晉祠公園東門牌坊

東門牌坊 東門牌坊
東門牌坊始建於明代,為四柱三樓式建築。1984年,從太原郝莊鄉馬莊遷於此,是公園廣場和東大門外的主要建築。正面牌匾“晉祠勝境”由中共山西省委原書記李立功於1984年親筆題寫。
背面匾額由姚奠中(原名豫泰,字奠中,別署丁中,國學大師、教育家、書法家)題“唐晉斯源”。意為古唐和晉國的歷史起源於此。 [3] 

晉祠公園東大門

東大門 東大門
重建於1985年,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中柱闢門,南北兩側配有半壁廊,為進入晉祠景區的主要入口。正面牌匾是集李世民寫的《晉祠之銘並序》中“晉祠”二字,對聯是該序文中的“臨汾川而降祉,構仁智以棲神”一句。降祉:降福。意為在汾水之濱,依山傍水建造了唐叔虞之神廟,唐叔虞的神靈就在這裏為人們降福。 [3] 

晉祠公園十字橋

十字橋 十字橋
十字橋是進入晉祠景區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重建於2007年,橋面作十字形,東西長19.9米,寬2.9米,高出地面0.9米,沼中立12根石柱承託十字形橋面,有“四通八達”之意。
公園的十字橋仿魚沼飛樑而建,是中國少有的一種十字橋樑形式,在方形沼內,置12根石橋柱,柱頭置木斗拱與梁枋,承石頭橋板與石欄杆,石橋面中高兩側面低,木斗拱與梁枋改變了石橋面的推力傳遞方向,使重量垂直傳到橋柱上,橋柱從梁枋荷載角度分佈間距寬窄不等。橋樑充分利用材質在3種環境中的特長,石柱水中耐腐,木材韌性與塑性,石橋板耐磨、防火,達到了橋樑堅固、美觀、耐久的效果。 [3] 

晉祠公園唐園

唐園 唐園
唐園,重建於2007年,單檐歇山頂,東、南、北向有抱廈,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南連半弧廊,北接曲廊。包括飛龍閣、長守廳、流珠樓、望月樓、御井亭等建築。
因晉陽是唐朝的發源地,故名唐園。唐園是晉祠公園的園中之園。
園門前的一對鐵獅子,鑄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鑄造這對獅子的功德主、化緣人均為女性,且助緣人也大部分是女性,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現象,值得一觀。 [3] 

晉祠公園飛龍閣

飛龍閣 飛龍閣
飛龍閣,又名主景閣。重建於2007年,四角攢天頂,二層三檐,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周圍欄,整體建築坐落在假山石洞上,登上主景閣,遊人可將唐園內景觀盡覽眼底,假山石洞下游人又可穿行而過。這是根據北京圓明園繪畫中畫作仿建的(唐代古晉陽城就建有飛龍閣,被譽為唐代第一樓)。
飛龍閣上所掛楹聯“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最初是由清代文學家朱彝尊所題,後人刻匾懸掛於此。他5次遊晉祠,對《晉祠之銘並序》碑讚不絕口,流連忘返,這副楹聯既表達了作者對唐太宗李世民文韜武略,貞觀之治的仰慕之情,也總結了歷代統治者武力奪取天下、文教鞏固政權的必然規律。 [3] 

晉祠公園長守廳

長守廳 長守廳
長守廳,重建於2007年,單檐歇山頂,東向有抱廈,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四獅鼓鏡柱礎,四周圍欄。
“長守”二字正是唐太宗李世民期望唐室天下千秋永固,永遠得到唐叔虞的神恩庇佑。唐王李世民在《晉祠之銘並序》中宣揚唐王朝文治武功和期望政權永固。 [3] 

晉祠公園望月樓

重建於2007年,坐南向北,青瓦捲棚頂二層,面闊三間,四周圍欄。南側設一座望月平台。“庭院花香鳥語,樓台月滿雲開”“花香鳥語羣生樂,月霽風清造物心”“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3] 

晉祠公園四美亭

重建於2007年,青瓦捲棚扇形亭,面闊五間,西壁設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磚雕,三週勾欄,設美人靠,為遊人休息涼亭,在此觀景暢抒幽情,景緻最佳,故有良辰、美景、賞心、樂趣“四美”的雅稱。 [3] 

晉祠公園天池

飲馬泉 飲馬泉
又名飲馬泉,擴建於2007年,面積20餘畝。傳東魏高歡(496~547)、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均飲馬於此,留有“翻似天池裏,騰波龍種生”詩句,故也稱“御井”。現存有直徑1米的六角形(裏口為圓形)大石圈1個,泉水緩緩從其下的泉眼中湧出,池邊有大唐李世民飲馬塑像,栩栩如生。 [3] 

晉祠公園台駘澤

台駘澤 台駘澤
1959年依地形地貌挖掘而成,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東面凹地大面積種植蓮花,東南處建界湖亭一座,西岸設映月樓等建築,北岸設碼頭和南湖大廳。歷史上,從晉祠到東莊營水域面積很大,相傳台駘為汾水之神,故稱台駘澤。台駘不僅是山西太原晉祠最早的民間傳説與人文歷史,他被稱為汾河之神始於《左傳·昭公元年》,生前有功於後人,後世尊奉為神,其祠廟在晉祠附近有兩座。 [3] 
位於公園東北部,1954年依地形而挖,形似葫蘆,佔地面積4萬餘平方米。依地形地貌形成瀑布傾瀉,湖心島嶼、曲橋、拱橋供遊人、車輛通往,形成較完美的湖面。湖南岸建涼亭、碼頭及管理用房。湖西築南北向石堤一道,西堤上雕刻漢白玉龍首9個,由龍口吐水,故人們稱之為九龍湖。 [3] 

晉祠公園文化活動

2004年,晉祠首屆菊花展主題為“菊香晉祠·情滿人間”。
2005年,晉祠菊花文化節活動分“秋韻”“龍城錦繡”等6個展區9大景點,設數十個造型花壇。整個菊展通過現代園藝造景手法,巧妙地將文物和菊花融為一體,同時配以一系列主題文化活動。
2011年,晉祠菊花文化節活動主題為“喜迎中博,菊香晉祠”。菊花文化節設5個展區,有“和諧自然”“菊花徽標”“花籃祝福”等18個大型立體花壇和數十個中小型花帶花境等景點。
2013年主題為“菊韻晉祠,錦繡太原”。其間舉辦了菊頌,民間藝術表演,美術、書法、攝影精品展,文物旅遊等活動。 [3] 
2018年11月1日上午,由太原市晉祠公園和太原市晉祠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唐風華彩——晉祠唐代拓片展》,在晉祠公園趙梅生美術館正式展出。展覽選取晉祠唐代碑刻精品拓片近百幅(組),主要內容有《晉祠之銘並序》、《晉祠藏華嚴石經》、《郭公廟碑銘》等。 [5] 
2021年9月26日,第十八屆太原晉祠菊花文化節在風光秀麗的晉祠公園亮相。 [4] 

晉祠公園遊玩指南

晉祠公園門票信息

全價票80元/人,半價40元/人 [7] 

晉祠公園開放時間

8:00-18:00 (4月-10月);8:30-17:00(11-3月)

晉祠公園交通信息

在太原乘坐308、856、804路可到晉祠,火車站坐公交約1個小時。
參考資料